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发展需求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0 14:48:33

农村发展需求

农村发展需求篇(1)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则是约束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庞大的城市金融体系相比,我国的农村金融还相当薄弱,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几经变迁,虽然形成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分工协作的制度安排格局,但实际上缺少层次性、矛盾冲突多、内耗大、功能和作用出现萎缩、农村金融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提升金融对农业发展的功能,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利益、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原则

衡量一种组织体系是否完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它是否与社会的现状相适应,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样,构建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应该体现在它与我国农村现状的适应性问题上,要求与我国农村特定的经济形态、交易方式和经济结构相吻合,并以此达到效率性、稳定性的目的。这种适应性表现在:

金融组织体系应与经济发展水平或阶段相适应。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史来看,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或阶段,社会分工及其细化程度、市场规模和交易方式大不相同,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必须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复杂程度,与货币信用程度较高的国民经济运行体系相适应。

金融组织体系应与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机制是市场机制,必然要求市场化的现代金融制度结构与之相适应。就金融机构体系而言,它必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具有货币资金商品化、金融实体法人化、金融调控间接化和金融行为规范化的特征。

金融机构体系应与经济运行结构相适应。为了促进经济有效运行和增长,金融组织体系应根据不同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实行分层次的组织运行结构,并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调节资金的运行,以实现不同区域的资金优化配置和有效运用。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路径

从产业结构看,我国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就农业内部结构看,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所有制结构看,随着乡镇企业的“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份大幅度增加。因此,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明显趋于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多元化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各种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主体在市场中都已稳定地占有相当的比例,且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特点在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多层次化是指在全国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一特点在农村经济领域体现的尤为突出,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GDP水平相差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仅对融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在其他金融业务上也有新的要求。援引适应性标准,参照国外农村金融机构模式,笔者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应有为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又要有为农民、农户服务的农村信用社,以及为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机构多样化的复合信用型的农业金融机构体系,即由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民间金融等多元性质的金融机构组成。(一)大力发展农村商业金融体系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组织的架构要与经济架构相吻合,随着经济主体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农村金融组织必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的,才能跟上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所以从总体上说,商业性金融机构应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主体。首先,有关部门对中国村庄农户实地的调查显示,农民不仅能够承受商业化金融的利息,而且,其还款率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大大超过农村的非农企业。其次,地方性商业金融,工作人员都是本乡本土,只要有合理完善的约束管理机制,完全能解决管理和监督成本较高的问题。再者,农村经济不仅仅由农业和农户组成,用发展的眼光看,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和商业企业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量也会成倍增长。因此,大规模的金融需求,为商业化的金融组织进入 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

(二)合作金融是现阶段农村的市场需求

合作金融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合作银行、信用社等,通过为其成员提供社区化的、互(非盈利性)的、数额有限的金融服务,目的是通过资金联合使资金实力弱小者之间实现互助。因而从这个意义上看,合作金融组织的社员普遍是经济上的弱小者,他们投入的资金有限,相应的合作金融的资本规模较小,其服务对象也主要集中在成员范围之内。就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而言,把完全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形式引入农村,那么,由于银行资本逐利的本性,困难群体将很难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务。如果农民、农户没有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为其服务,则大量县域金融市场的真空,就可能为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灰、黑色金融去填补。对农村分散而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民来说,通过自愿的联合实现资金互助是一种必然选择。就现阶段来说,对于中国大多数农村地区,我国现行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农村信用社,由于其办社宗旨是服务于“三农”和入股社员,客观地决定了农村信用社主要以入股的农民为服务对象,在资金使用上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这就较好地解决了农业投入产出比较效益低的矛盾;而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级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在经营上比其他商业银行有更大灵活性;且其网点众多,市场主体分散,最能便利地为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农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合作金融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政策性金融不可或缺

作为弱势产业,农业信贷的低收益、高风险的矛盾突出,靠商业银行和合作信用机构的力量,难以满足农业对信贷资金的需要。为了解决农业金融吸引资金水平低和能力差的问题,为保证农业资金的充足供给,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很重视并参与农业金融活动,设有官方农业金融机构,对农村公共设施、农村环境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给予支持,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已承担起这份职责。下一步要解决的只是如何更好地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问题。

(四)民间资本的有益补充

由于现有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论公益还是赢利,农村金融服务都存在很大的市场缺口,民间的资金融通客观上为农村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条件,农村普遍存在着三种不规范的非正规金融组织,一是自发的民间借贷,其形成基础是个人间的亲缘、友情或邻里关系;二是为解决经营资金而进行的自发民间融资;三是以基金会、互助会或其他行会等形式存在的有组织的融资活动。由于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发育层次低,运作不规范。其实,仅从防范金融风险考虑,而将民间金融组织全面封杀,未免有些偏颇。我国的现状是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一律禁止“民间借贷”既行不通,也于国于民不利。对它们要做具体分析,在合理划分正规金融机构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应规范和培育现有非正规机构,可以考虑放松对民营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限制,从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入手,将其纳入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加以监管,使其公开化、规范化营运,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参考文献:

农村发展需求篇(2)

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就在人才资源,然而农村人才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而更为严重的是,农村缺少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和发挥优秀人才作用的良性机制。如何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激发人才资源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设是关键环节,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人才资源现状

1、农村自有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外来人才少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人才资源的支撑,这些人才一部分来自农村本土,即产生于农民,另一部分则要从外部引进,如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等。但从现有情况来看,农村本土的劳动力资源虽很丰富,但很多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都大量流向城市,这使得农村现存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还比较低,包括文化知识水平和文化知识的使用能力都非常低。要提高这一部分劳动力的素质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同时也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来起带动作用,因此,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是引进一批优秀的人才,以逐步带动农村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虽然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政策鼓励人才下乡支持农村发展,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人才都不愿意选择农村,更不愿扎根农村,农村现有外来人才的存量还是相当少的。

