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3 09:25:46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大纲》(试用)指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身服务劳动 、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 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把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 习惯作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足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对习惯问题的重视。众所周知,习惯是在长时间里 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对于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 先生曾指出:“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叶圣陶序跋集》第307页)魏书生认 为,“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就像冲破种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论人生 》第24页)。英国教育家洛克则把习惯当做培植人生幸福的根基,他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 养儿童的良好习惯,甚至一个人的幸福也往往归结于自己的好习惯”。(《教育漫话》第32页)因而,我们必 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 就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首先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肯定应该是一个 劳动者,不进行劳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可思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 对劳动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因为认真严肃的劳动经常是艰苦的”。“教育应当培养对 劳动的习惯和爱好,他应当使人能在生活中为自己找到劳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所以,我们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人生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 奠基作用。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如果形成了不良习惯,要想改过来则谈何容易,会 让人一辈子吃亏。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可谓是用蜜水泡大的,家庭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工作现代化程度的不 断提高,反而易使他们的劳动意识变得淡薄。石油,这个本来靠艰苦创业起家的行业也未能例外。特别是现在 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身份使得这些“小太阳”、“小公主”倍受宠爱,简直爬上了“贵族 ”地位。如果不从小学阶段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无论是对他们本人,还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 命运,后果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把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列为教学目的之 一非常正确,十分必要。然而对于其形成却并非易事。根据大纲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规定及教材对教学 内容的安排,从经一事长一智的角度考虑,通过小学一节节的劳动课教学,是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 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的,而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却 不然,它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有计划的艰苦严格的历练,而无法通过一、两节劳动课,几次活动或一时一事如 愿以偿。所以,我们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要以知难而进的精神,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当做一项重要 的课题下苦功夫抓好。

一、全面理解大纲教学目的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包括多项,其中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的 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学生一旦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 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备了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就会更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就必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 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对大纲教学目的中规定的各项内容,要辩证统一地看待,不可把 它们彼此割裂开来。但是小学生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了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 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并不等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所以在落实教学目的中使小学生初步学会一 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等内容时,决不可以偏概全,就轻避重,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流于形式。

二、系统把握、使用教材

循序渐进既是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 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我们中原油田所用的小学劳动课本是由河南省教委 教研室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编写的。课本把大纲规定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 劳动等内容有计划地分别编进了各册课本中,把课本中的同类内容按照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综合排列,就分别 构成了上述四项内容的教育和实践的序列。因而,按此教材教学是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的。问题在 于小学劳动课教学一般是一学期使用一册课本,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孤零零地教好一册册 课本,而不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那么,就等于隔断了构成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链条。因此,教师在使用小 学劳动教材时,要注意瞻前顾后,系统地整体地驾驭教材,发挥教材所具有的训练序列优势,使小学生良好劳 动习惯的培养具有连续性、渐近性。

三、认真搞好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能成之于长期的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 练和积淀,仅凭纸上谈兵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 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 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 ”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搞好劳动实践。小学劳动课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 意讲明每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自觉性。要想办法指导学生在劳动实 践中学会运用学到的基本劳动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从而尝到成功的愉悦。应注意启发学生体验劳动的感 受,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要认真备课,提高教学艺术,克服种种困 难,为进行劳动实践积极创造条件。必须坚决杜绝像进行语文教学那样只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现象,切实 组织指导小学生搞好劳动实践。

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 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 相结合。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缝纫、科技制作和科 学小实验等。”应注意“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村参 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些劳动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实践,在家长指导下,学会操作技术”。总之,通过 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潜力很大,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计划性 强,不加重学生负担;二是注意与其他的活动,如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调查活动等结合起来,收到 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劳动课考核办法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2)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本人尝试把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现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优秀思维习惯的养成。优秀思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可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无论对于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拥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有热爱劳动之心、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是传统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劳动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体验”几乎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它来自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觉。所以,体验式学习的信息冗余量很大,这对学习知识本身来说好像不利,但如果我们充分地挖掘、利用了这些所谓的信息冗余,在三本院校、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劳动了。如果我们能将劳动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将产生比劳动教育本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为达到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理念:

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应提前制定好计划来预防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项目经理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提前设计好每一个阶段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更有意义。

三、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思维

一个好的可持续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思维之所以能在郑州成功财学院这一个三本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应用,并得到好的成效,得益于本校有一个好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下面结合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从文化、制度、管理和实施等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第一 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就如习惯一样影响着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旋律,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虽然我所实践的郑州成功财学院(以下简称“成功学院”)建校仅10年,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因为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有着7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在7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沉淀下来。“成功”精神是:“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其“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正是本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背景。“成功”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这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比的。成功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到校园整洁文化、宿舍整洁文化、教室整洁文化、办公区整洁文化,整洁文化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整洁文化通过劳动教育与保洁管理系统得到落实,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教育文化。而劳动教育文化最终内化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再一波一波向下传,最终形成校园文化传统,深入到每一个“成功”人心中。

第二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好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建设也是如此。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上,成功学院有一个闭环管理制度设计。成功学院的行事准则是“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 所以,学院的整个管理制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16个字。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事准则。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形成了学院的一个特色,教师的一项考核,学生的一门课程,院领导、系领导、教师定期深入劳动教育场地进行劳动教育示范的人人参于的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基础制度的建设,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不断创新,沉淀,积累。

第三 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从管理的部门设置来看,成功学院设有“劳卫科”专门从事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劳卫科”下面设有劳动小组,组员称为“劳动小组长”,主要由大二学生组成,专门负责每一个班级劳动课的开展。“劳动小组长”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资,以此作为物质上的激励。“劳卫科”下面还设有督查组,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每一个班级的劳动区域进行打分,每周汇总评比,评比结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各系评比的一项指标。

第四 劳动教育实施管理。有了文化的影响,制度的保障,组织管理考核的闭环管理,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进而做出特色。首先,是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我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对于不易打扫的地方要重视的,一律称为做好风险控制。其次,是将项目管理理念的深入到劳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光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等等一些好的项目管理理念。最后,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开设了工程制图课,我就让学生用工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我们的劳动区域。除了上述的一些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所要求的耐心教育、整洁教育、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等根据劳动的不同阶段也逐步开展。

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只是个人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个小尝试、小收获、小创新。如果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把自己的岗位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活动项目被开发出来,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唯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才可能在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广亚,成功与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3)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属性 相关技能

