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6 15:39:0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73-02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递增:2012年24.2%、2013年26.9%、2014年32%、2015年34.5%;2013年“中长期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本科规模相对稳定,专科规模有所增加。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人,居世界首位;我国大学生34%学工科,印度25%、日本20%、德国15%、英国7%、美国6%。瑞士洛桑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度”指标中,中国在2008年度参与55个国家中位于48位,2013年排名第46位,所以中国是工程教育大国,而不是工程教育强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并结合地域经济特色,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湖南地域经济为例,探讨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高校要努力培养出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辩证的处理好几个关系,并以湖南地域经济为例,探讨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一、辩证处理好几个关系

1.科学与工程。工程的范畴大于科学应用,且往往早于科学而出现。例如:第一代蒸汽机出现的时候,没有热力学;第一架飞机飞上天的时候,没有空气动力学。但是,一直以来,工程人才的培养,就是先学自然科学知识,然后应用到工程科技上。工程具有为社会服务和创造财富的明确目标、社会责任和法律约束。工程成功除了需要科学与技术之外,还需要社会人文知识,依靠团队,必须与市场和社会密切配合。工程师既基于自然科学,又基于社会科学,还要基于所积累的实践经验。

2.以知识为导向和以能力为导向。问题是通向真理的门径:肯下死功夫的人不难找到,但真正有批判意识的人却不多。批判性思维离不开理论基础和学术积累,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工程教育的改革应该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模式和培养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注释和分类多元化的指导;更加突出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使学生增强实践性,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案例教学,恢复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好传统。

3.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引导教学活动,教师负有明确责任;从“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知道了什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知道会怎样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生培养,实现由投入导向到课程导向,再到产出导向转变。

4.工程技术人才多样性。学校培养人才应该结合社会需求,明确各自的特色定位,注意工程教育“科学化”倾向,注意并非所有工科毕业生都做科学研究;学校应多层次多模式,而不是趋同化。关键在于根据自身条件和历史沿革特点,定位准确,实事求是,不搞攀比,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创出“名牌”学科,适应工程需求。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应该分层次,社会既需要能攻克高精尖技术难点的研发人才,又需要擅长各类实际操作的开发人才。

二、湖南地域经济

湖南具有特色的关键地域经济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推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将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列入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政府、中国南车共同达成具有战略合作意义的协议。规划建设株洲市使其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并携手共创湖南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2014年12月,“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提出“一心两翼九园”的总体格局,其中,株洲动力装备产业作为两个“发展翼”之一,重点打造高端动力装备制造产业密集区,做大做强轨道交通产业等动力装备产业集群。近年来,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向世界展示了推动轨道交通发展的“中国力量”,有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中部崛起。

湖南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已经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带头企业,主流和附属产品品种较齐全,具有完善的产业链,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支撑实力强,其主导产业的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现已逐步成为湖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是国内外最大的重载交传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及其配套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省、市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率先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打造一个全球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中心。

三、结合地域经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湖南工业大学是株洲市唯一的本科院校,毗邻株洲国家高新区产业园区,株洲轨道交通核心企业均集中在株洲轨道交通科技城,直线距离小于10千米,形成“半小时工作圈”,轨道交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主阵地、平台集聚于此。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初具规模的产业群体,在科研开发、生产、自然资源和相关产业方面均具有国内领先优势,具备了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企业多形式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条件,并探索如下培养机制。

1.构建高层次师资队伍。按照创新团队流动不调动的政策,分别从企业派驻院士、教授、高工及其团队到湖南工业大学参加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并在资金、项目和人才队伍组建等方面予以全方位的支持,为形成深度融合的学科方向、学术团队,并为开展创新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湖南工业大学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科研团队建设目标纳入各自的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中,并分年度予以实施,在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中,充分考虑协同中心团队凝练的结构、层次、学科、方向需要,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持。

对纳入创新培养团队成员,实行重点培养和系统支持,在资源利用、项目申报、研究条件、成长发展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鼓励冒尖、鼓励拔尖、鼓励创新研究和成果产出。与此同时,全面落实跨单位考评机制和考评办法。

2.采取举措鼓励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基于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国家培育大学生所举行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各类创新比赛活动进行资源整合,完善评价制度以实现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目的,对科技创新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评价;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使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转化。

