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1:20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篇(1)

《薛瑞萍读教育理论》一书主要记录了薛瑞萍读十二本教育名著的读书心得,以及结合自己的儿童阅读课程化教学实践写出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薛瑞萍老师是一位嗜书如命,并且善于反思与写作的小学语文老师。从她的这本著作里,可以感受到薛瑞萍对阅读教育理论著作的改观,以及对儿童阅读课程化教学的重视。

一、教师要不要读教育理论

薛瑞萍虽然是个“众所周知”的书迷,但在最初,薛老师几乎是不读教育名著的,她将自己“混”得还可以的原因归结为:深厚的文学素养、过硬的教学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端正的品行、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较高的个人威信。而它们都与教育名著没有必要的联系。没有教育理论的教学生涯成就了自在潇洒的薛瑞萍,薛瑞萍承认她对教育理论的偏见和局限,但她也认为这种局限是她的优势所在。她读爱读的书,做想做的事,她读的每一本书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的教学。她在《不读者说》中提到:“不是我不读,而是暂时没有遇到我以为的可读者。”

教师要不要阅读教育理论这个“问题”,对作为一名师范研究生的笔者而言,是毋庸置疑的。从上师范院校开始,我们就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课程,我们逐渐认识了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杜威、洛克等中外教育学家,了解他们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我们从阅读他们的书籍中懂得要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懂得归懂得,我们总有一天总要去进行教学实践,那时候,我们会运用到多少教育理论知识呢?作为新手教师的我们,可能会忙于把一堂课讲好而努力地备课,生怕漏掉了哪个环节,哪还会想到教育理论呢?这是我的疑问。然而,在薛瑞萍的《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这本书的序言部分就这个问题做了解答。有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赖尔认为:“从历史的观点看,实践先于理论;并且,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多理论体系指导的理智的实践……”赖尔提出的另外两个论点是:一个很有理论的人在实践中可能会相当无能,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另外,假设理论具有普遍的优先权,将会导致不断地追本求源。由于形成理论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实践,因此,假如要理智地形成理论,将需要对先前的理论的指导,而先前的理论也要有更先前的理论的指导,如此循环往复。于是,一批又一批坐在后座指手画脚的人,便开始了无休止的追溯。还有人认为,所有的教学都要依靠理论,理论常常蕴含在教学实践之中;还有人不承认自己有任何理论意识,也拒绝使用理论,但他们无形中已经和理论有着某些联系。可见,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显然,教育理论是否能够提供帮助,这只是个伪命题;而什么样的理论能够向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帮助,这才是一个真命题。

二、教师要读什么样的教

育理论

薛老师的朋友告诉她,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开阔的人文视野、精深的专业知识、相当的教育理论。从此,薛老师开始投入理论书籍的海洋中,并在教育在线论坛发表自己的读书笔记。两年间,薛老师读了近二十本的理论书籍,记录了二十万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从而出版了《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这本书。在阅读了更多的教育理论后,薛老师让理论成为了自己反思的武器,使其来完善自己的教育实践,升华自己的教育智慧。

那么,教师应读什么样的教育理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能向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帮助呢?我们先来看看薛老师都读了哪些理论。

薛老师拜读的是中国教师行业中知名度和受欢迎度最高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还有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可以说是这两本书让薛老对教育理论书籍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主动地、阅读,如洛克的《教育漫话》、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崔利斯的《朗读手册》等中外教育名著。薛老师每读一本书,都是在寻找与自己教学理念相契合的教育理论。每每读到与自己的教学理念类似的地方,她都会兴奋不已,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理论依据的,这让她增强了自信心,也让她更加坚定信念做自己想做的教育。

所以,教师选择阅读什么样的教育理论,首先要明确自己当前的教学状况,明确自己在教学中最欠缺什么,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论书籍。一般师范生都读过“苏大师”的《给教师的建议》,如果能把书中的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起来,相信新手教师们会少些抱怨,减轻些疲惫,会收获更多惊喜和工作激情。

三、教育理论对薛瑞萍儿童阅读课程化教学的影响

薛瑞萍阅读过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后产生了许多教育感悟,也为她的儿童阅读课程化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通过阅读《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这本书整理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对薛老师教学产生主要影响的观点:

1.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的阅读教学观

薛老师在读理论书籍之前就开始了儿童阅读课程化的教学实践,当她开始读教育理论后,她的那些实践案例就成了教育理论的有力佐证,同时薛老师也在不断吸纳教育理论智慧、确认并完善自身教育实践的完整过程。薛老师深知培养孩子们读书的习惯和能力是多么重要,课外阅读需要真真切切的“抓”和日不间断的“熏”相结合起来,才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力量。薛老师每天都会拿着一本课外书在教室里读,让学生们看到老师读书的样子;也要求学生们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方便随时阅读;还建立了班级书库,每天早上学生们都等着教师来给他们换书。对于薛老师和她的学生们而言,阅读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阅读带给他们充实而快乐的时光,不像现如今的一些错误观念,认为读课外书就是浪费学习、考试的时间,认为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美国教育家施道弗说:“阅读时用于眼球移动的时间仅占5%,其余95%的时间用于思维。”可见,阅读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所以,薛老师说阅读能力就是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

2.倡导亲子共读的教育理念

薛老师以孩子为媒介,将她的教育思想传到家长的耳朵里、心里,倡导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薛老师认为,如果自己都不能保证在书桌前坐半个小时,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坚持六七个小时艰苦的学习呢?现如今,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生活中,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在于教育,而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B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并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只有父母做到在家里面爱阅读,孩子才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并爱上阅读。

3.心平气和的教育观

薛瑞萍在教一年级时经常会给孩子们听民族音乐,为的是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再上课。只有静,才适合读书、适合思考。薛老师讲课声音小而且柔和,并要求学生读书用心并且轻声。薛老师会反复表扬安静看书的孩子,培养学生的平心静气。薛老师认为如何让学生信服教师,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语言要丰富,用语言的优美吸引学生。如何做到心平气和地教育,最关键是要做到日不间断地读书以充实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语言新鲜、洁净、有趣味,学生们才会喜欢你。只有有学识才会受到学生的崇拜、尊敬,也只有学识才会让教师和父母能够心平气和地爱孩子、包容孩子,而教师和父母的平心静气必定也能影响孩子们。这方面,薛瑞萍老师做得极为出色。薛瑞萍老师是一位极具思想的小学语文老师,不仅仅书读得多,而且能够将“心平气和”的教育思想运用到自己课堂中,运用到教学管理当中。薛老师认为,读书使知识和趣味相互融合,见解和品性也依次增长,由此形成的习惯,会渐渐成为性格,最后成为一辈子的心平气和。

薛瑞萍老师在《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中讲述了许多关于带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小案例,从一个个小小的实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薛瑞萍老师也是不断在探索一条适合一年级孩子的教育之路以及课堂教学秩序管理之路。最终,薛老师找到了最适合的方式,即心平气和地、真诚地与孩子们交谈,与家长们沟通,所以也才有了这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问世,好多家长和小学教师,尤其是带一年级的教师读完这本书后,都开始尝试着心平气和地面对学生们,跟随薛老师的步伐,开展教育。

四、结语

薛老师的儿童阅读课程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长期的引导、学生的日积月累、家长的积极配合,阅读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孩子们在儿童阅读课程化的道路上必将硕果累累。而教师能做的和最该做的,就是激发、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品位。真正的阅读要从儿童开始,所以,笔者希望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尝试着从一年级开始坚持日有所诵,每天都能诵读经典。从某种意义来讲,让孩子热爱阅读,就是让孩子热爱生活,就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上明亮的底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这比取得多少成绩分数更为重要。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们真正开始实践儿童阅读课程化的教学,请记住这句话:我爱故我行,行行重行行。身为语文教师,只有你爱这种教学模式,你才能有信心和耐心一直做下去,愿我们语文教师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自己又热衷的阅读教学模式,守望书香,行你所愿。

