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城乡建设数字化大全11篇

时间:2023-12-06 10:13:14

城乡建设数字化

城乡建设数字化篇(1)

一、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

云南省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三农工作新形势决定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云南省通过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采取以点先行、典型示范、积累经验、完善政策、先易后难、逐步推广的政策,对于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云南省农业厅在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中已经给出了简要的概括描述:“通过完善互联网、电脑、数码照相(摄像)机等农业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村基础情况、乡风民俗、政策法规、政策补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农村财务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名优产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资源环境管理、农村规划建设、农村疫情检测防治、气象、扶贫开发、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库,建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采用图、文、声、像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农村基层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实质就是三农的信息化建设。

二、从“数字城市”到“数字乡村”

1.用“数字城市”带动“数字乡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信息化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的运用已经融入到了城市经济、乡村经济及其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一般首先是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建设发展,而后慢慢过渡到落后地区及乡村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如中国信息化发展,首先是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等发达城市率先进行科学规划并进行试点工作,而后才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开。一般来说,城市以工业化为主,而工业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乡村以农业为主,而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按照成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先实现工业化,后发展信息化,然后再把信息化延伸到农业,最终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人们不仅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工业化发展,建设“数字城市”,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建设“数字乡村”,反过来,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的发展又为信息化提供了建设经验和技术支持。中国目前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同样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用“数字城市”经验来带动“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促进的关系,两者也将共同推动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理解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内容。

2.“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能互动发展。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个全局性的长远的战略思维,其核心在于:(1)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城市或乡村问题;(2)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3)为建设数字省份、数字国家、数字地球创造条件。具体地说,就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层次上,长远地规划区域数字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从系统论和一体化的角度来整合已有的或者正在发展的与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相关的理论、技术、数据、应用和能力。数字城市与数字乡村的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定目标。目前,应当建立多应用层面的数字化地区、数字化城市或数字化乡村,能够更广泛、深入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云南省自2007年提出“数字乡村”建设以来,“数字城市”建设同样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特别是2008年11月4日,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考察中国电信云南公司时指出:“昆明将建成为‘无线数字城市’,以信息化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毫无疑问,以信息化推进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是未来各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方向,同时,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也要将实现地区数字化、省份数字化、国家数字化、全球数字化作为其发展目标,因为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及成因分析

1.现状。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从2007年开始起步,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据统计,到2008年10月27日,全省共制作上传乡村视频文件2 238个,其中乡镇视频351个,完成比例为26%;行政村视频1 887个,完成比例为14.1%;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行政村有6 547个,完成比例为48.6%;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自然村有34 388个,完成比例为28.8%。另外,数据更新工作已完成近50%,其中德宏州、红河州、保山市完成了80%以上,普洱市完成17.2%、临沧市完成20.3%、迪庆州21.7%、昭通市25.1%。视频制作上传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昆明市已经完成了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楚雄州乡镇视频已经百分百的完成,大理州、保山市也完成得较好,分别完成了61%、44.4%。丽江市至今还未启动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普洱市只做了一个乡镇的视频,完成比例为0.09%、临沧市完成了3个乡镇和10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1.3%,昭通市完成2个乡镇和51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3.9%,文山州也只完成了3.9%[2]。从上面的这一系列数据中可看出,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仅仅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其建设力度仍在不断加大,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增多。但同时也会发现,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地方领导不够重视,目前仍就没有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化滞后等状况。

2.存在问题。总体来说,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离保障三农工作顺利开展还有一段距离。从科技上看,目前由于对“数字乡村”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对全省各地“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从人员素质上看,部分信息采集人员、电脑设备、电脑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影响了工作进度,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虽然对各村、寨进行了基础信息和照片采集,但照片采集数量不够,有的照片规格不附合要求,不能满足网页制作需要。其次视频采集制作要求要有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摄像、编辑、配音,编辑还要有相应设备和软件,而部分地州,特别是贫穷乡镇均不具备条件;从工作进度方面看,有的地市(如昆明、曲靖、玉溪)工作进度较快,已按实施方案要求完成全部村民委、自然村的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并已完成电子版信息表录入和照片分类保存;而有的地市(如香格里拉、丽江、怒江)进度较慢,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还未完成过半,电子版信息表录入、照片分类保存工作进度缓慢;从建设规划角度看,云南省各地市在数字乡村建设上的条件、标准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统一、规范的规划和技术标准难以确立,即使在着手统一规划之后,也很难尽快达到协调统一;从自身利益考虑,在统一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市对本地区的利益考虑得太多,不仅仍然各自为战,而且顾虑太多,拖拉被动,对总体建设规划不支持,具体到各村和个人则更不会积极响应,甚至还会抵触;从应急管理和服务体系角度看,旧的应急体系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表现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重复投入,各地市为了完善本地区的应急机制,往往重复购置一些设备,同时增加一些人员。另外,随着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现有应急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不仅变得反应迟钝和效果不佳,而且还常常发生相互之间的脱节和制约,造成本就非常有限的应急资源大量浪费,导致应急管理与服务成效急降。

3.原因分析。毫无疑问,“数字乡村”的建设其基础条件取决于信息化发展程度的高低,如果某一地区信息化程度高,则该地区发展数字化也将相对容易。然而伴随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影响和制约信息化长远发展的因素也日益显现。对于在云南省数字乡村初始建设过程中,为何会出现上述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认为这主要还是应归结为云南省的信息化水平,具体体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云南省信息化应用总体上仍处于分散推进阶段,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电子政务协同服务水平有待加强,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第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相对滞后,条块分割的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信息系统的标准、相关数据的格式、形态等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信息化发展水平尚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信息化水平差异明显,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较为明显;第四,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广泛性不够,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和配套的政策措施尚待完善,低收入社群和弱势群体的信息能力较弱,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加剧倾向;第五,信息化“双刃剑”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信息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网络犯罪、黑客攻击、不良信息传播等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信息安全管理比较薄弱,信息安全的技术能级亟待提升。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威胁着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3]。

综上所述可知,在云南省“数字乡村”持续快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只有立足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认真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才能强化云南作为全国“数字乡村”的领头兵地位,才能为其他省市提供相关的参考标本,才具有其他省市借鉴的价值,才能初步形成信息社会的基本框架,勾勒出“数字云南”的大致轮廓。

四、建设“数字乡村”的对策建议

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是一个创新,综观全国三农工作的开展过程,把三农纳入信息化建设,云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因此,对于云南省乡村数字化的发展就不可能从其他省市借鉴经验,但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的建设无疑都给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基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数字乡村”。云南省电子政务工程自2002年开始实施,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也自此开始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省电子政务骨干网已接入4 344个政务部门,省级各部门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网已建及在建全省性专网达44个,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得到充分应用。另外,2007年7月以来,云南省建立了以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为龙头,80个省级部门网站、1 300余个州市政府和部门网站、8 300余个县区政府和部门网站为支撑的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群,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为下一步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审批、交费、办证、求助等电子政务应用以及实施网上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因此,如果云南省在建设“数字乡村”时能很好地应用其已经成形的电子政务平台,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建设已取得的成效,很好地利用云南省电子政务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相信定会为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基于数字城市经验发展“数字乡村”。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可谓独一无二,因此,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但这也并非毫无经验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100多个数字城市的建设经验就可作为参考。如“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数字深圳”、“数字杭州”的建设都已经初具规模,其经验也可谓丰富。另外,2004年,云南省为了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和步骤,提出了建设“数字昆明”的设想,并开展了对“数字昆明”建设的前期摸底调研工作,2007年底,“数字昆明”建设启动了三期工程——昆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扩容项目,并计划于2008年8月完成。从中可以看出,云南省通过对“数字昆明”的建设,已经总结了一套“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思路,相信对云南省数字乡村的信息化工作将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所以可认为,在云南省建设数字乡村时,如能借鉴其他省数字城市建设经验,把在云南省打造数字昆明的技术、思路,通过修改完善后,直接转嫁到数字乡村建设上,进行去粗取精,优势互补,相信定能促进云南省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

3.基于云南省省情完善“数字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十一五”时期,云南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目标。并认为,全面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云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云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进一步提高云南人民文化经济生活水平的急迫需要和重要选择。正是立足于这一战略选择,云南省的信息化发展从电子政务开始,接着打造数字城市而后迈向数字乡村,以建设“数字云南”为长远目标,最终构建面向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全数字化信息系统。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规模庞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强调统筹协调,节约物力,即集中全省各业务部门现有设备和信息资源,与国家实施的“金农”、“金水”、“信福”和“三电合一”项目等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相结合,不搞重复建设。同时,还需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共同建设农业信息交互平台,尽最大努力争取做到使云南省数字乡村信息库内容基于省情,立足于三农,让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从而形成开放的现代化、信息化模式,为云南省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整体性地解决区域、全球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问题,为解决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设方案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EB/OL].云南数字乡村网,http://www.ynszxc.gov.cn/szxc/ProvincePage/newsview.aspx?id=2280016,2008-01-10.

城乡建设数字化篇(2)

Abstract: Digital urban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sist the digital cit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digital urban planning,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the digital city planning, proposes to the digital city planning’s build objectives, business scope and the system’s framework and so on.

