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资源大全11篇

时间:2022-07-26 22:27:21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篇(1)

 

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施加教育影响的新型教育形式。发展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因此,资源建设的定位和水平直接决定了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在当前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渡时期,有必要梳理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之流变,即从教学资源转变为学习资源。肯綮所在,关乎开放大学的办学质量。 

一、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溯源 

教学资源(teaching resource)的概念根植于教育技术的媒体观。所谓教学资源一般是指为教学的有效开展而提供的各种可利用的素材和条件,通常不仅包括文字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还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视听教育方兴未艾,新媒体种类不断涌现,媒体应用日益广泛,至70年代,媒体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的中介要素。鉴于此,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首次提出了学习资源(learning resource)的概念。 

按照资源的完备与适用程度,学习资源又可分为设计资源和可利用资源。所谓设计资源,是指以教育教学为目的,专门开发设计的资源,包括文字教材、录音带、录像带、多媒体课件等;而可利用资源,是指那些本来并非为教育教学目的而专门设计,但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教育利用价值,因而用于教学服务的资源,如软件工具、音像资料以及多种多样的网上信息资源等。无论是设计资源还是可利用资源,都是学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程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的教育形式。今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学习者学习为中心的远程开放教育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过去沿袭的服务于教师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已不能够完全适应新的教育形式要求。 由此,资源建设的定位应当有所更替,即由服务于教育教学转向为以自学导学为目的。实践中,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资源建设,正经历着从教学资源向学习资源的转变。这种资源建设的流变,正是开放大学在成立伊始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 

在此,广义的学习资源可以界定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信息、资料、设备、人员、场所等诸多要素。要把握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脉络,必须梳理它们的辩证关联。 

二、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辩证关联 

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在资源信息载体上具有共同性。比如,文字材料、录像带、录音带、多媒体课件等载体形式,既可以为教师教学所用,构成教学资源;也可以为学习者学习服务,成为学习资源。这些信息载体在当今远程教育中,制作的方式方法更倾向于依赖网络技术。 

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除了载体上的共同性之外,其服务教学的共同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教与学双边活动相互间存在紧密联系,无法割裂,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过多地主导教与学的过程;在今天的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的学是主,教师的教是辅,也就是说,教与学的重心发生了偏移。因此,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的重心也理所当然地需要进行调整与变化,资源建设的出发点应各有侧重,侧重点的倾向性即为两者的差异所在,即:一方面,二者的直接服务主体有所不同。教学资源是直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服务的,实现教学目的是它的最终目标;学习资源是直接为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服务的。另一方面,在设计上,教学资源体现的主要是教学特色,学习资源体现的是自学助学特色。学习资源较教学资源更加强调学习过程,强调通过设计完整的学习过程帮助学习者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最终的学习效果。 

三、学习资源建设的重点考虑因素 

教师作为学习资源设计与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当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从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出发,避免将学习资源建设成为教学资源。为此,在资源设计与建设时,应特别对以下几方面给予关注。 

1. 资源的粒度 

学习资源的粒度是对学习资源的大小、尺度以及详细程度等特征的标准化描述。学习资源的粒度决定了学习资源的重用频率与效率、制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资源传输、交换与共享的便利性。 

粒度过大的资源信息量大,重用效率高,但资源的重用频率较低,资源开发人员的工作负担往往较重;粒度过小的资源虽然重用频率高,便于传输与共享,但相对信息量小,重用效率低下。因此,大、小粒度的优缺点客观且明显。 

以录制一节流媒体课件为例,如果流媒体课件时间过长,未必便于学习者在工作之余全部观看学习;反之,时间较短的流媒体课件,以其针对性较强,知识模块化、案例化、专题化的特点,更能够吸引学习者。 

再以制作一门网络课程为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要求栏目多样,内容丰富,有利于学习者经常浏览。网络课程可以说是小分子组成的大颗粒。粒度大小应当取决于学习内容的规模。因此,有必要视具体情况分别选取大粒度、中粒度和小粒度的资源,以发挥各种粒度形式资源的最大优势。 

基于对学习资源的粒度权衡,青岛广播电视大学2011年4月举办的开放教育教师公开课观摩比赛,便尝试选择了中小粒度的资源。过去,教师录制一节流媒体课件往往是一节课堂教学时间,这次参赛的教师突破了这一传统,将过去的40分钟录制时间改为15~20分钟,每一段视频力争讲清、讲透、讲好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案例,力争做到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国内相关的尝试,还包括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的视频辅导“颗粒化”试点,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学习者的参与度 

首先,“现有的绝大部分资源是由专家或教师建设并提供的,没有师生共同参与建设的资源,缺乏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阐释、质疑、批判和创新环境”[1]。毕竟,学习资源是为学习者而建设,学习资源的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意见,让学习者参与选择、评价、表达意见,这样才能够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热情,而不是仅仅由教师根据自身的设计理念、个人兴趣而制作产生。 

其次,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缺乏学习者的参与,“学习者的理解将会限制在教师提供的框架范围内,阻碍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2]。学习者参与学习资源建设也是他们思考、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资源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获取和运用知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自身的思维潜能。 

最后,开放教育的学习者从事的工作往往与其所学专业有密切联系,有的学习者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积累的实践经验是非常值得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和分享的。这些资料和经验可以转化为有使用价值的学习资源。

在学习者参与建设学习资源方面,现在也有了一些尝试。2010年下半年,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对法学专科毕业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将案例分析和答辩加入到毕业实践环节当中,教师将优秀的学生案例作品上传到电大在线相应课程栏目中,进一步充实了课程的案例资源。青岛广播电视大学2011年教师公开课观摩比赛,其评审过程采用了由专家和学生共同打分的机制,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的讲课,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上网浏览课件的热情,同时也有利于筛选出一批受学生欢迎的优秀学习资源。另外,上海电大孙慧老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尝试了网络资源师生共建模式,该模式“包括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情景模拟剧,由管理经验丰富的电大学员作专题讲座等”[3]。 

3. 资源的便捷度 

开放教育的学生通常是在工作之余上网学习,在建设学习资源时,应当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便利。因此,既要在学习资源设计过程中考虑选择便利的网络传播载体,又要在学习资源建设中配套相应的支持服务。 

目前,学习者利用网上学习资源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脑上网进行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上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媒介,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这样,学习者便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手机上网,利用网上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手机上网较电脑上网更为便捷。 

另外,目前开放教育各专业各门课程的学习资源往往由文本、音像、网络学习资源组成,资源数量多,形式多样,但多呈分散状态,缺乏整体感。资源的分布只有教师详细了解,学生在未充分导学的情况下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丰富的资源在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自学带来了困扰,如果缺乏针对性强的导学支撑,将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限制学习资源功效的发挥。可见,学习资源的使用需要导航和指引。 

从2008年开始,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每学期各专业制定导学计划书,在计划书中向学习者提供中央电大、青岛电大两级平台上各门课程资源情况表。在资源情况表中,列出各门课程资源栏目名称、课件名称、资源数量以及每一项学习资源对应的关注度和推荐指数。使学习者能够对两级平台上的资源情况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学习者了解学习资源、使用学习资源的效率。 

4. 资源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远程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根据媒体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交互性可分为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和学习资源的交互性。教学系统的交互性是指媒体能够支持人与人之间相互通信与作用的能力和特 性[4]。目前,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基本上能够实现,比如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qq、msn、e-mail或者bbs来实现。所谓学习资源的交互性是指学习资源能够引起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某一个或某一些品质。目前,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交互性相对比较匮乏,在学习者使用资源的过程中,能够使学习者对学习资源呈现的学习信息做出积极、公开的反应,同时资源也可以依据学习者的反应做出相应变化的设计还并不多见。 