(1)完善评价制度以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采取多种措施,以正面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可以提高其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活动。这些措施包括:为各项创新活动设定学分,并为年度创新创业项目设定经费和奖学金等,将能力突出的大学生纳入横向和纵向项目研发计划中,力争营造学生全员、全学年参与创新创业的氛围。

(2)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基于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使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转化。为了实现创新成果的产品转化,制订辅助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支持;一旦成果转化成功后,政府及高校有义务全方位帮助大学生创业。

3.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

(1)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平台支持。定期与轨道交通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并提取创新需求,为大学生进行轨道交通方面的创业活动提供平台,并将毕业生至全体在校大学生纳入服务对象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扶持一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以促进株洲区域经济发展。

(2)提供一定的创新创业资源并优化使用。与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人才的协同培养,将国家的扶持资金、政策进行归总,并与相关的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创新创业项目、各种创新创业奖励进行整合。对这些资源进行归并整理,形成有序的项目数据库,开放给对全市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和群体等多种对象,形成以创新创业项目实施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

以区域经济为平台,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关键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为主线,形成校企深度联合的开放式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一批面向轨道交通自动化领域前沿科技的人才,为本领域国内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培养一大批面向产业技术开发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为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自动化装备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厉骁,于国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5,(1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2)

一、“双一流”建设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作用。从建设任务来看,“双一流”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同时也给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带来了改革机遇,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

育人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育人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时刻关注的关键问题,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本质是服务于国家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聚焦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培养、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上,重点在于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渠道,能够有力推动“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没有一流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就难以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1]。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二)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科研水平的有力支撑

科研是高校的职能之一,提升科研水平,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强调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研能力,科研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高校是进行科研的重要阵地,研究生是从事科研的重要力量构成,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培养,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在科研中进行的,因此研究生人才队伍质量与科研水平息息相关。近年来,高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获奖数量比例不断攀升,以2017年的获奖情况为例: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4项,占授奖项目总数的68.6%;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3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67.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00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75.8%。由此可见,高校在科研阵地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加,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创新精神是从事科研必备的精神品质,创新能力是完成科研任务的基本保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创新人才,鼓励研究生积极投入到科研当中,成为学术前沿探索的开拓者和专业领域进步的推动者,为提升科研水平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三)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举措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缺乏拔尖创新人才,就难以占领科研的前沿阵地,难以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难以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难以成为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2]。“双一流”建设的本质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的关键一环。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形式,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四)“双一流”建设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改革提供支持“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家高度重视,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有利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首先,中央和地方财政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省级政府结合地方经济基础,加大对区域内高水平大学的资金投入,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赢得了资金支持。其次,国家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鼓励行业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协同建设,为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平台和社会资源支持。最后,国家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除此以外,“双一流”建设采取动态遴选机制,以五年为一周期,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所有高校积极进行综合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客观上也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3]。

二、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3)

一、广西高速公路管理人才需要机制创新

1.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快速增长需要创新管理机制

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 2001 年已经达到 0.5万公里跃居全国第二, 并且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其快速发展的脚步没有丝毫的停留, 所以与之对应的高速公路管理问题也屡次出现。现阶段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机制的发展态势多种多样, 在建管机制上, 不单单存在建管统一制, 同时也有建管分离机制, 高速公路在通车以后由特殊的机构负责管理、养护、维修的。在行业管理方面, 高速公路统一根据省公路局负责相关业务的管理, 同时有在开发省级公路管理组织的同时另外建造“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或集团公司) 对高速公路进行专门统一的管理。在具体执法管理机制中, 不单单有综合管理统一执法的, 同时还会出现交通、公安共同组建管理队伍, 出现单一执法的现象。所以从总体情况来看 广西高速公路通车后管理模式没有统一, 并且许多新的模式还在试验创新阶段, 全省范围统一的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 高速公路管理迫切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

2.高速公路网络化的形成需要创新机制

广西省的高速公路管理在发展的初始阶段, 因为多数地方高速公路是分段单独构建的, 所以在管理上一般运用“一路一公司”(或者一路一管理主体)的管理模式和机制, 这和预期的高速公路分段建设、互不交叉, 还没有构成高速公路网的现实情况是相互吻合的。尤其是“一路一公司”的企业化管理机制, 对提升内部竞争实力、自负盈亏、以路养路相关举措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影响。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随着高速公路的逐渐连通和相互交叉, 高速公路网络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传统的路网分割、机构单一、低效运行的管理机制, 已经不能满足目前高速公路管理发展的需求。现在广西省各地都开始实行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并且联合专业化公司进行委托管理等,对不同的创新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尝试, 新的管理机制也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高速公路管理机制需要不断的创新, 这是广西高速公路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过程网络化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所有的一切都有需要我们培养好创新型的管理人才。

