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2 10:09:51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篇(1)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无劳动能力残疾人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保障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使无劳动能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构建和谐*和关注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生活困难救助金虽然不多,但可更好满足其基本生活、医疗保险救助需求,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各级政府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认真组织实施好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工作,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努力改善无劳动能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把握标准,坚持条件

《暂行办法》对救助对象有严格的界定,各地在实施过程中,不得随意放宽条件,降低标准,要做到符合救助条件的一个不漏,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一个不补。把握标准,就是要把握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评定标准。无劳动能力是评定残疾人是否符合救助条件的重要依据。各地要确定县级以上人民医院作为残疾人评残的定点医院,依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给予评定并确定等级。县级残联要认真把关,核发残疾人证。坚持条件,就是坚持确定救助对象的条件,特别是年满18周岁、无劳动能力、无个人收入来源的残疾人,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残疾孤儿及父母离异或其他原因导致随他人生活的残疾人必须是18周岁以下。

三、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开展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由残联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做好救助工作的落实。

残联部门应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救助对象的底数,做好救助协调工作,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无劳动能力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的审核、审批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会同残联部门按《暂行办法》将救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

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应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残疾人家庭,做到优先保障,应保尽保。在实施中不能因无劳动能力残疾人享受生活困难救助而取消其已享受的低保救助等待遇。同时做好18周岁以上、无劳动能力、无个人收入残疾人及18周岁以下残疾孤儿等的医疗救助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做好符合救助条件的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工作。要加强对定点医院评残的指导,坚持国家的评残标准,对随意降低标准,扩大范围,不负责任的行为要严肃处理,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要取消评残资格。

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做好符合救助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相关工作。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篇(2)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是市场调节的产物,它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锅饭”、平均主义正在被彻底打破,“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激励新机制正在形成,使企业一部分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人才不稳定和收入相对偏低,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新瓶颈。

2.劳动关系的变化与维系更加受价值规律的支配。目前,企业一方面通过人才市场和院校得到高素质的人才很难,另一方面,现有的各类人才对发挥专长和提高经济待遇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所提的“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3.在激励分配制度中,企业为了尊重人才和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人才的作用,并为留住高科技人材而采取一系列倾斜政策,使专业技术人员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拉大,从而挫伤了一线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带来了新的困难。

4.企业冗员较多,历史包袱重,造成一部分职工待岗、下岗、无活干,劳动力浪费严重,企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职工的要求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劳动关系日趋紧张。

以上存在的问题都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造成一定影响。职工关注企业的发展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这就必然要求工会组织做好民主管理、权益维护和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协调好劳动关系。

二、健全规章制度,发挥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积极协调作用

1.在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中,及时化解基层矛盾。在企业内部,各级工会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及时让职工了解国家对搞好搞活国有企业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目前的经营状况,同时也让企业知晓职工的要求、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的事项,千方百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定职工搞好企业的决心与信心。

2.在参与制定企业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中,维护好职工的民主权益。多年来,长风企业工会十分重视与职工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改革、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等制度的研究制定和监督检查,切实把握好涉及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重要实施方案的审议决定权。

3.在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中,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职工利益的提高,目的是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为了进一步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建设,提高职工技能水平,解决部分职工技能低的问题,长风企业深入开展了以“技能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创争”活动。近年来,大力开展了铣工、车工、电装工、钳工、涂装工技能大赛和技能鉴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职工学技术、长本领的积极性,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在加强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机制建设。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长风企业改变了统一的薪酬分配管理体系,实行多级分配制度。在续签集体合同时,工会通过与行政平等协商,提出重新修订集体合同中有关劳动报酬的条款,对生产经营、职能处室、后勤服务等单位不同的工资发放制度在集体合同中予以明确,工会的意见得到了行政领导的采纳。在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企业工会强化监督检查力度,一是组织职工代表与行政进行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检查评议。二是组织职工代表不定期视察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特别是对各二级单位的工资报酬、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职工奖惩等进行检查,促使双方严格履行合同。

5.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预警中,发挥好疏导和调解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做好调解工作的组织建设。先后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调处领导小组和维护稳定领导小组。二是要开通职工意见表达渠道。制定完善企业工会干部定期下基层调查研究制度、职工意见箱、落实职工代表提案和职工群众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制度等。三是企业各级工会要建立职工群众信访接待登记薄和企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台帐。四是与企业各二级单位领导每年要签订《信访、维护稳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进行考核。五是要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工作,把厂务公开融入到企业管理机制当中去。

三、强化帮扶措施,促进劳动关系健康和谐发展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篇(3)

1高规格、严要求强化组织领导。援助就业5000人”活动是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市委赵鹏书记的要求,成立了援助就业5000人”活动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正邦同志任组长,陈市长亲自过问活动的筹办情况,听取工作汇报。5月初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专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5月中旬又召开了各县(市、区)劳动保障局分管局长、就业中心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要求各地尽快对接,主动向县(市、区)政府汇报情况,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并按照市总体方案和步骤安排,组织好这项活动。

2大范围、高密度认真调查摸底。一是成立了全市就业困难对象调查组。全市共组织了36个专项调查小组。全市范围内开展逐人逐户的调查登记工作。市区专门印制就业困难对象调查登记表,由市区各街道、社区分别负责辖区内的就业困难对象调查摸底工作。各县(市)也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调查摸底工作。经过一周的仔细摸排,建立了就业困难人员基础台帐,汇总上报就业困难对象5790人,其别困难对象(零就业家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双下岗失业或单亲家庭)1955人。二是成立了全市“援助就业5000人”活动岗位采集组。按照方案中明确的全市援助岗位不少于10000个,其中市区不少于3500个的要求,分50个采岗小分队,分别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援助基地和其他各用工单位采集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的岗位。先后采集就业岗位22376个,其中公益性岗位1298个,30家就业援助基地岗位872个,企业用工岗位20206个。市劳动保障局和市人事局还专门召开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申报工作会议,要求及时上报空缺的公益性岗位,共采集公益性岗位26个。

3多层次、大规模合力举办活动。5月31日上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援助就业5000人”暨服务企业用工市县联动大型招聘洽谈会在盐城市奥体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层次高。这次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政协主席冯永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正邦,市委常委、秘书长戴元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桂英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察看主会场。各县(市)同步设立分会场,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亲临现场,出席分会场开幕仪式。建湖县于5月31日和6月19日分别举办了专场招聘和小本创业项目推介暨成果展示会,县长苏冬、县副书记羊维达、常务副县长王旭东出席了会议。

二是规模大。此次活动。提供岗位21078个,动员和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劳动者4.6万人进场求职,其中市区主会场有6000多人。

三是效果好。活动中。其中就业困难对象2860人。

4实名制、广覆盖全力托底安置。

一是筛选。对招聘会后的空缺岗位及仍未就业的困难人员。社区实名张贴,使要求岗位援助的每户就业困难家庭都能知晓市区公益性岗位使用空缺情况。

二是分类包干。根据花名册对未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按社区落实到人头。实行托底安置就业。

