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城乡经济融合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1 16:35:38

城乡经济融合

城乡经济融合篇(1)

一、城乡二元经济与二元金融

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而使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状况。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顺利实现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二元金融,分为三种层次,宏观层次上的二元金融是指银行主导型金融(政府主导型金融)与市场主导型金融,又称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中观层次上的二元金融是指城乡的二元金融;微观层次上的二元金融是指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金融二元结构,也可以称作二元金融结构,通常是指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抑制条件下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即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构成的二元金融体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村居民在全国总人口中过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了城乡间二元金融的出现。一方面在城市由发达现代银行分支网络以及证券、保险组成的一个基本上服务于城市经济主体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是存在于农村由小规模的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构成的基本上服务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市场。两者无论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以及金融制度都存在巨大差异,两个市场体系还相对独立,资金并不能自由地双向运动。

二、城乡二元经济与城乡二元金融的关系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与金融发展问题作了较长时期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Myint、肖和麦金农均已认识到金融的二元性问题,他们初步探讨了金融二元性与经济二元性之间的关系,并认为是金融的二元性导致了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性。随后,有关二元金融与二元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被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化所取代,其研究结论可分为三类:一是“有利论”,即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缓解。孙立军(2009)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部门产出的持续增长和金融部门效率的提高均可以促进经济二元结构的转化。二是“不利论”。即金融的发展不利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缓解。

(一)我国城乡经济金融的二元结构情况

一般地,二元经济的本质特征在于生产率的差异,我们可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M)、二元对比系数(D)、二元反差指数(U)和综合二元反差指数(C)等生产率指标来衡量二元经济的强度。沿袭国际习惯,我们用戈氏指标来测度金融发展水平,设M2为资本存量,L为各类贷款,S为有价证券,则金融相关率FIR=金融资产总量(M2+L+S)/GDP,于是我们可用城乡FIR比来衡量城乡二元金融的强度,同时再加上城乡金融资产总量比这个指标。

根据1978年-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计算出1978年-2009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指数、综合二元反差指数、城乡FIR比、城乡金融资产总量比、考察城乡FIR比与滞后一期的城乡综合二元反差指数的关系、城乡综合二元反差指数与滞后一期的城乡FIR比的关系,绘制趋势图,我们得到:开放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表现出由缓慢到反复、再到缓慢递减的趋势,但目前仍较为严重,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表现出迂回的趋势,这种趋势与严重性也将会通过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地区发展、增长方式等机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挑战。

城镇、农村的金融化程度均在上升,不过中国城镇经济金融化的程度和速度要高于农村,导致城乡金融二元化的程度逐渐扩大。中国城乡二元经济虽有一定缓解,但该过程表现出一定反复性,而目前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较为严重;中国城乡二元金融格局已形成并呈扩大态势;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二)我国城乡二元经济金融的相关关系

(1)理论关系。中国金融发展的城乡二元性结构特征是与中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密切相关的一个现象。首先,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同时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扩大又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2)模型选择。在实证分析方面,韩正清等(2010)设定的模型和实证检验非常经典,后人借鉴较多。他们假设社会经济部门由农村经济系统S1和城市经济系统S2构成,金融部门由农村金融系统F1和城市金融系统F2构成;两部门有相同的技术进步。各经济系统的总产出都遵循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而且都以金融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劳动生产率为投入要素,则:

Y1=f(K1,L1,F1)=A1K1α・L1β・F1Υμ1 (1)

Y2=f(K2,L2,F2)=A2K2ζ・L2η・F2θμ2 (2)

lnY2-lnY1=(lnA2-lnA1)+(εlnK2-αlnK1)+(ηlnL2-βlnL1)+(θlnF2-γLnF1) (4)

方程(4)左边lnY2-lnY1可视为二元经济结构差异系数;(lnA2-lnA1)为两经济系统的技术差异;(εlnK2-αlnK1)为两经济系统资本投入差异;(ηlnL2-βlnL1)为两经济系统劳动投入差异;(θlnF2-γLnF1)为两金融系统发展水平差异,θ和γ可视为二元金融结构差异系数。其含义是:城乡两个经济系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由城乡技术进步水平差异、资本投入差异、劳动力投入差异(或者劳动力生产率差异)及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引起的。因此,要考察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金融结构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分析(lnY2-lnY1)与(θlnF2-γLnF1)之间的变动关系。

根据对方程(4)的分析,我们认为,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由城乡技术进步水平差异、资本投入差异、劳动力投入差异(或者劳动力生产率差异)及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引起的,我们将这种关系变型为:GY=g(GA,GK,GL,GF)。其中,GY表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即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强度;GA表示城乡技术发展差距;GK表示城乡资本投入差距(或者资本形成差距);GL表示城乡就业或劳动投入差距;GF表示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差距,即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的强度。

(3)实证结论。我们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的转化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目前仍较为严重。第二、中国城乡二元金融差异呈现“自我强化”态势。中国农村金融存在明显的“双重金融抑制”现象,而城市金融凭借其在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和制度等方面的优势,不但使自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造成农村金融不断外流,导致城乡二元金融的差异愈加明显;同时,政府投资向城市的倾斜更是加剧了资金由农村向城市外流的程度。第三、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与二元金融之间互为Granger的因果关系。

韩正清等(2010)的实证结果表明,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对经济二元结构的解释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对城乡金融二元结构有着固化的影响。仇娟东等(2012)的实证结果表明,这两者的作用方向是反向的,这却是一个“悖论”,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与金融之间不协同变动的关系上。引用艾伦(2002)提出的标准,中国的金融系统无疑是一个失败的系统,该系统却支撑了中国经济30余年的高速增长,其作用机制是政府通过控制金融机构的产权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权,为合意的经济增长提供廉价的金融资源,这使得经济与金融协同变动的关系在中国的体现十分有限。

(三)缓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金融结构的政策建议

学者们的实证研究都承认,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与二元金融之间互为Granger的因果关系,只是他们对两者在作用方向上观点不同,基于不同的观点他们提出不同的建议:

韩正清等(2010)认为两者的作用方向是正向,于是他们提出常规的政策建议,认为缓解城乡二元经济与金融格局的矛盾就在于统筹城乡的发展:要同步协调城乡经济关系与城乡金融的关系,谨防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相互“掣肘”;为缓解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战略,壮大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比较利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统筹城乡金融发展,加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农村现有正规金融组织,扶植村镇银行等社区性金融组织,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建设农村竞争性的信贷市场,开辟农村资本市场、担保市场;理顺城乡金融关系,遏制农村资金外流,鼓励农村投资,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渠道。

仇娟东等(2012)认为两者的作用方向是负向,通过将原因归咎于中国金融与经济不协同变动的关系上,他们认为促进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关键在于理顺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依照中国市场经济是混合经济体的特征,健全金融体系政府配置、产权配置与价格配置的混合配置格局,从而形成具有竞争性的金融体制。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

城乡经济融合篇(2)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极影响的日益显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地要求城乡统筹,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因为,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与农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 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城乡产业分离的现状、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所以,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乡相关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

产业融合,是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出现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预示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标志着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革命的开始,并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革。产业融合为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通过城乡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变革,突破城乡产业分立限制,打破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塑造出新型横向结构,产生边缘、交叉产业,促生新的产业领域,产生新的经济式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聚集并释放出城乡产业内部所具有的潜力,拓展城乡产业的利润空间,可以解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雷同的现象,形成合理的城乡产业分工体系。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和农村被作为两个独立的板块,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一方面,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两者形成明显反差。另一方面,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度不高,城市对农村起不到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产业的相互融合、分工协作、互促共进,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一体化发展。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工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低,竞争力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实行城乡联动,统筹城乡相关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加强农业还是提高工业或发展服务业,都不可能仅靠城市或农村就能单独完成。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要以现代农业理念破解农业难题,以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具体措施为以下四点。

1.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从而营造出新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3.城乡产业融合会使城乡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统一的分配格局,使经济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进行统筹整合,并以产业链条为主导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集中配置,使城市产业资本持续投入农业和农村产业,使区域经济资源综合发挥效益,做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本不足问题。

4.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的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城市化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方式要求的产物,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作为依托,产业转移也必然要推动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市场网络和组织体系。只有根据产业发展来给城市定位、建设城市,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才能使城市充满活力。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紧密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构筑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产业、人口的集聚趋势和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关系中,要把单纯依赖开发区(园区)发展制造业的思路,调整到依靠城市工业功能区和专业镇发展工业、促进产业集聚上来。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1.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农副产品加工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用途在不断增加,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机器制造业为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使其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消化过剩的产能。因此,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

2.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多样性,可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的同构性。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种类,形成自己的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利用“资源就在手头”这一天然要素的禀赋,大大节省成本。比如,农副产品具有数量大、份量重、易腐烂等性质,在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可以减少损耗和运输费用。

3.农副产品加工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农副产品加工业涉及上下游众多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性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副产品加工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推动农业工业化的一个重要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4.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空间枢纽,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小城镇的枢纽产业,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小城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崛起提供物质基础。它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起飞,实现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协调、双向带动、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翔宇.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5):76-78.

