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育科研的功能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7 15:33:41

教育科研的功能

教育科研的功能篇(1)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统计局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统计局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育科研的功能篇(2)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思考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刺激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思考四: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教育科研的功能篇(3)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思考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刺激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思考四: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教育科研的功能篇(4)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刺激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三、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教育科研的功能篇(5)

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从1983年至今,走过了24个春秋。在此期间,学校体育学经历了学科的初创、发展和成熟过程,一直到今天被弱化。说它被弱化,原因是在2003年6月19日之前,学校体育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或主干课,但在2003年6月19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中,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通知”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说明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而并不一定要开设学校体育学。另外,据调查,我国有一部分体育院系中现开设体育课程论或体育教学论来代替学校体育学。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关注。

1历史回顾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前身是体育理论,其主要内容来源于体育理论的有关章节。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专家凯里舍夫将《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传人我国,内容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从此之后,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和我国体育理论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体育理论讲义,作为各体育院系的教材,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理论讲义的一部分。1983年10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本《学校体育学》问世,在全国体育院系试用,被作为规定或选用教材,填补了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一项空白。从此以后,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人,极大地促进了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1986年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24个单位,在杭州大学举行的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大部分专家提出了将体育理论课程改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议,会后,以纪要的形式报送国家教委并由国家教委通报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教育类专业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1991年6月,在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学校体育学被列为11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并于1993年4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根据基本要求的精神,由国家直接领导、金钦昌教授为主编编写的《学校体育学》问世。19%年国家教委组织,由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牵头以课题组形式,对国内外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起草拟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经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19%年9月年会上进行了审议和修订,修订后的方案经国家教委审定并于1997年2月正式颁布试行根据新的课程方案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按照“纲要”要求,一批新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和专著问世,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的发展,为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3年6月19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教育部专门组织课题组,对国内外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人的分析论证,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起草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并决定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施行。在“方案”中的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中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1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方案”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种现象说明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开始被弱化,这种被弱化的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学校体育学学科进行思考。

2有关问题的思考

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的出现,与学校体育学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包括: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范畴、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2. 1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但是很多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并没有对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进行明确的解释,即使有的教材中进行了解释,但仍不尽如人意。在有关教材中,对学校体育现象的认识采用的是相对静止的观点,而不是动态的观点,没有回答如何进行学校体育工作这一基本问题。潘绍伟先生,”曾在其《关于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区别开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而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我国在教育学科分类中,体育学隶属教育学门类,学校体育学隶属于体育学,这说明学校体育学属于教育学科。从“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涵义的角度来看,它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文字界定方面有重合之处,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相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从根本上否定学校体育学存在的现象。

2. 2学校体育学学科性质

关于学校体育学学科的性质,有的学者提出,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就是《学校体育学));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教育科学和体育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新兴学科。这说明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样界定学校体育学的性质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定位模糊。如果说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那么共有的部分是否就是《学校体育学》?如果说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学科,应该是体育教学论。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位较为模糊。

第二,界定不规范。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本教材,在用语上一定要规范,然而学校体育学“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什么叫基本上?这样的界定显然不符合逻辑学的法则。

2. 3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

我国正式出版的《学校体育学》有十多本,这些教材中有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大致包含以下5部分’2-..,:

第一部分,学校体育概述。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

第二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基本包括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发展学生体能,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

第三部分,课外体育。基本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及竞赛;

第四部分,学校体育管理: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管理概述、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与评估;

第五部分,学校体育科研。

这样的研究范畴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系统性。在有关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的第一部分中,绝大部分是体育史的内容;在第二部分有关学校体育教学中,阐述的绝大多数内容应属于体育教学论和体育课程论;在第三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训练学的内容;在第四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管理学的内容;在第五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科研中的内容。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没有很好的与“学校”结合,没有把这些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内容,致使其缺乏系统性。

第二,学科名称一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在其研究范畴中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是什么,只有在确定本质之后,才能在本质的基础上阐述其他相关内容从资料来看,有关的文献中并没有明确阐述学校体育的本质这说明学校体育学还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2. 4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在有关教材中,关于学校体育的功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的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另一类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功能、调节人体功能、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这样的论述会产生如下问题:

第一,正如上面所说,没有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那么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从何而来?

第二,事物的本质功能是事物本质属性的表现。暂且不管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就其本质功能来说,这不是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而是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在杨文轩和杨霆先生‘川编写的《体育概论》中,将体育的功能划分为3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和系统质功能。属于体育自然质功能的是: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属于体育结构质功能的是: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的娱乐功能:属于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的是: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的政治功能若按照这3种划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可以归属为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也就是说。这是体育的功能,而不是学校体育的功能。

教育科研的功能篇(6)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f2007)02-0072-03

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从1983年至今,走过了24个春秋。在此期间,学校体育学经历了学科的初创、发展和成熟过程,一直到今天被弱化。说它被弱化,原因是在2003年6月19日之前,学校体育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或主干课,但在2003年6月19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中,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通知”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说明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而并不一定要开设学校体育学。另外,据调查,我国有一部分体育院系中现开设体育课程论或体育教学论来代替学校体育学。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关注。