三是动态援助。开展了周跟踪、月家访、季调查的帮扶制度。帮助其稳定就业,同时不定期地了解就业困难人员工作和生活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有关矛盾与问题,切实做到帮助一人就业,解决一家生活,维护一方稳定。

二、成效与特色

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对政府的信心,这次全市“援助就业5000人”活动的成功举办。切实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用工和困难群众就业的问题,让企业和群众得到实惠,先后建立健全了就业困难群体登记管理、援助岗位采集、再就业援助跟踪服务动态管理三项工作制度,实现了五个全部”凡是符合援助条件的全部登记管理;凡是需要政策帮扶的全部及时帮助落实;凡是有培训愿望的全部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凡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全部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凡是不挑不拣工作岗位的全部提供就业机会。与以往相比,本次活动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市场服务与托底安置相结合。发挥市场调节就业作用的同时,注重运用帮扶手段解决困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对有一定市场就业能力的就业困难对象,通过日常服务和举办劳务集市及大型招聘洽谈会的形式,解决一批困难人员就业。对市场就业能力弱的落实专人提供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三送”服务的方式,帮扶一批困难人员就业。对提供上述两种市场化服务仍难以实现就业的由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发的公益岗位中,托底安置一批。活动期间,通过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式实现就业的分别为2860人,1857人,232人,占总数的57.8%,37.5%,特色一。4.7%

吸引用人单位主动吸纳就业困难对象。工作中,始终注重发挥三大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凡吸纳就业困难对象的市区各类企业。

二是网络优势。结合各类用人单位的缺工情况。有针对地组织劳动力资源,开展定向培训,最大化地满足各类企业的用工需求。

三是服务优势。对提供援助岗位的企业。给予人力资源市场会员服务、免费服务和绿卡服务。更重要的党委、政府对解决就业困难对象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诚恳的态度、优质的服务和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良好工作作风赢得了不少部门、单位的信任,改变了过去不愿接受、不愿招收就业困难对象的做法和态度。市城管局主动与劳动保障部门联系,要求从就业困难人员中招用城管执法协管员。市规划局也准备从就业困难人员中选聘一部分规划监察协管员。

两项新规与社区兜底相结合。将市政府新近出台的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盐城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使用和管理办法》盐政发[]215号)和《盐城市区建立就业援助基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试行办法》盐政发[]216号)这两项政策,特色三。与原由社区单一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兜底的做法结合起来,为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岗位来源,有效地解决市区公益性岗位开发使用管理政策不统一、管理不一致、工作不协调的矛盾。亭湖区7个街道在这次活动中一次性提供219个社区公益性岗位专门用于托底安置就业困难对象,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三、问题分析

效果好,存在问题:尽管这次活动层次高、影响大。但也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主要是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呈现出新特点:

一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传统纺织、服装企业招工难。盐城是纺织大市。各县(市、区)纺织企业都是传统的生产工艺,对年轻新成长的女性劳动力需求较多,而我市的初高中毕业生,大部分不愿在本地工作,以亲带亲,以邻带邻,纷纷到上海和苏南打工。因此,这类企业招工难是近几年一直努力解决的难题。据统计,本次招聘会需求缝纫、服装等岗位12407个,而报名人数只有823人,占6.6%。

二是一高一低”年龄偏大、技能偏低)就业困难对象求职难。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招收专业对口的技能人才,而不是传统的先招工后培训,同时,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企业普遍不愿意招用年龄偏大的劳动力者。本次招聘会共提供就业岗位22376个,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的18714个,占83.6%无年龄要求的仅有1392个,占6%。

三是技能性、技术性岗位用工缺口大。这类工种实行了特殊工种操作证书制度和技能等级准入制度。此类人员在人力资源市场一直比较抢手。本次招聘会全市共提供车工、焊工、电工等技术性岗位2315个,但报名的只有428人,占18.5%联鑫钢铁有限公司招收5名行车工,无人报名。

四是部分企业工资偏低。导致招工难。如江苏汽迪工艺品有限公司等3个企业招收近200名缝纫工,生产操作工,由于待遇较低,无人报名。

原因分析:这次活动仍有609名就业困难人员未能实现就业。其原因有三:

一是对援助的岗位期望值较高。导致就业难,难就业,不少人几经推荐,仍未能尽快实现就业。据统计这部分人员约占78.1%

二是已接近法定退休年龄。平稳过渡到退休,不愿接受托底安置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约占4.1%

三是受扶持创业优惠政策的影响。打算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约占17.8%

关键是要引导劳动者转变择业观念,分析结论:

一是市有条件、有能力、有政策、有机制、有综合服务措施解决困难对象的就业问题。只要不挑不拣,都能提供就业岗位。

二是消化本地劳动力要从外输为主迅速调整并加大力度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求。

三是要创新培训机制。有针对性地对劳动力进行定向培训并进行供求对接,提高就业成功率;或者由企业先招工,劳动保障部门上门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减少企业培训成本。

四是本地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改善劳动环境,能留住人。

四、下一步打算

做好这次“就业援助5000人”活动计划的跟踪落实,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阶段整的要求。巩固前阶段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广开就业渠道,加大援助力度,扩大困难群体就业。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篇(4)

据调查统计,xx镇有儿童1835人,其中男孩994人,女孩841人;留守儿童292人,在校留守儿童263人;贫困儿童46人,在校贫困儿童40人,其中小学在读21人,初中在读17人;父母外出打工的占72%;贫困儿童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1500元。通过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 、发展相对缓慢的村,这些村部分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孩子隔代,代管、单亲教育管理存在严重不科学性,家庭教育有严重断层;部分在家作田或者因病丧失劳动力,孩子家庭生活压力大,家庭教育缺失。

二、贫困儿童留守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贫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儿童学习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来看,贫困儿童家庭生活拮据,很大一部分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部分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们长期“溺爱”孩子,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另一部分虽然生活在父母旁边,但是由于父母忙于农活和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教育学习的重视不够,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认为学习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没有任何用处,因而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儿童无心向学;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因病丧失劳动力,长期在家毫无经济来源,只能靠低保维系生活,家庭困难,从而导致儿童过早的接触生活,面对生活中的现实,大部分家务劳动由儿童来承担,从而导致一些儿童心理压力大,体力透支、精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是因缺少父母关爱导致亲情缺失和监护缺少。这些贫困留守儿童还没有成年,心里或生理都处于转型期,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些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心理的关爱尤为重要。长期缺乏父母呵护,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障碍。有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遇到问题憋在心里;有的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情感和心理关怀,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显得比较孤僻和自卑。他们渴望与家人亲近,与人交流,需要精神上的强大支持,因缺少家长指导导致学业问题和行为偏差,有部分留守儿童甚至犯罪。

三是家庭经济差,导致儿童生活质量不高。贫困留守儿童多处于交通不便的村,他们的父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学习,外出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集型劳动,干的事是繁重脏活、苦活和累活,劳动时间相对较长,工资收入较少,一年难得回几次家;而留在家里的农民大都从事最基本的农活,经济来源单一且少,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人的基本生活。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三、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情况

xx镇妇联组织民营企业主、镇属企事业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等定期开展帮扶活动,积极做好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镇妇联为每名贫困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定期与孩子和家长进行交流,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谈心、救助、帮扶工作。 四、关于对贫困留守儿童救助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篇(5)

