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阅读技巧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3:35

阅读技巧论文

阅读技巧论文篇(1)

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的重头戏。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侧重提高阅读能力”。阅读理解题在高考英语试题中始终是分值最高的一个题型,故有“得阅读者得天下”之说。

随着近几年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理解题更强调对阅读速度、知识面和理解能力的考查,试题变得越来越灵活,形式更加多样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物、科普、新闻、广告甚至图表.在各类体裁中,议论文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文体,因其信息承载量最大,选材偏离生活常识,阅读量最大。阅读本身要求速度快,议论文中词汇、句式又高级复杂,更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文体的恐惧。因此,学生在扩大视野、拓展知识面的同时,有必要掌握一些议论文阅读解题技巧,这样才能在阅读理解这个重头戏中一锤定音。

议论文往往有观点,有事实,逻辑性强,命题往往从事实的有关细节及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表达意图等方面着手,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定能力。所以学生要培养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或者说根据情境(某几句话能读懂的)能揣测作者的意图。议论文的阅读同其它体裁的文章阅读一样,可以有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定、词义理解等几种出题方式。对此我们提供以下几种解题策略与技巧:

一、重视文章标题,找准全文主题句,把握文章主旨

标题往往是全文的主题,审视标题,有利于理解全文,提高解题效率。主题句对全文起提示、启迪、概括、归纳之作用。根据主题句既可以知道文章议论的是什么,也可以知道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方面的哪些内容。议论文题材偏难,但其框架一般都很清晰,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交替使用正面和反面的论证方式。通常,先总说现象或观点;其次,正面陈述、反面论证;最后作者表明自己的态度,再次总结文章。通常主题句会出现在文章的首句或句末,在这些地方要多留意表示归纳的词汇,也可以在具体事例之后或之前的表示观点的陈述句中寻找。

二、细读文章,注意文章细节理解

除主旨题外,细节理解题也是阅读理解题中的基础题,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的具体事例、数字、时间、地点等的理解。经常出现排序题(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序),图表题(按文章内容找出正确图形),正误题(依据文章内容对所列的陈述进行正误判断) 对这种题型,无论细节题如何变化形式,立足点都应是从文章中找出相应词句作为依据。虽然答案中有的细节在文中很清楚,但可能与问题无关。细节题的破解一般用寻读法,即先看试题,再读文章。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比,有根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假如问题采用的是反向思维,题中含有not或except等表示否定意义的词,则要更加留意。此法可以加强阅读的针对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做此类题目还要特别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英语中有许多功能词。

三、理解整体语篇,掌握作者意图

做推理判断题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整体语篇的同时,对作者的态度、意图及文章细节的发展作正确的推理判断,站在作者的视角,而不是主观臆断、凭空想象,从而走入误区。英语文章讲究使用主题段与主题句,段与段之间通常有过渡词语连接,承上启下,使文章行文连贯。有时文章还会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推理上运用较高级的手段进行组编。要想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全篇的文脉,即句内、句间和段落间的修辞手段或逻辑关系。作者往往在构思语篇前总要进行预先设定:读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读者可能与自己共同拥有什么样的生活经验、思想见地和需求欲望等,然后设计一些隐藏在语篇深层的"潜台词"。因此,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利用主题句进行推测,揣摩文字背后作者的意图,运用背景知识去挖掘文章深层含义,从而正确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同时认真体会文章的语气与感情基调。

阅读技巧论文篇(2)

考要词句,要放入具体的语境之中,根据上下文,画出相关的有效信息要点,领悟整合,组织正确答案。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7题: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6分)原文中“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喜庆;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这句话标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否定了通常被人们认为的更可贵的伤悲情感。拿“哭”来与“笑”对比,结合文末的最后一句话还是谈笑,还是为笑服务,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要注意一些显示作者态度的词语,比如“热衷于”“总摆脱不掉”,其作用一定会指向于文章中心话题“笑”及文章主要观点。组织答案时:一要紧扣中心话题;二要整体把握中心观点;三要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

