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创新教学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5:18

创新教学法论文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1)

一提到语文,大多数学生既兴奋又头疼,兴奋的是语文课很自由,可以经常看课外书;头疼的是课堂模式死板,没有新意。其实语文这门学科本身是充满色彩与幻想的,但是因为其教学目标不好把握,因此语文变成了让学生哭笑不得的一门学科。往深处剖析,会发现这与语文教师反思不够的现状是有很大关联的。因此,语文教学应在教师反思的基础之上进行课堂创新,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课堂,让学生从此喜欢语文,喜欢探索语文的世界。

1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剖析

1.课堂无纪律性。初中阶段正是孩子叛逆期开始的阶段,学生的内心世界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学生会表现出浮躁,不守纪律的现象,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尤其是在气氛活跃的语文课堂上。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如果采取批评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应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随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思想。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端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才能寻找有效教育学生的方法。

2.教学模式墨守成规。虽然语文是最能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学科之一,但是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上看,显然课堂还是过于拘泥,没有创新意识。教师大多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对语文学科逐渐失去兴趣。在许多初中生教育课堂中,语文课俨然变为阅读课,学生宁愿在下面偷偷看课外书,也不愿意听教师讲课,这说明教师的能力不足,课堂形式不够吸引学生。因此,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亟待实施。

3.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决定语文课堂有效进行的前提保障。但纵观现在初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并不是出身语文专业,大多是系主任、学校领导,亦或是学校其他代课老师,专业的语文教师数量非常少。这些非专业的老师在学校管理工作之余带学生语文课,根本无法在语文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语文虽然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但是其中的审美境界是高于生活的,如果仅凭生活经验去教语文课,那么只会降低学生对语文课的理解层次,限制了学生对语文的想象。初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萌芽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1.对教师的语文素养严格把关。语文素养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语言积累,语文能力,思想道德,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与文化积淀。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才能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学校在选拔语文教师的时候,应对应聘教师进行全面考核,确保教师的专业素养。现在的初中大多数是寄宿制,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甚至超过在家里的时间,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做出一定的模范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行为习惯。教师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心服口服,学生才能端正对待该学科的态度。教师的专业素养高度决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高度,因此,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投入很大一部分精力,把语文教学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树立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

2.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比如课文分段,文章结构,作者的生活背景等枯燥的重视点,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很不利。在语文素养的众多领域中,我们只截取其中一部分进行重复式的教学,这显然是对语文教学理解的局限性造成的。对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要从教学内容重心入手,教师要从知识点教学的模式中挣脱出来,把语文教学的重心放在教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中。如人教版朱自清的《背影》,对于父亲与儿子之间心里对话应多加探讨。学生先各自发表对于父亲的情感,然后与文中的情感做对比,逐渐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对于父亲那份复杂深沉的爱。教师可以利用这篇课文教育学生尊重与敬爱父亲,理解父亲的艰辛,任性的时候要多想想父母的感受,体贴父母。教师通过文中每一个细节描写,每一份情感的流露,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真理的探索,让学生逐渐走向成熟。

3 增加语文课堂互动与探讨频率

教师要适应这个变化,最主要的是解放思想,大局在胸,牢牢把握教育的本质与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逐步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话语系统和新的行为策略,抛开以往旧的教学模式,花力气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新的观念构建课堂。我们在重建课堂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思想,才能满足新教材实施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教学计划,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用新的尺度来迫问我们的教学行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优劣,课堂面貌才会呈现新景象,否则我们还是逃不出穿新鞋走老路的循环。 语文的美在于它的朦胧,在于它的深邃,在于它的包容。语文是一门需要进行不断探讨,总结的课程,是许多智慧结晶的融合。因此,语文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语文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结合学生初中时期的性格特征--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喜欢交朋友,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增加互动频率,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如在《月亮上的足迹》一课,可以让学生先发挥自己的想象,描述或者描画出自己心中月亮的形象,并向大家展示。接着让学生分组探讨“月亮是如何运行的,比如人是靠双腿行走,小猫靠四只爪子行走,那么月亮是如何行走的呢?”这个问题。这时学生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自己对科学的认知。有些学生善于学科穿插学习,可以结合物理和地理知识探讨问题。也有些学生善于寓情于景,把月亮拟人化,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抒发自己对月亮足迹探索的乐趣。接下来派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或者小组分配角色,集体发言。学生们在探讨与展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发挥自己的擅长之处,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之中不断趋于完善,走向成熟。

总之,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表现在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贯穿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语文学科的教育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教师要加强语文学科重视,从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理解层次,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与创新,改变对于语文教学的观念,增强对语文教学的敬业精神,树立对语文教学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邱士军.如何利用中学语文教材,激发学生创造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6)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2)

一、“契机”创新。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触动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突然会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会闪耀着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特殊的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这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了他写作的契机。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曾获得“世界邮政日”征文一等奖的辽宁省学生曾晖在总结经验时写道:“苦思冥想几天,也没想出一个思路,收到朋友来信,我脑子里便来了灵感。”“找准契机就把握住了纲领,我写得很轻松,很潇洒,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我国当代作家何大霖曾打了一个比方:“好像有一堆柴在那里冒烟,就是烧不起来。”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拨弄”、引导,为学生作文提供契机。