参考文献: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篇(2)

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定向。这个定向的前提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五千年文化所形成的意识形态,这一点非常重要。中国的德育只适合中国,但是在方法上,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西方教育的长处,从历史的渊源和教育理论来说,中国的道德教育是世界的先河。早在先秦时期开始,中国就有了最早的道德教育;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开始走向神台,统治阶级需要用一种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言行,从而满足阶级统治的需要。但这不是今天我们讨论的道德,那是一份开始,虽然岁月沉淀了太多的苦难,但是我们仍然相信,没有过去的萌发就不会有今天的收获。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孔孟显然代表了中国道德思想的开始。重教育、重礼节,味有读书高,早已深入学生的思想,但是现在的学生,早已远离了对读书的敬畏,因为不读书也可以过得很好,父母完成的积累足可以让第二代人生活的舒服。

一、是什么让我们变得“急功近利”

要认识到这个急功近利,我们还是要回到社会的基本层面。当前,我们国家处于一个社会的大转型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显然让一切的事物开始围绕着金钱,钱本来并不是邪恶之物,但也是不可推崇之物,钱就是等价交换的物品,然而把钱定义于人生的一切,显然是一种道德的缺失。这种缺失是基于价值观的走偏,也有很多人会举例出钱的重要性,这里不是讨论钱重要性与否,是讨论钱而发思的问题,钱催生了钱文化,钱也催生了贫富的差异,有差异就会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生活目标。我们的学生开始变得不尽相同,学生的改变是源于家长和教师的改变,从过去我们教师会说读好书将来能考上大学从而出人头地到读好书将来可以挣更多的钱。国家为了搞好经济建设需要更多的人才开始扩招,而有些学校开始为了钱扩招。扩招以来,围绕着经济建设开设了相当数量的专业,部分学生学而不精成为时代的一个“新名词”,学生进入学校开始为了“钱途”而努力,从而使德育教育远离了本该属于我们基石的文化,远离了本该属于教育工作者启迪和引导的变为了由市场决定一切,人才与道德不是一个等同的符号;当我们发现了德育工作的不足,开始重视,开始提出各种德育教育重要性的理论,包括引进西式教育的理念和泛亚洲范围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这一次,我们远离的更狠,直接就开始进行德育的专项工作,开始德育课程,配个教师,一年学个几节课谓德育。这种急功近利,让道德在学生的心中变得更不重要了,因为学生完全意识到学校不重视,只是现在为了迎合全社会的德育要求而临时抱佛脚,这能有什么样的效果呢。据了解,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是年年在下降,学生之间攀比成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奉献、没有爱心、没有博大的爱国情操。

二、德育工作“急功近利”的原因分析

从德育的急功近利研究深入后,我们也发现了学生的急功近利,而这二者是相互依托,相互作用的。当然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相对要低调和纯朴些。大多数能遵规守纪,服从管理,愿意学习,相当一部分人的德育和管育基础肤浅和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知学习的目的

学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就像老师不知道明天上什么课一样,非常让人震惊,但是得确许多学生并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理想不明,这与学生的浮躁好动有关,造成没有明确的理想,不知读书为什么。那么,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是源于家庭;特别是条件较好的家庭,学生根本就不会去想将来怎样过。即使有理想,也很短浅,且不牢固,一般是功利性的,以挣多少钱或者当个官威风,等等。没有目的就不会去驾驭学习,只是混日子。

2.没有道德基础教育。学生在道德教育方面理应从家长那里首先获取,然后由学校引导最后定性;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学生、家长、学校并没有形成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有机体,学校还是以学习成绩为定性,总以为学习好的学生道德自然会好,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全部,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也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许多学追求个飘浮怪异,作风放荡,习惯差,少数人抽烟喝酒,甚至男女生在一起酗酒,早恋现象较普遍,打架斗殴事常有发生;学习很不主动,除上课外,课后及双休日在校很少有人看书学习,有的甚至上课没精打采,无故迟到缺席现象时有发生,虽经多次教育和严加管束,但反复性大。

3.没有德育体系。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以政治为中心,上面来了什么文件就去落实,这几年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就开始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再前几年提倡学生有一技之长,就开始开设应用性课程,学校没有长远对德育的规划,特别是在德育教育中不肯投入,没有形成家长、学校和学生三方互动的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德育工作上,对一项措施、一项活动没有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不懈抓下去的耐心。盲目追随大流,流于表面上的教育。

三、克服德育工作“急功近利”的措施

1.建立德育工作三方联动体系

德育工作应该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开始和重中之重,没有比活着更有尊严让人觉得重要,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也是没有尊严的,一个没有尊严的人是被社会所抛弃的。然而,光靠一方力量是不够的,也是无法完成的,所以需要一个体系的建设来完成这项工作。摒弃短期、功利性的德育方式,坚持从长远出发抓养成,是德育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具体可以分三步走:首先,学生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以事论德;其次,家长要潜移默化地言传身教,特别是要让学习从一开始就要养成一种道德的习惯。第三,学校要给予学生道德的常态跟踪和引导。别害怕学生犯错,只怕教师没抓住教育契机,让学生多去自主体验,好好引导学生改错,不要把养成教育技能化,而应把养成教育人格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德育过程中的短期行为,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

2.让我们一起放下“急功近利”

德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一项长期工作,它不能是政治的炮弹,更不能成为舞台上的表演,它是需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因为德育工作是塑造心灵、提升品质的一项工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做一些华而不实的行为。而作为学校更是要为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教师的精力应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注重学生的道德观形成,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不会是纸上谈兵。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篇(3)

教育政策的环境分析可以提高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对于改善具体教育政策的环境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构成了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对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做出制定、执行、调整或终止具体的教育政策等决定,不断改进教育政策的实施,使教育政策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同时为其他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政策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国际环境4个大的范畴。本文从这4个方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引起相关政策制定者的重视,不断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对其他教育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影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具体如下。

一、政治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因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对国民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等方面,反应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中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目的的要求、性质的要求、方向的要求等。

1.目的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国际化趋势也更加明显,政治上的快速发展有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方面,但也产生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压力加大、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等问题,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大量新的社会心理问题、个体心理问题及精神卫生问题。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来保障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缓解因心理健康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目的的确立是首要环节,贯穿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始终。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咨询、辅导等方式,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性质的要求。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首先必须符合我国政党的先进性,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在这些基础上,将国内外心理健康领域所获得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应用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变化,主体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性质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酝酿期,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地学校纷纷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或机构。90年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规范、政策,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21世纪,各类学校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3.方向的要求。

我国当前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国民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素质,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指导作用,这反映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要求。

二、经济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经济因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等方面,反应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中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财政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等。

1.财政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将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大。财政投入,也是各级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部门的必要支持,有了财政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场地、经费等都可以落实,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顺利执行。

2.社会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极大地改善,从最初的基本满足温饱,到现在基本实现小康型社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后,人们便开始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是其他一切需求的中心。人们从意识层面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排斥到接受,心理健康不断受到国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如雨后春笋,在国家投资开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各种民营、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工作室也开始繁荣发展,形成了一个全社会互补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文化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机构、场地和教育培训设备等。物质文化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同时发生关系,具有个体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不同主体却具有同样的价值观,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创建健康、有序、和谐的社会。

3.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制度文化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直到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出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民间推动向官方主导发展, 从基层探索上升到国家有计划地推进。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质量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政策依据。

四、国际因素分析

从心理学独立于哲学开始,国际上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尤其在当代国际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是重视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国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反应了一个国家的先进程度。国际因素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全球化趋势加剧了全球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断出现、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分支机构和教育体系扩展到国内等。

1.全球性心理健康问题加剧。

人类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近100年的发展超过了以往所有时期。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纵观各国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和报道,抑郁、焦虑、自杀等都成上升趋势,各国都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学者也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地解决社会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但相对而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较其他国家更完善,国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可度也比较高,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理论和实践仍然不能解决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2.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经验层出不穷。