2、农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且仍在持续

农村的劳务输出被称为脱贫致富的新型产业,实践也证明劳务输出是南部山区贫困村农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很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力度还在逐年加大,稍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农民基本上都实现了劳务输出。全国政协委员邵国培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现在每次到农村去,都痛感农村空了,青壮年走了,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妇幼。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只有进城的单向流动,这种人才状况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长远来看,农村劳务输出将使城乡经济差距越拉越大,农村人才的流失严重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对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吸引并留住人才,构建一支稳定而健全的人才队伍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不容忽视的。

3、农村人才结构不合理

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自然条件等影响,农村所需的人才类型有一定范围限制。《农村。农业。农民》杂志执行总编认为,中国农村最需要的人才有四类:财富型人才、知识型人才、营销型人才、市场管理型人才。本文也赞同这一观点,但本文认为财富型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厚的资本还要有投资的意愿,而知识型人才不仅仅包括具有农业技能的专业人才,还包括金融、保险、医疗以及法律等专业的人才。从目前的情况看,很多激励措施都鼓励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下乡,特别是管理型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人数已达到13万人以上,而金融、保险、医疗及法律专业方面的人才却很少。这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

农村外来人才少,优秀人才难以引进且流失严重,一些行业专业人才缺乏,究其原因还是激励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更不愿意留在农村扎根;另一方面由于激励措施没有到位,使得有些人才根本没有激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导致人才对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能充分显现。因此,我们必须构建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把农村人才的激励工作提到战略高度,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农村人才激励的具体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隆姆(VictorH.Vroom)的期望理论(expectancytheory)认为,人是有思想的、有理性的,人们的需要、目标、期望决定了激励的程度,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有需要,并且有着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时,积极性才会比较高,激励水平也比较高。因此,要让优秀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就要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较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构建内容丰的精神激励

(1)给以情感上的温暖。一些优秀人才来到农村会有心理上的落差,首先得给他们情感上的温暖。一方面,他们来到农村之前,各级领导要给他们以鼓励,到了农村之后,各级领导也要经常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表示关怀,定期或不定期的找他们了解一些情况,包括所取得的成绩或者遇到的困难,特别是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另一方面,要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觉得身边的每一位都是他们的亲人,自己就是农村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通过各方面的关爱来稳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觉得在农村工作是快乐的。

(2)强化责任感。较强的责任心是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动因,强化责任感可以通过外部施加压力来实现,比如制度监管,但是这种从物质上、精神上多方面进行约束的方式,是一种强迫人们尽职尽责工作的手段,容易给人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可能会使得其反。对于支持农村发展的这一相对特殊的人才群体,要他们能自我驱动强化自身责任感会更好。首先,要给他们充分的权力,有了负责任的权力,再给他们压担子,他们自然就不会抗拒了;其次,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规划好未来的人生蓝图,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这样就可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2、构建个性化的环境激励

(1)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农村的工作环境和城市有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初次来到农村的人才,可能会因为对农村的诸多问题不了解,对很多事情无从下手,或者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好撒手不管。因此,对于来到农村工作的人才,首先必须有一个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特别是农业技能型人才和投资型人才。对于农业技能型人才,他们不仅要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进行农业生产或科研,还要带动全部农民提高农业技能,这没有大量的具有规模的农业项目、实验基地以及农民们的广泛配合是难以实现的。而对于投资型的人才来说,大量的农业项目和政府的相关配套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2)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根据马斯洛(Abralana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ofNeedsTheory),人才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次的需求。任何人都是需要得到尊重的,对于来到农村的人才,本身心理上可能就有一定的落差,就更需要被尊重。来到农村,主要工作对象和工作伙伴是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农民的问题,农民们虽然淳朴善良,但也不乏蛮横不讲理的群体,不能让优秀人才初来乍到就受挫。因此,良好的工作氛围尤其重要。首先,营造心情舒畅、和谐融洽、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是必要的,特别是要增强农民群体对引进的优秀人才的凝集力、感召力和这些人才对农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要尊重人才的意见和行为方法,用他们自己认同的目标、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思想轻松,工作才能愉快。农村的娱乐设施相对比较少,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许只能独自在家里“自我放松”,这对于工作减压可能没有太大的帮助。对于在农村工作的人才特别是只身一人在农村工作的人才,家庭的温暖和组织的温暖是同等重要的,因此,经常组织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集体娱乐活动非常有必要。农村作为一个天然的大生态园是很多城市工作人员可望不可及的,那么来到农村的这些人才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开展一些原生态的娱乐活动。

3、构建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

农村发展需求篇(3)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机遇、竞争与生存的三大挑战。本次论坛紧贴农业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入探讨了农业职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相互交流服务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平台,这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也必将对研究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如何更加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坛主办方、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多年办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坚持立足京郊,面向首都,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在努力提高职业人才培养水平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人才,为农业贡献智慧,为农民传授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较好地实现了“三农“服务与学院发展的双赢。

该院党委书记崔砚青、院长王振如告诉记者,此次论坛将使农业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更加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核心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农业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一代新人,提供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社会服务。这一重要任务同时也为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如何立足于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紧紧抓住农业职业教育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加快发展,是摆在每所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农村发展需求篇(4)

(一)农村居民具有快速提高消费水平的需求,但适合农村需求的产品欠缺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已经快于了城镇居民。但是,目前农村市场上适合农村需求的产品却大量欠缺,农村消费市场与城市的消费市场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别,两类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也不完全一样,在许多消费领域,农村市场都具有其独特的消费空白点。如各服装品牌在城镇之间的竞争激励,但农村居民却为买不到合意的衣服而惆怅,乡镇集市的衣服虽然价格便宜但质量却没有保障,而进城买来的衣服价格昂贵且享用售后服务的成本过高。

(二)农村消费市场存在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农村居民具有追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需求