城乡经济融合篇(3)

前言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发展状态而提出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消极影响的日益显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在地要求城乡统筹,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因为,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与农业、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因此,探讨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目前城乡产业分离的现状、推进城乡产业的转换升级和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认识

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互动、工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推进,所以,发展经济就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工作。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是要依靠城乡经济的发展来解决。而国民经济是由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各个产业部门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乡相关产业的统筹发展,推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适应产业融合趋势的需要

产业融合,是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出现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预示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标志着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革命的开始,并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革。产业融合为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通过城乡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变革,突破城乡产业分立限制,打破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纵向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塑造出新型横向结构,产生边缘、交叉产业,促生新的产业领域,产生新的经济式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聚集并释放出城乡产业内部所具有的潜力,拓展城乡产业的利润空间,可以解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雷同的现象,形成合理的城乡产业分工体系。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口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城市和农村被作为两个独立的板块,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一方面,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两者形成明显反差。另一方面,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度不高,城市对农村起不到应有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城乡产业的相互融合、分工协作、互促共进,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一体化发展。

(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脆弱,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工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低,竞争力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实行城乡联动,统筹城乡相关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加强农业还是提高工业或发展服务业,都不可能仅靠城市或农村就能单独完成。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须以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要以现代农业理念破解农业难题,以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的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形成城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具体措施为以下四点。

1.通过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从而营造出新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通过农业与加工工业、服务业的互补性融合,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加速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3.城乡产业融合会使城乡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可以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统一的分配格局,使经济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进行统筹整合,并以产业链条为主导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集中配置,使城市产业资本持续投入农业和农村产业,使区域经济资源综合发挥效益,做到优势互补,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本不足问题。

4.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农业、加工业、流通服务业各个环节会在空间上形成聚集的结点。即农业、加工业、流通贸易业合理地布局在乡村、小城镇、城市的地域空间上,以产业为纽带形成城乡之间的有机经济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为城镇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使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城市化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方式要求的产物,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须以产业作为依托,产业转移也必然要推动承接地的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市场网络和组织体系。只有根据产业发展来给城市定位、建设城市,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才能使城市充满活力。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紧密结合,构建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构筑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将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这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产业、人口的集聚趋势和土地、水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关系中,要把单纯依赖开发区(园区)发展制造业的思路,调整到依靠城市工业功能区和专业镇发展工业、促进产业集聚上来。

(三)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枢纽,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工业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

1.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农副产品加工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农副产品加工产品的用途在不断增加,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发展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机器制造业为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使其通过改变产品结构消化过剩的产能。因此,农副产品加工业有着产业融合的天然属性。

2.农副产品加工业具有多样性,可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的同构性。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本地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的等次、程度、种类,形成自己的最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利用“资源就在手头”这一天然要素的禀赋,大大节省成本。比如,农副产品具有数量大、份量重、易腐烂等性质,在原料产地就地加工,可以减少损耗和运输费用。

3.农副产品加工业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农副产品加工业涉及上下游众多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拉动性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副产品加工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推动农业工业化的一个重要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4.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空间枢纽,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小城镇的枢纽产业,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小城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崛起提供物质基础。它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起飞,实现农业和小城镇建设相互协调、双向带动、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翔宇.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4,(5):76-78.

城乡经济融合篇(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近十年GDP增速高达10.7%。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2012年中国官方公布的基尼系数达到0.474,超过了国际警戒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国内理论界展开了诸多研究。以往的学者更多地从市场化制度的改革、政府调控等方面展开研究,而对于收入差距拉大背后的金融成因的研究亦有不少学者予以关注。主要从金融资源配置视角看居民收入差距;从财政金融方面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从金融发展的视角研究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本文将从金融角度探求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从经济资源分配、金融产品等方面分析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以求缩小收入差距,让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1.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1978年城乡收入比为2.57: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1,1994年达到顶峰为2.86:1。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为2.47:1,1979年后收入差距又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至 2003年扩大到3.24:1,呈持续扩大态势。目前城乡收入比例为3.21:1,而且,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2.城乡居民收入增速

据2011中国统计年鉴显示,自2003年到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居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城市增长的比例明显大于农村地区,这也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从2003年至2009年城镇居民的纯收入的年实际增长速度都高于农村。而且由于基数的差距已经过大,尽管从2010年开始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高于城市居民,但还是不足以弥补实际数额的差距,这就造成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实际差额还是在不断拉大。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成因

1.城乡金融资源的总量失衡

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是导致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1980-2009年,城乡贷款总量差距由0.29万亿扩大到33.83万亿元,城乡居民储蓄总量差距由0.02万亿元扩大到16.22万亿元,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由0.07亿万元扩大到16.32万亿元。我国长期以来金融资源配置明显偏重于城市,导致农村金融发展落后,农村大量资金流入城市,农村经济发展严重“缺血”。农村资金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红利,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户、农村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发展却举步维艰,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城乡金融资源的结构失衡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源于农村,但金融体制改革却是城市先行。姚耀军(2005)基于VAR模型及其协整分析认为金融结构的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通过对金融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偏少。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狭隘,经营管理落后,金融风险也十分突出。全国金融机构网点约有20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网点数越1.5个,其中,农村金融机构仅有3万个,平均每万人拥有量为0.4个。从数据中可知,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与城市相比明显不足。

(2)金融工具单一。目前农村金融工具单一,由于农村金融信用体制的不完善,信用卡等短期信用工具无法惠及农村,且股票市场门槛较高,农村居民较难进入。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却在用自己的资金进行投资理财,股票证券市场十分的活跃,信用卡服务也十分的普及。另外银行部门的众多理财产品大多数农户都被排斥在外,难以通过借贷来平滑消费,解决流动性不足问题。

(3)融资缺乏效率。据《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当年农村信用社的利润总额为1593亿,比2011年增长了9亿,但在建设银行2012年的年度报告中,建设银行当年的利润总额超过了2500亿,有了将近一千亿的差距。尽管国家考虑到了城乡差异,在农村建立了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大金融机构,以满足信贷资金供不应求的状态。但三者的职能分工和发展状况对农村的融资作用却是有限的。农业发展银行仅针对粮食与棉花封闭式运行的专项贷款,业务单一、资金来源不稳定,导致政策性金融作用有限;农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后,从农村大量撤出,在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还未完成,运作不规范、产权不清晰,几乎没有建成过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制度,改革已趋向于商业。以上种种均导致金融制度供给与农村经济结构不相吻合,使得农村资金外流问题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融资效率低下。

3.城乡金融开放程度不同

陈黎敏(2011)就区域间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强于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是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渠道。据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外资银行82.5%的机构网点和93.5%的资产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增强,西部地区稳步增长。另外,全国48.8%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资产集中于东部,中部和西部次之。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但是另一方面却可能造成地区上的资源分布不均,从而导致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另外对于中东部地区,城市在对外开放和外资引进方面占有较为巨大的优势,城乡的经济发展的差距会不断拉大,收入差距也会随之拉大。可见,金融开放程度的不同也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4.城乡金融环境差别大