本研究从人文的角度、实用主义的立场上来思考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反思形成现状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力争为今后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发展摸出一条即适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劳动时所应具备的体能与体力,又能满足中职学生们多变的兴趣要求并能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身体的需求。锻炼这种体育能力所需运动能力的体育行为的培养方案和养成习惯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在社会中生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此为题研究在“2+1”模式下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及实施方案。

广州地区各中职学校体育课开设的现状并不理想,有部分学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上出现体育课课时量减少的现象。使的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所必需的运动量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希望政府相关的职能部分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上完善体育教育的监督机制。要用制度保证青年中职学生们体育课的课时量。能够用强健的机体来促进中职学生们身心成长的健康发展。以保障建设祖国的青年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能更高效地为社会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执业技能。本文是想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业已开办专业中的几种专业具体工种执业专门性劳动所需执业体力、适宜于执业专门劳动的体能储备进行科学、有益的探讨。

职业教育的实质本就是培训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职业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 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本文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中职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并不明显。在劳动过程中,力量因素愈益从属于空间和时间因素。在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时间因素已经最后地使力量因素从属自己。于是巨大的力量运动就进一步分割为较小的分量运动,直至出现手指头的小运动。然而还有许多由肌肉来完成的大运动和小运动同时存在。向自动化生产过渡要求最大限度的精确性和反应速度(即提高时空成分的作用)。大肌肉的活动是不可能实现这种精确性的。只有最细微的手指运动才能保证必要的精确性。在操纵遥控装置时,大量小运动的出现也是与此联系着的。在这些运动中,力量因素并不消失和简单化,而是发展和完善起来。可能这些小运动较之粗俗的力量运动,更要求一定数量的肌肉用力[1]。”关于不同的劳动过程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身体能力和技能。国外学者称之为职业素质或职业属性,包括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两个方面[2]。本人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 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必须限定选项模块所占课总量的比例。目前从实践中总结,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4)

首先,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要精心设计,渗透德育。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采取有效的教法步骤,巧妙地、恰当地把知识技能德育教育传授给学生。由于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有实践性、及时性的显著特点,德育应渗透并贯穿体育课的整个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的德育教育

开始部分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成功与否。例如:上课铃响后,教师吹哨集合,有些同学整队集合不迅速,表现的懒懒散散,漫不经心;有些同学说笑打闹;有的同学不穿运动鞋。以上各种现象教师如不及时教育纠正,势必会影响以后的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应从学生的组织纪律入手,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考勤制度,渗透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体育课的正常进行作好思想准备。

(二)准备部分的德育教育

准备部分一般以列队形、基本体操、走和跑等素质练习为主。这部分的德育教育应以严格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为主,使学生从思想到身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从而达到动作准确、协调一致。例如:学生在练习基本体操,走和跑时,可以用榜样教育法,讲述训练的情况,并让学生回想电视上见过的三军仪仗队、国旗班的军容军纪,使学生懂得每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集体主义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且用表扬激励法实事求是地表扬那些做得好的同学,树立正气,为课的正常进行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

(三)基本部分的德育教育

基本部分的教学是体育课教学的中心部分。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所要达到的德育目标都要在这一部分体现。所以,教师要根据基本教材,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例如:足、篮、排等球类项目,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作风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中长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跳跃、攀爬、技巧、体操器械动作培养学生勇敢的精神和机智果断的品质。

由于学生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用他们的实际表现做正面典型,来鼓励其他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些学生存有胆怯、怕苦、害羞等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中要耐心仔细地去辅导帮助他们;用英雄人物和体坛名将的事迹鼓舞他们,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使他们克服畏难情绪,积极活动。进而,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对于这时学生中出现的不良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地教育或批评,使学生明白是与非,改正错误,纠正不良的思想倾向,促进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结束部分的德育教育

课后小结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对做出成绩的进行表扬,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纠正,使学生提高认识改正错误。送还器材时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和互相帮助使学生形成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思想。

德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贯穿始终,除结合教材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德育教育外,还应把握住解决突发事件的机会,及时地发扬先进的思想行为,遏制不良倾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避免冗长的说教,发挥体育课生动;灵活自由的长处,采取多种形式,形象、活泼地渗透德育教育。

其次,体育教师应在“寓教于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在这一学期的体育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动,变基本技能为游戏教学,并在游戏教学中注意思想品德教育,对原有游戏的名称、内容、规则、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突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对游戏的名称进行整合

选择一个既能反映游戏的具体内容,又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名称,有利于提高游戏的思想教育价值。例如:“争抢实心球”的游戏可改名为“勇排地雷”,同时向学生讲解一些抗日英雄的故事,这样一改既能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又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在“跳背”的游戏教学时,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少数学生只愿跳过别人,而不愿别人跳过,而且故意出难题,姿势或高或低,影响练习效果,还带来不安全因素。后来,我把“跳背”的游戏改名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教学过程中,除讲述游戏规则和注意事项外,还着重讲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让同学们明白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别的同学从你背上跳过时,你就是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当你从他人背上跳过时,就是他人为你服务,社会为你服务。通过这样的改名教学,使学生树立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二)对游戏的内容进行整合

不同的游戏内容,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对一些游戏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来加强游戏的教育效果。如对游戏的难度增加一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例如:在分组接力跑的教学中,能有效的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再如教游戏“攻城”时比较复杂,难度较大,这样直接教学失误较多,学生难以接受,但如果分层教学,逐步掌握游戏全过程,就能让学生集中精力,体会攻守兼备的意识,利于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品质及积极参与竞争的能力。

(三)对游戏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

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教法,能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儿童天性合群,愿找小伙伴玩耍,对他们要因势利导,使他们从小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和活动,主动关怀同学、互助友爱,关心小组、班级和学校,勇于承担集体的工作,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养成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习惯过集体生活的品德和习惯。就以班级为单位来培养他们之间的凝聚力。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德育教育相互渗透。

(四)利用游戏的规则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起,让他们懂得纪律的重要性,认识到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就会一片混乱,教学和各项活动都无法进行。先从学生的行为入手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如要求学生在列队时严禁学生讲话,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以自身榜样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我对做到“快、静、齐”的小组进行表扬,并在活动时或者游戏时,让受到表扬的小组或个人先做或多做一次,以示鼓励。