二、理清结构思路

思路是结构的先导,结构是思路的反映。只有弄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本脉络,把握文章结构,才能把握住文章的真谛。议论文常见结构:①总分式结构;②并列式结构;③对照式结构;④递进式结构;⑤破立式结构。论述类文本的常见思路,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解题思路来说,从紧扣段落入手,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6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这种题型,首先要把握住中心句,即本段第一句,接下来的内容从属性上来说属于论证材料,最后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先提出论点——“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接着论述如何从人的本来面目来看人:一是不要为“表面的积累”蒙蔽;二是要具有孩子的慧眼和妇女的洞察力;然后进一步从正反两面来论述为什么孩子和妇女的嘲笑具有强大的作用。组织答案时,必须注意表述顺序,体现出文本的思路;使用承接词语,表现出文章的脉络,体现段落之间的关系,表现层次之间的联系。可以表述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等等。

三、筛选信息,概括内容

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阅读时要弄清文章的整体倾向、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大致结构,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文章的相关内容。如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题第15题: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解答一般从两个角度入手:一个可以结合文章结构,本文是采用的分总结构,文章前三段分析问题,是并列关系,“笑的价值”至少体现为三个方面,每段一点。再一个就是把握关键语句,第一段中“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第二段中“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笑”是指“笑”的两种表现形式(幽默与喜剧)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也就是“笑的作用”: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组织答案时,要做到三点:扣题回答,分点列举,回应题目。

四、分析观点态度

所谓“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现象、表现、做法等所持有的主张和看法。作者表明观点态度,大体有三种情形:一是直截了当,通过语段的中心句来表达;二是有所显露,蕴含在对事物特征的理解中;三是比较含蓄,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够筛选和分析,并加以概括。如2011年江苏卷高考语文题第17题: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就题意而言,是说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的观点包含哪些内容。细读结尾第一句,后半句是中心句,可以直接提取出第①点:“挖”是“自求多福”之道。根据第二句,找出点滴的显露:劳力之量差不多,但惰性之人却以为“捧”省力。言下之意,“挖”是不省力的。稍加辨别比较,得出第②点:“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却大不相同。细读第二句,深入去体悟:“捧”是因为有惰性,故而要强调“挖”。根据体悟,概括出第③点: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

阅读技巧论文篇(3)

论点是作者就所谈论的话题提出的观点和看法,它是一个完整的、明确的判断句。考查论点题较为常见,题型一般有:(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2)给文章拟标题。

(一)找论点,有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看题目:有的文章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如《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积极面对无奈》、《熬住就是一切》,这些题目就亮出了作者的观点。

二看开头:很多文章在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如《谈骨气》――“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小议传统读书教育》――“传统读书教育是成功的”,都是在开头亮出了作者的观点。还有些文章在开头,通过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或引用故事、材料等引出论点。如2008年山西省中考短文《让有些话穿耳而过》,开头引用李肇星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议论文开头的作用:(1)引出论点或论题;(2)做为事实论据来论证论点;(3)增强文章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看结尾:在文章末尾归纳出中心论点。一般由“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等词语领起。

四抓关键词:如:“我认为、因此、这个故事不难发现等”关键词领起的往往就是中心论点。

(二)给文章拟标题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用论点或论题作标题。这里需要让学生对论题和论点加以区分:论题是作者谈论的话题(一般是谈、议、论)。论点是对谈论话题的看法。如《论友谊》是论题,“友谊的基础是美德”是论点。

本文围绕来展开论述的题,要让学生明确只能填论点,不能填论题。如《论友谊》这篇文章始终围绕着友谊的基础是美德,这一观点展开论述,不能说文章围绕论友谊展开论述。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的作用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一般出现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

二、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考查的题型一般有:

(一)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这类题比较简单:让学生明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并学会判断。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现象、史实、数据、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古诗词、谚语俗语、公式定理等。论据的作用是证明论点,一般这样表述: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或分论点)的作用。

(二)论据

这种题型近几年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答这类题,要让学生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看清类型(即看清楚是让补充事例还是名言)。(2)论据要有说服力,能很好地证明论点。(3)要有代表性,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4)语言表述要严禁、概括。

具体方法:仿写(看文中举了什么例子,依葫芦画瓢)

语言表述为:人物+事件+评论

如诸葛亮 隐居隆中是为了寻找机会,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是为了等待时机,以报仇雪耻

(三)给出的事例、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做这类题先让学生判断,给出的事例、名言、所论述的观点与文中的观点是否一致。

名言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源泉,洒遍了牺牲的血泪。――冰心

答:不能+因为此名言论述的是成功与奋斗的关系+而文中谈的是成功与失败的关系

名言二: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言败,而在于屡仆屡起。――拿破仑

答:能+因为这是谈成功与失败的关系+而这种行为正是善败者的行为

三、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这一考点最常见的题型一般有:

(一)本文、某段或某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这类题一定要让学生牢记四种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并学会区别。具体、有力、突出、生动形象。

论证方法的作用,通常这样表述:论证方法+作用(固定俗语)+观点。

(二)分析论证过程(也就是理清论证思路),这类题考查形式比较多样,一般有:

简要分析本文或某段的论证过程。做这类题时,先让学生根据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部分,给文章分段,再在段落前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后关系的词语。

如:2010年河南中考短文《匠人与大师》,让学生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应这样答,首先提出匠人较一单,大师善综合的观点;然后展开分析,具体阐明匠人和大师的区别;最后又举出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斯和等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前面的论点。

段与段、句与句、词与词的位置能否调换位置?说明理由。答这类题,一看是否与前文照应,二看是否递进形式。如:2010年沈阳中考《积极面对无奈》一文,问第②段(A)(B)两句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解答时可以从文章的前后内容的照应这一角度入手来答。因为这段开头作者就对人生中的无奈先写“消极”态度,再写“积极”态度,A、B句的顺序与此对应,所以不能调换。再如:《小议传统读书教育》一文中,④、⑤、⑥段能否调换?为什么?可以从找关键性词语入手,第④段:古代读书,重记诵;第⑤段:古代读书,还重朗读;第⑥段,古代读书,更重学养。从“重”、“还重”、“更重”这些词可看出三段内容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最后一段能否去掉?为什么?一般围绕议论文结尾作用来回答。议论文结尾作用一般有:得出结论;强化的中心论点;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如:2010年山西中考短文《熬住就是一切》,涉及到了这个题型,大家可以自己查看。

四、分析议论文语言特点

议论文语言具有严密、概括性强的特点。考查其严密性题型较为常见:如: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加点的一般都属于限制性词语:如“大部分”、“常常”、“之一”等。值得注意的是回答时,必须结合具体内容来谈。

一般答题格式为:不能删+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去掉后的效果+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如:“往往”一词不能删去,因为“往往”强调了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去掉后就显得太绝对;“往往”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阅读技巧论文篇(4)

学习议论文时,第一步是初步感知课文,把握论点。阅读是一个由整体到具体再到整体的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阅读议论文,把握住了论点,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怎么抓文章的论点呢?首先,明确论点的常处位置:或文首,或篇末,或中间,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其次,明确辨析论点的方法:一看能否统摄全篇,如果是复杂的议论文,切不可把某个分论点误作中心论点;二看表述形式,是否是明确的判断,是否是完整的句子,因为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有的文章没有把论点明确地表现出来,或者表述不是很集中,这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

二、探清思路,明结构

一般议论文,多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组成。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章理清思路,明确结构特点。

三、分析论据,明类型

论点是靠论据来支撑的。辩析论据,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清两类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每个论据的作用。事实论据说服力强,胜于雄辩;用事实论据贵在确凿,有代表性。道理论据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经典言论还具有权威性。另外,还要明确这些论据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还是证明分论点的。对于连续列举的几个事例论据,还应当分析它们排列的次序和叙例的详略。

四、抓住论证,明逻辑

阅读技巧论文篇(5)

结合现阶段一些中小学生在语文阅读上的表现,人们不难发现,学生群体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具有一致性。比如,由于学生的阅读量有限、正确的阅读习惯尚未形成,他们的阅读速度较慢、质量也并不高。有的学生在读完一段文章之后并没有太大收获,在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时,很难提炼出文章主旨、主要人物关系以及文章框架等等。这些现象证明学生并没有在阅读过程中动脑思考,也并没有使自身各个机能调动起来,因此,这段时间的阅读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长此以往,人们很可能会在阅读中以及日常学习工作中难以集中精力,并且看问题会更加孤立、片面,难以把握重点。不正确的阅读所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在学生时代人们可能只是遭遇低分的尴尬,在以后的社会环境以及职场之中,人们往往会容易陷入偏执、扭曲价值观的漩涡。因此,老师们在教学当中纠正学生的阅读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二、语文阅读技巧培养教学的主要方向

