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1 11:41:52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篇(1)

1.顺应了时展的潮流:我国明确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要将学生素质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充分强调德育思想,以德育人,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德育教育将德育内容作为教育的核心,以德育为主体实施各项教育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素质水平。

2.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新课标教学体系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目标已经出现了本质转变,已经开始由被动管理到主动协作,已经开始将品德素质置于管理控制的核心。德育教育要求以学生素质为主体,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主体地位进行肯定。教育内容下的班级管理可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教育核心,提高学生素质,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凝聚力,降低管理内容和实施难度的目标。

3.顺应了教育目标的需求: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其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德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以人文关怀为主要内容,充分展现了人性化教育理念,顺应了新时期教育目标需求。上述环境下的班级管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二、班级管理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

1.以目标为前提,形成正确管理方向。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班级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明确管理目标,依照管理目标设置对应管理内容,保证各项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当前班级管理目标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德育及管理两方面内容。德育上要控制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到目标与德育教育内容相结合。管理上要把握好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好目标与管理控制内容的统一。在确定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与学生进行商讨,与学生共同决定,营造民主化构建环境,从根本上增强目标的可实施性。

2.以关系为基础,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氛围,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对人际关系进行全面把握,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以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以德育教育情感进行感化,从而拉近师生距离,为班级管理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该过程中班主任要:(1)给予学生关爱和关心。班主任要真诚地与学生沟通,热情、主动地为学生解决问题,为学生服务。班主任要确保学生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保证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与班主任交流,形成良好关系平台;(2)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将学生与自身放在同等位置。要多肯定学生的看法,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才华;(3)合理利用交流平台。班主任要合理利用学校交流平台与学生家长交流,对学生信息进行互交,从而提升学生了解状况。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情感,保护好学生的隐私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同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工作。

3.以队伍为主体,形成完善管理结构。班主任在优化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依照德育教育内容对管理人员进行适当选取,以德育教育要求对人员进行严格筛选,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管理体系。班主任在人员筛选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员特长,保证量才录用,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管理组织人员的魅力,形成和谐的管理氛围。初步对人员进行筛选后,班主任可以让班级其他人员对上述人员进行选择,由学生民主投票选取德才兼备的组织人员,对上述候选人进行再次筛选。筛选完成后,班主任要依照其特长及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分工,划分其班级管理责任内容,形成民主化管理结构,创造积极、民主的环境氛围。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篇(2)

中图分类号:G633.96

在整个教学系统中,体育教育是重要的一个部分,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不但关系到本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整个教学系统的完整性。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实施有效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工作可以有效的弥补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中的不足,并且可以促进文化知识的掌握。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及教育工作者对在研究讨论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和促进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 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现状

对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主要是从人员、制度及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中学体育教学的管理人员中,多数学校是具备体育教学的管理人员的,在这些管理人员中主要多数是体育教师,其次是教研室领导及校级的领导。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原理,在管理人员中,主要应该由校级领导、教研室主任、体育教师及学生共同组成,并且进行合理的搭配。但是在很多的学校都没有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这就使在体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中缺乏监管力度,对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非常的不利。

在中学体育教学的管理制度中,只有少部分的学校具有管理制度,多数的学校都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尽管在多数学校在体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中都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和制定了目标,但是在管理制度上的制定还是不完善的。很多的学校在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了在管理上的责任不明确,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即使学校设置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是没有对细节进行明确的划分和细化,这对于体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不利的。

在中学体育教学的管理工作内容上,大多数的学校都将教学的内容设置为管理的内容,只有极少数的学校将安全监管和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管理的重点内容,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状况。在体育教学管理中,应建立完成的管理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效果评价及安全监督管理等。其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对于教学工作的安全监管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方面,并且需要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只有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内容,才能保证教学监管工作有效进行。

在教学工作中,领导具有非常重要的决策权,这对于体育教学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的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都没有得到领导的足够重视,如果领导的重视不足一定会影响体育教学管理的效果及管理工作投入的力度,也非常不利于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和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会为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和影响,这也是现在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提高领导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体育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地位,那么对于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 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对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现状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改进,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管理工作高效的开展。改变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措施。

(1) 提高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

提高教学管理的认识程度就要从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做起。为了提高领导对于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需要采取各种措施,让领导了解到进行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了解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要意识要实行体育教学管理的工作价值,这样才能提高领导对于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视,领导提高了对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就会提高的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就会投入更多的支持手段,保证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2) 完善制度,建设队伍

建立健全完善的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实行体育教学管理的意义和责任,同时合理划分体育教学管理的义务,对各种管理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和规定,对于指导性的工作进行科学性的划分和规划。在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下,建设一支合格的体育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是实行完善的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配置及素质提高,就为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优秀的人员保障。