从心理学独立于哲学学科开始,在美国、德国、俄国等就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学派,在相互辩论和融合中不断推陈出新。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最初的几个学派到现在的百家争鸣,成立了很多理论支持的心理学会,不断提出具备实践价值的理论,以此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引入。

国外心理学的发展较早,所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和体系,很多国际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始到国内设立分支机构,以扩大其理论的影响力。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可以更多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研究,逐渐提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不够健全,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明显不足,需要我国心理工作者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并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同样加以重视,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和政策评价等过程全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管理,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篇(4)

体育教学理论来源于体育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现代体育教学的理念就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现代体育教学理论流派众多,各有特色。但体育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检验其优劣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是否真正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1当代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阶段

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起始于上世纪20年代,发展于50年代,于8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90年代开始构建独立的理论体系。中国成立以后掀开了中国当代体育教学理论的篇章。

1.1引进学习阶段(1949-1958)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翻译苏联体育教育理论教材,我们国家邀请苏联的学者来讲学,并将他们的体育教学原则、教学法原理运用到我国的体育教学中,苏联的体育教学理论在我国全面推开。体育教育理论中的主要部分是苏联体育教学理论,它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自然科学基础是巴甫洛夫学说,学科体系基础是凯洛夫教育学理论。该理论着重提出体育教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强调课堂组织纪律性,突出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苏式体育教学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在理论上忽视了与体育教学理论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科学的作用;其次,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及中国的特殊国情;再者,在这个特殊时期,由于教师对新的教学理论不熟悉,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任其发展的问题,教学大纲与教材不能顺利实施。

1.2独立探索阶段(1958-1966)

我国主张建立自己的体育教学理论体系始于1958年,那个时候我国逐步开始重视本国的体育教学状况,慢慢从全面学习苏式理论中转变过来。我国学者以教学理论为主要组成部分,先后于1961年、1963年编写了体育学院本科、中等体育学校通用体育理论教材。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在学习苏联理论和独立探索自己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之后还对中小学体育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学生的健康和体质被作为重点。

但是在这一时期,还没有明确给出体育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1.3受挫停滞阶段(1966-1979)

在这期间,由于“”的影响,中国各方面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这场由文化领域发端的“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关于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也被迫中断。

1.4改革开放后体育教学理论的新发展(1979-)

(1)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包括经济、教育等,这给我国的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希望。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教委、体委加强体育研究机构建设,及时着手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新的教材。而对外开放政策带来了各种体育学术论文报告会和体育教学现场观摩会,使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者接触到了更多更新的体育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开扩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我国的体育教学理论呈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1983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专著,标志者学校体育学从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简明体育教学法》与《体育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体育教学论开始从学校体育学、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篇(5)

青年学生是革命运动“首先觉悟的成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首先也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①在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中,是青年学生和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最先找到并最先在中国大地上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渐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遵循马克思主义原则,把青年看作自己的助手和后备军,始终同广大青年学生保持着紧密联系。从此,广大青年学生就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建党9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不同的方针和政策,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播撒理想的种子,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历史经验。

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要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加强党对革命事业的领导。不同历史时期,党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不尽相同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革命根据地,党先后创办了苏维埃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等新型大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指导方针,以革命实践为课堂,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统治区,党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生运动,组织和推动青年学生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和学习马列主义,并在一些大学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课程,办刊物和各种补习班宣传介绍马列主义,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明确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认清新军阀的反动腐朽和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批青年学生在党的正确指引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党教育青年学生抵制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并在高校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体系。这个时期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而发生变化。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②所谓德,强调:“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③这一时期,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思想为内容,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根本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党与时俱进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学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先后走进课堂,这些理论成果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个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执政兴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90年以来,党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始终与时俱进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青年学生,在每―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带领青年学生顽强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开展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回顾历史,中国青年学生正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觉悟并团结起来,在爱国主义的激情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初,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危难时刻,吹响了爱国主义的号角,先进的爱国学生一方面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为己任,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的卖国行径的艰苦斗争之中,一方面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带领广大青年学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篇章。新中国建立后,党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学生,把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建设新中国、保卫新中国成为当时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年学生,把爱国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起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

90年以来,党始终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始终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自觉地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自觉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党始终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把爱国主义与国际视野联系起来,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为祖国、为人民奉献青春和才华。

始终紧密结合实际开展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不是对‘彼岸世界’的一种论证,而是对‘此岸世界’的现实关注。”④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活而不至于变成空洞的教条,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党在对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党在延安时期关于干部学校的决定中提出:“学生的是否真正领会(理解、认识、懂得),以学生的是否善于应用为标准。这里所说的应用,是指用马列主义的精神与方法分析中国历史与当前的具体问题,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使学生养成这种应用的习惯,以便在他们出校之后,善于应用马列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去分析问题与指导实践。”⑤1956年8月高等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考试评分问题的意见》,指出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种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而非书本的死记硬背。所以,必须使学生学会区分马列主义的字句与马列主义的实质,领会这种实质,并将这种实质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避免空洞的学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联系青年学生自身的思想实际,关注青年诉求,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剖析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为青年学生解疑释惑,在解决青年学生诉求中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更多青年学生选择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引自己人生的成长方向。

90年以来,党始终理论联系实际,在国际政治风云和经济变幻情况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教育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识。

始终依托青年团组织开展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青年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把青年吸引到各种先进的组织之中,是无产阶级政党争取革命事业胜利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积极地帮助青年建立自己的先进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了发展党员的办法,并决定各地区都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从团员中提拔进步分子入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革命阶段中,革命任务不同,青年团名称也不同。从1920年到1925年,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1925年到1936年,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1936年到1949年,党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里组织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主青年联盟、民主青年团等组织。这些组织都是党在各个革命阶段领导青年运动的组织,是历次学生运动的核心。解放以后,1949年正式成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青年团明确宣布“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根据革命需要不断制定新的政策,并据此调整青年团组织的任务,甚至重新设立新的青年组织以顺应形势的要求,从而使其领导下的青年组织始终能够符合革命需要。1949年元旦党中央的《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中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是党以马克思列主义教育青年的学校”,团的基本任务“在于有系统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从革命实践中不断地教育自己的团员和青年群众,同时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组织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加我党和人民民主政府所号召的各种运动”。⑥建国以后,广大青年学生在团组织带领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支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力量,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组织,作为党联系青年群众的纽带,无论是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带领广大青年群众发挥了巨大作用。

90年的历史证明,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必须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沿着党指引的道路前进,共青团才能经得住任何困难与挫折,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在任何艰苦复杂的环境下都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始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史,实际上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青年的历史。

从建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近30年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创、形成和发展的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革命根据地的新型学校和统治区的大学中进行。在这些大学中,党紧密结合革命斗争的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指导方针,以革命实践为课堂,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从新中国初期到“”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奠定和曲折发展时期。50年代初,在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大力批驳旧的教育思想观念,一方面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有力地推动了、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和政权建设等政治运动的顺利进行。“”十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受挫时期,正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被迫取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各类高等学校的必修课;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新中国大学区别于旧中国大学,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区别于资本主义高等学校的重要标志。”⑦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1994年1月24日,提出:“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教育系统要编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材,作为学校政治课的主要内容。”⑧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要求。1994年8月3I日,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⑨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明确要求在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程,系统讲授邓小平理论,要求整个“两课”课程体系要围绕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邓小平理论这一中心内容展开。党的十六大把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当代青年学生,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90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党不断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方案,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和教学方法,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成为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作者单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本论文为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课题编号:10JDJNJD076)

注释

①《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604页。

②③《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第204~244页。

④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光明日报》,2009年08月04日。

⑤何东昌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673页。

⑥郭军宁编:《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新华出版社,1991年6月,第34页。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篇(6)