Key words: Digital city; digital planning; system framework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数字城市”(Digital City)概念的提出和相关技术的逐步完善,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技术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如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有效地利用城市空间、优化配置城市资源,适应信息化社会和数字时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管理中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行业的科技含量,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因此,深入地研究数字城市规划系统的构建及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字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

1.1数字城市

Al.Gore在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之后,又于1998年9月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即“数字城市”建设的建议。数字城市(Digital City)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数字地球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建立数字地球的最关键部分,一个城市的各行各业都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种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就构成了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数字城市就是城市空间信息系统,是建立在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办公自动化基础之上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广义的数字城市就是信息化的城市或城市的信息化,是建立在宽带网络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基础上的城市网络信息环境。

1.2数字城市规划

1.2.1数字城市规划概念的回顾

“数字城市规划”是伴随着“数字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而诞生的,是指基于数字城市(Digital City)背景的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是在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以及数字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所开展的以数字信息为主要媒介的城市规划。

2数字城市规划的内涵和特征

2.1数字城市规划的内涵

数字城市规划(Digital Urban Planning)就是将信息技术贯穿于规划编制、管理与实施、公众参与以及监督评价的每一个阶段,为规划决策提供所需的数据、模型、优化的方案和环境的虚拟表现等技术支持,以实现城乡规划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同时为城管、建设、房管、交通等社会管理和公众信息服务提供基础空间数据共享服务。它是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全新的规划理念和方法。

2.2数字城市规划的特征

作为数字城市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数字城市规划是数字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实施和发展牵涉到整个数字城市的战略部署,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构建数字城市规划体系中,规划的系统性特征是必须首要考虑的,一般说来,该系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信息的完整性、支撑技术的多样性、系统功能的完备性等三个方面。

信息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基础地理数据、规划成果等信息的完整上。这些信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数字城市规划的系统平台上,需要动态更新、不断扩充完善。支撑技术的多样性体现了技术的优势,技术的优势决定了规划系统自身的质量状况。在数字城市规划系统中,所包含的技术是广泛的,具体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辅助与遥感技术(RS)、CAD、DEM、虚拟现实技术(VR)、数据库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合理结合支撑着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同时,这些支撑技术自身不断发展完善,使体系更为完善。系统功能的完备性表明系统的服务项目的多样性,其功能越完备,服务质量也越能得到满足。

3数字城市规划系统构建目标

3.1建设目标

坚持省、市、县协同联动,建立全省统一的城乡规划数据标准体系,以“一张图(在同一坐标系下实现多信息、多图形的一体化应用)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得到全面应用,规划编制成果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监督、评价等各环节与省、市、县三级管理形成纵横衔接、流畅高效的信息流,为各级规划决策提供数字化、可视化和科学化的先进技术支持;搭建省、市、县联通的信息网络,城乡规划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社会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整合多源空间数据,实现规划与城管、建设、房管、交通等城市管理部门空间数据共享,为“数字城市”建设奠定基础。具体分解为:

3.1.1互联互通

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信息传输网络,实现规划管理信息的分级统一管理、快速传递和信息共享。

3.1.2工作协同

通过网络连通与资源共享,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计算机辅助报建、审批、监管、决策、评价与服务,实现基于业务管理的跨省、市、县三级的数据共享与汇总。

3.1.3网上监管

利用网络、3S、数据库等技术,实现对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的监管手段信息化、监管对象空间可视化、监管方法智能化、监管行为常态化和监管结果公开化,形成完善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动态监管机制。

3.1.4决策智能

采用3D、VR、BI等先进技术手段,结合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类数据,为城乡规划管理决策、分析和预测提供各种分析模型和数据,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决策智能化。

3.1.5资源共享

建立全省统一的数字规划标准体系,建成各级城乡规划信息资源库,提供以空间信息为基础的各种增值信息服务,使之满足规划管理与决策、跨部门信息调用、跨级别协同工作以及社会公众参与的需要。

3.1.6阳光规划

建立全省数字规划政务公开与服务系统,加大规划政务公开、规划信息公开、规划方案网上公示力度,推动全省“阳光规划”的深入落实。

4数字城市规划业务范围

数字规划建设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监管、规划评价和规划服务五个部分。

4.1规划编制

规划编制主要包括规划编制任务的管理、项目的审批、规划编制成果的处理与入库、规划编制成果的利用等内容。

规划编制工作是规划实施的基础,编制成果的质量直接影响规划的实施,因此,要通过数字规划建设实现规划编制成果的管理规范化、数据标准化和利用共享化,要通过规划编制的数字化建设,实现规划设计单位与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之间从规划生产到规划管理的数据一体化,达到规划“一张图”管理的目标。

4.2规划审批

规划审批主要是规划的“一书三证”审批、规划方案的审查、批后管理等,规划审批是数字规划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促进业务规范化、标准化。通过数字规划的实施,要实现对审批业务的网上受理、办理、效能监察,对审批项目的数量、类型、时间、占地面积、用地性质等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城乡规划管理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4.3规划监管

根据《城乡规划法》要求,城市规划编制都经过了严格、科学的论证和审批,规划监管是规划依法实施的有力保障。数字规划的建设,采用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进行不同时段的卫星遥感影像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控制五线及规划审批结果对比、叠加分析,可提供有效的建设项目跟踪监管信息,及时发现建设中的违法现象,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动态监管。

4.4规划评价

规划评价是对城市规划实施情况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评估,对城市建设和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数字规划的建设,要采用地理信息、遥感影像、虚拟现实、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技术,充分利用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监管中积累的海量规划管理数据、空间数据,以直观、快速、准确的方式,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5规划服务

规划服务主要包括对企业、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服务,也可说是“数字城市”的基础空间数据服务。

从政府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角度,规划部门应当能够为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服务,通过网站实现政策信息的网上实时、规划业务信息公示等。

5数字城市规划系统框架

5.1总体架构

数字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应在网络互通的基础上,省,市,县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即可独立运行,又能实现业务协同。全省数字规划总体框架为“1套保障体系、1个信息资源库、2个基础平台和5个基本系统”,即“1125”工程。

1套保障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人才、网络、安全等。

1个信息资源库,即城乡规划信息资源库,建立覆盖全省范围的规划管理基础和业务数据。

2个基础平台,即城乡空间信息平台和城乡规划电子政务平台,是各类应用系统的基础运行平台。

5个基本系统,即城乡规划编制管理系统、城乡规划审批系统、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系统、城乡规划统计评价系统、城乡规划综合服务系统。

省、市、县三级数字规划工程架构基本相同,只是按照各级规划管理部门的实际需要,信息资源库和应用系统覆盖范围和内容侧重有所不同。

6结束语

数字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进度,数字城市规划工作的日臻完善,将极大推动数字城市战略的实施,为城市发展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城乡建设数字化篇(3)

数字城市中,包含大量的功能模块,而基础测绘有利于实现各项功能模块的融合应用,提供数字城市建设时所需要的信息,规范数字城市的规划。基础测绘是一项信息化技术,满足数字城市的实际需求,更重要的是基础测绘提高了数字城市规划的准确度,发挥基础测绘的优势。

1 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的有效应用

结合现代化数字城市建设,分析基础测绘的实践应用,例举比较常见的几点应用。

1.1 基础测绘下数字城市建设

数字城市建设中,需要使用信息技术,如:GIS、GPS。而基础测绘的应用,将数字城市建设所需的技术引入到测绘现场,提供高水平的技术应用。目前,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时,引入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用于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高效的测绘方法,体现基础测绘的多样化优势。基础测绘中的信息技术,构成了基础测绘系统,在多个方面上保障数字城市建设的规范性,落实系统性的基础测绘技术,一方面提高了数字城市的建设速度,另一方面维护测绘的准确性。

1.2 基础测绘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

城乡规划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时采取基础测绘,可以按照城乡的现状,提供可行的规划方式。数字城市在城乡问题建设上,必须以最基础的地理规划为主,而基础测绘能够在空间上准确的定位城乡规划,同时利用地形图的方式表现城乡规划的结果[1]。近几年,我国城乡建设的速度比较快,加快了城乡建设的速度,按照数字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基础测绘找准城乡规划中的信息元素,测绘部门规划信息元素,为城乡建设提供科学的测绘信息,完善城乡规划的内容,进而加快数字城市建设的速度。

1.3 基础测绘服务于防灾应急系统

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地理空间,需要具备防灾应急的能力,用于降低灾害的发生机率。数字城市在构建防灾应急系统时,通过基础测绘收集地理数据,着重分析城市地质的空间信息,找出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如:地震、水灾等,利用集成化的方式规划到同一个系统内,根据数字城市的防护需求,设计防灾应急系统。防灾应急系统内的地理信息较多,应该落实基础测绘的应用,集中预防地质灾害,在基础测绘的应用下,实现公共状态的预防。

1.4 基础测绘提供城市建设的保障

数字城市建设状态越来越明显,各种技术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为推进数字城市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支持[2]。例如:基础测绘辅助数字城市建设中的监控系统,按照数字城市的要求,构建遥感影像获取系统,专门收集地质空间信息,如:灾害情况、地理信息等,第一时间内整合所需的信息,服务于救灾过程。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监控中占有很大的应用比重,结合数字城市建设的需求,完善基础测绘的有效应用。

2 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改进

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处于逐渐成熟的发展状态,结合数字城市的建设实况,还需在基础测绘中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2.1 推进数据的共享

数据共享可以提高基础测绘的服务水平,加快其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时效性。我国城市发展的速度不同,数字城市建设的效果也不同,为了实现数字城市的协同发展,基础测绘部分应该具有数据共享的特点,共享地理数据、空间信息,缩小数字城市的建设范围,各类基础测绘的数据存储后,可以随时进行调用,消除了测绘数据浪费的情况。基础测绘中的数据共享,统一数据的使用标准,规范了数据的不合理性。

2.2 平衡基础测绘的发展

基础测绘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我国存在部分城市在完善数字化转型时,忽视了基础测绘的应用,未能有效的编制基础测绘,导致数字城市建设规模不平衡,缺乏基础测绘的支持[3]。基础测绘信息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必需因素,融入基础测绘信息后,才能保障数字城市建设的平衡发展。

2.3 促进基础测绘的创新

基础测绘缺乏创新的能力,仅停留在软件应用上,脱离数字城市建设的要求。按照数字城市的建设发展,基础测绘表现出停滞的缺陷,应该实行测绘创新,构建基础测绘数据库,归类存储城市测绘的数据,促使数字城市建设时,不需要重新进行基础测绘,直接使用数据库内的信息即可。

2.4 拓宽基础测绘的范围

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的时间较长,应用范围受限,所以拓宽测绘范围,是基础测绘的改进要点,准确的实践基础测绘的信息。拓宽基础测绘范围时,应该丰富测绘产品的使用,普及先进测绘技术的应用,快速实现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体现基础测绘的优势和价值,完善基础测绘信息的应用,保障数字城市的顺利建设。

3 数字城市建设中基础测绘的发展

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测绘,朝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是实现GPS、GIS、RS的一体化应用。3S技术的一体化应用,提高了基础测绘的效率,各项技术之间相互辅助,根据数字城市的根本信息,构建测绘信息网络,有目的的控制测绘信息的应用,全面记录数字城市的建设数据[4]。除此以外,基础测绘发展中,还会设计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数字城市建设的市场化发展,减轻基础测绘的使用压力,确保基础测绘的稳定发展。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测绘,不仅要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还要具有规范性,避免引起测绘误差,进而优化数字城市测绘环境,保障测绘结果的准确度,监督数字城市建设的标准化进行,强调测绘发展的基础性。

4 结束语

基础测绘的系统性强,其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数字城市的精确化建设。目前,数字城市建设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对基础测绘提出很多要求,积极发挥基础测绘的优势,完善数字城市的建设,以免影响数字城市建设的效益,进而体现出基础测绘的优势与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倬.从数字城市谈城市测绘的发展[J].北京测绘,2003,4:1-5.