二、“逆转”创新。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鲁迅是逆转达手法的高手,《药》中老栓为儿子治病而买人血馒头,结果小栓在一片“好药”的议论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3)

二、“逆转”创新。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鲁迅是逆转达手法的高手,《药》中老栓为儿子治病而买人血馒头,结果小栓在一片“好药”的议论之后死去;《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4)

1.课堂无纪律性。初中阶段正是孩子叛逆期开始的阶段,学生的内心世界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学生会表现出浮躁,不守纪律的现象,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尤其是在气氛活跃的语文课堂上。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如果采取批评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应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随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思想。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端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才能寻找有效教育学生的方法。

2.教学模式墨守成规。虽然语文是最能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学科之一,但是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上看,显然课堂还是过于拘泥,没有创新意识。教师大多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对语文学科逐渐失去兴趣。在许多初中生教育课堂中,语文课俨然变为阅读课,学生宁愿在下面偷偷看课外书,也不愿意听教师讲课,这说明教师的能力不足,课堂形式不够吸引学生。因此,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亟待实施。

3.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决定语文课堂有效进行的前提保障。但纵观现在初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并不是出身语文专业,大多是系主任、学校领导,亦或是学校其他代课老师,专业的语文教师数量非常少。这些非专业的老师在学校管理工作之余带学生语文课,根本无法在语文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语文虽然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但是其中的审美境界是高于生活的,如果仅凭生活经验去教语文课,那么只会降低学生对语文课的理解层次,限制了学生对语文的想象。初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萌芽阶段,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1.对教师的语文素养严格把关。语文素养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包括语言积累,语文能力,思想道德,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与文化积淀。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培训,才能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学校在选拔语文教师的时候,应对应聘教师进行全面考核,确保教师的专业素养。现在的初中大多数是寄宿制,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甚至超过在家里的时间,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做出一定的模范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行为习惯。教师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心服口服,学生才能端正对待该学科的态度。教师的专业素养高度决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高度,因此,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投入很大一部分精力,把语文教学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树立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

2.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比如课文分段,文章结构,作者的生活背景等枯燥的重视点,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很不利。在语文素养的众多领域中,我们只截取其中一部分进行重复式的教学,这显然是对语文教学理解的局限性造成的。对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要从教学内容重心入手,教师要从知识点教学的模式中挣脱出来,把语文教学的重心放在教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中。如人教版朱自清的《背影》,对于父亲与儿子之间心里对话应多加探讨。学生先各自发表对于父亲的情感,然后与文中的情感做对比,逐渐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对于父亲那份复杂深沉的爱。教师可以利用这篇课文教育学生尊重与敬爱父亲,理解父亲的艰辛,任性的时候要多想想父母的感受,体贴父母。教师通过文中每一个细节描写,每一份情感的流露,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对真理的探索,让学生逐渐走向成熟。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法制建设也逐步健全,对医务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熟悉自身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依法行医,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基地,必然要承担起对医学生法律教育的重任。我们认为,法律素养也是任何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通过对医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尝试着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改革。

一、“问题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

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高校大学生已经步入成人阶段,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简单的灌输方法是无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为此,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使提问成为课堂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传统教学一直把提问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我们认为,在当今形势下,提问的职能要发生转变,即提问不仅仅起到检验的作用,更应该是师生增强互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准备阶段,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问题成递进形式,让学生不断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再加以引导和归纳,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入,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提高素质。

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法学理论可谓博大精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医学生既掌握法学理论知识,又对他们进行法治思想的教育,案例教学法不失是一个捷径。在具体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我们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一)案例讲授

学生们普遍感觉行政法这一章很难理解,它不像刑法、民法那样贴近生活。我们就在课前先讲一个主题案例,并把该案例贯穿整个理论讲授全过程,让学生对什么是行政机关、什么是行政相对人等问题先有感性认识,再向学生讲授“行政法对公民权利的约束性”,这些法治理念,就容易得多。我们讲授的对象是医学生,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更希望了解医患纠纷中的法律知识,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加入了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把法律知识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学生们切身的体会到了学习法律知识的实际价值,培养了他们的兴趣。

(二)多媒体案例教学

选用有代表性的案件,实际放映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对法律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在讲授“刑事诉讼程序”时,结合相关庭审视频,给学生讲解相关法律条文阐述其意义,这样就是学生对书本上枯燥的叙述有了鲜活的认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理解这些知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革考试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不论对作业还是考试,老师和学生都形成了依赖标准答案的习惯,只要与标准答案不同,就是0分,这样做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挫伤了学生的思考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一改传统的闭卷考试模式,而是采用了案例考查法,就是让学生根据案例中所给的条件,回答两三个问题。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教学中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与案情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目的。在评卷方法上,采用标准答案与非标准答案相结合的方式,即使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相符,但是学生运用了学到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也会取得好成绩,这就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学生们能够活学活用,把考试变成展示自己的平台。

通过对医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方式的改革,能够培养出专业技术优秀,同时,懂得法律知识的人才。为减少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颇为有益。

参考文献: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6)

一、现行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危机与困境

法治昌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社会是否真正和谐繁荣的起码标准。而“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常识决定了法治进程不能只有法律规则,必须在整体社会成员中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这是高等法学教育在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多年来,我国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职业的可能性比较大,他们要么拥有令人尊敬的政治地位,要么拥有令人羡慕的经济收入,这对众多青年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均有相当的吸引力,法学专业多年来一直是热门专业并吸引大量考生。我国本科法学教育就是在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社会需求下迅猛地发展起来的。