3.高速公路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需要创新管理机制

目前高速公路管理通常包含收费管理、维修管理、路政管理、运行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与之相对应的高速公路运营主体通常都匹配有收费系统、交通安全检查系统、维修系统、路政系统及事故抢险系统等。要使高速公路管理每个系统之间可以实现科学有效的运营, 一定要有相应的科学的管理机制为前提。高速公路和其他行业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封闭运行、车辆行驶速度快、通行运输能力强, 高速公路在实际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需要相关管理者管在第一时间做出行动,并快速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案。如果把普通公路管理机制照搬使用在高速公路管理上, 那么一定会和高速公路管理科学化相互矛盾。现在广西多数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都建立了自动管理的局域网和干线光缆, 并且还建设了自有的收费、监控、运行系统, 而且还大胆尝试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GPRS(无线通信网络)以及 GIS(电子地图)等目前先进的科学管理机制, 在第一时间能够迅速快速地解决高速公路上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由于高速公路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开发, 高速公路管理机制需要逐渐创新, 所以, 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是广西高速公路运行和发展非常重要环节。

二、高速公路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对策

1.人才培养理念需要创新, 需要和高速公路创新管理机制紧密结合

人才培养理念是否科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工作是不是能够顺利进行, 所以在对人才培养理念上要根据高速公路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快速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要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首先要引起领导的重视, 实事求是,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高速公路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 把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然后, 改变观念, 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需要配合相关教育机构定期的开展实践教学。不要把人才培养的所用工作多强加于教育部门,只在教育部门上寻找问题。最后,需要加大相关经费的投入,各地高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 对一些已经走出校门并且参加工作的员工继续进行教育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人才素质的是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是高速公路管理创新的主要资源。

2.更改人才培养机制, 符合高速公路管理创新发展的要求

高速公路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主要阵地还是在学校,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培养的人才是不是拥有创新能力。 所以许多交通类院校一定要结合高速公路管理创新发展实际要求, 对目前实行的人才培养机制从教学模式、教育制度、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 积极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 放弃那些灌输式教学机制, 努力培养学生开放式创新性思维。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开发,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并且定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使人才培养和高速公路创新发展相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然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激励不足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大瓶颈,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实施激励体制能够很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概念

1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涵义

所谓创新型科技人才(文中简称“创新人才”),是指既具有扎实广博的科学知识,又具有求实的科学态度、富有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敏锐的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深厚的专业积累与稳定的研究方向、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方法和系统思维能力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四个典型特质。

2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人才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共同特征应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动机,且有非凡的创造才能。他们应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善于冷静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敢于挑战权威。他们对创新执着地追求,经得起挫折的考验。他们关注某一领域的学术前沿,并能敏锐地发现和提出学术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他们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探究能力,善于发现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们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情、自信,作风严谨、求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他们兴趣广泛,不仅具有科学素养,也具有人文精神及对美学特征的敏感,他们能融通相关领域的知识,善于从跨领域的视角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的科技创新实践都表明,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条件和根本保障。科技竞争的实质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不创新就意味着落后。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形势,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资源战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务之急,是决定中华民族未来兴衰存亡的战略大计。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了实施这些重大战略,完成其战略任务,迫切需要培养和建设一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1 激励机制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意义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5)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出现了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和学徒制模式等。如何选择适合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创新意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服务区域,行业技术、强化专业、突出能力、提高素质、注重创新、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掌握行业技术技能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是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市场、适应政府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从服务区域的机械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出发点,针对学生的能力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适应市场需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实施人创新才培养模式几个因素

(一)不断进行社会调研,关注人才培养改革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并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需求信息、教学质量及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学环境与学生自身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加强就业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不断改进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借鉴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的可行经验与措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建立及完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2]。以往高等职业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论课程造成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对学习兴趣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创新。