1 历史回顾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前身是体育理论,其主要内容来源于体育理论的有关章节。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专家凯里舍夫将《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传入我国,内容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从此之后,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和我国体育理论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体育理论讲义,作为各体育院系的教材,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理论讲义的一部分。1983年10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本《学校体育学》问世,在全国体育院系试用,被作为规定或选用教材,填补了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一项空白。从此以后,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极大地促进了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1986年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24个单位,在杭州大学举行的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大部分专家提出了将体育理论课程改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议,会后,以纪要的形式报送国家教委并由国家教委通报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日录》中,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教育类专业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1991年6月,在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学校体育学被列为11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并于1993年4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根据基本要求的精神,由国家直接领导、金钦昌教授为主编编写的《学校体育学》问世。1996年国家教委组织,由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牵头以课题组形式,对国内外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起草拟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经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1996年9月年会上进行了审议和修订,修订后的方案经国家教委审定并于1997年2月正式颁布试行。根据新的课程方案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按照“纲要”要求,一批新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和专著问世,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的发展,为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3年6月19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教育部专门组织课题组,对国内外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分析论证,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起草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并决定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施行。在“方案”中的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中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方案”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种现象说明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开始被弱化,这种被弱化的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学校体育学学科进行思考。

2有关问题的思考

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的出现,与学校体育学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包括: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范畴、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2.1 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但是很多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并没有对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进行明确的解释,即使有的教材中进行了解释,但仍不尽如人意。在有关教材中,对学校体育现象的认识采用的是相对静止的观点,而不是动态的观点,没有回答如何进行学校体育工作这一基本问题。潘绍伟先生[1]曾在其《关于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区别开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而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我国在教育学科分类中,体育学隶属教育学门类,学校体育学隶属于体育学,这说明学校体育学属于教育学科。从“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涵义的角度来看,它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文字界定方面有重合之处,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相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从根本上否定学校体育学存在的现象。

2.2学校体育学学科性质

关于学校体育学学科的性质,有的学者提出,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就是《学校体育学》;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教育科学和体育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新兴学科。这说明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样界定学校体育学的性质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定位模糊。如果说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那么共有的部分是否就是《学校体育学》?如果说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学科,应该是体育教学论。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位较为模糊。

第二,界定不规范。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本教材,在

用语上一定要规范,然而学校体育学“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什么叫基本上?这样的界定显然不符合逻辑学的法则。

2.3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

我国正式出版的《学校体育学》有十多本,这些教材中有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大致包含以下5部分[2-11]:

第一部分,学校体育概述。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

第二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基本包括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发展学生体能,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

第三部分,课外体育。基本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及竞赛;

第四部分,学校体育管理: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管理概述、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与评估;

第五部分,学校体育科研。

这样的研究范畴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系统性。在有关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的第一部分中,绝大部分是体育史的内容;在第二部分有关学校体育教学中,阐述的绝大多数内容应属于体育教学论和体育课程论;在第三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训练学的内容;在第四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管理学的内容;在第五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科研中的内容。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没有很好的与“学校”结合,没有把这些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内容,致使其缺乏系统性。

第二,学科名称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在其研究范畴中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是什么,只有在确定本质之后,才能在本质的基础上阐述其他相关内容。从资料来看,有关的文献中并没有明确阐述学校体育的本质。这说明学校体育学还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2.4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在有关教材中,关于学校体育的功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的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另一类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功能、调节人体功能、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这样的论述会产生如下问题:

第一,正如上面所说,没有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那么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从何而来?

第二,事物的本质功能是事物本质属性的表现。暂且不管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就其本质功能来说,这不是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而是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在杨文轩和杨霆先生[11]编写的《体育概论》中,将体育的功能划分为3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和系统质功能。属于体育自然质功能的是: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属于体育结构质功能的是: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的娱乐功能。属于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的是: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的政治功能。若按照这3种划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可以归属为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也就是说,这是体育的功能,而不是学校体育的功能。

教育科研的功能篇(7)

(一)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历史演变

我们通过浏览一些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网站了解到,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演变而成:(1)通过合并学校的电教中心、网络中心和实验中心,形成教育技术中心;(2)由原来的电教中心演变而来,这种演变方式也符合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演变过程,可以从这种合并模式看到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影子。由于教育技术中心从原来的电教中心、网络或者信息中心,实验中心合并或者单独发展而来,高校教育技术中心沿用原来的体制,仍旧作为学校的教育辅助部门。这也可以从网页的链接上可以看出来,一般归到教育辅助部门这一类。

(二)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教师结构。

由相关调查可知,自2001年以来,教育技术中心人才队伍已明显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综合化”的特点。85%以上的教育技术人员年龄都处在25―4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36岁左右,这正好是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区段和创造力发展的峰值年龄。学历层次上:近95%的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约28%的人员获得硕士学位。职称结构上:43%的人员具有中级职称,获得高级职称的有29%,初、中、高级职称比例为1∶1.5∶1.07,教学系列、工程技术和其他系列的比例为11.1∶9.5∶1,职称结构呈现“枣核型”特点,中级职称的人员比例最大。[1]从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结构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中心是有能力承担教学和科研的。

二、教育技术中心的功能缺失

依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建设模式的研究”课题组提出的高校教育技术中心三层次结构模型,教育技术中心应该具有教学辅助管理、教学、科研和监督协调教育技术运用等功能。我们围绕这四个功能,对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学院、河南机电高专作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39份,有效问卷33份。从调查结果来看,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在教学辅助管理、教学、科研和监督协调教育技术运用功能上存在着缺失。