邢志平、朱惠莉(2011)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中国1992--2008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指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有助于金融业更好地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较晚,与城市金融相比略显滞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农村现有的金融环境不利于金融在农村的良好发展。农村金融信用机制不完善,存在大量拖欠,逃费与悬空金融机构债务的情况。农村的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落后,增加了司法活动中金融机构维权的难度。另外,农村金融服务中介发展不足,服务水平低下,远未达到建立良好金融生态的需要。相对于农村,城镇居民法制意识、维权意识较高;城市信用体系较为完善;城市金融中介机构发展迅速,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较为系统的金融服务。因此,良好的金融体系才能保证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从金融发展方面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1.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改善我国现有金融资源资源配置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和服务水平等措施来提高农村经济主体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最直接的有效手段。继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对涉农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的监管和财税政策。

鼓励地方政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有效激励其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加快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三农”,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规范农村民间金融。构建有效的城镇反哺机制,发挥城市辐射效应,引导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向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程度。

2.改善农村金融结构,努力推进农村金融向城市金融看齐

(1)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信贷组织,重点解决农村发展的资金问题。通过建立农村金融市场,打开农村融资渠道,开发项目服务等方式,从当地农村的具体特点出发,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及时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有金融服务。

(2)不断创新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工具。国家应在农村大力发展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金融工具,让农村居民能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金融的投资。通过金融理财投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改革和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和效率。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面对农村强大的资金需求,一方面,国家应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引进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所有社会资本成立新型金融机构,给予公平待遇,在同行竞争中增强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增强对农村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财政或政策性银行对商业银行难以服务的地区、部门加强金融支持,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和设施的融资力度,创造有保障的经济基础。

3.对外开放成果应城镇居民共享

加大农村地区的投资,更大程度开放农村,结合当地特色,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实行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向农村地区进行投资,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确保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地区城镇化。

4.扶持农村金融,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对农村金融的扶持与改革,通过对金融市场制度的完善,发挥金融在协调区域间发展的作用。首先要在农村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提高诚信意识。其次要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工作的协调指导。全面征集农户和农村企业信息,并将信息整理成电子档案,分批录入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搭建了农村信用信息平台。制定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对农户开展信用评级。完善农村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大力推广征信产品应用。

参考文献

[1]2011年统计年鉴

[2]张鹏,梁辉.城乡金融资源非均衡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32(2)

[3]马光荣,杨恩艳.中国式分权、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1)

[4]王书华.金融资源配置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商业研究,2012(423)

[5]王小华.财政金融政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阶段变化研究[J].西部论坛,2013,23(2)

[6]张合林,郑春燕.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9)

城乡经济融合篇(5)

一、西方城乡关系相关理论

国外学者根据西方社会城乡演变历史,提出了有关城乡对立方面和和城乡融合方面的理论。

(一)城乡对立方面的相关理论

城乡对立是指城乡之间互不相融、相互矛盾的状态。城乡对立是城乡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学者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对立最根本的体现,它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且互不相容的经济结构。

1、李嘉图的城乡差距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最早论述了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差距问题,他认为农业部门存在收益递减规律,而城市工业则呈收益递增趋势,所以,城市工业将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但城市工业发展扩张需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城市劳动者的收入会比农村劳动力更高,从而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2、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经济学家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代表人物亚瑟・刘易斯(ArthurLewis)指出,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经济特征:传统的农业部门劳动者收入水平很低,但农村劳动力十分丰富,随时可能流入城市,由此决定了城市中现代工业的工资水平能高于农村生存收入的工资水平,从而造成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差距及对立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乡差距问题同社会分工、物质利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马克思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是导致城、乡的分离的根本原因。马、恩指出,社会分工及其继续扩大将造成城乡对立的日益加剧,这就揭示了城乡差距的本质原因。

(二)城乡融合方面的相关理论

城乡融合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互相协调、共荣发展的状态。城乡融合是与城乡对立相反的城乡关系的表现形式,西方学者认为:城乡融合的本质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城市发展为中心,通过城乡逐步协调,最终实现城乡融合。

1、发展经济学家用二元结构解释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换。(1)费景汗-拉尼斯二元经济论。20世纪60年代初,费景汉和拉尼斯提出了著名的刘易斯-费-拉模型。该模型从实现工业化困难的角度(农业部门还没有实现商业化,工业部门的扩张就停止了)指出,只有同时提高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减少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总产量的影响。(2)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认为,农业剩余是工业部门积累资本的必要条件。农村富于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农业剩余的增长速度和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的速度。所以,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越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就越快,从而最终完成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

2、城市经济学家的城乡协调发展观。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观点。他倡导用“城市-乡村”的城乡一体结构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他指出,要通过构建一个“城市-乡村”的磁铁作用于“人民”,来实现“城乡一体化”。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20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提出“城乡融合”这个概念,并指出“城乡融合”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即通过工农业结合,把人口平均分布于全国来逐步消灭城乡差别。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人。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来实现城乡融合和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4、系统论。奥地利的贝塔朗菲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系统理论,他对系统的定义是:“处在一定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通过相互作用促进或阻碍系统的发展。系统论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开放性,追求系统结构优化和利益最大化。城乡统筹蕴涵着系统论的精髓。城乡统筹要求把城市和乡村看作一个系统,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通过协调“城”和“乡”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城乡统筹”这个系统的发展。

5、协同论。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论。他认为系统中的各要素存在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系统在各要素的协同行为下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力量,从而实现“1+1>2”的效果。可见,协同论是系统论的深化和发展。城乡统筹也体现了协同论的思想。在“城乡统筹”这个系统的内部,充分发挥“城”和“乡”这两个要素各自的优势,“城市”发挥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优势,“农村”发挥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优势,通过二者优势资源的流动和互补,推动实现“城”和“乡”各自的繁荣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和目标。

(三)国外城乡关系理论评述

纵观国外城乡关系理论演变的历史脉络,不难看出,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领导阶层的对生产关系的做出的任何调整都应当顺应这一客观的历史规律才能满足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从落后到文明,从原始到先进的发展状态。同理,国内的城乡关系演变也应当遵循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根本趋势和发展规律。

二、国内城乡关系的相关研究

由于我国研究城乡关系的起步比较晚,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城乡关系理论。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国内对于城乡关系的相关研究必须与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

(一)建国后的城乡关系研究(1953~1978年)

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城乡兼顾、工农并举”的思想,作为党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原则。但是,自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以来,我国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为支援重工业的发展,广大农村开展了“”运动,实行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这实际上脱离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广大农民的意愿,导致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同时,由于1958年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人口被人为地划清了界线。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实际上为后来逐步形成的“城乡二元格局”埋下了根源。这一时期,国内对城乡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重工抑农”的政策主张,为国家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提供政策研究支持。

(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城乡关系研究(1978~1990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步松动,城乡关系也随之改变。1978年,以“包产到户”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制下的集体经营模式,农业走上了家庭经营的道路。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一是粮食等农副产品的价格普遍偏低,二是农民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造成了农民的贫困。这一时期,邓小平在工农关系上,强调农业是基础,农业要恢复,就是要让工业支援农业。理论界也主要从“制定粮食等农副产品限价政策”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为决策层提供了理论研究支持。

(三)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城乡关系研究(1990~1999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了过度集中到过度分散经营的新矛盾,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问题仍未解决。同时,作为二元结构基础的户籍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也无法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三农”问题成为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一时期的城乡关系研究主要致力于解决二元结构问题。1998年,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研报告《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工业化、城市化》,认为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包括户籍、住宅、教育、医疗等10余种制度)造成了市民和农民两个阶层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尖锐矛盾,提出了走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来解决二元结构问题。

(四)21世纪初“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在城乡发展的定位上,实现了从“兼顾”到“统筹”的历史性转变。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标志着党由重视城市向扶持农村、由“兼顾”农村向“统筹”城乡的重大思想转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理念,站在了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统一”的大循环、大系统,有利于建立城市和农村资源互动,要素共享,优势互补,双赢共荣的发展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并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战略任务。强调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此外,他还强调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主张。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五)国内城乡关系研究评述

纵观国内城乡关系的研究脉络,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运动”和“户籍制度”改革,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到20世纪90年代的“加快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建设”,到十六大提出“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及十七大再次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从这一系列决策的演变过程可见我国城乡关系也正在经历从“城乡对立”逐步走向“城乡融合”的演变。

但与国外不同的是,这种演变的出发点不同。国外是因城市建设而改善城乡关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城市促使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的根本出发点,不论是党的政治决策还是理论界的研究重点都始终围绕“三农”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促使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

三、结束语

从国外城乡关系相关理论到国内城乡关系研究,不难看出,国内外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的演变趋势是一致的。尽管出发点不同,但是,当前我国采取“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是在借鉴国外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基础上,顺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现阶段对城乡关系提出要实现“城乡融合”的客观要求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既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也是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宣迅.城乡统筹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4.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5.

