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体育科学的性质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7 15:45:1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体育科学的性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体育科学的性质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87-02

一、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

学生自主选修体育课程,以学生自身兴趣为起点,以完整技术学习为过程,以运动技能展示、应用为目的,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与欢乐,最终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运动思想,实现终身运动的社会体育。

(一)教学内容现状

中职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大多是以田径中的跑、跳、投和球类中的篮、足、排三大球为主的项目,简单的动作学生在初中小学学习过,而难度动作则表现出技术水平达不到,从而使中职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提高;其次,没有考虑到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对社会的需要;教学中把身体全面发展等同于平均发展,使得课堂教学目标过多,所学内容与社会体育不能有效衔接;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备,无法满足课堂需要。

(二)学生现状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占主导作用,在上课过程中,由于学生有自己的专业课程,而觉得其他课程无关紧要。因此,对其他课程没有太大的热情,不能积极地投入其中;另外,学生喜欢体育比赛,但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却不高;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老师组织的“体育活动”,缺乏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因此也就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玩”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体育课老师设置的内容并不感兴趣,有的还产生了厌学情绪,这也是学校体育中一种常见现象。

(三)教师现状

在职业学校,大多将专业课的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对基础课的建设力度很小,很难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再者,中职学校的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缺乏,这是影响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

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步骤

(一)根据《大纲》结合实际编写符合学校需要的校本教材

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应该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应该满足社会的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市场化并不是单单指社会资金参与办学,更为重要的是人才要符合社会的需要。通过商品经济我们知道,商品符合社会需要,其使用价值较高,其商品的社会竞争力也较大。同样,学生等于学校的教育产品,而学生对于这个社会是否具有价值,就是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以社会的需要为指挥棒,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因此,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专业特点和学生的整体水平,结合社会的需求制定出相对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根据这些要求,制定和编写相应的教材,这样在教学中和人才培养中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二)设置选修科目

选修科目设置依据:

1.以学生专业特点和以后工作性质、工作特点为基础。如汽车维修专业可安排些提高上肢力量、腰背力量和下肢力量等方面的内容;城轨专业可多安排些耐力、体操等方面内容。

2.教师配备。我校有体育教师8人,可进行教学专业有:篮球、田径、排球、体操、跆拳道、健美操、剑道、毽球等。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让学校体育实现选修教学成为可能。

3.硬件设施。我校200米田径场1个、室外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舞蹈房2个,为实现选修教学提高硬件基础。

4.确定科目。初步确定科目为篮球、排球、田径、健美操、跆拳道、毽球、花式跳绳。

5.科目选择。科目选择以学生兴趣为主,采用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的方法。学生选择以专业和兴趣为主,教师选择以学生自身条件为主。

6.课时的分配与安排及学校支持。根据选修人数多少进行教师、课时、场地的分配,学校教务处对极特殊学生进行安排。教务部门与体育教师制定学生学习评价、考核办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求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做到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考试与测验相结合。

(三)选修体育具体实施

1.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技能训练,从而体现中职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专业性,为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做准备。为此,体育教师要联合专业课教师研究,分析确定专业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活动特点及岗位对体能的适应力的要求。从生理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以及体育相关理论学的高度,将体能素质的发展要素定位确定依据,设计训练手段,选择相关教材和竞技运动体育教材,再结合学生在校时间,制定完善的3年、2年、1年的教学计划。

2.师生磨合,课程教学中改进发展。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产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磨合与改进,使之成为符合中职学校体育需要,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过程。

3.互通有无,学以致用。学校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生活的知识与技能,但这个过程很漫长,以至于有些学生不明白上学的目的。除了考试以外,不知道所学知识还有什么作用。因此,为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各选修课之间要互通有无,相互参观、展示、合作、竞争。如篮球队员在进行对抗比赛中,健美操可以将所学健美操编作拉拉操在比赛过程中进行展示。这样既提高了篮球队员的比赛热情,也展示了健美操班级所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学生支持的队伍不同,自我展示的方式也就不一,教师让学生自己进行创编,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保障与提高

1.加强师资培训,完善体育设施。

2.创新教学模式,将就业导向引入课堂。

让学生自主选修体育课程,以学生自身兴趣为起点,以完整技术学习为过程,以运动技能展示、应用为目的,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与欢乐,最终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运动思想,实现终身运动的社会体育目标――这就是体育课选修教学法。我认为这种方法能够符合中职体育发展需要,且可以进行。

【参考文献】

[1]罗洪庆.浅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的竞争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2(22):158.

[2]朱志强.中职体育课程体验对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2):65-66.

[3]李俊德.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中职体育短跑专项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136-137.

[4]周韶俊.中职体育课程教育中情景设计结合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运动,2013(05):83-84+109.