国内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是极为不均衡的,不仅中西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区域内部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也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而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农村消费市场形成了不同的消费等级。只有彻底了解农村消费市场所存在的不同消费等级,才能对农村市场进行定位和细分,进而对所对应的消费者偏好、消费者行为、生活方式进行详细划分和归类。

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而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体现出了农村消费需求正在追赶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例如,新一代的农村居民早已脱离老一辈农民的生活模式,他们不再单纯的靠农业、耕种养活自己。而是学习技术、走出农村,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生活态度还是具体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农村消费结构的这一变化,必须建立起适应的零售商业体系,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农村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经营业态单一,零售商品档次偏低,部分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零售业态一直比较单一,刚开始,主要是由供销社创办的百货商店、综合商店为主,但后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专业市场、农贸市场涌现,各种小型杂货店遍布农村市场。然而连锁店、超级市场、专卖店等新的商业形态和消费模式尚未在农村普及,农村零售市场缺乏健康、有序的竞争格局,最终不能满足部分追求中、高档次的消费品的农民的需求。

(二)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

与城镇市场经营主体相比,农村消费市场上,消费品的经营主体多半是个体、私营商户,由于这些商户一方面经营规模较小、组织概念缺乏,另一方面管理能力薄弱等因素,造成了整个零售市场竞争行为极其不规范,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整个消费市场。同时,农村零售业从业人员多数为当地城镇居民或农民,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经商培训,不具备经商应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及技术,并习惯于传统的物钱交换的商业经营模式。因此,这些因素使得他们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建立在了解顾客心理、相关需求以及经济价值的基础之上,最终导致无法达到理想的顾客满意度。

(三)服务网络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

目前,农村市场中流通体系的末梢建立十分不完善,很多产品根本没有提供销售与售后服务。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多山、居住地分散,造成交通与通讯都不方便。另一方面在于农村消费市场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消费潜力尚未的到释放,消费市场尚未得到完善。同时,农村零售网点缺乏规划,乡镇一级的零售网点普遍存在“小、散、乱、差”现象。

三、农村零售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

发展农村零售业,必须先解决消费观念意识问题,农村各级干部现在仍然存在重工轻商观念,应通过宣讲、调整农村生产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这种观念的改变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各地政府应通过税收优惠、产业导向等具体政策,鼓励大型连锁零售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并逐渐将连锁商品企业的规范制度和运营模式引入农村,构建完善的农村零售市场体系,使农民能够享受到城市商业所带来的现代化服务,由此引导农民消费,从而进一步开发农村潜在市场。

(二)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收入,以大型连锁超市为平台构建农产品流通渠道

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才能带动农村零售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从而影响影响农村零售业的发展结构和未来的发展质量,最终才能在农村构建起一个繁荣的零售业。想要农民增产增收,一是需要我国政府继续创造惠农环境,给予更多的支农惠农政策,实行科技富农,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二是要改变目前农村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引入大型超市的经营理念,以现代流通方式来开拓和提升国内农产品的零售市场。

(三)制定规划,完善农村商品结构体系,逐渐转向以日常消费品为主导

农村发展需求篇(5)

改革开放37年来,我国农民的生活得到高速提高,农村的合作医疗得到了高速发展,2002年10月,我国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保证农民的身体健康,加大投资力度,“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到2010年时,据资料显示,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已经具有了质的飞跃,从数量上,已经可以覆盖我国的广大农村居民,。农村的合作医疗的实施,可以为提高农民健康,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医疗保障,这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也是我国如何提高农村医疗的保障水平,为广大农民的健康服务,是当前也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一部分人逐利是图,在有的医院中由于管理问题。使一些医院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激化了医患之间的关系。这种现象导致了尽管不缺医不少药,但是农民看病难的现象,仍在困扰着农民,已经成成为广大农民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的推进,许多农民进入城市打工,但解决好农民医疗,使农民能够在疾病面前得到治疗的保证,保证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仍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我国医疗改革的方向,这是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需要。在对合作医疗的研究过程中,已经证明,这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选择,是缩小城乡差别的举措。由于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对广大农民健康的保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保证农民治病,而且能够解决农民的贫困和疾病,这是由于在农村,疾病和贫困是孪生兄弟,于是疾病必然导致出现贫困。但如果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证,这样就可以使农民在患病的时候,可以及时得到国家提供的医疗费用,这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可以减轻农民治病难的困境,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同时也是国家为缩小城乡差别的一种举措,显然,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我国农村各地,新型农村医疗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各具有特殊性。

l、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得到发展,广大农民从开始的不理解,到积极参加和欢迎的思想转变,经历了不同的两个时期。广大农民认识到,国家和个人投资,加大了发展新型农村医疗的经济投入,解决了“农民治病难”问题。通过新型合作医疗,使风险基金、门诊统筹基金、住院统筹基金和大病医疗补偿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有些地区,虽然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但这些农户种有一部分农民常年外出打工,常年生活在外地,这与农村合作医疗的要求,难以在户籍所在地意外的医疗机构就诊,使一些农民还在观望;另一个问题是,对于补偿受益群体目标,一方面主要覆盖基层县、乡(镇)级基本医疗需求患者,再一方面,重点针对重病、大病等,这些患者需市级以上治疗,花费的医疗费用也比较多。

2、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好事也需要好办,由于传统的思想做怪,有些农户认为自己健康,不用治病,对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不积极。

(1)政策宣传不到位问题。由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不了解,使一些农民由于不理解,还在观望,即使一些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有些了解,但也只是一知半解,具体的详细内容大多数并不了解。由于农民获知的渠道狭窄,了解的内容有限,使农民采取观望态度,因此,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必须做好的宣传工作,这是基层人民政府的责任。