要做到“寓教于乐”,就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学生都有好动爱新鲜的特点,另外注意力不集中很适合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游戏教学,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思想健康。

再次,利用收器材对学生劳动观的培养。

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幸福之源。然而在幸福家庭成长的独生子女,有的被父母娇生惯养,劳动观念和习惯较差。这种状况若听其发展,而不注意加强劳动观的培养,使之根本改变,将会影响其一生。我在下课时和学生一起收器材来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

(一)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教育要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入手,下课时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收器材。通过劳动,让学生自己体验劳动的乐趣,看到劳动的成果,感到劳动的光荣,养成能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观点。

(二)培养劳动新风尚

要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关系下进行的劳动,要培养自己具有自觉劳动、诚实劳动、注重劳动质量的品德。同时要培养讲讲时间、讲效率、讲协作的劳动素质。

(三)珍惜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

要让学生在劳动中深刻认识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都是人们幸苦劳动创造出来的,来之不易。

心有德育场地宽。目前,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学校场地都不很宽余,器材也比较缺乏,有时,好几个班同时上课,特别是上活动课,场地,器材就更为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充分利用好场地,巧用器材,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简单有限的器材用活了,学生也会感到新鲜,激发学生兴趣,如:“老鹰抓小鸡”、短绳除了可以当作手摇绳外,还可做绳操、“踩老鼠尾巴”游戏等等。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5)

一、低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我服务”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喜好教育。

农村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7-9岁,他们知识水平低、自制能力差,因此,在劳动课的实践环节上,需要围绕“自我服务”(自我服务不只是为自己服务,还包括为自己生活的班集体服务,为家庭成员服务,为伙伴服务)这一主题进行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中选择一些他们易于感喜好的事开展活动,教育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以培养、锻炼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学习《洗手帕》(《劳动》第二册)一课,可以设计出这样一些实践项目摘要:“洗手帕比赛”、“穿一件自己动手洗的衣服”、“做一件让妈妈兴奋的事”等。活动评选的原则是多鼓励、少指责。这样一来,既进行了劳动知识的教学,又对学生提出了劳动技能的启蒙要求,还能培养学生参和劳动的喜好。

二、中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自主”、“自制”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情感教育。

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自制能力,依靠性减少,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做”,这应该说是由低年级劳动教育培养成的“劳动喜好”向中年级阶段形成“劳动情感”的一个平稳过渡。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在指导劳动实践活动时加强劳动情感教育,寓情感教育于劳动中。但是,学生在由“自我服务”向“自主”、“自制”的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能力,应该说还是比较脆弱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不能包办代替,不能束缚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应当大胆放手,真正发挥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自我教育的功能。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时,应侧重于引导摘要:①教师应注重低、中年级层次的衔接,有的放矢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由“自我服务”劳动及时转到以“自主”、“自制”为实践主题的劳动制作上来。如开展“小小巧手赛”、“今天我当家”等主题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自立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自制的能力。②教师的指导一定要留有余地,把握好尺度,尽可能多一些“悬念”,这样才能既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的机会,又避免“扶而不放”、“越俎代庖”的现象。③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对一些哪怕是最粗糙的作品,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决不答应用刺激性语言伤害学生制作的积极性。和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使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进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高年级劳动课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应侧重于培养学生

的“自强”、“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劳动责任感教育。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6)

1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办教育就需要投资,培养人才就要有花费。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适用于教育领域,教育部门也可借鉴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成本核算的方法,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高等院校教育经费基本实行统收统支的管理办法,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一直没有被真正地确认,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滞后是社会经济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资方式及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具体成因包括: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思想上长期注重政治,不算经济帐,造成思想观念上的滞后;②过去是国家供给包办教育,在组织教育经费支出核算过程中,算不算教育成本对高等院校而言没有实际意义;③教育成本核算没有需求拉动,计划经济体制的统收统支经费管理模式,没有教育成本信息的需求。国家、社会各部门、个人和高等院校都对教育成本信息没有需求或不关心教育成本问题。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是高等教育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内容,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①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所带来的教育投资体制和教育费用负担方式的变革,客观上要求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以便于利用教育成本的系统资料,制定有关的政策,确定相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②教育成本核算能正确反映高等院校的财务状况,运作成果,并可以教育成本资料支持高等院校教育事业规划的制定。③正确计算教育成本可为高等院校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同时完善的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又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的必须,也是全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成本资料反映实际耗费水平。又可据此与计划进行比较,与行业一般或先进水平进行比较,以检查和考核运作业绩。④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便于正确处理教育费用的合理负担,划分负担份额,拟定对学生收费的标准,有利于学生理解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培养。⑤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宏观管理的需要。可为国家建立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合理确定高等教育规模提供依据。建立科学的成本补偿机制,可以强化高等院校的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有利于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内部配置更趋于合理。

2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概念

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有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的专门的劳动力所需的全部费用,即劳动力从基础到中等、高等级全部教育过程的总耗费。教育成本可分为基础教育成本 、中等教育成本和高等教育成本。

宏观上的教育成本由学校成本、社会及家庭成本两部分组成。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其实质就是学校成本。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是劳动力全部教育成本的一部分。它是劳动力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物化劳动价值是指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它包括已经消耗的劳动对象转移的价值和已经消耗的劳动资料转移的价值;活劳动价值是指为了使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结合,培养出合格人才,必须由教学、管理及服务人员,经过“三育人”的施教过程 ,这些人员在施教过程中所付出劳动的报酬,就是活劳动的价值。

3高等院校教育成本的计算公式、成本项目及内容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消耗按类别包括:①固定资产和一般设备的购置及修理费,用字母A表示;②教育过程中发生的教学、科研、业务辅助、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学生事务和其他等方面的物化劳动性支出.用字母B表示;③工资性支出,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补贴、津贴和基金等,用字母C表示;④学生生活费用,用字母P表示。

如果用M代表高等院校培养每名合格大学生的全部成本,I代表在校学习年限,N代表学生全年的平均人数,则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公式为:

M =[(A+B+C+P)×I]÷N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项目主要有:①教学支出;②科研支出;③业务辅助支出;④行政管理支出;⑤后勤服务支出;⑥学生事务支出;⑦教职工福利保障支出;⑧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⑨其他支出。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中的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服务支出等项目内容包括人员费用、业务费、固定资产和一般设备购置及修理费、设施日常维 持修缮费和其它费用五个方面;学生事务支出项目内容包括奖助学金、学生物价补贴、学生 医疗费、学费减免、贷学金减免、学生活动费;教职工福利保障支出和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 项目内容包括人员费用、医疗费、业务费、固定资产和一般设备购置及修理费、设施日常维 持修缮费、养老金统筹和其它福利费用;其它支出项目内容包括高等院校发生的不能归人前述各成本项目的必须由教育成本开支的各类费用,主要有材料盘亏、外藉专家费用、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等。

4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及其内容

建立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教育成本核算制度是进行成本按算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主要包括: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方式、会计基础选择、会计科目及其按算内容、帐簿的组织和格式、记帐方法、记帐程序和记帐规则、成本计算方法、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与报送程序、会计资料和成本指标的 分析利用、会计检查的程序和方法、相关的定额标准及有关制度。

4.1教育成本核算会计基础和记帐方法

高等院校会计核算过去是以收付实理制为基础,现已不适应。会计记帐基础应改为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个别经济业务的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揭示高等院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将应收应付都表现出来;会计记帐方法要改“收付记帐法”为“借贷记帐法”。

4.2教育成本会计要素

教育成本会计要素是按经济性归类的会计对象,它们既是构成整个会计核算基本框架的组成都分,又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衣要素。教育成本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基金、收入、支出、结余。资产、负债、基金是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收入、支出、结余是收入支出表的要素。

4.3教育成本核算会计科目设置

教育成本会计科目,它是为归集和记载各种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按经济内容或用途所作的分类,会计科目是设置帐户的依据,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

4.4会计等式及财务报告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会计平衡公式为直接平衡式,资产 = 负债 + 基金,收入―支出 = 结余,前者组成资产负债表,后者组成收人支出表,会计报表的设计也是基于这一原理进行的。

财务报告是反映高等院校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的书面文件,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说明。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主表、会计报表附表和会计报表附注。高等院校会计报表主表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是高等院校教育成本表、基本数字表;报表附注是为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高等院校会计报表说明是会计报表的必要补充,是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

4.4.1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包括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非经常性项目的说明;会计报表中有关重要项 目的明细资料;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需要说明的事项。

4.4.2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高等院校的运营状况,收入支出情况,基金增减情况,各项财产物资变动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报出前发生的对高等院校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4.5教育成本流程与成本计算程序

教育成本是对教育过程费用的具体对象化,施教过程发生的费用具有与施教对象(教育产品为学生)之间的特定关系;在进行教育产品成本计算时,必须具体分析,在分户归集分配的基础上,形成完工产品(合格毕业学生)的成本。教育成本流程为:

教育成本计算是一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计算程序,这个程序包括:①确定成本计算对象;②确定成本计算期;③确定成本项目;④设置并登记教育成本明细帐;⑤教育成本在“在教育产品”和“教育产品”之间分配。

4.6教育成本会计桉算帐务处理程序

帐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形式。它是指对经济业务进行日常核算,填制审核会计凭证,根据会计凭证登记各帐簿,根据帐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的步骤和方法。我国当前采用的帐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和汇总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高等院校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帐务处理程序。

4.7教育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

教育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每类中又有各项目指标

4.7.1教育成本效益的单项指标①年成本和总成本水平指标

每生年平均成本=全年总费用/年在校学生总数

每年总平均成本=学制期内费用总和/学制期内在校生总和×学制

分项成本指标略。

②物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年每生固定资产消耗额 = 固定资产消耗额/在校学生数

年每生材料与低值易耗品消耗额 = 材料与低值易耗品消耗总额/在校学生数

材料低值易耗品利用效率 = 在校学生数/材料低值易耗品占用资金总额

固定资金利用效率 = 在校学生数/固定资金占用总额

实验设备利用效率 = 使用的实验设备金额/教学实验设备总值×时间系数

时间系数为实际使用天数与应使用天数之比。

③ 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学校人力资源利用率 = (学生总数/教职员工总数)或(在校生总数/专任教师总数)

教师利用效率 = 教师实际需要量/现有教师数×100%

④ 教育过程的质量指标

学生巩固率 = 年末在校生人数/年初在校生人数 ×100%

学生合格率 = 符合规定的毕业人数/应有毕业生人数 ×100%

流生率 = 全年流生人数/学年初在校生人数×100%

优等生率 = 优等生人数/全体毕业生数× 100%

差等生率 = 差等生人数/全体毕业生数× 100%

学生留级率 = 留级生人数/学年末在校生人数× 1∞%

4.7.2教育成本效率的综合性指标① 教育成果的数量考核指标

年教育成本敛益率:学年在校生总数/全年教育成本总额

② 教育成果的质量考核指标

人才成本的质量系数 = 班级或毕业生平均质量/班级或毕业生平均成本额

参考文献

1 裴志新,戴蓬军主编.会计学原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 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教材编审委员台.成本管理会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7)