(三)深度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所谓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其目的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以及为企业培养岗位人才,最终达到双赢[2]。以往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有“闭门造车”的现象,并未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从而影响就业率。在新时期发展下,市场体制不断变革,用人单位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应不断对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市场接轨,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等,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作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要确保自身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用人单位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对人才的技能提出一定要求,而这些要求也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也可以将其称为订单式人才培养,从而保证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用人单位所需求的,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6)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出现了众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和学徒制模式等。如何选择适合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创新意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服务区域,行业技术、强化专业、突出能力、提高素质、注重创新、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掌握行业技术技能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念是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市场、适应政府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从服务区域的机械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出发点,针对学生的能力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适应市场需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实施人创新才培养模式几个因素

(一)不断进行社会调研,关注人才培养改革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并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需求信息、教学质量及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学环境与学生自身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加强就业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不断改进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借鉴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的可行经验与措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建立及完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以往高等职业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论课程造成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对学习兴趣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创新。

(三)深度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所谓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其目的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以及为企业培养岗位人才,最终达到双赢。以往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有“闭门造车”的现象,并未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从而影响就业率。在新时期发展下,市场体制不断变革,用人单位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应不断对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市场接轨,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等,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训,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作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要确保自身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用人单位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对人才的技能提出一定要求,而这些要求也将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也可以将其称为订单式人才培养,从而保证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用人单位所需求的,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7)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高职

Key words: innovative;personnel traini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23-02

0 引言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促进我国的发展,加快城市的进步,对我国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认清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构建出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 创新型人才的概述

1.1 创新型人才的含义 所谓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的意识、精神、能力、品质等素质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特征体现在:“新”的知识,“专”业的技能,扎“实”的基础,“博”学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创新冒险的科学精神。

1.2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自主创新实现的关键在于大量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因此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重中之重。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高校的发展和改革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高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但是,由于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的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中,高层次专门人才处于最紧缺的位置。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理工科教改交流会上再次强调:质量和创新是高教的生命和灵魂。21世纪我国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创新人才,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因此,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至关重要。

2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生源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专业技术操作的人才,这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普通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研究型的人才。要让学生具有专业的技术操作能力,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例如:生源的素质、专业如何设置、教学如何安排、技能怎样培养等多环节入手。但是近年来由于本科院校的扩招,缩小了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生源不但下降,而且生源素质不高。

2.2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我国目前众多的高职学校,各院校的专业在最初的设置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不是按照社会需求来进行设置,从而导致了有的专业毕业生过剩,有的专业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进行培养。

2.3 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院校的教师中,多数是毕业就进入到学校工作,缺少工作经验,教师对企业的实际了解也不多,由此,在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情况。

2.4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技能单一 目前的高职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从而对其他方面关注的较少,例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已知品格、心理情感等。如果只注重单方面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建议

3.1 招生体制上进行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以高中毕业生为主,生源结构比较单一。若高职院校进行独立的招生考试体系,而不是完全的依靠高等皎月的招生体系,那将会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所勉励的生源危机。另外,对一些有工人、农民等进行在职的培训,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增加高职院校的生源,并且此种做法可以提高我国公民的教育水平。

3.2 给高职人才的发展开辟第二通道 目前高职毕业生想要继续深造,只能是通过“专升本”的方式,这条路并不宽敞。英国将职业资格等级与工作岗位及证书的等级联系起来。目前绝大多数职业学院都是2-3年的专科层次教育,这难以满足高职人才的继续发展需要,应当建立高职人才继续教育的上升通道,要形成从专科到本科、技术硕士、技术博士这样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于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3.3 建立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向学校预定用人订单,学校和企业从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评估指标等方面共同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职业素质和能力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并已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3.4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要经常派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了解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同时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就必须从教育体制和教育教学方法上多方入手,实现人才培养多渠道的创新模式,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8)

[作者简介]唐渊(1980- ),男,重庆人,四川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体育教学。(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35-02

新建本科高校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使得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服务于地区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成为新背景下的基本定位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变:一是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来代替以往的依靠资源增加和能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物为本、重视能源资源的观念已经过时,转而以人为本,更注重人的创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创新,而创新的本质问题就是人的教育问题。简言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必须变革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育方式,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人才。教育改革实质上就是素质改革,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也就成为素质改革的关键,这也正是高校工作者需要探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要有效地开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去除与经济发展方式不协调的旧机制下存在的问题,努力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发展。