(3) 完善管理内容,提高评价力度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学的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在管理工作上,各项内容的配置是不合理的,在现在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安全监管和教学评价的管理内容并没有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同时也没有设置合理的管理手段。在今后的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上,一定要对以上这两点管理内容提高重视程度及管理力度,以保证体育教学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结语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丰富中学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中学体育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就需要有一个完成的管理体系保障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实施有效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工作可以有效的弥补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中的不足,并且可以促进文化知识的掌握。通过对现在的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研究讨论合理的对策,以保障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要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外,还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也要对管理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只有将管理内容、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都进行合理的改革,才能使体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篇(3)

引言

教育是“立人之本”,然而传统教育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绩,但实际上还存在很多被人诟病的地方,所以需要得到改善。在相关理论中得知,现代化教育提倡与大数据技术结合,借助大数据技术来改善教育质量,但实际上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大数据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却容易受到困难,所以为了完善落实大数据教育,需要先了解这些问题,再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一、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与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对比分析

(一)传统高等教育管理分析

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是现代较为普及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该模式当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依靠教师的主观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知识讲解、作业布置、作业批改、测验、测验结果总结,通过这些方法教师能够明确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完成了教育的本质工作,所以在某种角度上,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但结合相关研究来看,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然而在细节上,因为其在教学当中主要以教师的主观方法作为管理实施渠道,那么主观化的管理势必会受到人必带的误差属性而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教学质量的浮动,所以有一定不利影响,同时在普遍案例上可见,许多学生在教学当中都表现出了兴趣低下的现象,原因在于传统教育中,学生出于被动条件下,其一切学习行为、思维均随着教师主观信息发展,同时在教育内容上,教师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只会围绕课本知识点来进行讲解,而课本知识点多数比较枯燥,在上述条件下加之作业、测验的压力,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最终就会引起学生兴趣低下,使其在学习当中容易出现负面心理或者“开小差”,这些现象均不利于学习水平的增长。

(二)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分析

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是一种结合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以及PC端、移动端设备来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内涵包括:大数据技术以及教育改革下的先进教育理念,其中大数据技术是一种具有深度挖掘,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学习”的技术;教育改革下的先进教育理念是一项提倡在教学当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作为引导者的教学思想。在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应用当中,教师可以以传统教育管理当中的作业、测验结果以及学生日常的学习兴趣表现为数据,将其导入大数据技术当中,通过大数据技术来深度挖掘学生兴趣点以及不感兴趣点,之后依靠大数据技术的学习功能,记录挖掘结果,最终依靠教师的专业知识,围绕挖掘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例如挖掘结果中显示某学生的兴趣点在于网络,那么在此条件下教师就可以以网络为背景来设定教学题目,但不可脱离课本知识中心,只设定知识中心的延伸内容,最终教师依照延伸内容,在课堂或其他条件下(依靠PC或移动设备实现)进行教学。在上述分析内容上可见,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是一种围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许多实际案例当中已经被应用,从结果上来看这种教学方法效果良好。

(三)对比分析

综合上述两部分的分析内容进行分析对比,以确认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劣。首先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分析内容进行总结: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主要围绕课本内容,通过教师的主观思想来进行教学,从相关案例当中可见,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学生却大多存在负面情绪或其他不利于学习质量的现象,故此说明传统高等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次对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分析内容进行总结: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主要围绕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挖掘与学习,之后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以其中知识点为中心制定与兴趣点相符的教学内容,再通过引导方式来进行教学,从相关案例上来看,因为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相符,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主要以学生的思维为主,使其主动思考,所以学生没有出现负面心理或其他不利于学习质量的现象,故此说明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行之有效,且效果高于传统高等教育管理。

二、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实施挑战

综合上述分析内容可见,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故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逐渐被投入在实际教学当中,但从教学结果上来看,虽然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其中部分细节依旧存在难点,这也是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实施的挑战。那么为了提高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质量,需要先对这些调整进行了解,再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因此下文将进行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实施挑战分析。

(一)学生兴趣收集较为困难

高等教育一般是指大学教育,那么现代大学校园建设面积庞大,所以学生数量较多,同时介于大学日常管理相对自由,学生在非上课时间会自由活动,所以教师很难在课外时间便捷的获取学生兴趣,而在上课时间当中,教师不能为了收集兴趣而占用太多教学时间,所以收集效果并不良好,综合以上两个部分可见,在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实施当中,教师无论在课外、课内时间都很难有效率,且确保准确性的完成兴趣收集,此时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实施就失去了应有依据,强行应用只会导致表面化现象,难以产生实际效果,此问题在当前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普遍应用中十分常见。

(二)大数据专业水平不足

在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当中,大数据技术是其中的核心,此项技术虽然在功能结构上比较简单,只包括数据挖掘以及数据特征学习,但这两项功能的深度较高,所以要完善应用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就必须有足够的专业水平。然而在教育领域当中,大多数教师所学领域为科目专业领域以及教学技术领域,而对于大数据技术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实际操控上较为困难,在此条件下,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实施无疑受到了阻碍,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善。