增强学习资源的交互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定的设计和技术支撑。在实践中,可以进行情境设计,设计出仿真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情境下,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与学习资源进行互动,依据彼此的反应作出回应。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以法学专业为例,案例教学是法学专业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支持,设计出网络模拟案例教学的场景,使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得与参加案例教学面授课堂相同的效果。 

总之,资源建设是发展远程教育的核心问题,把握好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秉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习资源较教学资源更能够适应和满足远程教育的需要。远程教育工作者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资源的粒度、学习者的参与度、资源的便捷度以及资源的交互性等问题,充分发挥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教育资源篇(2)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概述

(一)社会主义共享要求

共享发展理念在党的十八大中被提出,并得到了初步界定,相关学者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共享发展内涵覆盖范围广泛,不仅限于共同富裕,也能够对社会主义本质需求进行满足。理念体现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阶段中,起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实现科学化的过程中,共享属于基本原则,能推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并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正义公平。社会主义共享联系社会主义共建,共享发展是需要以共建作为基础,实现持续动态共享与尊严共享,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共建。在社会主义发展理念中,共享属于本质回归,其共享发展理念能综合体现战略意识、问题导向与理论自觉,指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全面小康战略,并以共享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需求进行满足。

(二)民生导向问题意识

共享发展理念包含五大发展新理念,新型理念的提出源于问题解决意识,致力于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以理念实现发展动力增强、发展优势凸显。共享发展理念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目标、方向与路径,在新常态下,重点解决公有制经济深化改革问题与政府公平分配功能强化问题。共享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脱贫扶贫的重要理念指导与核心发展举措。共享发展理念具有民生导向特点,部分学者认为该理念重点解决的是地区发展失衡与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并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我国民生建设落后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共享发展理念对民生发展不同阶段特征能够准确把握,有利于民生发展导向实现凸显与强化,是对民生改善诉求的满足。

(三)解决社会正义问题

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以公平正义作为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有利于社会主义正义公平问题的解决。基于共享主体对共享发展正义公平相关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共享发展理念需要立足于我国每个公民的自我实现与发展,以共享对社会阶层矛盾问题进行化解,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共享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对应的主体是各区域人民、所有民族,甚至包括世界范围内的全部华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发展机会与世界各国的共享。部分学者认为,该理念本质是向我国社会成员的发展提供更自由与宽泛的空间,因此,共享发展理念的共享需要在具体社会制度中体现,以公平正义作为主要立足点,对社会基本价值取向进行把握,从而有效解决社会主义正义公平问题,以制度的构建和法治的严厉,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主旨要义。

二、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一)教师资源配置失衡

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是体育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众所周知,体育教师是学校开展体育教育的关键,属于一种重要的体育教育资源,合理的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将有利于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但是,基于共享发展理念角度看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可以发现其具有严重的教师资源欠缺,教师配置失衡问题。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与农村教育条件限制,我国农村学校大多不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不会为体育教育配备太多的体育教师,现有的体育教师也存在专业教学水平不足问题。由于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问题,难以得到重视。在当地城市学校体育教师资源充足,而农村学校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造成城镇与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资源差距,致使体育教育资源失衡,这不符合共享发展理念内涵与要求,是发展农村体育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凸显的基础设施建设欠缺问题,主要是指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不利于共享发展理念落实。现阶段的大多农村学校,在经济条件与自身教学条件的限制下,并不重视体育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使体育设施教育资源出现严重失衡。很少有农村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标准田径场、篮球场或健身器材,活动场地几乎空白。体育器材是最基本的体育教育资源,这种基础设施的缺失,会造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受阻,并且影响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由于学校领导层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大多农村学校并没有为体育教师提供专门的教课教室,体现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的另一种不合理。教室这种基础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资源的缺失与配置不合理,会使共享发展理念落实缺少基础条件,不利于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与共享发展理念实现融合。

(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在农村体育教育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具有以共享发展理念,加大农村体育教育资源资金支持投入、调控体育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职能。但现有大多农村学校的当地政府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仍然进行着原本的教育监督工作,忽视共享发展理念要求,不能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以共享发展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实现合理配置,需要以政府资金支持作为重要基础。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多当地政府部门并不能够为农村学校体育事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影响农村学校完善体育教育资源。政府资金投入的不足,造成农村学校难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教育资源,影响学校对优秀体育教师人才的引进,不利于共享发展理念下的教师资源实现共享。

三、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发展

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式结构,是造成农村学校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出现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为实现社会生产、管理效率提高,曾提出城乡二元发展战略,即对城乡相对分离政策进行实行,造成城乡二元发展态势,引发乡村包括教育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都赶不上城镇发展脚步的问题。因此,城乡二元发展是农村学校体育事业践行共享发展理念,需要面临的主要矛盾。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影响农村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主要表现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造成教师在工作单位选择与教学质量评判上产生偏见;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教育资金分配,为推动城镇发展,政府向城镇学校教育事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而忽视乡村教育事业资金投入,致使共享发展理念落实面临资金分配不均问题;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影响城镇与乡村的教育水平,受发展战略影响,无论是体育教师还是学生,都更愿意到城镇学校进行自身发展,从而进一步造成农村体育教育事业的落后,限制乡村教育发展空间。

(二)相关部门职责缺失

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学校出现体育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部门职责的缺失。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中,政府属于重要的监督者与调控者,是共享发展理念推行的首要责任人。相关部门职责的缺失会造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缺乏,影响学校资金获得,致使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无人监管。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因此,政府需要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资金投入,使其教育运行资本能够与城镇教育持衡。但大多政府表现出教育经费投入缺位问题,对城乡教育差距进行默许,面对体育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不愿意触动城镇教育发展利益,不采取措施进行问题处理。在共享发展理念下,政府没有利用自身监管职能,调控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缺少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收费情况、教学秩序、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有效监管,从而造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凸显,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四、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策略

(一)衔接共享发展理念教育资源配置

在共享发展理念下,政府部门想要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需要首先加强共享发展理念理解,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与共享发展理念进行有效衔接。共享发展属于均衡化、兜底式的发展模式,其共享发展理念能够指导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当地政府需要认识到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落后于城镇的问题,结合共享发展理念作用特点,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底部发展优势,使处于底部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全面优化,加强二者融合,促进优化配置工作的全面覆盖。农村学校需要根据共享发展理念,对体育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拉低与城镇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差距,以自身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与共享发展理念的衔接,加强自身教育资源吸收实力,实现体育教育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

(二)科学配备体育器材完善基础设施

体育器材是重要的体育教育设施,也是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农村学校需要联合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进行体育器材的科学配备工作,使学校体育设施得到完善,体育教育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当地政府也需要在共享发展理念下,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提供充足的体育器材教育资源,使其与城镇体育教育设施资源具有同样的配备标准,以统一体育器材配备,促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与城镇体育教育均衡化发展。例如,当地政府可以发挥自身教育监管职能,调查城镇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基本课程内容与器材设施,按照同样的标准,结合农村学校学生的特点与校园场地实际情况,指导农村学校开设更丰富的体育课程,为其提供相匹配的体育器材,从而实现体育设施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农村学校在完善自身体育教育设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检查设施质量,及时向器材提供部门反映问题,从而为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的质量提供保障。

(三)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教育资源篇(3)

1 教育资源及其类型

《辞海》中资源的定义为:“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1《中国资源百科全书》的定义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解释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目前比较统一定义是:所谓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能够满足人类需要、并可以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教育资源最早产生于教育经济学领域。“教育资源”一词在国内首先由韩宗礼于1982在《试论教育资源的效率》一文中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社会为进行各种教育所提供的财力、人力、物力条件”3。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教育资源亦称“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及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信息资料。我国的教育研究领域中,对教育资源的界定基本都是以此作为基础的。

划分教育资源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多样的分类。根据CELTS-31的规定,教育资源可以分为9类:a媒体素材b题库c试卷素材d课件与网络课件e案例f文献资料g常见问题解答h资源目录索引i网络课程。

