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1-23 11:51:01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篇(1)

(1)解决青年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对自己性格特征定性、把握不准的问题;解决青年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思想压力等方面思想意识不自觉、不主动,方法手段不经常、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2)解决青年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解决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解决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与院校机关职能部门之间,对青年学生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内容、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诸多个“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看法不统一、办法不统一、缓解和解决的步伐不统一、外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结合不统一等等方面的矛盾。

(3)解决学科设置、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在青年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上,条块分割、重视程度迥异的问题;解决当前专业课授课与心理学基础知识灌输联系不紧、涉及不够,以及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办法相对单一的问题;解决师资力量偏重专业课、看重试卷得分,相对忽视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养、人格锤炼、心理健康、提升缓解思想压力的能力等方面,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

(4)解决单一偏重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招呼、守纪律、刻苦发奋,相对忽视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处世心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感知正确的人生责任,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效果和目的上看成“单打一”的问题。

(5)解决对青年学生初、高中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的问题;解决管理、教育、授课、机关等方面因人员调整等因素,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脱节、教育与引导脱节的现象。

(6)解决院校全面了解学生渠道较少,特别是了解其从小到大的心理状态、性格变化规律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解其学习情况多、渠道办法多,而在了解其为人处事、思想意识、立身做人等方面,载体、渠道相对较少的问题。

(7)解决院校与社会在学生心理状态上关注层次不一、心理测试方法不同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当前就业单位了解学生一贯地、系统地心理状态资料很少的问题;解决院校在推荐学生就业、评定学生全面素质等环节,心理素质方面依据不充分、方法不完善、操作欠科学的问题。

(8)解决院校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籍贯地域传统性格特征等方面,办法单一的问题;解决了解掌握学生家庭、亲属、社会主要关系的心理学基本要素不便于操作的问题,特别是解决难以了解其是否有精神病遗传史、家庭重大变故史、反常行为表现史等问题。

(9)解决因当前院校对学生整体心理状态,评估体系不健全、资料不具备、底数不清楚,在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教育疏导、预防自杀事故案件等实现安全发展上,效果和招法亟待提高与亟待科学的问题。

2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基本含义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主要是指:在大、中专以上院校,对在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逐步进行心理学学科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与预测、教育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按照《档案法》、《教育法》和心理工作科学体系,对在校学生的人格种类、性格特征、心理基础、心理状态、心理病症等情况,进行统一的采集、管理、研发、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工作,为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自己,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效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案件概率,实现安全、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心理学技术支持;也是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掌握学生底数,给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参考的一项辅工作。

3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个体上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特征数据库。主要收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家庭成员心理状态调查函、每学期心理状态、人格种类、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压力、调适手段、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

(2)整体上建立各个班级、科系、专业的学生心理特征状态库。主要收集各个班级、科系和不同专业的重要心理数据与特征;显示各个层次、各种管理教育方法、各个学习阶段之中,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

(3)体系上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操作办法。主要建立各项数据采集制度、采集时间、衡量和评估机制、保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建立研究和总结成果向教学管理一线进行实践的办法、尺度等;明确各级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上的职权划分、纪律要求等。

(4)方向上重点整合院校心理工作方面的软硬件资源,引导改进院校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探索依靠心理学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校质量的新路子,研究促进院校和谐氛围、德育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新举措,拉动培育各级为学生当前与今后、能力与人格、智力与心理等全方位负责的新思维。

(5)核心上重点整理分析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征,为院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等提供有力的客观分析、理论依据和办法建议;为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参考依据。

(6)环节上大力突破一般档案工作难于大张旗鼓、难于引领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不断开创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在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学固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办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学基础知识辅导、心理问题帮扶活动等,引导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时自觉在心理问题上找办法;在交友、婚恋、和谐关系、挫折、就业等方面主动调整良好的心态,塑造良好的人格,锤炼良好的品格。

4开展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一项新的实践与探索,既是原有档案工作领域的新拓展,又是院校教学与管理、功能与效能的新尝试。为了确保正确展开,达到兴利除弊,发挥最大效益,必须重视该项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1)心理特征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档案的定义及档案学科的内涵问题。因此,心理特征档案应有的本质属性,必须合乎原本档案工作的本质属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也必须允许保留与其较为匹配的内涵和特征。应当界定的属性内涵为:必须坚持它的原始纪录性,同时发展“结构说”、“备以查考性”以及电子档案的理论属性,最大化地保持“原本化”与“异化”相结合的属性。

(2)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应该是具有本源性、潜在性、多元性、增殖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其价值实现规律应当是主导律、扩充律和衰减律占主要成分,扩散律实现不大。其作用主要存在于“院校本位化服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资源服务”两个方面,主要在于“资政学生全面发展”。

(3)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与模式。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防范和教育。虽然具有有限性,但基本保持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院校本位看,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休闲功能”。运行模式上基本上属于电子、虚拟和数字化。

5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把在校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显然是一项新举措、新探索,类似当前院校的档案工作,又区别于传统的档案工作;既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人员,又关联着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员与体制。因此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勇于尝试、科学运作。

5.1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1)传统档案工作的制度上要有新逾越。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制度与环节等方面,当前与心理学学科所要求的制度还不匹配。比如需要管理、保密的范围就不接轨,哪些该录、哪些不该录等问题,距离较大。

(2)各级思想认识上要有新高度。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从某些方面看,属于院校心理工作、全面建设的奠基工程。从当前的情况看,各级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具体步骤上方法各异;比如有的院校仅限于管理范围,有的院校局限于德育教育范围,有的把其看作第二课堂。

(3)院校之间资源共享上要有新突破。此项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源共享、服务多方”,但当前的情况明显存在着“各自为政”。比如一所大学难以获取到某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状态、不良心理反常表现。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势必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难于收集到系统的数据与情况。

(4)各级认定标准上要有科学统一的尺度。不能一个班级、一个科系、一个院校,都规定一个自己感到便于衡量、便于操作的尺度。应当在既遵守一般档案管理科学、又坚持心理学特有要求的框架内,研究确定出统一的政策与尺度,颁布执行。

(5)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全面。既熟悉原则意义上档案学科的原则、制度、要求,又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原则与要求。

5.2应突出把握的几个问题

(1)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心理特征建档工作重要意义的教育。应当在思想认识深处,确实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长远、全面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上升到影响院校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全面提升办校水平的重大举措来实践。同时,大力对在校学生、学生家庭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建档工作的意义和原则,剔除不良观念,积极主动地配合院校开展工作。

(2)讲究科学、把握政策。档案管理也好,心理学自身原则也好,都有着相对独立、严谨周密的操作体系和政策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法规的尺度,开创性把这一新生的工作想到位、抓到位、负面问题上防范到位。

(3)精心研究、严密组织。此项工作关系着方方面面,要善于针对院校自身的情况,研究分析相关链的前提工作和问题,以严谨的态度周密考察、认真论证、科学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二平.当前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文摘,2005(5)

2张平.解析大学生心理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6(3)

3伍震华.再论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通讯,2006(6)

4黄子林.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研究,1999(4)

5何玲.电子档案原始性的认定[J].中国档案,2001(2)

6张斌.档案价值论.档案学通讯,2003(3)