(一)教学辅助管理功能的缺失。

从调查结果看,100%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教学辅助管理,可见教学辅助管理功能是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基础功能,也得到了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认同。90%以上的老师都在从事硬件管理,只有不到30%的老师在做教学资源管理等,而且做得不很深入。可以看出,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在教学辅助管理上还有缺失,要在日常一般硬件设备管理外,加强教学平台和学习平台,以及教学软性资源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更方便地为教学服务。

(二)教学功能的缺失。

对于教学功能,我们主要从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课程、途径和教学工作量等几个方面来调查。结果表明,有将近40%的老师承担了教学任务,但所承担的课程都是以计算机和技术类等操作性的课程为主;在教育技术培训、教育技术选修课方面很少;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承担教育技术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此外,教师主要是挂靠到其他教学单位,对承担的教学任务量也有一定的限制。

(三)科研功能的缺失。

从教育技术中心教师结构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是有承担科研能力的。但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出,只有不到10%的人承担有课题,而且所承担的课题只是一些低层次的,几乎没有部级的和省级的;另外从教育技术中心的老师写出的学术论文看,大多数像是一些工作总结和技术运用的心得体验。

(四)督促、协调运用教育技术功能的缺失。

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影响力主要看各部门应用教育技术的情况,这也可以反映该学校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教育技术中心肩负有宣传、推广和应用教育技术的责任,从调查来看,教育中心的主要工作放在了教学设备和资源的管理和应用上,而没有对本学校各系、部门的教育技术应用情况起到督促、协调作用。这个功能的缺失说明教育技术中心在学校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没有在教育技术的宣传和推广上起到主导作用。

三、教育技术中心的功能架构

通过对当前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功能的分析,以及根据教育技术中心的本质要求,我们构建了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功能模型。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功能分为四部分:教学辅助管理功能、教学功能、科研功能和督促、协调学校教育技术应用功能。这四部分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教学辅助管理功能是基础,为教学和科研功能提供了实践土壤,也带动了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教学功能和科研功能一方面吸取了教学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另一方面对实践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使教育技术中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此外,通过教学和科研,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从只懂技术运用和管理的“匠人型”转变成懂技术、教学和科研的“三栖”人员,能适应教育技术的新发展,站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一)教学辅助管理功能。

教学辅助管理功能是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基本功能之一,包括日常教学设备管理,数字化资源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目前在教学设备管理和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关键是如何整合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供合理的教学和学习平台等方面,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另外,教学学辅助管理功能也为教学功能、科研功能和督促学校教育技术应用方面起到了推动和支撑作用。

(二)教学功能。

教学功能一直以来是被教育技术中心弱化或者缺失的功能之一,中国教育技术学会秘书长刘雍潜在“2004年全国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建设与发展暨数字化教育环境建设与应用研讨会”上作的题为《高校教育技术的改革与发展》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时代教育技术中心不应该只是教辅单位,而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教育的主战场。”[2]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教学功能:1.与学校认识部门协调,定期做好本校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学工作;2.与教务部门协调,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一些教育技术选修课程,如果学校开设有教育技术学专业或者有相近专业的话,面向这样的学生开设专业必修课;3.积极申报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教育技术中心教学的支撑点,扩大教育技术中心的影响力。

(三)科研功能。

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有承担科研课题的能力。针对教育技术中心科研功能的缺失,我们首先要建设、健全科研规章制度、奖励制度,提高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其次要进行科研梯队建设,学术带头人,科研主干成员和科研助理,形成良好的科研梯队;最后要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敢于申报一些部级或者省级的重点课题。科研功能可以促进教学,科研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指导教育技术中心日常的教学辅助管理实践。

(四)督促、协调功能。

为了更好地推广教育技术,教育技术中心要建立针对各系部教育技术应用评价标准,并且在学校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价各系部的教育技术应用情况,做好督促、协调工作。

以上只是从宏观上架构了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功能模型,每个功能模块下具体项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商榷和研究。此外,如何将架构好的功能模型运用到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具体的职能调整上,将高校教育技术中心摆在它应有的位置上,完善其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科研的功能篇(8)

由潘懋元主编的《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一书,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多学科研究专著。与伯顿·克拉克主编的《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相比较,潘先生主编的这本专著有两个特点:一是扩大了视角,在伯顿·克拉克提出的八个学科的观点之外,增加了心理学的观点、哲学的观点、系统科学的观点;二是从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化学、科学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系统科学、比较教育学等11个观点,审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潘懋元在该书总论中指出:“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不论是宏观的外部关系或微观的内部结构的研究,都涉及到诸多学科的支持,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审视、探索,才能比较全面和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价值,掌握高等教育的内外关系规律。”这一见解是十分中肯的。

潘懋元首先提出的高等教育内外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即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教育内部诸因素关系的规律,即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他子系统——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潘懋元先生对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概括性表述是:“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一表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所制约;二是教育必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服务。正因为如此,研究高等教育,不能仅就教育谈论教育,而必须从社会学视角、政治学视角、经济学视角、文化学视角、科学学视角、系统科学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

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潘懋元先生表述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进行教育,高等学校的学生大都是20岁上下的青年,必须根据青年人心理特征进行教育,要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必须从管理学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与高等学校的微观管理,建立符合青年人特征的,有利于青年人健康发展的、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以及各种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总而言之,从多学科视角审视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唯有如此,在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性认识上,才能够避免片面性,才能够有效地把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去。

下面仅举几例,用以说明多学科观点研究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 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从历史学、心理学、文化学、科学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高等教育改革问题。