[2]李维森.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创新[J].测绘通报,2011,9:1-5.

城乡建设数字化篇(4)

0 项目背景

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江苏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建立城乡规划“一套图”制度,构建全省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省级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制定城乡规划成果数据标准,推动市、县(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实现省市规划信息系统的衔接融合。以次为契机,开展省级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和应用研究,以省级系统为核心,建立省、市、县三级城乡规划共享协作机制,研究制定城乡规划信息化数据标准体系、整合城乡规划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省城乡规划的科学编制、协调实施、有序管治提供技术支撑,提高规划实施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 框架设计

1.1 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面向全省统一的数字城乡规划数据标准体系(见图1) ,制定城乡规划管理全过程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在充分利用国家、行业现有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数据标准》、《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成果CAD制图规范》、《江苏省城乡规划编制成果要素编码与符号样式规范》、《江苏省城乡规划编制成果报备规范》、《江苏省区域规划成果数据标准》、《江苏省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成果数据标准》、《江苏省历史文化遗存信息数据标准》、《江苏省风景名胜区规划成果数据标准》、《江苏省风景名胜区规划成果CAD制图规范》、《江苏省规划编制单位技术人员信息数据标准》等。

1.2 基础支撑平台设计

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思想方法,在SOA框架支持下,搭建基于四层云框架的省级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基础支撑平台,实现不同层次间的松散耦合性,充分保障系统的高度稳定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见图2)。其中: 云基础设施层(IAAS)满足省、市、县三级规划管理部门的数字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应用基础设施需求,最终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数据层(DAAS)围绕城乡规划管理(省、市、县)三级数据交换体系,构建综合数据汇聚互通的“数据中心”,为省级城乡规划应用提供海量的数据支撑,建立安全、便捷的数据访问机制;平台层(PAAS)建立支撑数字城乡规划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体化集成环境;应用层(SAAS)建立面向具体业务的应用系统,实现各类用户的便捷应用;此外,通过门户(Portal)技术实现的统一信息门户,为不同用户提供“一站式”登录服务。

图2基础支撑平台总体架构

2 功能实现

2.1 城乡规划综合数据汇聚互通的多层级统一“数据中心”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首先承担的是城乡规划综合信息的“数据中心”的角色。各地市规划主管部门、规划设计部门提交的各项编制成果数据,利用配套工具纳入平台进行集中存储管理;各地市上报的规划审批和规划实施管理的统计性数据、省级规划管理部门的重大项目选址数据、电子报建数据,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测绘部门提交的基础背景数据、国土、交通、统计、环保、旅游等部门“多规融合”的专业共享数据,均纳入到省城乡规划综合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管理。

2.2 多方共享、持续更新的城乡规划综合数据的“管理平台”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基础支撑系统同时也是省、市、县三级规划综合数据的基础“管理平台”(见图3)。在实现基础地理数据、规划编制成果数据、规划实施管理数据、社会经济等各类数据的汇聚外,开发了质检入库、动态更新、查询浏览、运营维护和安全保障等功能,为相关数据的持续更新和共享利用提供运维支持,并支撑各种业务功能的便捷应用。

2.3 动态、权威的城乡规划信息“共享平台”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基础空间信息、各类城乡规划成果信息以及各地市、县交换的图形数据的浏览、查询和共享,帮助省、市、县各级规划主管部门以最直观、便捷的方式查询全省城乡规划数据和规划综合信息。

2.4 便捷管理、有效监管“应用支撑平台”

针对省级规划部门的业务需求,研发城乡规划管理与分析子系统、城乡规划编制支持子系统、重大项目选址支持子系统、城乡规划实施动态监测与分析子系统等,为相关各项规划政务管理等提供应用支撑。

2.5 稳定开放、灵活拓展的城乡规划业务“基础支撑平台”

采用SOA架构和“业务基础支撑平台”的思想,构建了省城乡规划信息化的框架平台,支持“数字规划”的多种规划应用拓展,支持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相关应用的扩展,为规划部门提供规划专业信息的综合服务。

2.6 信息透明、政民互动的城乡规划“公众服务平台”

城乡规划信息公众服务子系统,强调城乡规划的民主和公开,为建设单位及普通公众提供规划信息的服务,增强规划公示、公众参与的内容和功能,促使规划服务网站向功能化网站发展,提高规划公众信息的服务能力,提高公众参与和公众服务的力度。

3 关键技术分析

3.1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数据标准及资源目录体系的创建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以区域统筹,宏观指导为主,其内容体系庞大,标准化和系统化难度大,为此省级数字城乡规划数据资源目录分类的设置,首先要求大类能覆盖省级规划管理各业务领域及相关知识范畴,能正确反映类目间的概念逻辑关系和业务逻辑关系,并可保持相对稳定。其次,数据资源目录分类既要体现省级规划业务信息特点,又要考虑目录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在目录中,同等级别的目录和上下级目录均符合事物本身的逻辑序列,每一个类目在体系中的位置是唯一的,其上级类目也是唯一的,并且和同位类目所覆盖的范围是相互排斥的。此外,同级类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保证在增减类目时,不破坏原来建立的分类,最终形成符合省级城乡规划管理应用需求的一套数据标准,并通过配套工具的可视化规则灵活配置,支持配套工具对数据标准变化的动态适应,保障标准的易于推行。

3.2 多层级空间数据同步和复制技术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管理一张蓝图,数据交换涉及到省市县三个层面,存在数据结构不一致,数据分布存储、数据交换实时性要求高等空间特性,空间数据的实时同步技术难度大。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基础支撑平台的空间数据同步和复制技术,在要素级别上捕获资源库空间图层的数据更新(包括新增、编辑、删除)记录,并对数据资源库中增量数据进行抽取,在秒级响应时间内同步至目标库。该技术最大特点一是可实现实时增量更新,能够实时捕获数据库的更新变化,并通过订阅/模型将变化的记录提供给订阅者,具有实时、高效的特点。另一特点则是支持批量稳定同步,实现对多源多种格式空间数据的同步过程,具有大批量、高效的数据抽取优势,实现对空间图层从源库到目标库的实时同步更新。(如图4)

3.3 省级城乡规划多维数据立方体模型的建立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涉及的部门多、数据量大,数据来源多、数据格式不统一,要满足各类统计分析的多样性和便利性要求,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和易读性,必须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多角度,多层次,多指标的分析模型,实现业务应用与业务模型的剥离,让模型可变性更强。

省级城乡规划多维数据立方体(时间、空间、因子等)采用星型模式构建,通过梳理形成包含7大项、43子项近千个城乡规划指标,并分析相应指标和维度的基数,解析不明确的关系,最终定义模型的时间、空间、因子的多维度表达,形成了综合多角度,多层次,多指标分析的联机事务分析模型。它将从各类数据源(数据库、数据仓库、平面文件)中精心筛选出来的“黄金”数据创建成多维数据立方体。立方体是按省级城乡规划业务的多维因素分析模型的设计创建,通过对多维数据立方体的分析,用户可以辨明趋势、跟踪业务运作、创建高效的统计汇总报表。该模型全面支持各种联机事务分析,如上钻,下钻,切片,旋转,切块等。

3.4 省级城乡规划决策支持可视化动态建模技术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面临城乡规划的统筹和指导需要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在实际决策过程中,由于影响决策因子多,应用需求多变,而传统的建模技术耗时久,模型复用度差,因此需要建立动态模型管理技术,从而实现快速建模,满足应用对于模型的需求。动态建模技术需要把要解决的问题划分为一些简单的、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有常规的、较为标准的模型,利用己有的模型进行组合,来建立所求问题的模型,因而大大减少了建模的重复性工作,易于求解,也便于使用和修改。

动态模型管理技术按将模型标准化为指标、公式和参数,指标由公式加参数运算完成,标准化的模型结构采用数据库的组织形式进行存储,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模型进行统一管理,并为模型的组合打下基础。同时,模型公式由于涉及到不同模型的核心算法,所以采用结构化加非结构化方式混合处理,模型公式的字典存储在标准化的模型中,模型公式本身采用文件系统存储(如图5)。

3.5 多级节点在线服务的数据池化技术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管理支撑平台,网络复杂、节点众多、数据实时访问量大,因此需要采用多节点的数据池化技术来提升系统的响应性能,解决系统运行的效率问题,统一均衡、协调、共享和调度池中的资源,将常用的服务或事物操作的过程结果或最终结果存入缓存池中以备使用,以提高服务响应速度,提高事物操作的效率,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

其基本原理为:当系统调用某服务进行分析时,如果该分析操作早已完成而结果也已存入内存,则该服务便可跨过分析操作而直接从内存中提取结果。服务控制器用来在一级服务池中寻找相关服务,然后对应一级服务池的服务资源平衡表来进行资源平衡,最后确定运行的相关服务。这样可以平衡服务资源的使用,以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响应时间(如图6)。

4 结语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和应用,研究并建立了一套省级城乡规划数据标准体系,编制了江苏省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10个规划成果数据标准和规范,有效推进了江苏省城乡规划工作标准化和信息化,提高了全省城乡规划管理规范性;项目形成了涵盖基础数据、规划编制数据和规划管理数据的集“空间基础本底、省市县联动一体、多规融合”一体化的省级城乡规划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并据此形成省级城乡规划综合数据体系,完成了区域规划、区域专项规划、总体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省市县规划管理实施等数据的入库,为全省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项目构建的基于云架构支撑应用平台,为全省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套功能全面、便捷、适用,集成城乡规划编制、成果应用管理、信息共享等功能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为全省城乡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管理、规划监督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建立的省市县城乡规划信息联动管理的工作机制,推动了各市、县(市)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有效整合城乡规划信息资源,实现了城乡规划信息资源化,为全省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监督检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在创建美丽江苏建设过程中,本系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参 考 文 献

[1] 陈述彭. 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2] 刘若梅,蒋景瞳.地理信息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研究――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为例.测绘科学,2004年29卷

BI2期

[3] 阵军.GIS空闻数据模型的基本问题和学术前沿[J].地理学报 1995-50(增刊): 24-32.