2 开放教育资源及其内容

“开放教育资源”一词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2年首次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提供的开放的教育资源,为非商业化目的的使用者讨论、使用和改编。

开放教育资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组织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的解释:开放教育资源是教学、学习和研究资源,它存在于公共领域或是已经获得知识产权许可——允许其他人免费使用或再利用4。维基百科认为开放教育资源是免费、开放提供的教育材料和资源,可以被任何人使用,可以在一定许可下修改、改进和重新分配。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开放教育资源的修正性定义:免费、公开地提供给教师、学生和自学者的,可反复在教学、学习和研究中使用的数字化材料。

为进一步弄清楚开放教育资源的内涵,一般认为OER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内容:全部课程、课件、内容模型、学习对象、文献集和期刊。2、工具:支持学习内容开发、使用、再利用和传递的软件,包括内容搜索和组织的工具、内容和学习管理系统、内容开发工具以及在线学习社区。3、实施资源:促进材料公开发行的知识产权,为取得最佳实践以及将内容本地化的设计原则。

3 教育资源与开放教育资源的特征比较

3.1 教育资源的属性

(1) 稀缺性

人类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量总是大于教育资源的供给量。无论哪一时期、哪一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教育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与人们对教育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尤其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其稀缺性更为明显。

(2) 不均衡性

一般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资源需求量更大,但明显发达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更多。而且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其教育资源总量也相差极大。

(3) 消耗性与可变性

教育资源的构成要素中有的具有消耗性,如物质的资源,因而教育资源必须不断进行更新和补充。教育资源又有可变性,如无形资源的思想和理念,都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4) 质量优劣不同

优质教育成果的取得,是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方面的资源集合而成的,教育参与者的能力和教学硬件条件都会影响到教育资源的优劣,造成大量教育资源的质量水平都不是统一的。

3.2 开放教育资源的特征

开放教育资源是整个教育资源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教育资源的属性对于开放教育资源来说也是有一定适用性的。但开放教育资源本身又区别于教育资源,因此,它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1) 开放性

首先这种教育资源存在于公共领域;其次对于所有需要它的人,都是可获取的;再次大部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再利用的。

(2) 广泛参与性

开放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可以是教育机构,也可以是个人,它增多了资源的来源途径,促进了人们的积极参与。

(3) 以学生为中心

由于开放教育资源不同于传统课堂中使用的教育资源,它广泛存在于网络中,不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而是学习者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资源,所以它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4) 依托技术

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不仅仅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材料,还需要发挥硬件系统对教学的支持。

4 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潜力

自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运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浪潮。

开放教育资源鼓励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参与,鼓励每个人都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利于弥补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教育资源分布是不平衡的,开放教育资源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帮助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获取较多的资源;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有利于将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时的传递到全球的每个角落;研究开放教育资源,加强对开放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使用,促进大家共同交流,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开放教育资源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且其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这有利于完善自主学习服务体系,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有助于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开放教育资源依托于共享平台,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为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这也使得对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更加的深入。

开放教育资源或称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连接的桥梁;学习者可以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真正处于一种自主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它将成为促进人们发展的强有力工具,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有积极地作用;其推动知识的共享,促使教育体系走向不断的开放,对教育改革也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289.

教育资源篇(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兴旺的标记,教育是否发达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标志,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却大不相同,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类掌握丰富知识的人才,虽然现在一些产业还不能完全脱离劳动密集型,但发展高科技,改善资源结构,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是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这就需要教育作为基础。继续教育对于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继续教育成果落实,如何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是全社会关心、关注的问题,也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继续教育同样要求创新,要求求真务实,要让每个学员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切实做到学历变能力,既有文凭,也同样有水平,成为素质高、业务棒的人才,将人力资源变为人才资源,这是继续教育的根本所在。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大力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

继续教育的涵盖范围很广泛,提高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整体提高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现在,人才资源很缺乏,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在教育、政法、宣传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现在知识更新特别快,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层出不穷,任何一个技术人员,哪怕从事本专业多年,不继续学习,有些新技术、新材料也可能不会了解,不学习就要落伍,墨守成规,只能是自己落伍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就会不能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要求。所以加大继续教育的宣传力度,让人们理解认识到继续教育重要性与必要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深刻体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的重要性,理解实施继续教育事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形成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二、开拓教育思路,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同步

任何行业都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根据本行业的发展,要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这是一种必然方向,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区域继续教育就要同步或超前,继续教育要适应社会要求,加强行业紧缺型技能型人才培训,依托企业和社会力量办学,推动行业、企业、社会以各种方式参与继续教育,积极开发培训项目和培训市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质量,开拓继续教育新的发展空间,积极筹措和吸纳社会资金,要校企联合、内外结合,适时引进国外新的理论与技术,拓展继续教育范围,以培养实用型、实干型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发展及时培养各类人才。

三、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学改革

教育资源篇(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兴旺的标记,教育是否发达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标志,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却大不相同,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类掌握丰富知识的人才,虽然现在一些产业还不能完全脱离劳动密集型,但发展高科技,改善资源结构,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是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这就需要教育作为基础。继续教育对于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继续教育成果落实,如何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是全社会关心、关注的问题,也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继续教育同样要求创新,要求求真务实,要让每个学员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切实做到学历变能力,既有文凭,也同样有水平,成为素质高、业务棒的人才,将人力资源变为人才资源,这是继续教育的根本所在。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大力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

继续教育的涵盖范围很广泛,提高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整体提高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现在,人才资源很缺乏,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在教育、政法、宣传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现在知识更新特别快,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层出不穷,任何一个技术人员,哪怕从事本专业多年,不继续学习,有些新技术、新材料也可能不会了解,不学习就要落伍,墨守成规,只能是自己落伍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就会不能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要求。所以加大继续教育的宣传力度,让人们理解认识到继续教育重要性与必要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深刻体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的重要性,理解实施继续教育事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形成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二、开拓教育思路,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同步

任何行业都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根据本行业的发展,要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这是一种必然方向,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区域继续教育就要同步或超前,继续教育要适应社会要求,加强行业紧缺型技能型人才培训,依托企业和社会力量办学,推动行业、企业、社会以各种方式参与继续教育,积极开发培训项目和培训市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质量,开拓继续教育新的发展空间,积极筹措和吸纳社会资金,要校企联合、内外结合,适时引进国外新的理论与技术,拓展继续教育范围,以培养实用型、实干型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发展及时培养各类人才。

三、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学改革

职业从教老师,应该是该行业的研究者与具体实践者,也同时应该是行业的教育专家,还应该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教师要加强对继续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观念,把教育教学研究贯穿在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始终,加强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员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在授课过程中,以需要为准则,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既要注重理论教学,也要注重实践教学,充分发挥继续教育优势互补的整体功能。

   四、开拓学生的创新力,提高教学效果

继续教育的学员,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如何引导学员在学习中接受新的知识,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要注意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及时采取与学员对应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发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与相关课程知识结合,积极主动与相关课程任课老师探讨,相互学习,听取良好的建议,让学员综合掌握知识,并让学员在自主学习,相互学习中获得提高,强化基础知识的拓展与更新以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按需施教,提高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如笔者在教学溢流堰类型选

[1] [2] 

择时,给出学员一工程的相关数据,然后,让学员从水文水利理论计算及堰型选择,经济评价,实际施工,自己计算数据。经笔者所在单位支持,学员到工地实践锻炼,亲自经历该溢流堰施工过程,从基础开挖至堰建成,在现场技术人员指导下,一步步将数据与实际对应起来,再回到课堂,再理解理论内容,学员们感到:对有关知识点的掌握很到位,课堂教学中难以直观表述和讲解的问题迎刃而解。