(三)教师教学观念不匹配

综合上述内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与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对比分析)可见,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与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传统高等教育管理当中的观念不适用于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但因为传统教育管理实行多年,所以大部分教师的观念依旧停留在传统教育上,此时如果要实行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就会引起观念与方法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传统教师难以理解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观念,所以在教学当中依旧“我行我素”,继续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在此条件下,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的实施无疑“形同虚设”,由此可见传统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的实施具有重大影响。

(四)教学方法简陋

在原则上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实施除了需要确保观念正确以外,还要重视教学方法,但结合上述内容(教师教学观念不匹配),说明教师观念与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存在冲突,而教师观念是决定其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观念错误的前提下,还会导致教学方法上出现问题,但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能称其为错误的教学方法,其只是在细节上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点,因此说明传统教学方法较为简陋,在之后的改进当中,应当围绕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内涵观念进行相应调整。

三、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实施调整应对对策

(一)学生兴趣收集方法优化

在大数据技术条件下,教育单位可以结合网络技术设计学习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在于:在课外时间给学生提供教育、娱乐等资料,资料的形式可以为图书、视频等,此举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在课外时间的兴趣需求,在学生兴趣需求被满足的条件下,会提高学生对平台的使用率,那么在学生使用平台的过程当中,其操作行为是随着自身兴趣需求而定的,此时大数据技术即可根据每个学生的操作习惯,获取到学生的兴趣,并借助自身的挖掘功能,得到学生兴趣的延伸应用,最终将结果反馈至教师即可,这一过程并不会与其他行为发生冲突,所以可以确保其顺利开展。此外,为了尽快增加平台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程度,教师可以在教学末尾进行简单的宣传,有利于平台的推广。

(二)大数据专业水平提高

要提高大数据专业水平,本文建议采用培训方法来实现,即依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之后再选择受训人员进行培训即可,但介于大数据的专业水平要求以及学习难度,本文建议培训的内容可以相对简化,例如针对上述平台应用,可以围绕该平台功能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平台功能,而功能内容基本是固定的,只要学会操作即可,因此实现了简化目的,同时借助培训也提高了教师大数据专业水平。

(三)强调先进教学观念

在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传统教育观念已经到了被淘汰的边缘,因此为了实现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需要强调先进教学观念。具体方法上,同样可以采用培训方法,但在培训内容上需要进行调整,即为了体现传统教育观念与先进教学观念的差别,可以通过案例法举例进行培训,根据案例中学生课堂反应、作业正确率、测验成绩的对比结果,可直观表现出先进教学观念的优势,此时就提高了教师对先进教学观念的重视,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先进教学观念培训。

(四)教学方法改善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篇(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学生管理工作者肩负着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责任,而德育的低效性是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难题,笔者将就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管理中德育效果提出对策。

1 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分析

从目前高校德育的实际状况看,大学生的德育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德育内容疏离现实。德育内容脱离了现实、抽象空洞,就很难使受教育者认同德育内容,就更不可能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从现实看当前高校有部分德育内容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或与实际不相符合,使学生感到很空洞;有些德育理论使学生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和把握,个别典型事例缺乏时代性或过于简单,学生感到远离自己的现实生活,缺乏真实感,不能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

(2)德育方法单调。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按照受学生的接受特点,正确、恰当地运用的德育方法,必然会提高德育效果,反之,可能会降低效果。但目前高校的德育方法大多采用简单的说教和硬性灌输,用这种简单的方法教育已经具有思维、判断、选择、评价能力的当代大学生,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理解、认同德育内容,反而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消极地对待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施教。

(3)部分学生管理工作者素质较低。学生管理工作者是德育过程的促动者和学生品德发展的指导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对德育内容的认同效果。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看,文化、道德素质较高,但也存在部分人员素质偏低现象。如果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人格品质与德育内容要求背离,很难使受教育者认同其施教的德育影响。

(4)德育过程缺乏良好的情感氛围。良好的德育情感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德育过程,从而提高德育实效。但我国高校德育的模式缺乏民主、尊重、信任的情感氛围,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对问题的质疑,对德育内容理解的偏差和自己的质疑只能“潜隐”在心中,不能通过争论、辩论、讨论来澄清问题,反而容易使学生德育内容产生心理拒斥,降低认同的效果。

2 提高德育效果的对策

针对影响德育低效的主要因素,依据大学生品德发展和形成的规律,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提高德育的效果。

(1)优化德育内容。首先,德育理论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理论要反映现实的客观实际,只有使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能体验、感受到德育理论的真实性,才可能内化为自我的人格品质。其次,德育内容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德育内容的针对性是指,德育内容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接受规律来规定。再次,德育内容应生活化。德育内容的生活化是指德育内容要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体验、感悟、理解德育内容,在情感体验中产生移情和共鸣,提高对德育效果。