1978年,全国开设本科法学专业的高校仅有6所,仅二十几年的时间,全国政法院校及设置本科法律院系的综合性大学已达388所,加之近两三年部分民办高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及部分公办院校的转制,使国内设置本科法学专业的高校突破400所。本科法学教育的发展对国家法治进程的加快发挥积极的作用,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数量的激增和规模的膨胀不等于本科法学教育的成功,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隐含着深层次的危机与困境,这种危机与困境就民办法学本科教育而言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一)法学毕业生已不受实务部门欢迎数量

庞大的法律院系中已有较长的办学历史,但就整体而言,几乎仅仅是数量和规模的扩展,在法学本科教育的“质”的方面并无突破和提高,可以说在这方面仍然处于一种摸索、尝试的状态,无论是法学教育的指导理念、培养目标、结构设置等宏观方面,还是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和课程设置等微观方面,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成熟经验和模式。不少法律院系并没有自觉地思考法学教育的指导理念和培养目标的问题,更谈不上有目的地设计自身的课程和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法学教育的种类项目繁多、学科设置的紊乱和狭窄,本身就说明我们对于法学教育认识上的模糊和设计上的随机性。

教学内容的相对陈旧和教学方法上的僵化单一,也是有目共睹的现实,按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学生来到社会上,便会发现在书本上明确的法律规范,在现实中竟然会变得如此模糊和具有伸缩性;发现所面对的社会现象如此千差万别,课堂中如此明晰的典型案例很难找到可供套用的具体事实;发现要把法律规范和社会现实相结合,需要如此至多的书本和法律条文以外的真功夫和批判性的创新思维。他们因而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近年来,法律实务部门和社会对于法律院系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颇多微词;而法学院学生也对法学院教授的内容颇多责难。这种状况的产生不能不归结到过时的形式主义法学观的潜在影响和现行教学模式的陈旧。

新兴的民办本科法学教育,数量不多,办学时间短,经验积累欠缺,在办学定位及教育模式上大多借鉴模仿公办法律院系的已有做法,并无实质上的改变,有的院校在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下,甚至不顾法学教育本身的应有规律,连法学教育界普遍认同而又硕果仅存的有意义的做法随意放弃,拔苗助长。这种在表面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短视行为,在民办院校法律院系别明显并已运作多年,造成其毕业生既无应有的法学理论素养,又因缺乏法律职业的基本技能而不适应法律实务的最低要求,也不具备与公办法律院系毕业生竞争的能力。实事求是地评价,近年来民办高校的法学教育并不是成功的,如继续维持这种状况,长此以往,民办法学本科教育在激烈的竞争中必然处于明显的劣势,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窄。

(二)报考法学专业人数逐渐减少

法律职业准入条件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业成本提高,法学专业报考率逐渐减少。2002年,我国建立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该制度成为学习法学的人获得“法官”、“检察官”、“律师”资格的唯一途径,也成为法律院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门槛。自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建立以来,每年有几十万人参加考试,通过率仅有7%-8%,其高难度和低通过率使全社会将国家司法考试公认为“中国第一考”。通过这一考试,能够把国家非常优秀的人才选拔进法律职业队伍。这一制度的建立,对提高我国法律从业人员的素质,尤其是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法官、检察官素质低下的状况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国家法治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

但是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出台,大大增加了从事法律职业的难度。学子们千辛万苦通过高考,学完大学课程后,还要通过严酷的司法考试竞争才能从事法律职业,而每年司法考试的过关率极低,过关人数十分有限,必然会有较高比例的法学本科生不能从事法律职业。先期投入的学业成本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一现象是任何法律专业学生都不愿意面对的。其他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机会则相对较大,就业压力也相对宽松。因此,司法考试这一法律职业从职的高难度附加条件,确实令人望而生畏,一定程度上会动摇学子们报考法律专业的信念,选择法律专业的人数将会逐渐减少,法律专业也将由过去的“热门专业”逐渐变为“冷门专业”这显然不利于法学教育的发展。

在全国法学专业本科教育整体上面临困境和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形势下,民办法学本科教育由于在生源、师资、经费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其生存和发展形势尤为严峻,但民办高校本身办学方式灵活、负担相对较轻的特点,使其在某些方面较公办院校更有优势,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研究,冷静分析,通过积极改革和苦练内功,民办法学本科教育是可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和出路的。

二、教学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的确立

民办法学本科教育应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实现从职业技能型到教学应用型的转变,从培养法律辅助人才到培养应用型法律通才的转变。

(一)以往办学定位与实际运作的脱节

民办法学高等教育在创办之初,均是从专科层次开始的,本身应定位于职业技能型教育,以培养法律职业辅助人才(如书记员、律师助理、司法助理、基层法律工作人员等)为目标,突出职业技能的特长。但这些年来,各民办法律院系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招生宣传、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均力争向公办法律院系看齐,以求在竞争激烈的法律教育市场中与公办法律院校争夺市场份额。在办学之初,对一些向往法律职业而对于法学教育现状及社会需求并不十分了解的考生及家长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其潜在的隐患日趋暴露,如教育资源缺乏(优秀师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综合素质较低、动手能力不强、就业困难等,已较大程度影响了考生报考的积极性,这正是办学定位与其运作严重错位导致的不良后果。