五、以需求为准则,教学相长

继续教育具有新知识、新技术传播、应用的特点,具有开发和提高参加继续教育人员创造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的独特优势,它具有促进教育与生产,科技与生产结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物质财富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教育的内容在不断拓展与深化,要积极开展需求调查与需求分析预测,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都需要知识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与学员沟通,能教授的知识,作为本课程教师,要让其乐意学,愿意学,要及时回答学员的问题与疑问,可以用与学员交流的方式,针对继续教育学员的特点,激励学员提出问题,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在具体工作中提出好的建议,如笔者在工地一线指导学员实践时,有时学员的建议,看似一些简单的方法,在实际施工时却方便易行,也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

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体现继续教育的灵活性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是信息时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工作条件,成为学习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工具和载体,更重要的是带来新的工作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继续教育,要突出自己的特点,拓展与深化继续教育的内容,就要充分体现继续教育的灵活性,充分考虑行业的专业性,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有些技术人员长期在工地一线,必须给他们留有一定的学习时间,采用网络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既方便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继续教育效果,笔者也是网络教育的受益者之一,教学与实践两不误。继续教育要尽量采用网络教学的模式,同时注重网络继续教育的过程管理,采用网络教学、作业、考核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网络资源共享,继续推进网络化的继续教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七、加强继续教育的统筹协调工作

教育资源篇(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兴旺的标记,教育是否发达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标志,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却大不相同,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类掌握丰富知识的人才,虽然现在一些产业还不能完全脱离劳动密集型,但发展高科技,改善资源结构,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是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这就需要教育作为基础。继续教育对于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继续教育成果落实,如何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是全社会关心、关注的问题,也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继续教育同样要求创新,要求求真务实,要让每个学员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切实做到学历变能力,既有文凭,也同样有水平,成为素质高、业务棒的人才,将人力资源变为人才资源,这是继续教育的根本所在。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大力提高继续教育质量,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

继续教育的涵盖范围很广泛,提高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整体提高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现在,人才资源很缺乏,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在教育、政法、宣传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现在知识更新特别快,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层出不穷,任何一个技术人员,哪怕从事本专业多年,不继续学习,有些新技术、新材料也可能不会了解,不学习就要落伍,墨守成规,只能是自己落伍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就会不能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要求。所以加大继续教育的宣传力度,让人们理解认识到继续教育重要性与必要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深刻体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的重要性,理解实施继续教育事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形成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二、开拓教育思路,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同步

任何行业都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根据本行业的发展,要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这是一种必然方向,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区域继续教育就要同步或超前,继续教育要适应社会要求,加强行业紧缺型技能型人才培训,依托企业和社会力量办学,推动行业、企业、社会以各种方式参与继续教育,积极开发培训项目和培训市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质量,开拓继续教育新的发展空间,积极筹措和吸纳社会资金,要校企联合、内外结合,适时引进国外新的理论与技术,拓展继续教育范围,以培养实用型、实干型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发展及时培养各类人才。

三、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学改革

职业从教老师,应该是该行业的研究者与具体实践者,也同时应该是行业的教育专家,还应该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教师要加强对继续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观念,把教育教学研究贯穿在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始终,加强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员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在授课过程中,以需要为准则,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既要注重理论教学,也要注重实践教学,充分发挥继续教育优势互补的整体功能。

四、开拓学生的创新力,提高教学效果

继续教育的学员,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如何引导学员在学习中接受新的知识,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要注意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及时采取与学员对应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发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与相关课程知识结合,积极主动与相关课程任课老师探讨,相互学习,听取良好的建议,让学员 综合掌握知识,并让学员在自主学习,相互学习中获得提高,强化基础知识的拓展与更新以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按需施教,提高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如笔者在教学溢流堰类型选择时,给出学员一工程的相关数据,然后,让学员从水文水利理论计算及堰型选择,经济评价,实际施工,自己计算数据。经笔者所在单位支持,学员到工地实践锻炼,亲自经历该溢流堰施工过程,从基础开挖至堰建成,在现场技术人员指导下,一步步将数据与实际对应起来,再回到课堂,再理解理论内容,学员们感到:对有关知识点的掌握很到位,课堂教学中难以直观表述和讲解的问题迎刃而解。

五、以需求为准则,教学相长

继续教育具有新知识、新技术传播、应用的特点,具有开发和提高参加继续教育人员创造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的独特优势,它具有促进教育与生产,科技与生产结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物质财富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教育的内容在不断拓展与深化,要积极开展需求调查与需求分析预测,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都需要知识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与学员沟通,能教授的知识,作为本课程教师,要让其乐意学,愿意学,要及时回答学员的问题与疑问,可以用与学员交流的方式,针对继续教育学员的特点,激励学员提出问题,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在具体工作中提出好的建议,如笔者在工地一线指导学员实践时,有时学员的建议,看似一些简单的方法,在实际施工时却方便易行,也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

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体现继续教育的灵活性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是信息时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工作条件,成为学习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工具和载体,更重要的是带来新的工作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继续教育,要突出自己的特点,拓展与深化继续教育的内容,就要充分体现继续教育的灵活性,充分考虑行业的专业性,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有些技术人员长期在工地一线,必须给他们留有一定的学习时间,采用网络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既方便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继续教育效果,笔者也是网络教育的受益者之一,教学与实践两不误。继续教育要尽量采用网络教学的模式,同时注重网络继续教育的过程管理,采用网络教学、作业、考核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网络资源共享,继续推进网络化的继续教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七、加强继续教育的统筹协调工作

培训开发人才资源是国家兴旺发达,生产力高度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所在。继续教育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要在培训理念、服务、质量、体制等方面适应时展的需求,要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整体投入,增强政府统筹指导能力,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建成覆盖面广的继续教育网络的培训体系,将实现经济发展转变,建立在发挥人才优势这个核心基础上。关注人才资源建设,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社会各个群体的发展需求,提供更为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增强主动适应和服务经济、法制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自主创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发展,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人才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继续教育成果,让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教育资源篇(7)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与标准

资源配置,亦称资源分配,它是指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研究的主要课题是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是稀缺的,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及其产品产出的增加将会导致投入到其他产品生产的该种资源及其产品产出的减少。因此,人们被迫在可以相互替代的各种资源使用方式中选择较优的一种,以达到社会最高效率和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

教育是人们众多需要中的一种,它能为人们提供包括消费和投资等多种效用。作为消费品,教育体现为一种个人享受和修养;而作为投资,它可通过改善个人知识、技能等人力资本因素来提高个人未来就业机会和收入。与其他产品一样,教育产品供给也要消耗大量稀缺的社会资源,包括师资、土地、建筑场馆、仪器设备和资金等。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要,保证一定的教育产出,人们必须将一定的社会资源分配到教育部门中去。同时,由于人们教育需求结构的多样化,我们还必须保证教育内部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获得必要的资源投入。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增加教育整体或其中某种类别教育的生产资源投入必然减少其他社会产品或其他类别教育的生产资源投入与产出。因此,为了达到最大化效用,我们要求有限的资源在教育部门进行合理配置,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有效的使用。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通过教育产品价值和教育产品成本的一致性来衡量。教育产品价值是单位教育产出增加带来的产品价值增量,其现实形式就是学费。教育产品成本是因增加单位教育产出而损失的最高其他产品价值量。在教育产品价值和产品成本不一致,如前者大于后者的情况下,将生产要素从社会其他部门转移到教育是有好处的。随着生产要素的转移,教育产量会增加,教育产品价值下降,同时,社会其他产品产量会减少,相应产品价值上升,从而使教育产品成本上升。只要教育产品价值和教育产品成本不一致,这种生产要素转移就应该继续下去,直到二者最终相等。以上是从教育部门整体来看待教育产品价值及其成本的,如果从部门内部,如某所学校来看,教育产品成本就会涵盖因该学校增加教育产出而导致所有其他同类学校、其他类别教育以及社会部门的产品价值量损失。只有教育产品价值和所有教育产品成本一致时,教育资源才会实现合理配置。