一、站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次集中教育活动,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历时之长、涉及面之广,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尚属首次。中央下这么大的决心,花这么大的力量,充分说明了这项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前不久,中央和省市委分别召开了专门会议,总书记、省委书记白克明、市委书记刘永瑞都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阐明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各级党组织和每一名共产党员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先进性是一个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只有永葆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而先进性是历史的,不是一劳永逸的,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先进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来体现,党的战斗力要靠千千万万党员来提高,党的形象要靠千千万万党员来维护,党的事业要靠千千万万党员来开创。没有党员的先进性,就没有党的先进性。因此,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事关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项重大基础性工程。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它不仅表现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还突出表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加快发展,只有把先进性真正落实到加快发展上来,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性、永葆先进性。去年年底,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确定了“跨越式发展”的主题和奋斗目标,这是全市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强烈呼声。劳动保障局是市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伟大号令,是我们的重要责任。因此,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局党组也郑重提出了“实现劳动保障事业新跨越”的奋斗目标。能不能把劳动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落到实处,为实现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做出劳动保障部门应有的贡献,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劳动保障局有两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和207名党员(其中离退休、离岗党员59名),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各总支、各支部和全体共产党员的作用,进而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奋斗,人心才能凝聚,工作才能深入,实现劳动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才有保证。应当充分肯定,近年来,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在条件比较艰苦、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全市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年,全局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局党组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工作干劲和热情也空前高涨,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镇新增就业3712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8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4%,超额甚至翻番地完成了省市年度任务;“两个确保”得到巩固,争取省里支持,为近四万名企业退休人员补发了企业历史拖欠养老金1.92亿元,社会保险各项建设和扩面任务、职业培训和就业培训等都超额完成任务。这一年,是我市近年来劳动保障工作发展较快的一年,被省厅授予“20*年工作实绩突出单位”,位次由历年的垫底上升到第6位,为近年来最好位次。市委刘永瑞书记去年12月9日在省劳动保障厅就*再就业工作情况给省政府的报告上批示:“市劳动保障局工作卓有成效,人民感谢你们。望再接再厉,争取创造更大业绩。”高金浩市长去年也多次对劳动保障工作给予表扬。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肯定。去年我们还收到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送给全局各科室的锦旗22面、表扬信4封,这也充分表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所有这一切,说明我局党员干部是有战斗力的,思想是先进的,政治上是坚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的一些党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还存在着一些与共产党员先进性“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影响着党的事业,必须及时加以解决。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加速发展这样一个伟大时期,在我们党高度重视提高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在我市万众一心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样一个伟大年代,在全市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省市政府部署,致力于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这样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我们党、我们市和我们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局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把这项活动认真组织好、开展好。广大党员要积极投身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努力在实践中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紧密结合我市和我局实际,务求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中央和省市委都已作了全面、细致、明确的部署。对此,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坚决贯彻落实。确保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教育活动收到实效,关键是要紧密联系实际,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市委明确提出,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市情实际就是经济欠发达,第一位的要务就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核心的核心、关键的关键,是要突出跨越式发展这个主题,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推动跨越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市委的精神,我们要紧密联系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和劳动保障局党员队伍建设现状,扎扎实实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困难;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基础工作差,保障能力弱,继续扩面难,收缴率低,支出量大。我们要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党员干部的先进思想水平,进而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能力、多元化复杂化形势下的劳动关系协调能力、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下的劳动者就业能力、面对战略机遇期劳动保障系统的依法执政能力,进而把全局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先进性真正转化为实现劳动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一,要找准和抓住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确保教育活动收到实效的关键所在。就我局而言,当前在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等方方面面,但最突出的是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不适应”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思想上不适应。突出表现在思想不解放。有的党员干部思想僵化、胆识不够,怕担风险、怕出问题、怕负责任,缺乏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二是政治上不适应。突出表现在敏感性不强。有的党员干部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事关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引不起足够的警觉,要么认识不足,要么消极应付,要么方法简单、处理不当,甚至说话办事不负责任,以致引发矛盾,酿成事端。三是能力和素质不适应。表现在学习上,有的党员干部自以为是,不去钻研新知识,不善思考新问题,不愿接受新事物,不精通业务也不去潜心研究;表现在工作谋划上,有的党员干部不注意研究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对本单位、本科室所担负的职能和任务缺乏辩证分析和科学认识;表现在工作落实上,有的党员干部在重大工作的推进中,力度不大,招数不多,效率不高,进度不快,致使工作落实不到位;表现在作用发挥上,有的党员在主要工作中,处理重大问题上作用不大,特别是处理“棘手”问题时能力不强。四是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不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对事业发展的信心不足,对如何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愿想、不去干,萎靡不振。有的党员干部心浮气躁,思想懈怠,作风漂浮,上级主管部门跑的不勤,下级部门指导不够,呆在机关里混天磨日。“不符合”的问题主要有:个别党员标准不高,缺乏为党争光、为党旗添彩的意识,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个别党员干部遵守党规党纪不严,执行组织决议不力;个别党员干部自由主义严重,有搞小团团伙伙的现象,在同志中拨弄是非的现象也有;还有的利用职权牟取私利,存有吃拿卡要现象和不廉洁行为;还有的职能科室群众观念淡薄,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特权思想严重,行政不作为甚至乱作为。上述这些问题,是影响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制约我市劳动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症结”,也是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要对症下药,下大力解决问题。重点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推进解放思想上下功夫。在先进教育活动中,要紧紧围绕实现劳动保障事业新跨越、建设“和谐*”的目标,深入广泛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再解放。要通过教育活动,使每一名共产党员成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先锋,成为敏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进取的先锋,成为只要有利于发展就大胆闯、大胆干的先锋,进而把全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感召到跨越式发展上来。二是在提高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劳动保障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一支与时俱进、精通业务的骨干队伍,而共产党员理当成为这支骨干队伍中的重要成员。这就需要我们在这次教育活动中十分注重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提高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围绕建设“和谐*”这条主线,实施两大工程(就业再就业“民心工程”和劳动保障信息化“金保工程”);抓好三项建设(劳动保障社区平台基础建设、劳动力市场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突出六大重点(巩固“两个确保”,加快实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加强劳动保障维权工作,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确保指标(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000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000人,安置“4*0”人员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养老保险扩面10000人,城镇医疗保险扩面50000人,失业保险扩面8000人;劳务输出新增53000人次)。要以这些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衡量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否取得成效,努力使全局共产党员都成为加快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排头兵。三是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上下功夫。对于我们来讲,先进性的最好体现就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各科室、事业单位要针对存在的影响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一项一项研究解决办法,一项一项制定整改措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意见大的重点问题,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落实整改措施,规定整改时限,力求在较短时间内予以解决。要在教育活动中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真正形成提高工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四是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要把先进性教育同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结合起来。对群众在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问题以及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要认真归纳梳理,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挂账销号”制度,限期解决。对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紧紧抓住不放,集中力量整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加以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也要拿出逐步解决的措施和方案,向群众作出耐心细致的说明,取得群众的谅解。为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局党组研究决定,今年在全局开展“三个百”活动。即:重点联系100户工商企业(国有50户、民营50户),提供政策,定期走访,帮助解决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的实际问题;重点扶持100个社区平台,切实达到“六个一”标准,确保社区平台发挥应有的作用;重点结交100名下岗失业人员,与下岗失业人员结对子、交朋友,结穷亲戚,帮助他们就业再就业,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三个百”活动,真正体现劳动保障工作服务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扎扎实实地为基层、为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第三,要讲求方法,确保教育活动沿着健康的轨道积极稳妥进行。特别是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不搞人人过关。要在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的同时,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促使党员自我认识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对那些在工作中因坚持原则、开拓创新而出现—些失误的党员干部,要注意区分一时一事的表现和长期一贯的表现,注意区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全面客观准确地分析评价,决不能以偏概全。二是不搞群众运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开门”搞教育,把开展党内批评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正确组织和引导群众参与教育活动,请他们提出批评意见,支持帮助党员搞好教育活动,但绝不允许搞群众运动。三是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局机关和下属各单位的实际,充分考虑不同层面党员的特点,对教育活动的时间、内容、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推进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推进,必须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第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保障机制。借鉴“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重点要建立以下四项制度:一是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领导关系,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确定。各党总支、党支部要对本支部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负责,各科室、下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也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足够的领导精力投身于先进性教育工作,对教育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群众是否满意负总责。各级党组织要把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情况,作为考察党员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深系点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具体指导,总结经验,努力使联系点成为示范点,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三是要建立督查制度。局领导小组要及时了解掌握各科室和下属各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进展情况,认真总结经验,督促解决问题,切实把好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质量关,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基本步骤不能少,确保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四是要建立群众监督评价制度。要广泛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向群众公布有关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前,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多数群众不满意的必须及时“补课”。