[5]陈龙,刘秋良.中职学校体育课程现状调查及模块化教学培养体系构想的研究[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01):133-136.

[6]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61-63.

篇(2)

    体育是素质增长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一、当前职高体育课程性质研究

    (一)确定职高体育教学目的的法规依据

    确定职高体育教育,强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的发展与保健的能力。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教育方针和职高体育教学性质和教育目的,学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操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待人诚信友善、处世积极乐观的情感。

    (二)确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理论依据

    在确定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标时,认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要不要反映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把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目的的内容?增强体质是不是体育教学目的的学科特点之一,应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体育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按照自己的学科体系进行教学,还是只要按学生自己的需要“活动起来就行了”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地进行研究。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开发与讨论有很大的发展。学校体育功能的讨论,特别是关于多功能论和为主论的讨论。这些都关系到如何确定职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时,必须树立教育的整体观,把学校体育放到教育的范畴,充分体现体育的学科特点,并且根据学科特点研究和论证体育教学的目标。提出的这些目标,尽管有的过分强调为主论,不免有些偏颇,但一般都应是普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之一。目标的提出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愿望和要求,如果选用的教材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得当,符合实际,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就可以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但是,如何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是受多种条件制约的,而且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应当辩证地考虑和研究这些问题,既不能单一化,也不能绝对化,同样也不能把目标的内涵无限度地泛化。应当抓住育人的总目标,分阶段、分层次,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体育教学(或整个学校体育)的特殊性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其别是通过身体的活动和锻炼的过程,达到改进学生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增强体质的目标,体现学科的特点,最终达到育人的总目标,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必须与终生体育相联系

    学校体育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的重点。为其走出学校后,仍能根据变化了的条件运用学校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继续从事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体验体育的乐趣。鉴于对终生体育的这种认识,在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时,必须考虑到体育的现实目的,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学会和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也要为走向社会后,仍能利用这些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并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使自己终生受益。为此,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体现这一基本精神。

    (四)体育教学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加确定了体育教学目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反映我国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反映我国的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特别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实际。但是由于只看到时间是常数的一面,担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占用了学习的时间,而不懂得或认识不到学生按规定上好体育课,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质得到增强,保证有效的学习,而且体育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知识。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都大有裨益。学生参加了体育活动不仅不会影响文化课与专业的学习,相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学生的体育课本里,必须在理性上使学生提高认识,在实践上运用有效的内容与方法,切实达到这一目标。

    二、职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体系建立

篇(3)

就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言,体育经济学成为一门学科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体育事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体育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翻阅体育经济学的教材,不难在“研究对象”的论述处发现这一点,也容易从整本书中读出这一研究对象的定位。将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定位于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及实践活动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体育经济学整个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定位则略显过低。首先,这种以解决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问题为目的的对象定位,往往会产生一种导向:为解决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问题,人们不断从其它学科引入各种技术、方法,体育经济研究也只能在技术操作层次循环运作而不能得以有更高层〔文章编号〕次的突破,体育经济学只能成为其它学科的附属而不能形成其根本的“原驱动力”,它能否成为一门学科的可能性也就不能不大打折扣。其次,与其说经济是一门学问,不如说它更是一门艺术,而这一“艺术”的主体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一“人”。对体育经济而言,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与需求,不同于他们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时的感受。因此,挖掘体育活动中人的行为与需求的变化规律,也是体育经济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将研究对象付诸于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则无形中弱化甚至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内容。最后,从学科的角度来看,一门成熟的学科不仅要弄清分析哪些事物,更重要的是要界定这些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决不仅仅在于预算好一场大型的体育赛事,更重要的是要抽取和提炼出体育运动中的固 有的经济规律和特点。正如力学以物体间力的作用规律、分子化学以分子间相互结合的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样,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着眼点,应在于更高抽象水平上的体育经济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这一研究对象着眼点的转移,并非将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实践活动排除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之外,而是强调研究对象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性和完备性。唯有确立并包含了理论与实践的层次分明、内容独特的研究对象,结束目前在这一问题上认识的混乱,体育经济学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2.从体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

判断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重要量度就是研究方法,遗憾的是,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并没有形成依赖于体育经济的、独立于其它学科研究之外的研究方法。当前教科书中所罗列的诸如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综合研究及博弈论的应用等方法,无一不是由其它学科研究中产生的。姑且不论这些方法是否适应于体育经济这块土壤,但就这种全部移植而言,也往往容易使体育经济学的发展丧失其自主性,而消失在其他学科之中,失去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体育经济研究要想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一定要建立起自我的独特方法体系。诚然,“没有独立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但问题是:作为人类社会特殊活动的体育,有着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特别是运动训练、竞赛、群众体育活动、体育产业等都与其他社会活动迥然不同,也必然有基于它们运行规律的特有方法。对体育经济学来说,这样的方法还太少,方法体系直到目前也没有凸显出来,在本文中,我们提出立足体育视角,以经济科学方法体系与体育科学方法体系有机融合为特色的体育经济学方法体系的构建新思路。