二、计划和市场两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采用什么方式去分配资源才能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资源配置方式要解决的问题。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基本方式从理论上来说有计划与市场两种类型。计划就是通过政府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判断,用高度集中的计划指令将社会资源分配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去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则是以个体消费者和企业决策为基础,依靠市场竞争机制将资源分配到不同部门和企业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理论上而言,计划和市场都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依靠计划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必须获得准确的教育社会供求信息以确定合理的教育资源投入量和教育产量。教育需求方面,政府必须分教育类别、专业等了解社会不同个体的教育需求偏好,并将其汇集成教育社会总需求。教育供给方面,社会教育供给能力由教育产品成本大小决定,因而政府必须对其他社会产品需求、社会生产资源总量、教育和其他产品生产技术等进行全面调查。然而,政府要准确获得包括教育在内的所有产品社会需求信息和生产成本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实际中,政府规定的教育计划指标很容易偏离实际的教育供求状况,导致教育供给不足或过量、教育结构失衡等问题。同时,在计划方式下,学校的招生和资源投入等统一由政府承担,学校缺乏独立利益,因而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动力不足。这样,学校就可以不讲管理、不计成本,导致政府教育计划的落空。

市场方式意味着教育资源配置由教育消费者、学校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主体来推动和完成。首先,个体消费者对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追逐产生了教育需求,但是其他消费者也存在相同需求,这样消费者会为获得入学机会以其知识、能力和经济实力等展开竞争,教育需求竞争会形成教育市场价值。其次,教育市场价值会激励教育供给,教育投资者为获得投资收益,竞相办学和扩大招生。但是,学校的供给能力会受到教育产品成本的约束,在市场环境下,教育产品成本通过生产要素市场价值来衡量(具体为生产要素价值和生产要素耗费量之积)。学校提供教育会引发对各项生产要素的需求,需求大小由生产要素的边际教育产品价值决定。但是其他社会部门也存在相同的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竞争会形成生产要素市场价值。生产要素市场价值既反映生产要素在教育中的边际产品价值,也反映生产要素在其他部门的边际产品价值,因而代表教育生产成本。最后,学校根据教育产品价值和教育产品成本来决定教育生产资源投入和教育产量。在两者不相等的情况下,学校增加或减少教育资源投入和教育产量是有利可图的,学校必然将教育生产推进到两者的相等点。在这里,最优教育资源投入量和教育产量得以确定。

与计划方式相比,市场教育资源配置由教育消费者、学校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微观主体而非政府充当配置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些微观主体之间结成了复杂的资源交易和竞争互动关系,正是依靠这种资源交易和竞争互动,资源才得以在教育和其他社会部门以及教育内部不断流动,实现合理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价值的形成与社会资源的自由流动最为关键,前两者为各主体配置教育资源提供市场信息和收益激励,后者是调节教育和其他产品供给、实现教育供求均衡的基本条件。如果社会存在某种资源交易或流动障碍,或者一些主体如学校根本不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能力,教育产品价值就无法推进到教育产品成本水平,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就难以实现。

三、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我国教育也实行一种计划体制,即由国家统包统管的一元化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通过行政指令对教育资源采取单一的计划配置方式。其配置过程一般政府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要求,制订一个总的教育资源配置计划,然后将这个计划分解成各下属应当承担的任务,一直把这些计划落实到最基层。在这种配置方式中,政府包揽了办学权利和义务,既担当了学校的举办者又担当了学校的投资者,同时还直接担负管理学校的职责,学校无条件地接受计划分配到的资源。计划配置方式可以依靠政府力量迅速集中社会资源增加教育投入,在一定时期内对教育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方式也暴露出计划信息失灵、教育资源配置脱离社会需求以及抑制学校办学活力等问题。

为改变传统教育体制带来的办学效益低的现象,1985年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改革的重点是强化地方教育职责、对学校简政放权、扩大学校自主办学权以及改革学校招生制度等。学校自主办学权力的扩大,强化了市场^、才需求对学校招生和办学的引导。同时,中小学也开始向学生收取学杂费。消费者和学校之间的缴费形成了事实上的教育市场交易关系,为真正确立教育服务价值提供了科学评价标准,增强了学费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价格杠杆作用。在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成就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又在教育面向市场、改革单一办学所有制方面取得了进展,各种民间和社会办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集中配置教育资源的弊端,加强了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引导,提高了教育资源配置效益。但是,从整体上而言,我国教育还未脱离传统计划体制的基本框架,政府对教育仍然存在多方面的行政管制,这些管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学费价格功能的发挥,阻碍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

第一,办学准入限制。虽然我国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但是由于办学标准等方面的限制,致使很多民间和社会资源难以流入教育部门,导致教育供给不足。与此相对应,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社会对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需求在迅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供给不足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教育产品价值背离正常教育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目前,我国居民教育支出增长远远高于同期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家庭教育支出比例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支出比例。居民教育支出增长的重要来源是择校费等选择性教育支出的大幅增加。北京大学课题组2004年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有择校行为者2004年总教育支出平均为5262.5元,其中择校费平均达4525.6元,费用与高校学费相当。从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禀赋来看,我国的教育生产成本不会高于发达国家,更不会出现高出数倍的情况。

第二,学校自主办学限制。目前,我国各级中小学也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集中统一的行政领导体制,政府对学校的校长任命、机构设置、人事、入学招生、专业设置及学位授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限制。在重要的教师人事方面,学校用人和教师自由择业还受到传统户口、档案和人事编制等问题的制约,目前学校之间除部分特殊人才外,大部分教师还难以正常流动。这些限制大大束缚了学校自主配置资源的灵活性和教育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学校无法按照社会教育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内部资源配置,包括调整学校科目、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形式等,也阻碍了教育生产要素在学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

第三,学费管制。从2003年开始,政府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一费制”,对义务教育收费种类和标准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学费管制在于治理教育高收费、乱收费等问题,但是,学费管制也强行将教育产品价值降低,扭曲了教育的社会供求信息,阻碍了社会资源流入教育部门,不利于教育供给的增加。同时,还会使学校做出适应性调整,降低教育质量。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学费及其水平代表市场对学校教育的认可程度或评价等级,提高教育质量也意味着学校将会获得更大的收益回报,这样会对学校办学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约束。而在学费管制下,所有学校收费不分地区、教育质量等差异全部“一碗水端平”,这无异于将竞争性的学校办学转变为一种“公共产品”,教育质量差的学校反而获益更大。这将严重挫伤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动机,最终造成普遍性的办学低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在于教育行政管制对教育竞争和教育资源流动的制约。它不仅阻碍了教育供给的增加和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提高,导致严重的教育收费问题,而且也远远不能适应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要求,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市场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四、构建教育资源配置的竞争机制

针对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教育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就必须构建一种有效的教育竞争机制或环境来促进教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教育产品市场价值形成。这种教育竞争机制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竞争性教育产品市场

教育产品市场是教育服务购买者的学生和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学校之间结成的交易关系,是形成教育产品价值的基础,其现实形式就是办学市场。要充分发挥办学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必须保证办学市场的竞争性。如果办学市场存在供给垄断,教育提供者为攫取垄断利益,会主动限制教育供给和人为提高教育产品价值,从而使生产要素无法充足地流入教育部门,导致教育产品价值和成本相背离。保证办学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开放办学,让更多的社会主体能够平等参与教育提供。目前,要实行自由办学准入制度,降低办学准入门槛,同时实行学校自主招生,改革高校学位授权和专业设置等的政府审批制度,实行简单的政府备案制度,为学校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竞争性教育生产要素市场