民办法学教育进入本科层次以后,首先要解决的是找准符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问题。

(二)民办法学本科的应有定位

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定位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与此相适应,其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

其一是研究型教育,以培养高精尖的法学理论研究人才为目标,通过培养法学硕士、博士而逐步造就精英型法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律阶层,为国家输送高质量、高品位的治国之才,定位于该层次的教育机构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各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和少数综合性法学研究生部。其二是教学型教育,以培养法学理论功底扎实,法律职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法律通才为目标,造就能胜任大量具体法律实务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及企事业单位法务骨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司法、执法、行政管理和法律服务的中坚力量。其三是职业技能型教育,即传统的法学专科教育,以培养熟练掌握法律职业技能的辅助型法律工作者为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法学高等教育定位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法学教育机构中可能兼有两种办学定位的功能,如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等,以一种办学定位的功能为主,兼有另一办学定位的功能;如教学研究型教育机构,一方面以培养复合法律通才为目标,同时兼有为研究型法学理论人才培养苗子的功能。

民办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应根据民办高校的特点和国家法学教育的总体形势以及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确定。我们认为,民办法学本科教育应定位于教学应用型教育,在培养应用型法律通才的过程中突出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与一般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学专科教育均有所不同,而又兼具两方面的特色教育。一方面努力使部分优秀毕业生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而进入法官、检察官、律师队伍,同时使暂时未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学生能以其法律职业技能的优势迅速胜任辅法律工作,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的得力助手和基层法律工作的骨干。唯其如此,才能使民办法学本科毕业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真正具备与公办法律院系的学生同台竞技的能力,使民办法学本科教育走出困境,在法学教育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的整合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冲击是巨大的

国家司法考试已成为法学教育的试金石,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法律院系,其毕业生不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或通过率极低,这所院校的法学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如果法学本科教育不能提供符合国家司法考试所需要的教育水准,则法学本科的毕业证、学位证的含金量就会大幅降低。尽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任何部门,都从来没有规定把国家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作为法学本科教育的评价指标,但理论界、实务界、教育界、广大学生乃至全社会都已将这一“中国第一考”

的通过率认同为高校法学本科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了。

这一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不以任何行政主管部门的意志为转移的。民办法学本科院系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围绕其进行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调整,同时对其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比重进行调整,使之与国家司法考试内容相衔接,这种调整是必须的,也是务实的。

教育部作为国家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了法学本科教育必须完成的14门核心课程,以往各本科法律院系均将这14门核心课程,按照难易程度和知识衔接的先后规律,以几近相等的课时与学分将它们平均分布在各个学期,同时辅之以相应的选修课,最后一学期安排毕业实习,从而完成法学本科教育。这种多年来已成定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不能适应国家司法考试的要求。通过对近年来国家司法考试内容的分析,不难发现,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包含了教育部规定的14门核心课程,这表明了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内容接轨的可能性。

另外,在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中,又存在与14门核心课程以外的内容,如法律实务、法律职业道德、法律执业规范等。同时14门核心课程的内容在国家司法考试中所占分值的比重是不均衡的,其中民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几门课程的内容所占分值极大,几乎是国家司法考试总分的一半,而其他课程内容所占分值较少,有的甚至只有两三分,如宪法、国际法、法制史等。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及分值安排是符合我国社会的实际需要的,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均衡分布14门核心课程的学时与学分的做法,显然不适应国家司法考试的要求,应当调整。

(一)核心课程群的建立将14门核心课程及相关的选修课整合组建为5个课程群,同时增加一个14门核心课程未包括而国家司法考试又必然涉及的内容为一个课程群,共6个课程群。

它们是:民商法课程群、刑法课程群、诉讼法课程群、理论法学课程群、法律实务课程群,国际法课程群。

在每个课程群中确定2门核心课程和2至4门应用选修课,规定学生对每个课程群必须选够一定的学分,以防止偏科。按课程群组建教研室,确定学科带头人,建立教学梯队,使各课程群的教学均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强的司法考试的针对性,杜绝广而不精的“万金油”型教师授课,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比重的调整在6个课程群中,加大民商法、刑法、诉讼法课程群中核心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其学时学分在法学本科全部课程的学时学分中所占比例,应与其在国家司法考试总分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基本相当,以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与国家司法考试的要求吻合。这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的做法,在部分法学本科院系中已开始尝试,如广西大学法学院、海南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等,且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广西大学法学院,作为地方性一般院校,经过这种调整后,其毕业生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高出全广西的一倍,也超过了全国平均通过率,其公务员考试通过率和就业率也均超过部分国家重点院校,广西大学法学院的知名度由此而提升。

四、引进新型的法学教育模式在法学本科阶段大幅增加实践性法律教育的比重,是近年来法学教育界对法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共识

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的引进,不单纯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引进,而是从法学教育理念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全新变革。结合实际,民办法学本科教育中应当引进诊所式法律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含义及理念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医科诊所式教育向法科教育模式的移植,医学和法学均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医学院里,医科学生除理论学习之外,还必须花费大量时间从事临床学习,场所便在医院或诊所。法律界、法学教育吸收医科学生在诊所学习能较全面地接受真实医务增强实践能力的做法,将其移植到法学教育中。法科学生的每门主干课程,均应通过一半的课堂理论学习和一半在法律诊所直接处理课程涉及的法律事务而完成。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引入理念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首先,对法科学生学习方法论的培养。法学教育的真谛应当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和使用法律,而不是单纯地灌输某种既定的、凝固的知识。诊所法律教育则致力于训练学生如何在解决具体案件中学习寻找法律、分析法律、解释法律和使用法律,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经过这种训练,学生掌握的是如何找到和使用法律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背诵几条法律条文,是能动的方法。