城乡经济融合篇(6)

一、引言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仅为38.8%,落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近11.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占4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523.73元,是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约三分之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悬殊,二元化格局依旧显著,推进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形势艰巨,意义重大。

统筹城乡发展要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引导作用,促进资本、人才、技术、土地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城乡流动与优化配置。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行业,也是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有现代金融的强力支持。培育一个创新、竞争、多层次的城乡金融体系,形成城市和农村金融分工协作、和谐共生的格局,是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支撑因素。当前,金融在支持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体系的城乡二元差异。

(一)城乡金融市场主体差异

中原经济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农业生产经营多以家庭为单位,形成了农业地域广阔、农村人口分散的局面。相比城市多元化、竞争化的金融市场主体,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提供资金信贷的银行机构,村镇银行还处在试点发展阶段,其他金融市场主体如证券经纪公司、农业保险公司、信用担保基金和农村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尚未得到有效发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特点的商业性金融发展滞后。

(二)城乡金融产品和服务差异

在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金融业态齐备,服务网点密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活动的规模和密度都低于城市,短期货币信贷产品多,中长期金融产品少。在商业利益导向下,金融机构发展农村业务和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力不足,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产生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农民享受的金融服务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融资可得性也远低于城市经济。

(三)城乡金融市场融资机制差异

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缺乏引导城市金融资源流向农村的有效体制机制。农村金融机构基本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不愿向缺乏抵押担保的农村经营主体提供贷款。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对农村信贷市场产品和服务方式产生了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受到单纯依靠信贷市场融资的限制,需要在融资机制方面进行金融创新。

(四)城乡金融生态环境差异

城乡信用环境和征信体系差别较大,农村地区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相对滞后,广大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金融的认识和自身金融意识还比较薄弱。涉及农村金融的法律规范不健全。农村征信体系没有整体建立。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房屋无法在市场中自由流转和交换,限制了农村金融发展的信用环境。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以产业集聚区为承载的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实施,还是以现代规模经营和科技投入为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都大大超过了原来既有的规模。同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促进城乡居民创业兴业,培养信贷消费模式等都将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二、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

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要在发展过程中拉长农村金融这一“短板”。在农业不具备比较收益优势的前提下,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促进城乡各种要素资源进一步优化互动。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但困难孕育着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完善城乡金融市场体系、创新金融组织和产品服务及提升服务运行功能提供了历史契机。

第一,从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上,构建一体化的金融市场来有效整合城乡金融资源。要消除金融市场的城乡分割,改变金融机构将大量农村存款资金转化为城市信贷的现状,为资金与资本的双向流动提供基础平台。一个开放、竞争、有序的且能和城市对接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尤为迫切,要发展和健全适应不同地方实际、分工合理、层级完善、兼顾商业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城乡经济融合篇(7)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1-0107-04

自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1 〕 (P18),特别是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1 〕 (P671-672)并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系统部署以来,各地高度重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十二五”时期,许多地方还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确定为要着力实施的重大战略。但随着实践的推进,理论指导滞后于实践发展的情况显现出来。尤为突出的是,目前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还有很大差异。笔者认为,正确定位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科学确定其路径选择,力求在实践中取得更大成效,需要从城乡融合的角度把握和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城乡融合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在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上,以前更多地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使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认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近年来则针对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和在实践中出现的按照城市模式搞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许多学者和地方领导更多地强调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提出城乡一体化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而是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应根据农村和城市不同的特点,使农村和城市保持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前一种理解固然有偏差,但近年来广为盛行的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这种表述令人不得要领,因为用“不是什么”是不能揭示“是什么”的。现在许多人使用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的表述,似乎有新意和创新性,但到底什么是城乡一体化,还是让人难得其解。

当然,用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来纠正以前认识上的偏差是有价值的,但讲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也不能绝对化。一方面,城市和乡村是要保持各自的特色;另一方面,城市也要吸收乡村的优点,乡村也要吸收城市的优点。新农村建设固然不能按照城市模式来搞,但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也不能脱离城镇化来搞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其本意是农村要保持良好的风光环境和特色文化,但城乡一体化也要求农村和城市有一样的地方,如要有大致一样先进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否则农村留不下人,更吸引不来人,人们还是会向往城市并力图往城市集聚。

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绝大多数人工作在城市,却有4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美国、日本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分别只有3%和4%,但2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这不仅是因为农村环境宜居,还因为居住在农村和居住在城市生活上一样方便。相反,拉美一些国家,因为城乡发展失衡,乡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远不及城市,致使大量农民进入城市,虽然城市化率几乎和发达国家一样高,但给城市带来了严重失业、大量贫民窟、治安恶化等问题,结果,不仅农村没有发展起来,城市的发展也受到拖累。韩国经过数十年的新村建设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几近消失,但乡村地区的生活条件跟城市相比依然相差甚远,当年规划建设的许多小城市整体功能也不强,平均聚集人口不到2万人,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还是向往大城市。现在我国的一些乡村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乡村地区,风光环境宜人,工作岗位也不缺,但由于生活配套和城市相比差距还相当大,结果人们还是希望进入城市。中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农村人口有7亿多,国情决定了不能单方面追求城镇化,应在城乡一体化理念指导下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即一方面通过城镇化使一部分农民向城镇转移,使农民变市民;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农村,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向城市靠齐,使一部分农民愿意留在农村,甚至吸引一部分城市居民来农村定居。

对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不能加以绝对化,农村要保持自己的优点和特色,但也要争取拥有和城市一样先进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其实,不仅农村这样,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城市在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的同时,也要争取拥有和农村一样宜居的环境,实现城市与乡村间的相互取长补短,最终走向城乡融合。也就是说,城乡一体化既不是城乡一样,也不是城乡不一样;既不是让农村变成城市,也不是让农村还是农村,其目标是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的首倡者是恩格斯,他在1847年《共产主义原理》中最早提出了“城乡的融合”:“通过消除旧的分工……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 〕 (P371)。后来,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19世纪末创立的田园城市理论中提出“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他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也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 〔3 〕。可见,他们都是把城乡融合作为城乡关系演化的理想境界。在城乡融合状态下,城市和乡村不再是各自独立的地理单元,而是通过城乡之间的多维网络连结,使城市和乡村结成有机的整体,集中城市和乡村的各自优点,使城市不再是传统的城市,乡村不再是传统的乡村,既有城市职能,又有乡村特色,使城乡之间发展水平接近,城乡居民之间享有的权益和机会大体相当,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趋向一致。实现了城乡融合,也就达到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二、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第一要务