劳动保障部今天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从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关心群众生活、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做好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有关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通知指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和协调配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详细了解各项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帮助最困难的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把党中央关于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通知要求,各地要继续把两个确保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决不允许发生新的拖欠。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要进一步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各地要认真贯彻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到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证到位。认真落实好各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认真做好“春运”期间民工有序流动。要高度重视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各地要把纠正和处理两个确保不落实和企业恶意拖欠、克扣职工工资的行为,作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重点,加强监督检查。各地要集中精力开展一次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专项检查,依法严厉查处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责令用人单位补清所拖欠的工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通知强调,各地要集中时间和精力,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以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突出问题为重点的排查,检查各项劳动保障政策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困难群众,特别是那些停产、半停产企业中的困难群众。对排查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妥善解决。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篇(6)

一看房屋算家当。主要看住房面积、结构、时间,查看住房里生活起居设施、吃穿住用行用品,以及存放在家的固定资产和生产生活资料,估算所有家当现金价值,初步确定扶持对象。通过调查,该村有砖混结构房屋78栋,占11.4%;有土坯房589户,占85.7%;有茅草房20户,占2.9%。100%的户不愁吃不愁穿,59.4%的户有电视机,29.8%的人(外出打工人员除外)有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46.4%的户有摩托车、农用车等交通工具。

二看产业算后劲。主要看基础条件、种植面积、商品用经济作物面积,估算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能力,初步确定扶持方向。在调查中发现,该村基础条件落后,信息闭塞,是群众难以改变贫困现状的第一因素。全村有主线公路50公里,入户公路80公里,但硬化里程仅有8公里,占6%,且路况极差。全村还有53户完全未通公路。交通信息闭塞让璞岭成了一座孤岛,不能及时充分与市场对接,导致产业小弱散。比如,1组的李元清已有58岁了,但至今还没走出过大山,连仅30公里之外的庄溪集镇都没到过,家里住的是茅草房,睡的是破棉絮,一家三口极度贫困。又如,6组蔡金全一家有3个劳动力,11亩土地全部用于种植玉米,然后用玉米喂猪,一年下来,全家纯收入只有3千多元。群众田边地角种的也是多种多样,什么都有、什么都不成规模,产出来的也就是自家用。该村老百姓一年勤扒苦挣,平均每亩收入也就500元左右,只能勉强图个温饱,根本无法致富。

三看劳力算收入。主要看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平均年龄、身体状况、打工收入支出状况,初步确定托底对象。在调查中发现,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劳动知识技能缺乏,是群众难以改变贫困现状的主要原因。在因学致贫的同时,该村绝大多数农户无一技之长,227户贫困户中,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04%;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7.69%,这几类就是托底对象。

四看医教算支出。主要看是否有学生以及家人治病医药费支出,初步确定临时救助对象。在调查中发现,小病硬扛,大病难医,积劳成疾,是导致群众返贫的直接原因。该村患长期慢性病贫困人口占26.81%;患大病的贫困人口占7.66%;残疾贫困人口占1.28%。该村8组村民李启凤,前几年在外打工挣了20多万元,建房用去8万元,儿子在上大学,生活水平在当地属于上等。但一年前在山上砍柴时被压断双腿,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今年,他老婆又得了癌症,家庭陷入了极端困难状态。高中生和大学生就读期间的费用,成为一个贫困家庭最大的负担。全村227个扶贫户中,因学致贫39户,占18.75%;有66.83%的户认为当前或最近三年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子女上学开支困难。

对“四看四算”后的农户进行全面核查比对,将农户划分了5个类别:第一类是富裕户。指在产业发展、家庭收入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具有一定示范效应的农户。其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是该村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并为确定带头示范户打好基础。第二类是一般户。指在产业发展及家庭收入方面不具有优势,但能依靠现有自身能力保持基本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巩固提高,可达到小康水平的户。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国家规定的贫困线标准以上。第三类是扶贫户,指依靠现有自身能力难以维持基本发展,但给予一定扶持后,能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的户。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国家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第四类是特困户,指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贫困线以下,且因病、因学、因残、因灾、因智、因老、因弱、因环境、因劳力等九种原因,而不能通过扶持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的农户,需要政策兜底。第五类是五保户和孤儿。

为把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为精准扶贫提供决策依据,我们确定了“一看二算三会四评”的识别程序。

一看,即入户实地看、实地察,不漏一户,对有争议的农户和重点户,我

们组织工作组三上璞岭,三次进入农户进行重点核查。璞岭村__年有建档立卡户242户贫困人口719人,通过入户实地察看,精准识别,核定贫困户227户贫困人口712人。二算,即听当家人自己算、干部帮忙算。在调研过程中,有很多群众认为没有现金,就没有收入,将自产自用的粮食及农副产品、打工收入等没有折算成收入,导致结果失真,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引导群众采用收支分开、支出倒算的方法,把收入支出算尽算准。

三会,即召开屋场会、党员代表会、群众代表会,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调查组在该村召开屋场会28次、党员代表会4次、群众代表会22次。我们发现该村党员群众对精准扶贫热情高、信心足。村党支部书记王朝东说“我在村里干了几十年,现在依然贫困,深感内疚。现在璞岭村被纳入全县精准扶贫试点,这是上级对我们最大的信任,我们不管脱几层皮、流几身汗,都要把工作做好!”

四评,即通过周边群众评、党员代表评、村组干部评和村民代表评,民主表决,集体决策,看识别对象真不真,让贫困户的识别在村组群众中比得、论得、公示得,确保识别工作不出现矛盾和问题。在召开的村民代表会议上,大家普遍反映“这次工作搞得实,工作组火眼金睛,算得让人服气。”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篇(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密切党同职工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履行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市总工会成立了由市总领导带队的5个调研组,于4月23日至5月10日采用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我市145家困难企业和400名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调研的基本情况:

1、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企业共有145家,其中国有66家,集体38家,外商3家,私营29家,其它9家。

职工总数55003人,其中:下岗职工(待业)总数15942人。困难职工总数8921人(男3569人,女5352人),其中30岁以下982人,31--40岁3033人,41--50岁3122人,50岁以上1784人。其中小学文化1338人,中学中专7047人,大专836人。

因下岗致贫4014人,因家庭成员患大病致贫892人,因子女上学致贫446人,因收入低致贫1784人,因天灾人祸致贫446人,其它1339人。

困难职工享受生活救助人数6798人,享受低保6100人,享受医疗救助4728人,享受助学救助1338人,享受住房救助44人,享受再就业优惠1159人,其它374人。

困难职工在国有企业的4143人,集体企业的1368人,私营企业的227人,外资企业的50人,其它3133人。

困难职工在机械冶金行业的2676人,在建筑行业的375人,在纺织行业1248人,在煤炭行业35人,在军工行业107人,在交通运输行业的847人,在其它行业的3633人。