教育生产要素市场是教育及其他社会部门与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结成的交易关系,是形成教育生产要素价值的基础。教育生产要素市场的分割或垄断也会阻碍生产要素在教育与其他社会部门以及教育内部自由流动,从而造成教育产品价值和教育产品成本的背离。师资是学校的核心生产要素,教师劳动力市场是教育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教师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的关键在于保证师资的自由流动,这需要我们从社会整体上大力改革传统户籍、档案及人事编制等制度,加强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建立自由的教师择业和学校用人体制。

(三)自主办学实体

教育资源篇(8)

一、基于网络的教育文化系统对接

各种文化系统已经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圈。教育传承文明,作为内容载体的教育信息资源,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种文化系统的特质差异和价值取向。

荷兰社会学家Hofstede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区别文化的本征值(Identity)主要有四个关键变量1:(1)权力距离,指社会对于组织机构中存在的权力不平等现象的接受程度;(2)不确定性规避,表示社会对于带各种异见及异端行为人群的宽容程度;(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刻画社会中个人与群体之间利害相关程度;(4)阳性与阴性,反映社会对待男女、强弱等方面的态度。这些因素将会影响教育理念的定位和具体实施。

美国人类学家Edward.T.Hall则认定影响文化的主要因素有2:时间、空间和情境(指文化资源对情境(context)依存的相关性,包括语言、宗教、政治、历史、习俗、地域、价值观等子要素)。Hall认为文化资源有高情境(High-context)与低情境(Low-context)之分。前者对情境的依存度更大,需要相当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而后者对情境的依存度小,易于用言语、文字直接描述。不难发现,这种与情境相互依存的特性在教育资源中亦有所映照,例如:社科人文类的教育资源通常比理工科教育资源具有更高的情境依存度,常识类知识比原理类知识具有更大的情境依存度,劣构型(Ill-structured)知识比良构型(Well-structured)知识具有更大的情境依存度等等。

网络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实质上已经成为多元教育文化系统共存的缩影和映照,它们的沟通共享在较深层次上将渗透着文化因素的对接和互动。但是,如前所述,网络环境中会并存着各种高低情境并归属于不同教育文化系统的教育资源,而每种教育文化系统又都拥有相对独立的文化隐喻和情境特征,这势必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再利用产生相应的影响。而解决不同教育信息资源移植互用的根本办法,就在于对资源本地化的研究思考,它是解决教育信息资源文化情境特性的突破口。

二、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

1.术语研究

(1)本地化(Localization或简写为L10N):又称为本土化,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4。本地化是显示各种异质多样性和特定情境要素的过程,资源本地化的最佳效果是既能适应本地要求,又尽可能地保持资源原有的特定情境含义。倍值一提的是,人们常说的“汉化”其实所指的是“中国本地化”,即从其他语言文化系统到汉语言文化系统的转换过程;而“翻译”则是偏指“文法层面的本地化”,即指从字符、格式等文法层面上对资源进行的转换改制。

(2)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或I18N):也常意指全球化(Globalization或G11N),指将一个事物转变成超越所有本地局部特征的过程。与本地化相对,国际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消除或隐去个性要素的过程。为同时保持教育资源的文化情境特性而又跨越地域文化的异质性,教育信息资源的国际化工作采用规避个性或规范标识的方法来超越文化要素(或保持中性立场),通常包括归纳(generalization)和隔离文化要素两个步骤5。

2.本地化工作范畴

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工作在形式上表现为资源的翻译。但如前所述,这只是本地化工作的一个子集。本地化工作范畴主要包括:

资料翻译:包括文法翻译、字符集转换、格式编码调整等。翻译是本地化工作的基础,作用在于使教育资源既能保持原有情境含义,又能够很好地支持本地语言;

界面重置:对教育信息资源中图形图像、菜单、对话框等界面要素加以必要的改动,以符合本地习惯;

语义转换:针对各种本地语义敏感因素(如文化、语言、宗教、地域、政治、历史、语境等)进行资源改制,使其符合本地特性;

开发本地功能:根据本地情境的实际需求,对资源进行本地例化应用,即开展本地化二次开发;

支持本地技术要求:支持或兼容本地资源环境的软、硬件等技术现状,以保证信息化资源的正常技术运行;

本地测试:根据本地参照对上述资源本地化工作的效果进行测试修订。

三、教育信息资源本地化因素模型

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涉及到包括文化在内的许多因素,我们综合教育信息资源本土化改制时的因素模型,可以归结为文化、技术、学科、行业四大类。其中文化、技术因素最为常见,而学科、行业因素则多在资源本地化的特殊情况(例化应用)中遇到。

1.文化类因素

包括语言、政治、历史、地域、法律、宗教、风俗等因素。例如,语种特性对资源本地化应用的影响有文法翻译、符号体系的重置、简繁体编码转换等。在资源的本地改制应用时,此类因素的影响最为深远重要,应该予以优先考虑。

2.技术类因素

网络环境中技术的多样也给数字信息资源带来了多样性和异构性,例如:资源操作平台、呈现媒体、数据格式的差异等。因此,在对采用不同技术手段或处于不同技术环境中的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本地利用时,有必要进行规范和转换。

3.学科类因素

知识领域异同以及学科内部知识层次高低等因素(不同知识结构、术语体系和解释系统)也对教育资源的本地应用产生影响。例如,自然与语文、物理与地理、生物与历史等学科;此外,同一学科知识领域内部对知识层次的分类也会产生影响,例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学历教育等。在这些情形下,都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例化改造。

4.行业类因素

行业差距也是影响教育资源本地应用的因素之一。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教育与诸多领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例如:培训、商业、军事等行业。因此,在教育资源的本地例化改制中,需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性偏重,使其顺应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

由此,本文作者把那些文化系统本征值属性相近的教育文化系统称为同质教育文化系统,把那些文化本征值相异的教育文化系统称之为异质教育文化系统;并由此以“同质-异质”、“高情境-低情境”为维度进行交叉建构,形成一种对教育信息资源的文化分类框架,如下图。其中,“同质-异质”维意指教育信息资源所归属的教育文化系统之区别;“高情境-低情境”维意指将要进行本地化的教育信息资源对原有教育文化情境所依赖程度的轻重。显然,异质教育文化资源间的迁移转换要难于同质教育文化资源间的转换,高情境教育资源的共享利用要复杂于低情境教育资源。针对由此分类得到的不同区域,本地化主要体现为:

同质文化教育资源区(I区、II区)之间的资源本地化主要体现为例化应用,它较少地涉及到文化因素,而更多地关注于技术、学科、行业因素。

异质文化教育资源区(III区、IV区)之间的资源本地化主要涉及到文化因素,如语言、政治、历史、地域、法律、宗教、风俗等子因素。

低情境依存度教育资源(II区、III区)的本地化工作集中于语法层面的本地化,即对资源文法的翻译解释或映射。

高情境依存度教育资源(I区、IV区)的本地化工作重点则不仅止于语法层面,而更侧重于语义层面的本地化。

显然,在这些区域之中,“异质-高情境”区域间的转换最能体现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必要,即由某种文化系统中的高情境教育信息资源向另一文化系统中教育信息资源转化时,本地化的作用最明显,难度最大。

四、教育信息资源本地化原则

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工作是一个实践探索、不断完善的复杂过程。以下一些策略原则对于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改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符合本地教育要求

教育资源的选择首先出自于实际情境的需要。因此,本地化应该首先顾及到本地教育情境的特殊性,分而待之。对于那些已经符合本地需要的教育信息资源,可以酌情予以直接利用;对于那些尚不能适应本地情境需要的教育信息资源加以本地改造;对于那些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的教育信息资源,可以根据本地需要着手从新创建。

2.保持资源原有涵义

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需要既能适应本地情境需求,又能尽量保持原有情境含义。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是一种引进与改造的过程,目的在于利用其它资源的长处填补现有资源的短处。因此,资源本地化应该保持所引入资源的优势与含义,让其反映原处教学情境的特点。如果把资源的原有特性抹杀掉的话,那将变成是资源的国际化,而非资源的本土化了。