第二,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又要自觉参加所在党支部的活动,还要积极参加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专题学习,认真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对反映在党员队伍中的问题,对反映在分管部门或单位中的问题,要从多方面包括从自身找原因。对属于领导班子的问题,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查找,总结教训,及时加以纠正。这里,我代表局党组郑重承诺,每—位局党组成员都将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带头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主动接受市委督导组的督导,主动接受基层党员的监督,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8)

【中图分类号】G62

劳动技术学科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它与一般的文化知识课程有着显著的不同,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劳技教育就更加显示出其重要意义,它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操作技能、认知(知道、领会)和情意(接受、养成)及个性素质的全面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何在劳技课教学中更好的体现出教育改革的思想,更好的发挥劳技课的教育、教学功能,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劳技教学贯穿思想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经常进行劳动,“这件事在道德教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劳技教学有着自己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出特殊的教育功能。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重视作品质量的习惯,认识劳动的意义和珍惜劳动成果等。除此之外,还具有实践性。劳技教学过程主要以操作技能为主,并体现出寓意于做,做中受育。以工艺“小蓬船”制作为例,先要在一定尺寸的小木块上进行测量、划线,画出船甲板、船侧板图的线条,再进行正确的锯割、锉削整形,使船体呈上宽下窄状,然后在船体的适当位置装上船舵、风帆、五星红旗等附件和设备。还注意介绍发明家的事迹,爱迪生、包起帆等中外发明家的事迹,介绍我国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给学生以巨大的鼓舞。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与高架桥、地铁、汽车产业、计算机产业等息息相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动手和创造欲望。因此,劳技教学中的情意目标得到落实,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营造育人环境也相当重要,劳技室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育人环境。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认为劳技课是付课,不重视动手操作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营造一个育人环境至关重要。要让这些学生也认识到提高劳动素质的重要性,建立行之有效的劳技室规则,条款中有爱护工具、环境卫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和培养等,形成管理制度,师生共同遵守,才能更好地进行劳技课教学。因为劳技课教学涉及到工具的使用、材料的加工、室内环境卫生和操作安全等诸多因素。通过在教室里布置名人论劳动的名言,让名人来说话,更具有说服力。“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加少说空话”——爱因斯坦。“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多么响亮的话语,催人奋进。这些名人名言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劳技教学融合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工艺制作是劳技教学和美育的有机结合体,体现在劳技内容的工艺性和劳动过程的情感性。

工艺作品具有实用性、欣赏性,它强调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作品艺术性,包括整体结构的合理、美观等,这些本身就包含了美的因素,如上工艺“牙签贴画”制作课时,

通过创设情景,通过多媒体和实物作品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牙签贴画工艺的人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鼓励学生构思设计作品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牙签贴画作品的构思设计,并用草图表达。

组织学生交流设计,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设计图案,并用语言表达设计构思。教师及时点拨,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修正、完善设计。同时注重分层教学,允许部分学生模仿范例设计。用设计图稿放在黑卡纸上,进行图案描印,并提示印稿技巧。学生设计出《相思》、《翠竹》等作品,充分体现出作品的艺术性。

劳技教学注重动手技能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我认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要有适当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因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不断发展的阶梯和培养“问题意识”的前提,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和发展“问题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在“笔筒的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把识图、划线、锯割、打磨、胶结等各个知识点和技能分成几个课时进行教学。上课时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十分注重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作出正确、恰当的评价。

要求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笔筒尺寸等要求外,多动脑、勤动手,在笔筒上贴上祥云图等附件或者在笔筒的面上进行镂空等操作。很多同学在学习中肯动脑筋,所做的作品也比较有新意。制作的笔筒不但尺寸精确,而且装饰精美。在参加“CAXA杯”上海市中学生劳动技术竞赛中,我校同学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多次获工艺木工项目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在每次的制作课上,我都要求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在原来的作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技能,也开发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动手能力。

劳技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爱好是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的原始驱动力,是对认识对象的一种积极态度。作为劳技课延伸的课外科技活动,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施展,促使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创造性成果。我在科技教育中,指导学生多次获市、区少科站组织的小发明方案设计、小发明作品,“三模”等比赛奖项。我指导的学生在2009年上海市动手做大赛上,人工岛创意模型荣获一等奖,创新作品“船舶超载简易预警装置”,获25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二等奖。实践证明,新颖、有趣、富有吸引力的内容与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个性得以和谐地发展。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施展,促使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创造性成果。通过成立科技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和优化设计等,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参与探究的气氛更浓,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重视情意发展和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当前提高劳动技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创造性劳动。他说:“双手的工作跟有意义的创造紧密地结合,思考和双手的联系越紧密,劳动就越加深刻的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心爱的事情。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

思想教育是学好劳技课的动力,掌握技术知识是学好劳技课前提,操作实践是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手段,还在于它能够真正地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实现技术与能力的提高,品尝到作品完成所带来的欢乐。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9)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高度重视,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由局长徐照任组长、副局长段兆海、社保办主任张云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大队、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于局办公室,由段兆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梁劳社〔2009〕15号)发文执行,按照《××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认真对照责任书各项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贯彻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在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之上,按照《××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制定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对照计划安排,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与各股室中心大队站所负责人签订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责任分解意见的通知》分发到各股、室、中心、大队所,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将责任层层落到实处。