一、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越来越趋于大众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重要,人才培养的地位、作用和发展优质也被摆在了突出位置。尽管各高等院校为适应大众化背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总体来说,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处于不成熟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目标设定、人才培养定位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实践。

1.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模糊,缺乏针对性。当前,国家的财政办学资源紧张,政府更将高校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这让部分高校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的定位,助长了盲目跟风现象。人才培养定位上的模糊性和盲目性,导致了高校办学理念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人才培养方向也是千人一面,忽略了高校之间存在的差距,盲目套用办学理念,制定不符合自身能力的办学目标,结果导致高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办学理念越发不现实。高校在教育资源和教育资金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努力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是高校的共同理想和任务,但是各所高校应该针对自身开设的院系专业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有用的人才。

2.培养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和实践性。就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来说,课程设置主要以基础课程为主,课程知识已经基本定型,很难有所扩展和延伸,这就出现了基础课程设置单一、狭窄的问题。在课程的课题选择上,明显缺乏特色和实践性,传统性决定了课题难以推陈出新,而注重理论基础的课程设置理念,则意味着课题的实践与理论难以实现平衡。当前的课程未按照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来进行设置,无法有效地将社会需求转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没有细化专业的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导致学生过于注重单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其他技能,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师资建设不健全。师资队伍也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资结构问题、学历和学缘结构不完善,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分注意高学历专业的对口情况,大多直接使用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这些新入职的教师由于自身掌握的知识有限,缺乏与学生相处的技巧,极大限制了学生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另一方面,高校过分盲从于国家的鼓励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向更高学历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侧重于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历要求,而忽视了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导致在缺乏实践锻炼的情况下,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上的帮助。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健全,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的体现。

4.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考核评价不科学、不全面。在应用型高校,也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比较科学和规范的监管章程,使得学生的学习有序进行、考核成绩有据可查。但是,由于部分高校没有重视本校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实践课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松散,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严重脱离了实践。部分实践课老师在期末考核中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给予合格通过,导致对这些学生的成绩考核没有依据。在校内学习中受到好评的学生,在校外实习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高校教学质量下滑。

二、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措施

1.培养目标的定位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何谓创新?创新实际上就是人的教育问题,立足于“人”,从人的主动性出发。因此,高校要定位合理的人才目标,除了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外,也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在教学设备上,各大高校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选择教学方式的需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空间,让学生以兴趣为前提,有选择地进行自我锻炼,从而培养自身潜在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最后,各大高校要以学生自身的需求为基准,制订详细、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例如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而举办不同等级的创新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教师,要扮演朋友兼导师的角色,及时解决学生咨询的问题,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总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制定。

2.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一所高校管理的规范与否。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都过于狭窄,简单局限于某院或某系中,这使得学生的来源单一,师资配备和教学资源都有所限制。在学生的选拔机制上,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选拔,加大竞争机制,择优递补,归入到学院下统一进行管理;在师资配置和资源利用上,要注重院系之间的交流与互补,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既便于学校的统一管理,也为学校节约了费用。规范的管理机制必须是奖惩得当,因此,要不断完善鼓励机制。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制定的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都是为了保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与过分严格的管理相比,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考核机制上,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对于教师来说,同样需要鼓励机制。无论对于学生的教学管理还是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学校都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酬金和评优等方面的问题,从实际上配备完成科研所需的硬件设施,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改革和创新课程体系结构。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上,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科学设计课程体系。首先,要坚持“少而精”的指导思想,合理调整学时学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新生中开设导论课,明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承载的具体培养任务,在基础内容上拓展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再次,各大高校要密切关注社会人才的需求动态,以时代需求为基本,充实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改变人才培养课程的单一状态,开设与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相对应的培养课程,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与联系。最后,加强各大高校人才培养课程的特色化发展。根据本校本地的发展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实际,制订与众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关课程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让学生置身于就业热潮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水平。一名合格的应用型教师,除了具备雄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生活学习中能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到实践操作上。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为学生解疑释惑;其次,打破以“高学历”为招聘标准的局面,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开设专门的培训基地,分批次地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加强校企合作,安排相关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进一步深化教师对社会人才需求的了解;最后,加强各大高校间的教师沟通与交流,共享培养经验,与时俱进,共同进步,从而打造一支优秀且具有活力的师资队伍,提升整个队伍的师资水平。