3.体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构建的完善程度是一门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学科发展所必须的“反省的论证”过程。理论体系的形成大致可以简约地概括为活动经验的概括(常识、格言、读语)常识的集合(体系化)理论(反省的论证)。任何一个研究过体育经济学著作的人都不难发现,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整体上正在努力实现从经验概括到尝试体系化的跨越,超前的研究也许刚刚涉及到某些意义上的理论反省,大量的研究只能是经验的概括甚至是直接将研究目光落在体育经济实践活动上,而对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从学科学的角度对体育经济学展开的学科特性探讨更是无人问津。这固然与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较短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体育经济研究主动性的缺失。研究者专注于对其它学科较为成熟的方法、原理的吸纳与引进,而对体育经济学自身认知体系、方法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则明显不足。我们提出了体育经济学的三维学科体系,即基于体育科学认识体系的,以体育科学认识体系与经济科学认识体系有机交叉的新认知体系。对体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了初步尝试,但这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因此,就理论体系而言,体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还颇显稚嫩,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二、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实践水平

体育经济问题的研究吸引了大批体育科研工作者,部分人也凭借自己卓有成效的研究,逐渐取得了在这一领域的学术地位,成为学科的著名专家。但即使这些专家本人也不敢妄称自己是体育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还没有哪一位专家能如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提出“相对论”、皮亚杰在心理学上提出“发生认知论”、杜威在教育学界提出“民主主义教育”那样,在体育经济研究领域提出开创性的、意义重大的、得到公认的观点和方法,因此也就难以称得上这一门学科的代表性人物;就代表性著作而言,虽然目前冠以“体育经济学”之名的教材和著作时有出版,但多是对国内外经济方法的移植或是操作层面上的探讨,鲜有立意新颖、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出现,从中选出代表著作则会更加牵强;至于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则更显滞后:在我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并没有设立“体育经济学”分会,也没有设专类,只是作为体育社会学的一个部分;而一些分散的体育经济研究学术组织活动较少,没有形成大的气候。虽然在《体育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开设了“体育经济”的专栏,但体育经济学至今没能拥有自己的学术期刊。

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性质与学科归属

篇(4)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4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这是因为“提出问题”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意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课程标准促进探究性学习实施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是21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结构改革上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从重知识轻能力,到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从封闭办学观的影响,课程忽视社会性实践,到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对学生与社会实际的联系,特别是对社会需求的能力的培养。这些变化表明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改革措施,已日益为教育者所理解接受并主动实施。

1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性质和内涵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人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在学校教育的背景下,它既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初步学习、体验科学研究的活动性课程。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有如下特征:第一,经验性和体验性。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积累实践的经验,并在亲身经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这种经验性和体验性显示出研究性学习与记忆书本知识的不同。第二,过程性和生成性。接受式学习是学生掌握即定的知识,但研究性学习则是在探究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建构知识、生成知识。第三,开放性和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学习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同时,研究性学习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只要学生“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之中,学生便会自觉地认识到,这是一项认识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第四,自主性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研究活动是自主进行的,他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学习计划是自已设计的,学习活动是自已亲身经历的,其中的困难又是在个体的努力和同伴的协作下一起克服的。同时,研究性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一种学习,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探求结论。

3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3.1 指导学生选题

学生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通常要反映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兴趣,以及特定的文化传统、自然资源状况等,只要是与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景,向学生展示出要研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认知、理解、应用的实际能力及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能性,提出一些研究性课题供学生选择。为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自行选题。学生的选题宜小不宜大,应尽量适合自身能力的课题。围绕学生的学习、身边生活的事物,切入口小的课题去引导学生选题。例如“中学生体能素质的现状调查”、“肥胖学生的体质状况及折因研究”、“ 高中学生生活方式的研究”、“学生睡眠状况的调查”、“ 耐力跑对增强体质效果的调查”、“学生学习焦虑情绪的调查研究”等进行研究。广东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广州娱乐性体育场所举隅”就是由余乃明老师指导,由何聪、陈翰波、张津冬等7位同学组成的课题组研究完成的。专家评价是学生一项很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是一项较好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经验的课题,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取得研究成果。

3.2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制定研究计划以引导研究过程,学生初步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缺乏科学研究的知识,难以把握研究的全过程,因此,确立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调查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预期结果、课题组成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的形式进行)和研究分工,研究进度,研究措施等。