1.注重学生阅读体验的积累。学生在阅读技巧上的缺失往往与相对薄弱的阅读体验有关,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且长期的积累。所谓技巧并没有标准的定义,因为每个人的阅读习惯都是在长期的、大量的阅读实践之中积累而获得的。这些技巧也往往与个人的学力、知识储备、甚至性格偏好有关,比如有的人愿意关注时事类文章,有人愿意品读小说散文类作品;有的人愿意在晚上安静的读书,有的人喜好在白天与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因此,老师们想要让学生迅速的建立成熟的阅读模式和技巧,还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增大阅读储备,多读书、读好书,适当地为学生推荐书目,或者督促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从而帮助他们形成量的积累,并从中获得阅读的与满足感。

2.强化多种阅读方法的灵活应用。一个人的阅读技巧除了依靠自身积累,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借鉴,比如快读、跳读、精读、找关键词、看表达方式等等,而对于不同技巧的选择还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境。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时,需要首先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确定全文的基调以及文章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老师以及学生能够对阅读技巧的选用有所依据。比如对于简单的叙事文来说,学生可以直接把握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对于涉及人物较多的文章,学生可以通过梳理人物关系的方式辅助理解;对于寄情于景的文章,人们则需要结合景物意象与意境,并深刻解析作者的创作背景。由此可见,对于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加强素材积累,还需要老师在技巧选择上给予合理的指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精准的阅读。

3.鼓励学生进行读后表达。实际上,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涉及的阅读理解等问题不仅仅体现在书面或者卷面上,他们在过程中的思考与二次创作才是其学习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着力提升学生阅读技巧与阅读水平的同时,老师们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后的表达,这不仅仅是对学生阅读思考的检验,更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手段,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的表达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一段简短的文字、几分钟的演讲,也可以是一个文字作品的诞生。这种逆向的刺激不仅利于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还能够为其阅读理解拓宽思路,防止思维僵化,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贡献将是巨大的。阅读技巧与写作技巧实际上都是相同的,学生的主动表达不仅是对老师同学们的演说,更是与文学作品的对话。

阅读技巧论文篇(6)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圈划选项信息源。

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

4、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

比较点多为:

1)句意逻辑是否一致。

2)表意范围是否发生扩大或缩小。

3)是否发生张冠李戴。

4)是否绝对。

阅读技巧论文篇(7)

一、围绕阅读文章,掌握阅读基本技能

阅读文本是学生接受和掌握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渠道。在教学中,根据文本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则是学生获取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采用优化教材文本资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文本知识。

笔者以为,根据教材文本的内容,培养学生基本阅读技能,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理解文章的准确性。这些阅读技能的培养主要体现在:(1)概括文章大意的技能,即要求学生在语篇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依据文章的中心句和主要信息,筛选出与文本相关的主题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章内容;(2)阅读质疑的技能,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并能够对文章内容予以思考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3)猜想词义的技能,要求学生通过上下语境的表达来猜测词汇的意思,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

例如,在文章“I am not apatient”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就该篇文章的阅读作如下的教学安排:首先,要求学生思考:我不是一个病人,到底会是什么意思?建议学生按照Why I am not a patient and who is there alpatient?的思维进行阅读文章。其次,要求学生根据文章题目来概括文章表达的大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篇概括理解及感悟能力。再者,教师布置一定的思考题目,像:(1)Why do I come to get some me dicine?(2)Why didn’t Billy say anything?(3)What’s the mean of “Iamnotapatien”?最后,建议学生在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概括文章大意,并运用书面表达的形式予以呈现,以此来检查他们对阅读技能的掌握情况。

二、关注课外阅读,积累阅读文化素材

课外阅读也是学生获取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笔者以为,关注课外阅读,积累阅读文化素材,就是要:(1)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文本选择途径,建议学生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合理地选择一些能够阅读学习的语言素材;(2)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和阅读,尤其是一些体现英语语言国家民情风俗特征的文章,鼓励学生运用多样化的思维参与阅读学习过程之中;(3)允许学生通过博客、E-mail、邮箱等多样化的形式来传播自己认为值得阅读学习的精美文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和激情,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例如,在学习“Text”时,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文章表现的主题来了解有关作者、写作背景和主题思想等背景知识,建议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形式来予以查阅。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查找写作中的经典美文,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学习结果,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以“What do I learn from thearticle”为题目,写出自己的理解感悟。

三、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生成效果

阅读技巧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一旦掌握了丰富的阅读技巧,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理解感悟的准确性。学生也因此能够适应各种文章的阅读学习。