二、抓学习,重教育,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对象是老弱病残穷等社会弱势群体,工作内容是社保七险、劳动监察、技能培训和就业再就业等,肩负着行政执法的职能。我们在抓学习上,首先制定了学习计划,由支部组组织集中学习,各经办机构定期小组学习。其次明确学习内容:主要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各级组织出台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政治、业务知识等。再次是注重学习效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实质,进入思想,融会贯通,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坚持学习制度,加强检查督促,跟踪问效,要求学习时要认真记录,深入思考,写好心得,组织交流,共同提高,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当学习型人才。

在抓教育上,局支部高度重视。一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纳入支部议事日程,纳入各经办机构工作职责,与其他各项工作同布置、同安排、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专项教育,主要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贯彻、遵守、维护教育,牢记“两个务必”、“八荣八耻”等教育,开展以郑培民、牛玉懦、钟明斌、刘运芬等为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开展以、、李真等腐败分子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还结合建党88周年,举办文艺晚会和知识竞赛,开展“学、树形象、创佳绩、为党旗争辉“的教育,开展艰苦奋斗,弘扬长征精神教育。三是抓经常性教育。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教育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拒腐防线,我们还结合各项工作,有效地开展事前教育、事中教育和事后教育,把教育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把领导教育、自我教育和同志之间相互交流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大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廉政建设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围绕工作大局,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有序开展,行风建设稳步推进

行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行业的生命,结合200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阳光政府”的工作安排,全面贯彻落实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着力加强96128专线建设,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定期召开支部会议,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效能型机关,为党委政府分忧,为职工群众解难的要求。在08年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围绕全局工作大局,整体推进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

(一)层层明确责任,确保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落到实处。明确把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内容,确定以社保、医保、养老、农保、就业、仲裁、监察、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十大窗口,开展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推行挂牌服务,文明用语,首问责任制等措施。为抓好落实,明确一把手是全局行风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的第一责任人,对全局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向支部和局长负责,对分管的经办机构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责,各经办机构领导对本机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责,全局干部职工兢兢业业负责做好本职工作,争当行风建设楷模,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树劳动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全面贯彻省委白恩培书记提出的“工作热情一团火、个人形象一面旗、谋事布局一盘棋”三个要示。局领导在各种会上讲,当领导的就是排头兵,要叫响向我看齐的口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领导的带领下,每个领导就是一根标杆,每个党员是一面旗帜,全局上下服务意识,群众观念增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慰然成风,群众来访做到热情周到接待,耐心细致的处理,不厌其烦解释,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和解答。凡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充分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反映的任何一件事,如果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三)创新方法,不断拓宽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建设的路子。为开创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新局面,我们一是从抓宣传入手。二是利用劳动保障网创建活动方案和优质服务窗口,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三是开通了局领导和各经办机构优质服务窗口的热线电话。从局长到办事人员实现了与职工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服务。四是加强纵横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县职中、农机化学校联合为广东组织劳务输出,拓宽了就业再就业渠道,开扩了视野,学习和积累了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增强了发展后劲,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提供了平台,增添了活力。

四、贯彻落实有关规定

2009年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在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中深入学习贯彻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9〕11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云办发〔2009〕13号)两个文件,我局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题学习县委、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家公职人员严禁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规定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2、加强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注重加强对劳动保障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三保”教育,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养劳动保障队伍的依法办事能力,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打牢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努力做到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更加关注民意、倾听民声,把劳动保障惠民政策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改善民生、惠及百姓上来。

3、高度重视工作,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及上级各有关部门转交的件。本着“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原则,采取疏通、调解的方式,及时作好争执不大的劳动争议处理,做到基本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截止6月底,共办理来信来访事件200余件次。

热情接待来信来访人员,对前来咨询了解劳动政策的群众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个具体答复,树立了“热情、和蔼、可信”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形象。

4、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贯彻执行。

5、坚决贯彻有关规定,没有公款出国旅游情况发生;

6、认真完成“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相关工作安排,没有发生怡误工作的情况;

7、认真开展清理“小金库”工作。没有发生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8、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纪律,用制度管人,依法办事。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10)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高度重视,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由局长徐照任组长、段副局长、社保办张主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大队、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于局办公室,由段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梁劳社〔2009〕15号)发文执行,按照《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认真对照责任书各项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贯彻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在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之上,按照《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制定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对照计划安排,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与各股室中心大队站所负责人签订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责任分解意见的通知》分发到各股、室、中心、大队所,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将责任层层落到实处。

二、抓学习,重教育,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对象是老弱病残穷等社会弱势群体,工作内容是社保七险、劳动监察、技能培训和就业再就业等,肩负着行政执法的职能。我们在抓学习上,首先制定了学习计划,由支部组组织集中学习,各经办机构定期小组学习。其次明确学习内容:主要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各级组织出台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政治、业务知识等。再次是注重学习效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实质,进入思想,融会贯通,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坚持学习制度,加强检查督促,跟踪问效,要求学习时要认真记录,深入思考,写好心得,组织交流,共同提高,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当学习型人才。

在抓教育上,局支部高度重视。一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纳入支部议事日程,纳入各经办机构工作职责,与其他各项工作同布置、同安排、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专项教育,主要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贯彻、遵守、维护教育,牢记“两个务必”、“八荣八耻”等教育,开展以郑培民、牛玉懦、钟明斌、刘运芬等为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开展以、、李真等腐败分子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还结合建党88周年,举办文艺晚会和知识竞赛,开展“学、树形象、创佳绩、为党旗争辉“的教育,开展艰苦奋斗,弘扬长征精神教育。三是抓经常性教育。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常抓不懈,教育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拒腐防线,我们还结合各项工作,有效地开展事前教育、事中教育和事后教育,把教育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把领导教育、自我教育和同志之间相互交流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大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廉政建设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围绕工作大局,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有序开展,行风建设稳步推进

行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行业的生命,结合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阳光政府”的工作安排,全面贯彻落实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着力加强96128专线建设,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定期召开支部会议,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效能型机关,为党委政府分忧,为职工群众解难的要求。在08年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围绕全局工作大局,整体推进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

