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战略与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4:58

战略与管理论文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1)

人们对于企业的创业管理也开始从对创业类型与创业范式的研究转向了对创业机会与创业范式的研究。换句话说,也就是人们越来越认同将创业看作是信息社会中不均衡分布的结果。因此,组织和学者也逐渐将对企业创业管理的焦点转向对企业创业活动、企业的组织绩效与企业的第三方变量这一范式中去。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业型经济已经成为了二十一世纪发展的重要特征,企业创业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之前对理论进行研究的范围内,而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与研究空间。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企业创业管理的重点现如今主要集中在对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思考上,具有雄厚发展实力的大公司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对企业的高灵活性、高适应性的创业精神进行培养。

(二)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两者的比较

创业管理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创业管理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认同并接受了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观点。而这一现象之所以存在最为合理的解释就是由于企业创业管理理论本身就存在着理论上的漏洞,而这正好为战略管理领域对其合理性、可接受性与贡献提供了把柄。而战略管理理论的许多相关研究也在隐秘的向人们传达着企业创业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分支这样的思想,并且企业的创业管理发展历史也似乎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种说法。因此,许多学者已经开始逐渐认同了创业管理是战略管理的一个分支这样的说法。例如美国的管理学会就认为:企业的创业分支实质上就是经营政策和战略分支的一个副产品。从研究的对象上看,两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对象都是既有组织;从研究方法上看,两个领域内的研究者都将公司绩效作为主要的因变量。表1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两者的比较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创业管理研究对象从大型企业扩展到中小企业从中小企业扩展到大型企业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案例研究少主要内容内外环境分析,战略制定与选择内为环境因素如何激发和保持创业激情核心竞争优势创新成长目标进行合理的决策,选择合适的行动,获得竞争优势寻找和利用机会,创新创造维度外部环境,内部过程创新冒险先动性

二、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关联性研究

(一)在资源上的关联性

作为企业创业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资源学派对虽然对企业的资源组成、资源获取与建立等问题都进行了阐释,但是企业的创业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管理却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并最终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中被客户肯定的并且独一无二的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所在,利用杠杆作用对企业的这些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发挥出巨大的核心效能是企业进行有效扩展并获得最终发展的有效方式。其中,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企业将培育、构建核心能力及其相应的配套资产以建立和维持企业的持续竞争力看作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然而对于企业的创业管理机制而言,企业的中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等并不是企业资源的核心内容,更不足以决定企业创业的成功,企业的信息,社会资本、创业经验与创业能力等资源才是企业创业管理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并且,企业为了保障企业创业管理能够在短期内保证企业财务的稳定与对机会的长期把握,那么企业就必须建立起结构化的资源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创业管理所建立的结构化资源基础不同模式的研究就成为了创业管理课题中最为关键性的问题。

网络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在企业战略管理者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一资源,人们往往将网络这一资源看作是帮助企业实现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功的一个有力工具。而在企业创业管理者的眼里,网络是帮助企业获得更为丰富生产要素资源、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和拓展销售渠道与为企业培养声誉、提高企业社会形象、构建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手段。并且企业的创业管理人员认为,企业对网络这一资源的有效运用与及时维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创业组织的生存与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而无论是企业的创业管理部门还是企业的战略管理部门,在对企业的网络资源进行维护这一问题上,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技能缺陷。在这一问题上企业创业管理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中的企业家要想建立起完善的个人社会网络,就需要其要具备良好的社交技能、准确的感知能力、快速的适应能力等,而一个人身上同时拥有这些能力是十分不易的。而且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由于在实力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在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共同分享财富创造成果时往往会吃亏。因此,许多企业的创业管理人员也正在积极努力地为提高网络共享时财富分配的公平性而进行不懈的研究。

(二)在成长上的关联性

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两者都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成长,然而企业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对于成长这一问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确是有所差异的。而造成侧重点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的成长模式不一,第二,企业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两种模式在提炼通用上的成长难度是存在显著差异的。而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往往会将收购与兼并作为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首要战略选择。随着世界性收购与兼并浪潮的掀起,对兼并收购对象的评价选择、兼并收购过程的管理、两个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以及企业之间的组织融合都成为了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而对于创业管理来说,企业进一步成长的机会主要是来自于下面两大方面:首先是社会经济、政治与技术的发展与变革,其次是现行市场中存在的技术壁垒与信息不对称等无效率现状。而要想更好的抓住这一企业创业的成长机会,就需要企业努力寻求新产品的研发、介绍、生产与组织和市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企业战略管理的形成过程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的前提条件。而企业战略管理最主要的研究目标就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道路,并帮助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例如著名的学习曲线、波士顿矩阵以及Porter的行业竞争力量模型等也都是围绕这一个目标理念的提出而并广泛实践和应用的。而Chandler成长道路模型的提出以及Porter通用战略模型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都为这一目标的进一步实现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在国际化上的关联

为了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体现自身的价值,企业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都会将国际化作为其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而由于企业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在特性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它们在对待国际化这一问题时也是有所不同的。战略管理研究对国际化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应的研究上。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国际化的进出口、跨国经营与兼并、跨国战略联盟等模式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与财富创造能力的显著增强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所谓的国际性创业主要指的是那些利用跨国组织方式来对价值创造与创新性活动进行追求的做法。国际性创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能够被国际性创业所采用的发展模式。第二,对于一个创新性捕捉市场机会的组织而言,战略经营能力往往超过管理控制能力。如何驾驭分散的市场/组织实体是企业的现实问题,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第三,实施国际化创业的企业需要具备在复杂、跨国组织内部传播、扩散知识的能力以及快速应对由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的能力。