[4] 李宗华,彭明军. 武汉地理信息空间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J] . 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 2009, 32 (3): 1-3

[5] 罗静, 党安荣, 毛其智. 基于S O A 的数字城市规

划集成平台框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44(23):8-11.

[6] 张志慧,池天河,彭玲等. GIS在天津市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J] 微计算机信息,2010,26(11-1)

[7] 李成名,刘晓丽,印洁等. 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思考与探索 [J] 测绘通报,2013(3)1-

[8 ] NARAYANAN S, MCILRA ITH 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Web services [ J ]. Computer Networks, 2003, 42 (5) :675 - 693.

[9] Gore AI. 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s in the 21st century [J ] . The Australian Surveyor , 1998 ,43(2) :89 ―91.

作者简介:

城乡建设数字化篇(5)

——领导挂帅,统一认识。

20*年3月,区委书记*同志(时任区长)带队到*区考察了该区的城市模块化管理工作。我区决定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后,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曦亲自挂帅,听取我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汇报,对认真抓好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专题召开区委常委会、区长办公会议、区政府专题会,明确思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研究建设工作,解决相关问题。区委副书记高蓉多次召集工作会议,统一各方面的认识,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从思想上、认识上保证我区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工作的开展。

——充分调研,定好方案。根据建设部印发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试点实施方案》,结合我区的区情和“一级政府、二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特点,我们按照调研学习、总体规划、分项设计、方案论证的科学程序,再次组织区城管局主要负责同志率相关人员赴昆明市五华区学习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经验;通过收集资料的调研方式,学习北京东城、四川成都、江苏盐城、湖南长沙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经验后,提出了我区数字化城管的基本思路和创新模式的方案。组织专家顾问组根据我区实际进行总体规划和分项设计,并结合实际需要和调研成果,不断充实调整总体方案。在此基础上,区政府专题召开了由*大学傅光轩教授为主任委员长的专家论证委员会对《*区综合模块化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带方案设计)》进行了论证。专家在听取我区方案介绍、咨询问题后,一致认为:方案设计打破了城市管理条块分割,利用了数字化技术手段和先进的城市模块化管理模式,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充分考虑了现有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专家组的规划,我区城市综合模块化建设内容包括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交通执法、工商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领域,总投资需三仟多万元。根据我区财力和城市管理工作轻重缓急需要,我们决定分步实施,首期进行城市综合模块化一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包括基础软硬件及网络通讯、数据库、指挥系统、业务系统等内容。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设,实现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监督和管理,并从中摸索经验,为全面实施“数字*”打下基础。

——整合资源,共享资源。我区先后投入一仟余万元,建设了有500余个摄像头的全区公安监控系统,目前仅用于110社会治安管理,为使其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作用,按照省委书记*同志对110非警务事件分流的要求,我们将110监控系统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中,有效整合了资源,做到城市建设一举多用、资源共享,减少了投入,节省了投资,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

——保障投入,加速推进。实行数字化城管新模式,资金投入比较大。对此区领导认识统一、态度积极。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专项安排项目建设资金676.8万元。由于投入保障到位,建设工作得以全面推进。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和城市管理新模式等有关标准及规范,结合我区是市辖区的实际,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作为城管事件、部件采集的定位技术。共覆盖我区89.86平方公里,15个街道办事处、两个乡,140个社区,2.7万个部件,29个模块。城市部件分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5大类87种;城市事件分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扩展事件6大类56种。

二、体制建设情况

数字化城市管理不仅是手段、模式、体制的创新,同时,也是大城管格局的构造。需要打破过去城管部门管城管的单一局面,把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都在监督、指挥的系统中整合起来,发挥协同效应,形成职能部门齐抓,基层单位参与,市民群众互动的大城管格局。为此,在建设工作中,我们重视了体制创新、部门职能发挥和组织机构及队伍力量建设。

——强化区级数字化城管“两个轴心”的建设。“两个轴心”的建设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我区按照管理与监督相对分离的要求,重点强化区级监督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建设。在按程序上报市编办请求正式成立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同时,先在区城管局搭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工作机构,选调有经验、能力强的干部到监督指挥中心任职,按系统要求先开展工作。20*年2月,*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正式建立,由1名副区长、9名局级领导同志分别兼任中心正副主任,配备了11名坐席员、分析员、派遣员、系统维护员,在整合17个乡、街道办事处人力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了45名城管监督信息员队伍。

——强化乡办、部门数字化城市管理机构建设。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城市综合模块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乡办(含区相关部委办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17个乡办也分别建立了本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涉及到城市管理的区直20个相关专业部门明确了职能科室和专(兼)职人员。乡和街道办事处、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都明确了专人,设置了城市管理指挥系统的受理终端,确保区、乡两级政府数字化城市管理组织机构的及时到位。

——强化基层城市管理处置力量建设。为适应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新要求,我区积极完善城管体制,按照“属地管理”和“城市管理,区、乡(办)结合,以乡(办)为主;行政执法,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原则,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将部分综合执法力量下放到乡办,各乡、街道办事处和区城市综合执法大队、区市政所、区环管站等职能部门各组建一支10-20人左右的处置队伍,负责处置辖区责任范围内出现的城市部件、事件问题,发挥了乡、街道办事处的城市管理主战场地位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优势、作用,加强基层城管力量和网络建设。

三、系统运行情况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自3月7日正式开通运行以来,已形成快速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快速反馈结果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向更高、更快和更精细方向发展。数字化城管工作得到了市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一大批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取得了初步成效。

——发现能力大大增强。45名城管监督信息员巡逻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广大市民群众通过“5712319”城管热线,让大量的城市管理问题暴露出来。过去市民群众每天每天投诉问题不到1件;运行4个多月来,监督信息员平均每天发现城管问题10余件;“5712319”数字化城管热线开通以来,共接听社会公众电话231个,使数字化城管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从过去的15%左右,提升到了现在的68%以上。

——处置能力快速提升。过去,全区每月处置城市管理问题只有160多件。现在一个月处置城市管理问题501多件,是过去的3倍,处置时间从过去的平均一周缩短到了现在的6小时,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了集中解决,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部门职责得到强化。过去很多部门都是等问题累积到了一定的数量或一定的程度时,才会集中精力去解决问题,处置率大致在30%左右,数字化城管开通运行以来,通过规定各乡、街道办事处,区直各职能部门问题处置的时间和要求和考核,使得部门职责得到强化,处置效率大大提高,问题的处置率提升到了75%以上,精细化城市管理的格局初步形成。

——考核评价效能明显。我区数字城管运行以来,以数字城管软件平台自动生成的数据为依据“说话”,不搀杂人为因素,比较公平、公正、客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信性、权威性、科学性和不可抗力性。正式运行以来的实践证明,这种考核评价体系,在维系数字平台稳定有效发挥监督职能上,是过去传统考评模式所不能替代的。

城乡建设数字化篇(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开启了新的时代,数字化已经成为新的制高点,以网络和数字为主要特征的多方位的城市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伴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城市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还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防止建设重复,达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充分利用等目的,从而更好的促进了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对数字城市建设的应用,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相关概念梳理

(一)数字城市

从城市信息化理论或者是按照信息化城市理论这两个方面来看,数字城市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其中广义的数字城市是指,城市的整体,即全面的信息化。狭义的数字城市是指,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和说短,根据城市的管理功效把哦给你信息进行自动搜集和进行动态的监管,同时成立与之相对应的辅助决策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将城市的基本地理数据作为基本依据,把城市中的各方面专题信息进行集中组织和管理。

(二)康庄工程

所谓“康庄工程”是对农村公路的革命性建设,是一种“惠及万民、泽被后世”的“民心工程”,对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具体来说,康庄工程就是将农村公路改造规划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相结合;与易地脱贫和人口梯度转移相结合;与农村工业经济和农业结构相结合;与土地资源和旅游开发相结合;与建设生态省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相结合,使规划具有前瞻性、整体性。

二、“康庄工程”建设中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应用的重要意义

康庄工程的实施开农民致富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更好的方便了广大农村百姓的出行和生产、生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然而,随着通村、通乡公路距离的延长,农村公路的安全问题也出现隐患。因此,加强在康庄工程中引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可以数字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与整个城乡规划的发展紧密相连,为城乡规划和发展提供决策方面的支持,也为城乡发展中地理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有效手段。

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在康庄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康庄工程实施过程中,城乡规划工作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理空间信息的的需求,准确的、完整的地理空间信息是城乡规划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决定着城乡规划是否符合现实的实际情况,是否是科学合理的。

(一)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有关人文、自然、经济和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形态特征、几何位置,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用户能够依据地理坐标或者空间的位置对各种城市信息、康庄工程中城乡规划的信息进行检索和展示,并嫩巩固对空间的分布特征、变化的趋势和运行的状态等进行查询分析和模拟。

首先,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必须以采用的测绘基准来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规范,从而确保所获的各种地理信息数据和相关的数据的统一。其次,要按照国际统一的测绘基准进行整合,形成多源头、多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便于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