其次,对法科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诊所式法律教育把学生置于真实或近乎真实的环境中,有许多法律问题可能是学生未学到的或无法在隔离开的部门法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学生必须像真正的律师那样分析解决从未碰到过的问题和未学习过的法律。通过具体实践,使学生亲自经历了解法律的运行,在办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主动地去学习法律,从而学会运用法律,改革传统法学教育无法适应生动变化的法律实践的要求的弊端。

最后,对法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当成年人在负有一定责任的角色中学习时,他学习的动力就更大,也就更为主动。开展诊所式法律方法,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和前途时,他的学习就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学习的效果也会更显着。诊所式课程,给学生赋予了一定的责任,在这种责任的推动下,会以超出课堂上百倍的注意力和细心来处理案件,这当然也是日后其从事职业活动的道德标准和要求。

(二)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运作方式在诊所式法律教育中,诊所会给学生提供受理案件的条件,学生亲自去面对委托人,接受他们的委托。当然,实际接触案件的形式本身也是十分丰富的,远不只诉讼这一种模式,通常学生会在诊所提供的工作环境内(一般是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事务所)以接听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为当事人提供咨询,确定当事人面临的法律问题的性质,并为其做出分析,提出建议。如有必要,学生会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并在各种会谈、谈判、听证、调解及其他非正式场合成为他们的人,以非诉讼的方式解决当事人的法律问题。如果案件必须以诉讼方式解决,学生则可以进行类似律师的工作:写诉状、调查取证、询问证人、写信、打电话、去法院查阅案卷;并与对方律师或当事人谈判以及向当事人提出建议,采取进一步行动直至正式上法庭。可以说,这种真刀真枪的办案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真正站在律师的角度去思维,而不是像传统的案例分析一样,对试题中无须证明的不变的条件进行判断,追求与出题者事先预定的答案一致。超级秘书网

目前,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及国内几个大型律师事务所的协助下,全国已有7所法律院系引进了“诊所式法律教育”,效果极为显着。结合民办本科法律院系自身灵活性、适应性强的特点,及时引进、借鉴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经过此种教育模式的训练,真正具备比其他法律院系学生更强的法律职业综合素质,是我们改革的又一中心任务。

五、结语

在法学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民办法学本科教育要以质量和特色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只能实事求是地承认和面对自身的先天不足,迅速纠正那些违背法学教育规律的急功近利的短视做法,励精图治,苦练内功、脚踏实地地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育模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务实的精神,把每一项科学有益的改革举措真正落到实处,唯其如此,才能逐步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走上稳步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7)

《人文地理学》作为高校区域经济、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那么,如何上好《人文地理学》这门课?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其教学方法,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激发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运用主题讨论法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失为高校人文地理学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主题讨论法的涵义

所谓“主题讨论法”就是在《人文地理学》的每一章均设计一个或几个与本章内容相关、且为时下较热的主题,专门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围绕该主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将所学的《人文地理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二、主题讨论法的作用

1、有助于深入理解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容

高校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内容大多理论性较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并不十分贴切,甚至有些内容还略显枯燥,如果仅仅就教材内容给学生授课的话,很容易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较为肤浅。通过采用主题讨论法,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并贴近实际的讨论主题,就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的方法,而主题讨论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去掌握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主题讨论法的运用

1、主题讨论法的步骤

主题讨论法在教学运用中一般遵循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提出讨论的主题,这是主题讨论法成功与否的关键。讨论的主题既要与相关的教材内容有联系,又要贴近现实,这样才能既达到教学目的,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第二步,围绕讨论的主题,启发学生思考,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并鼓励具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互相辩论。第三步,总结评价主题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具有代表的观点,形成对讨论主题的正确认识。

2、主题讨论法运用的案例

多数高校选用的《人文地理学》教材是赵荣等编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其前三章属于理论部分。不适宜进行主题讨论。本文就以后面几个较为重要的章节为例,简要阐明主题讨论法的运用。

案例一: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该章内容较多,可设计两个讨论的主题。其中,在讲到自然资源与人口增长之间关系时,可结合近期因房价飞速上涨而出现人住集装箱、胶囊公寓等现象,2009年底及2010年初西南五省的干旱,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及气候的恶化(2010年初北京的沙尘暴),能源危机等,让学生讨论土地、淡水、森林及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延伸到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这一讨论主题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一经提出,就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促进他们开动思维,积极思考。