(四)在高层管理团队与治理上的关联性

“高层管理团队”这一角色在创业管理领域担负着与战略管理领域不完全相同的责任。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人们往往将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看作是配置企业非常规能源资源与能力、利用多种手段来降低外部环境对企业威胁的主体,高层管理团队肩负着企业战略的选择与实施以及竞争优势的最终建立的责任。高层管理团队作为企业创业管理中对网络进行维系的关键性人物,其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以及企业发展的成败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企业创业管理与战略管理在高层管理团队这一命题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企业的治理问题不同造成的。对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来说,治理是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能否满足相关利益群体期望的问题;而对于企业的创业管理而言,治理的最大问题却是在企业原有利益相关者与新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上。例如,创业投资和其他投资者会更多倾向于与高层管理团队保持距离的独立的董事会,而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创建者和企业家却偏好弱化的董事会。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2)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实现有效结合的途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如能得到有效结合,就可以在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价值的同时,对企业内部框架结构不断进行优化配置,进而促进企业战略顺利实现。因此,认清企业现状,具体分析客观现实,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才能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

1、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各系统间的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有众多分系统组成的,只有首先协调好各个分系统之间的配合协作关系,使之密切围绕在企业战略的周围,形成严密有序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具体而言,做好各个分系统之间的协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岗位设定、人员招募、人才培训、员工行为、绩效考核、企业文化、薪酬制度等分系统,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关联密切协同合作的有机体。在人力资源管理日常工作中,需要正确对待、科学协调、使之相互配合、彼此衔接,组成完整的管理链条,发挥管理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有效结合。第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不同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要紧密配合各个系统的工作,从人力资源角度保障企业内各系统的正常运作,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要立足于企业战略发展高度,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做好企业内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保障企业战略得以实现。

2、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需求的协调在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不能只看到该管理系统内部的协调工作,不能只看到该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协调工作,还应该站在企业全局范畴,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协调工作。第一,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协调方面,应该具备全局观,应该善于从大处着眼,把全局利益放在首位,放弃狭隘的本位主义,以企业战略大局为重,以企业目标为出发点,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组织方面给予企业有力的支持。第二,企业的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精神世界,对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与强调制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积极摸索出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增强二者之间的契合度,进而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3)

一、知识先导型企业的产生背景与内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客户需求多样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背景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组织向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虚拟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这些趋势对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l)在目标模式上,企业组织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转向更注重创造客户价值等社会目标,承担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实现双重目标的统一。(2)在组织模式上,精简管理层次,从金字塔式的纵向层次结构转向横向网络结构。(3)在效益模式上,从规模、质量型效益转向速度型效益。(4)在管理对象上,从有形生产要素为主转向更加注重无形生产要素的管理。(5)在管理方式上,从以前的“监督控制”转向为雇员提供合适的知识、数据和支持业务流程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雇员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利用其知识和专长,而不是强求雇员适合某些固定、僵化的管理模式(如表1所示)。

其中,管理对象上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很多资料表明,产品制造成本中原料和人工成本所占比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如在传统的钢铁业,美国钢铁公司在1980年雇佣12万工人,到1990年时产量不变,但只雇用2万工人。另据统计,在高科技的集成芯片制造业属于原料和能源的成本只有2%,绝大部分属于研发投资。很多有实力的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比例达到2:1或3:1甚至更高。知识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让很多企业短时间内创造了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科技知识等无形生产要素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知识先导型企业,是指那些把知识看作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的企业。这些企业能清晰认识属于自己核心能力的知识、现有知识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需知识的差距,从而有意识地增强对知识的管理和培育,通过运用集体智慧提高组织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希望获得长远发展的企业都应该是知识先导型企业,通过知识的学习、创新和应用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长远战略。

国内外的管理实践都出现了这种趋势。有调查表明,1999年度《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有26%已设立知识主管(ChiefKnowledgeOfficer,CKO)职位,预计2~3年后这个比例会超过80%。这样企业管理层开始从传统的以交易过程、后勤统筹和工作流为主要核心的管理,转变为重点建设一个能支持沟通、建立人际网络、在工作中学习等知识管理内容的系统上来。国内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围绕知识组织管理。在进入第二次创业的时候,华为公司对过去10年的经营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制定了指导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华为公司基本法》,“知本主义”的概念被明确提出并贯穿其中,这部公司法的基本观点包括:知识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资源和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主张给创造价值的知识劳动以合理回报,通过知识资本化和知识职权化实现知识的价值等。

二、识管理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资本理论

罗默(Romer)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作为一种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分析框架,阐述了知识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反映了经济增长范式的转变。知识资本理论试图从微观经济层面上阐述企业组织内部知识资本化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一些知识密集型企业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间存在的巨大差额。知识资本,是指“由企业拥有或控制、可用于获利的、不具有实体性的资本投入”。这个定义把知识资本从传统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拓展开来,将员工创造力和素质、企业领导能力、企业形象、甚至企业文化等各种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因素包括其中,因而也就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股东利益。

知识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斯图尔特和瑞典财务服务公司的艾德文森。前者很早就致力于知识资本理论思想的研究,并在1991年率先提出了知识资本概念,指出知识资本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资产。随后又具体到企业,指出知识资本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将长期以来被大家忽视的知识资本及其重要性揭示出来。他认为微软、英特尔等知识企业的价值在于聘用的知识员工、企业内部机制以及这两方面综合形成的独特的识别市场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艾德文森则从实践角度,提出了知识资本管理禾目评估模型。他在1992年提出了第一份资本报告,1997年发表了第一部关于知识资本管理和评估的专著,指出应着眼于顾客、流程、产品更新与开发、人力因素和财务等方面对知识资本进行动态评估。