(2)医疗报销异地转移问题。由于很多农民外出务工,这就出现了参加农村医疗的农民,因为不在当地的医院就诊,而参加医保的农民,在医院治疗时的结算,又只能在参保地区进行。因此,给农民在异地看病,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即使回到参保地可以报销,报销药费的比例又较低,又存在报销范围的问题,使农民感到很大的不便。

(3)新农合工作人员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编制问题,是决定制度实施的保证,但目前,一部分地区仍无法形成自己的队伍,只能依赖借用乡镇卫生院人员,造成乡镇报账中心工作人员多头管理和管办不分的事实。

三、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趋势

l、加大宣传力度的措施

地方政府有责任对农民进行宣传,医院要针对病人及家属宣传。从宣传方式上,不仅要用文字宣传,还要搞农村合作医疗的专题活动,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要向农民加强宣传力度宣传时间的选择上,各级政府要考虑农民在外务工的现实情况,要安排适当的时间,如在假期和农忙时节要加强宣传力度,及时传达最新的政策信息。

2、合理解决异地就医难的措施

要尽快解决农民异地就医难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农民的情况考虑,对外地务工者详细登记,如果农民在异地就医后,要利用农民返乡的机会,方便快速的在当地医保单位报销,给农民方便。

3、简化报销程序的措施

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水平,在简化程序上下功夫。对农民患者报销资料,要保证提前告知需要报销的方法。要积极为患者提供统一的服务大厅,为农民患者提供最佳服务。加强对新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熟练业务知识,加强提高服务质量。

农村发展需求篇(6)

[14] 王虹.农村阅读困难群体最小努力原则需求[J].图书馆论坛,2015(1):31-37.

[15] 邱冠华.四位一体构建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议[J].图书与情报,2010(5):93-96.

[16] 张麦青,尹章池.论新农村乡镇图书馆与农家书屋的对接与整合[J].图书馆论坛,2010(2):163-165.

[17] 张铁.试析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路线图[J].图书馆建设,2011(4):82-86.

[18] 刘丽.农村居民图书馆服务抱怨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农家书屋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2):72-78.

[19] 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EB/OL].[2009-12-22]..

[20] 魏建琳.刍议农村图书馆建设之“不发展”命题[J].图书馆杂志,2011(12):12-16.

[21] 于良芝.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J].图书与情报,2007(5):23-24.

[22] 钱丽华.图书馆――弱势群体青少年的精神家园[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9.

[23] 从最初试点到全面覆盖 农家书屋惠及数亿人[N].光明日报,2012-07-04(4).

[24] 李全喜,许萍丽.农村图书馆在农民政治参与中的功能价值探究[J].图书馆建设,2012(1):87-89.

[25] 王虹.图书馆阅读的行为角度研究――基于阅读困难群体问题的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14(1);83-89.

[26] 范并思.建设一个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制度――纪念中国近代图书馆百年[J].图书馆,2004(2):1-3,15.

[27] 王余光.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2):73-74.

[28] 张媛.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足0.5册[N].法制日报,2013-03-15(7).

[29] 文化部计财司.“十五” 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分析[R/OL]. [2013-06-22].ttp:///sjzznew2011/cws/whtj_cws/201111/t20111128_153313.html.

农村发展需求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Need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dult Education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Training

FAN Chuqi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109)Abstract To realiz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must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personnel in rural areas. This requires not only highly educated foreign talent to guide, but also need to train a number of practical skills in the rural areas. Cultivation of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is a practitioner of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nsfer applications. Here the author combines with their years of experience ineducation,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of current students to develop features and improve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uraleducation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practical talents to the outlook.

Key wordseducation; rural practical talents; training needs; development trend

1 农村实用人才的概念

基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有关的重要文件及有关人才含义的论述,农村实用人才指的是有一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教育、文化等做出一定贡献的农村劳动者。具体指在农村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管理者;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种植、养殖的能手;在农村推广农业技术的农民技术员;在农村从事教育的优秀教师等,这些农村实用人才是优秀农民的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当前农村实用人才的行为特点

(1)从数量来看实用人才的总量不足。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村的实用人才的总量为897万人,仅仅只占我国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2)农村实用人才的结构不合理。在有限的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中,近一半的农村实用人才都集中在农村生产领域中,能够给农民带来的农业收入以外收入的实用性人才的比重相对较小;在生产实用人才的比重中,有关种植方面的人才占到了85%,从事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实用人才只占15%。(3)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农村实用人才中,受教育的程度总体上比较低,中专以上学历的实用人才仅仅只有68万左右,占总数的4%。即便是那些专业合作组织的领导人等对素质要求较高的群体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实用人才也仅仅只占总数的11%。同时农村人才的老龄化问题也比较的严重。(4)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在农村一般经受过国家高等教育的人都会离开家乡,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去,而且那些身强力壮的农村青年也大都是在外经商,很少有留在家里的。(5)人才地区分布不够均匀。当前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呈现梯度特征。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体上包括如下几点:一是政策不够完善;二是对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投入力度不够;三是农村及有关的管理部门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 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对策

(1)建立培训与认证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尤其是借助高等教育的特点来多层次的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培训规划。并结合地区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计划,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规模、教育、考核等指标进行分解。在实际的教育培训过程中重视经验总结,完善相关联的政策措施;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法。在培训过程中极力遵循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按照理论指导实际的思想,紧扣养殖、种植、文化艺术等农业领域发展所需,充分利用农技校、农村远程教育等基地培训。提供给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导者去深造学习的机会,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种系统化的专业技术培训,从而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技能等级制度,对于农村实用人才所从事这也符合技能鉴定要求的,可以参加考核,对考核成绩优秀的有关部门颁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2)建立实用的选拔制度,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进行严格的要求。在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上应该严格遵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适应农村实用人才的特点,不断增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分级选拔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实用人才的作用了;坚持大众公认的原则,实用人才的选拔要经过民众的推举和公认。(3)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农村实用人才加以规范的管理。各区域可以按照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设定有关的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办法,对实用人才的技术水平考核的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对那些考核成绩优秀的颁布证书并予以表彰。考核不合格的原有实用人才,应注销证书;对给那些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实用人才给予适当的奖励,并形成制度。大力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在全农村地区形成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干好自己的事业的同时,并鼓励实用人才帮助周边的群众来致富。