(2)选择科学的德育方法。首先,德育方法应多样化。德育方法的多样化是指,要根据德育过程的客观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德育方法,或多种德育方法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其对德育内容的认同效果。其次,德育方法应注重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育。道德认知能力主要包括道德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德育认同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只有促使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才可能使学生从“被动认同”转化为“主动认同”,从表层认同发展为深层认同。再次,德育方法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当学生管理工作者脱离学生的生活情景,谈诚实、谦虚、自律、奉献等道德品质时,学生常常感到不可理解,而通过具体的情景展示,或直接使学生参与生活的实践,亲身经历、切身体验时,学生才会产生亲近、崇敬感,主动认同德育内容,并确立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

(3)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主要包括品质、人格、德育能力以及对德育内容的理解程度等等。提高德育者的素质,首先,提高德育者的人格素质。学生管理工作者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博学善思。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不断拓展,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才可能较好地解答学生的质疑,否则学生可能会感到学生管理工作者“什么都不懂”,降低德育认同效果。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应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对德育内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可能较好地解答学生的质疑,赢得学生的认可、尊重,提高对自己所施教的德育内容的认同效果。再次,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德育不同于智育,德育过程的重心放在“育”上,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好人,做一个道德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提高德育能力。德育能力主要是指德育过程的活动设计能力、启发导悟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以及灵活地熟练运用各种德育方法的能力。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可能使学生真正认同德育内容。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管理工作者引导下,学生通过分析、判断、选择、评价等,逐步澄清道德问题。其次,要建立和谐管理关系。当学生管理工作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情况:他把学生管理工作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建立和谐的管理关系,才能使学生对学生管理老师的积极肯定态度迁移到对其施教的德育内容上去,提高德育认同的实效。其三,营造良好的德育情感氛围。德育认同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良好的德育情感氛围有利于提高德育认同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营造一种能使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移情性理解,使学生感到学生管理老师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提高对其信息源的认同效果。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篇(5)

1班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班级德育教育内容:班级德育教育主要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教师在上述管理过程中要从自身出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德育规范及标准,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完善德育素质,提升德育水平。上述教育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社会道德、生活常识和常规习俗等,教师要善于将道德内容穿插到管理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理念,从本质上改善班级管理效益。1.2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过程中,还可以改善班级氛围,提升各项教育工作的落实效益,对教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传统管理片面进行了纠正: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没有过多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在班级管理中只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约束,没有真正服众,上述班级管理根本无法实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形成团结的班集体。而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学习和生活,内化学生行为,对学生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2)顺应了时代教育的需求:随着社会德育形式的日益严峻,如何提升德育教育效率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德育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顺应社会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许多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实行一刀切,没有形成个性化管理方案,这对学生发展具有非常大的限制作用。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效益,以可塑性的班级管理内容为学生插上“翅膀”,提升学生德育水平和学习质量。

2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2.1确定目标,选取正确的班级管理方向: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指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形成正确的管理方向,以合理的管理目标带动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效益。因此,教师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管理目标进行合理设定。教师要依照德育教育环境及今后职业需求设定班级管理期望值,该期望包括德育水平要求及知识能力水平要求两方面。确定期望值后教师要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与学生讨论,对该期望值进行调整并确定分解目标,提升目标实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2处理关系,形成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师生关系是提升班级管理效益的关键,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从德育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把握,依照德育内容明确班级中的师生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德育教育要求以德为主,以情化人,以学生为管理核心,通过教师行为、言语感化形成积极、高效的管理体系,为班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师要把握好细节处理:(1)关爱学生,以学生为班级管理主体: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工作落实过程要求教师学会从学生角度看待问题,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体会学生情感,从而避免师生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该工作要求教师体谅学生,以德育内容舒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从情感上自觉尊重老师,尊重班级管理工作。(2)平等对待,充分尊重学生:德育工作下的班级管理明确指出学生是平等的,要求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学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该工作落实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转换角度看待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被认同。形成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认同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工作。(3)鼓励激励,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质量: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多对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工作进行肯定,让学生价值能够被认同,形成和谐、积极的管理氛围。2.3选取队伍,凝聚积极班级管理力量: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选取高素质的管理成员,由上述人员带动班级氛围,发挥德育班级管理的示范性作用。教师要严格考核班级管理成员,确保上述人员达到德育教育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地实现班级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其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对上述班级管理成员进行评价,确保学生参与班集体管理建设。教师要对上述班级管理成员进行教育,确保该人员能够充分宣传班级文化,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

3结语

班级管理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对学生发展和教师工作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工作优化过程中,教师要严格依照德育教育规范约束自己,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班级管理体系。教师要学会通过德育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内容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强制管理转变为自觉遵守,让班级管理内容成为学生思想的一部分,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的班级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静文,易连云.班级管理制度的正向德育功能及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4-7.