总的看来,企业知识资本可分为四类: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产和其他结构资本。

(1)人力资本。体现在员工身上、能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即企业中每个员工优秀品德采购能力的总和。具体包括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管理技巧和团队精神等。人力资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隐性知识上,这种知识很难交换和共享,不为股东掌握。传统方法采用教育程度评价的方法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组织人力资本的存量,但缺乏精度。实际上知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其工作热情和满意度直接相关,在评估人力资本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2)市场资本。企业通过其拥有的、与市场等外部环境相关联的、有助于企业获得潜在利益的无形资产的总和。这里的‘怖场”是广义上的市场,不仅包括企业的客户、供销网络,还涉及政府部门、专家网络等对企业经营存在重大影响的外界因素。这样,市场资本包括企业品牌价值与知名度、商誉、顾客信任度、客户满意度、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关系程度、营销网络的规模,还包括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专家网络等。

(3)知识产权资产。包括商标专利权、版权、技术诀窍、计算机软件和商业秘密等。这部分资产在~定程度上受到法律的保护。

(4)组织结构资本。包括企业采用的技术、生产流程和用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知识因素,如企业制度、组织结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治理结构、信息系统和网络体系、财务结构和融资关系等。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知识资本的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l)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源。要改善人力资本,必须通过树立团队精神来提高企业整合知识的能力,同时改善企业集体运作环境和学习系统,形成“边干边学”的机制。

(2)企业不能独占人力资本和市场资本,而要与员工和顾客共享,形成利益共同体,追求同步发展、共同成长。

(3)结构资本和知识产权资产是企业完全拥有的无形资产,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积累完善,适应环境发展。

知识资本理论的提出,为理解企业的知识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为建立知识管理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知识先导型企业的管理与战略(下)

2001-08-20

三、知识管理的管理学基础: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是在对传统管理理论的反叛中成长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观。

1.企业理论的演变

在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上,不同学者、不同管理学派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干行为结构和市场机会,也就是竞争优势外生论。随着时展这种理论逐渐暴露其不足,同一行业的企业往往面临同样的市场机会,但其赢利能力相差很大,有的相差3~5倍,这个差距还有变大的趋势。

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对传统理论修正就产生了资源学派,基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竞争成势来源于其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如土地、设备、资本、人力等,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规模和效益,这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但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在理想的完善市场中土地、设备甚至人力资源等都可借助资金通过等价交换获得,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和对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我们可发现实际上是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这就是企业能力理论。

追踪溯源企业的能力,根源于企业拥有的知识,包括发现市场和识别市场机会的市场知识,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科研开发能力,将个人创新整合到新产品中去的能力,将企业生产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传播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组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是说,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发现市场机会和配置资源的能力,拥有自己核心能力的企业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从而形成独特、持久的竞争优势。

2.企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

企业知识理论是近年产生的一种新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但它对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行为提出了全新的解释,并试图对主流企业理论没能解释的问题给予说明。

企业知识理论是从分析知识的特性开始的。一般说来,知识具有以下特征:默会性、可共享性、分布性和可占用性。知识的这些特征和企业使用知识的方式,能很好解释企业理论所关心的问题。

(1)企业的存在。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看作知识一体化的组织。企业生产要投入设备、土地、人力,其中最重要、最能决定产品价值的是知识。但知识是由个人所掌握的,并专注于某些特定领域,知识的专业性决定了生产活动需要拥有不同类型知识的各类专家的共同协作和努力,组成按“团队生产”的组织形式。企业要顺利维持生产,就需创建并维护一种环境,让不同知识背景的员工集中使用各种专业知识,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交流、转移和共享的环境,创造产品价值。企业组织就是一种能满足团队协作的经济组织。

(2)企业之间的异质性。企业各不相同就是企业的异质性。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异质性来源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知识积累和知识水平。由于各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吸纳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性格的员工,这些员工的交流时间和交流方式不同,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多少和有效程度不同,企业的知识积累数量和方向不同,导致企业使用和配置资源的方式不同,于是生产成本不同,利润也不可能一样。有些企业能有效利用、集成员工知识和创新形成独具特色和市场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并与质量管理、营销体系、售后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市场中逐步成长壮大。

(3)企业的协调。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倾向对分散组织成员的目标进行折中而产生的合作问题。企业知识理论认为,除了协调企业成员统一工作目标和减少机会主义外,更多协作体现在知识的一体化合作上。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和服务,需要各种知识专业人士的知识共享、交流和流通,即便是他们的目标一致,也有共享和交流的知识愿望,由于知识本身的默会性和分布性,有效进行知识一体化也是相当困难的,这就更需要协调,并提供一种良好的机制(包括企业文化和相应的辅助工具)让每个知识员工贡献自己的力量。

3.基干企业知识理论的知识管理方法论

企业知识理论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归因于企业拥有和应用的知识。从这个角度出发,能增加企业知识、为企业提供学习指导就是知识管理的方法论,例如基准管理和最佳实践、知识联盟等。

(l)基准管理,也称标杆管理,核心是向业界或其他行业最优秀的企业学习。具体地说,基准管理是企业通过寻找最佳实践,并与自己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比较,找出自身不足,学习他人长处,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应付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从知识管理角度看,基准管理要求组织敏锐地挖掘外部市场和企业自身的知识,特别是工作流程中的隐性知识,为组织提供了获取、应用外界知识的工具和手段,为管理和应用知识找到了目标。因此,基准管理就能成为推动管理进步和组织进化的阶梯。

(2)知识联盟,是企业联盟的一种新形式。随着经济中知识的含量逐渐增加,企业联盟成员间的知识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常见的知识联盟有:技术互换、许可证授权、客户一供应商联盟、合作开发型联盟、共同投资联盟等,从前到后知识交换的含量越来越大,交换的内容也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发展。

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有能力垄断、开发赢取竞争优势的所有技术。充分的市场竞争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企业可通过直接购买、获取授权、合作联盟和自主开发等形式提高企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提供具有市场生命力的产品和服务。比较而言,自主开发的技术易转化为产品,但投入较大。而合作联盟不失为一种好形式,既能通过市场分摊高额开发费用,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又能缩短上市前置期,扩大企业在同行业的影响。深层次联盟甚至会产生企业文化的碰撞促进管理方式的进化和变革。