(二)建设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在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完成之后,要进行完善和更新,进行进一步整合,对符合康庄工程中所需要的地理要素方面的内容进行提取,将面向信息化要求的数据进行重组,根据工程所需扩展地址、地名的地理编码,建立瓦片和要素的索引一体化,从而实现多种数据的集成,建立所要建设的康庄工程项目所需的唯一和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三)构建所需的环境支撑

康庄工程建设中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服务及运行和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要建设相关的支撑环境,支撑环境不仅包括计算机的硬件和基础软件,还包括相关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安全环境。

总之,在康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快建设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促进城乡地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通过在个别地区建立一个统一标准、可共享的信息平台――“康庄工程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能够实现对地理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还能够实现对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为向政府和相关的行政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最真实准确的地理空间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对于其它地区建设康庄工程,推进数字城市城乡地理规划的空间框架建设提供参考。

城乡建设数字化篇(7)

“每天清晨当我们到达城改建筑工地或大项目建设现场时,发现市委书记马志军或市长王平已经等候在那里等着我们汇报工作,有这样的领导带领工作,激励着你必须把工作干好、干得更加出色”,讷河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杨树军说。

2012年,讷河市规划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城乡建设工作和大项目建设工作,各项工作扎实稳进并不断创新,成绩骄人。

认真完成规划编制

规划局首先完成了讷河市2012年至203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报批工作。在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规划局先后向齐齐哈尔市政府、黑龙江省政府汇报请示修编工作,并委托哈工大设计院进行了高标准修编,现已上报省里待批,新版规划的实施将加快推进讷河市“南扩、西联、中兴”城市发展布局规划的实施。

二是完成了讷河市城区四个出城口、全城街景的规划设计。讷河市规划局委托省规划院进行了规划设计,该规划方案实施后,对提高城市整体居住环境和群众幸福指数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完成了2012年至2025年的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规划局聘请吉林省规划院,利用1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到乡镇、村屯,逐一听取了“关于中心村、保留村和搬迁合并村的意见”,明确了到2015年全市将撤并186个自然屯,其中人口少于200人、自然灾害频发、自愿撤并的自然屯有34个。此项规划是讷河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步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已通过省建设厅小城镇专家组的评审。

四是编制了讷河市城南新区、劳动湖南侧等重点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五是编制了革命老区老莱镇聚宝村2012年至2015年建设规划。规划局利用1个多月的时间,编制了聚宝村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规划,将对革命老区村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严格审查设计方案

讷河市规划局认真执行省、市有关规定,重点把规划设计审查和设施配套规划纳入到规划设计方案中。该局坚决做到不符合总体规划的不批;基础设施不配套或配套不全的不批;不符合规划标准或侵害群众利益的项目不批。2012年,规划委员会会议审查通过项目31个,其中开发项目11个、乡镇项目4个、公建项目9个、重点项目7个。重点在建筑体量、造型、色彩和亮化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推行了规划设计方案竞标制,扩大了设计方案的选择面。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支持项目建设服务流程

为加强内部管理,2012年,讷河市规划局先后出台了《严肃机关工作人员纪律的规定》、《规划审批管理制度》、《领导岗位责任制》、《各股室岗位责任制》等6项制度,促进单位内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严格了办事程序,坚持阳光、透明操作,杜绝。为更好地支持大项目建设,明确项目跟踪管理责任人,该局制定了《建设项目批后管理手册》,定期巡查、全程服务。

加大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

2012年,讷河市规划局强化执法监督,加大拆违工作力度,有效地规范了各类建设行为,维护了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查处违法建设工作中,拆扒非法建筑、构筑物427处,拆除面积达36197平方米,其中拓宽“五纵七横”道路,拆扒198处15380平方米;专项整治四个出城口、西环建材一条街和私搭滥建较集中的万兴源、学府等小区,拆扒87处7982平方米;配合低温楼“穿衣戴帽”工程施工和孔国、六合、二克浅、讷南等乡镇环境整治工作,拆扒142处12835平方米。

全力配合市政工程建设

在“五纵七横”道路铺装黑色路面工作中,讷河市规划局全体干部职工分成4组,起早贪晚地轮流看护巡查40余天,为保证道路升级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尽了一份力。

加强对上沟通协调

讷河市规划局针对物流建设专项规划、重点市政设施建设、数字城市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持,保障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通过项目申报,规划局为拉哈镇争取小城镇规划资金50万元。

大力引进招商项目

讷河市幸福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是规划局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位于二克浅镇长兴村,是由河南省新乡市客商孙影投资兴建的,项目注册资金100万元、占地4600平方米、总投资1560万元,2012年6月开工建设,现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主要经营杂粮、杂豆的收购和销售,辐射范围内年交易量可达3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打开了新的通途。

2012年是讷河市城乡建设工作开局的一年,面对2013年,讷河市规划局局长杨树军和规划局领导班子更是信心百倍:

增加资金投入,加快规划体系编制速度

规划局将聘请高水平规划设计单位,进一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承总体规划,下启修建性详细规划。)启动村镇规划、专项规划、景观规划的编制,实现城乡全覆盖,为城乡建设和管理提供规划许可的直接依据。

规范审批行为,加大规划实施管理力度

规划局将重点从规划设计审查、设施配套规划、外立面设计、亮化设计和公示制度落实方面,保证规划的控制力和执行

力,使城乡建设的理念和规划在具体实施中不走样、不偏差。

强化执法监察,加大违法建筑处理力度

规划局将重点对讷河市环路两侧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摸排,全力配合2013年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的实施。同时,针对历史形成的违法建筑,将分片分区地向主城区内延伸整治。

借鉴外地经验,加快数字城市创建进度

规划局作为负责启动数字城市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牵头单位,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尽快提供详细、准确的需求报告和基础设施数据资料,以利于科学编制数字城市项目设计书,早

日形成实施方案,为实现数字化管理城市奠定基础。

城乡建设数字化篇(8)

信息服务均等化

图书馆联盟

数字图书馆

宁波

十多年来,国家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教育和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服务效益。但是,局限于各自的行政隶属关系,信息资源与服务体系重复投资建设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公共、高校、科研三大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内容与服务技术体系趋于同质化。信息资源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文化机构,信息资源辐射、服务到企业特别是边缘地区、农村地区的成效不够显著,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鉴于我国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我国政府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社会环境下,图书馆等文献服务机构应当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同时有必要探索整合三大图书馆系统的资源,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信息服务均等化的机制问题。

2008年下半年以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以跨系统的联席会议的形式,组织协调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并向市域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剖析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实践,探索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问题。

1信息服务均等化的主体

在我国现阶段,哪类机构有能力向全社会提供信息资源的均等化服务?笔者认为,提供信息资源均等化服务的主体应当是政府主导的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

首先,单个图书馆不具备向全社会提供均等化服务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条件,而图书馆联盟拥有雄厚的资源和技术。

其次,图书馆联盟应当是跨系统的,即是由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系统信息机构等组成的联盟。这样,可避免或减少技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互补的服务力量。

第三,图书馆联盟应当由政府主导,即由政府部门提供协调和资金支持,把原来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门的项目建设经费适当集中,特别是在数字资源建设的增量资金投入上,主要应通过图书馆联盟进行集中采购。政府主导和公共财政支持可使图书馆联盟不至于太过松散,使其具有权威性和资源调配能力,从而在城乡社会均等化服务中取得实效。

第四,图书馆联盟的区域范围应当适中。区域范围太小,技术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难以到位;区域范围太大,组织和协调难度相应加大。宁波市是计划单列市,城乡常住人口达到760余万人。宁波市的实践表明,市(地区)级图书馆联盟对于提供本区域内城乡社会信息资源均等化服务是合适的规模。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席会议接受政府部门的领导,由宁波市内公共图书馆(包括市图书馆以及各区、县级图书馆)、14所高校图书馆和市科技信息研究院组成,整合了全市的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业务骨干,成为快速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并向全市提供均等化信息服务的责任主体。

2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对象

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对象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乡居民,基本的文献信息服务应当公平、免费。所谓公平,就是对不同阶层的居民一视同仁地提供信息服务。服务对象分散、多元的属性,要求图书馆联盟必须克服资源与技术条件的约束,在资源配置、服务手段上照顾到不同类型用户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需要,实行服务对象准入的零门槛。只有基本信息服务的免费,才能使低收入阶层享受到公平的服务,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全文资源下载浏览的服务范围,根据商业性数据库的采购协议而定,部分全文数据库全市范围的用户均有权下载浏览,也有些数据库的全文下载浏览服务局限在高校范围或采购的图书馆范围。而单篇文献的传递服务则覆盖全市城乡,包括农民工和流动人口。换言之,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只有地域(通过宁波全市范围的IP地址)限制,没有身份限制,实行公平服务。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在本市范围的注册用户数已达55万余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9.58%,占全市常住人口的7.24%。庞大的用户数带来了巨大的文献利用量。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网站累计访问量突破550余万次,其中在2010年,月均超过35万次;文献传递累计超过150万篇;其中2010年文献传递量达111.6余万篇,月均超过9.3万篇。数字图书馆服务面广、资源输出量大,方便、快捷,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通过实施这一民生工程,使公共信息服务惠及各类企业和广大城乡居民,缩小了城乡及不同阶层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效推动了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进程。

3信息服务均等化的资源

提供城乡均等化服务的信息资源应当适应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图书馆联盟依靠成员单位的力量,通过信息资源与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完全可能的。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席会议成员向全市城乡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源类型,包括纸质和多种电子格式的国内外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文献资源,也包括各种类型的讲座、学术报告、课件、考试信息等教学资源,同时,还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产业信息资源。到2011年5月底,通过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平台可供检索的元数据达2.73亿条,整合了15个成员单位的馆藏目录数据库、184个中外文数据库和15个特色数据库。包含中外文图书590万种、期刊论文1.6亿篇、博硕士论文329万篇、会议论文800万篇、标准151万条、专利4016万条。为了补充联盟和成员单位资源的不足,方便网络用户检索利用,引进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信息平台、谷歌(Google)学术搜索等国内外大型文献服务系统。采购了新东方、名师讲坛、考试资源库等教育学习类资源,较好地满足了高校师生的教学和城乡居民的学习需求。另外,为满足文化休闲需求,还采购了休闲杂志、视频等公共资源。总之,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保障水平已与国内一线城市基本接轨,适应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为提供覆盖全社会的均等化信息服务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平台(http://nb-dl,gov,cn)对联盟成员的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与揭示,并提供了快速检索工具和服务调度功能,使得用户能够便捷地通过下载或文献传递获取信息资源。