[2]许小娟.浅谈德育学分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01:28-32.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篇(6)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教育模式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要能够积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能够以学生生活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力图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以此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观,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一,思想政治管理可以实现从课堂教育到生活化教育的转移,教师认真研究书本教育内容,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融入到生活活动中去,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知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这些教育内容,发展学生的思想认识。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成为知识点被动接受者,而实现生活化教学模式,就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够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明白善恶,辨别真假,培养学生的高尚的人格,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比如,现在很多学生都是享乐主义者,要引导学生摒弃这种观念,就要使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学校可以多为学生联系一些假期或业余时间的短期工,使学生能够通过辛勤工作,体验到父母的不易,感受到享乐主义是可耻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实现,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进行设计,这种教育模式的实施不是为了加大对学生思想的钳制,相反,是为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由探索,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发展自己的认识。这种教育模式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要突出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内容要强调理解和包容,只有真正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要积极构建民主参与的开放式管理模式

民主参与开放式的管理模式的成功构建,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主动性,作为教师,要精心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同时要有吸引力、感染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者和被教育着在这种开放式的教育过程中,地位是平等的,只有他们共同参与其中,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管理中,选择教育内容,相互之间共同决策,共同制定好的教育措施;相互交流,不断沟通,才能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要能够改变传统的校、系、班三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立足开放性和服务性,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积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其成功实施,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也不例外,需要建立一支以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为主体的专兼职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这些教师与学生进行密切接触,更有利于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队伍,需要有过高的政治素养,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具有优秀的领导才华,作为学校,要对这部分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业务素养,更要通过有效的策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篇(7)

关键词 中职体育 教育 管理

一、中职体育教育管理的概念

一般地说,教育管理的概念有两个主要渊源:行政学渊源和经营管理学渊源。在行政学看来,教育管理涉及国家从宏观上控制和管理教育事业的问题,因此称为“教育行政”,是一般行政的一个部门。而按照经营管理的看法,管理只是一种经营活动,管理活动有助于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与行政学相比,经营管理论侧重于教育管理的微观方面,如一所学校的管理。

体育词典对体育教育管理的解释是:“为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及其规律,对体育教育系统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的过程,体育教育管理包括体育教育行政工作管理和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两大部分:体育教育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贯彻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育、体育的法规,从总体上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规划、计划和协调,确保体育教育的正确方向,编制体育教育计划,制定体育教育的规章制度,调整体育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比例、层次和结构,确定合理的体育教育管理体制,审核体育教育经费,对各级各类体育教育机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与评估等。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体育骨干队伍的管理,体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课外体育工作的管理,体育宣传、信息资料的管理,学生体质测定和评价工作的管理,体育经费、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

体育教育专为我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体育管理人才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多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体育教学、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社区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为全名健身计划的推进做出了贡献。体育教育作为一个特殊专业,较其他专业不同,他们生性好动,散漫,自律性不强,这给体育教育管理工作者带来了难题,因此探索新时期、新背景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己成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体育教学管理内容衔接的问题

体育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在学校体育领域是一个争议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近年来专家学者注意了中职体育教学内容衔接问题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职体育教学内容衔接缺乏整体进行研究,存在低层次重复问题;二是某一体育项目教学内容衔接问题尚欠缺深入细致的研究;三是阶段与阶段之间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独立,教学内容缺乏衔接。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逐渐加大相关体育知识的涵盖范围。目前体育教学内容衔接存在的问题和体育教学管理衔接问题的处理,是构建体育教学内容所遵循的和原则。

三、体育教育管理中树立人文体育观

人文体育观是指以人为尺度、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一系列体育思想、理念。它是从人的自身的角度出发对体育所形成的认识,它强调人在体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强调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代,具体体现为对人的全面现代化的追求。从人文体育观包含了“人文”和科学两种要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用科学的方法促进人的现代化的科学精神的融合。

人文体育观与素质教育相契合,它要求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体育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树立人文体育观可以改变以往过分强调体育对人的生物功能改造的工具理性,从而关注体育活动中人的价值,人的情感体验,从价值理性出发重新审视体育和体育教学。在人文体育观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可以使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的需要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之一。树立人文体育观还可以指导教师在组织教学、选择教学方法时,一方面考虑方法的科学性,同时考虑方法的人文性,强调体育的育人功能。