2、被调查职工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职工400名,其中男227人,女173人,18-30岁的有65人,31--40岁的有167人,41--50岁的123人,51--60岁的45人。

被调查职工中文盲4人,小学23人,初中、高中(中专)320人,大专以上53人。

被调查职工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国有204人,集体113人,外商41人,私营31人,其它11人。

被调查职工工作单位所属行业:机械冶金8人,建筑27人,纺织41人,煤炭15人,电力、煤气23人,商业饮食服务129人,科教文卫体4人,农林牧渔16人,机关团体10人,其它127人。

被调查职工所从事的具体职业:工人有272人,经营管理人员68人,专业技术人员33人,其他27人。

被调查职工目前工作状况:在岗203人,下岗待业164人,打零工33人。

被调查职工中有218名所在单位拖欠工资,企业欠发工资3个月以下42人,4--12个月89人,13--18个月48人,18--24个月39人。企业欠发工资额:20xx元以下106人,20xx--5000元67人,5001--8000元45人。

被调查职工本人20xx年(1--4月)月平均货币实际收入:无收入106人,1--500元241人,501人--1000元53人。

被调查职工近3年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幅度较大的有26名,有所提高的有66名,没有变化的217名,有所下降的有76名,下降幅度较大的15名。

被调查职工中有135名职工家庭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65名职工家庭不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保家庭每月每人平均享受31--60元低保费的有67名,享受61--90元有41名职工。

从被调查职工中的135名困难职工从致困原因上看:有45人因企业效益不好收入低致困,87人因下岗失业致困,110人因就业人口少致困,13人因家人有大病致困,92人因拖欠工资致困,6人因供子女上学致困,21人因其它原因致困。

20xx年8月以来有135名职工享受医疗救助,75名职工享受助学救助,57名职工享受就业或再就业救助,135名职工享受生活救助,15名职工享受其它救助。

被调查职工目前需要就业帮助的116人,需要医疗帮助的132人,需要上学帮助176人,需要小额借(贷)款帮助的107人,需要住房帮助的33人,收入太低需要帮助的156人。

被调查职工再就业需要技能培训的55人,需要职业介绍95人,需要资金帮助107人,需要企业安排73人,需要落实就业政策的56人,等机会再说的19人。

被调查职工医疗需要参加医保的112人,需要报销拖欠的医疗费79人,需要优惠就诊的83人,需要出台困难职工医疗政策97人,需要帮助解决大病医疗105人。

被调查职工住房目前需要资助买现住房的6人,需要资助建房的12人,需要租赁经济型住房的23人。

被调查职工对20xx年8月以来开展的困难职工帮扶活动的总体评价:认为很好的有85人,认为较 好的有205人,认为无所谓的有22人,认为走形式的有88人。

被调查职工对我市目前政策帮扶措施满意的有66人,对小额借(贷)款帮扶措施满意的有27人,对技术帮扶满意的有5人,对党员结对帮扶满意的有67人,对单位对口帮扶满意的有45人,对发救济款、物满意的有175人,对工会送温暖帮扶措施满意的有138人,对困难职工帮扶活动满意的有95人。

被调查职工认为当职工生活发生困难和变故时,职工希望找行政单位帮助的53人,希望找党组织帮助的76人,希望找工会帮助的98人,希望找亲戚、朋友帮助的103人,靠自己的45人。

被调查职工当家庭生活遇到重大困难时,单位组织给过帮助的有133人,亲戚给过帮助的有232人,邻居给过帮助的有9人,同事给过帮助的20人。

职工对家庭今后一段时间生活状况前景看法:生活水平会逐步提高的有53人,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的有275人,生活水平将会继续下降的有72人。

二、困难企业状况:

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本次调查的145家企业,处于困难状况的占89,如市经贸委系统共有60家企业,其中有30家企业处于停产状态;有26家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有16家企业的待岗职工不能拿到生活费;有44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离退休人员、在册职工及大病、重病人员医疗费不能按时报销问题;有38家企业欠交养老保险金,有35家企业欠交失业保险金;有12家企业向职工借款,有18家企业不能退还职工集资款,有22家企业收取职工风险金,有6家企业收取职工股金;有5家企业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死亡职工家属抚恤金。

##市第一制药厂始建于1970年,属国有中型企业,现有在册职工688人(在岗20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36人(离休3人)。截止今年3月底,企业共欠交养老保险金1218.9万元,其中本金360.6万元,滞纳金和利息858.3万元;企业一直未参加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因企业连年亏损,1998年全面停产。企业职工全部下岗而且享受不到下岗、失业、保险。职工没有生活来源,生活问题亟待解决。

市清真肉联厂建于50年代,是回族肉类生产加工企业,全民所有制性质。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该厂1991年处于停产状态。该厂现有在册职工245人;离退休人员73人(离休2人);企业停产以来,职工基本生活无保障,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等问题无法解决,该厂职工及离退休人员97年以来连续到市政府集体上访。经市政府协商,该厂234名职工于20xx年5月享受到失业救济。截止20xx年底,该厂负债2414.2万元(其中贷款2058万元,不含银行利息2400万元)。经初步认定,市清真肉联厂已资不抵债2100多万元,企业的土地、厂房及设备等资产均抵押给了银行。截止目前,企业共欠交养老保险金128.2万元(不含216万元滞纳金);欠交失业保险金11.9万元(不含13.4万元滞纳金),企业共拖欠停产前职工工资12万元;欠职工集资款及风险抵押金68万元;欠职工退休时替企业垫交养老保险金10万元;拖欠职工生育费、丧葬费、抚恤金等5万元。

市鞋业集团为市属集体企业,现有在册职工1300人,离退休462人(离休2人)。待岗职工1050人,留守30人,工资已有4个月没有发放。水、电无力支付。462名离退休人员医疗费难以解决。企业共欠交养老金、失业金153.9万元(不含55.3万元滞纳金等)。欠职工股金、集资款515万元。

市第二针织厂现有在册职工780人,已全部下岗。离退休人员349人(离休4人)。企业总负债571.1万元(有3532万元债务已转移给吉雄(##)药业公司)。现有土地和厂房被抵押在工商银行。该企业目前已无资产、无设备、无产品、无市场,企业已经完全丧失组织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由于该企业无力参加医疗保险,退休职工的医疗费报销问题无法解决。职工生活非常困难。

三、困难职工的状况及特点

困难职工群体是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本次调查的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活上成为落伍者。困难职工群体大多是下岗失业人员。他们由于年龄偏大,技术落后,文化较低等原因,普遍存在再就业难的问题。困难职工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在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实现再就业。有些找到工作或零活的下岗失业人员,没有稳定工作环境和收入,很容易二次下岗或失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跟在时展的后面,被甩在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一部分人跟不上社会步伐,将成为社会救助的永久对象。

2、职工身份的特征比较明显。“困难职工群体”是一个比较能说明问题的名词。他们的职工身份比较明显。他们集中在城镇,集中在国有企业,集中在传统产业中,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有相同的经历,相互之间历史联系也多,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支持的者大都是工人,因此这个困难群体基本上都是职工的身份。