教育游戏主要指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和传统的游戏活动。传统的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和体育教育活动中经常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游戏类教育软件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但关于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研究却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20世纪 80 年代,Bowman 开始尝试将电视游戏(Video Game)整合到教学设计中。

美国著名的游戏设计师、教育专家 Marc Prensky在2000年出版的《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基于数字游戏学习的概念、效果以及在教育、军事和培训中的应用和对于孩子们学习、成人的工作产生的作用。并预言21世纪的学习革命不是课程的数字化,学习的网络化,也不是无线、宽带、即时学习或学习管理系统的出现,而是学习不再伴有“痛苦”。游戏与教育的结合将改变“学习是苦差事”的传统看法,实现“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理想状态。国内关于计算机和网络类教育游戏的关注和研究基本上从本世纪初才开始,2004年,上海盛大公司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5周年制作的教育游戏软件《学雷锋》再次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对教育游戏的普遍注意。为了解我国教育游戏的研究状况,我们采用量化统计的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所有关于教育游戏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探析我国 “教育游戏”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

1研究论文统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对1979—2007年12月以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6个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关于“教育游戏”方面的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检索项用的是“文献标题”,检索词为“教育游戏,统计核心期刊文章数量时,我们使用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项为“篇名”项,文献范围限定在“核心期刊”。

2关于“教育游戏”有关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1) 研究文献数量庞大

关于“教育游戏”有关的研究论文调查显示(如表1),从1979—1998年,没有检索到关于“教育游戏”的文献,1999—2007年,共检索到418篇文献,平均每年产生学术论文将近47篇,其中学术期刊共发表研究论文312篇(核心期刊22篇);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5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收录论文29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10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62篇。

(2) 研究和关注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年产生研究文献的数量变化趋势(如图1)来看,连续8年来,我国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1999年,共检索到12篇文献,其中有8篇文章与幼儿教育有关,占本年文献总数的2/3;2000年,共19篇,其中有10篇文章与幼儿教育有关,将近占本年文献总数的1/2;2001年,共14篇,其中4篇论文与幼儿教育有关。从1999—2001年的论文数量和研究内容来看,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教育阶段,因而可以看作是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起始阶段。从2002年起,研究文献数量剧增,研究内容逐渐引起研究生们的关注,研究文献中陆续出现了优秀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说明我国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教育游戏的研究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3) 研究关注点分析

① “教育游戏”研究的起始阶段

1999—2001三年间共45篇,研究内容比较浅显,其中50%的文献主要研究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约占1/6的文献关注点基本集中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传统游戏运用的特点、途径、优势和教育功能等方面;其余文献主要集中在“传统教育游戏”的概念、推广和应用等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从适用学段来说,主要指导幼儿教育,对大学和中小学的教学影响不大;从学科教学来看主要应用于体育教学,其他学科教学中教育游戏的探索较少。但是,这个阶段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教育游戏的研究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② “教育游戏”研究的迅速发展阶段

从2002年起,我国对“教育游戏”的研究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研究内容日趋丰富,研究关注点由幼儿教育和体育教育逐渐扩展到理论研究、学科研究、幼儿教育、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游戏、教育软件、拯救游戏沉迷者、国外“教育游戏”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研究等方面(如图2)。

关于教育游戏的理论研究是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基础,也是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主要内容,统计中共检索到文献156篇,占该阶段研究文献的41%。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游戏引发的教育改革、教育作用与价值、教育中计算机游戏的设计、开发、发展、应用等。

教育游戏与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传统游戏在幼儿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应用,重要作用和价值等;同时,通过翻绳游戏、沙盘游戏、换水游戏、泥土游戏等实践活动探究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研究成果涉及面广,内容充实,数量可观,说明游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引起了教师的普遍关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同步迈进,既为教育游戏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为教育游戏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2002—2007年,关于教育游戏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如表2)总体来看研究数量太少,且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科学课程上,说明关于教育游戏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中的潜力还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教育游戏与素质教育的研究文献只有10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游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游戏对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发展、教育游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

教师们打破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利用教育游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网络游戏得到启示,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运用沙盘游戏、体育游戏、户外游戏等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和实践,探讨儿童心理游戏辅导的方法,虽然这一领域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但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已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悄然而起,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完成“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于网络游戏、教育软件的研究文献有13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游戏的开发,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教育特点、教育应用和功能、教育案例分析等。

拯救游戏沉迷者的研究主要有:青少年玩游戏的动机分析、影响分析;对游戏者的警惕教育、安全教育、教育策略、教育改革;针对游戏沉迷现象进行游戏开发的策略研究,救助游戏沉迷者的建议、方法等。 国外教育游戏经验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游戏网站介绍、教育游戏软件的比较分析;美国幼儿游戏教育经验研究(如:培养儿童读写能力、逻辑数学思维能力、音乐教育等);德国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和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中的方案教学等经验研究。相关调查研究主要有游戏爱好者的个人特性分析、游戏在教育中的应用途径、应用现状和前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方面。

3对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思考

(1) 加强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的转化

通过对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理论研究文献与实践研究文献之比为12:1,说明我国对教育游戏的研究依然重理论、轻实践。目前,人们对教育游戏在教育中的功能、应用特点、教育游戏与教育等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因此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该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应用等实践方面的研究,力争使理论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实践,用实践研究的成果去指导教育游戏的开发和发展。

(2) 加强教育游戏与学科教学或学习的结合

我国教育游戏与具体学科相结合进行教学和学习的研究文献和实践应用都很少,教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的研究文献虽然有23篇,但这些论文都是基于传统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育游戏与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文献更少。因此,加强教育游戏与学科教学或学习相结合尤其是与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结合应该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另外,要注意将研究中产生的成功案例进行推广,供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只有教育游戏与学科教学或学习相结合,教育游戏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寓教于乐和乐学才能变成现实。

(3) 深入探究游戏教育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和新型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游戏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师生角色,主动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益,这是教育游戏学习环境中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深入探究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和新型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今后应该将其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4) 总结传统游戏教育的经验和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和体育教育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和范例嫁接到教育游戏软件的开发中,同时借鉴国外教育游戏开发和教学的经验,在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引领下,游戏教学将会对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变革。

(5) 加强“电子游戏”向“教育游戏”的转换,解决游戏沉迷问题,实现游戏的教育价值

“电子游戏”使广大青少年如痴如醉,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给学生的教育和学习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电子游戏在玩家动机、兴趣激发、持久注意力、情境感染等方面的设计策略完全可以为教育游戏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开发者加强“电子游戏”向“教育游戏”的转换,既可以解决青少年的游戏沉迷问题,又可以实现游戏的教育价值,在教育市场上会把游戏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好,也可以实现企业盈利和学生教育的双赢。

(6) 教育部门积极支持和正确引导,探究新型教企合作形式

2004年底,上海市教委公开向社会征集网络益智游戏,中标产品将由教委免费向下属1500所中小学推广。这在当时教育界和游戏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同时也传递出一个信号——教育部门开始定制需求,以引导教育游戏企业的研发方向。[4]在教育游戏开发的过程中,教育部门要积极支持和正确引导,加强教育部门与游戏开发企业之间的合作,发挥各自功能,探究新型教企合作形式,在优化产业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才环境等方面形成合力。[5]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篇(7)

关键词:教育游戏;理论研究;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教育游戏主要指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和传统的游戏活动。传统的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和体育教育活动中经常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游戏类教育软件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但关于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研究却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20世纪 80 年代,Bowman 开始尝试将电视游戏(Video Game)整合到教学设计中。