研究方法是研究计划中的核心部分,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法,就是组织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过程。收集资料、调查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统计等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也适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围绕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内容,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指导学生去选择研究方法。资料研究、调查访问是不可缺少的,至于是否要进行实验、是否要测量,是否采用问卷调查,就要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来确定了。问卷调查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为课题研究获取很多研究资料和信息,学生学习编制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作一次问卷调查的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3.3指导学生实施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实施阶段,主要是学生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中规定的具体安排,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

资料研究主要是指导学生围绕研究目的和内容,阅读有关理论知识,或邀请老师作专题讲座,开拓理论视野,以理论去指导研究,并为撰写论文提供理论支撑。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相关的文献信息和资料,收集相关历史的、现实的资料,从历史的、现实的资料中对研究象进行分析。调查访问、问卷调查、实验、测试等,都是观察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问题和与相关因素的联系,收集研究资料。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典型资料收集,典型引路路最明,典型说话话最灵,典型资料对研究问题的阐述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调查访问、问卷调查都要根据研究的需要,事前拟好调查问访提纲,选择好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收集研究资料;学生初次做问卷调查,问卷设题不宜太多,以封闭式问卷调查为主,目的在于学习编制问卷的方法,体验问卷发放和回收的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如“ 耐力跑对增强体质效果的实验研究”、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方案,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任务、实验时间、实验形式(单组对照或双组对照)、实验施加因素、实验测试指标、实验分工、实验步骤安排等,实验法要与文献资料研究、访问调查、观察等方法结起来,列入实验方案,收集实验资料,一步一步逼近研究目标。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及时整理、分析资料,认识研究对象内部和外部各因素的关系,形成观点,逐步达到对事物规律的认识。

3.4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在撰写论文之前,要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学生结合亲身实践,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初步的结论。在资料整理、分析过程中,认识研究对象的状态、本质和问题,形成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撰写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是科学研究的一次总结,对学生逻辑思维、写作能力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体育课程研究性学习成果,一般以调查报告、实验总结(实验研究报告)、小论文、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

不管什么形式,结构都要严谨,全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指导学生提出的立论观点鲜明,论证有据、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如访谈材料、观察材料、文献资料、实验或测量的材料、典型材料等,作为论据去论证和支持自己研究提出的论点。

3.5指导学生总结交流和评价

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交流和评价,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最后环节,研究成果的处理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组织研究成果报告会,宣读论文,交流心得体会,让更多同学分享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征求同学们对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师生对研究成果做出评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推荐到出版单位发表,发挥研究成果的作用。

4 结束语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和学会发展的学习理念, 高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让中学生提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接受科学研究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和科研素养。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以推进素质教育。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经验的建构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而获得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科研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社会调查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在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仍是一个比较簿弱的环节,我们有责任推进这项活动的开展,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

[2] 钟启泉,崔允潡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斯特弗、盖尔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5):16.

[5] 许镇辉等.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62.

[6] 刘赞英等.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难点和突破点[J].中国高等教,2008:(13),(14).

篇(5)

在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越来越激烈,个人实力决定了人的生存质量的好坏,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评价转变、从“阶段性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一、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

(一)指导思想的更新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标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突出健康是唯一目标。

(二)体育意识的更新

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体育意识:由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由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三)知识结构的更新

当今社会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包括:“多媒体”知识是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基础知识是结构的基础,它既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学科专业知识是结构的重心,它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保健能力的高低;教育学科理论知识是熟练地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有力保障。

二、了解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1.广泛性:学生进入高中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对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校外之间的各种比赛很感兴趣。

2.选择性: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舞蹈、跳绳等。

3.深刻性: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对一些较为复杂、具有一定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学习时,他们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更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

4.连续性:许多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小学、初中阶段便有了,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定,这种稳定正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可忽缺重要环节。

三、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

(二)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

其一由于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淡漠,可以说学生就没有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想法;其二由于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被占用,想玩不会玩;其三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受情绪影响而淡薄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教师因素

传统教育是“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再加上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四、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二)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强化其激励、发展、创新功能。

篇(6)

前 言 在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越来越激烈,个人实力决定了人的生存质量的好坏,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评价转变、从“阶段性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此如何提高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新课标带来的教改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同行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加以参考和指正。

1、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

1.1指导思想的更新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标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突出健康是唯一目标。

1.2体育意识的更新: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体育意识:由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由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要了解学校体育不单纯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了解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前提。

1.3知识结构的更新:当今社会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包括:“多媒体”知识是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基础知识是结构的基础,它既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学科专业知识是结构的重心,它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保健能力的高低;教育学科理论知识是熟练地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有力保障。有了这类知识,教师才能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

1.4体育能力的更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要随之不断提高和更新,要由过去侧重掌握运动技术向知识结构合理化、并具备较高运动能力的“智能型”过渡。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进自我健身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师更应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融洽贯通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以获得更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1.5教师行为的更新:新时期体育教师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且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并经常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认为教师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

2、了解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2.1广泛性:学生进入高中后,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对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校外之间的各种比赛很感兴趣。