3、失落感比较强。在计划经济时期,广大职工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一样,大家吃平均主义大锅饭,都是国家主人翁,政治经济地位大体都一样。现在职工中的一部分人沦为困难职工,他们的失落感较强,而现在的城镇生活费用高,钢性强,弹性小。生活中又增加了原来属于社会保障而现在需自己负担的消费项目,如住房、子女上学教育费用,部分医疗和养老费用等。困难职工大多属于中年人,他们的家庭负担也重,一旦收入没有来源,全家都会陷入困境。

4、“遗传”特征比较明显。“龙生龙,凤生凤”的贬意讽刺遗传的打油诗用在这里不为过。困难职工群体往往是上辈穷、下辈亦穷。困难职工因其自身素质较低,其经济和其它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子女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困难职工子女的义务教育费用实际上是缺乏保障的。教育阶段辍学的基本上是贫困家庭的子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根本不含子女上学的教育费用,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没有一技之长,导致出现上辈穷,下辈也穷的“遗传”现象。

5、个人综合素质偏低。技术单一,思想观念陈旧,个人综合素质偏低是困难职工群体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他们的思想观念不太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在企业和劳动力都走向了市场,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在相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不得不处于困难地位。

四、困难职工群体形成的原因

从本次调查的困难职工群体来看,其形成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下岗失业。失业与贫困是伴生物。本次调查有64以上困难职工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下岗。劳动力供大于求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市就业问题也是如此。一方面新增劳动力逐年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新技术的运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致使企业减员增效,就业单位相对减少;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经营困难,停产半停产增多,下岗职工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结构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素质人才少,技术工人短缺,形成大量下岗失业人员,他们的生活境况非常困难。

2、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是困难职工群体形成的直接原因。而贫富差距又是分配不公造成的。在资本与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劳动者在分配中的弱势地位非常明显。有不少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压低、克扣、拖欠职工工资和减少劳动保护投资的办法来增加资本的利润收益。在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关系中,体力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一般都有保障,而且不断长工资,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技术入股并可以拿到高薪,而一般工人的收入普遍较低且缺乏保障。在行业分配方面,电业、银行、通讯等企业职工工资较高,而产业工人工资报酬较低,而且还有良性与恶性循环之说。如:工资的高低决定着交纳养老保险金的比例和数量,退休后仍不是一个水平线。

3、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保障不完善是我国困难职工群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社会化水平低。有许多企业都是单位缴纳养老统筹金后,政府才给所在单位的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否则不予发放。这种单位特色的社会保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它不但混淆了政府、社区、单位之间的职能界限,而且苦乐不均,减弱了社会保障分散风险的能力,无法保障最需要保障的困难企业的职工生活。在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政策还不配套,社会保障实际上成为了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五、解决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群体问题的建议

1、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解困。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好困难职工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困难职工群体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该高度重视。解决好困难职工问题,关系到党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去深刻理会帮扶困难职工的重要意义,加大对他们的关爱,使他们早日摆脱贫困。

2、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是解困的根本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已经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已经制定了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政府要帮助困难职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就要切实落实劳动、财政、税务、工商和金融信贷方面优惠政策。要加大督查落实政策的力度。利用优惠政策鼓励非正轨就业,通过多种就业渠道,保证职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3、调整分配结构。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位次摆正,先是按劳分配,然后才是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初次分配要按照工资、成本、税收、利润的顺序进行,把保障劳动者权益放在第一位。凡拖欠职工工资、保险金和集资款的应当限期清偿。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保险政策的重点要由生活保障向就业保障转移。一方面要扩大生活保障的内容和范围,如扩大互助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在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应对困难职工群体辅之以必要保险政策和特殊照顾。另一方面要对帮助就业的保障进行探索。要多渠道筹集就业基金,要动员社会捐助,地方财政要保证支出一定比例的就业基金。

5、深化企业改革。要端正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明确职工群众在改革中需要什么。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带动整个改革的健康发展。只有把企业搞活了,才能发挥其以积极的作用,才能实现彻底的“解困”。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篇(8)

一、对象范围

建档立卡的所有未脱贫户、已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经省民政厅和省扶贫办核对,由省民政厅反馈后另发,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除外)

二、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X年X月X日前)。

镇民政站根据县民政局、扶贫开发局将数据监测比对拟排查对象信息反馈各各村,并安排部署有关工作。

(二)全面排查阶段(X年X月X日前)。

各村要根据反馈信息,依托驻村“四支队伍”全面核查未脱贫户、已脱贫户、边缘户、脱贫监测户享受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情况。一是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排查。范围为全镇尚未脱贫的X户X人,工作重点是①对已经享受低保政策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对象重点核实低保档次和“分类施保”落实是否到位,是否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②对已经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对象重点核实照料护理人是否落实日常照料服务,是否有入住县中心敬老院的意愿;③对未享受低保和特困政策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对象要X%入户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一人。二是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排查。已脱贫户指X、X年以来的所有脱贫人口,重点核查未享受低保和特困政策的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对象。①对X、X年脱贫的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对象,首先组织“四支力量”进行综合研判,对确需入户排查的对象进行入户排查;②对X年以来脱贫的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对象要X%入户排查。三是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排查。重点对未享受低保和特困政策的对象进行入户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在排查过程中,要主动发现,对因新冠病毒疫情、疾病、残疾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协助按照程序申请相关救助。四是综合研判。本次排查,要以行政村为单位,通过召开驻村“四支队伍”参加的综合研判会,及时准确掌握贫困家庭个案情况和兜底保障需求,形成兜底保障台账。五是按时上报。X月X日前,以村为单位将兜底保障对象排查核实情况以正式文字形式分别上报镇民政办,扶贫办。镇民政办和扶贫办共同研判后,X月底前上报镇民政办,扶贫办备案。

(三)政策落实阶段(X年X月底前)。

一是对尚未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的未脱贫户、脱贫户、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根据排查核实情况,各镇村逐户逐人分析研判,及时将符合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孤儿等社会救助政策以及其他民政帮扶政策的人员按照工作程序全部纳入救助帮扶范围,依规发放救助帮扶资金或提供救助帮扶服务,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二是对已经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救助范围的未脱贫户、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持续落实相关社会救助政策,结合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复核,重点查看救助水平是否偏低,“分类施保”“渐退帮扶”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各类救助供养资金是否足额及时发放等,因户制宜,有针对性的落实各项保障和救助政策,确保其稳定脱贫不返贫。三是对不符合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条件的,要逐户逐人说明不予纳入的具体原因,并将名单及时报送县民政局、扶贫开发局,各镇、农业、人社、卫健、医疗保障、住建、教育、金融等部门,要依据县民政局、扶贫开发局反馈名单落实产业、就业等其它有效帮扶措施。四是密切关注低收入困难人群基本生活状况,积极运用主动发现机制,分析可能存在影响基本生活的风险,作为潜在救助对象予以重点关注。