美国著名的游戏设计师、教育专家 Marc Prensky在2000年出版的《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基于数字游戏学习的概念、效果以及在教育、军事和培训中的应用和对于孩子们学习、成人的工作产生的作用。并预言21世纪的学习革命不是课程的数字化,学习的网络化,也不是无线、宽带、即时学习或学习管理系统的出现,而是学习不再伴有“痛苦”。游戏与教育的结合将改变“学习是苦差事”的传统看法,实现“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理想状态。国内关于计算机和网络类教育游戏的关注和研究基本上从本世纪初才开始,2004年,上海盛大公司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5周年制作的教育游戏软件《学雷锋》再次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对教育游戏的普遍注意。为了解我国教育游戏的研究状况,我们采用量化统计的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所有关于教育游戏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探析我国 “教育游戏”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

1研究论文统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对1979―2007年12月以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6个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关于“教育游戏”方面的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检索项用的是“文献标题”,检索词为“教育游戏,统计核心期刊文章数量时,我们使用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项为“篇名”项,文献范围限定在“核心期刊”。

2关于“教育游戏”有关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1) 研究文献数量庞大

关于“教育游戏”有关的研究论文调查显示(如表1),从1979―1998年,没有检索到关于“教育游戏”的文献,1999―2007年,共检索到418篇文献,平均每年产生学术论文将近47篇,其中学术期刊共发表研究论文312篇(核心期刊22篇);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5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收录论文29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10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62篇。

(2) 研究和关注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年产生研究文献的数量变化趋势(如图1)来看,连续8年来,我国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1999年,共检索到12篇文献,其中有8篇文章与幼儿教育有关,占本年文献总数的2/3;2000年,共19篇,其中有10篇文章与幼儿教育有关,将近占本年文献总数的1/2;2001年,共14篇,其中4篇论文与幼儿教育有关。从1999―2001年的论文数量和研究内容来看,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教育阶段,因而可以看作是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起始阶段。从2002年起,研究文献数量剧增,研究内容逐渐引起研究生们的关注,研究文献中陆续出现了优秀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说明我国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教育游戏的研究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3) 研究关注点分析

① “教育游戏”研究的起始阶段

1999―2001三年间共45篇,研究内容比较浅显,其中50%的文献主要研究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约占1/6的文献关注点基本集中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传统游戏运用的特点、途径、优势和教育功能等方面;其余文献主要集中在“传统教育游戏”的概念、推广和应用等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从适用学段来说,主要指导幼儿教育,对大学和中小学的教学影响不大;从学科教学来看主要应用于体育教学,其他学科教学中教育游戏的探索较少。但是,这个阶段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教育游戏的研究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② “教育游戏”研究的迅速发展阶段

从2002年起,我国对“教育游戏”的研究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研究内容日趋丰富,研究关注点由幼儿教育和体育教育逐渐扩展到理论研究、学科研究、幼儿教育、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游戏、教育软件、拯救游戏沉迷者、国外“教育游戏”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研究等方面(如图2)。

关于教育游戏的理论研究是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基础,也是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主要内容,统计中共检索到文献156篇,占该阶段研究文献的41%。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游戏引发的教育改革、教育作用与价值、教育中计算机游戏的设计、开发、发展、应用等。

教育游戏与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传统游戏在幼儿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应用,重要作用和价值等;同时,通过翻绳游戏、沙盘游戏、换水游戏、泥土游戏等实践活动探究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研究成果涉及面广,内容充实,数量可观,说明游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引起了教师的普遍关注,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同步迈进,既为教育游戏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为教育游戏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2002―2007年,关于教育游戏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如表2)总体来看研究数量太少,且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科学课程上,说明关于教育游戏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中的潜力还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教育游戏与素质教育的研究文献只有10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游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游戏对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发展、教育游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

教师们打破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利用教育游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网络游戏得到启示,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运用沙盘游戏、体育游戏、户外游戏等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和实践,探讨儿童心理游戏辅导的方法,虽然这一领域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但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已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中悄然而起,成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完成“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于网络游戏、教育软件的研究文献有13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游戏的开发,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教育特点、教育应用和功能、教育案例分析等。

拯救游戏沉迷者的研究主要有:青少年玩游戏的动机分析、影响分析;对游戏者的警惕教育、安全教育、教育策略、教育改革;针对游戏沉迷现象进行游戏开发的策略研究,救助游戏沉迷者的建议、方法等。

国外教育游戏经验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游戏网站介绍、教育游戏软件的比较分析;美国幼儿游戏教育经验研究(如:培养儿童读写能力、逻辑数学思维能力、音乐教育等);德国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和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中的方案教学等经验研究。相关调查研究主要有游戏爱好者的个人特性分析、游戏在教育中的应用途径、应用现状和前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方面。

3对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思考

(1) 加强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的转化

通过对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理论研究文献与实践研究文献之比为12:1,说明我国对教育游戏的研究依然重理论、轻实践。目前,人们对教育游戏在教育中的功能、应用特点、教育游戏与教育等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因此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该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应用等实践方面的研究,力争使理论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实践,用实践研究的成果去指导教育游戏的开发和发展。

(2) 加强教育游戏与学科教学或学习的结合

我国教育游戏与具体学科相结合进行教学和学习的研究文献和实践应用都很少,教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的研究文献虽然有23篇,但这些论文都是基于传统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育游戏与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文献更少。因此,加强教育游戏与学科教学或学习相结合尤其是与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结合应该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另外,要注意将研究中产生的成功案例进行推广,供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只有教育游戏与学科教学或学习相结合,教育游戏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寓教于乐和乐学才能变成现实。

(3) 深入探究游戏教育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和新型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游戏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师生角色,主动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益,这是教育游戏学习环境中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深入探究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和新型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今后应该将其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4) 总结传统游戏教育的经验和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传统游戏在幼儿教育和体育教育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和范例嫁接到教育游戏软件的开发中,同时借鉴国外教育游戏开发和教学的经验,在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思想的引领下,游戏教学将会对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变革。

(5) 加强“电子游戏”向“教育游戏”的转换,解决游戏沉迷问题,实现游戏的教育价值

“电子游戏”使广大青少年如痴如醉,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给学生的教育和学习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电子游戏在玩家动机、兴趣激发、持久注意力、情境感染等方面的设计策略完全可以为教育游戏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开发者加强“电子游戏”向“教育游戏”的转换,既可以解决青少年的游戏沉迷问题,又可以实现游戏的教育价值,在教育市场上会把游戏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好,也可以实现企业盈利和学生教育的双赢。

(6) 教育部门积极支持和正确引导,探究新型教企合作形式

2004年底,上海市教委公开向社会征集网络益智游戏,中标产品将由教委免费向下属1500所中小学推广。这在当时教育界和游戏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同时也传递出一个信号――教育部门开始定制需求,以引导教育游戏企业的研发方向。[4]在教育游戏开发的过程中,教育部门要积极支持和正确引导,加强教育部门与游戏开发企业之间的合作,发挥各自功能,探究新型教企合作形式,在优化产业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才环境等方面形成合力。[5]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篇(8)

自从2O世纪9O年代建构主义思潮输入中国后,我国沿袭的传统苏联教育学的教育思想受到了严重冲击,但由于以高考为指挥棒的一系列体制的原因,至今的主流教育模式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但是,在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之间产生了这样的争论:21世纪的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存在即合理”的理念来说,我们的教育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比较“合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应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作了明确定位,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了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的教育改革在引进多种先进教育理论来指导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新理念的引入对课程管理者的原有课程管理模式带来了冲击,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资源需求使原先对于课程资源管理的经验已经不能适应建构主义(学生中心)对课程资源的需求。

回顾我们的教育理念,在建构主义传入中国之前,我国的教育是以行为主义为主,认知主义为辅的教育模式。在东部、中部的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受到资金和政策的扶持,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和课程管理者有机会和条件接触新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改革思潮的推动下,认知主义的教学模式比较盛行。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逐步开展学习策略、记忆策略和有效学习方法的教学。但不论是行为主义还是认知主义,都是教师主导,学生服从的教学模式,不论是知识还是学习方法,都是教师主导的教师中心模式,没有做到个性化的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同样,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对课程资源的需求,依然是几十年不变的需求,一个传递知识的老师、一支粉笔、一个黑板、一套演示用教具和等待接受“信息”的学生,对这些课程资源管理的经验也是一代代沿用下来。