7任宝兴.档案价值规律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3(6)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篇(2)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业价值观教育不够重视,认识不明晰

面对着空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穷尽各种措施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水平,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不同于就业指导,就业指导侧重于在实践操作层面,如在就业政策与信息传达、面试技巧等实务方面给予学生帮助;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的价值理性,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信念以及选择能力,并合理地与职业生活相结合,引领美好职业生涯的创建,在集体组织和社会发展中成为一个积极的角色。二者在目标与内容上都大相径庭。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不能解决学生的职业期望过高、职业价值目标不明确、职业评价偏差等问题。

(二)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不完善,缺乏时代性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开设就业与职业规划类课程,但有关职业价值观教育只是职业规划中的次要内容,没有系统的清晰概念。无论是就业指导教师还是学生,更为关注的是求职中的实务性问题,对职业价值观的关注少之又少。而且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未能准确把握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性与时代性,缺乏对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差异的了解,致使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独立、完整、科学的宏观框架体系,背离了社会实际和青年大学生职业观念,严重制约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成果。

(三)缺乏系统的教育模式,施教主体不明确

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德育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中都应承担重要的引领作用。然而,专业课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就业指导老师关注的是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和学科的学生,很难做到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导致因缺乏明确的任务目标指引,职业价值观教育逐渐走入了真空地带。原本应该在系统中整体协作完成的一项重要的教育职能,几乎在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被遗忘,或是从系统中被剥离出来,由单独的部门可有可无地承担着,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机制

(一)明确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目标与内容

职业价值观内容体系的完善,需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并在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及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完善以下几方面内容: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价值观;2.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本,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3.强化职业认知教育,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预期。缺乏合理的职业预期,过于追求稳定性与工作环境的舒适性,是当前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主要问题,也是目前大学生职业认知不清的体现。加强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提高其职业认知水平,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社会的职业需求,了解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知识水平、职业能力、专业特长等职业素养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动机与积极的职业态度。

(二)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模式

职业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是提升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基本保障。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教育模式对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基本要求:教育要有机地渗透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与实践的每一环节,要与高校的教育教学形成有机的整体。1.发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在专业课堂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应自觉地把职业价值观念渗透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认知,塑造学生高尚的职业价值观。同时通过见习、毕业实习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和认知,在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其踏实的职业作风。2.强化政治思想理论课程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当前,政治思想理论课堂仍然是学生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因此,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作用,将职业价值观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之中,通过教育和引导,使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成为学生个人理想与奉献精神的基石。3.提高创业教育在职业价值观形成中的引领作用。当前,各高校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将职业价值观教育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并使之成为保障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的一项重要环节。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篇(3)

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高职学生思想文化基础相对不高,有些学生人生价值观念模糊,理想信念不明,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继续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形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做成学生真心喜爱、重视受益的优秀课程。要持续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每学期都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做形式政策报告,提高学生分析社会形势、社会思潮、社会问题的能力。要认真组织开展公共礼仪、健康生活、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等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走向社会,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切身体验,接受教育。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必备的素质,学生管理者必须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应做到:第一,科学确定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基本规范为中心内容,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行为习惯奠定基础,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第二,在学校各类活动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利用党团校活动,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增强职业道德信念。在“五爱”教育中渗透和强化职业道德情感;在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深化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在法制教育活动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第三,注重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为目标,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培养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教育。

3.加强法制教育

邓小平曾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我们要通过法制教育,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民主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关系等,树立起牢固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观念;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能自觉拿起法律武器,同我们政治生活中出现的否定党的领导、践踏社会主义法制的错误倾向作斗争;让学生能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且能通过合法途径充分行使权利,并在社会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做到:一是领导重视,大力支持;二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三是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四是加强挫折教育。

(二)综合运用激励管理手段激励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它能使学生增加和保持恰当的行为,减少不恰当的行为。通过不断的强化,提高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1.学生管理有效运用激励手段

对学生的激励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在学生管理中,一方面运用奖学金、奖品等物质激励手段,满足学生的物质需要,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运用荣誉证书、表扬等精神激励手段,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管理实践告诉我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互为条件、互为作用的,我们应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激励效果。

2.改革学生评价体系

改变一维的、单一的、终结性和刺激性的学生评价方法,采取多元的学生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是指采用多种途径、方法与技术,对学生的品质、素养、能力等方面进行的评价,是一种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评价,旨在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多元评价注重评价的整体性,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实质是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业成绩,为教学改进提供准确信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要加强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

学生管理者要真正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关心、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宽松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要进行适当的奖惩,重视情感感化并给予足够的关心

学生管理中进行必要的“惩恶扬善”,学校通过制定和执行纪律,防止不良行为发生的同时也教给学生正当的行为,有利于树立浩然正气、压制歪风邪气,促进良好育人环境的建设。我们在制定和执行纪律时要清楚地认识到那些行为应得到奖励,哪些行为是不能纵容,做到程序合法、提前分析问题行为、奖惩适度,以达到激发积极性的目的。

5.要给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有权利参与学校管理。在学生管理中要给学生创造参与管理的条件,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决策,允许学生提出管理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三)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1.拓宽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

思想政治生活方面,学生可以独立开展一些自我管理活动,比如党的政策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团知识的学习等;课外学习、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日常生活方面,学生自己能管的事情,比如班费、卫生等,应放心地交给学生去管,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使用

我们首先要选拔好学生干部,把那些有热情、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同学充实到学生队伍中来,接着加以培养,告诉他们工作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工作,然后信任他们,大胆使用,让他们放手工作,敢于工作。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篇(4)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高师毕业生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中小学生。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具有广博而深厚的人文素质的教师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中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且模仿性强,易受到教师的感染与熏陶,因此,在中小学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尤为重要的。此外,作为未来的教育者的高师学生必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方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打好了孩童时代的人文基础必将带来未来事业上的成功。

为此,教育部明确指出:英语学习不仅是“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更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事业、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1]P2

身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高师学生若不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若自己只有“半桶水”或“半瓶子醋”,那么他们将如何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教育呢?那么,我们就必须给高师学生足够多的人文教育,为其大脑这个水桶中注入足够多的人文知识,才能让他们胜任教师岗位。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

人文素质通常是指一个人应当要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主要是指在现今的人文科学、人文气氛熏陶下而建立起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道德境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能等精神收获的总和。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就离不开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一般而言,人文知识是对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和艺术等学科的知识的总称。由于文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集体的记忆与智慧,是一个民族思想的脉搏;又由于其包容性极广,它本身就蕴含着对历史的回顾、对哲学与人文的思考等。因此,文学位列人文知识之首。

清华大学提出培养“博雅之士”。北京大学的李赋宁教授就曾指出“英语专业属于人文科学门类,目标是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文化修养和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造就德才兼备的外语人才。”