(一)层层明确责任,确保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落到实处。明确把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内容,确定以社保、医保、养老、农保、就业、仲裁、监察、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十大窗口,开展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推行挂牌服务,文明用语,首问责任制等措施。为抓好落实,明确一把手是全局行风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的第一责任人,对全局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总责,分管副局长向支部和局长负责,对分管的经办机构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责,各经办机构领导对本机构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负责,全局干部职工兢兢业业负责做好本职工作,争当行风建设楷模,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树劳动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全面贯彻省委白恩培书记提出的“工作热情一团火、个人形象一面旗、谋事布局一盘棋”三个要示。局领导在各种会上讲,当领导的就是排头兵,要叫响向我看齐的口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领导的带领下,每个领导就是一根标杆,每个党员是一面旗帜,全局上下服务意识,群众观念增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慰然成风,群众来访做到热情周到接待,耐心细致的处理,不厌其烦解释,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和解答。凡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入手。充分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反映的任何一件事,如果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三)创新方法,不断拓宽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建设的路子。为开创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新局面,我们一是从抓宣传入手。二是利用劳动保障网创建活动方案和优质服务窗口,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三是开通了局领导和各经办机构优质服务窗口的热线电话。从局长到办事人员实现了与职工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服务。四是加强纵横联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县职中、农机化学校联合为广东组织劳务输出,拓宽了就业再就业渠道,开扩了视野,学习和积累了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增强了发展后劲,为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提供了平台,增添了活力。

四、贯彻落实有关规定

年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在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中深入学习贯彻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9〕11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云办发〔2009〕13号)两个文件,我局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题学习县委、政府出台的相关规定,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家公职人员严禁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规定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2、加强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注重加强对劳动保障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三保”教育,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理念。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养劳动保障队伍的依法办事能力,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打牢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努力做到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更加关注民意、倾听民声,把劳动保障惠民政策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改善民生、惠及百姓上来。

3、高度重视工作,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及上级各有关部门转交的件。本着“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原则,采取疏通、调解的方式,及时作好争执不大的劳动争议处理,做到基本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截止6月底,共办理来信来访事件200余件次。

热情接待来信来访人员,对前来咨询了解劳动政策的群众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一个具体答复,树立了“热情、和蔼、可信”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形象。

4、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贯彻执行。

5、坚决贯彻有关规定,没有公款出国旅游情况发生;

6、认真完成“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相关工作安排,没有发生怡误工作的情况;

7、认真开展清理“小金库”工作。没有发生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8、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纪律,用制度管人,依法办事。

劳动教育注意事项篇(11)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芦南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

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安全教育总结

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四年级一班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同时,给学生上的安全第一课,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措施的原则,着重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防骗、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能力,为全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2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4、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做遵规守纪的好少年。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会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

2、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理念,激励学生做遵规守纪的好少年。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树立珍爱生命的理念。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探究新知。

1、帮助学生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b、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c、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d、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2、目前,中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交流后归纳:

a、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的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火,不玩水。

b、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切勿双手撒把。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c、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d、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三、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四、教师总结:今天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天,同学们又长高了许多,也更懂事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安全知识。人们常说:“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同学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珍爱生命,珍惜幸福的学生生活。

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课间活动的安全。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或引起同学间的矛盾纠纷。

第二,做好劳动活动时的安全。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同学们要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的特点,做好安全防范;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

第三,注意交通安全。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不坐“三无“车辆;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靠右行;在城市里还要注意走斑马线,走人行道。

第四,提高食品卫生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不在路边小摊点、无证无照的商店买东西,不买“三无“过期变质食品,不暴饮暴食。在校外不能随意的相信别人,碰到有人问路时我们只能指路不能带路,不能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玩,遇到坏人时应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第五,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旷课,不违纪,按时作息;严禁购买、收藏、携带管制刀具;爱护学校财产,不损坏公物;配合门卫人员的管理工作,保证校园的安全。

第六,注意增强“防火防盗“意识,随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要保管好自己的钱物,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老师。新的学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更好更优良的环境。

开学安全教育教案3

一、教学内容: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二、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和交通安全等教育。

3、让学生了解常遇到的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校园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并出现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

三、教学过程:

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

2、集体归纳:

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

3、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别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叫注意安全。

交流安全注意事项

(一)人身安全

在校安全问题

1、按时到校离校

学生上午上学时间是7:40,中午是1:50,不得提早到校,进校时应衣着整洁,穿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背好书包。

放学及时回家不耽搁,不得随意在学校逗留。

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因病、因事做好请假手续,不随便、无故缺课,不旷课。

2、课间纪律

课间在班内或楼道内不做危险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上厕所或者打水做到文明有序。

3、不去危险场所,专用教室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4、上学不带危险用具,手工劳动如需带剪刀类用品,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使用。

5、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

6、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

7、课外不玩火,不随意动学校插销和电器……

校外安全问题

1、放学直接回家,不在校外逗留,有事延迟回家必须和家长打招呼。

2、不去危险场所游玩。

3、不去网吧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

4、不与陌生人来往,遇到主动搭讪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二)食品安全教育

1、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

2、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3、早餐尽量在家里吃饭,尽量不买校外食品,除水果外,不得将零食带到学校。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时应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并联系实际当前学生行走时存在问题。

①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路右边走。

②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列队行走。

③穿越马路,要走斑马线。

④遇到“红灯”要停止,做到“红停绿过”。

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

⑥不能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追逐。

2、骑自行车安全常识,并指出学生骑自行车存在的问题。

①不在人行道上骑车,应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行驶。

②横穿马路减速、观察或下车推车过路。

③转弯时减速,观察并打手势。

④不要双手离把,不要并肩行驶。

⑤骑车不打闹,不追逐。

⑥骑车不要攀扶机动车辆。

列举一两个重大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重视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四)防火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佳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意外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庭火灾要注意什么:(师生共同)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找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我们的做法:

A、特别是平常我们看完电视之后,只用遥控器关电视其实此时的电视仍处于待机状态.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一定要亲手把电视机关上.并拔掉插头。

B、电火箱用完后,一定要把插头拔掉,不要让它处于保温状态不管,这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

本班毛同学就是这种情况造成的。

C、提醒老人,因年老易忘事,一定要他们仔细检查,并把我们今天学的告诉他们。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雷电时,应关闭正在使用的个种电器.特别是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