通过对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历史的回溯和比较就会发现两个“中心”对课程资源的需求程度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管理问题。

一、教师中心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教师中心教学文化的历史从人类诞生就已经开始。在原始社会阶段,教育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离,教学活动与各项劳动紧密相融,那时以长者为师、能者为师、贤者为师,教学采用“师徒式”的方式,长辈在实践中教给晚辈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教导晚辈学习氏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规范,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以长辈为师、以长辈为中心而确立的。

进人奴隶社会阶段,中国最早的“师”其实就是军队的管理者,他们不仅要教射、御等战斗技能,还要传授礼乐、书和数这样的生活技能和日常礼仪。因此,中文中教师的“师”和表示军队的“师”是一个字。到了封建社会阶段,中国更加重视教师中心教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最有名的莫过于“天地君亲师”的排位,特别自汉代以后儒学奠定了正统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地位更加按照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予以强化了。隋唐时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从国家法律层面强化了教师中心教学的权威,儒学思想通过层层的考试灌输到每个读书人的头脑中,统一了他们的思想,稳固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所以,韩愈在《师说》中才会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古代教师中心教学文化实质是通过师的权威来传递封建大一统的思想,灌输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意识。到了清代雍正年间至乾隆早期的“文字狱”,已经将文化作为专制统治工具的做法推到了极致。到了民国时期,赫尔巴特的“三段教学法”经日本引入中国。建国后,凯洛夫教育学中“大教学,小课程观”的理念又深入教育实践过程中。传统的封建主义教师中心观,被科学、民主的教师中心观所取代。

欧洲的奴隶制社会阶段,承担教师职责的是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奴隶,他们主要是其他国家的战俘,相应的地位比普通奴隶高一些。随着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和了解世界的愿望也逐渐抬高了教师的地位,教师逐步走入教学的中心位置。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秉着“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泛智主义教学思想,以印刷术为喻,主张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他说:“知识可以印在心灵上面,和它的具体形式可以印在纸上是一样的。”夸美纽斯的印刷式教学术成为了欧洲的教师灌输、学生接受为主的教师中心教学文化的开端。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提出的“白板说”正好与夸美纽斯的“印刷教学”相呼应,儿童就像一张等待印刷的白纸,老师就是印刷机。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成为教师中心教学文化有力推动者,他首创班级教学和分学期上课,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强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教师包办一切与教学相关内容,学生只能处于从属地位。

从教师中心的历史可以看出,教师中心对课程资源的需求不高。从古代文明的泥板书,到印刷品,只要有一定的空间做教室,教师只需要像印刷机一样将知识“印刷”到学生这块“白板”上。赫尔巴特的班级教学更是加快了这种“印刷”的速度。教师中心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产量。同样,中国的古代教育就《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这些识字类的初等教育用书,以及《四书五经》这几本考试必备,私塾的先生以“念、背、打”为教学管理方式,其它课程资源的需求维持在最低水平。

二、学生中心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相对于千年的教师中心理念,学生中心论只有百年时间,其理念成分大于实践。在漫长的人类教育活动史上,学生中心论始终是零星的个人实践,最辉煌的时光莫过于20世纪以来的数十年(1920―1958年;1960―1970年代),而这短暂的辉煌,也因为冷战和大国间的军事竞争而饱受职责。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的认识与视野得到前所未有的深化与扩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儿童与成人是有区别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了如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爱弥尔》等。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意义的著作,他们虽然不像苏格拉底等先贤那样基于个体自身的一种自觉认识,也不像后来的杜威等人那样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但他们借文艺复兴运动的“人的解放”思潮之东风,在把人从神的脚下解放的同时,从观念上解放了儿童。正是他们连接了苏格拉底与杜威,使学生中心论有了清晰的发展脉络。

从20世纪初开始,杜威就大力提倡“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到了2O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布鲁纳大力推动“发现式学习”,其核心思想也是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如约翰逊创办有机教育学校,帕克赫斯特创立道尔顿制,沃特创立葛雷制等等。

进入90年代,以乔纳森为代表的、以主观主义为特征的激进建构主义进一步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建构主义主张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在众多教育理论中,也只有建构主义如此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这就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顺应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当建构主义从兴起到兴盛再到激进建构主义时,建构主义已从自身出发走到了它的反面。随着国际教育技术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建构主义在西方教育界开始受到质疑,以后则发展成愈演愈烈的指责和批评。而我国学者表示赞同者有之,感到困惑者有之。

在建构主义的观念中,学生不可能是一块等着被“印刷”的“白板”,传统教师中心课程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诸如“进步主义”教育实践中,学生的手工所需材料、图书馆、自习室、实践场地等都属于课程资源。以前的一个老师、一间教室、一个黑板、一本印刷品的课程资源管理已经远远落后于学生的需要。教师从以前的传授经验到指导学生学习,从高高在上到与学生平等交流,从控制学生学习到服务学生学习……,这些目标对教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素质的教师也属于课程资源之一。

三、启示

面对学生中心对课程资源的庞大需求,如何管理和高效运用这些课程资源,是对课程管理者的一项新的挑战。通过回顾和简单对比,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一)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应各取所长

1.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争论如同矛盾的两个方面,谁也不可能取代谁,解决出路就是哲学上的求同存异。

2.按照大部分学者的观点,在学生的不同阶段,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侧重点不同。

幼儿阶段为了保护他们的天性,以学生为中心:儿童阶段需要学量知识,多为需要记忆背诵的知识,诸如汉子偏旁、单词等知识,所以以教师中心为主;到了高中阶段,在基础知识牢固的前提下,学生开始自主探究感兴趣的知识,又要以学生为中心。

(二)教育资源投入和教学成果产出不平衡

1.学生中心教育理念对于课程资源的需求远远大学教师中心,在实施学生中心课程时要保证课程资源的充足和可重复利用性。学校各种课程资源的配套、维护和使用问题,专业教师以及与课程资源相关的工作人员的问题,都是课程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2.在学生中心课程实践过程中,器械和实验设备的投入成为课程资源管理的一个难题。

在教师中心课程中,绝大多数物理、化学实验由教师一人操作完成,学生观摩。但学生中心课程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考虑仪器损坏、装置破损、化学试剂丢失等问题,特别是化学实验,还要考虑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在课程评价时,教师会有疑虑:投入了这么多教学资源,学生是在玩耍还是真正学到了知识?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当课件和激光笔取代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会考虑设备和电费投入与学生学习效率是否成正比的问题。

四、结语

学生中心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课程的各级管理者应该重视相关课程资源的配套建设。在实践中虽然存在课程资源投入与学习效率不成正比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尽可能的在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指导者,更应该予以指导和帮助。

从广义上讲,学校内部所有服务机构及工作人员都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在为学校投入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对于其它服务性教育资源的投入和相关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也不能忽视。没有相应的资源,所谓学生中心只能是“伪学生中心”,是教师中心的一个假象。(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美]戴维・米德伍德等著,吕良环译.课程管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2]唐超.从新课程改革看教育过程中师生的地位及作用――关于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反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篇(9)

我从书报中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理想世界,是我在现实中找不到却心向往之的,我陶醉在这美好的意境之中——我跳出了教育现实的“柴米油盐”,从书中发现了教育的真善美和契合我的教育理想。有时看了一个小故事、小片段,眼前一亮,学生竟然可以这样教育,课竟然可以这样上!于是我的课堂开始有了新的理念装饰,多了新的招式,我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水”了,课堂上的欢声笑颜多了。

人有了理想就格外上进,干劲上来了,不仅工作卖力,我还开始试着写作。一开始写论文,我先多找理论框架,再在框架里加上自己的实践做法,第一次居然在700多篇论文中脱颖而出地获得了区一等奖,我很骄傲!但后来我给区教育报投稿数次,却中稿寥寥。