(四)查漏补缺阶段(X年X月底前)。

根据上级反馈的数据比对情况,及时组织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排查核实和政策落实“回头看”,进一步查漏补缺,及时解决发现个案问题,确保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排查和政策落实纳入当前重要工作日程,村主要干部要亲自挂帅,周密部署,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压实责任,确保按期完成排查和政策落实工作。

(二)深化作风建设。

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坚决纠正排查核实和政策落实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深入一线、走村入户,准确了解掌握贫困家庭基本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严肃查处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脱保”“漏保”问题,确保救助对象精准、因户施策精准,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三)发挥购买服务作用。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篇(9)

2、大范围、高密度认真调查摸底。一是成立了全市就业困难对象调查组。全市共组织了36个专项调查小组,按照x政发[2009]74号文件明确的10种对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逐人逐户的调查登记工作。市区专门印制就业困难对象调查登记表,由市区各街道、社区分别负责辖区内的就业困难对象调查摸底工作。各县(市)也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调查摸底工作。经过一周的仔细摸排,建立了就业困难人员基础台帐,汇总上报就业困难对象5790人,其别困难对象(零就业家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双下岗失业或单亲家庭)1955人。二是成立了全市“援助就业5**人”活动岗位采集组。按照方案中明确的全市援助岗位不少于1**0个,其中市区不少于3500个的要求,分50个采岗小分队,分别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援助基地和其他各用工单位采集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的岗位。先后采集就业岗位22376个,其中公益性岗位1298个,30家就业援助基地岗位872个,企业用工岗位20206个。市劳动保障局和市人事局还专门召开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申报工作会议,要求及时上报空缺的公益性岗位,共采集公益性岗位26个。

3、多层次、大规模合力举办活动。5月31日上午,由xx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援助就业5**人”暨服务企业用工市县联动大型招聘洽谈会在xx市奥体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层次高。这次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到市区主会场宣布招聘洽谈会开幕,市政协主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常委、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察看主会场。各县(市)同步设立分会场,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亲临现场,出席分会场开幕仪式。建湖县于5月31日和6月19日分别举办了专场招聘和小本创业项目推介暨成果展示会,县长**、县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出席了会议。二是规模大。此次活动,市区主会场及各县(市)7个分会场共组织492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21078个,动员和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劳动者4.6万人进场求职,其中市区主会场有6**多人。三是效果好。活动中,求职人员和用工单位纷纷向报道活动的新闻媒体表示感谢党和政府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关心,为企业用工搭建平台提供载体,有效解决了一批困难对象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全市共有7229人达成就业意向,其中就业困难对象2860人。

4、实名制、广覆盖全力托底安置。一是筛选。对招聘会后的空缺岗位及仍未就业的困难人员,逐一进行登记建立人员花名册,在社区实名张贴,使要求岗位援助的每户就业困难家庭都能知晓市区公益性岗位使用空缺情况。二是分类包干。根据花名册对未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按社区落实到人头,实行分类包干援助。对有劳动能力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人数较多的,由社区通过组织举办小型专场洽谈会的形式进行援助;对年龄在40周岁以上就业较为困难的,由社区通过社区公益性岗位进行援助;对社区自身难以消化或难以通过岗位推荐实现就业的,由户口所属地街道在开发的社区公益性岗位中统筹安排,实行托底安置就业。三是动态援助。开展了周跟踪、月家访、季调查的帮扶制度,定期了解就业困难人员对岗位的适应情况、收入状况,帮助其稳定就业,同时不定期地了解就业困难人员工作和生活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矛盾与问题,切实做到帮助一人就业,解决一家生活,维护一方稳定。

二、成效与特色

这次全市“援助就业5**人”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对政府的信心,切实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用工和困难群众就业的问题,让企业和群众得到了实惠,先后建立健全了就业困难群体登记管理、援助岗位采集、再就业援助跟踪服务动态管理三项工作制度,实现了“五个全部”,凡是符合援助条件的,全部登记管理;凡是需要政策帮扶的,全部及时帮助落实;凡是有培训愿望的,全部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凡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全部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凡是不挑不拣工作岗位的,全部提供就业机会。与以往相比,本次活动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特色一,把市场服务与托底安置相结合。在发挥市场调节就业作用的同时,注重运用帮扶手段解决困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对有一定市场就业能力的就业困难对象,通过日常服务和举办劳务集市及大型招聘洽谈会的形式,解决一批困难人员就业。对市场就业能力弱的,落实专人提供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三送”服务的方式,帮扶一批困难人员就业。对提供上述两种市场化服务仍难以实现就业的,由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发的公益岗位中,托底安置一批。活动期间,通过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方式实现就业的分别为2860人,1857人,232人,占总数的57.8%,37.5%,4.7%。

特色二,把动员组织与政策引导相结合。为组织好这次“援助就业5**人”活动,吸引用人单位主动吸纳就业困难对象。在工作中,始终注重发挥三点优势作用:一是政策优势。凡吸纳就业困难对象的市区各类企业,均可全额享受为期不超过3年的企业应缴部分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二是网络优势。结合各类用人单位的缺工情况,通过市、县(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基层就业服务网络,有针对地组织劳动力资源,开展定向培训,最大化地满足各类企业的用工需求。三是服务优势。对提供援助岗位的企业,选聘就业困难人员的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援助基地、街道社区就业实体除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外,给予人力资源市场会员服务、免费服务和绿卡服务。诚恳的态度、优质的服务和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良好工作作风赢得了不少部门、单位的信任,改变了过去不愿接受、不愿招收就业困难对象的做法和态度。市城管局主动与劳动保障部门联系,要求从就业困难人员中招用城管执法协管员。市规划局也准备从就业困难人员中选聘一部分规划监察协管员。

特色三,把两项新规与社区兜底相结合。将市政府新近出台的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xx市区公益性岗位认定使用和管理办法》(x政发[**]215号)和《xx市区建立就业援助基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试行办法》(x政发[**]216号)这两项政策,与原由社区单一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兜底的做法结合起来,为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岗位来源,有效地解决市区公益性岗位开发使用管理政策不统

一、管理不一致、工作不协调的矛盾。xx区7个街道在这次活动中一次性提供219个社区公益性岗位专门用于托底安置就业困难对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三、问题分析

尽管这次活动层次高、影响大,效果好,但也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主要是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呈现出新特点:一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传统纺织、服装企业招工难。xx是纺织大市,除xx悦达纺织外,各县(市、区)的纺织企业都是传统的生产工艺,对年轻新成长的女性劳动力需求较多,而我市的初高中毕业生,大部分不愿在本地工作,以亲带亲,以邻带邻,纷纷到上海和苏南打工。因此,这类企业招工难是近几年一直努力解决的难题。据统计,本次招聘会需求缝纫、服装等岗位12407个,而报名人数只有823人。二是“一高一低”(年龄偏大、技能偏低)就业困难对象求职难。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多数是根据岗位需要,招收专业对口的技能人才,而不是传统的先招工后培训,同时,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企业普遍不愿意招用年龄偏大的劳动力者。本次招聘会共提供就业岗位22376个,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的18714个,占83.6%,无年龄要求的仅有1392个,占6%。三是技能性、技术性岗位用工缺口大。这类工种实行了特殊工种操作证书制度和技能等级准入制度,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才能取得,此类人员在人力资源市场一直比较抢手。本次招聘会全市共提供车工、焊工、电工等技术性岗位2315个,但报名的只有428人,xx钢铁有限公司招收5名行车工,无人报名。四是部分企业工资偏低,工作环境较差,导致招工难。如**工艺品有限公司等3个企业招收近200名缝纫工,生产操作工,由于待遇较低,加之工作辛苦,无人报名。