因此,从培养德才兼备的外语人才以及从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未来师资来看,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有关教育家的考察,人文教育已有普遍被“边缘化”的现象。[2]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自我主义和实用主义工具论等不良思想在一些人心里滋生、蔓延,造成有些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扭曲:他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唯我独尊。现在的大学生更由于急功近利等思想的作怪而越来越耐不住读书、做学问的清苦生活,认为人文学科是一门“可有可无的”、“浪费时间的”、“老土过时的”的学问。外语专业的学生注重听说读写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无可厚非,但现在外语系的学生更倾向于学一些“实用”的东西,如外贸函电、旅游英语等。他们一般重实用性、技巧性的技能的学习,如BEC;轻人文素质学科/课程的学习,如文学。问及中外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竟不能答!因此,社会上的不少单位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不少质疑,常抱怨学生的素质低下。传统的“工具理性”让外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外语仅仅是为了能看得懂外文,听得懂老外说的话,能利用外语与老外谈生意等。长此以往,势必造成中国学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

教育部指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观念,使学生熟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了解世界文化、英美文化,增强世界意识,扩展知识。”[3]P18

文化是一个包含性极广的词。广义上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法宝。失去文化,国将不国。文学是文化的一部份。文学语言又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文学集民族智慧、哲学、情感、生活习俗于一体,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文学是一门融“经史子籍”为一身的社会百科全书。文学中常见智慧,文学是人学,文学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

三、文学思想与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文学无国界,具有思想上的相通性。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学习各种文学思想,夯实文学、文化基础,既可拿外国文学之精髓为我所用,又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可培养出具有大我的民族情感、世界意识的人才。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

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情感和价值的观念。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代历史上的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有屈原“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忧未悔”的民族大义;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有近代历史上林则徐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忧患的深刻思考;也有秋瑾的大义凛然。先辈们努力为缔造一个民主、和平、统一的国家的精神鼓舞着历代的文人志士。先辈们的豪言壮语让我们如何能忘却?

在讲授美国文学的时候,我们发现美国也有不少的作家以自己对祖国不同角度的感悟来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菲利普・弗瑞诺(1752-1832)对新生的美国大自然风光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华尔特・惠特曼(1819-1892)通过对新生的美利坚民族的赞美与热爱将他的爱国情感贯穿于《草叶集》的始终。卡尔・桑德伯格(1878-1967)则通过对新兴的工业城市芝加哥普通大众所拥有的巨大创造力的歌颂,暗示着美国新兴城市的美好未来和新生的美国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这又让我们想起的《沁园春・雪》中所表达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深情眷爱。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认为,深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关系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石。我国的古人很早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孔子在《论语》中第一次提到了“中庸”的概念并将它上升到哲学的思想高度。对孔子而言,“中庸”的本义即是“尚中”(“用中”)。所谓“中”就是不温不火,不过及、不欠缺;“庸”就是不突出、不失常;“中庸”就是“无过不及”,就是掌握最佳状态、恰到好处。[4]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有这种尚“中”的辩证思想,他强调的是“注意维护总体生命的和谐统一,避免矛盾的极端化而走向事物的反面”。[5]P15现在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中国不失为这一思想的深刻体现。

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实践家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曾历时两年零两个月蛰居沃尔登湖畔,潜心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最终著成《沃尔登,林中生活》一书,用最真挚的情感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当前,由于一些人无视自然规律造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追求金钱至上主义、物质享乐主义,破坏生态的平衡。人类应该对大自然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没有必要去征服一切大自然。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梭罗研究专家哈丁直言不讳地说:梭罗的书既是“一部自然与人的心灵探索之书”,又是“一部批评现代生活的讽刺作品”,还是一种“简单生活方式的伟大宣言”。[6]P4此外,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人口的无限制发展将造成世界上粮食的短缺,人类生存空间的缩小;或许,终有一天人类就会成为现今易拉罐里的沙丁鱼。好在世界上始终有一些关心人类的生存命运的作家在不断思索人类命运的走向,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潜在的危机,引发全人类的思考。没有哪个时代的人会比现代人更多地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了。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坚定的社会责任感,才能让学生对当代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口生育与教育等,进行带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在内省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深刻感悟人类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命运负责。以博爱之心推广于天下,方能显示出当代的人文关怀,才能让人的生命和重视人的生命成其自身的完满。

3.提高对人性的认识

文学是人学。“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上的。

古往今来,文学大师中不乏对人关心的话题。人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就必须首先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纵观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发现人类历史上不少的岁月是在国与国之间的纷争中度过的。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来看,其规模、死伤人数、对人类文明的破坏程度等,都是史无前例的。世界大战造成了人性的缺失,甚至于毁灭。战后不少作家创作的矛头直指向战争的罪恶、发掘战争产生的根源,痛思战争带来的毁灭性灾难。这之中有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对战争的痛诉,宣扬反战的情绪;有在约瑟夫・海勒(1923-1999)的《第22条军规》中对战争、对现代社会的异化,对人性的毁灭,使人异化、妖魔化的批判;有在威廉・戈尔丁(1911-1993)的《蝇王》中描述未来核战争中,孩子童真的迷失,而导致孩童之间的“准人类社会”的战争等。有以艾略特(1888-1965)为首的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荒芜而殚精竭虑的丰碑之作――《荒原》。这些都证明了文学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普遍关注。

在莎翁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这位思想的巨人对人类本性的另一种关注。奥赛罗因听信谗言置善良美丽纯真的妻子于死地的故事是莎翁对摧残纯真的痛诉;李尔王的女儿们对他的冷漠无情是莎翁对亲情冷漠、人性丑恶面的有力鞭笞;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则向我们展示了仇恨带来的对真挚情感的毁灭。此外,莎翁对人性贪婪的一面的控诉也是强有力的。在《威尼斯的商人》一剧中,莎翁一边对贪婪成性、无情无义的犹太守财奴夏洛克进行无情的暴露,一边对巴萨尼奥和安东尼奥患难与共的友谊的称赞,一边又对巴萨尼奥与鲍西娅情谊有加的爱情注入绚丽的火花。本剧中,莎翁将两种不同的、对立的人性的两个方面并排摆放在我们的面前让读者从比较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罗伯特・李・弗罗斯特(1874-1963)在《火与冰》一诗中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指出象征“仇恨”的“冰”和象征“欲望”的“火”都可以毁灭世界,从诗中“从我对欲望的体验”(From what I’ve tasted of desire)一句看,似乎作者从切身的体会中向我们展示了仇恨和欲望的可怕:它会不断诱惑人类走向一个无底的深渊,甚至最终会导致人类文明世界的毁灭。正如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在其著作《神曲》中借用冥河上的船夫开隆所说的“……步入永恒的黑暗,步入烈火和寒冰”;“我们没有希望地生活在欲望之中”。[7]P124人类和人类世界的命运是否会像但丁向世人展示的那样一步一步地走向黑暗,走向烈火与寒冰呢?世间的人们是不是都没有希望地生活在欲望之中,成为欲望之奴呢?诗人在引发人类进一步思考:人与人之间是要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发展,还是要受欲望支配去不断地挑起纷争并最终走向毁灭呢?文人们通过对人性丑陋面的揭露与批判,其寓意是深刻的;文学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它不希望人类世界走向毁灭、消亡。同时告诫世人:人要知足常乐,减少本能欲望,正常、节俭的生活;抵御物质世界的诱惑、克制人性中“恶”的一面,步入精神伊甸园,以获得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