基于这样的优点,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型企业,一种有效策略是紧跟国际潮流,瞄准先进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在开发自主版权的核心技术的同时,积极跟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大企业结盟,向企业联盟成员学习,通过有效知识交叉,加速企业知识创造和进化,培养核心竞争力。作为大企业则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并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一般性的工作外包给其他小企业,将主要资源集中在虚拟价值链和知识链的关键部分,主导技术进化,保持企业联盟中的核心领导地位。要通过合作性竞争把握市场机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化技术创新,同时要与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加速产品进化和知识传播,增强企业价值。

四、知识先导型企业的战略

1.战略的特征

知识先导型企业把知识看作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对知识实施有效管理将对企业赢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会全力推行知识管理战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l)在投资战略上。从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转向投资于人才培训和创新激励,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知识信息工作环境,形成“在于中学、边干边学”的机制;再分配向知识工人倾斜,提高员工满意度。

(2)在竞争战略上。注重知识产权的获取和保护,把蕴藏在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量作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注重了解客户需求,推动知识传播,承担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

(3)在成长战略上。从以经济规模和产品质量取胜转向依靠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成长,依靠信誉的增强、创造更多客户价值吸引客户,培养客户忠诚度。

这些知识管理战略以推动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为目的,采取有效的整合手段,使技术、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更好地适应于知识管理体系的要求。从这种意义上说,知识管理战略,是企业对核心业务活动实施知识管理的指导纲领。

2.战略的实施

如图1所示,实施知识管理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知识资产重要性的凸现,进行组织结构重新设置、企业战略调整和企业文化的重定位,满足知识管理的需求,最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l)企业战略的转变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前提。战略的转变要求领导转变观点和做事方法,为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企业知识库。传统文档形式的知识,不利于共享、重用和保存。实践证明,计算机网络环境是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有效工具,高层领导的支持首先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资,建设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和图书馆等,通过知识仓库、知识地图和检索系统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高层领导的支持,还表现在对知识工作的承认,知识提供者在与他人共享知识的同时期望能获得合理的回报,领导肯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了领导的支持更容易创造知识共享环境。

(2)组织结构的调整为知识管理战略提供了组织保证。知识具有专业性和分布性,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组织体系以支持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一体系中,一是要有负责知识管理活动的领导人,承担制定管理计划和协调企业的各种知识活动。二是成立专门的小组完成与知识管理活动有关的任务。企业内部的“非正式团体”和“实践社区”是知识最密集、应用最有效的形式。三是组织结构的调整还表现在成立专门组织,负责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英特网和企业内部网技术,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催化剂,为知识的识别、获取和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只有专门组织才可能建立起支撑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4)

摘要:本文根据当代企业面临的竞 争情况,分析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特点, 重点研究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竞争优势 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竞争优势 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 现其战略目标所进行和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人事 行政管理、劳工关系管理、人际关系管理 及行政人员的开发等各个基本方面。人力 资源的战略管理把人力资源的管理与组 织的战略计划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考虑, 这就使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了另外一项重 要的战略职能,即进一步充实了人力资源 管理的战略活动层次. 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体系具体包括 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行政活动层, 它来源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活动,主要包括 人事记录、文件处理、员工的福利管理、政 策和程序的解释和员工服务等基础性的 活动。这些活动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基 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操作,对人力 资源的管理起到了一种最基本的管理支 撑作用;二是业务活动,它是人力资源管 理实践操作的活动层次,主要包括招聘、 选拔、培训、绩效管理、报酬和员工关系的 处理等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人力资源战 略管理的实践主体;三是战略活动层,这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人力资源 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 动实施的出发点和指导方向,也是人力资 源管理与组织战略计划相结合的纽带。它 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战略环境条件的分析、 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和选择、人力资源战 略活动的实施和控制。这三个层次的战略 价值是不一样的。据研究表明,行政层次 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附加值是10%,业 务活动层次的附加值是30%,而战略活动 层次的附加值高达60%。可以看出,战略 活动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价值 是非常大的. 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特点 1、创造价值。通过努力降低成本、向 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或服务,或通过 二者的结合,人们就创造出了价值。像一 些企业设计推出的授权项目、全面质量管 理和持续改进机制都是致力于挖掘其员 工潜在的价值. 2、稀缺。当竞争对手不能获得与你具 有同等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时,这些 人才就成为了你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往 往一流企业为获得较之于竞争对手的优 势,在网罗和培训最优秀的人才方面都进 行了很大的投资. 3、难以模仿。当员工的能力和贡献不 能被他人效仿时,他们就成了竞争优势的源泉。一些成功的公司因创造独特的企业 文化和员工的团队精神而文明,而这些都 是难于模仿的. 4、有组织。当人们的天才和智慧能够 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分配一项新任务 后,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展工作,他 们同样获得了竞争优势。使员工有效组织 的方法是团队精神和相互合作. 另外,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对于企业 的其他各项管理活动来说起到的是一种 战略的指导作用,战略思想是人的各种观 念的汇总,支配着人对其他各种管理活动 的指挥。因为人是各项活动的管理主体, 也是各项管理活动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只 有把人分配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上,才可以 发挥人的最大才能,也就可以使得各项活 动得以最佳的完成效果。只有在人的内心 树立了一个长远的目标,他才可以指导着 人的各种操作指令发出,并且使得各项指 令活动都服务于管理者心中的那一战略 目标。所以,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各项管理 活动的前提,也是各项业务活动的指导. 最后,人力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所没有 的素质,即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能力 和想像能力。这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社 会资源的最有价值的特征,也是企业财富 增加的贡献者。总之,人力资源的战略管 理不但具有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 行政活动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5)