城乡融合建立在城乡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要求兼顾城市和乡村两个方面,以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充分发展,城乡融合只能是理想而不能变成现实,要把城乡融合由理想变成现实,首要任务是推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的发展包括城市经济发展和乡村经济发展两个方面,推进城乡融合不能以削峰填谷即单纯把城市创造的财富转移到农村的方式进行,而是要在继续推进城市繁荣发展的同时,通过政策支持和城市的带动增强乡村自我发展的能力。中国人口的多数还在农村,靠城市向农村大规模转移财富的方式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融合是不现实的。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首先是政策要作调整,即改变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下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并给农村制定一定的扶持性政策;其次是推进城乡之间的产业对接,把城市的产业链条往农村延伸,鼓励产业和要素下乡,把城市不具备发展优势的产业转入农村,同时要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培育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调查发现,凡是城乡融合程度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的地方,都是村强民富的地方。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农村集体总资产突破900亿元,村均收入达448万元。强大的村级经济实力,有力地保障了富民目标的实现。致力于富民强村、繁荣和壮大农村经济,是包括苏州市在内苏南地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按照这一经验启示,苏南各地明确提出,城乡一体化以富民为核心,要求通过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帮助农民创业就业,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以企带村、村企互动,实现富民强村目标,通过经济发展不断推进城乡融合。

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关键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三农”问题。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1998年10月的十五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都对“三农”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作出专门决定,并且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每年都要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改革开放以来还先后印发了14个有关做好“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专家学者研究“三农”问题形成的成果之多,超过任何一个国家,也超过任何一个学科。经验表明,凡是一直受到重视的问题,一方面说明是牵涉全局不能回避而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说明是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三农”问题解决起来之所以难,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并且惯性力量极强的城乡二元结构,在不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前提下解决“三农”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能一时性缓解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真正认识到“三农问题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 〔4 〕并下决心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还是最近这些年。特别是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5 〕(P465)任务的基础上,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1 〕 (P671)的重大决策,并从城乡统筹、制度建设等方面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系统部署,使解决“三农”问题进入了目标明确的深入推进阶段,也使“三农”工作进入了可持续的良性运行状态。国家和地方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所设立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通过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也确证了城乡二元结构是“三农”问题的病根。这说明,推进城乡融合,关键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四、城乡统筹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基本方法

城乡统筹,就是统一筹划,兼顾城市和乡村矛盾的双方,用辩证法的两点论处理好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实施城乡统筹的主体是政府,即在政府主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城乡关系,改变过去重城市发展轻农村发展,甚至以牺牲农村的利益换取城市发展的做法。当然,新中国成立后一定时期内实施城市偏向政策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因为要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重点放在推进国家工业化上,而要在原本“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推进国家工业化,只能靠农业的积累提供原料和资金。时至今日,依靠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原始积累的任务早已完成,到了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城乡统筹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地方就提出了这一工作思路,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在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下,城乡关系开始发生转换,城乡一体化开始启动,城乡之间开始融合。在此基础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的市场化改革阶段,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有了进一步的推进。但这个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其动力主要来自基层和市场的自发性力量,缺乏上下联动的政府主导。所以这一阶段的城乡融合只能取得有限的成果和局部的经验。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5 〕 (P17)的论断,标志着由政府主导上下联动的城乡一体化开始启程,特别是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管理,这“五个统筹”是对统筹城乡发展从五个方面所作的细化。在“五个统筹”基本精神指导下,许多地方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本地区城乡融合的具体方法。如,四川省成都市作为国家批准设立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出了“六个一体化”的城乡统筹方法: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江苏省提出了经过充实完善后的“五个一体化”的城乡统筹方法,即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就业一体化。苏州市作为江苏省确定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也提出了“六个一体化”,即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广东省中山市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所列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也提出了“五个一体化”,即城乡人口一体化、城乡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除此之外,还有些地方提出了“七个一体化”、“八个一体化”,等等,这都是根据各自实际所提出的由政府主导下的城乡统筹的具体方法。无论几个一体化,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城乡全方位的融合,其中也应当包括十七届六中全会新提出的“城乡文化一体化” 〔6 〕。

五、制度创新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保障

仅有城乡统筹的方法还实现不了城乡融合。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提出了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城乡、工农等重大关系问题,但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下,统筹兼顾的方法并没有在处理城乡关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是方法不正确,而是缺乏城乡统筹的制度保障。

1954年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结构,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工业化的反哺带动和城市化的推进融合就可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并实现城乡一体化” 〔7 〕。但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是一种二元经济结构,还是一种二元社会结构,它以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为基础,把城乡居民分为两种不同的身份,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使城乡居民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保领域所享有的权益甚至在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上都有很大不同。与此同时,国家还实行了偏向城市的宏观政策,使得农村的农产品和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低成本甚至无偿流入城市,支持城市的工业化。公共财政也几乎演变成了专为城市服务的城市财政,如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城市的基础设施由国家投资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则基本上依靠农民自筹资金建设。长期实行这种城市偏向政策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并固化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差距,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更加突出。

制度创新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保障,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变革。无论是“五个一体化”、“六个一体化”,还是“七个一体化”、“八个一体化”,没有体制机制作保障,城乡一体化就会中途停滞。“如果说一般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工业化进程初期自然分化的结果,那么,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性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工业化进程初期的‘自然分化’与计划体制强制的‘人为分化’双重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结构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还应包括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问题” 〔7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巴伐利亚州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出过影响极广的“城乡等值化”理念,并从法律上确认这一理念,用于指导城乡协调发展。我们应借鉴巴伐利亚州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经验,在思想上树立城乡等值化的理念。我国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制度创新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也要进行观念的变革,特别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率先实现观念的变革,通过他们观念的变革带动全社会观念的变革,以此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其次,建立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的制度体系,这包括: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城乡财政政策一体化、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管理一体化等,形成城乡共同发展、城乡共享成果的机制和体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景普秋,张复明.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进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2003,(6).

〔4〕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9,(4).

城乡经济融合篇(8)

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测度

在确定了测度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方法的基础上,要科学地测度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还必须确定相应的研究视角。由于地级市及其以下层面的数据难以获取,国家层面的数据又过于笼统,因此,本文拟从省际、东中西部和经济区等三个视角入手来全面测度我国区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同时,考虑到我国城乡经济金融各项指标在改革开放前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因此,测度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时间段选择为1978-2010年,即主要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水平。由于、海南1992年以前的数据资料不全,将其从样本中剔除;重庆在1997年后才成立,其数据合并到四川省;因此,省际视角下的样本数为28个,东中西部和经济区视角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仍按相应省级单位所处的地域来进行研究。(一)省际视角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对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本文借鉴冉光和、鲁钊阳(2011)[18]的做法,从结构、规模和效率三个维度来衡量,即: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非农业类股票筹资额+非农业保费收入)/金融总资产]/[(农业类股票筹资额+农业类保费收入)/金融总资产];城乡金融规模非均衡发展水平=[城镇贷款/城镇GDP]/[农村贷款/农村GDP];城乡金融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城镇储蓄/城镇贷款]/[农村储蓄/农村贷款]。对于金融总资产、农村GDP、城镇GDP、农村贷款和城镇贷款等具体指标现有统计资料并没有直接提供,且受统计制度变化的影响,一些指标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对此类问题的处理亦借鉴冉光和、鲁钊阳(2011)的做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同人华塑,证劵代码为000509)1993年5月份才诞生,因此,分析区域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化发展水平从1993年开始算起,1978-1992年的不再纳入到研究范围内(廖杉杉,2012)[19]。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村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由于本文样本时间跨度较长,为使不同年份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文中指标所有涉及价格度量的原始数据本文均采用GDP平减指数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运用前文所介绍的方法,可以分别计算出1978-2010年我国28个省级单位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指标,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从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来看,1993-1995年间,这几组指标变动都较大,这与我国的实际是相吻合的。1993年5月份,我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才正式诞生,短期内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心理带来了直接的冲击,也直接影响到城乡金融发展结构的变化;1996年以后,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式的好转,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相应指标的数值也越来越大,到2003年,上述指标的数值均达到最大;在国家对“三农”重视政策的影响下,2004年以来,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这种非均衡化水平仍然较高;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向实体经济的扩展,近两三年来,我国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重新出现波动。与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不同的是,1978-1992年间,受我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以及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成立、改革的影响,1986年,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的相关指标出现历史最低,其他变动原因则与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变动是一样的。(二)东中西部视角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由于基尼系数(GINI)无法在组内与组间进行分解,因此,在分析东中西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时,不采用基尼系数(GINI),而采用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从实际分析结果来看,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度量出来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故本文只列出并分析泰尔指数(GE1)指标下的东中西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东部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化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GE1)均值分别为0.157472、0.114806和0.141115,中部的均值分别为0.1353、0.0989和0.1124,西部的均值分别为0.002683、0.11131和0.13485,说明东部地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从时间点上来看,1986年,东中西部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GE1)最小,这与现实是吻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后,农村经济体内潜在的活力被充分发挥出来,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强劲;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支持城镇经济发展,受过去长期以来一直推行的“农村支援城市、农业支持工业”政策惯性的影响,国家组建了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的新的金融体系,经济建设的重点仍在城镇,城乡经济失衡严重;受此影响,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试点的东部地区,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中西部地区次之。从东中西部区域内、区域间以及整体情况来看,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化发展水平是非常明显的,区域内非均衡发展水平比区域间的更为明显,在整个非均衡发展水平中,区域内的非均衡发展水平一直占主要的地位。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相吻合的。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邓小平在1988年提出了“两个大局”的发展思路,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国家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服从这个大局。伴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步扩大,东中西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东部沿海地区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越来越显著。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态势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不同产业从金融机构所获得的融资量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受区域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区域间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也是非常显著的,其泰尔指数(GE1)差异也很明显。(三)经济区视角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前文的分析一样,对于经济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分析,不采用基尼系数(GINI),而采用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来进行分析。考虑到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测度出来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故本文只列出并分析采用泰尔指数(GE1)测度出来的结果,结果如表3所示。同时,受篇幅限制,采用泰尔指数(GE1)分解的经济区具体的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未在文章中提供,备索,文中仅提供经济区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总体差异及区域间差异占比情况。从表3中可以看出,经济区内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区域间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而且从时间点上来看,经济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阶段性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从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来看,无论是经济区内的差异,还是区域间的差异,1993-2010年间,除1993-1995年、2007年以来存在波动外,整体上是呈现出上升趋势的;从城乡金融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广前,波动情况明显;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农村经济开始活跃,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开始大量出现,农村融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城乡金融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差异开始变小;1987年以后,随着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相继出现,比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发展、福建兴业银行等等,区域之间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在表3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2004年以后,随着国家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随着村镇银行的大量出现,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问题,经济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问题。