这些阅读技巧主要有:(1)提高阅读速度技巧,无声地直接理解文字符号,做到心读;(2)阅读思考的技巧。要求学生能够边阅读边理解、边猜测不认识的单词;(3)猜测词汇大意的技巧,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上下语境猜测文章大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的语言感知能力。

因此,在职高英语课程的阅读教学中,从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和技能发展需要出发,注重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理解和运用能力,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可以这样说,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提高他们学科综合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阅读技巧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04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大好时机,教师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本文就有助于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展开论述。

一、兴趣引导

在培养小学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时,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只有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阅读,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美好的体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也有很多种,然而究竟哪一种方法更加有效,要求教师与实际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本人通常采取下列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并且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成就感是学生十分需要的一种心理体验,一旦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成就感,那么,学生就会对学科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学生的语文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旦产生成就感,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本人在学生进行阅读练习之前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结果学生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本人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同时,本人设计的问题与语文试卷上题目的设计类型相似,基于平时的训练,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也能够顺利答题,这无疑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自然越来越浓厚。

(二)让学生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

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的过程中,让学生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教师鼓励学生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当然,教师在学生选择书目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指导,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也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进步,也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方法推动

阅读虽然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只有有了大量的知识积累,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也十分重要,尤其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与技巧。阅读在语文试卷中占有重要分值,想要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把握阅读环节,就需要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而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有效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讲究方法与技巧。本人将相关阅读方法与技巧的教学与具体的阅读材料结合起来,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阅读方法教学的过程中,仅仅从理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阐述。那么,学生即使领会了理论的含义,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也难以有效应用,而只有与具体的阅读材料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不同的阅读方法是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应用的。

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之后,还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练习机会,使学生通过个人切身的阅读实践去应用相关的阅读方法,最终不同的阅读方法内化为学生个人的阅读方法,大大提升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三、知识积累

影响小学学生有效进行阅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影响学生阅读的最基本因素就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基础知识。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句子的含义,进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含义,就目前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而言,学生存在没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引起重视的情况。由于小学生面临着小升初的压力,因此,学生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应考能力,而有些学生为了提升自身的应考能力,较之于进行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尤其很多学生将提升阅读能力寄希望于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最终由于没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引起重视,而影响了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新时期的教学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要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引起高度重视。当然,在引导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积累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掌握有效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与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的学习渗透到日常的学习中去,这样逐渐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既会遇到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也会遇到尚未学习过的知识点,学生如果能留心这些知识点,那么,对提升自身基础知识积累的有效性会有很大帮助。当然,学生通过阅读有效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反过来又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阅读技巧论文篇(9)

目前,农村中学生的阅读水平现状却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主要表现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较差,这自然就影响了他们落实在笔上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农村中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的电子产品相继问世,为我们的生活和娱乐提供了很多新鲜事物,同时也分散了中学生的注意力。农村中学生家长监管普遍不力,且留守孩子居多,导致农村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写完作业,就打开电脑或电视,玩自己喜欢的游戏、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很少有学生能安静地拿出课外书仔细地阅读。虽然现在有很多老师强行布置了阅读作业,规定学生们每天阅读几篇文章等,但是收效甚微,大部分同学都是草草了事。所以,没有阅读量,根本谈不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盲目相信答题技巧。随着各类教辅书和各种补习班的各种技巧的流行,大多数同学盲目相信所谓的答题技巧。一些技巧的归纳确实能帮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迅速找到答题思路,但是掌握了这些技巧不等于阅读理解能力就提高,而且也没有万能的技巧。要想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还是要从文章的根本出发,不能迷信所谓的技巧。

3.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因为有很多文章是作者在某个特定时代某种特定心情中创作的,如果不了解这其中的背景,对文章的理解自然就难以达到淋漓尽致。比如鲁迅先生的不同文章的背景是不同的,不能单一地从“爱国”这一个角度出发。这样就会造成以偏概全的结论,影响对文本的理解。