3.遵从资源技术标准

目前已有许多标准组织从事教育资源的标准化工作,例如:ISO/IECJTC1SC36、IEEE/LTSC(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sCommittee)、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等。在进行教育资源本地化时应该切实参照这些标准的规定或相关说明,主要包括:

遵从资源标准:通过本地化或例化工作所得到的教育信息资源应该遵从相关标准的规定,不得有悖于原标准所做出的强制限定和规则。

遵从统一术语表:统一的专业术语可规范学科领域中关键词的称谓、转换和应用。因此,在资源本地化应用中,应该遵从已规范的统一术语表定义。

教育资源篇(9)

第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失衡。这里讲的结构是指城镇与农村二元体系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失衡表现为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模式。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差异具体反应在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城乡师资力量差异、城乡升学率差异、城乡辍学率差异、城乡教学仪器设备条件差异、城乡开课率差异等诸多方面。根据袁振国的研究,2001年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我国城镇小学的生均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的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还有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异、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城镇均为农村的1.6—3.4倍之多。另外结构失衡也表现在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包括中学、中专、技校、职中)、高等教育(大学)三级体系结构下的失衡,具体表现为这三级教育中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基础教育按人口比例来讲大部分在农村,这样也就间接的造成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

二、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探讨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途径的实质,就是在政府与市场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中找到一种均衡,靠单一的配置模式是行不通的。

世界各国经济改革的共同属性,就是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现阶段我们依然强调政府应该对教育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尤其是对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强调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赋予政府更多的权利支配教育资源,这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条例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实现的。

明确了政府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在全国有限的教育经费中分配给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比例要进一步加大,加大经费投入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措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又主要是因为体制上的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而县、乡两级政府公共财政困难,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和贫困县、乡财政更是困难重重,却要承担基础教育的筹资重任,县乡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拨款微乎其微。再加上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教育“口子费”(即为弥补农村教育费附加不能满足教师工资发放而余下的资金缺口,而向农民收取的费用),目前农村学校的经费来源就只有勤工俭学收入,其他渠道很难筹集到资金,这些微薄的经费来源导致每年出现巨大的经费缺口。因此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

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原本师资数量少、学历低;职称低的中小学,一部分年轻教师离开了教师工作岗位,下海创业、经商、甚至打工去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雪上加霜。剩下的教师基本上是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年龄严重老化、知识老化,所以要想尽千方百计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要从数量、年龄、学历、职称等多方面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

(3)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

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落后,设施设备老化,或者干脆就缺少设备,这主要表现在硬件上,比如房屋简陋、桌椅破烂、音体美等教学设备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奇缺等等。这都需要政府投入财政经费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4)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其实是改善办学条件的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大学生教育实习、大学生援教、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软件教学等多种方式,把城市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通过这种手段间接输送到农村基础教育中,弥补农村学校资源的不足。

(5)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首先就是要改革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即改革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央管、中学教育省市管、小学教育县乡管的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是农业人口脱贫致富的根本保障,涉及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远利益,属于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这是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一切问题的根本办法。其次,就是农村学校要从人事方面激励教师积极性,从招生方面扩大生源,从教学方面改善教学质量。

(6)拓宽城乡教育融资渠道

教育资源篇(10)

基金项目:沈阳市社科联项目(sysk2013-10-04)

0. 教育资源界定

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教育资源包括从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

千万年来,教育资源伴随着教育实践,不断积累着、扩展着、丰富着自身精神的和物质的内涵,成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土壤。从本质上说来,教育本身没有高低、上下、公私、贵贱和内外之分,有教无类。同时,由于教育的客观性赋予了教育所具有的公共性和产业性的双重属性,在实践中,教育资源呈现类型的多样性。

1. 教育资源配置的涵义

教育资源的配置,即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某一教育系统的目标,对教育各要素在教育系统内部的合理配置与优化配置的问题。其目的在于使国家将国民经济宏观分配与再分配在教育领域内的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育资源的总量投入不足

教育资源从筹集到使用经过了两次分配。首先是政府教育部门将国家的资源分配到不同学校,即资源的宏观分配;其次是学校将资源分配给学校内不同部门,即资源的微观分配。教育资源配置的总量影响着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由于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在资源的宏观分配这一步上就经常会受到忽视,使得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比例不协调。

2.2在教育资源管理方面,资源严重短缺但浪费现象却很严重

首先,教育规模庞大,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招生人数每年递增,这既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的发展速度跟不上学校扩招的速度,而扩招的结果就是使得学校的教室使用紧张、食堂拥挤、教师人数不够等,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不便。其次,存在着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目前学校内现行的管理模式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要表现在:物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的依据,资产闲置利用率低等。不只是学校内部,学校之间也存在着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城的出现成为必然。建设大学城的根本目的是整合教育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然而就目前来看,大学城中各高校资源互相利用较少,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

2.3教育资源在不同层次、不同区域内分配不均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教育资源在城乡、各区域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城市教育资源不仅在软硬件上都优于农村,而且资金和人才都仍在不断流向城市 ,使得城乡之间教师质量、教学设备等方面差别较大。其次,由于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等差异,导致了教育资源在各地的配置呈现不均衡的状态,主要是东部地区占明显优势,中西部地区投入较少,有些地区的教学仪器配置水平甚至不能完全适应基本的教学要求,这极大的违背了教育公平。

3.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失范的原因分析

3.1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但总体来说我国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完善,特别是相关的地方性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一些政策的规定范围不够明确,使得学校遇到问题时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只能处于被动状态。

3.2国家对教育资源配置宏观调控能力不足

国家与学校之间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国家很难收集到各学校充分的信息,不能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准确的而全面的调控计划。国家是教育资源优化的主要责任体,必须全面切实的参与到教育资源优化的过程中才能提供高效的宏观调控服务。

3.3学校自身教育资源利用的观念存在偏差

学校应该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然而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不是学校整体的优化管理,而是各部门的“小农思想”管理。学校各部门之间明显的本位主义和小团体思想,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4.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能够全面的反映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是决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在实践中能否实现目标的关键。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所要坚持的原则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原则,并把以人为本原则作为系统的核心。

4.1以人为本原则

这就是指教育资源的任何配置都必须以人为本。首先从理念层面上看,以人为本指的是针对学生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其潜能的充分展现。 学校要转变传统的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模式,努力让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更多元化,激发和调动老师和学生双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最大限度的实现该教育系统的目标。其次从技术层面上看,是指教育资源的“人性化配置”。 就是在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始终都以人为中心,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来设计和实施配置方案,使各方面都满意。

4.2整体性原则

任何系统及其系统元素的齐全程度是该系统运行效率及其系统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因此学校在配置教育资源时也必须确保系统最基本的各种教育资源缺一不可。在学校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的任何行为都必须要围绕着统一的目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而努力,因此要协调各环节的工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尽量做到公开化、透明化,并确保资源整体上的增值。

4.3配置公平合理兼顾质量与效率原则

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进行相对公平合理的调配,使有限的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化,为广大的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同时,政府作为“社会公平”的维护者,在讲求公平的前提下,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讲求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投入,获得最大最优的教育效果。

4.4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原则

教育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变化发展的趋势和改革方向;同时,教育结构的合理,也会促进经济结构的改革和完善。所以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应该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这就要求学校在坚持自身发展方向的同时,以为社会服务为目标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学校可根据国民经济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学校办学层次定位,对学校的教育资源有方向有目的的进行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 王卓.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吗?[J]. 教育评论. 2002(02)

[2] 王继平.美国教育的市场化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0(05)

[3] 赖德胜.经济转型与教育失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3)

[4] 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J]. 政治学研究. 1998(01)