潘懋元、刘少雪在《历史学的观点: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要搞教育改革,应了解历史上有多少次教育改革,有哪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虽然我们现在的改革与历史上的改革不能简单地类比,但借鉴历史的经验、吸收以往的教训总有好处。一些人由于不懂教育史,自认为是新创造的东西其实是早已有之。当前有些改革的“新观念”乃是历史上老观念的再版,有些改革的“新方法”过去已有失败的教训。所以说搞高教改革不能不了解历史,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发展史是进行高教改革的需要。

林金辉在《心理学的观点: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对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心理环境变化所做出的选择性适应,它是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然会受到人的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改革来推进的。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中,对待每一项改革,不同的人往往会持不同的态度。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群体或个体之间,以及个体的心理内部,都存在着种种心理冲突。

张应强在《文化学的观点: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文中指出,文化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劳动领域,在人类的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不仅在高等教育的外部和内部起直接的制约作用,而且又介于高等教育的外部和内部关系之间,起着沟通教育内外部关系的桥梁作用。

孙喜亭在《论大学教育的文化价值》一文中指出,从文化角度来考察,教育活动本身实际是两种形式的文化传递,即自觉地有意识地将特定的文化体系内化于受教育者。一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传递;二是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地给人的文化影响,或称作文化熏陶。所以,可以把教育活动看作是特定的文化活动。教育目标的设计、教育原则的确立、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选择等,都要依存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作的价值限定,这种价值限定是文化精髓,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上述观点表明,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也必须从文化学观点予以认真的审视,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教育的方法、手段。

何云坤在《科学学的观点: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变革》一文中从科学学观点探索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他认为:科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大部分是科学学问题或者可以转化为科学学的问题,因此科学学的理论和方法能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首先面临着学科专业结构的分化发展同职业技术的综合应用之间的矛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专才与通才、理论与应用、知识与技能、传统学科与新兴专业之间的矛盾冲突,都可以看作是这对矛盾的具体表现。因此,如何科学地构建学科课程结构,改革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以适应现代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将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认真面对的中心课题。在科学学的观点来看,在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困难,在于重建学科专业结构,以便在新的综合基础上实施专业教育模式。

陈彬在《经济学的观点:高等教育与经济,双向多维的非均衡互动关系》一文中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高等教育结构,重点在于高等教育结构的整体效能,即重点探讨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各级各类、各种形式和各种布局的高等教育的比例关系,以及不同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下的高等教育结构的经济效能。高等教育结构整体效能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虽然高等教育结构还受到政治、文化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受经济结构的制约,为经济结构所决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必须从经济学观点予以审视,要主动适应国家、地方的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2 关于高等教育功能的问题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从历史学、文化学、科学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问题。

潘懋元、刘少雪在《历史学的观点:高等教育是一个历史概念》一文中指出,关于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本质特征以及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的职能,都必须从历史学视角进行审视才能够得到正确的认识,同时,还必须从哲学视角进行审视才能够使认识得到升华。高等教育既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个性的育人功能,又有包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主要通过高等学校履行其职能实现的。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种职能。潘懋元、刘少雪简要地介绍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的职能的历史演变并指出,古代高等教育最先确立了两种互不联系的功能:一为培养国家所需要的高层统治人才;二是研究、传授高深学问。首先出现的是以培养国家所需要的统治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机构。而第二种功能的出现则迟了很多,比如在奴隶社会的中后期,一些有名望的学者为传授自己的思想、观点以及为追随者提供研究与学习场所设立教育机构。

张应强在《文化学的观点: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文中指出,从文化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的基本前提,便是把高等教育看作是文化系统的一个要素。高等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高等教育对文化系统的影响与作用。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继教育的本质争论后,教育界又发生了一场关于教育功能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或者说是促进社会的发展还是促进个体的发展,即所谓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之争。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教育的功能,把高等教育的功能放在促进文化发展或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的背景中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克服教育功能研究中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避免各执一端的偏颇。

何云坤在《科学学的观点: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变革》一文中指出,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高等教育具有重大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并为人们所广泛认同的。科学课程进入大学课堂,取得与传统人文课程同样的教育地位,这是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基本标志。高等教育在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发挥着两种重要的功能。首先,它促使科学与社会在价值观念和文化层次上实现深层次的整合;其次,它通过培养专门人才而对科学的发展和科学在社会各部门的应用作出贡献。上述第二种功能,事实上即是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上述两种功能是从科学学视角所表述的两种功能。

张德祥在《社会学的观点: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一文中指出,教育与社会分层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教育与社会与分层关系的研究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即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和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社会分层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过程。社会学把个人、群体在分层结构中的位置变化称为社会流动。根据流动的向度,把社会流动分为垂直和水平流动。向上流动表明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相对提高,向下流动表明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相对降低。合理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能调整个人与分层结构之间的关系,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形成开放式的分层结构,增加改变社会地位的平等机会;形成合理的结构形式。而高等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重要手段与途径。这是从社会学视角所表述的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3 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化之争论

我国在经济领域引进市场经济以来,关于高等教育是否应当产业化,能否产业化,一直争论不休。这一争论,折射出从不同学科视角审视高等教育,有可能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因此,以多学科观点研究高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是十分有益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有些学者开始涉及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国家教育经费紧张,教育供给不足,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教育产业与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参与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之争,已不限于教育界内部,而且经济学界、社会学界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尤以经济学界为最。