4 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学生培养的发展趋势

(1)办学体制的大众化。要想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学生培养的大众化,仅仅靠政府办学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思路。由于办学体制灵活了,办学的形式也将呈现多样化,民办的农村成人高等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2)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化。成人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客观上要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仅要培养理论型、技能型、技术型等多样化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实行个性化的培养。(3)农村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农村高等教育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人才、知识的支撑的作用,已经将成人高等教育从学校走向了农村市场的中心。农村高等教育必须结合当前国家的农业政策 、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等。同时市场的力量也将农村实用人才的学生的培养渗入到了成人高等教育中,并促使成人高等教育越来越普遍地采取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例如,利用多媒体广告来招收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等。这就意味着农村市场将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并对农村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的作用。

5 总结

当今社会,成人高等教育实用性人才的培养为农村培养出了大批量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主要是因为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所引起的,但是也与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的教育特点有着直接的联系,当前做好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和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给农村建设输入更多高技能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从而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发展需求篇(8)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约70%的农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二元对立的格局必将被逐步消除,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也会不断提高、范围会不断扩展,逐步建立国民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成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本文结合国内外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为实现国民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需求,即法制先行、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因地制宜采取多层次原则、规范基金管理以提高基金收益率。

l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战略目标:国民一体化

从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史看,都经历了由城市逐步向农村覆盖的过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民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社会保障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国民一体化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非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享受一模一样的保障待遇,而是指城镇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体系、政策制度应一脉相承,保障项目大体一致,保障水平相对合理,基金管理办法原则一体化以及相互之间可以自由选择与转换。长远来讲,就是要改变农民远离以国家和政府为责任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状况,使农民能够有效化解风险、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格局决定了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完全意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于是往往设计出一些过渡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些主张都暗含一个共同假设前提,即农村应该实行与城镇一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统一模式。从价值取向上看,这些主张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制度设计和技术操作中,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可谓“花样百出”,管理口径的不一致本身就限制了城乡统筹及接轨。因此,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中,我们必须持战略性、前瞻性、可持续性的角度去重视和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性模式,以在全国层面构建一个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负责的统一的国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为导向,限制或控制城乡及各地农村之间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差异,尽可能确立统一的制度框架和缴费标准,同时允许实施方式有别及有限化的待遇差异。一方面,逐步削减政府在城镇养老金的财政投入,逐步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并轨,以减少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轻乡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已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前政府采取的“挖农补工”的政策,以“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村抽走的大量利润,应适当返回给农村和农民,把该资金作为建立农村保障机制的基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同时,国家应当在政策、资金上向农村、农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的建立奠定经济基础。

2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政策需求分析

2.1依法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制先行

通过法律来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权、利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农村养老保险良性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如德国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根据1957年颁布的《农民老年救济法》建立起来的;瑞典的公民基本养老金是根据瑞典全国退休金法案规定来实施的。通过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详尽具体的法律条文,可以保证养老保险的制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制度建设明显相对滞后农村养老保险一直是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进行引导,不仅没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相应法律,而且已经制定出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法规普遍存在缺乏法律责任的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基金管理缺乏约束性。

但是,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截止2005年底,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442万人,普遍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农村养老保险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在许多地方已经出台了一些部门规章或管理暂行办法。如上海市早在1996年就已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该办法从有利于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衔接与转化的角度出发,参照城镇职工基本保险的缴费模式和制度框架对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方案》)作了较大调整,主要体现在改原来的个人帐户制为个人帐户与统筹帐户相结合的模式,调整了缴费标准和办法,规定了最低缴费额和补贴比例。2003年l0月推出了《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了加快推行小城镇社会保险,逐步淡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战略思路,逐步探索并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向小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转换。这种农保制度的创新与转换,既保证农民的养老水平,又适应了新的“三农”形势,向城乡统筹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处于苏南地区的常熟市以其发达的乡镇企业为突破点,于2001年出台了《常熟市农村养老保险暂行规定》,建立起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接轨的统帐结合模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明确规定了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与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致为25%,并加强了对乡镇企业职工参保的强制性。

上述这些地区所出台的并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一些部门规章或管理暂行办法,都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法规的制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应尽快建立《农民养老保险法》,从法律上确认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农村社会保障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内容及形式、管理体制、资金筹集与支付、社会保障的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规范农村社会保障执行者的职责和参保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农村养老保险条例》,就账户模式、筹资标准、政府责任程度、待遇计发方法及基金运作模式等内容具体化、详细化。此外,各地方可根据本地农村实际情况,在全国性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便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推行。

2.2确立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供给主体地位

在农村养老保险中,农民个人、家庭成员、村集体、政府都承担养老责任。但其中政府尤其应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制度供给的主体。从理论角度看,农村养老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公共财政职能的要求,理应由政府提供;从现实需要看,建立以政府为供给主体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传统的“家庭供养加土地保障”养老方式受到当前社会结构转型的强烈冲击,所引致的迫切要求。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的发展历程也表明,政府角色不明、职能缺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财力上的支持。原制度方案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点和典型地区制度创新的实践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如果实行完全的个人储蓄积累制模式是很难行得通的,恰恰是集体和政府的大量保险费补贴才使得典型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获得了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的生命力。以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早试点的地方——山东省为例,由于经济基础好,山东省基本上坚持按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展开工作,也是投保绝对人数最多的省区。其成效的取得除经济条件的因素外,还在于对原制度进行了创新。如在2006年,山东省招远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采取“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实行储蓄积累的模式。明确规定市级财政每年补贴200万元,每年增长10%,补贴额按投保人数测算确定,有条件的镇、村也应对投保农民给予适当方式、适当数额的补贴,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及市(镇、村)财政补贴一并记人个人帐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标准以高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0%一40%的基础确定。