4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机制

在明确了提供城乡信息服务的主体、对象、资源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如何建立机制,保证宽覆盖、低成本、高效益地实现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在宁波市,以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与服务为契机,形成了实现全市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决策管理与运行

机制。

首先,建立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建设与服务项目的决策管理。领导小组由宁波市教育局、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文广局等政府部门领导组成,由市教育局牵头,统筹规划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与服务,制定各类项目遴选原则和程序;确定资金使用分配原则以及其他重大事项。跨若干个政府部门的领导小组的建立,为集约使用财政资金、避免多头重复建设、调度整合各方资源、协调服务城乡社会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

其次,建立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席会议,负责建设与服务项目的具体实施。联席会议由全市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信息研究院组成,由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牵头。联席会议设立了资源建设、信息技术、服务联络、用户培训等4个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具体实施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工作。联席会议不是一个实体,而是成员单位自愿参加的一种联盟;联盟成员之间不是上下级的科层结构关系,而是由项目任务驱动的合作伙伴。正是由于联席会议和谐、有效的运作,调动了项目建设和服务全市的积极性,使得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项目建设能够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的服务成效。

第三,建立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专家组,负责对项目建设与服务的决策咨询。专家组成员由跨系统的学者组成,并聘请国内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提供决策咨询与项目评审工作,在技术上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高起点、高质量。

第四,建立了责权利统一的项目建设与服务机制。通过建立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方式,把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信息服务转化为每个成员单位的自觉行动。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拥有全市范围采购的数字资源,也整合了成员单位的数字资源,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承诺用户的文献传递服务请求在72小时内回复,但在2年多的服务实践中,除了需要通过NSTL等外部信息机构间接提供的文献外,其他绝大多数文献传递请求都在当天提供服务,一些成员馆还抱怨承揽不到服务任务,以致于限制了每位咨询馆员一次性承揽文献传递任务的篇数(限10篇,回复完毕后才可再次领取任务),尽可能使得其他馆员也有机会提供服务。正是调动了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才使得平均每月9万余篇的文献传递任务得以及时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服务绩效。

第五,以项目形式强力推进用户培训和推广服务。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庞大的用户数和巨大的服务量来源于扎实的用户培训和推广服务。用户培训和推广服务是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但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服务对象的覆盖面和数量,使推广服务工作取得较高的绩效。宁波市数字图书馆把用户培训和推广服务作为项目,提出了要在一年内推广100个社区、1000家骨干企业、培训10000名重点用户的“百千万工程”,并将其列入了宁波市政府2010年十大民生工程,财政专门拨出200余万元推广服务经费,由成员单位申报立项,明确推广服务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进程,激励成员单位按进度完成推广服务任务。其中,企业推广是重点。宁波市的企业广泛分布于各县(市、区)的乡镇和城乡结合部。各项目单位克服困难,深入乡镇、企业,宣传资源,培训用户,到2010年底,圆满完成了一期项目的推广服务任务,显著地扩大了用户群体,有效地宣传推广了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近两年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注册用户数量和文献传递服务的分布表明,来自企业和城乡居民的信息需求超过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图书馆联盟应当把拓展信息服务的增长点主要放在社会用户方面,提供全社会均等化信息服务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5结束语

宁波市的城市化进程走在了全国和浙江省的前列。到2010年底,按常住人口计,宁波市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8.31%,城镇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优良,数字信息服务的覆盖相对容易。居住在全市2512个行政村中的240多万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是信息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宁波市农村已普及了宽带网(96%)、移动通讯网(接近全部)和有线电视网(99.8%),88.6%的行政村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站,有固定的服务场所,配备信息员、电脑等信息设备,并将在2011年底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综合信息服务站。农民通过电脑和手机上网已较普遍。三网融合的推出,将进一步完善农村上网条件。可以说,宁波市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基础设施已日趋完善。在新的技术条件下,通过互联网的服务是提供信息资源均等化服务的主要途径,也是便捷、高效、低耗的信息服务方式。下一步,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资源建设要更加关注城乡居民的多样化需要,在继续扩大城市社区信息服务点和企业推广服务的同时,要以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为纽带,有重点地把资源服务推广到广大农村,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全面实现信息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促进全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城乡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兹恒,张丽,试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特点,图书馆建设,2008(2);4-6

城乡建设数字化篇(9)

(一)贯彻落实《市违法建筑管理办法》

组织各级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市违法建筑管理办法》,根据《市违法建筑管理办法》制定了意见并下发各部门和社区、物管公司、建筑施工企业等基层管理单位。我局多次开展联席会,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努力解决违法建设等“民生”问题,通过网站、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使广大群众能认识到违法建筑治理的意义,让市民自觉维护好城市秩序,抵制并及时举报各类违法建筑行为,为城乡违法建设治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制定违法建筑治理办法

根据《市违法建筑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并出台了《县违法建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程序,明确了各部门管理职责,建立了违法建筑治理的联动机制。并且建立的违法建筑治理的长效机制及“发现——立案——调查——处理”的查处程序。

(三)建立两本台账

一是建立违法建筑登记台账。县城规划区、乡镇、工业园区管委会、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建立了违法建筑登记台账。对违法建筑进行逐片、逐楼、逐户调查摸底,摸清具体数量、面积和现状并实时上报依法打击违法建筑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归集分类、建立总台账,为开展整治提供基础数据。

二是建立了违法建筑拆除台账。县城规划区、乡镇、工业园区管委会、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在建立违法建筑登记台账的基础上建立了违法建筑拆除台账,并实时上报依法打击违法建筑和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专项行动领导组办公室汇总。

(四)违法建筑拆除工作

今年以来,县城建综合执法大队对乱搭乱建、未批先建或超规违建、超期临建三类违法建设行为进行了分类登记管理,依法对已经建成的违法建筑分批次拆除、对新增的违法建筑尽快拆除。建设行政执法力度有了彻底的改善,规划区内的违章建设行为较上年得到了较好遏制,建设监察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违法建筑拆除任务共计20176㎡,圆满完成了今年违法建筑拆除任务。

(五)打造无违法建筑示范小区

我县共有物管小区11个,重点打造了龙腾、恒阳和香山云岭3个无违法建筑小区,这些小区屋顶、阳台等建筑物和小区公共区域均无乱搭乱建的建(构)筑物。小区物管对违法建(构)筑物出台了管理办法,明确了小区物管的职责和住户的义务以及规范了小区公共区域搭建相关设施的程序。通过树立典范,带动小区建设逐步规范。

(六)全面推进治理工作

在市、县治理办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城乡环境,构建和谐安居为目标,紧紧围绕“完善、优化、提升、示范”的工作方针,全方位消除盲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造靓点。按照综合整治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便民惠民原则、辐射带动原则、安全原则对责任区街道可视范围内违法建筑进行治理,特别是利用屋顶、阳台、街道、主要通道道路乱搭乱建的行为,有效解决了乱搭乱建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专项行动情况

(一)领导重视

在县1215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县委主要领导“本着精简、高效、全域、到位的原则,完善方案、优化设置,便于执行,供政府决策。”的要求,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队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学习。经过各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多次修改完善设计方案。2014年1月16日县人民政府以兴府办函〔2014〕5号《关于印发县1215智慧城镇综合管理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2014年1月17日中共县委以兴办函(2014)4号《关于成立县智慧城镇综合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钟军,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石明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县1215智慧城管平台于2014年6月完成了县1215智慧城管平台建设并正式调试运行。运行以来,县委书记先后5次实地调研指导,8次批示提出具体要求,县长也进行了多次调研指导和批示,省住建厅和市局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进行精心指导。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县1215智慧城管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精心谋划

我县1215智慧城管启动至正式确定承建商运营商,前后筹备先后用了十个月时间,筹备期间我县先后两次派员参加全国数字城管培训会,多次组织人员到浙江、成都、重庆、、珙县等地方学习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新经验。《县1215智慧城镇管理设计方案》先后3次邀请北京数字政通专家及省市数字城管专家、安防专家、通信网络专家进行研讨,先后3次报住建部高萍专家进行修改和指点。省市专家、县级相关领导及县财政、发改、审计、监察、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进行了多次集体会审。

县智慧城镇管理筹备工作组,在各级专家、各有关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的全程参与和指点帮助下,发扬“5+2”,“白+黑”工作精神,连续奋战,夜以继日,不断付出,多次修改调整,集现代数字技术、云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天网技术、3s技术于一体,最终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具有探索创新理念的比较科学完善的设计方案。整个谋划筹备工作过程体现了民主、严谨、科学、务实、有序。