持高等教育产业化观点的学者,都是以经济学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这些观点有:教育与商业相结合的教育产业化是迎接知识经济的必然趋势,应按市场规律重新审视教育,用经济规律来开发教育产业,促进教育产业化;把教育真正纳入经济范畴,按经济规律来发展教育,应按投入产出的经济规律来办事;教育产业化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教育工作进一步关注社会需求,把握市场导向等等。

不赞成高等教育产业化观点的学者,更多的是从社会学观点来审视高等教育。这些观点有:教育产业化就是主张教育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的经济联系应通过市场等价交换的方式实现,然而,教育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是财政再分配实现,而非市场交换,教育产业化论者把教育产出商品化,是对劳动力市场的误解;教育是非生产和非经济部门,属于法定的非营利公共部门,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而非私人产品;教育产业化不能混淆培养人的教育规律和物质生产的经济规律,将人的培养规律用于物的生产,或物的生产规律用于人的培养都是行不通的;教育产业化背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政治制度,教育产业化必然进一步扩大教育差距,从而进一步扩大社会不平等,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育科研的功能篇(9)

一、现代教育科学功能的分类与内容

“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 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1〕所以, 我们对于教育科学功能内容的探讨将限定在“现代” 这一时空范畴内。

现代教育科学的功能,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按功能表现的特性,可分为直接功能与间接功能( 如对于教育实践、社会发展的功能分属直接的和间接的);按功能对于指向对象的意义,可分为积极功能( 正功能)与消极功能(负功能);按功能的表现形态,又可分为潜功能与显功能等。在此,我们依据功能指 向对象的不同特点,将它分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功能与对教育科学自身的调节功能。

(一)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功能。教育实践至少包括实践客体、主体、工具三种基本要素,教育科学对教 育实践的指导实际上是通过对其要素的影响而实现的。据此,指导功能又可细分为以下各分功能。

1、反映与解释功能。这主要相对于教育实践的客体而言。 教育认识、实践都是围绕作为对象的教育存 在而展开的活动。作为教育认识结果集约化体现的教育科学,它首要的任务在于“建立一幅同经验事实相吻 合的世界图景”,在于真实地反映客观的教育存在。解释与反映总是相联的。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教育事 实加以说明,以把握其特点、本质,这就是教育解释,即教育科学解释功能的表现。教育科学解释功能具体 体现为根据一定教育理论,为赋予解释对象以一种可理解的新意义而展开的活动。由于解释对象的差异,教 育科学的解释功能主要表现在:(1)对现有教育活动结果的确认;(2)对教育活动过程的定性说明。衡量 教育、教学活动是否成功,应以它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效果为标准。但仅有这种最终性的评价是不够的 ,还必须借助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活动的科学依据进行分析,以证明该活动的理论可靠性和实践可行性。另外 ,教育实践总是积极、能动地发展的,对于它发展中的探索性与超前特点,如各种教育实验、教育发展的新 特点,教育科学必须从性质的角度对此加以分析,以判别其合理性,从而导引教育的发展。

2、预测功能。 如果说反映与解释功能指向的是过去和现实的教育存在,那么预测功能指向的是教育的 未来性存在。当然,“现实”与“未来”具有相对性,预测也可归结为一种解释,一种超前性解释。严格地 说,解释功能指向的是教育的“最近发展”,而预测功能指向的是教育的远景发展,后者的时限要较前者远 得多。教育预测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在教育的现实发展基础上, 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描述与设想,以引导教育能动地发展。由于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全貌的,涵盖着教育的宏 观、中观及微观领域的研究,所以预测功能也相应地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宏观的教育决策要求对教育整体 的未来趋势加以把握,而有关分支教育学科如教育未来学、教育预测学、教育政策学等的出现,则使宏观预 测功能更趋完善。另外,具体教育活动过程中,目标的确立与论证也是预测功能的重要表现领域。

3、观念改造功能。 教育科学对于教育实践主体的功能集中地体现在对其教育观念的改造上。只有教育 主体将有关教育科学知识吸收并内化为观念之时,教育科学才能真正地指导教育实践。因为教育科学理论必 须将自身的概念形态与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而形成相应的教育观念,才可能进入实践领域。按照韦尼格尔( Weniger.E)的意见, 实践中所包含的教育理论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1)教育观念,(2)用语言表述 的教育规则等,(3)理论家的理论。〔2〕其中,只有教育观念层次的理论,才对教育实践起着真正的指导 作用,所以应努力促使教育科学理论向观念层次转化。实际上,教育科学的主体观念改造功能基本上是与教 育科学的发展同步的。如前几年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既是教育科学理论自我批判的发展过程,又是教育 观念的一场更新运动。当然这其中还存在着教育工作者的主动学习及教育理论的宣传问题。

4、工具功能。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 教育工作者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或工具。科学的教育理论正是 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广义地说,教育科学包含的关于教育的原则、规则、技术也就是一种方法论工具。一些 分支教育学科,如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教育评价学的工具性更为明显。它们的存在形态更多的就是可 操作的工具。另外,教育科学理论还可转化为一些物化的工具,如教具、教学机器等。