5.改革评估方式,建立第二课堂考评体系。除了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和管理机制创新方面以外,有效的监控体系和评估方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科学化的评估方式和有效的监控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监督作用,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创新多元化评估方式,要从教师方面着手:首先,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相关讲座或论坛,积极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其次,积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相关技能,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丰富考核制度,制定年度考核和职称聘任等教师评价制度,根据教师在教学、辅导、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机制调整,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并强化其在应用开发研究领域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师服务学生的水平。建立健全第二课堂考评体系,则要从学生方面入手,主要通过“三化”来推进教学改革。“三化”即项目化、课程化和学分化,项目化发展是指除了在实质性第一课堂这一形式外,主要以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类等多元项目形式来完成更深层次的学习;课程化则是将单一的必修课程转变为必修、选修双向并行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分化发展则是在课程化发展基础上,明确规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占学分数,从而构成学生毕业的总学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更准确、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实现评价的科学化。

三、结语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为了更好适应当今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需要改革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无论如何,实施应用型人才模式,必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2).

[2]巩丽霞.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3]侯丽霞.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1012364334.nh

&dbname=CMFDLAST2013&dbcode=CMFD&pr=&urlid=&yx=&v=MDU3NjRITE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9)

同志指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要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近年来,围绕这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湖南省长沙市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不断创新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培养党政人才。党政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党政人才,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沙市在培养党政人才问题上,着重抓了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注重在应对复杂局面中培养。当今时代,世界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生活中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棘手问题逐渐增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长沙市坚持把党政干部放在矛盾最复杂、问题最突出和困难最集中的地方,增强他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见微知著的政治敏感、贴近群众的务实作风、遇事不惊的应变能力和统筹兼顾的决策水平。二是注重在推进发展实践中培养。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是党政人才成长的主课堂。长沙市坚持把党政人才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锻炼,把促进发展的能力作为衡量党政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重实干、重创新、重贡献,全面、客观、综合、动态地考察党政人才。三是注重在搞好团队建设中培养。培养党政人才,既应注重人才素质和人才数量,也应注重人才队伍结构的合理和整体功能的优化。长沙市遵循人才队伍建设规律和人才成才黄金年龄规律,坚持逐层培养、逐级输送,形成了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坚持兼顾各个年龄层次,不搞论资排辈,形成了老中青搭配合理的人才年龄结构。

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一个地方实现较快发展的宝贵资源。长沙市着眼于促进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成长,坚持把加快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摆在重要位置。一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具有实干精神和经营管理能力、熟悉市场经济规则、通晓国际经济贸易和法律知识的人才。二是推进职业经理人市场化。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让职业经理人与用人单位进入市场双向选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职业经理人进入人才市场的“后顾之忧”。三是建立和完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机制。通过创新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经营管理人才把精力集中到经营企业上;通过创新管理制度,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从行政化向市场化的转变;通过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任职资格制度和信用体系,为企业用人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发展提供服务。

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吸引人才。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政策,逐步实现人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创造有利的政策与法制环境。二是搭建创业平台吸纳人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给肯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岗位,给干成事的人以回报。一方面,大力发展科技型、专业型、配套型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研究所,并增强它们聚集人才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专业技术人才载体,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并建立风险基金解决科研成果转化利用难题,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发展提供平台、创造条件。三是创新管理机制激励人才。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方位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使人才积极致力于提高创新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10)

以战略眼光、创新思维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培养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必须充分突出人才队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尊重人才成长成才的自身规律,以战略眼光、创新思维看待人才培养工作。山东公司在系统思考分析、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把握电力企业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提出了建立“全职业生涯人才培养成长机制”,将人才成长划分为入职前、入职期、成长期、发展期、退出期五个阶段和“吸纳―融入―强基―提能―传承”五个重点。入职前,坚持“跟踪人才的才华,关注人才的意愿”,构建基于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的招聘模式,吸纳优秀人才,赢得发展先机。入职期,坚持“跟踪员工的诉求,关注员工的转变”,构建基于员工角色转换和文化认同的培训模式,加快角色转变,融入企业发展。成长期,坚持“跟踪员工的努力,关注员工的成长”,构建基于员工能力和素质巩固提高的培养模式,夯实工作基础,提升综合素质。发展期,坚持“跟踪员工的潜质,关注员工的发展”,构建基于员工核心能力持续提升的发展模式,持续开发潜能,充分发挥作用。退出期,坚持“跟踪员工的知识,关注员工的生活”,构建基于人才信任的跟踪联络模式,关心员工健康,提升幸福指数。