体育教学伦理蕴含着人道主义、正义、自由、责任、尊重和关爱等伦理精神。人道主义在体育教学中表现为尊重学生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体育教学中正义体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机会。体育教学中的自由包括教师的自由和学生的自由两个方面。教师的自由包括学术自由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自由。学生的自由包括理智的自由、活动的自由、人格自由和人生自由几个方面。体育教学中的责任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和国家负责,教师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体育教学中的尊重包括承认性尊重和评价性尊重两个方面。对教师的尊重指对教师角色的尊重和对教师榜样作用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是指把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目的,给予每个学生应有的赞许。体育教学中的关爱蕴含着尊重和公正。体育教师的关爱表现在对学生安全和个体需求的关注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四、结论

本论文以新时期、新背景下教育部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为指导,对当前形式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深刻的分析,并提出对策。期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对我国相关专业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徐涌金,章珺.试析加强中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1).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篇(8)

课程建设过程:优化课程管理,不断调整完善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都在不断优化管理,促进课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完善。越来越走向现代化、接近科学化的课程管理,昭示着课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也给当前我国的课程建设以重要的启示。为了优化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当前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切实的努力。〔5〕(一)健全课程管理体制,规范课程管理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使课程管理系统有效运转,既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课程其他方面改革与发展的必要保障。我国目前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对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要真正保证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更好地发挥课程的中介作用,必须进一步健全学校内部课程管理体制,协调好学校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课程管理人员、学科专家、课程专家、行政人员、学生等各类人员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二)规范制度与完善机构这是健全课程管理体制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应特别重视制定课程评价的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标准,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各层次评价制度和标准,研制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课程运行各个阶段的科学评价,控制课程运行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另外,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对学校的课程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和指导,全面提高课程质量。(三)灵活运用管理手段,提高课程管理效益要在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广泛使用各种技术管理手段,加强服务和咨询,构建新的课程管理手段体系。比如,改革和重建行政手段,减少行政命令的随意性,增强其民主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考试和督导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引入并加强技术咨询与服务手段,恰当运用经济和市场手段,进一步强化法规手段,等等。(四)优化课程管理队伍,夯实课程管理人格基础我国的一些课程政策之所以一进入实践领域就走了样,达不到预期效果,正是因为课程管理人格基础有问题,缺乏科学性。因此,目前必须优化课程管理队伍结构,要求课程管理者具备扎实的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熟悉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原理和方法,这样才能把握课程跳动的脉搏,领导课程改革。同时,还应该要求课程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除教育管理的一般技能外,还需要掌握诸如进行课程调查并作统计分析的技能,制定教育管理法规的技能,把握管理时机、促进管理反馈的技能,等等。总之,课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优化课程管理机制,全面提高课程管理质量和效益,才能确保课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水平。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篇(9)

幼儿园以3~6周岁的幼儿为教育对象,对这部分幼儿进行智力、情感、体力方面的教育,让幼儿全面发展,为今后更好地学习与生活打下基础。幼儿园的主要工作便是以幼儿教师为载体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地照顾与管理,为其父母腾出投身工作的时间,让父母不再受幼儿的束缚,让幼儿可以健康全面地成长。

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管理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机构,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开启幼儿学校教育的意识具有一定作用。幼儿园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科学、语言、音乐、计算等等。幼儿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预备阶段,好的教育内容能够让幼儿形成健康的个性、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交往能力以及成人意识。幼儿园教学内容应符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性

从世界各国教育体系来看,幼儿教育属于学前教育阶段,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可以说幼儿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对于幼儿更好地在学校教育体系下学习其他学科内容打下基础和提供可能。某种角度上讲幼儿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会对今后幼儿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从人的成长角度来看,三岁起进入幼儿园接受正规教育,三岁也是正常人成长的起始阶段,幼儿从牙牙学语开始朦朦胧胧进行学科知识学习,接受知识的洗礼,体验自然,学会与小朋友相处,学会一些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经验,开启幼儿智慧之门,更好地让幼儿认识世界,可以说幼儿教育具有基础作用。

2.全面性

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具有全面性,在幼儿园幼儿主要接受常识、语言、音乐、计算等教育。这些教育内容包含一定的社会知识。这些内容的选择可以让幼儿在短时间接受全面的教育,使幼儿可以健康、全面地发展,为今后成为全才提供可能。

二、幼儿园环境管理

1.幼儿园自然环境的管理

幼儿园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玩耍过程中需要的设施、空间。幼儿园各种设施的选择与管理要有利于让幼儿进行游戏与玩耍。幼儿园空间环境主要是幼儿园各类教学器具的布置与摆放,软件与硬件器材的有效配合。在平时的幼儿园教学与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对楼梯、平台、手风琴、垫子以及椅子的摆放,各类教学器材及教学设施要放在最合理的地方以便满足教学需要。这些器材的摆放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等进行改变,满足幼儿学习与玩耍的需要。