(二)对教育科学发展的调节功能。教育科学在发展中对自身建构及发展进行反思、批判与重组,就是 它的自我调节功能。换言之,即教育科学的批判功能。教育科学批判的目的在于使现有教育理论及其结构不 断完善,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它是教育科学发展中反省、超越自身的内在本性的体现。教育科学批 判实际上是在教育经验、教育理论及由分支教育学科建构的整个科学体系三个层次上展开的。教育科学体系 的建构需要经验的支持,但经验还不能直接进入体系之中,必须经过理论的抽象与升华,必须经过去粗存精 的批判。反映教育存在的某一侧面某一层次的教育理论需要经过相互批判、争鸣,才能在比较中证明其逻辑 力量。教育史上,各种教育流派(如形式教育派、实质教育派)并存,且相互批评,共同发展,这就是教育 理论的批判。科学家哲学家伊·拉卡托斯认为:“科学史一直是、也应当是一部相互竞争的研究纲领(即理 论,笔者注)的历史。”〔3〕这里的竞争就包含着批判、 争鸣之意。由此,一部教育科学史也就是一部教 育理论批判的发展史。教育科学以批判为形式的自我调节还突出地表现在对于学科体系及整个教育科学体系 的改造上。赫尔巴特在心理学基础上构造第一个教育学体系以来,在教育经验、教育理论的积累情况下,学 科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整个科学体系也从无到有建立起来。总之,通过教育工作者积极的理性反思, 教育科学以其内在的逻辑力量对自身发展加以调节。

二、现代教育科学功能的实现过程

现代教育科学功能内容的不同决定着它们表现形式及过程的差异。

(一)教育科学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过程。为了使论证更具说服力,我们选取“教育理论”这一概括 程度更高的概念,以替代教育科学。

“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4 〕“反映客观世界”是对“是什么”的求 索,属于描述性的,而“创造客观世界”则涉及“做什么”、“怎样做”,属于意向性的。前者是认识范畴 中的“对象性认识”,后者是一种实践观念,属于意图范畴。人们对教育的意识同样包括上述两个基本方面 。教育理论的指导效用的实现也就是上述两方面的具体化过程。所以,我们可以从教育实践主体的有关观念 、能力、精神的角度,来对教育理论的指导过程加以分析。

首先,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意图的转化过程。教育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关于教育存在的描述性意识, 它存在的使命规定着它必然向教育实践再次飞跃。教育理论存在的形态与使命之间的矛盾状态促使其形态的 转变,即描述性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意图的转化。具有一般性、间接性、抽象性的教育理论(主要指描 述性意识)作用于特定的教育活动(如教育决策、教学)时,必然要通过教育工作者形成关于此活动的意图 。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的需要与能力,结合教育活动的具体特点,在描述性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 活动的目的、方案、手段等进行观念的构想、设计,形成教育实践观念。这一转化从理论形态上来看也可以 说是基础教育理论向应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措施的转化。基础教育理论基本上属于一种描述性理论,它应 该向应用教育理论即意向性教育理论转化。应用教育理论又可分为基础的应用教育理论和应用技术。前者指 教育理论的应用原理、规律、方法论等一般性内容,后者指应用的程序、方法、手段等具体内容。试对前苏 联著名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育理论转化过程加以分析,他将这一理论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贯彻, 并获得了关于执行的一般原则、特点等方法论意义的内容,形成了一套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通过试验而促 成的最优化理论在形态上的转化,使得该理论对前苏联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能力的转化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能力观告诉我们,主体能力包括人 体本身的自然力、为主体掌握再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知识、对主体活动起作用的情感与意志等要素。教育理 论对于上述三方面要素都有巨大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其它学科知识(如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可产 生具有延伸或拓展“人本身自然力”的工具,如教具、电化教学工具、程序教学机器等。另外,教育理论在 应用过程中,可通过自身形态的变更而形成“知识性”力量,从而客观地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所以作为 完整的教育系统运行主体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动态地掌握教育理论,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转化为能力,从而能 动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最佳的功能效应。

最后,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主体精神的转化过程。教育理论不仅仅提供教育原则、技术的指导,还内化 为一种精神性因素。每一种教育理论的存在与运用,都会与教育工作者的需要、动机、情感、行为意向等融 合在一起,融合之中就包含着教育理论向心理因素的转化,诸如形成教育信念等。前苏联教育界流行的“合 作教育学”就是这一转化的典型。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合作教育学思想,它重视、关心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 ,提倡师生的平等、民主,加上它又是教师经验的高度概括,所以具有广泛的渗透力。而这种渗透、影响则 与这一思想本身具有的精神力量(符合人类需要、天性)不无关系。

(二)教育科学理论对自我发展的调节过程。教育科学不仅直接指导教育实践,而且为了更好地指导实 践而指向自身发展的调节。教育科学自我调节的目标有二:

一是自我适应。前已述及,一般地教育科学的发展相对于教育实践来说,具有滞后性。然而,教育科学 的发展也存在着变滞后为超前、自觉调整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内在特性,这就是教育科学在环境变化中的自我 适应。这种适应是通过对现实教育实践的积极参与、提炼,以获得自身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未来条件来实现的 。

二是自我稳定。教育科学要完成指导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首先必须保持自身演化过程的相对独立,保 持理论形态及其体系相对稳定,据此,教育科学展开以自我批判为起点的调节活动。教育科学的发展固然需 要经验要素、理论要素、逻辑要素的支持,但是这些要素又必须经过论证、争鸣、批判等形式,才能被纳入 到发展了的教育科学之中。教育科学只有通过对课题研究反思、学科体系的审视,才有可能在多层次上对课 题选择与研究方向、分支学科发展的规划、教育科学整体的发展战略与布局等作出导向,以便适应在双重轨 道上不断发展。