(三)彰显特色

县1215智慧城镇管理建造了一套合符实际的实在实用的软硬件系统和创造了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北京、成都、数字化城管专家和电信网络专家以及公安天网安防专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具有六大特色:一是在全国第一个区县实现县域城乡数字化管理全覆盖。1215模式覆盖1个县城中心区、2个景区、15个乡镇。凡有地图支撑及3g网络的地方专职城管监督员均能够实现事件部件数据智能化传输致指挥中心进行立案处理;凡用12319全国城市热线、96198全省城乡环境热线的市民在全县城镇和乡村均能打通电话投诉上报各有关部件事件致指挥中心进行立案处理;凡用智能手机的居民只要下载市民通软件,均可随手拍下有关事件部件图片直接上报到指挥中心进行立案处理。二是全国第一个区县率先试点建设应用全时空子系统。为数字城管、社会管理、智能交通等各有关事件的查处应用提供全时空一体化的数据信息。三是西部地区第一个区县数字城管搭建利用云计算中心平台。改变了服务器传统分布式构架,进行了独立的集中式部署。充分利用了当前先进的云技术(云存储、云计算、云数据、云架构),为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垫定了基础。为新增县各有关行业信息平台建设预留了空间,并且在大大节约财政资金的同时,还能保障各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四是省内第一个区县以数字城管为基础,创造性建立开放独立的“多网合一”的综合性网络平台。gopn专网、电子政务外网、高速光网、3g无线网、互联网、“天网”、交通智能网、社会资源网等多网合一,成功建设了“综合一张网”,整合多方网络资源,实现横纵互联互通,开放兼容,为下一步各有关网络资源的接入打下了基础。五是省内第一个区县智慧城镇管理高规格成立两个开放式的中心,并配套组建了两个闭合式的机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城管委主任、县长为第一副主任的县智慧城镇综合管理委员会,智慧城管委下设“两个开放式的中心”即:以县委常委副县长为指挥长的智慧城镇管理指挥中心,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为主任的智慧城镇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主要是对县境内的一些急办难办的较为重大的事件部件进行统一指挥,监督中心主要是负责对一些不履职的部件事件专业处置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进行追究和问责。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组建了闭合运行的两个机构,即:专职的监督巡查大队和监督管理指挥中心服务部,实行封闭式主动发现、全面受理、审核立案、核查处置、准确结案,原则上不受其它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干扰,每日拿出各岗位各部门各乡镇完成任务情况的综合报表。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了《县智慧城镇综合管理指挥手册(试行)》、《坐席员管理考核办法》、《监督巡查员管理考核办法》、《部件事件专业处置部门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机制。体制机制的高位配套,有力助推1215智慧城管实现全天候无缝监管、精准快速处置;有力助推科学考核、科学管理、科学服务;有力助推实现良性互动,强力促进市民素质的提升。目前已初步形成“一级监督、一级指挥、二级考核、三级联动”运行工作机制。六是贴近实际推广应用科学实在实用的数字化管理软件系统。软件系统设计及建设务求本地化,为“9+15”系统模式,即:九个标准子系统,十五个扩展应用系统。

(四)效果初显

城乡建设数字化篇(10)

(一)建设经验――资源整合逐步向行业监管领域拓展

在建设上,杭州数字城管坚持走资源整合之路,在做强数字城管主平台基础上,逐步向行业监管领域拓展延伸。杭州数字城管没有单独组网,而是借助政务外网,实现了与数字城管各处置部门的互联互通;同时基于统一的数字城管网络数据库,实现了与公安视频监控、桥梁在线监测、地下水资源在线监测、城区防汛决策、环卫GPS、固废监管、综合统计、四化抄告等多个行业监管系统的“串珠成链”,建成了统一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打通了“信息孤岛”,提高了资源使用率,大大提高了政府应对城市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置能力。

(二)运行经验――全国数字城管领域首创“市场化采集”

市场采集、保质带量的发现机制,协同互动、分层交办的管理网络,效率为先、严格考核的制度设计,标准引领、法规定向的保障体系,以及快速回应、破难解困的城管服务等,是杭州数字城管保持快速、高效、良性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一,市场采集、保质带量的发现机制

发现问题是数字城管的首道关。要确保问题的全面、及时、公正和准确发现,必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尽可能降低政府的成本投入,根据建设“效能型政府”的要求,杭州数字城管在问题发现上坚持政府“掌舵”,而将街面问题的采集这一“划桨”的具体事务交由市场化招聘的信息采集公司去完成,并通过合同设定和科学考评强化对采集公司的管控。从上线之初的“保量促质”、中期的“量质并举”以至目前的“保质带量”、落实“举手之劳”(信息采集员代为解决细小的城管问题)等,体现了较强的管理应变性和政策层递性,更好地满足了城市管理有机更新的现实需求。“市场化采集”也是杭州在全国数字城管领域的首创。

第二,协同互动、分层交办的管理网络

将“监督”和“指挥”职能剥离开来,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数字城管的要求。如此既保证了各自独立,又能够提高效率。杭州数字城管按“一级监督,两级指挥,属地管理,按责处置”的模式,搭建了市、区两级数字城管网络。市级层面建立以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受理大厅为“监督轴”、市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平台为“指挥轴”的“新两轴”,各城区政府设立二级协同指挥中心。市、区两级“协同平台”采取相关部门派驻的形式,将全市815家单位联接为可以实施扁平化管理的闭合网络,对数字城管问题实行分层交办,横向交由相关责任主体,纵向交由城区政府落实,强化了部门协同,增强了城市管理合力。

第三,效率为先、严格考核的制度设计

为不断提升运行实效,杭州市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的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了运行考核的倒逼机制。推行并完善了数字城管问题及时解决率考核,以及时解决率作为评价城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单位)数字城管运行绩效的唯一指标,将年度考核结果纳入市政府对城区政府的城管目标考核(占20―40%的权重),纳入市委市政府对主城区党委政府的经济、社会、文化综合考评指标之一,纳入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考核指标体系,对年度数字城管及时解决率考核排末位的,启动问责制。二是建立了配套的协调处置机制。坚持“问题处置在先,责任追究在后”,全面实施“代整治”,积极推行“备货制”,设立了“代整治”和“备货制”专项基金,建立了数字城管情况向市委市政府直报制度,确保问题的第一时间解决。

从图1数字变化可以看出实施数字城管问题及时解决率考核后,杭州数字城管运行成效逐年提升效果。

第四,标准引领、法规定向的保障体系

根据城市管理动态性、差异化的要求,杭州数字城管出台了《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事件、部件立案、结案规范》,并逐年调整和完善,强化了刚性执行,减少“自由裁量权”。2008年8月,杭州还以“政府令”颁布实施《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对数字城管的实施职责、规划和建设、监督和考核以及法律职责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开创全国数字城管的立法先河,加快了数字城管的立法进程。此外,还落实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等。

第五,快速回应、破难解困的城管服务

随着杭州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管理破难解惑的任务日益艰巨,广大市民对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诉求也与日俱增。加强对这些“难题”和“诉求”的回应,开展各种公众所盼、发展所需的城管服务活动,是数字城管实现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杭州数字城管坚持“在您身边、为您服务”的根本宗旨,建立了全时段、广覆盖、多层次的回应机制。一是开通“12319”城建城管热线,建立全天候回应机制。通过与数字城管的并轨联动,实行全天候受理服务,全面受理城建、城管十二类问题以及停车服务诱导方面的咨询和投诉。二是开展近距离服务活动。会同相关部门,经常性地开展数字城管与12319联合进社区、进广场活动,面对面地释疑解困,帮助广大市民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开展专项整治普查,落实管理长效。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的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共开展各类专项普查300余次,为行业专项整治提供了及时、准确、翔实的数据信息,并将专项整治内容逐步纳入日常采集,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四是破解城市难题。围绕杭州市委、市政府推出的“停车新政”的实施,建设了停车收费管理服务和道路停车服务诱导平台,提供多种手段帮助市民实时查询泊位信息,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停车资源,缓解停车、行路“两难”,同时还合理缓解了“清洁难”问题。

(三)拓展经验――加速城乡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形成

五年多来,杭州数字城管逐步建成为一个可延、可控、可深化、可连通的平台系统,推进了资源整合共享,加速了城乡一体的“大城管”格局的形成,在城市综合管理中发挥了作用。一是管理内容不断拓展。随着城市管理要求的不断调整和提高,杭州数字城管在管理时间、区域和内容上不断拓展延伸。城市管理事件(动态的“事”,即人的行为和自然因素)、部件(静态的“物”,即所谓的“城市家具”)由原先的122类问题增至201类,全面覆盖了城市街面、立面、水面、桥面等的“四化”(洁化、序化、亮化、绿化)管理问题。二是管理区域不断拓展。根据全市数字城管推进“三年计划”,坚持“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评价”,基于杭州市主平台,利用同一套硬件、软件和网络体系,全面建成了包含所属十五个区、县(市)在内的市辖城域统一平台,并探索建立了对应的运行模式,即:在主城区建立“一级监督,分级指挥”的“主城模式”,在副城区建立“一级监督、自行指挥、市级保障的“副城模式”。同时提出向区域内各中心镇覆盖的“三年计划”,萧山的临浦镇和余杭的余杭镇数字城管已上线运行,开创了依托区平台,建立两级监督、一级指挥、按责处置、区镇联动的适应城镇实际的数字城管运行新模式。目前,全市数字城管覆盖面积已达404.19平方公里。

二、数字城管“杭州样本”的启示

(一)开辟民主参与新途径,逐步消解了城市管理方面的“政府失灵”问题

通过对数字城管“杭州样本”的研究,不难发现信息采集的市场化模式是其最大的亮点。这一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一方面实现了数字城管监督与指挥职能的剥离,而将其中的监督职能交由通过市场化招聘的“社会第三方”――信息采集公司去完成,以市民的眼光巡查发现街面问题且都做到有案可查,从而直接将问题的发现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使之更为阳光、公正、客观,开辟了社会公众民主参与的新途径,实现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政府与市场对公共事务的互动合作管理;另一方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资本特性,使各采集公司这一“市场主体”在数字城管工作中奋发作为,积极参与竞争,不仅成为街面城管问题发现的最主要力量,而且不断向城市摸底调查、行业监管、重大节会保障等城市管理的多个领域延伸,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综合效益,参与解决了很多政府想管也管不了、管得了效率也不高的事情,使政府得以在众多繁琐的复杂事务中“华丽转身”,不事“划桨”而专事“掌舵”,逐步消解了城市管理方面的“政府失灵”问题。