2.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管理

在幼儿园进行学习的3~6周岁的幼儿,心智尚不健全,特别是那些刚入园和转园的小朋友,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会增加对家庭及熟人的依恋,会出现哭闹等现象。在这个时候幼儿教师要转变管理方式,用温馨的话语接触幼儿,让新来的幼儿尽快熟悉活动环境,让其尽快结识几位小朋友,减少陌生感,从心理上接受幼儿园环境。

3.幼儿园社会环境管理

幼儿园的社会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幼儿园所在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进行有目的的管理工作。幼儿园所处社会环境的管理主要是针对幼儿园现实的社会位置,改善与幼儿园周围大的企业的关系,让其尽可能地在规定时间内减少噪音,降低对幼儿园周围环境的破坏,以让幼儿园所处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需要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为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应尽可能让家长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让家长多参与到幼儿教育工作中,多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游戏、教学观摩、六一活动以及大班毕业典礼。并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工作,使幼儿在家里也能继续接受教育,完善幼儿教育体系。

三、结束语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与环境的管理对于幼儿的知识获取以及正常教学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为保证幼儿教育的有序进行需要在教学内容的管理方面做好工作。在教学环境的管理方面做好自然环境、心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管理工作。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篇(10)

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对教学现状的全面了解,对现有的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理解不到位,科学研究工作动力不足,只是被动地进行体育教学管理,创新意识不强。时常会因为繁杂的体育教学事务管理而忽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现状,忽视自我能力提升等高层次的需求。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观念和现代意识的教育需要更新,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者,应该有着明确的角色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等,都应当进一步加强。

(二)忽视评价和分析管理问题

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忽视了评价和分析管理问题,在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体育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忽视了教学质量监控。体育教学计划以及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仅要完成项目的教学内容,而且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实是非常困难的。2.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欠缺合理的指标。我们时常看到大多数的教师参与学生质量分析测试结果时,统计考试成绩的分布,任课教师在考试过程中会潜意识的使学生体育成绩呈现正态分布,最终从表面上看学生体育成绩分布比较合理。3.教师的教学能源短缺。教师的思想相对滞后,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思想。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是不积极的,一些教师的教学能量分散,大多数时候不进行提前备课,不注重教学研究和实践,在课堂上精神放松。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

1.内容相对单一。目前体育课教材建设相对落后于教学实践的发展。一年级安排体操、田径内容,二年级进行选项内容,虽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教学改革,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在体育课上所接受的内容重复、传统、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2.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改进。大多数教师在以教学内容为主的传统技术教学、教学手段上也有一定的强制性,在教学中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职业角色,教学手段古板、陈旧,淡化了运动过程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忽视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感受。同时不能很好地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不敢于大胆尝试新鲜事物。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拓展训练;也可以自制器材开设新疆少数民族传统项目。3.场地器材较少。由于学院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器材使用频率加大,磨损情况也较为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学生使用;另一方面,场地设施不够完善,场地维护不及时。开设室内项目都只能在室外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也是造成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

二、体育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建议

(一)制度的完善

系统的教学监督和指导起非常大的作用,是提高管理效果的基础,科学化的教学管理是重要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基于高职学院体育工作和教学特点的客观规律,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严格规范教学过程,以及完善现行制度,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人才培训要求建立新的系统;二是开发系统,坚持它,违反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同时按照制度规定去处理教学工作中的具体事务,尽量减少人为因素,较好的体现公平、公正性。

(二)教师能力提升

1.体育教学能力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能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根据所教专业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选用对身体锻炼价值高的专项身体练习内容,删除那些技术难度高不易被学生掌握的身体练习内容;通过教研室活动,教师们探讨出符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的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循序渐进式等教学方法,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研究学生,将教学的组织方法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表现在教学计划、演示讲解,使用教学,纠正错误,处理紧急情况,利用空间设备、保护帮助、检查评估等等。在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技能、演示的过程,能够纠正错误是很重要的。2.体育教师组织管理能力体育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掌握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通过体育教育实践的积累,逐渐形成一个专业的能力和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地组织动员学生热情参与,通过巧妙地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种类型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是包括在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和业余训练的能力;第二,由于体育教师角色的特殊性,体育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也体现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领导,组织和领导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在组织、管理、竞赛、裁判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协调合作能力。作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体育组织管理能力,并对每场比赛进行公平、公正的判罚。3.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师掌握规律的体育教育,运用科学方法,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规律为体育教育服务,不断研究教学实践过程,分析总结,提高教学和成功经验上升到新的理论,指导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和科研能力,科学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和创新能力等。在体育教师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研究能力提高了,可以把教育教学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可以感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创新能力在各种能力中为核心能力,科学主题是保证正确的研究方向,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三)体育教研室的管理

教研室应该主动并积极与学校交流,要根据学校的未来发展来明确教研室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体育教研室的计划必须注意教研活动的目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课程改革,重点是课堂教学,以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活动为载体,作为一个整体在形式的合作内容,布局,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并提供规范性指导体育活动。教研室是学科教师集体研究、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组织,不仅是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体现了高校教学的重要教学的基本教学管理、层次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和教育改革的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功能,对提高教学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合理设置体育课程