这次活动仍有609名就业困难人员未能实现就业。其原因有三:一是对援助的岗位期望值较高,在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工作地点上提出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就业难,难就业,不少人几经推荐,仍未能尽快实现就业。据统计这部分人员约占78.1%。二是已接近法定退休年龄,希望实现稳定就业,平稳过渡到退休,不愿接受托底安置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约占4.1%。三是受扶持创业优惠政策的影响,改变求职就业的初衷,打算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约占17.8%

四、下一步打算

我们将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阶段整的要求,做好这次“就业援助5**人”活动计划的跟踪落实,巩固前阶段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广开就业渠道,加大援助力度,扩大困难群体就业。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篇(10)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健全完善运行机制,按照州人社局统一的安排部署,XX县人社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安排,采取不同的方式切实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帮助,切实做到了宣传到位、服务到位、政策到位、维权到位。为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XX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县妇联联合成立了“春风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政府也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协调抓,办事人员具体抓,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将“春风行动”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完善了工作制度。并设立了服务咨询台,做到了组织落实到位,任务分工明确,措施具体得力。全县形成了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

抓共管的良好格局,确保了全县“春风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了能让有转移意愿的各类农村劳动者了解到就业服务政策、知道求职门路、掌握务工常识、了解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地址和联系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就业的积极性,我局坚持把宣传发动贯穿于“春风行动”工作的始终,采取组织宣传队宣讲、印发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政策法规、外出务工常识。认真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为劳务人员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为顺利开展春风行动营造了良好氛围,免费印发“春风卡”等宣传资料,重点介绍进城务工基本常识、生活安全须知、求职就业指南、维权注意事项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等信息,增强了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至目前,共免费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00余份。

三、搭建市场,拓展渠道

打造企业对接平台,为了引导农村劳动者有序转移就业,加快城乡统筹就业步伐,为具备基本外出条件和要求的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拓展就业渠道。XX县人社局千方百计与输入地和江西就业局协调沟通,于1月在XX县县城举办的就业援助月中,积极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开展劳务对接活动,参加本次招聘会的企业共有12家,提供就业岗位,134个,参加企业招聘会的务工人员达,2000多名,当场达成就业协议182人。

四、开展培训,提升素质

不断提高就业竞能力,我局坚持按照“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培训模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一是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由县局工作人员中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宣传队,逐乡进行了外出务工常识和劳动政策法规培训和外出务工常识培训,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维权意识。二是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对群众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摸底,在充分了解群众培训意愿的基础上,重点开设了计算机、家政服务、缝纫、建筑、电焊等市场前景好,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了培训。三是依托优势劳务加大品牌劳务培训。坚持“求精求专、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扩大规模”的原则,围绕已创建的劳务品牌开展培训,走以品牌占市场、以品牌扩规模的劳务输转路子。

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品牌劳务,不断扩大输转规模,提升劳务输出质量和档次,增加市场信誉度,以此带动劳务输出集团化和有序化输出,提高了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四是依托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培训。我局积极会同县工会与县内部分企业联系,对全县的酒店服务员、企业在职职工和部分建筑公司职工进行了在职职工的提高性培训,不断强化了岗位技能,逐步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质量。五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储备式”、“对接式”、“定向式”培训。在充分调查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培训专业,联合职业中专重点在培养“两后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上下功夫,推行了毕业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双证制”增强了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务市场的竞争力。六是开展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在充分调查摸底的

基础上,聘请 SYB创业培训教师,

对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创业能力。至目前,全县共举办技能培训班5期559人。通过培训,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他们也以技术过硬、诚实守信、勤劳吃苦的优秀品质在各劳务基地占稳了脚跟,树立了高台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

五、广泛调查,深入摸底

夯实发展劳务经济基础,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县劳务经济发展状况,掌握劳务输出的一些基础数据,摸清我县各乡镇新建的劳务基地、劳务经纪人、劳务带头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情况。XX县人社局认真组织各乡镇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摸底调查,对我县劳动力资源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为我县制定发展劳务经济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目前,共摸底调查各类劳务经纪人和劳务带头人113人,登记回乡创业人数,329人,巩固和发展劳务基地14个。

六、加强管理,提升服务

强化农民工维权意识。一是抓机制建设。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农民工维权活动,积极协调构通,精心组织安排,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认识,成立了外出务工人员维权知识培训领导小组,形成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就业中心、劳务办、劳动监察大队、各乡镇司法所、人社中心等相关部门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二是抓监督检查。为了进一步落实劳动就业法律法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使各项维权活动落到实处,我局结合务工人员维权常识宣传活动,

联合劳动监察、公安、工商等部门进行了专门的中介机构清理整顿,对提供虚假用工信息等行为的进行了严肃查处。对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的中介机构限期整改,并要求将各项制度、收费标准、监督电话和各类证照上墙,对务工人员反映的问题及时向企业负责人反馈协调解决,避免劳资纠纷发生和矛盾激化,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抓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劳务中介机构和劳务经纪人门路广、反应灵、信息多、行动快的优势,把“劳务中介”和“劳务基地”有机联系起来,建立资源共享、有序竞争的输出机制。搭建起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对接平台,广泛收集劳务用工信息,为劳务人员提供了就近就地的信息服务。

在此次“春风行动”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引起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巩固“春风行动”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抓好劳务输转和农民工工作,强化宣传发动,促进就业观念转变,主动“走出去”,搭建劳务协作平台,强化劳务协作,努力拓宽输转渠道,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坚持“以培训促输转、以技能促就业、以品牌打市场”的工作格局,强化技能培训,努力解决劳务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推动全县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真正实现各取所需、各尽所能,达到互利双赢。

春风行动工作报告【二】

为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切实帮助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就业工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请定期提供本地企业招工情况和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情况的通知》要求,结合本乡实际,开展春风行动,采取了一系列筹备措施。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为加强对就业援助活动的领导,我乡由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相关成员单位,确定成员分工,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制定就业援助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就业援助活动内容开展工作,在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安排和部署,为开展好就业援助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措施保证。

二、扎实摸底,狠抓落实。

组织召开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参加的座谈会,收集就业困难群体对援助活动的看法和要求,增强援助活动的针对性,促进就业援助月活动的深入开展。

针对就业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人员主动上门到援助对象家中,开展入户调查,上门宣传各项就业政策,了解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新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困难和就业需求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认真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关心的问题。及时向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服务。经过援助,帮助解决就业困难群众就业13人。