4.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增强人际之间的交流

再以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为例,诗歌反映了人生路上总会面临着许多的十字路口,人们必须经常为选择而苦恼。鲁迅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诗人在一个交叉路口,面临选择一条大众所走的路,还是选择走一条较少人走的路时,踌躇满志,最终选定了一条较少人走的路,为此,“生活就大不同了”(弗罗斯特,1916)。诗人感受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到自己撒手人寰之前必须完成未尽的事业。约翰・罗斯金(1819-1900)的《两条道路》向我们展示了与弗罗斯特不同的两条路:一条是光明大道,通往充满阳光、鲜花、歌声的天堂;另一条是通往黑暗深渊,一个充满毒蛇、荆棘的地狱。[8]P6-7文中历经沧桑的老人在生命弥留之际回想一生所走过的路,不禁黯然神伤、感慨万千、后悔莫及,痛恨自己年轻时未听父亲的劝告走上了一条歧路,从此踏上了不归路。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逝去的东西是永远不可能回来的。世上没有后悔药这种东西存在,因此,别指望它的出现。未来是不确定的。人生所走的道路关键就在于选择。领会这层意思,便完成了人心灵的一次旅行。不能走上歧路,慎重选择自己的路;选择一条既能实现个人理想,又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康庄大道;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林清玄在《探索人生的方向》一书中说到:“……生命底蕴最好是谦卑的,懂得学习和沟通”。[9]P248(林清玄,2001:248)现代虚拟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联系少之又少,甚至阻碍、隔绝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弗罗斯特是一位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入诗的伟大诗人。他的《修墙》一诗道出了人们在闲暇时间修筑墙和篱笆,将两家的院子阻隔起来,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个人的隐私,实际上反映了人们修筑墙后内心深处已有了一堵不可逾越的墙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挡在墙外了。因此,“墙”的隐喻性也明朗了。现代社会的企业文化大都重视员工之间的交流与互助,注重的是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那些能打破固步自封的心理之“墙”的人,那些能够冲破思想牢笼的、善于跨越“城墙”的人必有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网,必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善于学习,懂得如何去构建跨越鸿沟的桥梁,懂得如何去打破筒子墙的技巧。

深刻研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领会到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人性的弱点所在,可以引导我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还可以增强我们明辨是非、知荣辱的免疫力,提高我们审美的品味。但如果一个人不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那么就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就不能达到一种对生命体验的感悟和关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的一个人的“一切成长、一切知识、一切发展都来自内部”。这是因为,“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上之镜,能照查事物”。[10]P24即:人们在心灵深处有一面“心镜”[5]P13,透过这面生命之“镜”我们便可以对事物加以明澈透彻地体认,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对事物的感性的认识,最终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然而,对本质理性的、全面的认识又必须依靠人们不断的内省才能逐渐日臻完善。因此,“素养尚未完善,君仍需努力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若虹.人文学与高等教育――杜维明教授访谈录[J].台湾当代杂志,2005.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魏忆南.“中庸之道”在当代大学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借鉴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6).

[5]老子.道德经(王岳川导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张知遥译.沃尔登湖[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

[7]张志祥主编.西方引语宝典[M].商务印书馆,2001.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篇(5)

当前高等院校毕业生绝大部分是80后、90后,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在家庭中受到父母、长辈宠爱,这些学生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生存、与人沟通的能力比较缺乏,再加上这些学生的受挫折能力比较缺乏,所以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他们很可能在遇到一两次就业失败后,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倾向。除此之外,大学毕业生的自身就业能力不足、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也是就业困难存在的重要原因。比如,一些大学生宁愿蜗居在大中城市,也不愿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又急需要人才的地区去就业。当然,本文这么分析,并不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志愿到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的事实不存在。由于大学生在家庭之中占用重要的地位,如农村家庭之中,在年均收入不高、父母亲期望值较高的前提下,家庭为了大学生以及之前的学业付出、承担较多,一直期盼着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就业,而且期望着大学毕业生能有一份较高与管理二一五•三热点透视的薪水。甚至大学生家长之间还存在相互比较孩子薪水的问题。尤其是零就业家庭的大学毕业生的家长这么期望,应当是可以理解和值得高度关注的。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主体,要加快教育体制和机制改革及创新,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选择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一要创新培养机制。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过于刚性的缺陷,突出地表现在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太多,不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地调整相关课程设置;高等院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自主地选择课程的余地非常小,专业一旦在高考录取时确定,即使就业前景不太好,学生也很难跨系或转系学习,但是目前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学生可以在大一阶段选择专业;学制比较固定,即使学生修完了规定的学分也很难提前毕业,可以考虑实行弹性学分制;大学淘汰率比较低,只要按部就班的学习和参加考试,就能够比较顺利地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等等。这些方面和因素都是制约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和环节。因此,高等院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变化,不断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一个能够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弹性机制。二要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养。高等院校对大学毕业生必须进行全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不能只局限于就业信息的和就业技巧的简单指导,而应该面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和社会需要,在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调研和大量的数据分析工作,真正找到现实的社会需求。三要设置特色鲜明的专业,并力争做大做强。现在很多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出现了趋同化的现象,国内好多高等院校朝着综合型大学发展,殊不知这对于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性高等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是非常不利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自身要有明确的定位,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在专业设置上要体现差异性和独特性,而不是一味地认为专业越多、越全就越好。如地质类、石油类高等院校也创办音乐、舞蹈等专业。因此,高等院校要面向市场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能是“大而全、小而全”。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文化基因——官本位思想。传统社会认为,只有做官、做大官才是王道、正道,其他都是旁门左道。自古读书人,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学的文武艺,售于帝王家。中国古代的很多其他行业的成功人士,都是在科举考试面前失败者,他们只是在科举场内失意之后才转到其他行业,从而成为其他行业的佼佼者,如汤显祖、李时珍、洪秀全等等。甚至是古今中外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孔子都认为其他是“鄙业”。当前社会虽然对于就业问题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就业偏差:从行业来看,一般人首先会选择公务员行业,否则无法解释目前的公务员考试热,其次是事业单位,最后是企业。在企业之中,也是看重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是出于就业选择的最后无奈。从城乡分布来看,一般人都会选择大中城市,其次是中小城市(城镇),急需人才的广大农村依然是急需人才。从区域范围来说,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愿意就业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就业一般是次优选择。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

不断更新就业理念大学毕业生们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加强学习和熟练掌握就业技巧和提升就业能力,正确认识自身,合理地确定就业目标和期望值。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毕业生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摒弃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身从那些旧有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就业的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就业地区由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地区转向中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要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转移,从而更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应当不断加强经济调控手段以及其他杠杆,对于志愿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条件艰苦的行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和激励。其实,我们的党和政府已经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激励力度和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去建功立业、建设我们美好祖国。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心态,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和优势地位。在这过程中,大学毕业生所在的家长也应当是调整心态和对毕业生的期盼,并鼓励大学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

(二)整个社会要实现观念创新

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在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之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整个社会应当创新思想观念,摒弃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本位思想。在当今社会,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是诚实劳动或合法经营,都是十分光荣的。换句话说,工作或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其实,这里面还存在一个问题:通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同工同酬,比如,在一定的条件下,清洁工人与大学教师可以获得同等的待遇。在这一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我们的国家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实践探索,并取得的一定的成效。如,建立了基础性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医疗保障)的全社会覆盖;加大了《劳动合同法》的执法力度,相关行业招聘员工必须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并轨,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都需要缴纳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等等。这些制度和政策的实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篇(6)