教育资源篇(11)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实践与探索

开放教育资源已从最初的一种理念,丰富发展成为今天可以惠及全世界人们的教育实践,在提高资源质量、改善资源可获取性、推动资源创新应用等方面做出许多有益探索。

(一)ICDE成立全球开放教育资源工作组

2006年9月,第22届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世界大会宣布启动开放教育资源工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休利特基金会(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②的支持和推动下,ICDE成立了全球开放教育资源工作组,组长由荷兰开放大学校长弗莱德·穆德担任,成员包括世界各地远程教育组织和开放大学决策者的代表。开放教育资源工作组以自主学习者为中心,对开放教育资源获取、知识产权处理、学习内容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开放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的对接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应用的潜力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于2007年6月在ICDE校长联席会议(SCOP)③上做了相关报告,为全球高等教育/远程教育机构组织提供政策方面的指导和实践方面的建议。

(二)欧洲开放大学的实践

2006年,由休利特基金会资助的欧洲开放教育资源三大计划掀起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新浪潮。

英国开放大学“开放学习”项目(OpenLearn)。2006年,英国开放大学启动实施OpenLearn项目,成为英国乃至欧洲远程教育领域第一个参与开放教育资源的实践者。该项目课程规模较大,基础和重点放在技术、非正规协作学习、社区的研究和评价方面。一是在共享资源中嵌入教学活动设计, 共享完整的网络课程(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 二是为教与学提供实时交互、共享学习经历的工具支持,培养在线自主与协作学习能力。

荷兰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项目(OpenER)。该项目的重要尝试在于将开放教育资源应用与学历相衔接,明确采用双轨制,通过独立自主学习的非正式教育可获取与学历教育相同的学习资源,如果通过正规考试还可以获得相应的文凭。降低了现有门槛,使高等教育入学更容易,更具吸引力。

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的“服务于自主学习的多语言开放教育资源”计划(MORIL)。该计划由荷兰开放大学发起并主持领导工作,是一个多语种计划,由9个欧洲国家④的10所终身开放与灵活学习型大学组成的联盟共同运作。它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促进虚拟跨国学习体验以及学习资料的翻译和所谓的本土化;二是不同国家教育体系内课程的互相承认。该计划的实施对提升欧洲高等教育普及率、促进多种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以及各个国家教育体系在互相承认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美国传统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的探索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MIT“开放课件计划”是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首倡者和成功者。在2007年11月, 项目提前完成计划, 数量达1800门课程的资源之后,又提出了后续发展规划。一方面将保持项目的核心特色, 改进项目网站, 更新课程资源,对已资源进行索引和分类以便于检索和使用;另一方面还将大力推动2007年启动的“Highlights for High School”项目,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从高等教育扩展到基础教育领域,将经过选择的优质资源向高中教师和学生免费开放。

卡耐基梅隆大学与社区学院的合作计划(CC-OLI)模式。该计划采用卡耐基梅隆大学与美国各地的社区学院合作的方式,以社区大学的大学新生为课程的目标用户,结合学习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来创设、评估和不断改进虚拟学习环境,给教师最好的支持,加快学生的学业进展。其最大特点是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和教程等工具,不断持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可以一步一步被跟踪,而这些信息同时可以用于改进该课程的设计开发工作。

(四)“维基学院”(Wikiversity)⑤项目的启动

2006年8月,维基网站启动了“维基学院”项目。其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为全球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创建和存放免费的内容、多媒体学习材料、资源及课程;二是开发协作学习项目并围绕学习材料开展交流活动。学习者和教师被邀请作为维基网站的编辑者加入维基学院,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网页。很多维基学院的信息链接在社区入口处,参加者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如讨论室、邮件、网络聊天等方式进行交流。

三、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现状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我国,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动、支持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实践模式。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以量大面广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为重点,建设包括各学科、各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促进全国范围内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课程网站除共享课程资源外,还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渠道,如教师的联系方式(电话、邮箱、博客等)、课程论坛、讨论区、在线调查等等。截止2011年2月,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共拥有部级精品课程3835门,省级精品课程8279门,校级精品课程8169门。

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 CORE)的公开课。为推动中国与国外高校、教育机构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的联系沟通和紧密合作,2003年10月教育部批准成立CORE。该协会是一个以部分中国大学及全国省级广播电视大学为成员的联合体,目前已翻译204门课程资源。不仅将世界知名大学开放课程资源本土化,还将中国精品课程项目翻译为英文开放课程。自2006年以来已翻译了12门精品课程,把中国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介绍给世界,从而促进中国教育的国际化。目前,CORE已经在国内建立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MIT OCW)镜像网站,免费提供给中国高校使用。

以网易为代表的网站推出的世界名校公开课。2010年,网易首批1200集课程上线,其中有200多集配有中文字幕,包括人人影视(YYeTs)课程翻译组等非盈利组织和爱好者翻译的国外开放式课程视频。用户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于哈佛、耶鲁大学等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课程。目前除网易外,新浪、搜狐、腾讯也在使用世界名校的开放教育资源。有了这些网络组织和翻译爱好者,开放教育资源的语言障碍得以消除,给予中国公众走近国际大师的机会。

四、开放教育资源在远程教育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随着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开展,如何在远程教育中使用这些宝贵资源也迅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各个国家、各大教育机构的实践项目各有千秋,但面临的挑战却具有共性。

如何应对学习者结构的变化。资料显示,越来越多的妇女和老人接受继续教育正成为国际上的一个重要趋势。因社会背景、经济背景、教育背景的不同,学习者的构成也呈现多样化态势。学习者结构的变化对知识经济和开放远程教育机构的运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产生多层次的远程教育体系,比如,面向特定群体的高质量品牌化教育产品,或者面向大众的一般性教育产品。

怎样选择日益增多的机构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不同模式的教育机构。面对单一模式的虚拟大学、兼顾远程及面授双重模式的教育机构和已经开展或准备开展远程教育的传统院校,学习者该如何选择,这种选择对当地教育机构的发展有何影响?对国家政府投资远程教育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师生交互性如何增强。目前的开放教育中,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互动。有统计显示,70%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学习中感到很孤独,希望能和老师或其他同学交流。研究表明,网络潜在的优势并不能自动实现,简单地要求学生参与网络教学活动并不能直接导致有效的网络教学效果,要由教师主导并采取一定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掌握教学资源信息化的人才匮乏。对于学生而言,网络技术的使用在选择学习方法方面提供了灵活性。但是,技术辅助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现有技术,这对普通学习者来说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远程教育从业者来说,把新技术应用到教学计划中,有效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也是一个挑战。

五、开放教育资源发展趋势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经过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尽管面临很多挑战,但凭借其开放的理念、技术和合作平台,仍有很多可以不断拓展的新空间。

Web2.0推动的学习模式的变革。Web2.0作为新一类互联网应用技术,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 扩展了教学、交流学习和创造知识的方式,使学习成为一种积极参与的社会化过程。

开放是应对变革的有效路径。开放教育资源虽已在实践领域得到快速发展, 而面对信息技术和学习理念的不断更新,却也时刻面临着挑战。不断拓展学习和服务的空间,加大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是开放教育资源应对变革、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也必将在推动知识和信息生产、传播和应用,以及推动新技术和教育结合、实现教学和学习模式创新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服务于终身教育是发展方向。服务和面向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 是开放教育资源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和实践探索中,我们看到了推动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曙光。英国开放大学的开放学习项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牵头实施的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库项目、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承担的上海教育资源库项目等均是大规模的、面向终身学习的、整合了远程教育特色与优质资源的建设实践项目, 走在了基于规模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前列。

①焦建利 贾义敏:《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一个研究计划》,《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第1期第21卷,第9页。

②该基金会自1967年起开始为国内及世界各地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提供款项,曾慷慨资助了几乎所有的开放课件计划和项目,成为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