2.2选择性: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舞蹈、跳绳等。

2.3深刻性: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对一些较为复杂、具有一定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学习时,他们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更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

2.4连续性:许多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小学、初中阶段便有了,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定,这种稳定正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可忽缺重要环节。

3、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3.1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束缚着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学生上体育课往往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耻辱感,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

3.2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

其一由于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淡漠,可以说学生就没有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想法;其二由于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被占用,想玩不会玩;其三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受情绪影响而淡薄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3.3教师因素

传统教育是“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再加上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有些体育老师甚至不仅吝于给学生微笑,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的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这样被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

4、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

4.1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4.2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强化其激励、发展、创新功能,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首肯,会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4.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高中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4.4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4.5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4.6利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4.7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4.8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篇(7)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P.E.Education)是指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将来就业时可能从事的第一职业特点来设置体育课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普通的体育课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所要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内容的特点进行开设的、与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岗位基本素质及岗位技能相适应的,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目的、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体育教学。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实现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为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身体条件、运动能力以及工作环境等科学规划和设计课程。随着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在高职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开设的现状

(一)体育课教学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几十年来,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其结果是传统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高校体育门类多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根据调查,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的主要形式有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含竞技类体育课程)、医疗体育课、保健体育课(含形体类体育课程)几种。

(二)体育教学效果不明显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虽然医学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课程种类繁多,学生的选择性更大,老师也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但总的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就是,目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差,跟往年相比,更多的学生既不能跑也不能跳,甚至站队时间稍长就晕倒一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严格来说,并没有达到社会的期望。

(三)医学职业特点不突出

高等医学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特别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身体得到全面锻炼的基础上,能根据所学专业的需要和将来工作对身体的特殊需求,加强对某一方面的学习并掌握基本技能,以胜任未来的工作需要。然而,高等职业医学院校基本上是由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由于受其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体育老师也是由原来的中职老师转化而来,再加上受到体育教学场地、器材、观念等办学条件和办学思想的影响,有些学校体育教学甚至还不能够完全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开展教学。由于办学成本的原因,多数学校不愿意按照国家体育教学的标准配备体育教师,造成职业院校体育老师长期超负荷承担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部门能顺利完成基本的体育教学课程就算是较好的结果。要求老师能按照医学院校的专业特点和需要开展体育教学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开出具有实际意义又能受到学生欢迎的特色体育课程,更是一种奢望,因此,医学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并没有体现出医学院校的特点,也是不争的事实。

二、医药类高等职业院校加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深入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实用性体育课程也不例外,没有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只是盲目的,随意性的。就目前来看,我国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设,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对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实用性体育课程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加强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实用性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对于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实用性体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设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实践中,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如在宏观上,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开设的目的等;在微观上,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开设的方法、模式甚至是开设课程的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时数的确定等,都需要去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在实践中加强理论的研究,才能找出既符合医学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又符合当前学生身体状况的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设规律,反过来用于指导实践教学,相互促进。

(二)配备更为完备的师资队伍

目前,在医学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上,除了普通的体育课程的开设比较规范和要求基本统一以外,其他体育课程的开设,包括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设,在课程的性质上,基本上是以选修课为主。一方面,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开设选修课,另一方面,学生根据教师开设的选修课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非常有限的选择。其根本还是以教师为主导,课程的开设是根据教师的特点特长设立,而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课题,就学校的教学目的来说,是严重的本末倒置。之所以出现这种普遍现象和状况,究其原因,与学校体育课教师的配置有极大的关系。如果教师的基本能力就是这样,想超越教师的能力去适应学生的需要,开设出新课程,这是难以实现的。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培养高校体育人才的体育高等院校要深入调研,并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研究培养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所需的专门体育教学人才;其次是高等医学院校在引进体育教师时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需要,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最后是对现有的体育课教师加强职业培训,通过进修、再深造等方式,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新需要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真正建立一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体育课教师队伍。

(三)进一步改善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

体育教学,离不开场馆、场地。没有一定的条件,体育教学是无法开展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设,仅有理论指导,思想上重视、配备可用的师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的支持。虽然经过办学水平评估的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包括体育课开设的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对大规模开办职业实用性课程,这些设施设备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因为实用性体育课程毕竟跟普通的体育课程不一样,其授课内容不同,需要的条件也不一样,学校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需要开设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配套建设体育教学场地、场所,给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增加职业实用性体育实用性

篇(8)

多年来,我校体育课程受学年的影响较深,一直沿用班级授课制。直到近年才实行选修课制度,但总的框架和体系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体育课程仍保留着学年制的特征,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选修课与学分制实施流于形式而无实质内容;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不能按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进行,选项课受到场地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滞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课项目单一、课源不足,学生不能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没有从根本上真正的实行“三自主”模式。