1.1就业期盼值过高

农业院校有的大学生把赢得现实生存机会与个人远期奋斗目标混为一谈,择业时总是把目光投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期盼值过高,抱有“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的观点,当然会错失许多就业的机会。

1.2过分自卑,保守

有的毕业生过分自卑,常常放大自己某方面的缺陷与不足,这是农业高校部分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心理。很多同学自卑是因为出生在农村家庭而引起自卑,害怕用人单位看不上他们,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因为专业不好而自卑,还有一部分毕业生缺乏社会竞争意识,到了人才市场或者是招聘会上,本来可以一试锋芒却总是退避三舍,不去自荐,过分谦虚,担心被别人嘲笑,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使得他们错过可能就业的机会。

1.3盲目自负

还有一些毕业生在招聘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向用人单位自荐,“我一定可以胜任这个职位”,“我觉得我能行”,“只要公司需要,什么都能干”。毕竟自己还没有在这个岗位上真正的工作,这么肯定总是显得有点夸大、自负。

1.4假扮完美

还有一些毕业生为了在应聘时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大搞“虚美”和“隐恶”,很明显就可以看到的一些不足,面试时“假话”“、违心话”满天飞。

2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个人因素

2.1.1个人能力的缺乏。因为我国传统教育的原因,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考上大学后没有明确的目标,对大学学习、工作、生活的认知还比较懵懂,对未来的人生就更谈不上规划,大学毕业后迷茫了,等到就业面试时才会发现在大学里一无所学,真正步入职场时才发现自身存在种种问题。2.1.2现实问题的困扰。有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会考虑各方面的现实问题。比如说地域要求距离家近,工资待遇要求高,发展前景要求好,个人发展空间要比较大等等。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过多的现实考虑,往往导致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2.2学校因素

2.2.1专业设置限制的因素。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尤其是农业院校的专业更为局限。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等各方面需求层次的变化,高校学科体系发展、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的编排等等,已经相对滞后于社会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往往会出现学科体系发展、专业课程的教育不能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相配套。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成为毕业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因素。2.2.2学校就业心理指导不到位。一些高校重视就业率,重视分析造成就业率低下的原因,对毕业生就业遇到的心理问题重视度不够,尤其是针对农业院校,往往忽略对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疏导和指导,很少召开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指导诸如此类的辅导讲座,而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可能由于找工作压力过大,对未知的迷茫等各方面的不适应导致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3社会因素

2.3.1用人单位存在歧视。当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存在很大的歧视成分。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总是“有工作经验的优先”、“男性优先”、“985,211高校毕业生优先”等等,这样便限制了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用人单位这样那样的歧视,势必会造成毕业生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问题。2.3.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有着很好身世背景或是家庭条件的毕业生,在家人的帮助下,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份工作,而对于大多数普通毕业生而言,找工作只能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这样对比的结果,势必造成很多毕业生心理的落差,加上一次次求职的失败,心理负担的不断加重,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3.1政府社会方面

要加大力度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农业院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和鼓励就业的措施,特别是在落实用人单位歧视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上,真正营造公平就业的良好环境。

3.2学校方面

农业院校要重视毕业生就业心理的指导和疏导,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如通过召开座谈会、讲座、心理辅导、案例分析等方式,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还可以针对毕业生的需求,为同学们提供就业信息,广泛邀请用人单位来校,组织召开大中小型专场招聘会,帮助同学们顺利就业。

3.3学生自身方面

3.3.1树立竞争意识,保持自信、耐心和韧性。大学生必需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首先要自信,要做好面临就业失败的准备,并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其次要保持耐心和韧性,要充分认识到事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求职只是自己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坚持一定会成功。

3.3.2充分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毕业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同时也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毕业生需要充分认识自己,明白自己可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能把什么干好等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先就业后择业,避免眼高手低和好高骛远。

3.3.3积极乐观向上,自我心理调节。就业问题不是单一性的影响因子,是多方面综合的影响因子,毕业生不能因为一次两次的求职失败而丧失信心,应该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自我调节、自我认知等方法,强化心理认知和增强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篇(7)

高校校园文化在引领、塑造高校物质形态、观念形态方面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既有着文化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如何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1.1 文化的本质

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用文化的观点来研究高等教育,并指出文化是一种共同使用的思维方式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文化塑造个人的心智”。也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人本身的发展。①

1.2 高校校园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1.2.1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普遍表现形式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和管理者经过长期的培育而形成的,它反映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校园群体的智慧与意志。”②从文化在高校的表现形式来说,高校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资料三个部分,教育者是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化的受传者,作为文化化了的人对文化进行传播;受教者接受一定的文化,又将这种文化进行新的创造,最终也是被文化化了的人;教学资料实质上是文化通过教材、辅导书、工具书等形式表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有着文化的共性。通过校园环境进行的文化选择,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包括教风、学风等)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的确立、校园活动的组织、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和各种设施的建立等方面。③高校校园文化是各个高校中都有的一种文化,只是依据高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在高校的特殊表现形式

高校是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高校校园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体现了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或办学理想。从整个学校教育系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有着高知识、高学问的教师和处于青年时期、激情洋溢、充满理想的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主体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更具先进性、开放性与深度性。高校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文化体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复杂性、针对性与多元性。从不同层次、类别的高等院校来说,各个高校的校训的不同正是高校校园文化不同的一个突出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 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1.3 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文化作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在于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的认识不足。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丰富高校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以为高校校园文化只是树高楼、搞绿化、开办讲座等;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是学校特定部门如团委、学工处等部门的工作。没有认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基石,没有认识到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的元气,各项工作都应是这种元气的流布,广大师生都应能够受到它的滋养。④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动态性。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引导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高校校园文化一般选择的是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冲击。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表现为高校主体的自主与自觉选择的特性。有人说,校园文化的变迁本质上是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感知、成熟的文化自觉和整合的群体互动。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变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调整的自我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基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视角

布鲁贝克指出,研究高等教育主要有两种哲学基础:一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二是以政治论为基础。高等教育的哲学指导思想支配着高校各个方面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哲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2.1 认识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认识论哲学的指导思想在西方有着传统而悠久的历史,它强调认识论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为目的,强调高校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为了学术而存在的。这种哲学思想提倡的是能够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理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理性知识”。但是,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这种以理性思辨、逻辑推理求取知识和真理的活动并不单纯为获取系统化的理性知识。在这个直接目的的背后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存在、价值和幸福。⑤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客观上要求大学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大学里,更加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构建形成科学人文的理念以适应大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校园文化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开放、公平、民主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不同的学术观念的共存、对个性的包容、对个体的尊重等。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存在是为探索知识、传播真理而存在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开放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通过科研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和学生都带有自身独特的个人文化,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特征、思想观念。高校校园文化正是学习、工作、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所共同营造的共性文化。它通过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来约束人们对知识探索的态度和行为。

2.2 政治论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

政治论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社会、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密切相关。高校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必须依靠培养的人才以及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它提倡的不仅仅是“学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性知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样,应用性知识更能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来。高校校园文化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3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