教育科学的自我调节功能在表现形式上是丰富多彩的。从范围上看,有局部的自我调节(研究课题、研 究重点、学科发展)、整体的自我调节(发展的整体规划);从内容上看,有研究方法、层次、视角等方面 的调节。不管哪种调节,都是通过教育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活动来实现的。他们不断将教育实践的需求、教育 科学理论及其体系的分化、重组等情况反馈到研究工作之中,以调控教育科学的发展。而且教育科学的发展 也应接受其自身内在逻辑特性的影响。教育科学理论在客观反映教育存在的同时,也将存在于它们之中的组 织因子提前并贮存于理论之中,从而形成并提高教育科学发展的自组织性。自组织性的存在也使得教育科学 能在暂时的外部指令之下,自我定向再对发展加以调控。所以,教育科学的自我调节实质上是教育工作者积 极参与之下的自组织活动过程,只不过自组织性的作用被掩盖着,因而不易为人所认识。在多年来开展的教 育本质讨论中,教育科学的自我调节作用就表现得非常明显。社会及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为讨论提供了契机 及条件,教育科学内在力量体现出的概念深化的逻辑推动着讨论的深入。人们从对“上层建筑说”的非难开 始,提出“生产力说”、“特殊活动说”等观点。观点交锋之中,人们发现自己走进了迷宫:未能全面、根 本地理解“本质”,争论的基点也不同。于是,在对讨论的反思之后,研究由“一哄而上”转入冷静思考, 并由此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化下去。在这里,对研究的反思既是研究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又是研究本身自组 织性的反映。

教育科学功能的实现过程是与具体教育认识、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各种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着 教育科学功能实现的具体特点的不同与过程的差异。如教育决策与教学过程中理论的指导又有着许多细微的 差别(包括中介环节、程序、方式),需要更为深入地研究。

注: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465页。

教育科研的功能篇(10)

关键词: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指向性研究

目标管理的中心是以发展目标为管理依据,展现管理工作发展的新突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针对阶段性管理思想的基础性,对管理目标进行明确划分,要求科研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紧密结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求,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以此达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针对性不断加强的根本目的[1]。从目标管理的基本价值层面分析,高等教育科研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较为广泛,能够体现出与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相互统一的价值思想,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向性更为清晰,提升科研工作的工作质量。

一、突出阶段性目标管理作用性,充分表达科研工作管理指标说明作用

1.体现目标管理阶段性思想,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宏观发展方向形成指向作用。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潜力的核心部分,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优势所在。从管理角度出发,目标管理关键是充分保障科研工作发展的持续性,以目标管理形成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方向的监督作用,其指向较为具体。阶段性目标管理思想则是立足不同阶段发展目标进行针对性管理,为科研工作发展进程提供明确的发展标准,以此达到深化科研工作总体发展的最终目的[2]。阶段性目标管理作为整体目标管理的基本架构,管理思维及管理方向具有高度的明确性。通过阶段性目标管理能够对高等教育科研目标宏观管理方向产生相应的说明作用,以具体说明为基础,对科研工作管理本身形成高度的指向性依据。

2.阶段动态目标管理为根本,直接作用于高等教育科研宏观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阶段性目标管理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根本,是对科研工作阶段性发展目标及成果进行有效分析的重要依据。依据阶段性目标所具有的内在发展意义,进一步明确对科研领域、科研标准以及科研成果所提出的要求。根据目标发展总体要求,对阶段性目标管理的具体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充分验证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整体发展方向所具有的可行性价值。这一目标管理过程可以表现出阶段性目标管理的动态性,充分展现宏观目标发展的指向性作用,阶段性目标管理实质性效果也能够直接作用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整体效果之中,具有阶段性说明功能和阶段性方向指向功能[3]。

二、立足整体性目标管理方向性,全面表征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方向

1.明确科研工作宏观目标管理方向,全面展现科研管理工作实时发展动态。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针对学科内部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进行具体化探索,对学科基本架构及内部基本构成元素进行有针对性分析,促使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范围及深度能够得到层次性提升,提升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宏观发展目标角度出发,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这为高等教育科研领域的探索提供重要的方向性保障。针对目标管理对宏观目标构成因素进行具体化分析,以此对内部要素的作用性及方向性进行潜在研究,确保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方向性能够保持高度清晰。结合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动态,科学深化宏观目标管理中的作用性、价值性以及功能性要素,对满足当今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思想的具体元素进行系统探究,其中主要包括可持续性、生态化、标准化因素[4]。这些构成要素表现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路径,展现高等教育科研管理目标从一般延伸型发展朝着系统化层次型发展方向的转变,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宏观发展动态形成具体呈现作用,有助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方向更为准确,指向性更强。

2.结合科研工作近期目标管理出发点,确保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准确性提升。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近期目标带有一定的现实性色彩,能够初步体现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开展的具体思路及路径,是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基础所在。从近期目标管理的特征性角度来看,近期目标管理作为整体目标管理的初级阶段,所反映出的问题较为广泛,能够对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可行性形成阶段性暗示。但从科研工作发展的本质层面出发,科研工作的开展往往具有较强的广泛性,针对学科研究领域内部的相关性,对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全面辐射。近期管理目标应针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兼容性进行具体深化,以此形成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初步发展思维。这既是有效落实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关键阶段,也是对科研工作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进行科学体现的重要管理阶段[5]。从这一方面可以充分总结出,高等教育科研近期目标管理作为整体宏观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及保障性特征,能够为科研工作发展目标的准确性不断增强提供坚实而有力的保障作用,满足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全面发展的切实需要。