二 体育课程实行弹性学分制的优势

弹性学分制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教育大环境的改变,是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创新理念的基本前提。弹性学分制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从根本上承认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为学生在体育课程项目、授课教师、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和学习年限等方面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师要有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能力;二是增强了教师间的竞争意识,极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弹性学分制不仅与“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相吻合,而且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的诸多环节,创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理念基础。因此,实行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三 实施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可行性

弹性学分制是在现行基本学制的教学进程安排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一定幅度内缩短或延长其在校学习年限,学生毕业与否均与其是否修满了学校所要求的学分数量及学分构成相联系。弹性学分制的本质特点是弹性学制;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学习进程及学习方式[1]。

1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系统

为确保我校学生有充分的选课自,在选课前对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管理的宣传与引导,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将学生选课制度、评价标准、考核要求等汇编成册,印发给学生。建立规范有序的选课流程;建立切实可行的选项制;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实施条例;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下的学期管理制度,在结合本校教学管理工作基础上,实事求是、宽严适度。学校要对学生选项、选教、考试、重修、成绩、学习年限(提前或延迟)等诸多环节要制定明确的实施细则,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发挥弹性学分制的优越性,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

2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网络平台管理系统

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网络平台管理系统。这种系统是以校园网络环境为基础,以目前先进、流行的大型数据库系统为前提,改变传统的教学计划、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师资管理、场地器材管理等方式,促进部门教学管理与学校的管理系统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有效的服务,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尤其是在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绩评定信息、课程及教学内容信息要保证畅通、公开,让学生在开展自主选课和自主设计学习进程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3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学制管理系统

体育课程的学籍管理要打破我校原来体育课程以“2年、4个学期”为规定的课程学习时段的束缚,突破原来采用的固定年级、固定班级、固定学期、固定单元来控制计算学生学习时数、学习进度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行弹性学分制,以“学分”为单位、以“课程”为单元[3],以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质和量”为毕业标准,允许学生在四年内完成,努力拓展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打破专业和年级的界限,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延长或缩短学制。

4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是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可以分为学习过程评价和教学考核方法两部分。弹性学分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是以学分绩点和课程学分绩点为依据。学分绩点是指一个学期或某个阶段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量化指标,而课程学分绩点则是指学生在一学期或学年的某一门课程的学习成绩量化指标,两者结合能客观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考核机制应尽量做到考核标准的统一,这主要涵盖: 一是采用教考分离的考核机制,要使同一层次课程的评分及考前指导等方面的标准相一致还需健全措施;二是避免选课制因师生的趋利性而偏离了教学目标;三是采用过程与目标结合的考核方式;四是重视学生的课外评价。因此,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5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内容改革

实施弹性学分制必须增设体育课程的项目,结合我校的特点开设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拓宽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特别是加强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研究与编写,教材要多样化,课程的内容适时加快更新,使教学的内容突出健身性、实用性、娱乐性和趣味性;采用分层教学,调整整合教学内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将科研、群体训练纳入教学内容,设立学生科研、训练学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

6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师资队伍建设

弹性学分制对教师在教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部门结合学校相关政策,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鼓励教师通过自学或进修培训等方法,提高业务教学水平,开设新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聘任制度、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在多劳多得的基础上实行优质优酬;加强校际之间的协作,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减轻师资条件不足的压力。

7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教学配套设施

体育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使各项教学基本设施的需求量加大,规格多样化,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校内体育资源[4],必须增加器材经费和教学经费,用于购置器材、场地设施的修建等。同时,建立与体育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相适应的校内场地管理制度,充分挖掘现有体育场馆设施使用的时间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学校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和沟通,健全管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的保障。

四 结束语

实施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我校自身发展,加强了我校的办学活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队伍的教学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是我校实施教学创新工程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是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环境,整合教学资源,全面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因此,我校实施体育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挖掘利用教学资源、培养终身体育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海霞,卢佳颖.弹性学分制下普通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完善[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128.

篇(9)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在当今教育理论界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早在教育学刚刚引进中国的时候,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就已经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特别是对于刚刚涉足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人来说,理解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更是具有基础的重要的作用,对于理解教育其他基本理论将会起一个奠基性的关键作用。研究和明确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的问题对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都有直接和持续的影响。可以说,怎样认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怎样认识形成教育学科的路径,就会怎样去建设该学科,怎样去形成该学科的知识,就会设定怎样的追求目标,所以很多学者将它称为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三大世纪性问题之一,并且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当代的教育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教育学有四大悲哀,第一个悲哀是教育学要么没有,要么只占据某个矮小的角度;第二个悲哀是很多的读者都瞧不上教育学的学者;第三个悲哀是凡是真正的教育大家都不是学教育学出身,优秀的教师不是因为学了教育学而变得优秀;第四个悲哀是教育学理论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分离已成常态。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种悲哀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有密切的关系。从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全程看,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学的知识性质问题,它究竟属于理论性学科还是应用性学科;第二方面是教育学是科学,还是哲学,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者其他?这两个问题是西方也是自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后一直存在的问题。综合后来21世纪人们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更多的扩展性的分析,大致可以对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做以下的罗列和总结:

1.教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乌申斯基认为,教育是一门最高级的艺术。

2.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历史上科学教育学思潮的倡导者们认同这样的观点。后来在德国著名学者施莱尔马赫,他在1826年对“科学”的教育学提出疑问的,还有后来的狄尔泰于1888年对教育科学进一步提出疑问。

3.教育学是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如法国的涂尔干所说:教育具有混合性特征。

4.教育学是自由运用科学的艺术。这是美国大教育杜威的观点。

5.教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持这样的观点。

6.教育学是过去的艺术,是现在的科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有关于此观点的具体提法。

从另外一个视角,还有很多不同的学者,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有如下的思考:

1.教育学是社会科学;教育学是人文科学。

有学者认为,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而也有学者(李铁生)认为,教育学是育人之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既是社会科学,又是人文科学,同时具有多重性的特征。

3.教育学既是理论,又是应用科学。

4.教育学既是思辨科学又是实证科学,包含有应然的价值问题和实然的实践问题两方面。

5.教育学既是人学,又是理学。

6.教育学既是物之学,又是人之学。

7.教育学既是理性之学,又是经验之学。

8.教育学应该从二元对立的传统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第三门学科,即是一门同时关注社会和人的学科。

9.教育学与社会,教育学与人是教育学的永恒命题,要把教育学建立成综合性学科。

或者是教育学是超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应该把教育学建立成为“进入生活,介入生活,面向人类的幸福生活”的学科,使得教育能够培育生命自觉,促进生命成长,促进人类幸福。因为教育实践活动是围绕人的生命活动来展开的。

通过上面的关于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观点的罗列和总结,我们就会发现:很大部分的学者都是把别的学科的性质和理论直接套用或者经过简单的改造和组合就把“帽子“戴在教育学的“头上”。教育学会出现悲哀的原因之源,教育学地位的根源也就在于此,就是教育学没有自己的根,没有自己的科学内涵、科学标准和方法。

不容忽视的是,在20世纪,教育学没能与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平等对话,就其本身而言,缺乏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和缺乏深入意义上的基本理论水平是主要原因。另外还被人熟知的教育学是从哲学中分解出来的,但与哲学不但一直没有“决裂”,相反,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至今为止与哲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一事实本身也反应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它对人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水平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在20世纪,还相对集中地出现过两次拖进教育学科学化的,第一次是出现在杜威来华讲学,美国的克伯屈等专家将设计教学法、道尔顿介绍到中国的时候,第二次是出现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而对教育学的学科属性的深入讨论,还是在九十年代的元研究中得以展现的。

虽然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是已经开始不再用简单两分或者三分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了,注意用多元多维的方式来认识教育,也有人已经关注到教育学对象的复杂性,主张用复杂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教育,认识教育的学科性质问题。

以上综述主要针对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若要做进一步聚焦,可集中到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上。21世纪的教育学有太多束缚和限制的因素,有时还扮演者随从的角色,幸亏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重要变化,给中国带来了从社会环境到研究条件和研究人员、研究成果等多方面的改善。教育学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提升教育学科的独立学术品格和力量,教育学界要为此做出持续和艰苦的学术努力。同时,要真正加强教育学的学术独立性,要求我们加强教育学自己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建设,而不是专门向别的学科去借这些对于一个学科独立性来说的标志物。唯有了独立性,才有创造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教育概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2]陈桂生主编,教育学的建构[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俄)弗弗克拉耶夫斯基,教学学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

篇(10)

一、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作为中职体育教师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到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身心健康、并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劳动者。中职体育教学活动要围绕着这一目标,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养成自觉锻炼、终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意识。通过科学的指导和安排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是保证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

1、教学内容设置要符合中职学制特点

中职学校通常实行“2+1”学制,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顶岗实习一年;期间还有不定期的见习活动,实际在校体育课时总量较普通中学少30%-40%。因此,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不易过于宽泛,否则,必然造成学生出现“吃多嚼不烂”的情况。笔者认为每学期安排两至三个主要教学内容为宜,这样可以保证知识、技能学习的连贯性,即便课程因见习活动等原因出现调整也不会打乱整体教学步骤,学生也会有充足的时间消化掌握所学的体育技能知识。

2、教学内容的选取要适合中职学生的特征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处在15―18岁青春初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但智力水平和身体素质与同龄的高中生差异不大。他们厌倦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学习专注力低下,然而他们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针对中职生的这些特征,教师在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适当注入一些新鲜元素,如将新潮时尚的体育项目像街舞、瑜伽、轮滑等引入课堂,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锻炼的实际效果。