3.1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

政治论和认识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着认识论和政治论的两难选择。其矛盾之处在于,探讨高深学问的认识论方法想方设法摆脱价值的影响;而政治论方法则必须考虑价值问题。⑥选择了认识论的人认为,高深学问的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避免高校的政治化,将迟早会歪曲和干扰学者研究的客观性,从而导致学术贬值。选择了政治论的人,更多的从社会发展的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校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高校校园文化认识论和政治论价值取向的冲突具体体现在对高深学问、高校自治、学术自由、大学功能的不同态度上。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认识论认为高校应该完全自治。应该让高校里的学者、教师独立自主的解决知识领域的问题。因为高深学问是高于普通知识的专门学问,那么只有学者能够深刻地理解它的复杂性。由于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的内容,因而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科目以及该如何讲授,应该决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招生、考试、学生的毕业要求、评聘教师等。政治论认为高校的自治不完全由教师们决定,学术上的自由也是有限定的。应该依据社会事务的要求决定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质量要求等。由于认识论注重知识的学理性,持认识论的人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学和科研。政治论注重知识的效用性,持政治论的人认为大学的职能是为社会服务。

3.2 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融合

高校的职能发展由单一的教学功能到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弗莱克斯纳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高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既要通过教学来传递知识、保存文化、培养人才,又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创新发展知识,还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间接地提供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高等学校都摆脱不了政治论的根据,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当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或是在专制的国家里,总是要特别强调政治论的根据。⑦长期以来政治论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认识论哲学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但是大学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机构。对知识的保存、选择、传承,对真理的探寻都需要大学具有自治和自由的权利,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选择应该是认识论和政治论的融合统一。高校校园文化需要营造出追求学术、追求真理、以人为本的氛围,从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发展的过程表明,大学内部需要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来参与大学管理。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存在行政管理权过度的倾向,行政级别化、干扰学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需要在教学、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使得大学能和谐有序地运行。从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他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现代大学功能强大,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正越来越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⑧市场力量也成为干预大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更加需要坚持自治,倡导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新时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坚持这种价值取向,绝不是要求大学脱离社会,而是在自治、自由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职责、为社会服务。认识论者洪堡就曾这样指出: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社会和国家的目标。⑨

注释:

①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②③⑧潘懋元.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

④程祥国等.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营造[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篇(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流行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大学生群体以其感受的敏锐、思想的先锋、接受的迅捷、行为的前卫而成为流行文化的主要受众之一。流行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渗透不仅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利用借鉴校园流行文化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1]

一、校园流行文化及其特征

校园流行文化是指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得到同辈群体认可的,包括行为模式、心理特征和生活形态等。主要包括流行产业、流行新品以及流行话语。它的特征主要有:

1.多元化。各种西方的思潮、话语、主义共同构成了多元的话语空间,使得校园流行文化多元化和多种标准,这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迷茫。

2.世俗化。在高校校园流行文化中更多的是其娱乐性和对现实社会的调侃,网络运营商为了获得高点击率从而摄取商业利益,其传播的所谓流行文化往往是以迎合大众的感官愉悦程度为检验标准的,这样势必导致世俗、庸俗文化产品的产生与流行。

3.虚幻化。在目前快节奏、就业难、压力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往往会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大学生一旦对某种流行文化产生兴趣,常常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并且极易产生浮躁的心态。对流行文化的过分沉溺,容易导致大学生逃避现实生活,去追求一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精神需要。

4.娱乐化。流行文化的娱乐化特征极易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对于一些非理性的文化现象,大学生不是用自己的理性去反思,而是当做一种娱乐和调侃来追捧。而这样的非理性的文化现象对一些优良传统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二、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积极影响

1.校园流行文化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当前大学生比较关注的文化现象、社会事件等引入课堂、将部分优秀、先进的流行文化元素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知识,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密切大学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2]

2.校园流行文化有利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校园流行文化具有形式多样化、内容生活化、交流娱乐化、平等互动化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借鉴校园流行文化的这些特点,利用网络、短信等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3.校园流行文化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教学氛围的建立

把校园流行文化引入政治理论课课堂,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与校园流行文化相结合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把校园流行文化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活跃和丰富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校园环境,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形成和谐教学氛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消极影响

1.校园流行文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地位受到挑战

校园流行文化虽然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但是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网络的兴起促进了校园流行文化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网络游戏、青春偶像剧、网络影视、流行音乐、偶像崇拜等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普及率和关注度却不是很高,校园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从而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3]

2.校园流行文化影响了正常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秩序

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逃课的原因有些同学是因为热衷于网上聊天或网络游戏等,手机文化、网络文化等校园流行文化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正常秩序。

3.校园流行文化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他们,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道德观。目前,校园中流行的考证热文化,热衷于计算机、英语这些实用性课程的学习,导致某些大学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加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没有什么功利性,很多学生认为学与不学这门课程都没有关系,这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校园流行文化的特征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特别是积极影响,进一步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借助校园流行文化中的先进元素,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生活化、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强互动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流行文化,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增强教学内容的社会现实性和生活化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其教学内容长期与社会现实生活脱节,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而校园流行文化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难点,满足了大学生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借鉴流行文化的这一特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把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等社会热点引入课堂,增强教学内容的社会现实性和生活化,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和互动化

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提高教学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借助网络、短信丰富教学手段,可以通过网上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为教育素材,如将反映强烈的社会事件引入课堂,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文化、短信文化来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对话、交流、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对各种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扬弃与吸收,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使其自身文化素质和发展过程成为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自动化过程。[4]

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课程教学和校园流行文化

校园流行文化的思想多元化使得大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认同感变弱, 校园流行文化在给大学生群体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思想观念。 其中一些不良思想如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悲观主义等观念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日常生活中,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政治性和主导化,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导作用,培养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课程教学和引领校园流行文化,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流行文化,要切实做到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校园文化的主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流行文化的主流精神,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学生的人生准则。

4.积极利用校园流行文化的先进因素,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对待校园流行文化,我们不能简单的盲目排斥或者笼统接受,应该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以科学、宽容的态度对待它,故意的避而不谈,反而会加重大学生们的好奇心。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积极汲取大学生校园流行文化的营养成分,提高育人功能,适当把大学生校园流行文化积极、健康的内容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使其为我所用,为我服务。同时,弘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因材施教,尊重个体的差别性需求,和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使其参与到教学中来,因势利导地组织他们共同讨论和反思校园流行文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潇,风笑天.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青年流行文化与价值观的变迁[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1).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篇(9)

影响高等学校管理者绩效的诸因素分析 华干林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高校财务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张呈余

学习贯彻"以德治国"方略构建高校新型德育体系 赖新民

当代青年道德人格的困境、时代要求及其培养 胡艳蓓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与中国的民族高等教育 黄骏

关于提高高校教育决策水平的思考 高建勋

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 叶明非

论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黄元国

论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三阶段 雷洪德

论高校党建工作现代化 莫纪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衡"现象分析 杨宁芳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理想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朱喜坤,范笑仙