(二)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开拓了数字城管发展的广阔空间

杭州数字城管积极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型,几年来不断拓展参与社会管理领域,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从市容、市政、公用、环卫等街面问题发现到破解停车、行路“两难”,从城市日常“四化”(洁化、序化、亮化、绿化)管理到渣土乱倒、广告整治、重大节会保障等突击治理,从防汛抗台、防雪抗冻等应急管理到古井保护、夜市设置、“盲流”管理等城市摸底,从高考考场外秩序、夜间噪音扰民、“文明工地”管理到“背街小巷”、庭院改善、截污纳管等民生工程管理,等等,涵盖城管、交通、环保、教育、绿化等多个行业的管理需求,涉及百姓的就业、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全面、及时、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成为了城市实施综合管理的一个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而且还有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的趋势,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通过展示民主、效能政府的良好形象,为实现数字城管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

是否具备丰厚的社会资本,是影响政府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也是数字城管实现科学发展的促进因素。从实践层面看,社会资本与政府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一个政府积累的社会资本越多,绩效就越高;反过来,一个政府的绩效越高,便越能促进社会资本的进一步积累。杭州数字城管在实施中,始终坚持以“市民利益无小事”为宗旨,建立了多渠道的问题解决和为民服务机制,通过“三进四问”(进基层、进广场、进社区;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绩于民)服务、开通“12319”全天候受理热线、邀请市民代表亲临体验等途径,架设与市民沟通和互动的桥梁,社会公众对数字城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进一步提升。据杭州统计局连续三年对5000名市民的问卷调查,市民对“数字城管”保持了较高满意度,2010年达到了98.4%。

(四)坚持新型城市化、城市网格化的“双轮驱动”,是数字城管实现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新型城市化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加快转型、体制加快转轨、社会阶层加快转换、发展方式迅速转变的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它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并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市带领农村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其核心是城乡和谐发展、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它并不单是以城市人口占全区人口比例的大小作为城市化的唯一标志,而是以要素互补、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全面流动为标志,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共生。以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标志的新型城市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体。杭州数字城管是适应本地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并在新型城市化的推进中不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在2008―2010的三年间,杭州数字城管坚持“平台统一,梯度管理”的拓展原则,覆盖区域由起初的四个主城区拓展为覆盖市域内全部十五个区、县(市),并逐步向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和中心镇延伸,既消除了各区、县(市)发展数字城管的资金和技术顾虑,又满足了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的城市管理诉求,促进了城乡一体和社会和谐。

城市网格化是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根据城市区、街道、社区行政区划设置和城市地面建筑、道路、水域分布实际情况,按照方便管理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将城市所辖区域划分成许多个网格单元,对每个单元网格内的城市管理对象实施责任制管理和监控。数字城管将城市管理区域划分为从区、街道、社区到单元网格的4个逐层包含的管理层面,由此,城市管理就建立起一个分层的、精确的、立体的、透明和可控的管理空间,即网格空间,实现管理空域、管理对象、管理过程、管理部门和社会参与者的整体融合。在基于网格空间的城市管理中,城市管理过程与空间数据和行为属性通过网格做到密切相关,城市管理者可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反映问题,快速处理问题。从理论上讲,一方面,城市管理可能遇到的所有事件都将能够纳入网格化管理的范畴,具有极大的延展性和动态包容性;另一方面,所有相关的城管职能部门,均能从网上获得归属自己管理的信息,具有一网多用和资源共享的优点。目前,杭州主城区有10074个单元网格,建立了200余万个部件数据库。网格的划分,构成了实施精确城市管理的基础条件。网格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管理责任的精确化,即网格内的每个城市管理对象(事件、部件)的责任主体和属性要素都十分明晰,可据可查,为实现数字城管问题准确和及时处置提供了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杨重光.新型城市化是必由之路[J].理论参考,2010(2):9-11.

[2]牛文元,李倩倩.可持续发展,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认识[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1):14-20.

[3]张勇进.基于网格空间的城市管理创新[J].行政论坛,2008(3):83-86.

[4]阎耀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2):76-79.

资讯

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加快技术创新

城乡建设数字化篇(11)

引言

无论在哪个时代,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都依托当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数码虚拟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而诞生。数码艺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兴起,给传统的艺术形式带来巨大冲击,产生新的艺术审美形式,对艺术界、建筑界和设计界等行业的影响尤为深远,为这些行业带来新的艺术革命。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了解数码虚拟艺术应用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对建筑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1 关于数码虚拟艺术

1.1 数码艺术的概述

数码虚拟艺术从广义上来讲是利用计算机和数字技术来参与或者部分参与创作过程的一门艺术。电脑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为艺术设计界开创了全新的创作模式。数码艺术设计通常是指数码化的设计作品,一般服务于以下几种行业:建筑、广告、影视、动画、漫画和游戏业等,内容包括纯艺术创作、广告设计、实用型仿真设计,可以是二维、三维、四维空间的静止或动画表现形式。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统称为CG,由CG和虚拟真实技术制作的媒体文化,都可以归于CG范畴,CG行业已经形成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规模可观的视觉艺术创意型经济产业。

1.2 数码艺术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在全球兴起,表明数码艺术的价值已获得认可。中国艺术在经历了电子影像、行为、装置、录影等新媒体艺术的洗礼之后,随着国内艺术家的努力及国际交流的深入,中国数码艺术日益成为内涵丰富、种类繁多的大众化艺术种类,而现代数字科技的进步使中国数码艺术获得更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数字媒体艺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数字媒体艺术所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传播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艺术载体也越来越丰富,展示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场景的渲染,而是注重人与媒体的互动。数字媒体艺术结合了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传感技术、现代科技等功能,人工合成一个三维虚拟的环境,让置身其中的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与环境实时互动,最终目标是让观众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来体验新的艺术表现,这代表着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2 数码虚拟艺术的应用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城乡建设存在、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的数字媒体表现,首先要树立自己的服务理念:一切以人为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观众立场为观众考虑问题。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数字媒体设计师来说,意味着充分运用空间环境,包括室内空间环境、户外空间环境、网络虚拟环境,在观众和场景之间营造出一种互动关系,有助于打造更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2.2 确立效果原则

分析技术的应用是用数字媒体展示的设计过程的重点。高科技的展示方式往往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直接的感觉,也是最直观的数字虚拟艺术的表现形式。项目空间的表现内容要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能够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艺术文化修养。数字虚拟艺术不仅可以提高展示的效果,激发观众的参与兴趣,从而逐步建立项目的自主品牌形象,推动衍生产品的发展。

2.3 技术上的创新原则

数码虚拟艺术的创新是基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最前沿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在展示设计中,作为全新的体验模式,不仅可让众群体更贴近设计理念和事物本身,而且能使参展者融入到项目当中,也能使项目展示更具多变性和惊喜感。展示项目设计的多元化转变,增加项目本身的亲民性和趣味性,从而大大提升了艺术体现。

3 城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用数码虚拟艺术的表现方式

在城乡建设设计中,数码虚拟艺术能够形象地表达设计理念,在方案构思阶段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应用数码相机拍摄项目现场,然后将照片导入电脑,用Photoshop直接进行设计,在此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手写板绘制草图,导入所需要的图文或以及相关资料等。Photoshop绘制的草图可以直观地表现空间、形态、颜色、材质等设计要素,并且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随时进行方案调整和改变,直到绘制出自己满意的构想方案,为制作概念设计草案提供较好的图纸依据。3DSMAX或者Sketchup建筑草图大师能够快速绘制概念草图,这些制图软件提供多种建模方式,各有优点和适用范围,在概念设计草图的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软件的辅助作用,运用最快捷的建模方式和各自优点组合,来绘制自己理想的方案草图。在景观设计中空间感受很重要,而3DSMAX和Sketchup可以迅速解决虚拟空间的问题,通过对图片进行修改或简单对模型进行调整,都可以快速地建立相对适合的场景,在此基础上就可用摄像机直观地感受场景空间。适当地运用通道和导入不同角度的图片,并在Photoshop中修改色彩、贴入材质、贴入植被等,并将其分好图层、分好通道、汇合成组,选择出一个简便快捷的方法为后续编辑做好准备。

在城乡建设设计中,数码虚拟艺术能够真实地表达设计思想。3DSMAX和Sketchup可通过设置和编辑参数来建立任意形体。当需建的模型完成后,就可以编辑材质,通过材质球可赋予不同的物体不同的材质,还可编辑材质球的尺寸、调节材质球的色彩、设置材质球的肌理效果等,从而真实完美地呈现物体。通过3DSMAX的动画制作虚拟漫游,让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的场景完全真实地展现在数码艺术场景当中。

数码虚拟艺术在城乡建设设计中的应用现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计算机和软件还存在较多弊端,仍需大力发展与完善。虽然数码艺术设计在城乡建设设计中的应用还没有普及,但数码艺术在建筑设计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则有目共睹。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数码艺术给设计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传统手工设计得到延伸和升华。数码艺术的运用为设计师提供更生动、更形象的创意思路,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设计手段,它可贯穿设计的整体脉络,使艺术作品发挥最大的价值和魅力。有鉴于此,城乡建设设计也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加大数码艺术的运用广度和深度。

4 城乡建设规划设计中数码虚拟艺术应用的个案研究

深圳前海金融贸易区城乡规划设计的数码技术虚拟表现:

分析深圳前海地区的现状条件和发展制约等因素,借鉴国外金融贸易区建设的成功案例经验,结合深圳特区的文化与风貌保护,提出在维护和利用深圳前海特区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升地区竞争力的规划设计对策。

数码虚拟艺术与三维视景仿真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利用虚拟现实与三维视景仿真技术模拟城市景观,作为进行城市区域重要地段或重点地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辅助手段。深圳前海金融贸易区的城乡规划设计的数码技术虚拟表现运用了虚拟现实和三维仿真技术,取得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

5 结束语

数码虚拟技术与我们息息相关,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数码虚拟艺术未来也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数码艺术作为媒体,为我们带来丰富而便快捷的艺术体验,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力。在复杂多变的城乡建设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数码虚拟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目前,国内的数码媒体艺术起步较晚,技术方面比西方国家落后,数码技术还需不断更新与完善,更强大的数码技术等待我们去研发和完善。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城乡建设蓬勃壮大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数字媒体领域的整体水平,一方面强调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以数码技术为媒介与观众互动,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蒋丹.数字设计与工程应用――UGNX5软件教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