二、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学生的阅读信心。新课标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具有深刻的内涵的,都能给学生以某一方面的启示,所以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新课标、认真分析教材内的课文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在上阅读课时更应如此。再说阅读信心。有很多学生碰到较难懂或较枯燥的文本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有想放弃的念头,比如文言文,科技说明文等。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自信心,不能只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最初时,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阅读技巧,从简单的地方着手,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自信心,以便他们有能力攻克各种类型的阅读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讨论与总结的能力。由于现在的中学生普遍都思维活跃,相较于安静的读书,他们会更乐意与他人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指定书目,进行阅读训练。首先要求学生要吃透文本,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拿来与大家一起讨论,还可以就别人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见解。为避免冷场,教师首先要仔细研读文本,做好引导工作,适时地提出文章的重难点,文章主旨等问题,防止文章偏离文章主题。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所谓总结能力,就是指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学生会分析文章的每个段落、每个小节的内涵,就应该会从整体上总结文章的特点、主题等。这也需要教师做好表率作用,在教授每一节阅读时,注意适时地对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等。

3.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文本的阅读规律。前面提到过阅读的答题技巧,不可盲目全信,但是也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精挑细选的工作,将其中普遍存在的阅读规律教授给学生。比如,如何寻找文章的主旨句、关键,如何理解文章出现的修辞手法,如何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等等。这些是理解一个文本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将其印在脑海,以备不时之需。

阅读技巧论文篇(10)

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改革中实施参与式训练任务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我们应该抓住“从做中学、乐于学、善于学”等思想精髓,引导学生参与阅读理解的训练过程,设计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训练运用的活动目标和实践环节,加强任务设置导向,以使学生更好地保持注意力集中,用具体读写等任务锻炼其阅读理解思维和解题能力,而在不断参与阅读理解的读写等解题体验活动过程中很好地让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双边活动得以

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一般现状

1.课堂管理没有和新课改接轨,学生参与阅读理解解题实践的机会少,解题技巧的训练与运用几乎没有开展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部分教师上课时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讲解,管理过于随意,思想过于传统,几乎没有进行新课改时期的参与体验式教学,忽视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发展解题能力的过程。如:有的老师直接找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然后就自己分析课文,让学生做笔记,然后背生词、背课文。几乎没有给学生参与解题实践体验活动的机会,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没有

发展。

2.传统阅读理解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收获不大,解题技巧运用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有学生反映:“老师,我很仔细地在课上听讲,笔记也做得很好,语文课文背诵和生词知识掌握也比较好,还加强了练习题的训练,也会背很多解题的思路、套话,可是,我每次做阅读理解时思维都是混乱的,做出来的答案不够准确和完整,应该怎么提升自己的解题技巧呢?”通过观察发现,在我班上,学生学习较低效,也不知道如何参与阅读理解实践,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所以收获很少。

3.阅读理解实践题型设计不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教学任务难度没有把握好

在初中时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意识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见闻、理解等能力都比较弱,教师若是仍然使用死板的方式来管控阅读课堂中学生的解题行为,布置不符合学生认知的阅读理解实践任务,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势必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发展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运用的措施

1.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总结、归纳等好习惯为目标

初中学生接触的阅读材料是比较多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浏览全文,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如何将文章的主要信息提炼出来。当教师把上述几个要点给学生做好梳理后,就可以现场展示一部分阅读材料,让每一个学生自己用纸条进行总结,然后教师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点评,点出学生遗漏的地方,说出的地方,对于学生说对的地方要进行表扬和鼓励,以便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等好习惯。

2.以兴趣点为重,加强题型实践训练与技巧运用练习

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和学生生活有关的阅读载体和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文章的技巧,如:勾画重点句式,转折语气词等。同时要教会学生理解和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比如:在进行事物描写教学时,我以学生玩纸牌为兴趣点,首先开展了“纸牌历史”阅读体验活动,每个学生都被要求在阅读“纸牌历史”一文时,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第一,通过阅读找到作者介绍纸牌最初形态的语句,并做好记号。第二,介绍自己玩纸牌的心得体会。第三,说出玩纸牌的利弊,防止衍生为行为。结果学生面对自己喜欢的活动和事物能非常仔细地描述、观察,说出了古代纸牌的大小、颜色等语言描述性知识特点,然后能够很好地运用语文描述性知识解释纸牌发展的情况。同时在活动末尾针对玩纸牌、的利弊问题讨论非常热烈,学生说出了很多利弊,并进行了相互的辩论,发展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这样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学习事物描写的知识就更加有兴趣,掌握了阅读提取信息和思考的基本技巧。

之,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非常多,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兴趣,做到有明确的阅读任务为指导,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解题能力,督促学生熟练运用答题技巧。

阅读技巧论文篇(11)

教学与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英语 阅读 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广大高校英语教师不断的探索改革教学模式,以改善英语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发现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方式有待改进。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建立在以下几种模式之上:学生课