城乡经济融合篇(9)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7—040—05

消费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又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和一国经济平稳发展的持久性动力,消费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显著增强。197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8.6亿元,2010年则达到了156998亿元,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此过程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也表现得尤为明显。1978年,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对数分别为138元和405元,2010年则为4455元和15907元,从1978年到2010年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倍数从2.93上升到3.57。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呢?本文拟在分析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省级面板数据,探究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

一、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消费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作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体现,对城乡居民消费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城乡金融发展通过影响城乡居民收入,进而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城乡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缓解城乡经济体内融资主体融资需求的方式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供相关金融创新产品的方式,实现城乡居民资产的增值保值,切实有效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二,城乡金融发展通过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进而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城乡居民消费不仅与其当期可支配的收入有关,也与其未来的收入和支出紧密相关。在城乡居民收人一定的情况下,消费的多寡还需要考虑到未来诸如教育支出、养老保险支出、房价涨跌等因素;如果预期这些因素没有大的波动,消费量会增加;反之,消费量则会减少。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未来可能增加的收入。城乡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提高自身的收入增长预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完善社会各项保障、福利,降低城乡居民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支出预期,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从而促进现期消费。

第三,城乡消费信贷通过降低流动性约束,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流动性约束对城乡居民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其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收入下降问题,很显然,流动性约束必然会阻碍和制约城乡居民的当期消费。而随着金融的发展,各类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各种金融服务不断改进,尤其是随着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经济体内各类融资主体的融资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从而减少流动性约束对当期消费的制约程度,刺激消费需求。在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情况下,流动性约束对城镇经济体和农村经济体内居民的影响显然是存在差异的。理论上讲,得益于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城镇经济体内居民能够较好地面对流动性约束的冲击,整体消费能力也应该强于农村经济体内的居民;由于农村经济体内的居民,受抵押品缺乏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难以有效融资,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流动性约束,必然会削减当期消费,增加储蓄。

第四,城乡金融发展通过降低城乡金融中介机构成本,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在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前提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更容易获得金融中介机构所提供的诸多新型金融服务,这为其自身的当期消费创造了条件;而农村居民,受地理区位、经济条件及金融机构自身追求资金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等的制约和限制,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服务,致使消费能力极为有限。

上述分析表明,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产生带来直接的影响;考虑到我国不同省级单位间经济金融发展状况的实际差异,这种影响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还有必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做进一步的验证。

二、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为避免1992年我国宏观经济金融数据断点问题的消极影响,本文实证研究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92—2010年,样本为我国的31个省级单位。同时,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以1992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作为基期对所有指标进行处理,得到以1992年为基期的实际数据。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以下计量经济模型:

各变量的名称及其定义解释如下:城乡居民消费差距(urcom)=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化水平(urfdf)=[(非农业类股票筹资额+非农业保费收入)/金融总资产]/[(农业类股票筹资额+农业类保费收入)/金融总资产];城乡金融发展规模非均衡化水平(urfas)=[城镇贷款/城镇GDP]/[农村贷款/农村GDP];城乡金融效率非均衡化水平(urfde)=[城镇储蓄/城镇贷款]/[农村储蓄/农村贷款];城乡收入差距(urid)=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口负担比(peor)=(14岁以下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居民人均医疗支出、居民人均教育支出、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分别记为peom、peoe、inft和rate。上述指标除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外,其他指标原始数据均来自国家公开发行的历年相关统计年鉴。

由于上文设定的是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会导致参数估计的非一致性,故采用GMM估计法来估计参数。从表1中GMM的估计结果看,系数联合显著性的Wald检验值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Sargan检验结果说明工具变量有效;AR(2)检验结果说明一阶差分后的残差是不存在二阶自相关的。也就是说,上文所设定的模型是合理的。

在确保模型设定合理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评价GMM估计结果的可靠性和滞后阶的稳健性,采用IPS检验来验证面板残差是否平稳。同时,为了增强结果的稳健性,将LLC检验和Breitung检验结果一并列入(如表2所示)。从表2中面板残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来看,每个模型的面板残差概率值p均小于1%,这说明各个面板残差均具有平稳性,GMM的估计结果可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文设定的模型是合理的,工具变量也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对表l的结果进行分析。DIFl(1)的Sargan检验概率值为0.0421,说明差分GMM工具变量无效;DIFl(2)的检验纠正了由异方差所带来的系数估计偏差问题,AR(2)的概率值为0.6512,说明差分的误差项存在二阶自相关且不显著,同时,Sargan检验概率值为1,也说明二阶差分GMM工具变量是有效的;一般来说,当因变量一期滞后项系数为0.8~0.9时,差分的GMM相对于系统GMM有较大的下偏,或者说是存在估计的不准确性;基于此,通过对比表1中SYSl(1)和SYSl(2)的Sargan检验和差分Sargan检验的概率值p可知:SYSl(2)的估计量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基于上述分析,选择表1中SYSl(2)的回归结果来分析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合适。具体分析如下:

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滞后项来看,其系数为0.4029,且显著,这说明当期城乡居民消费受前一期的影响较大,这与我国的现实相吻合。与国外居民大量的跨期消费行为相比,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明显表现得更为理性和现实,“量体裁衣”的消费理念被更多的居民认同。在广大农村,除了简单的“衣、食、住、行”消费外,居民更多的是选择将多余的资金存入银行,而不是用于购买其他产品;而在城镇,除资金实力雄厚的家庭外,更多的普通家庭消费也是极为节约的。尤其是在实际收入来源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具有很强的惯性。