努力打造山东电力人才高地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篇(11)

环境工程专业是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工程技术学科[1]。目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较多高校开设了以治理环境污染为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截至2015年,我国大约有366所大学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且招生规模逐步扩大[2]。我国的环境工程学科是在70年代中后期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其标志是1977年,清华大学在原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这标志着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环境工程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是新型的交叉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强和涉及领域广的特点。由于环境工程专业招生规模不断增加,导致学生培养质量和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现代环境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工程设计能力,特别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填埋处置及环境污染修复的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独具特色,因此,原有的培养机制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教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适应对创新应用型环保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培养模式相对滞后,需要完善。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制定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相对滞后,这主要是由于:(1)环境工程学科是一门交叉性的综合性学科,而大多高校采用的专业培养模式参考了其他学科专业培养模式,环境工程业本身的特点不够突出。在制定专业计划时,涉及物理学、化学、电工学、生物学、水力学、机械基础、力学和测量学等较多课程,涉及领域多但不精通,导致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工作后,处在一个广而不精的尴尬处境,与许多其他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专业生相比,竞争优势较弱。(2)我国大多数高校,为了维持教学秩序稳定,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通常使用较长时间,不可能每一届学生都更改教学计划。但目前,我国面临环境问题复杂性越来越突出,很多新型的环保产业应运而生。因此,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来讲,培养模式基本不变,没有与时俱进。同时也忽视了学生越来越需要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显著的针对性,制约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能够自身的发展,难以实现“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21世纪环境人才培养目标。

2.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涉及面广,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均较强。实践教学是培养环境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理论基础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过程[4]。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促进知识理论与实际结合,继续深化理论教学,有助于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大部课程都设置了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程、专业课程设计和参观实习等,这些实践教学大多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工程实例的认知,大多依据课本知识,参照相应的设计手册,进行理论计算和设计,使得形成的设计方案理论化,与实际工程应用相差较远,没有获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对于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参观实习,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第4学期末)、环境综合实习(第6学期)和毕业实习(第8学期初)。但由于教育资源短缺、联系实习单位较少,实习时间较短、经费不足和学生不重视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主要参观给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除尘装置等。在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是走马观花,缺乏兴趣,尚未真正了解掌握处理工艺的原理、方法等。此外,由于大多水厂的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程序较复杂,学生们没有机会进行实际操作,故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远远没有达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机制改革探讨

1.优化专业培养模式,树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环境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学科领域广泛。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5]。优化专业培养模式过程中,应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开设课程和学分要求等方面,完善学生培养全过程,合理安排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主干课程与相关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相关顺序,深入理解每门课程和每一教学环节之间的主、层次关系,以及他们的之间内在联系,以确定合理的时间顺序。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学习及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同时还应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思维能力[6]。对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根据专业特色优势,以培养“牢固基础,应用为主,兼顾创新”为目标,树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并将该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优化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一定协调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养之间的关系。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强化学生学习意识,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习的意识和兴趣,而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首先,大学生步入大学后,懂得我国大学生数量较多,难就业已经成为较严重的现实问题,因此,从思想上一定要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强化完善自己,掌握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奠定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为未来选择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要经常引导和鼓励学生。强化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讲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对专业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可以结合课程的考核方法,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同学既理解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意义,也明白学习成绩将按照严格的考核方法来进行。最后,教师要尽量使课堂内容丰富,并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强学习主动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认真、充分地准备教案,在设计教学方式时,既要尊重教材,又要关注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强化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教学内容的启发性更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首先,通过完善教学培养计划,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为了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构建针对环境工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环境综合实验等实验环节,通过这些基础试验环节,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专业实验则可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环境综合实验的重点要求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其次,重视和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丰富实践教学。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环境综合实习是教学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基地的建设是获得良好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尤其是校外实习基地,可以通过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企业为学校通过实习场所,可谓双赢。

三、结语

为了培养创新应用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在树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通过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21世纪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锦勇,刘爱华.基于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141-142.

[3]布冠好,师超.当代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9,(9):68-69.

[4]刘艳萍,邓一兵.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