“战略管理”概念自从70年代末首次被提出以来,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对战略管理的推崇引起了管理观念模式的深刻变革,作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也逐步向战略管理会计方向发展。尽管英国管理学家Simmonds在1981年就提出“战略管理会计”,但战略管理会计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其内涵的理解也还有分歧。Simmonds将战略管理会计描述为“提供并分析有关企业和其竞争者的管理会计数据以发展和监督企业战略”,强调注重外部环境以及企业相对竞争者的位置和趋势,包括成本、价格、市场份额等,以实现战略目标;Bromwich和Bhimani在一份CIMA研究报告中将战略管理会计解释为“提供并分析有关公司产品市场和竞争者成本及成本结构的财务信息,监控一定期间内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战略”;而CIMA的正式术语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这样的一种管理会计形式,它不仅重视内部产生的信息,还重视非财务信息和与外部相关的信息”;Clarke将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从战略角度提供有关公司市场和竞争者信息,同时也强调内部信息”。尽管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多种多样,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涉及到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要素,体现了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特征。

其一,战略管理会计重视外部环境,重视市场,将管理会计视角从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环境。从价值链角度来讲,成本动因可能影响价值链各个环节,包括公司外部环节。也就是说,对于某个因素的变化,由传统管理角度即公司内部角度往往并不能看出它的好处,但它可能在价值链的前端或后端创造价值。战略管理会计是“面向市场”甚至是“市场驱动”的会计,因为市场是企业创造利润、与对手面对面竞争的场所,战略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视野拓展,以有助于直接面对新的市场挑战。在此思想下,必然涉及到有关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竞争者、顾客和产品。战略管理会计要尽量获取有关这三方面的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如成本、价格等)和非财务信息(如产品青睐度或品牌忠诚度等),这些信息与企业内部收集的信息一样,都是为了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其二,战略管理会计注重整体性。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估跨部门决策的循环过程,要从整体上把握其过程,既要合理制定战略目标,又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密切合作,以保证目标实现。企业管理是由不同部门完成的,必须以企业管理的整体目标为最高目标,协调各部门运作,减少内部职能失调。相应地,战略管理会计应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

其三,战略管理会计体现了动态性、应变性以及方法的灵活性。任何战略决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以保持企业战略决策与环境相适应。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战略管理会计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方法体系,不仅要联系竞争对手进行“相对成本动态分析”、“顾客盈利性动态分析”和“产品盈利性动态分析”,而且采取了一些新方法,如产品生命周期法、经验曲线和价值链分析等。

二、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之间的差异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6)

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意识缺乏主要表现为:①缺乏创新意识。创新应该包括企业的生产产品、生产技术、经营理念和战略目标等。由于部分企业对国家政策过于依赖,严重缺乏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意识。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的投、融资渠道及回报率等各种资产,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企业却片面地认为国家会利用政策化解风险,即使出现亏损国家也会给予补助等。

1.2财务管理模式传统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传统表现为:①成本管理是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考核等多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共同组成的过程。但是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是把成本管理归结为成本控制及核算方面,这样的理财观念并不科学,不利于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及成本评估。②在评价成本绩效时,财务部门习惯把成本的增减结果作为唯一标准的现象也很普遍。

1.3实施战略管理规划的难度大

我国中小企业的产生正是集中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很多中小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缺乏战略管理规划的经验。因此,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战略管理属于新鲜事物,导致企业难以科学地掌握市场信息和做出准确的风险判断,最终使得制定出的战略管理策略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2企业战略管理缺失的应对策略

2.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战略管理能力

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经验不足,在短时间内完成科学合理的战略管理规划,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而言是极大的挑战。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①由于中小企业管理者作出的战略规划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考虑,企业管理者应注重补充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锻炼战略分析和判断能力,为做出科学的战略管理规划奠定理论基础。②同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尽量将日常的管理事务授权交由企业的其他中层管理人员完成,以便有更多时间专注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研究和制定。

2.2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不能对资金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或者未能及时掌握投资动向错失创收时机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十分必要。一方面企业应按计划组织财务部门进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性问题鼓励公司的骨干力量“走出去”参加参观、调查、访问等学习活动,通过汲取同行业的经验不断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最终促使企业科学稳定地发展。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应努力实现企业资本运营效益的最大化。比如,合理运用企业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为企业创收等。同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经济利益,真正意义上使投入的预算经费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进而增加企业收益。

2.3优化企业管理结构

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成立专门的企业战略管理规划机构,由专业人员负责分析并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管理规划方案,改变企业临时拼凑组合战略管理机构弥补战略缺陷的现状。②保证战略管理的有效实施。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由制定、实施及评估反馈共同组成的整体性过程,应做好每一环节的管控工作。企业制定出的战略如果不能有效投入使用,即是企业资源的浪费。③加强战略管理的控制。企业应该注重战略管理的反馈和评估,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控制体系,确保实现战略管理规划的预定目标。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7)

1物流资源整合程度低

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综合性服务行业的企业,需运筹水、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而我国公路、铁路、航空分别是由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交通部、铁道部及民航总局这些部门各自为政,其发展目标、规划等尚未完全实现对接。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整合社会各方面物流资源时面临一定的难度,制约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服务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面对的客户具有区域广、跨地域性强、辐射面积大的特点,而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国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各地增设多个服务网点,朝着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2物流服务的个性化特征不明显

据有关统计显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收益有85%来自基础性常规服务项目,例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而其提供的物流增值服务、信息服务等财产性服务的总收益相对很少。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看,虽能够形成较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体系,但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导致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高度物流服务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所占市场份额较小。在高利润物流服务层次上,外资或合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空间。此外,由于物流低端市场进入或退出的门槛都很低,形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过度竞争的局面,也导致企业利润较少,缺乏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物流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不高。

3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于提高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8)