从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发展非均衡化视角来看,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系数均为正,且都在1%水平下显著,这意味着城乡金融的发展,无论是结构的调整、规模的扩大,还是效率的提高,都与城乡居民消费高度正相关,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是相符合的。城乡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最直接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并为储户提供利息,增加储户的实际收入,为城乡储户的消费夯实经济基础;二是城乡金融的发展,能够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当然,基于城乡经济体自身基础的差异,城镇居民在资金实力方面远远强于农村居民;所以,尽管城乡金融发展从总体上来看,能够有效地促进城乡居民消费,但是,城乡居民消费的差距短期之内不会消失。

城乡经济融合篇(1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城带乡、城乡协调的一体化发展进程越发顺利、合理。据中国行业企业信息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消费品市场首要特点就是农村消费增长加快,城乡消费增量差距趋于缩小。但是,在解决城乡消费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尽管我国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出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却仍存在一些难以在短期破解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增长相对量相对较慢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低并存,如何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居民消费品制造业成本压力大与创新能力不足、信贷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并存;三是城市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不尽规范与农村流通网络不健全并存,制约着消费市场的扩大,根本原因还是基础设施与金融支持的问题;四是诚信机制不健全与事后维权难度大并存,特别是在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服务不够全面、金融信息不够顺畅的背景下,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难题难以“化解”。林毅夫等(2009)认为政府干预导致了中国城乡消费差距扩大,农业生产支持程度和农业贷款对中国城乡消费差距影响不稳定。张军(2010)认为我国城乡家庭消费差距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根源在于收入增长的行业制约、设施建设投入的城乡分离、消费观念转变的养老制度约束。储德银等(2010)认为收入分配和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绝对程度基本相同,但二者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却存在显著性差异,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挤入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产生负向挤出效应。本文从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的角度,分析产生城乡消费差距的原因根源,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解决城乡消费差距难题提供参考。文章通过研究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现状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年扩大的相关关系,实证两者间相关关系显著性意义的有效性。基于金融视角下提出解决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难题、破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难题的对策建议,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消费差距现状

本文首先对1995-2011年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和居民消费差距的存量和绝对差量统计数据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以分析两者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差距现状

通过对1995-2011年我国城乡金融贷款占比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城乡金融贷款占有总量的差距明显。1995年全国城镇金融贷款占有总量为47518.9亿元,而农村同期金融贷款占有总量仅为3019.1亿元,城市占有金融贷款是农村的15倍。而随着我国东西部、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速度差距的扩大,城乡金融贷款占有总量的差距在不断地扩大。从贷款占有量的差距看,1995年至2011年的17年间,城乡金融贷款绝对差距从1995年的44499.8亿元扩大到2011年的459179.3亿元,并呈现逐年扩大态势(如图1所示)。

(二)我国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我国1995-2011年的城乡收入水平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可以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图(如图2所示)。从城乡可支配收入看,呈现逐年上升态势。199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83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578元,城乡收入差距为2705元,城镇收入为农村收入的2.7倍;而2011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城乡收入差距为14833元,城镇收入为农村收入的3.1倍。总的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是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却并没有得到改善。

(三)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变化的发展现状

根据对我国1995-2011年城乡消费水平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时间序列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我国城乡人均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呈现逐年递增态势。1995年的城镇人均消费4931元,农村人均消费为1313元,城乡消费差绝对差距为3618元,城镇消费为农村消费的3.8倍;2011年城镇人均消费17163.7元,农村人均消费为4882.7元,城乡绝对差距为12281元,城镇消费为农村消费的3.52倍。虽然从消费水平差距倍数看2011年较之1995年有所减少,但是结合收入水平的差距倍数来看,仍然显示出了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消费差距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现状分析,以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差距水平(FD)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RC)为研究变量,以1995-2011年的时间序列为研究范围,分别以城乡贷差和城乡消费差距代表FD和RC的差距水平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一)编制相关性研究变量的时间序列表

根据现状分析,本文首先编制了我国城乡金融发展差距水平(FD)与居民消费差距(RC)的相关性分析时间序列表。如表1所示。

(二)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消费差距

根据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差距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的时间序列发展现状,为了解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城乡差距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相关关系及金融资源配置变化情况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程度,本文对两者的发展现状变化情况进行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利用SPSS.16.0对表1进行系统分析,输出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三)结论

由表2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1995-2011年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变化情况相关系数为0.978,说明两者的变化情况是成正相关关系的,即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必然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存在影响,而且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程度越高,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越大;另一方面,从表2中我们看到Sig.(2-tailed)置信水平小于0.05,所以单纯的根据我国城乡金融信贷差距代表的非均衡性发展状况与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状况的相关性系数来说明两者之间的高正相关水平是不全面的。

综合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分析和以上相关性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城乡金融贷款非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人均收入和消费的不均衡,并且成为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追溯到计划经济时期,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在资本稀缺的条件下内生决定了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偏向城市行为。一方面,城市化发展,导致大量经济富裕的农民迁移城市,在增加了城镇消费增长的同时压缩了农村消费;另一方面,也在于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一部分通过银行机构将农业剩余资金转移到城镇。这些均是造成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和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同时存在的重要原因。

基于金融非均衡发展视角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本文首先从城乡贷款占有量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消费差距的时间序列图来反映FD和RC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两者正相关度为0.978的高相关性。因此,要实现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限制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核心动力的居民消费之间的差距,就必须抓住推动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动力源:金融发展。结合“二元论”核心观点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相关经济增长理论,基于金融非均衡发展视角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机构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运作能力

建立完善的区域金融体系。形成合作化、政策化和商业化相结合的分工合理、竞争适度的金融体系。使不同金融机构在区域金融体系内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加强金融机构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运作能力。

1.加强金融机构“资本创造”经济发展。发挥乡村、城郊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促进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可以组建金融机构和乡镇单位经济发展“一对一”帮扶小组,不仅有利于加速资本的运动效率,防止农村部分农户资金长期闲置,监测农村资本运动方向;而且有利于推动农村金融机构运作能力的提升,紧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建立帮扶小组内金融机构与乡镇单位经济共同进步的评估体系。

2.加强金融机构“资本创新”经济发展。调整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除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外,还要加强对我国区域特色的多元化产业支持力度,以改善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的运作能力,实现区域特色、产业特色和金融特色相互结合的政策性职能定位。如定位江西景德镇陶瓷金融、赣州的稀土金融、南丰的蜜橘金融、鹰潭的铜金融等等产业与金融相结合的创新性金融政策性职能。

3.加强金融机构“资本推动”经济发展。引导邮政储蓄银行等具有农村边远地区先决优势的金融机构开办农村消费信贷品种,丰富农村金融市场的资本供给。通过增加资本供给来实现金融机构运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城乡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城乡金融-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提高金融机构调整资本流动的灵活性和方向性的能力

完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体系的政策体系。一方面,需要丰富金融工具特别是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提高金融机构调整资本流动的灵活性能力。另一方面,缩小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大力开发农村居民生产信贷、消费信贷产品,提升消费、收入水平低下地区的综合消费水平,实现全国资本流动的健康合理发展,提高金融机构调整资本流动的方向性能力。

1.丰富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机构调整资本流动的灵活性。在传统的金融期货、期权、掉期及互换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求,开创如农产品远期合约、农业产业收益证券化等金融产品,从而提高金融机构在调整资本流动时更具有灵活性。其次,加强消费、收入水平低下地区消费信贷的有效供给。

2.完善金融市场生态环境,建立多层次、互补型的金融-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调整资本流动的方向性。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市场生态环境的认知度,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农户整体信用评级的提升。三是发挥典型示范效应。落实好对文明信用农户的激励政策,加大对其授信、贷款、利率等方面的优惠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对不良信贷主体进行信用控制,并且通过全国征信系统对其进行公示,以提高违约成本。实现金融机构资本流向优质资产,推动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三)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投融资平台的建设