1.相对淡竞技重娱乐,课程的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教学内容的高职体育应当符合高职教学的特点,例如,畜牧兽医,旅游专业有季节性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满足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而不是安排相同的内容,同时,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素养、体育习惯,更好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2.体育选项课在高职院校应适当引入新的运动,现在,受学生欢迎的许多流行的体育已逐渐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如攀岩、瑜伽、舞蹈、羽毛球、轮滑等等。同时也可以基于地域特征的特点融入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比如:民族健身操等项目。适应变化的社会,体育教学的内容在高职院校也应该不断更新,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顺利融入社会。

教育管理主要内容篇(11)

    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对教学现状的全面了解,对现有的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体系理解不到位,科学研究工作动力不足,只是被动地进行体育教学管理,创新意识不强。时常会因为繁杂的体育教学事务管理而忽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现状,忽视自我能力提升等高层次的需求。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观念和现代意识的教育需要更新,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者,应该有着明确的角色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等,都应当进一步加强。

    (二)忽视评价和分析管理问题

    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忽视了评价和分析管理问题,在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体育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忽视了教学质量监控。体育教学计划以及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仅要完成项目的教学内容,而且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实是非常困难的。2.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欠缺合理的指标。我们时常看到大多数的教师参与学生质量分析测试结果时,统计考试成绩的分布,任课教师在考试过程中会潜意识的使学生体育成绩呈现正态分布,最终从表面上看学生体育成绩分布比较合理。3.教师的教学能源短缺。教师的思想相对滞后,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思想。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是不积极的,一些教师的教学能量分散,大多数时候不进行提前备课,不注重教学研究和实践,在课堂上精神放松。

    (三)学生参与度不高

    1.内容相对单一。目前体育课教材建设相对落后于教学实践的发展。一年级安排体操、田径内容,二年级进行选项内容,虽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教学改革,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在体育课上所接受的内容重复、传统、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2.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改进。大多数教师在以教学内容为主的传统技术教学、教学手段上也有一定的强制性,在教学中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职业角色,教学手段古板、陈旧,淡化了运动过程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忽视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感受。同时不能很好地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不敢于大胆尝试新鲜事物。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拓展训练;也可以自制器材开设新疆少数民族传统项目。3.场地器材较少。由于学院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器材使用频率加大,磨损情况也较为严重,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学生使用;另一方面,场地设施不够完善,场地维护不及时。开设室内项目都只能在室外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也是造成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

    二、体育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建议

    (一)制度的完善

    系统的教学监督和指导起非常大的作用,是提高管理效果的基础,科学化的教学管理是重要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基于高职学院体育工作和教学特点的客观规律,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严格规范教学过程,以及完善现行制度,根据教学的需要和人才培训要求建立新的系统;二是开发系统,坚持它,违反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同时按照制度规定去处理教学工作中的具体事务,尽量减少人为因素,较好的体现公平、公正性。

    (二)教师能力提升

    1.体育教学能力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能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根据所教专业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选用对身体锻炼价值高的专项身体练习内容,删除那些技术难度高不易被学生掌握的身体练习内容;通过教研室活动,教师们探讨出符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的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循序渐进式等教学方法,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研究学生,将教学的组织方法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表现在教学计划、演示讲解,使用教学,纠正错误,处理紧急情况,利用空间设备、保护帮助、检查评估等等。在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技能、演示的过程,能够纠正错误是很重要的。2.体育教师组织管理能力体育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掌握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通过体育教育实践的积累,逐渐形成一个专业的能力和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地组织动员学生热情参与,通过巧妙地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种类型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是包括在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和业余训练的能力;第二,由于体育教师角色的特殊性,体育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也体现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领导,组织和领导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在组织、管理、竞赛、裁判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协调合作能力。作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体育组织管理能力,并对每场比赛进行公平、公正的判罚。3.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师掌握规律的体育教育,运用科学方法,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这些规律为体育教育服务,不断研究教学实践过程,分析总结,提高教学和成功经验上升到新的理论,指导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和科研能力,科学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和创新能力等。在体育教师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研究能力提高了,可以把教育教学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可以感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创新能力在各种能力中为核心能力,科学主题是保证正确的研究方向,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三)体育教研室的管理

    教研室应该主动并积极与学校交流,要根据学校的未来发展来明确教研室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体育教研室的计划必须注意教研活动的目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课程改革,重点是课堂教学,以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活动为载体,作为一个整体在形式的合作内容,布局,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并提供规范性指导体育活动。教研室是学科教师集体研究、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组织,不仅是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体现了高校教学的重要教学的基本教学管理、层次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和教育改革的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功能,对提高教学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合理设置体育课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