在过去二十多年,企业战略管理学发展迅速,新的理论、实践模式不断出现。相对而言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则停滞不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做得不够。战略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加快我国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如何更有效益地实践“三个代表”,强化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重要战略,都需要战略管理理论的支撑和引领,因此,我国公共战略管理学亟需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本文目的是整合国内外相关论述,建立一个三极战略管理框架,带动讨论,刺激研究,使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得到跨越式发展。

一、难以借鉴国外的理论与方法

有学者认为,“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吸收、学习与创新的道路……即包括西方公共理论的借鉴”。就发展现状来看,借鉴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的确不失为我国战略管理研究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文献分析却显示,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停滞不前,在实践方面也存在重大问题,我国难以借鉴其理论与方法。

首先,国外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本质上并非战略管理,而是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一个狭隘概念,焦点在分析既定目标和编制执行方案,是自上而下及工具理性的程序。战略规划涉及分析工作、理性形思考模式与实践,逻辑性及理性形工序,是工具理性管理的一部分。相对而言,战略管理的焦点在于如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保证组织得到持续生存、发展,乃至实现组织的宏大公共目标。战略管理可分为“战略的管理”与“管理的战略”。“战略的管理”是一种综合的过程,涉及动态了解、抽象分析、智能运用等综合性及直觉性等战略思维运作的工作——包括基于全局的、前瞻性分析,拟订实现宏大目标的手段,进行动态资源调动,改变组织内外部条件与内部运作,提高组织对转变中的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这便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而如何达到科教兴国或人才强国等便是“战略的管理”的命题。

“管理的战略”则涉及既定方针与策略应用,焦点在于创造有利条件,目标是完成任务,与传统的工具理性管理分别不大。也因为战略管理可分为“战略的管理”与“管理的战略”,不少学者便指鹿为马,把理性管理误认为战略管理,或以偏盖全地把战略规划等同战略管理;也有学者掌握不足,把战略等同于政策选择,或混淆战略分析与策略分析。

有学者提出,西欧各国公共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摒弃战略规划,但事实上,战略规划还是“战略的管理”的实践核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制订及执行系统,嘲但战略拟订是西欧政客的不可分享的特权,四公共部门管理者只需考虑如何实现既定政策的目标,进行部门战略规划——即执政党构建公共组织的远景宏愿,管理者则设计项目与方案——以保证在时而缓变、时而剧变的环境中有效益地执行行动计划,达到既定目的。

战略拟订特权的不可分享保证了战略管理流于形式与战略规划的奉行。此外,美国(1993年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规定联邦政府部门必须进行战略规划,句而个别地方政府也因为成功执行战略规划而达到理想发展,故此,西欧公共部门继续进行战略规划是可以理解的。但公共部门的“战略的管理”亦因此带着战略规划的狭隘性、片面性、局部性,未能发挥战略管理的功效。

其次,有学者在介绍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时提到:“在公共管理教育领域,自从2O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学MPA及MPP等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领域(核心课程或必修课程)”。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及管理顾问正致力在全球公共管理领域推广战略管理。表面上,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教学与实践发展骄人。然而,笔者经互联网上分析美国重点大学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教学大纲,发现有两大问题:第一,教学内容与科目不符,名为战略管理的课,实则是有关战略规划或政策研究的;第二,课程所列出的参考书目并没有多少以战略管理为专题的文献,而不少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文献没有名副其实的阐述战略管理的内涵。笔者也在香港参与跨国管理顾问的战略管理项目,察觉所谓的“战略的管理”还只是“管理的战略”。总言之,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教学与实践的发展并不理想,借鉴便无从说起。

二、中国公共战略管理的特性

既然借鉴无从说起,出路便只有反思与创新。首先是要反思我国公共管理的特性。西欧国家的公共部门战略规划是在特有政治框架下进行的,以美国为例,其政治制度建基于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许多政策与战略皆为政治利益交换的结果,并没有照顾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缺乏长远利益的战略考虑。相对而言,我国政策制定权力集中,国家发展的政略清晰。是故,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是一个整体的活动,涉及的是全局的统一发展,维护的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由于我国公共管理有这样的特性,战略管理便属于系统工程,而并非西欧国家公共部门层面的战略管理或战略规划。掌握了上述整体性、全局性与统一性的特点,还需注视两个重点。

(一)整体及全局性的特质

中国的公共战略管理,性质与卓越跨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相近。许多跨国企业虽然有许多不同业务的子公司(群),但整体发展而言,政略与战略皆由总公司领导层统一制订,继而进行战略管理。此外,由于各行业环境及业务本质的独特性,故跨国企业管理层下放战略管理权利,但要求子公司(群)的战略发展和总部的吻合,并制订指标,以计量子公司(群)的战略管理对整个集团业绩表现的影响。在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管理者经过对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可以制订多层次战略,包括最高层次的总战略,第二高层次的管治性发展战略及引导协调战略等,第三个层次的功能战略——包含核心能力战略、市场发展战略、财务战略、研究战略、研究发展战略、运筹战略、购材战略、物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及资讯科技战略等;这些功能战略各自包含不同的策略及行动方案。

我国的公共战略管理也同样包含三个方面:(1)高层次的总政略,如“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2)第二高层次(为达到总政略目标而拟订)的管治性发展战略——如“(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而非什么都管),引导协调战略——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3)功能战略,即不同地域、部门、单位依照其独特职能、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功能战略的管理,目的是各尽其能,致力达到总政略目标。

(二)国家政制框架的含义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公共战略管理或国家战略管理,而没有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因为所有国家、政府、社会的部门、企业及事业组织的政略(即至高层次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拟订及执行的管治性战略与功能战略会有所不同,只因系统层次不同及部门职能有别而已。是故,在我国进行战略分析与推行战略管理,必须从系统工程角度考虑;而不同地域或部门所进行的局部性政略导向的功能战略管理,也必须和整体的战略管理相配合,有违整体政略或战略的,如宪法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的国家与公民权责,便必须修改。