关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钱晓勤

建设适应民办高校特点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方晓春

加强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陶岩平

ISO认证: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思路 刘智元

强化科学管理追求质量效益--面对高校扩招谈教育管理 颜亚蓉

高等教育质量链初探 任义君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金辉,付云霞

浅谈加强高校学科梯队建设 阮再洪

高校图书馆阵地意识浅论 汤洪庆,荆丽辉

浅议高教自考音乐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考核 王锐

高职高专教务管理规程研究 王忠国

论加强高等院校环境教育 孙定建

思想讨论的意义 丁兆春

高师教育必须注重书法教学 张怀满

高师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探讨 鲍曼,王玉文,秦进红

试论"两课"教学评估的意义 王长民

从突出特性入手搞好"邓小平理论"课教学 于亚文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李翠霞

工科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赵言诚,孙秋华,麻文军

高校专业课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颖,闫雷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服务-发展"模式研究 陈发瑶,姜群瑛

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多元化探微 陈建,赵世鸿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汤海旸,方竹根,王南雁

关于科学研究在一般院校发展中的定位思考 杜海平

从高等教育到终身教育 程黎阳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文化选择 李虹,李维

树立全新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赵泽宽,吴成钊

新世纪初地方重点大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路云平

教育:用整体尺度放大人的内在世界 谭景芳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周丽霞,钱佩忠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思考 张劲,王斌

以"三个代表" 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支戈壁

试论生活方式的变革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王小燕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 陈火弟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及对策 陈凌,何树林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贵在主动与助人以需 于桂贤

人--文化的生物 --论英语教学中外教与本土教师的合理搭档 朱风云

论二语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杜文捷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改革哲学教学 曹含梅

由实习基地到三结合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阎军印,岳连香,方慈

运用迁移规律进行《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谭羽非

高师教育学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实施原则 张宝臣

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茅育青

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新世纪课程改革 钱文军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改革刍议 张道理

论写作基本功 姚承嵘

科研育人: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关键 楼建悦,赵启泉

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途径探讨 罗仕鉴,陈杭渝,孙守迁

师生互动对研究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影响 唐魁玉,白淑英

印度高校教师的工作量与工资待遇 宋爱红,安双宏

美国哈佛大学《零点计划》给中国高校实施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启示 姚军,徐天成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卢晓红

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 戴明清,王克黎

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的思考 邢秀茶,冯超,李君

试论高等师范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 任登波,王光琼

重构我国高师院校的教师观 蒋亦华

坚持"两个务必"推进"两风"建设深入开展 肖书源

高校共青团推进创新教育活动的思考 徐仁权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 娄国栋

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 喻永红

科学研究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马立祥

我国教育市场结构特征与发展政策路径分析 林勇,陈德敏

高校社团企业化运作模式初探 李金明,刘尊旭,吴松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进家庭模式探索 邓德敏

对高校人才成本核算的初步探讨 张步俊

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导航 魏力更

完善和创新高校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马杰一

高校后勤消费资源的分层 彭怀祖,唐德善

BOT投资方式与高校后勤投资制度创新 郑文谦

对当前教师教学评价问题的思考 郑鹰

以实施新教学模式为契机建设高水平高校教师队伍 陈利群,林大静

高校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侯瑞君

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调查报告 朱强,罗慧,张永康,秦金保,蒋国凤

高等法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两个基本关系 吴西彬

关于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王翠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案例分析教学法探析 王学静

诗词与《思想概论》课的教学 吴日明

基于价值观的大师级教师论 苍翠,姚永志

人文环境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欧阳斌,冯志敏

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体系 程黎阳

论以人为本及高校的人本管理 许亚非,向万忠

现代管理理念在高校体育部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赵少平

论高校班级民主化管理模式 刘志翔,熊小红

我国高校董事会运行机制研究 钟晓东,陈洪涛

高校会计预算管理的宏观调控与微观举措 李德生

论高等教育成本会计核算的原则 唐艳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白立强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张庆奎

高校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实务思考 陈雪琴

学生班集体建设:高校德育工作的坚强阵地 于成学,樊晓东

高校女特困生的心态特征与心理资本富足 谢旭慧,孙营

学分制赋予学生什么自由与义务 吴跃文

学分制管理的若干启示与对策 任淑淳

高等教育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苏力华,刘后根,柳军,温俊,陈仕强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步伐 李君明

以强化科技工作为切入点快速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综合实力 舒光伟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原则 胡解旺,欧清华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化体系建设论纲 池忠军,易汝玲

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理性思考 许紫岳,黄新敏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篇(10)

高校校史是高校最为宝贵的财富和教育资源,它是一所学校创建、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也是高校办学成败各方面工作经验的浓缩和总结。它代表着高校的精神面貌,也是高校自身特色文化的主要表现。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各种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场所,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高校校史和高校校园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高校在特定时期的校园文化形成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定历史。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历史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高校的校史。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高校校史互为史实,互相影响。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她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的过程,和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得以承托的精神框架。她包含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和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群体和规范学生日常活动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其中最能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的形式主要是学生社团、学生协会等。在这些组织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的内容是学校风气。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高校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植物和风景等这种物化形态内容。更重要的是她包括高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高校教职员工、学生以及其在生活的共同区域中活动交往所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方式。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同时高校又时国家科研基地的集中区。高校育人和科研的特殊任务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站在先进文化建设的前沿,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管理内容,要突出高校办学和的精髓

管理内容包括了规范高校的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方式;学生活动制度;高校对外交流方式;学生社团和学生联合会等行为规范。他们是高校对人才教育培养及塑造人的规章制度、规范细则。

2、高校设计校园文化情境设置,要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高校校园的校容校貌、高校的建筑、高校的自然景观布置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不自觉当中就受到教育和启发,进而自觉地学习。良好的育人环境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良好的环境也可以有效避免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腐蚀,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健康的成长。

3、高校的校园舆论工具,因创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高校是一个各种舆论工具集中的地方。在高校中除过校园广播站、宿舍电视、校园宣传栏、校园网、校报等公用设施外,还有学生用教育网、学生论坛、网络教学评价等方式。这些舆论工具一方面是高校宣传教育政策法规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在高校内舆论宣传的导向直接影响到学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影响到师生在高校集体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所以高校的舆论宣传应该按照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结合高校的自身特定从实际出发注重和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公众场合,要求并引导学生养成懂文明、有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三、高校校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方式

1、校训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高校校训是高校校史最重要的一部分,她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校训体现了高校的办学传统,是高校人文精神的高度浓缩,是高校历史和文化的最主要沉积。代表着高校校园文化和高校教育理念。以延安大学为例,延安大学的校训是“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她不仅是延安大学广大师生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激励和鼓励延安大学所有师生的一个标尺,更是大开延安大学历史的钥匙。延安大学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建立的。她建立后就在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正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类型的人才。她不像现在的大学先培养本科生,再培养研究生,最后培养博士生等的过程。延安大学在建校初期只有短期培训班和夜校之类的人才培养方式。就是这样简单的方式,给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其校训就直接明了地反映了这一史实。  以此为基础延安大学在体育馆、图书馆和逸夫楼三座建筑之间树立了校训碑,学生不论从哪个方向走动都能看见校训的大字。延安大学以校训为基础,将分布在校园内的路段依据其通向的方向分别命名为“治学路、致用路、治身路”等等。这些可使学生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想起学校这些不平凡的历史。同时在多元文化背景交叉的当代社会环境中,校训更能给学生一种使命感、责任感。