另外,在人口迁移部分,可让学生分讨论民工流对流人地和流出地、智力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然后,引导他们比较两种人口移动之间的异同。民工流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人口流动现象,民工流的主体农民工与智力迁移的主体智力型人才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农民工多为离土不离乡,并不能称之为人口迁移,他们对流入地的影响与智力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是不同的。提出这一讨论主题后,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一组讨论民工流,另一组讨论智力迁移,并将其影响分别列出来,从中发现两者的异同。这样,学生不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材中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机制,而且还能将其所理解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常见的民工流和智力迁移),从而提高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案例二: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由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农业应该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目前我国农业的新发展,比如,花样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等。因此,可专门设计有关这方面的一个主题,在补充相关知识后,让学生联系自己家乡的实际进行讨论,并进一步延伸至大学生村官问题。比如,2009年3月报道的山东硕士刘方慧回到老家,干起了村官,带领村民种植食用菌致富的事迹。江苏前两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宫中,已有1185名通过领办、合伙、人股等形式创办各类经济实体910多个,吸纳创业资金4.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3万多个,带动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等等。通过这些例子可增加学生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拓宽以后的就业道路。

案例三: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该章节可增加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讨论。首先列出全国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以及河南济源2009年的儿童血铅事件,展开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讨论。简单总结后,再导人时下全世界都在积极倡导的低碳经济,介绍其概念、发展历程、发展途径及认识误区,以及如何敝一个低碳达人。比如,关掉多余的电灯、及时关掉电脑、多乘公交车、网上付账单、解下领带、舍弃牛排、打开一扇窗、挂根晾衣绳、自备购物袋、种一棵树等。

案例四: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可以逆城市化为主题进行讨论。首先,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其次,逆城市化的出现对城市和农村有何影响。逆城市化出现的首要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城市问题,比如,交通拥挤、房价飞涨、大气污染、住房紧张、生活垃圾污染等。因此,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就出现城市白领迁移的现象。从人口流动的特征来看,唯有高学历者、高收入者、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者的流动性最强。这种现象随着美国资源的均衡发展而从未间断。他们迁居的理由大多是因为小城市治安稳定、交通方便、房价低,并且能在清新的空气中休闲娱乐。但中国的逆城市化与之不同,这种中国式的“逆城市化”主要表现为“逃离”大都市,并呈现出户籍制度、房价畸形、区域经济不平衡等现象。比如,在北京有车、有房、有很好职业的余娜,2009年底无奈举家迁往成都,其原因是因为“甲流”爆发后,正在读小学的女儿却由于没有北京户籍而不能接种疫苗。另据《数字商业时代》与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联合在线调查显示,2010年春节期间,在611位网友参与的调查中,有55.30%的被访者表示在一线城市工作几年之后,将会选择离开。通过这些实例,可让学生讨论中国式的“逆城市化”是怎样发生的,这种

“逆城市化”是否为真正的逆城市化。然后,讨论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总的来说,“逆城市化”对“城市化”而言是吐故纳新,对村镇来说,则是带动村镇发展的巨大能量。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可成为中心城市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C平台,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更加强大。由此形成的中,匕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空间布局,搭成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强对流(双向对流)正比关系。

案例五:第十章,旅游地理。旅游也是学生相对熟悉的产业,而且平常接触的也比较多。比如,中央1套的广告,好客山东欢迎您,古都安阳令人向往等。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旅游业正式确立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目前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9%,产值达到7万亿美元,每年可提供2亿多就业岗缸。而且,旅游业本身就是绿色经济的前沿行业,旅游业者在获得回报的同时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发展的产业,中国2009年就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标志着旅游业进入了我国的战略体系,预示着中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可以说,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发展旅游,那么,旅游对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是不是都是积极的呢?比如,经济欠发达而旅游资源充足的地区,旅游业过度超前发展,极易产生通货膨胀及推高上地价格,而且,旅游还使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问题都是本章可讨论的主题,首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旅游的亲身经历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展开讨论,最后总结代表观点。

以上列举了教学实践中运用“主题讨论法”的几个实例,可以看出,讨论的主题都是与章节内容紧密联系的,因此,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通过主题讨论,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一改以往“填鸭式”教学的沉闷,不仅提高了他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是创新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的一种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春芬:运用决策教学方法优化人文地理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8)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8)

异步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创新性教学思想和教学规模的教学方法,是现阶段高效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我国素质教育有着很大的贡献。异步教学法在高中阶段教学实践表明,其教学功效很大,教学成绩显著,正符合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政策性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对我国高素质和高能力人才的不断培养。异步教学法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一改教学中教法的新面貌,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减轻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之间的双重负担。同时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成绩,达到更高层面的教学要求,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独具创新作用。

一、异步教学法在高中语文创新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教育改革已经发展到更高的层面上来,实现更快的素质教育发展新目标。素质教育的主要实现目标是以提高受教育群体的整体能力素质,引导受教育者能够具有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和独具主观能动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异步教学法正是在教与学多向互动的情况下实现对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的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地、自主地思考问题并主动去解决问题,达到自立自强,活泼欢快的快乐生活和学习新目标。

异步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一直贯穿着创新这一条教学主要思想,无论是教育方式、教学方法,还是学生学习方式或者是学习方法,都鼓励和提倡创新,从而不断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不断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不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从点到线再到面的不断发展,以至于扩展到整个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成绩,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由此看来,异步教学法在高中语文创新教育教学中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二、异步教学法在高中语文创新教育教学之中的作用探微

(一)促进高中语文创新教学长效发展

高中语文知识是小学、初中两个阶段语文知识的进一步延伸,是大学语文知识的敲门砖,高中语文知识面的博和广不言而喻。要在短短的三年高中教学时间里完成相当任务的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仅仅靠课堂那些45分钟的课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的是师生课堂内外互动教学,实现学生课堂内外的自主性学习,在点滴时间空隙里实现学习思维的不断延伸,从而扩大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达到创新教学的长效发展。