总而言之,国家的政制直接影响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由于我国国情独特,故西方国家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概念在我国的应用,有必要反映我国国情的独特性,乃至客观而言,我国公共战略管理是系统工程,是一个整体的活动,在我国进行的是公共战略管理或国家战略管理,而非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三、三极战略管理模式

上文提出,我国公共战略管理的框架包含三个层次:高层次总政略,第二高层次管治性及引导协调战略,和第三层次功能战略。但这都只是从静态角度分析的结论,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尚要从动态角度考虑。自20世纪60年代,开放系统论与“新科学群”驱使社会科学家从崭新角度分析社会现象,也迫使战略管理学者从动态角度重新评估组织外部环境变迁的规律、含意与启示。因此,有不少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涉及动态了解、抽象分析、智能运用等综合化、直觉化及非理性化等思维能力的应用。在未来营运环境变得更为动荡时,战略思维便会更为重要。故此,战略思维应该是21世纪中国公共战略管理的核心属性。

此外,从开放系统论的视角看,子系统的运作——即政府、市场及社会三大子系统的任务、战略、策略与日常运作——必然影响整体中国公共管理系统的战略管理。故此,中国公共战略管理者便有三个特别任务:(1)要全面深入分析方方面面的矛盾,加以化解,使子系统能配合整体的战略发展;(2)由于中国公共管理是一个庞大系统,因此要避免主观地或频繁地推行战略管理,否则会引起反效果,如激化尚未化解的矛盾;(3)要应用工具理性管理,优化整体中国公共管理系统,使政府、市场及社会三大子系统形成一个运转如一的高效体(highperformingentity)。

第一及第二个特别任务要求战略管理者运用战略思维,了解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根本的矛盾及矛盾转化的本质、方向及速度,做出初步的政略、战略决策,继而进行相关的战略管理,即全面的环境分析、强弱危机综合分析、战略拟订、编制执行方案及战略执行等活动。

第三个特别任务则要求战略管理者重视及推行理性形管理。理性形管理是指20世纪建基于传统工具性管理理论(in_strumentallyrationalmanagemem)。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目标管理及全面优质管理,此等管理理论要求管理者从客观角度分析管理现象与现象的因果关系,从而采用符合逻辑分析的观点与假设,做出管理规划,建立机制,引用科技,制订行动方案,监管控制,评估衡量效率、效益。国外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行政问题的文献揭示,管理不善是一个普遍现象,而行政改革不断。正是为了改变行政系统非工具性理性运作的问题。换言之,我国要进行系统工程的战略管理,便必须强化公共管理系统的工具性理性管理。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在1976年介绍了理性的世界观、研究法及应用手段。西蒙论述了两个层面的理性:内涵理性(substantiverationality)和工具性理性(instrumentalrationality)。

内涵理性是有关如何理性地找出应该办好的事,而工具性理性是有关如何把事情办好。两者相辅相承:若管理者决定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却成功地应用工具性理性将不该做的事情办得很好,其后果是可以极为严重的;若管理者基于内涵理性找到应该做的事,却未能应用工具性理性把应该办的事情办好,则徒劳而无效益。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两种情况:(1)管理者能够将内涵理性与工具性理性结合,找出应该做的事而办得很妥当,是为卓越的表现;(2)决定做不该做的事情而且办得一团糟,这正是平庸世界的普遍现象,虽可笑,但无可避免。王大海教授的论文便揭示了当今中国公共管理系统的多样化问题导致战略管理变为名不符其实的过程。这反映我国急迫需要进行理性形管理,使公共管理系统的运作,趋向合理、逻辑及效能化;同时,也要致力发展战略思维能力,以便找到应该办好的事情和纠正工具性理性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管理能力及效能。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会计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将战略管理的因素引入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中,从而逐步形成战略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SMA)。在此之后,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战略管理会计。基于此,本文搜集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力图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文献综述,希望为研究战略管理会计的学者提供借鉴。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最早提出“战略管理会计”这一概念的Simmods(1981)[1]在《战略管理会计》一文中将战略管理会计描述为“对有关企业及其竞争者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和分析,目的是为了用于发展和控制企业战略”。他特别强调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结合的重要性,强调企业相对竞争者的成本竞争地位。Govindarajan和Shank(1992)[2]为了将战略与管理会计联系起来,给出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框架。Bromwich(1994)[3]认为在分析讨论竞争优势时,不应当抛开产品特性及其成本。“监控企业和竞争企业产品特性及其成本变化,正是起到了管理会计所要求的保持竞争优势的职能。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发展而不是分支。”管理会计师特许委员会(CIMA)给出的定义是:“战略管理会计(SMA)是这样的一种管理会计模式,在战略管理会计理念下,企业在重视非财务信息和内部提供的信息的同时,涉及企业外部因素的信息,也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

反观我国学者的定义,我国著名管理会计专家余绪缨(1997)[4]教授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旨在消除传统管理会计强调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而忽视企业外部环境的缺陷。王化成(1997)[5]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协助管理当局确定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规划业绩的一个管理会计分支。

上述国内外学者的定义分别从战略管理会计的目的、职能、作用等不同角度揭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本文认为,虽然以上定义在战略管理的目的上存在一定偏差,但无论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些定义都存在着更多的相似点,即战略管理会计涉及到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不同于传统的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延伸。

二、战略管理会计采用的主要方法

许多学者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了定义及描述。2000年,Guilding等人首次对战略管理会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产品属性成本计算等12种方法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Guilding和McManus将客户盈利分析、顾客细分盈利能力分析、客户生命周期盈利能力分析以及客户价值评估添加到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中。Cinquini和Tenucci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产品属性成本计算、客户会计、战略定价、竞争地位监督这7种战略管理会计方法较为常见。从1996年开始,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余海宗(2004)将预警分析、目标成本管理法、作业成本法以及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谢琨和刘思峰(2005)将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以及质量成本分析列入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中,并加以论述。