三、依托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随着时展,科学技术进步,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涌现,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以往一节体育课40分钟,除去课堂常规部分、热身准备部分、整理放松部分的时间,真正留给体育教师进行内容教学的只有25~30分钟的时长,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体育知识技能尽量传授给学生,而知识技能的巩固只能靠学生课后自我复习实现,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学生课后缺乏有效的指导,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无法及时再现,加之,中职学生普遍就存在学习惰性大的问题,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容易就产生挫折感,丧失学习的动机,久而久之形成“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效果还不好”的尴尬局面;现如今,“微课程”和“翻转课堂” 等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出现,为体育教师解决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视频再造教育让学生将知识的学习置于课堂之外,课堂之上的重点则放在知识技能的“吸收内化”;教师在课前将完整的授课内容系统地“碎片化”成若干个“微课”视频,然后通过网络给学生,学生可在手机或pc平台上随时随地按照微课程视频“学习任务单”的指导,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并能在线上与教师及同学互动交流;回到课堂时,教师组织学生互动学习,释疑解惑,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实现知识技能的重难点的突破。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有效破除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掌控学习的“人性化教学”,对提高体育课堂的效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11)

中职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而且毕业后多数步入工作的岗位,没有系统的体育课教学,所以中职阶段的学生的体育课是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的时期。学生必须掌握一项或多项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法,而兴趣则是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就成了中职体育课的主要任务,如何能将这一任务实施,采取专项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可行性有多高,现在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影响学生体育技能学习的因素

1.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培养体育兴趣

现今大部分中学的体育课由于有升学的压力,学生普遍不重视体育课,采取应付的方式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动作示范,课外时间几乎全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因此,学生体育课中的学习并没有主动性、自觉性,无法提高师生的互动性。相比之下,中职生除了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外,课余的时间多用于休闲活动,学校和学生自行组织的比赛相对较多,体育锻炼的氛围较浓。此年龄段学生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好动,利用这一特点给予学生引导,对于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一种很好的内在动力。

2.利用社会体育潮流,培养学习的积极性

当代社会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日益高涨,科学锻炼、终身受益,已形成一股社会体育的新潮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中职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总希望学到一种或几种体育技能,用来锻炼身体以及适应社会潮流。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学生对掌握一项或多项体育技能的求学欲望很高,这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外在动力。从心理学角度讲,内在和外在的动机都存在,学习就有了动力。

二、找出兴趣,培养意识

体育教学要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学就要有老师,“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同样,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课程的改革让学生成为主动,教师作为辅导的地位。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提高学生的兴趣就可以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找出学生的兴趣所在就可以培养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培养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专项教学可以找出学生兴趣之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专项运动技能教学的益处

1. 度身定专项,培养个人体育兴趣

运动技能的学习不能像走马观花似的对每个体育项目有大概的了解,而没有深入的学习。中职阶段采取的专项教学,以某一运动项目为具体的上课内容,详细的给学生传授运动技能,如:篮球课可以教授学生运球、传球、投篮、比赛规则等知识。专门的项目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一个或几个项目上有较大的发展,让学生在出校门之前学到一项或多项运动技能,在以后的体育锻炼中能够利用。而且,接受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后,学生对自己适合哪种体育锻炼有了个大概的了解。这种由学生自己定的体育锻炼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运动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不同的运动项目练就不同的身体素质,比如:跳远可以增强弹跳力,篮球可以锻炼眼力和手力,游泳可以增强肺功能等。可以说利用在体育项目的专项教学,针对学生的一种能力进行锻炼,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那样学生在运动中就可以较轻松地完成许多动作。通过专项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能力,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培养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它对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举行竞赛,增强兴趣和集体感

中职学校以塑造学生的人格为主导思想,使学生参与运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学校应该给予体育更大的支持,举行比赛来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当有体育比赛的时候,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可以体现出来了。为了取得比赛胜利,会对相应的比赛项目会投入精力,期待自己在比赛中得到名次。体育比赛除增强身体锻炼、提高集体主义意识的同时,学生在不知觉的把某一种运动项目当成了自己的“强项”,逐步的对这个“强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可能把它作为自己终身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体育教学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运动会的项目,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很高的。

四、教师要不断学习

一般的学生对体育项目学习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教师在教授学生时,虽然每个运动项目中基础知识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了。但是,教师还必须掌握许多运动项目的知识,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的需求。所以教师除了上课之外,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来提高自己。

随着中职阶段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在专项教学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学习到锻炼身体的手段与方法,提高身体的素质,为以后的体育锻炼奠定基础,这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邵荣.新课程教学如何加强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与健康课程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