(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与不断提高

异步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诱导学生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与学习习惯中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思维和行为习惯。例如在一堂高中语文课中,总体课堂教学时间为45分钟,在实施异步教学法中是这样分配教学和学习时间的。教学第一步,教师先用20分钟让学生自主复习上一堂语文课所学的知识并温习这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在这过程中教师用10分钟左右在黑板上板书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思考题,让同学们自主地在下面学习和探讨这些思考题,教师在板书完成后和学生们达成探讨伙伴,自由性地进行分析探讨;教学第二步,教师运用20分钟主要精讲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并实现这堂课与上一堂课知识的有机链接,同时实现思考题的探讨,让同学们畅所欲言,鼓励并发现学生们提出的具有创新思路的学习和解题方案,达到择优发展;教学第三部,余下的5分钟,教师故意实现有无意识性地诱导学生们学习知识的实用性,运用文学思维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细胞,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教学的目的。异步教学法提倡少布置课外作业或者不布置课外作业,给学生更广阔的的自由学习和课外兴趣阅读空间。这样,在长期的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下通过教学氛围的不断渲染,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素质,达到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教改成绩。

(三)能够动态地实现新型现代化人才的基础性培养

异步教学法实则是一种动态的创新的高效教学方法。实现异步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够活化语文思维中的文学性创造思维空间,激活学生内心的文学潜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素养。这对现代化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改革作用,我们应大力发展异步教学法,使其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三、结语

总之,异步教学法在高中语文创新教学中得以实现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实现我国教学新改革的重要教学方式和教学新方法。它作用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为新一代文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教育方法对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9)

讨论法能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与提高读写听说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促进学生发展。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选择恰当的讨论时机

课堂讨论的成效及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时机的捕捉和确定。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讨论要源于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在对学生深入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捕捉一些能产生新思维和新方法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一)遇到了学生需要交流的问题

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开展合作学习才有价值。如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当学生读到“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时,对文题产生了疑惑:明明不高的贝多芬怎么被称为巨人呢?显然,这个问题是有交流价值的,讨论交流效果远远好过让学生单独回答。

(二)遇到了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必要争论的问题

在教W过程中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这时没有必要急于讲解,而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由其他同学共同评判,最后统一答案。在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探究中,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认识更清楚、更全面。

(三)遇到难度大、较复杂、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内容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当前,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与实践内容,考试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受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社会交际能力的限制,单个学生无法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后面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多具有开放性和跨学科性,它在拓宽学生学习领域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分工合作,充分讨论,才能完成。

二、精心设置讨论问题

在把握好讨论时机的前提下,讨论问题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讨论题应该能扣住整堂课的教学重点,纲举目张地贯穿起整节课甚至某个阶段的教学,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更好地掌握程序性知识和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

三、讨论的组织与调控

讨论是合作学习最重要的程序,真正的合作学习,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给予学生必要的合作学习的指导,让学生把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一)优化合作对象,合理选择小组长

合作学习中,组建合作小组,选择合适的小组长,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在课堂上,我有时让同桌合作,但大多采用前后位四人一组的合作形式。每一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这个小组长一定要由班里的优等生和极负责任的同学担任,他在合作小组中起到安排合作任务、监督合作进程、总结合作成果的作用。其他同学采用“优、中、差”的方式搭配,让优等生帮助学困生,与其他小组比高低,优等生之间也可以交流合作,互相促进。在分工时,一定要让每个学生有具体的任务,以便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注重合作成果的反馈

传统教育往往片面强调竞争,经常采用的是常规评价,优等生总是得高分,学困生一直抬不起头来。为此合作教学一定要特别注意在形成性测验中、在竞争中把原来的小组打乱,重新组成“测验组”“竞赛组”,根据以往学业表现和测验成绩,优等生与优等生一起分组测验。学困生与学困生一起分组测验,优等生组与学困生组的测验难度也有所不同。各测验组的每个成员,都与原属小组团体总分挂钩,优等生组的第一名与学困生的第一名均可为自己的合作小组赢得相同的分数,这种个人在原有起点上进行合理的竞争、公平的评价,最终全班同学无一例外地受到激励,取得更大进步。

(三)明确讨论程序,合理使用讨论方法

根据讨论内容和目的的不同,讨论法在操作程序上也应有所不同。语文课堂上适用的方法有切块拼接法和思考讨论交流法。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10)

2.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主要出发点在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教学的实施也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知识体系建立要与学生心智发展、事业拓宽相适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将自己的个人思想充分展示出来,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师生互动或者生生互动,为学生创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3.关注学生对教学的感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核心与灵魂在于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产生感悟,本课程并没有其他课程的限制性指标,学生们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到课程互动中。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大学生的情感充分的尊重,从而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构建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不应该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进行过分的干涉,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投入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展开要立足于信息的反馈与交流,在大学生活中充分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观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进行体验与感悟,这样才能使本门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天地。