本文认为,采用什么样的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取决于企业具体的需要。企业应当在遵循 “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在考虑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战略管理会计方法。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前景

1.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障碍。邓厚平(2007)[6]从战略管理会计本身的角度指出学科本身研究与应用的难度较大、企业实施动力不足障碍了施行企业战略会计。常力敏(2009)[7]从执行的角度指出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师是另一个阻碍原因。桂玉敏(2011)[8]提出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不高,使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保障。谢薇(2011)[9]从操作的实用性角度指出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成本较高,同样导致了我国战略管理会计实践落后。由此可见,战略管理会计无论是从理论与应用,管理者与经营者人员的素质,还是成本效益的角度都存在着诸多障碍。

2.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建议。陈蔚(2004)[10]基于我国现状,提出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她指出我国应将管理会计体系纳入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之中。大力开展案例研究,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进一步发展。常力敏(2009)基于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会计实务界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指出应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良好环境,认真总结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案例。桂玉敏(2011)提出,可以利用IT技术建立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侯红勤(2011)[11]和陈蔚的观点相似,指出应在企业中推广战略管理会计。

四、小结

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提供了更多的与战略管理有关的非财务信息,改进了评价企业业绩的尺度。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及时、更有效的业绩报告。所以,合理地应用战略管理会计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虽然在推行战略管理会计的过程中会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它的优越性仍是其他方法所不可替代的。因此,深入研究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环境下的推广,对我国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Simmonds, K.(1981),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J].Management Accounting, Vol. 59 No. 4, pp.26-30.

[2]Shank, J. K., & Govindarajan, V. (1992). Strategic cost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investmen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34(1),39.

[3]Bromwich, M., & Bhimani, A. (1994). The strategic dimension.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Pathways to progress (chap. 5, pp. 125–149). London: 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

[4]余绪缨.简论《孙子兵法》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J].会计研究,1997(12):29-31.

[5]王化成,杨景岩.试论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1997(10):46-49.

[6]邓厚平.推进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J].财会月刊.2007(07):95-96.

[7]常力敏.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意义及其对策[J].长三角.2009,3(02):85-86.

[8]桂玉敏.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的理论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1 年第2 期(下):22-24.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网络战略 管理战略 网络

一、导言

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步入网络时代,它将彻底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战略行为。网络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 (Strategic Network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如《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在2000年3月出版“战略网络专集”时,编辑所评论的那样:“我们觉得认真地强调战略网络是如何影响公司的利润率问题——战略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的时机已成熟”。战略网络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但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现有的战略网络研究系统性不够,缺乏定量和动态分析及其支撑技术。为此,本文在评价现有战略网络研究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将是系统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战略网络理论与技术方法,使得战略网络理论能真正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 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 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 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 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 Cluster)、伙伴关系 (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 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 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 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 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 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 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 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 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 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 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 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

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络为好,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加强组织间信任的机制。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因,为战略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 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 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价值,这个系统绩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

转贴于 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略行为受其所在的系统制约,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依赖于整个系统。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略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对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强调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合作,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博弈过程,有合作也有竞争,并认为合作有周期性,无法持久。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四、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011-02

一、盲人摸象:游弋在整体与局部之间的战略管理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兴起是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部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兴起不仅受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也是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示范性效果下的产物。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浪潮,以钱德勒、安索夫、斯隆、明茨伯格、波特等人的著作为代表,这股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如今更有愈演愈烈之势。与此同时,战略管理本身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来,也包括我们称之为的“战略管理的悖论”。战略悖论是指在战略构成的要素中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矛盾。

目前的战略管理悖论主要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1)局部与整体;(2)现实与理想;(3)竞争与合作(4)市场环境与能力;(5)理论与实践。本文为了体现一定的针对性,主要从局部与整体这个悖论出发,具体阐释如何明白其产生的缘由及存在的形态以及如何找到战略管理悖论的消减之道,这些问题对重新认识和调整战略管理有一定的意义,也正是本文所努力探讨的问题。

管理学大师明茨伯格曾论述:“我们对战略形成的认识就如同盲人摸象,没有人具有审视整个大象的眼光,每个人都只是紧紧抓住了战略形成过程的一个局部,而对其他难以触及的部分一无所知。而且,我们不可能通过简单拼接大象的各个部分去得到一头完整的大象,因为一头完整的大象并非简单的局部相加。不过,为了认识整体,我们必须先理解局部。”明茨伯格这段话中就道明了战略管理中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战略管理的首要核心任务就是建立起对整体的系统认识,找到把握全局的方法,进而概括出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目标与战略规划。我们无法想象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战略规划是在无法正确认识整体的情况下形成的,那么战略管理无法达到预期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模糊的整体战略目标细化为明确的局部目标时,也会出现局部叠加不等于整体的结果。正如西蒙所言,人只有有限理性,不是全知全能的,因此我们无法做出最好的决定,尤其是要满足集体要求的时候,只能追求“最满意的结果”。走出战略管理悖论的困境需要正视各种悖论,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悖论并不是错误的,悖论的存在促使战略管理的利益相关人员不断反思原有理论的缺陷,并且促进战略的管理理论的推陈出新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二、整体与局部的悖论:经验性的还是逻辑性的

如果我们和莱布尼兹一样,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那么对于上帝而言,所有的问题都是逻辑性的,即问题需要借助意义分析就可以找到答案;反之,我们了解一个问题的方法只能通过实践获得,那么这个问题就是经验性的。如上文所说,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中的局部与整体的悖论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在战略规划过程中,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战略目标与人的有限性相矛盾;第二,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模糊性的总体战略目标并不能确保与局部目标的叠加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