后来,为了评骨干教师我首次参加了市教育学会的论文评比,结果迟迟没有消息。我去电问询,接电的是学会副会长(我师范学校的老校长)蔡葵先生,蔡老师电话里告知我的论文未获奖,他要我继续努力,并邀我多去学会交流。我带着几篇小文来到学会,和身为编辑的老师面对面地交流,他对我的写作进行了现场诊断和指导:文章素材不错,但论述总想面面俱到,不深入、充分、锋利。写论文就像“打井”,要找准一个点深入打下去,这样才会打出“水”来,四处找点乱打是打不出“水”来的。

老师还强调:“随笔不能随意,语言要精炼,要挤干水分。”我说:“自己也知道语言拖沓,但就是舍不得删或删不到位。”老师说:“自己的肉还得自己去割才知道为什么疼的,试着多写多磨砺几遍自然会有收获。”

老师给我指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路:要想写好文章首先要多读书(博览群书),多看大部头的书(不仅仅局限于报刊,这样视野开阔,思维才有高度、角度和精度,有系统思维),带着问题去读书,要多观察(积累鲜活的素材),多思考(揭示事件的本质、规律),多交流(碰撞思维),多练笔(锤炼思维、提高表达能力);要多看一些诸如茅盾等大家的文章以拓展思路、揣摩构思、丰富学养;写作要在尊重权威的基础上,敢于否定权威,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江苏是文化大省,人文荟萃,竞争激烈,一开始写稿应多外投,或许机会更多,在外边积累些名气、经验,再转战本省,“曲线救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做”出来的,只有实践做得好,文章才会写得好,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行者!基层学校最锻炼人,也是最有成长空间的地方……

从学会取经回来,我开始写稿外投。那时村小还没有普及网络,主要是纸质投稿。信封是越买越多,回音却越来越少。当我把《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一文投给了《山西教育》后,编辑李红云主任很热情地回复我让我修改,拟用。我欣喜若狂,感觉时来运转。可后来就没有下文了,我忍不住去电询问,她说,本来打算用作“卷首语”的,后来没通过主编审核,主编说文章思想有些肤浅。面对诸多挫折,我十分难过,几度想放弃。

老师安慰我:不要怕投出去的稿子石沉大海,这很正常,也是写作的必经阶段。哪一个作家在投稿过程中没碰过壁?外国的很多大作家在开始投稿时,编辑部都几十篇上百篇地退稿,但这并没有阻碍其后来成为知名的大作家,反而成了磨金石。坚持读、思、行、写,方可走得更远。为了助我成长,每逢学会举办“全国名特优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老师都赠票让我多参加研讨,多交流思想,而后利用职务之便发给我名师们的教案、课件和讲座稿,让我学“术”习“道”,还不忘嘱咐我有问题和他交流。老师还经常摘经典文章启发、教育我,让我耐得住冷板凳,向我荐书、送书,以提升我单薄的文化素养。

我开始回归原点进行广博而丰富的阅读,起初的强迫性阅读久而久之逐渐习惯成自然。我常常想:平时,我们要求学生们感悟文本,自己感悟书本了吗?会感悟吗?读书要读出并移植其中的思想精髓,要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来,要循着文字这条路走近作者的心灵,和作者面对面地交流、谈心,用心聆听文字的声音,倾听作者内心的声音,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只有经过书籍的锤打和磨练,才会实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王尔德曾说过:“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良好的读书习惯让我受益匪浅。多读多思磨练了我的心性,我变得沉稳、积极、缜密、宁静;阅读的滋养丰富了我的精神,充实了我的头脑,什么事都变得细致、深刻起来了。这种善于思考、善于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四地看待问题的习惯和宁静的心态迁移到了我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篇(10)

改革开放30年军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谱写了与时俱进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30年,是军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时俱进、全面加强,不断开创新局面、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的30年。

理论武装工作蓬勃发展。探索了理论学习运行机制,总部、各大单位、军级单位每年分期分批地对团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理论轮训,每年轮训人次达30多万;旅团以下部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学习教育持续深入;军队院校党的创新理论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的工作不断深化。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学习教材,既有面向高中级干部的理论读本,又有适合基层官兵的通俗理论读物。

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有效。重大主题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针对性强,从“小康教育”到“使命教育”,从“四个教育”到四项重大教育,从经常性教育到重大时事教育,都及时有效地统一了部队思想,增强了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在提高课堂教育质量的同时,广泛开展传播优秀军旅短信、征集军旅格言、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教育动漫、书写网评博客等活动,教育影响力吸引力不断增强。制定颁发《思想政治教育大纲》,教育秩序更加科学规范。

军事新闻宣传成效显著。党中央、中央军委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的宣传准确深入,军队建设成就、重大典型、各项主题宣传全面充分,涉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及时稳妥,军队领导同志重要活动和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的宣传把握得当。实现了从注重内宣向内宣和外宣并重发展,从注重传统媒体向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并重发展,从注重运用军队媒体向军队媒体和地方媒体并重发展。宣扬塑造了苏宁、李向群、杨业功、丁晓兵、李中华、方永刚、向南林等一大批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大典型。

文化艺术和体育工作日益繁荣。文艺创演精品迭出,在国家和军队的一系列重大文艺创作演出活动中担当重任,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推向社会、走出国门,在国内外重要评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基层文化生活丰富活跃,特色鲜明的“舰艇文化”等蓬勃兴起。体育工作发展迅速。

科学文化教育不断加强。30年来,以院校教育、短期培训、在职自学三种基本形式为主的科学文化教育模式稳步发展,数百万官兵参加的军地院校联办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班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走开依托地方高校培养高学历人才的路子。

宝贵的经验:

改革开放30年对军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特点规律的探索把握

改革开放30年来,军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军队现代化建设为舞台,以部队中心任务为依托,以服务保证大局为己任,在部队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

始终围绕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开展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30年间,世界局势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面对思想政治领域的严峻挑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把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作为最重大[,!]最紧迫的课题,把铸牢军魂、恪守宗旨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工作全过程。坚持把政治坚定建立在理论清醒的基础之上。深入持久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军,用党的军事理论教育部队,深入学习领会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不断增强官兵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对党中央的坚定信赖。坚持把政治坚定建立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之上。系统进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学习教育,使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始终围绕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开展工作,提高履行历史使命、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30年间,适应国家发展和安全形势的变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把着力点放在增强官兵履行职能使命责任感、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上。着力强化职能使命意识。不断深化我军根本职能和我军历史使命教育,以“学英模、话使命、论变革、谈责任”为主题,开展战争观、使命观、气节观大讨论,强固“使命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信念,增强官兵“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政治自觉。着力培育战斗精神,用我党我军的战斗历程教育官兵,用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凝聚军心,用部队敢打必胜的英雄壮举激励斗志,使广大官兵保持了坚强革命意志和旺盛战斗精神。

始终围绕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开展工作,确保官兵经受住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30年间,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保持部队思想道德的先进性。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抓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核心问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注重用先进军事文化占领军营思想文化阵地,积极开展格调健康、昂扬向上的文艺创演和文化活动。

始终围绕培养高素质新型革命军人开展工作,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进步。30年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新型革命军人。注重在搞好理论武装的同时加强高科技知识武装。加大高科技知识学习在部队教育中的分量,广泛开展现代科技特别是军事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活动,推动高科技学习由普及向深入发展。注重在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教育疏导。在全军建立以政治干部和卫生干部为骨干、政治工作系统和医疗卫生系

统相结合的心理教育疏导和卫生服务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和心理咨询活动。 始终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展工作,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不断发展。30年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积极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努力在改革创新中实现新发展。更新工作理念。主动从党的创新理论、国家和军队创新实践中汲取新思想、新观点、新概括,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牢固确立起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系统谋划、讲求效益、求真务实等观念,并运用体现到工作实践中。拓展工作领域。着力把理论学习向改革开放的大课堂延伸,把思想教育向学习掌握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知识延伸,把文化服务向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一线延伸,把新闻宣传向国外目标受众延伸,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