下读文章,老师课上问问题;学生课下做阅读练习,老师上课核对答案;教师课上边读边讲解文章及自己对文章相关的理解等等。

一、阅读技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阅读技巧能够增强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很多文章的难度对于阅读者的水平而言并不是一一对照的。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者需要通过分析、判断及推测来获得需要的有效信息。在这过程中,阅读者不知不觉地运用了技巧,而通过运用阅读技巧

学习者提高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无论学习、工作还是考试甚至娱乐阅读中,读者都需要一定的效率。要高效的完成英语阅读获取有效信息,阅读者必须根据阅读的具体情况运用阅读技巧,比如,略读、搜索阅读加快速度,推测词句技

巧能提高效率。但对于没有经验的学习者来说,阅读技巧的运用需要学习与练习。

(二)阅读技巧有利于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英语阅读技巧并非单纯的做对题的计策,而是结合了词汇构成、句子逻辑判断、阅读方法、做题方法等等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准确度的方法。因此在阅读技巧的学习与练习过程中,无疑会

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影响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

(一)语言基础

语言基础通常指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阅读技能乃是言语技能的一部分。各种言语技能之间各有自己的特点又存在着密切的内部联系。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不同于本族语阅读技能的培养。本

族语总是先掌握口语再掌握笔语,即先会说,后会读。英语阅读则不然,一般在本族语的环境下不可能先会说,往往是先发展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技能是可能通过语言学习来掌握的,即通过掌握语言知

识和语言材料来掌握。因此,明智的英语教师总是从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着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智力和兴趣

智力是学生学习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阅读是一个认知、思考的过程,所需阅读技能和背景知识,都要经过学习才掌握。智力水平高低不同,必然导致学习效果的不同。但每个学生天生具有一定的智

力潜力,而这种智力潜力的发挥又受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的环境促进智力的提高,有些则限制其发展。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有关,兴趣是阅读爱好者的内在动因。

(三)社会文化背景

学生的文化背景,主要是周围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知识层次,对阅读学习的影响尤为显著。如果学生父母文化素质较高,有一定外语基础,注意随时扩大子女的知识面,就能为他们的阅读学习提供知识、

经验,减少学生阅读各种题材作品可能遇到的障碍。反之,文化素质不高的父母,对子女在文化知识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小。孩子获得阅读背景知识的渠道很少,阅读显得知识贫乏,理解也就

困难重重,阅读效率必然不高。

三、英语阅读教学及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一)导读法

导读是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的指导。在阅读中,每个人必然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障碍,比如生词、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历史人物、科学技术、环境保护、自然灾害、文学艺术、人权、政

治等各个领域。这些拦路虎严重的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程度。而导读就是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种障碍,为他们成功的理解,获得篇章信息铺路架桥。在导读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启发手段,让学生适

度了解话题内容,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激活学生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络,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和欲望。

(二)寻读法

寻读又称为“检索读”或“扫描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即快速扫视几行文字、一个段落或者整个篇章,以最快的速度从一个文章中披沙拣金,寻找所期望得到的某个细节,比如查找一个人名、

地名、某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其他类似的材料。在寻读过程中,可以先看问题,再看文章。也在看问题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对文章进行粗略的了解,另外也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有的放矢,对一些内容进行

有针对性地阅读,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必须说明,掠读是学生事先对材料一无所知,而寻读则是在对阅读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比较有效的寻读应放在掠读之后。反之,就会大大增加

探索重要细节的盲目性。

(三)猜测词义

阅读时有可能遇到一些生词。解决生词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扩大词汇量。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生词就不知所措,总是求助于词典,结果影响了阅读速度,使阅读量大打折扣,没有达到阅读的目的和效果

。事实上,个别词不认识,并不一定影响理解文章表达的主要信息,或是与应答问题关系不大。有的生词的含义也可以从上下文或利用构词法知识大致判断出来。猜词义阅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

行:其一,根据构词法理解词义;其二,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其三,根据句子结构理解词义。

总之,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是通过书面语言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其本身是一种理解行为,更是一种领悟能力,是学生阅读技能、理解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的综合反映。行为可以通过锲而不舍的阅读

实践加以规范,能力也可以通过各种阅读手段加以提高。但问题是英语阅读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除语言因素外,它还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除了具备足够的词汇、语法知识和较宽

的知识面外,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些良好阅读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