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自于个人和雇主缴纳的保险费以及政府的补贴(或政府承担最低保证金)。如德国和日本都是来自个人和政府供款,其中政府补贴的比例较大,德国政府补贴占到总保险费的70%,日本政府补贴占到总保险费的1/3。韩国相比较,由于制度建立较晚,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政府实行有限性补贴,旨在引导农民参加保险,不过其补贴额度也较大,占到了总保险费的2/3。在新加坡和智利,政府虽然不负担保险费,但政府承担了最低养老金和养老金投资最低回报率补贴。因此无论从国内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还是国际经验角度出发,都应该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扶持,可以参照农村合作医疗的做法,建立以农民缴费为主,财政补一点、集体贴一点的多元缴费机制,并规定农民的最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努力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水平。

另一方面,是发挥政策优势。针对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相关措施,出台扶持政策。如力争获得同商业保险资金同等的“协议存款”或高于商业保险资金“协议存款”的优惠政策;发行国债时,给予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优先认购权,确保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对基金收益或购买的企业债券实行免税;出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规范基金管理行为;对农民养老保险实行全部免税政策等。

2.3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坚持多层次性的原则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模、结构及社会化程度。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东、中、西部由高到低的趋势,而且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试图让城乡两种不同水平的保障制度马上并轨,实行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相互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多层次原则既包括家庭保障、社区保障、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国家救济、社会互助以及其他的多层次,还包括保障水平起点高低的多层次性。多层次的改革取向也是发达国家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德国为减轻财政负担,将养老金给付水平降下来,其改革设想就是通过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场主购买商业年金保险。这样就可以成功构建一个由社会保险、终老财产和自我保障“三根支柱”组成的更为安全可靠的保障体系。法国也鼓励农场主自愿购买补充养老保险,以弥补社会养老保障的不足。

农村发展需求篇(9)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发展目标 政策需求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约70%的农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二元对立的格局必将被逐步消除,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也会不断提高、范围会不断扩展,逐步建立国民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成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最终目标。本文结合国内外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为实现国民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需求,即法制先行、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因地制宜采取多层次原则、规范基金管理以提高基金收益率。

l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战略目标:国民一体化

从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史看,都经历了由城市逐步向农村覆盖的过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民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社会保障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国民一体化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非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享受一模一样的保障待遇,而是指城镇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体系、政策制度应一脉相承,保障项目大体一致,保障水平相对合理,基金管理办法原则一体化以及相互之间可以自由选择与转换。长远来讲,就是要改变农民远离以国家和政府为责任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状况,使农民能够有效化解风险、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格局决定了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完全意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于是往往设计出一些过渡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些主张都暗含一个共同假设前提,即农村应该实行与城镇一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统一模式。从价值取向上看,这些主张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制度设计和技术操作中,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可谓“花样百出”,管理口径的不一致本身就限制了城乡统筹及接轨。因此,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中,我们必须持战略性、前瞻性、可持续性的角度去重视和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性模式,以在全国层面构建一个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负责的统一的国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为导向,限制或控制城乡及各地农村之间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差异,尽可能确立统一的制度框架和缴费标准,同时允许实施方式有别及有限化的待遇差异。一方面,逐步削减政府在城镇养老金的财政投入,逐步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并轨,以减少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轻乡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已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前政府采取的“挖农补工”的政策,以“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村抽走的大量利润,应适当返回给农村和农民,把该资金作为建立农村保障机制的基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同时,国家应当在政策、资金上向农村、农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保障的建立奠定经济基础。

2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政策需求分析

2.1依法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制先行

通过法律来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权、利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农村养老保险良性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如德国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根据1957年颁布的《农民老年救济法》建立起来的;瑞典的公民基本养老金是根据瑞典全国退休金法案规定来实施的。通过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详尽具体的法律条文,可以保证养老保险的制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制度建设明显相对滞后农村养老保险一直是依靠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进行引导,不仅没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相应法律,而且已经制定出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法规普遍存在缺乏法律责任的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基金管理缺乏约束性。

但是,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截止2005年底,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442万人,普遍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农村养老保险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在许多地方已经出台了一些部门规章或管理暂行办法。如上海市早在1996年就已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该办法从有利于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衔接与转化的角度出发,参照城镇职工基本保险的缴费模式和制度框架对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方案》)作了较大调整,主要体现在改原来的个人帐户制为个人帐户与统筹帐户相结合的模式,调整了缴费标准和办法,规定了最低缴费额和补贴比例。2003年l0月推出了《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了加快推行小城镇社会保险,逐步淡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战略思路,逐步探索并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向小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转换。这种农保制度的创新与转换,既保证农民的养老水平,又适应了新的“三农”形势,向城乡统筹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处于苏南地区的常熟市以其发达的乡镇企业为突破点,于2001年出台了《常熟市农村养老保险暂行规定》,建立起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接轨的统帐结合模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明确规定了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与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致为25%,并加强了对乡镇企业职工参保的强制性。

农村发展需求篇(10)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正发生着质的转变,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一场新的农村经济革命正在悄然进行。

(一)农村经济的构成正由比较单一的传统的种养业为主向生产、加工、流通、商业、服务、科技等多元化转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地区农民和农民专业户等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了,产业链条逐步延长,加工、买卖、流通、服务、科技等产业迅速发展,在农村经济构成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繁荣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农村经济规模正逐步由小向大扩张,由单一家庭为单位转为集约化连片经营。