2、重要史实和重要人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高校校史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就一般情况而言每个高校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建立,高校建立后的使命也是各不相同。尤其是我国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高校适应我国自主发展的社会历程教学方式一般都经历了初期建设、发展壮大和改革开放后稳步发展等阶段。高校可依据这些史实和重要历史人物,在图书馆、教学楼、运动场地等绿化景观地带有重点地树立校史人物浮雕、校史人物宣传墙等。让学生时刻感觉到这些事件、人物都存在自己身边。延安大学在将校史重要史实和重要人物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是采取了以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结合重要历史人物在图书馆前树立了著名校友墙、并以校长命名的教学楼、以著名校友命名特殊教学楼比如将音乐楼命名为“星海楼”。并在各教学楼前树立了各重要历史人物的石雕,配以人物和史实简介。这种方式尽可能大地发挥了教育的导向功能。使学生时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历史时刻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并间接地引导学生不自觉地以他们为荣。也使得学生对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专业的未来有足够的信心。

3、高校校园舆论工具对校史的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高校校园舆论工具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舆论引导和文化共同构建上。校园媒体对校史的宣传是高校校史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校园舆论工具根据其出版发行和宣传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几大类。第一类,有声广播。目前大多数校园宣传主要形式是有声广播。延安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将有声广播设定了早中晚三次广播时间,分别在学生早操、午休和晚自习前后播出,配合广播的宣传功能在广播开启后先播放“延安大学校歌”。校歌播放完后介绍当天和近几天校园大事件,最后配合学生需要介绍其他相关知识。第二类,文字类,如校报、板报等。这类宣传方式一般时间比较长,每期校报或板报都要求存在一定的时间,大多是高校采用的是校报一周发行一期,板报一周或两周或一月办一期的方式。并且这些宣传方式的内容通常是采用大方向固定,小内容变化的方式。延安大学利用这类媒体的特性分别将学报、板报固定的分为某一内容占主要点或者某个教学楼占某种特色的方式来举办,比如在“代贤楼”主要的板报形式是自然科学类;在“如心楼”主要为学生工作类等方式,将校史人物和楼的主要功能联系起来。第三类,校园网络,校园网络除了给学生及时宣传国家政策、让学生及时了解并和外界保持联外。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论坛、校园网等,校园论坛是学生活动最为活跃的地方,他们不仅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向的地方,更是学生宣泄情绪的地方。延安大学依据校园论坛的特点,以延安大学的特征建筑“窑洞”命名论坛为“窑洞论坛”,以延安大学的特殊环境命名网页为“圣地红网”。分别建立了“延安精神”、“课堂在线”、“厚德载物”、“思政动态”“法治时空”等专栏,方便师生交流,同时体现校史和学校特色。

综上所述,高校校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时多方面的,她不仅发挥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功能、体现了校园的精神面貌,更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为高校更好的培养人才;为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正确的强有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高等学校学生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38-02

一、引言

科技论文作为高等院校教学阶段中最具创造性、综合性的核心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各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而科技论文的质量高低也一直都是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探讨高等院校科技论文现状及原因,并结合各高等院校自身情况及教育教学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对于提高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现状分析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开始逐渐被各高等院校所重视。科技论文作为高等院校教学阶段中的核心环节,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许多高校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科技论文进行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但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如: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差,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管理制度的执行不严。

1.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差。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被过度强调,高等院校部分专业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未能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主要表现为学生检索、搜集文献的手段单一,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弱以及语言表达和逻辑能力较差。

2.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增加过快,一名指导教师带多名学生的情况屡见不鲜,某些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指导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许多高校的教师在承担了大量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教学研究和自我充实,使部分教师用于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相对较少、精力不足。部分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科研能力较差,指导水平低也是造成学生科技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之一。

3.管理制度的执行不严。尽管各高等院校对于科技论文从选题到答辩各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规定,但贯彻落实工作通常受到忽视,缺乏督促教师的认真指导、师生定期交流,使论文撰写质量日趋下降。由于管理不严,使各项规定形同虚设,管理制度的监控作用未能很好实施。

三、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高等院校科技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训练,同时也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作用。不单只是检验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也是学生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重要准备工作。科技论文的撰写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与控制,如果管理与控制中存在问题,势必会对科技论文的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

四、影响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的深层次影响因素

造成高等院校科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面原因是社会的大环境变化,但从管理学角度去寻求解答,高校管理部门对科技论文的管理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组织松散是影响因素之一。各式各样的指导组织很多只是形式上的组织关系,实则上下脱节,无法形成合力。如有的学校以系为主,成立论文评审委员会,但真正抓论文指导的是各教研室,评审委员会没有实质上的作用。指导队伍也缺乏统一标准及要求。学生按人头分摊给老师,而不是针对学生本身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选择特长、专业对口的指导教师,同时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在指导质量、指导程序等方面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

2.缺乏有效计划是影响因素之二。很少有高校平日将论文写作列入教学计划,对学生的论文写作技能进行培养。有的学校虽然开设语文类课程,但也很少涉及到论文写作方面的相关知识。由于长期没有受到相关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日渐单薄。这也是导致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差的主要因素。

3.领导层思想、方法、手段的滞后是影响因素之三。部分领导思想观念滞后,认为学生的科技论文只是一份作业,领导的不重视必然导致最后过程形式化。思想观念的滞后必然导致领导方法、手段的滞后。实际情况中,因知识老化,个别老教授对学生选择的前沿课题感到力不从心,但有的高校却有明文规定对指导教师的资历资格进行了限制,使部分对前沿课题颇有心得的教师爱莫能助。

五、高等院校科技论文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科技论文设计环节的具体情况,制定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贯穿从选题、开题、写作到答辩的全过程,以保障科技论文质量的提高。

1.保障体系分层管理。通过建立指导教师、教研室、院、校这四层质量管理组织,在不同层面上对论文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指导教师负责科技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及论文的学术规范审查工作。教研室负责监督各工作阶段的任务完成情况。学院负责确定指导教师及论文程序的细化。学校层面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完善规章制度体系。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如一些关于论文选题、答辩、成绩评定等规则以及指导教师在各阶段论文指导中应遵守的原则和程序的相关制度。二是规范文档格式,明确各类型科技论文在各阶段的各项文档书写规范。

3.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加强科技论文监管是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求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各项已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贯彻落实。同时,在学生科技论文完成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指导教师应做到全面的监控,督促学生规范论文的内容、格式、学术规范,及时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最后,由各级质量管理体系对学生的论文形式、格式及学术规范进行审查。

4.重视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态度、数量及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并将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工资考核等方面挂钩,充分调动教师对论文工作的积极性。

六、结语

我国高等院校科技论文写作环节的淡化,已经引起了不少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种情况的危害性,努力改变目前的状况。改进高校科技论文写作,首先应该从管理角度着手,把握住各个流程环节的控制,从管理的几个环节做出科学的安排和改进。我们可以从提高科技论文的质量管理着手,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使我们高等院校的科技论文写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江腊生.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跟踪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6).

[2]李百齐.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120).

[3]郭力帆,乐征宇.高校理工科毕业论文质量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77).

[4]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谈[J].教育与职业,2007,(4):180.

[5]易清霞,杨春凤.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2,(7).

[6]孟梅,范世东,陈永志.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44):499.

[7]高玉华,丁涛,李刚,刘健.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