4.充分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项目驱动式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基于这个项目而展开的课堂教学活动,其主要模式可以分为项目选择、项目实施、项目演示以及项目评估4个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其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一教学法一旦运用,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激发出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知行合一的意识。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1.通过新鲜的语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现在的大学生被人们称为“新新人类”,他们的思想非常前卫,同时又对现实权益非常关注;他们本身又具有一种独有的话语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可以针对大学生这些特点,在教学课堂中合理地加入一些与这些大学生特点相关的教学语言,并针对他们身上存在的这些特点对和谐的教学氛围进行精心创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大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进行激发。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与讨论,这样教学课堂就会充满青春与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名言警句,还可以运用一些发人深思的语言,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共振效应,由此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心理上的一致性,达到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使课程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

2.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学科知识提高教学的品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通过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注意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自我发展和学习进行全面关注,进而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不断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入各学科知识,进而使本学科的教学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使本学科的教学操作性更强,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创新教学法论文篇(11)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1.1课堂资源闲置,没有得到优化合理配置。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矛盾统一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合作过程,是主导与主体的互动过程。课堂上教师一人唱独角戏,使主导成为主演,效率低下,主体缺位,课堂沉闷,丧失活力。如果没有学生的激情参与,心灵互动,没有引起裂变反应,就达不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

1.2颠倒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把主导当主体,把“学堂”当成“教堂”,讲多练少,以讲代练,把课堂作为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有这种倾向的人认为,只有多讲,才能把思维引向深入,加深理解。如果讲不到位,必然流于表面,囫囵吞枣。这部分老师,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低估了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积累。所以,讲的时候,面面俱到,精读细研。这样一来,学生只要用心听讲,就能理解所传授的知识。但是,学生长期依赖于老师,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智力开发。这种以讲代练以教代学的方法,颠倒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习惯,不会自主学习。一旦离开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一脸茫然,不知所措。高分低能的人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1.3因材施教原则,课堂没能有效贯彻。班级授课制,强调了统一性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又是个体的内化迁移感悟过程,他要求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落实素质教育。但是班级授课制与因材施教原则的尖锐对立,又使因材施教原则形同虚设,难以落实。

1.4情感沟通机械化、简单化、单向化。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有些困惑。首先,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景,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其次是鼓励与夸奖的滥用。第三,单向化就是情感沟通时,缺乏互动,不是进行感情的建构,而是进行感情的游戏、感情的表演。

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构想

2.1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交),精讲点拨,反馈深化。高中阶段,是从接受性学习为主向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发现性学习为主转变的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课堂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交),精讲点拨,反馈深化,能够实现主体回归、激情参与、心灵互动,达到最佳双赢。这是贯彻学生主体、以学为主、因材施教原则的核心和关键;是素质教育的最高本质;是解决高中语文课堂的主要矛盾的需要。所谓以学定教,就是在课堂上,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为载体,确定教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所谓先学后教(交),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先自学,在掌握主干的、核心的知识前提下,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心得,质疑解难,合作帮助;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精辟点拨,启迪思维。所谓精讲点拨,就是言简意赅,讲在点子上,讲在该讲处。点在兴趣点,点在疑难点,点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点在知识的生长点。所谓反馈深化,就是当堂练习,及时反馈,加深理解,深化知识,促使迁移,学以致用,培养能力,力争当堂完成,不留课外作业。

2.2把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核心标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把启迪思维,逼近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养练学生思维习惯,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克服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恶习。

2.3承认差异、尊重个性。把培养自主意识,作为语文课教育的首要目标,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尊重学生个性,承认个体差异,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分水岭。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新课改,就要切实尊重学生个性,承认个体差异,把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到底,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地贯彻这一原则。

2.4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高中语文课教学的课堂类型分为:讲授新课、复习旧课和试卷讲评课三大类。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应十分注意把重点放在学生“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坚持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

(1)根据教材可读性较强、采用从感性到理性归纳的特点,在讲授新课过程中,应运用“一节三评”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2)在复习课教学中,不应是简单重复新课的内容,而是根据复习课的特点,讲出新意。在复习课中,应采用“纵横交错法”、“分析比较法”和“知识系列法”,着重使学生把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形成知识面、结成知识网,从而达到使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3)知识的积累和觉悟的提高都不能一蹴而就,同样,能力的培养也需要经过多次的练习。在试卷讲评课中,应通常采用读、议、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

2.5对主观题的讲授。主观题的训练,如果一步到位地要求,只能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蒙生为难情绪,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坚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层次的练习才能体现思维的过程,引领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找到依据的标准,真正提高答题的能力。

三、对教师自身的基本要求

通过多年高中教学的实践,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把语文课教学当作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神圣事业来对待。语文教师所从事的是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崇高精神塑造人的伟大事业,它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是大有作为的。有了这种事业心,才能全身心地为她奉献,才能无怨无悔地始终坚守在语文课教学的第一线,并以之为荣、为乐。

第二,必须锐意改革,不断进取。搞好语文课教学的唯一出路是改革。对于普通语文教师而言,唯一有自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语文课教学既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忽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又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就必须实现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实现教学模式从注入式向启发式根本性转变。

第三,必须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精心备课是提高语文课教学质的重要保证,要做到精心备课,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到能驾驭教材,而且要细心了解每届学生的不同特点,还要善于联系当前的最新实际。尽管大多数教师对教材比较熟悉,但每年都应认认真真地重新写教案,做到常备常新。在此基础上,还应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案,以便在合理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

第四,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作为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又要善于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善于学习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语文课的地位和作用,搞好语文课的教学改革,也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根本原则,使语文课教学富有时代气息,给语文课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