三强化措施,务求实效

积极提供岗位信息,促进援助对象实现就业。通过公告栏和召开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会等方式,动员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用于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针对就业困难对象的需要积极收集就业岗位信息,通过多种方式提供给援助对象,促进援助对象实现就业。免费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推荐安置就业26人。

四、引导创业,自谋出路

对有创业愿望的对象,积极指导和帮助他们申请小额贷款,帮助解决个体经营创办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强化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措施,紧紧围绕失业创业人员面临的困难开展援助服务。对创业人员上门走访,加强创业指导和帮扶,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的主动性,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创业能力,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扶持就业15人。

五、开展培训,提高素质

大力开展培训,让更多的援助对象掌握一技之长。制定培训计划,积极落实就业培训计划,提供短期就业培训,动员组织有培训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务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特别是应用工单位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提高就业困难群众就业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时并举。 通过技术培训,自谋职业928人。

六、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为营造就业援助活动的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就业政策,重点宣传《就业促进法》和《劳动

合同法》,大力宣传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政策和具体援助措施,广泛开展以就业援助周活动内容为主的宣传活动,通过印发宣传手册、悬挂横幅标语、散发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宣传就业政策,在乡政府大门口设立宣传服务咨询站台、印发宣传材料3000余份,制作横幅2条,版面6块。让全社会了解新政策的意义和具体内容,让就业困难人员了解自己适合的政策和具体办理办法。不断扩大就业援助的影响,使就业援助活动面向广大群众,形成全社会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氛围,帮助更多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稳定就业。

春风行动工作报告【三】

一、活动成效

活动期间,在县城和乡镇分别召开了专场招聘会或务工政策宣传活动,共计12场。1月25日,我县首场“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在东泉镇举行,当天进场招聘单位13家,总入场人数2824人次,咨询服务1000多人次,发放资料3500份;就业岗位1000多个;达成用工意向145人。同时充分利用“就业通”短信平台以及室外电子彩屏发送企业用工信息21402条。

同时,各个乡镇也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劳务洽谈和信息政策的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利用街日到人员集中、流动性大的公共场合,主动宣传就业再就业政策,努力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活动,使广大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参加招聘会,人人知晓并参与“春风行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树立了我县关注就业、心系农民工的良好形象。

二、主要措施

(一)部门协力,精心组织。此次“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及时成立了专门的筹备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人社局分管就业工作的党组书记担任,成员由县就业中心领导及股室成员组成。同时及时制定并下发了《____县2014年“春风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和分工,要求乡镇同步开展“春风行动”招聘宣传活动,分管领导亲自抓,落实专人负责,部门联动,取得良好成效。

(二)多举并措,宣传到位。为确保广大进城务工人员能及时知晓“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的有关信息,搭建起用人单位和务工者的交流平台,我们多形式宣传招聘会信息,一是利用就业信息宣传栏、广场背投屏幕、电视新闻、广播方式提前招聘会信息;二是由乡镇所工作人员分发宣传单,进村入户将招聘会的时间、内容等信息宣传出去;三是充分利用“就业通”短信服务平台,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招聘会有关信息;四是组织工作人员到车站等人口流动大的地方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使广大农民工了解到务工常识、求职门路、培训信息和相关政策。通过多渠道宣传,造大了“春风行动”声势,将“岗位、政策、服务”送到家,落实到位。

(三)摸清情况,整顿市场。为全面掌握劳动者的求职需求和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我们以乡镇劳保所为依托,深入企业了解用工状况,走村入户了解农民工返乡及外出情况,并建立外出人员台账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表,做到基础台账明、动态数据清、就业状况准、招聘需求实。同时,为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我会与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联合行动,走访县城内的用工单位和中介结构,引导进城务工人员到推荐的服务机构求职。

三、存在问题

(一)我县12个乡镇120多个村民委,部分村屯距离乡镇或县城较远,交通不便,虽然我县已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强宣传力度,但仍然难以达到及时、全面。

(二)劳动力市场缺乏规范管理,虽无非法固定中介存在,但有些企业招聘、招工未经登记审核信息乱张贴,求职者难辩真伪。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篇(11)

今年以来,我市总工会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扶贫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创新机制、强化措施落实等,帮扶我市船步镇炉埇村14户精准帮扶户和9户联系帮扶户成功实现脱贫,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我市总工会还主动扛起做好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政治责任,解决困难职工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问题,切实让广大职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根据我市统一安排,我市总工会联系帮扶船步镇炉埇村委的15户有劳动能力的精准帮扶贫困户和12户没有劳动能力的联系帮扶低保五保贫困户。因部分贫困户退出帮扶序列,目前我市总工会对口帮扶船步镇炉埇村精准帮扶户14户,联系帮扶户9户。为切实加强对驻村联户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市总工会高度重视,成立我市总工会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以党组书记任组长,抽调单位班子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派驻专职人员为驻村信息联络员。领导小组负责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及今后的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的组织、协调、检查、督查等工作,切实做好入户调查,表册填报,结对帮扶、政策解释、矛盾化解,夯实基础,助推发展等工作。

深入调查,制定脱贫规划

精准扶贫,关键是搞准民情民意。为摸清扶贫户的情况,我市总工会领导多次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贫困户家中,按照帮扶记录簿和帮扶工作手册内容,逐一登记信息,建立贫困户档案资料,做到“一户一档”。按照省、市的要求把贫困村、贫困户相关的信息及时全部录入广东扶贫信息系统。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帮扶工作组发现贫困户致困的原因大多数是因病、因学、缺乏劳动力。在摸清每户的帮扶需求之后,我市总工会驻村工作组精准施策,为贫困户量身制定帮扶计划。贫困户许灿荣住房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但由于家境贫困无力对房屋进行维修。我市总工会驻村工作组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筹集资金1万元为其修葺房屋,排除了安全隐患。贫困户李英因丈夫患重大疾病,家庭失去经济支柱,独自一人抚养几个未成年子女,家庭负担很大。我市总工会为其量身制定帮扶政策,以单位自筹形式于2019年投入5000元为其提供100只鸡苗和饲料,帮助其开展养殖业。同时,还推荐李英担任村保洁员,每月可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今年,李英丈夫因病去世,我市总工会送上遗属慰问金5000元及其子女助学慰问金8000元,帮助李英一家走出困境,实现稳定脱贫。

强化政策落实积极开展帮扶工作

我市总工会在一系列的深入摸底调查基础上,对贫困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条件的,及时帮其联系落实相关政策,2020年,我市总工会党建班子通过自筹投入5785元为现在帮扶户23户65人购买“云浮惠民保”等医疗保险,进一步减轻帮扶户因病造成的重大支出费用,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措施落实。

落实每年“两节”慰问及进行疫情期间慰问,2020年7月28日,我市总工会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户进行疫情期间慰问,慰问帮扶户23户,送上慰问品及慰问金11000多元;2020年9月24日,我市市总工会对船步炉冲对接帮扶户23户进行“中秋”慰问,并送上慰问品及慰问金1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