时代的要求:

面向未来的军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当前,军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在推进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中,更好地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教育引导官兵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其内容体系、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全面深刻地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深入扎实地学好胡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切实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魂”和统领各项工作的“纲”。

必须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导官兵充分认清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官兵普遍理解认同、自觉培养践行。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篇(11)

从明治末期开始,曾经在日本盛行一时的以教师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的赫尔巴特主义教育理论、教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遭到质疑和批判。进人大正时期(1912年一1926年),随着世界民主主义运动的兴起,欧美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被迅速介绍进来,儿童中心主义教育观开始渗透人日本教育界,新教育运动在日本蓬勃兴起。

1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导人

一批留学欧美的学者大力提倡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积极翻译、出版蒙台俊利(montessori,1870-1952)、凯(key,e,1849-1926)、杜威(dewey,j,1859-1952)等人有关新自由主义教育内容的著作。1899年,留学三年的谷本富(186?一1946)归国,谷本富曾是赫尔巴特主义教育理论、教授方法的最忠实的崇拜者、推动者。为赫尔巴特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在日本的推广、普及作出过重大贡献,被誉为日本的赫尔巴特。在欧美留学期间,谷本富一接触到新自由主义教育理论,马上就被其独特魅力所吸引,成为其倡导者。wWW.133229.cOM谷本富把新教育称为活教育,他认为通过这种活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精神意志旺盛的特点。为此谷本富到日本各地讲演,宣传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于1906年出版了《新教育讲义》的速写稿。1907年又出版了《系统的新教育学》的速写稿。成为把欧美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导入日本的第一人。

1911年,被誉为日本的杜威的教育学者西山哲治,在美国纽约大学毕业归国后,首先翻译出版了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一书,又写作出版了《儿童中心主义研究的新教授法》一书。两年后的1913年又出版了《恶教育的研究》一书,在日本教育界引起轰动。在当时的日本教育学者中西山哲治是第一个使用儿童中心一词的。这一名词的使用在近代日本教育史上非常重要,表明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开始正式被日本所接纳。西山哲治认为在日本的教育中,教授方法上的主要缺点是教师中心主义至上。学校的教授过程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研修,学生不过是教师研修过程中的旁现者。因此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他还认为当时日本的教育陷人了偏知主义、教师中心主义的泥潭,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应以儿童中心主义的理论来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此后西山哲治创立了私立帝国小学校,以实践自己的观点。

在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向日本导入的过程中,欧美教育学者的作用非常重要。当时给日本教育界带来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人是瑞典的女性教育思想家凯。一个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家、哲学家杜威。凯在1899年发表了《儿童的世纪》、《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等著作,凯反复强调应尊重儿童的个性。提出儿童天生存在善的本能,所以应该重视儿童的自己活动,反对外在的、强制性的教育。主张学校应取消考试和处罚,尊重个性,自由选择学科。这些内容于1919年一经翻译发表,立即引起轰动。

明治末期起,美国新教育运动领袖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就开始传人日本,1918年,教育学者帆足理一郎翻译,发表了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一书,这本书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最系统、最集中、最综合的论述,在日本教育界引起极大轰动。特别是此书被出版的第二年即大正8年4月,杜威亲自来到日本,在各地讲演。杜威认为一场教育变革正在开始,这场变革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的重力中心的转移,它同哥白尼的把地球中心学说改变为太阳中心学说的理论一样具有重大意义。既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就是太阳、就是中心,教育的经营、教育的组织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进行。杜威还认为人的本能和冲动是潜藏在儿童身体内部的一种天生的能力,儿童的身体之内潜藏着语言和社交、研究和探索、制作和构成、以及艺术表现的四种本能。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就是把人类潜藏着的这种冲动和本能作为出发点,让它沿着一定的进路进行发展。杜威又提出了教育既生活、学校既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这一切都给日本教育界带来强烈反响,为新教育运动在日本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基础。

2新式教学方法的教育改革实践

欧美先进的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新型的学校模式、新颖的教学方式,都给日本的教育界带来新的刺激,促使日本的教育学者迅速地行动起来,在创办新型私立实验学校和对公立学校的教学进行改革中,把欧美新自由主义教育理论与本国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第一,创立新型私立实验学校。

从1907年开始到1925年的20年间,新教育运动的改革者们先后创立了很多教学特色各异、个性鲜明的私立学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祝柳政太郎的成城小学校、野口援太朗的池袋儿童村小学校。

1917年4月,沮柳政太郎成立了成城小学校。祝柳正太郎曾担任过文部省的普通学务局长、文部省次官等职务,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成城小学校是他离职后,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而创办的实验学校。在学校的《创设宗旨书》中,沉柳正太郎阐述了四点办学主张,既个性尊重的教育;自然、亲情的教育;心情的教育;科学研究作为基础的教育。学校把实行春秋两期的人学制和每个班级30人的少人数教学作为基本原则。首先整备学习条件,允许越级制,在第四学年以上的各学科配备专职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第一到第三学年的低学年不开设修身课,修身课从第四学年起开设。算数课不从第一学年开设,而从第二学年开设。理科课程从第一学年开始开设(当时文部省规定,理科课程从第五学年开设)。教育家小原国芳被聘为成城小学校主事后,又导人了重视儿童的个性成长,重视儿童在各个成长阶段的个人差的自学系统。成城小学校的教育改革把儿童作为原点,不被特定的政治意图、社会舆论、世俗所左右,大胆变更国家制定的课程设置,在低学年废止修身课,在国语教育中特设欣赏课,这一切都给当时的教育改革带来极大震动。

在诸多实验学校中把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想彻底地贯彻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应是野口援太郎。1924年4月,以野口援太朗为中心的教育世纪社的四名同仁成立了池袋儿童村小学校。学校在初期教学中,本着生活就是教育的原则,不设置教室、年级、教师、课程表,实行彻底的自由教育。在这里凡是儿童们感兴趣的、关心的一切内容都被作为学习的素材,把学校办成了儿童和教师共同生活的场所。池袋儿童村小学校对当时的学科、课程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根本的改革。一时这里成为自由教育运动的根据地。

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的改革实践。

在一部分学者积极创办新式私立实验学校的同时,另外一部分学者也在公立小学校对旧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多样的改革实践。特别是在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所进行的实践,创造出一系列新式教学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明石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教师及川平治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创造出了分团式教育法。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教师木下竹次创造出了合同学习法。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教师北种一创造出了操作教育法。长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教师衫崎路创造出了研究学级教育法。千叶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教师手缘岸衡创造出了自由教育理论等。

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在日本一直是各公立小学校的观摩示范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的教育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各地公立小学校的教育改革。它在教育实践中创造的新式教学方法、形成的教育理论不仅给各公立小学校带来根本的影响,同时又给各私立新型实验学校带来新的促进和借鉴。

进人1920年,新教育运动已在日本全面普及,1921年,随着教育学者们《八大教育主张》的发表,日本的新教育运动达到最高潮。据统计,包括39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25所私立学校在内,当时,全日本共有234所学校导人了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3日本新自由主义教育理论的形成及意义

日本的教育学者在吸收欧美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创办新型私立实验学校、对公立学校的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八项教育理论:既褪口长市的自学教育论;河野清丸的自动教育论;手爆岸衡的自由教育论;千叶命吉的一切冲动皆满足论;稻毛今七的创造教育论;及川平治的动的教育论;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论;片山伸的文艺教育论。这八个理论在日本教育史上被称为新教育运动的《八大教育主张》。

八大教育主张所具有的共同之处是:第一,其根本理论源于欧美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第二,是在教育改革、教学实践中形成、总结出来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