为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发展的需要,农村产品要立足市场必须占有市场的一定比例,尤其是种植产品、养殖产品如果量少根本就和加工企业签订不了合同,量少了企业也趁不住来农村收购,最终形不成“气候”。如对某县调查,该县于2008年号召养殖奶牛,由于参与人较少,奶牛数量较少,产出牛奶后因数量较少不能运往河南等地,再加上当地没有奶站,牛奶全部坏掉,奶牛养殖业最终亏损被迫解散。并且农村加工企业或龙头企业一般都是基于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建立的,同样对原料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基于此,农村经济规模化种养殖已成为一种必要的趋势和需要,农村“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集约化连片经营模式已显出明显的成效。这种集约化连片经营模式既能形成规模占领市场,又能节约生产成本方便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主流。

(三)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走向纵深,农村经济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近几年,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以及连续多个中央1号文件的推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步伐逐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已呈现多样化趋势,种植业由以前的大粮种植,逐步出现了小杂粮、蔬菜、中药材、水果等种植;养殖业也由以前的养殖猪、牛、羊等,逐步出现了养鸡、鸭、鹅、大雁、兔、鱼、鳖等品种养殖;并且出现了农村服务业,如便民店、网络、电讯、水电煤气等;农民也由单纯的老百姓多出了农民工的身份,农村经济逐渐繁荣。

(四)农村经济组织逐渐丰富,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体异彩纷呈。

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渐“升温”,农村经济形势的逐渐“红火”,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逐渐“宽松”,农村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农村民营企业数量逐渐增加,农村个体工商户及个体私营企业遍地开花,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农民专业合作法》的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组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依托当地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以为农业、养殖业、农副产品、药材等提供科技技术、加工、销售、流通等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长足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成为连接农村“小生产”和城市“大市场”的组织纽带。

(五)新农村建设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生动力。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特别是党和国家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以来,农村经济开始了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民实现了多年的“快增收”,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踏上了“快车道”。特别是农村大学生村官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青年创业、退役军人创业等各种形式的创业进一步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农村金融近几年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逐步优化。

(一)农村金融机构成员队伍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区”正逐渐缩小。

近几年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及农村金融准入门槛的降低,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逐步改变了以前从农村撤机构“瘦身”的做法,转而在农村设点延伸服务触角,在很多农村地区恢复了分支机构。二是大型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在农村设点,抢夺农村金融市场。三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继续巩固农村金融市场地位,不断增设网点做好服务。四是邮政储蓄机构通过改革转型,成为邮政储蓄银行,且大部分农村地区邮政储蓄银行升格为一级支行。五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或准银行金融机构也纷纷在农村成立,成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

(二)农村金融信贷支农力度增大,“三农”信贷资金需求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

随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及政府财政对金融机构发放“三农”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的实施推行,农村金融机构发放“三农”贷款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惠农卡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商惠通贷款等信贷产品得到充分运用,“三农”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逐渐增大,农民传统的种养业信贷需求和较小金额的流动资金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并且农村金融机构还联合政府妇联、社保、共青团、财政等有关部门推出了“绿色种植”、“妇女创业”、“村官创业”、“下岗再就业”、“青年创业”等金融信贷产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多元化信贷需求。

(三)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一些新型科技含量较高的服务产品逐步走入了农村走进了农村居民家庭。

一是银行卡在农村得到了普及,银行卡以其携带方便存取快捷等优势得到了农村居民的“青睐”,尤其是ATM机、POS机具的大量布放,再加上农民工特色卡、惠农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及“支付结算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农村居民可以足不出村享受到优质金融服务。二是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应用,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以网络为依托的现代服务手段,在农村也渐露端倪。三是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合作金融机构适应农村居民需要推出了封闭式便民服务点、开放式便民服务点及巡回服务模式、“流动车服务”模式等,实行了上门跟踪服务,真正将服务送到农村送到田间地头。四是农村金融机构还针对农村经济组织推出了银行结算账户、银行汇票、支票、票据承兑贴现等服务,进一步满足农村经济组织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的新要求

(一)信贷资金需求仍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的一个主要需求。

虽然我国目前出现了一定的“金融脱媒”现象,但在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仍是农村居民及农村经济组织筹措资金的主渠道。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信贷资金需求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信贷资金需求额度逐渐变大。农村经济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就需要较多的资金,需要较大的信贷资金支持,种植业所需资金一般在20万元――50万元左右,养殖业所需资金一般在30――60万元左右,商业所需资金一般在50万元左右,加工业所需资金更大至少在100万元左右,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龙头企业,随着农业产业化链条的不断延伸,其经营领域的拓展和规模的扩大,对第二轮、第三轮中长期信贷资金需求更强,信贷需求金额更大。二是信贷资金需求期限逐渐变长。在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户所需求的信贷资金属于生产性资金,比如,种植经济林果、建造蔬菜大棚、鱼池、饲养奶牛等,这些资金从投入到全部收回一般在3年――5年,有的时间更长。对于农业产业链上的生产加工型等企业来说,其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大,经营周期更长,需要投入的资金必然要求期限更长。三是信贷需求主体逐渐变宽。随着农村经济构成的复杂化及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农村信贷资金需求主体也逐渐增多,农民、养殖专业户、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链条上的加工运输企业、物流企业、服务企业及农村龙头企业等都成为农村金融的信贷需求主体。四是消费信贷需求逐渐增强。随着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居民住房按揭贷款、购车消费贷款、大宗物品消费贷款等消费信贷需求增强,消费信贷发展潜力较大。五是信贷服务体系需求逐渐变旺。由于农村信贷主体能够提供的符合农村金融要求标准的担保抵(质)押物较少,他们要获得较大的信贷资金,就需要有担保公司、信用评级公司、权证登记公司等与信贷需求配套的信贷服务体系,这样农村信贷服务体系需求也就逐渐增强。