3.追求科研工作中长期目标管理发展性,实现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核心是充分体现科研工作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持久性发展为目标管理的中心思想,对科研工作内容以及科研工作具体方向进行深化研究。针对科研工作中长期目标管理,对内部价值性因素、功能性因素以及作用性因素进行全面激发,从而得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方向及发展价值。这是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指向性的集中体现,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宏观发展方向保持相互统一。结合近期目标管理的基本特征,对广泛存在的科研管理问题以及科研工作重点、难点形成长久性目标规划,实现近期目标管理在中长期目标管理的直接作用,推动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重心保持高度准确[6]。立足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实质,对学科发展内部构成要素的可持续性以及发展性进行全面探索,对近期目标管理的可行性发展价值进行整理、综合、分析,实现中长期目标管理的指向性因素更为系统的目的,给予科研管理工作核心高度的方向性指明作用,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可持续发展思维形成有针对性的强化。

三、强调价值性目标管理发展性,具体展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发展空间

1.以实用性价值发展为目标管理出发点,提升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实用。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的核心是对实用性价值因素进行有效探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学科社会实用功能,为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这一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重心形成方向性的转移,针对科研领域内部的实用性价值因素进行系统开发,满足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性目标专一的根本要求。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实用性价值因素主要包含理论知识体系研究的实用性、实践教育体系社会应用性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性等三个部分[7]。就理论知识实用性而言,科研工作目标管理针对学科内部知识体系的外部延展过程进行有效探索,就相关学科知识体系对本学科知识应用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来提升科研工作实用。针对实践教育体系社会应用性,结合实践教育组织形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促进作用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此提升科研工作实用性价值。人才培养模式的功能性在科研工作目标管理中以社会人才需求方向为标准,对功能性发展进行具体探索,形成与社会经济、文化、人文领域发展相互适应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新研究,进而进一步升华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的指向性作用。

2.以目标价值深入探索为目标管理关键,强化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开展针对性。

目标价值体现出的是科研工作发展目标突破的根本表现。以价值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与目标、方向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能够反映出阶段化发展的总体构思与切入方向。进一步深入探索目标价值,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形成相应的方向性指引作用。结合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新特点,强调科研领域对社会责任方向的全面加强,展现出高等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渗透,促使高等教育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应用学科专业领域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素质的同时,也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知心理形成重要影响。这是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得到具体深化与发展的根本表现,充分明确目标价值因素的主要构成部分,全面表达目标价值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推动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重心科学转移。这与高等教育发展形成相互吻合的趋势,并对科研工作领域纵深化发展产生无形的推动作用,目标管理本身所具有的指向也同时得到有机强化,满足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对科研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

3.以作用价值深化分析为其内在发展要素,突出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社会性影响。

作用性价值主要表现在科研工作的开展对人才培养所发挥的具体作用这一基本方面,从价值性角度来说,学科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学科领域内部深化向社会性价值层面发展。高等教育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是推动社会整体发展与进步的原动力,这不仅是当今高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主体方向,还与时展进程保持一致[8]。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放眼人才社会实用性发展,充分体现学科内部架构的实践,以社会实践元素的整合与分析为重点,全面加深科研领域研究深度,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本身与社会相关性的内在联系不断紧密,提升科研工作的时代性发展目标,以此达到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以社会发展背景为载体,以社会性因素、条件为重要补充,形成目标管理与时代人才需求方向保持统一的根本性原则。这无疑是对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性、管理指向性不断增强的具体表征,展现出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时代社会之间融合性的不断提升,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宏观发展方向提供指向性因素,使目标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具体深化。

4.以功能价值综合分析为核心发展要求,助力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发展。

功能价值的综合分析作为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全面发展的核心,对科研管理工作开展方向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从目标管理层面出发,功能价值的深层次挖掘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服务功能价值的根本体现,从科研工作重心发展角度来看,当今高等教育科研工作与时代教育之间保持相互适应,对人才社会发展提出更高的挑战。在目标管理过程中,着重对潜在功能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以此来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管理的针对性。二是对引导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对人才社会应用方向形成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进而实现科研工作时展新特征。这是高等教育科研目标管理方向得到有效延伸的具体表现,能够作用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之上。三是对发展功能进行全面升华,使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能够立足长久发展目标,对科研领域、科研范围进行更为广阔的相关性探索,提升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创新性及突破性。这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所具有的发展性意义,为目标管理的明确性及创新性提供科学指向,达到时代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标准。

作者:陈宏伟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彦如.融合创新:加强科研管理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56-59.

[2]瞿新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5(8):37-39.

[3]叶祖淼.台湾高师院校科研管理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5(6):43-45.

[4]钱晓红.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完善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07-112.

[5]朱渝.科技全球化视域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4(11):67-68.

教育科研的功能篇(11)

〔7〕战弋,孙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协调发展〔J〕.理工高教研究,2008,(06).

〔8〕刘鸿宇.试论创业教育与高校德育教育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9).

〔9〕张雪梅,徐建军.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J〕.创新创业教育,2012,(03).

〔10〕张项民.基于专业教学的创业教育范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