(二)资金结算需求仍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的一个基本需求。

虽然目前农村资金结算主要有大额支付系统、农信银支付系统及各金融机构内部往来系统,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结算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结算方式需求逐渐变多。现金、存折、银行卡等资金结算方式仅能满足农村居民简单的结算需求,但随着农村经济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越来越多,他们对结算方式要求越来越多,票据(包括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ATM机、POS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结算方式成为他们结算的主渠道。二是银行卡功能需求逐渐变宽。由于农村银行卡的普及,农村经济发展对银行卡的功能需求越来越高,除银行卡具有的现金存取、转账功能外,他们还要求针对农村居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工商户、企业等发放具有融资功能的贷记卡,要求将政府有关惠农补贴资金也直接由银行卡结算,要求开发更适合“三农”需要的如农民工卡等特色服务功能等,这样对农村结算需求又是一个新的高标准的需求。

(三)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的一个新的需求。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手头有了一定的闲置资金,资产保值增值需求逐渐强烈,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产业风险比较大,亏损或返贫的可能性较大,农业保险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分红保险等更能实现保值增值,因此农村居民对农业保险有了一定的需求,农村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合适科学的农业保险提供保障。二是对金融理财的需求。农村居民投资渠道较少,也比较相信金融机构,金融理财又能为他们带来远比存款利息要高许多的收入,因此他们希望通过金融理财帮他们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对购买基金、股票、期货的需求。近几年随着股票、基金、期货等金融知识的普及,农村居民也有了要购买股票、基金、期货交易的需求。四是对购买国债的需求。国债以其由国家作为债务人比较保险稳定的优势深受农村居民的喜欢,这种比较稳妥的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成为农村居民投资的首选。

(四)发行债券融资需求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的一个新的需求。

农村发展需求篇(11)

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发展整体上比较好,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的额度也在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为辅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壮大,使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完善。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依然无法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各种需求,导致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出现失衡的现象。

一、 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失衡的现状

(一)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明确

农村金融生态失衡,表现在农村合作金融本质上与农户、农企、农村的互助合作关系破裂。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比较顺利,而且发展速度较快,所以农村信用社发挥着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开始自主经营、自主盈亏,而且趋势走向商业银行。当前农村信用社在银监会的鼓励下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并且农村合作银行也要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这种形势导致合作金融的主力军与农户、农企、农村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疏离,逐渐走向纯商业发展的道路。另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身还处于初期阶段,规模比较小,根本无法发挥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身在市场角度方面定位不够明确,并且其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二)金融需求抑制现象严重

我国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比较大,农村大部分资金用于城市工业化建设,资金长期短缺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经济的发展,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的现象。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中处于垄断地位,也是为了最大限度防范风险并保障经济效益,其农业存款远远大于农业贷款,而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却无法得到相应的贷款。部分商业银行位于农村,如邮政储蓄银行,但是“只存不贷”或者“多存少贷”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设置得也比较少,还有很多县域建设的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种类不够齐全,并且机构数量也很少,加之服务能力不足,根本无法真正满足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产业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存在,农村金融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农村金融需求的层次性、多样性与地域性要求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但农村金融机构当前的主要产品是存贷款,无法真正满足多元化农村金融的需求。农村金融的主要需求对象必然是农村企业、农户个体或者农村大户,这些需求的金额额度都比较小、比较分散、缺乏抵押品,并且农村贷款方式传统、业务品种单一,加之贷款的条件比较严格,缺乏针对性,无法从根本上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另外,从事农村金融机构的人员素质比较低,硬件水平、创新机制缺乏,导致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这也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策略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1.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现实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仅能修复“市场失灵”功能,而且还能充分利用政策优惠等支持,有效发挥“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要分工、定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一家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但由于制度安排的缺陷,其在功能定位、业务范围等方面并没有将政策性金融功能发挥出来。在功能上,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将着力点放在农村金融的开发与扶植方面,将市场补充与诱导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业务范围方面,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将业务拓展,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结构调整、农村龙头企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发展中国农业银行的基础上,要更好地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构建稳定的农业政策筹资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

2.引导性金融。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追求利益的本性。在农村金融市场构建的初期阶段,商业银行对农业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反而起到了农村资金“抽水机”的作用,将农村的资金吸纳起来用于城市建设。政府也尝试着通过行政式的安排“要求”商业银行服务“三农”,但是又不符合商业银行的本质,有违市场经济规律。商业银行本身资金实力雄厚,因此应对商业银行扶持农村大中型农村龙头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引导,这样不仅能够维护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且还能保障其商业本性。

(二)建立财税扶持农村金融的体制

农业属于典型的弱质产业,要受到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并且农业生产吸引资金的能力也比较弱,农村金融机构要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同时也要实现盈利目标,仅仅靠自身发展很难成功,必须要有国家的支持。因此,国家需要建立稳定的财税政策支持农村金融,最大限度保障优惠财税政策的持续性、针对性与稳定性。首先,必须重视对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这也是最直接的扶持手段,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补贴与绩效监督机制,要保障专项资金落实到对应项目,真正实现为民所用。其次,需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利息补贴等,诱导与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金融市场服务,放宽贷款条件,由政府支持成立合法的小额农贷担保中心等,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农村金融需求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及层次性,这就要求农村金融产品必须要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满足“三农”实际需求,坚持创新,积极推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农村金融需求主要有消费性需求与生成性需求两种。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生成性需求逐渐成为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由于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应该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涉及农业金融的商业银行为依托,创新并推出适合农村金融环境的中长期贷款模式与信贷产品。要针对农业的实际需求,对担保品抵押机制进行创新。由于农村信用社改制以后成为农业商业银行,社会职能变弱,所以要针对龙头企业的情况适度放宽贷款条件,针对特色农业的需要创新出适合其特点的信贷产品。农村消费性需求领域主要涉及生育、医疗、婚丧嫁娶、教育等方面,由于这些方面需要一定的资金,金融机构可以适当考虑其实用性,创新推出不需要抵押的信贷产品,以保障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