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民间资本流动活跃,在国家适度宽松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背景下,各地区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积极探索,为应对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摸索出路。而在各城市投融资平台飞速发展并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农村特色的投融资平台建设,从而致使农村地区“相互抱团”组成生产合作组织,以提高农户生产安全性。但是这种合作组织形式在解决当前农村地区生产、销售和赢利的基础上却难以有效推动合作社每一位社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劳动积极性。只有推动农业生产股份经营才是最终出路。因此,文章建议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水平和金融普及率的共同提高,须设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促进城乡市场竞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在这样一个投融资平台,需要实现社会资本流向农业产业部门的同时,更需要实现金融知识的宣传,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一方面,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村的特点,把不同地区真正需要的金融政策、金融常识、金融业务知识及主要的金融业务办理程序送到农民手中,使农民学会运用金融致富,利用金融改善生活,最终实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另一方面,结合国家关于“三农”优惠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利用全国各地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投融资平台,推行“金融下乡”活动,实现金融机构城乡区域政策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以城乡金融支持产业发展达到均衡,缩小城乡差距。

(四)构建农产品-资本流动监管体系

构建农产品-资本流动监管综合体系,包括农产品流动信息、资本流动信息、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状况、金融发展状况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形成农村金融风险监测体系、风险损失补偿体系、资本流动财政支持体系等,有利于实现区域市场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同步监管与发展。

对于农产品的监管体系。包括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过程、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农产品的效益监测。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是否实现投入产出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产品监管体系的监测目标。

对资本流动的监测体系。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对农产品的支持资本、农户的自有资本以及财政部门的转移支付资本监测。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只有恒久财富才会对社会货币流动量产生影响。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市场资本总量是由全社会国民收入决定的,从而为构建资本流动检测体系提供了可行性。

综上所述,文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优势采取适度的货币信贷政策和保险政策;对区域内的重点中心地区实施特殊发展政策,从而达到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效果;采取优化城乡区域金融的产品结构、金融服务手段的更新、金融机构网点设备的覆盖以及金融人才城乡结构的优化等措施;构建现代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等措施,研究金融非均衡性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系,为进一小缩小各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带来的不均衡影响,缩小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程度的同时,为扩大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鲁钊阳.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2(4)

2.贾健,徐展峰,葛正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非均衡发展关系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2(3)

3.朝正清.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7(1)

4.钱水土,程建生.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J].货币银行, 2011(8)

城乡经济融合篇(11)

引 言

“三农”问题一直的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部门关心的重中之重,党在十六大上提出,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定要统筹城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可见城乡发展对我国有多重要。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大型工程,在这个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还需要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金融可以加大对农村经济集成化和规模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以此来促进城乡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的协调统筹发展。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最后分析了其中的意义,以期能为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金融服务机构提出一些⒖夹缘慕ㄒ椤

一、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城乡统筹发展无疑能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响应我国所倡导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号召,然而,在我国实际的城乡统筹中金融服务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农村经济却发展十分缓慢,两者之间的差距也随着时间在不断增大,这造成了我国现在严重的贫富差距过大。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问题而已,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主要有:1.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制度不完善;2.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3.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民寻求金融服务意识不强。下面将对他们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是金融服务机构基本都是向城市的一些大中型的公司提供自己的金融服务,对农村这块还很少涉及,农村仅仅有的也是那些政府指定的少数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见金融服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都更加愿意做城市的业务,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这块十分欠缺,再加上农村现有的金融制度还很不完善,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服务机构和公司一样都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们知道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会有很大的风险,诸如信贷风险、道德风险以及资金回收风险等等,这些风险与城市大中型企业相比就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实体,自然不会向农村主动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我国金融服务制度的不健全严重制约着我国城乡的统筹发展,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在自己的工作中大多只注重对城市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没有实实在在扮演好自己在经济社会中应有的角色,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导致目前的城乡差距实在过大,农村发展过于缓慢。虽然国家领导人和高层都在注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多大会上都有提过,也制定了一些文书,然后我国的政治体制是从上而下层层执行,上面的号召并不一定就能得到的执行,有些地方政府仅仅是意思一下,根本没有执行下来,导致农村的经济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发展,更不用说城乡的统筹发展了。目前我国是市场经济,市场是配好资源的最好方式毋庸置疑,但是市场也会有失灵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仍然选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无疑不是最佳的,因此政府就要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治理市场失灵。但是,我国的地方政府根本不知道市场失灵的存在,认为市场能处理好一切的问题,所以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也都全部放手让市场去运作,结果导致了目前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

(三)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民寻求金融服务意识不强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有几方主体,他们分别是政府、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农民等,前面我们谈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金融服务机构不愿意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主体之一的农民也有部分原因是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我国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接触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新方法的机会和概率都很小,加上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不是很强,他们不愿意接受金融服务,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欺骗手段,寻求金融服务的意识十分不强,这就很容易理解城乡统筹发展为什么一直发展的不好。

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完善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的对策和建议:1.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改革步伐;2.强化政府和金融服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3.加大金融服务宣传力度;4.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5.调整涉农贷款的财政和税收政策。

(一)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改革步伐

城乡统筹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但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政府和金融服务机构的帮助,政府要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政策,专门针对城乡统筹发展,然后金融服务机构要严格贯彻执行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方针,从各个方面加以配合和支持,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不完善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对于信贷资产的审核过于严格很多农民都达不到标准,信贷资产的利率过高造成大部分的农民负担不起以及信贷资产的期限不长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等等,这些多少都阻碍了城乡的统筹发展。因此,需要加快对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改革步伐,将那些不适合的农村经济的传统的制度规章仅仅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机构和农村经济之间的配合度和适应性,更好地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

(二)强化政府和金融服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国家的事,不是仅仅依靠哪一方就能解决的。城乡统筹发展一方面离不开金融服务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以及政府的重视。要想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政府和金融服务机构是需要经常的交流和合作的,鉴于此,政府和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定期开交流会,不断的对城乡统筹发展进行规划和计划,相互之间交流思想,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辅之于金融服务机构的力量。政府要学会引导金融服务机构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流动,最大化的发挥金融服务机构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两者之间优势互补,不断沟通协调,为城乡统筹发展贡献一份力。

(三)加大金融服务宣传力度

前面我们提到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民对金融服务比较反感,觉得金融服詹惶靠谱,内心是抵制的,不愿意真正接受,这也是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存在的一大问题。通过加大对金融服务的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金融服务是什么,如何运作,能为农民们带来哪些实惠和好处,让农民们尽可能的放心,学会运用这些资金去投资,去改善自己的生产经营状况,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效率,以此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而加大金融服务的宣传力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仅仅喊喊口号、发发传单就行的,要想真正让农民从心里接受金融服务,需要通过村干部等等来进行有效的宣传,派专人进行讲解等,这样的效果才能比较明显。

(四)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金融服务机构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金融项目和活动,在进行这些活动时,不可避免的发生大小不一的风险,因此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十分有必要,这可以很好的完善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风险问题,让金融服务机构更好地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对于如何提高金融风险防范的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一种担保机制,用担保来有效的降低金融风险,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金融服务机构对农村的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也是十分有利的。其次,建立一套农业保险机制,我国的保险公司不应该仅仅将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城市,而应该将其扩大到农村,能够为农村提供很多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缓解金融服务机构的压力,推动农村经济的进步。最后,可以通过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农业所面临的风险除了市场风险还有自然风险,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所以通过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来减小农民的损失风险。

(五)调整涉农贷款的财政和税收政策

财政和税收政策在农村经济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能很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因此,在财政和税收政策中要选择十分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诸如专项补助以及贴息等等,特别是对小额农贷进行一定的补贴,提高金融服务机构将自己的资金流向我国的农村市场,而且给予农民补贴还能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他们带来很大的鼓舞和动力,缩小城乡差距。首先,我们可以在目前我们的财政资金中划分一部分来帮助农民,对一些高风险的农产品进行补贴和补助,以此来带动金融服务机构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其次,财政税收政策不应该仅仅只针对于农民,这样的效果也不是很好,为了让财政税收政策发挥最大的效果,与此同时,要加大对金融服务机构的各种各样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可以向给农村提供资金的金融服务机构提供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提高利润。最后,国家可以组织金融服务机构和村委干部的定期交流和沟通,相互之间分享信息和心得,共同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

三、做好金融服务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意义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十分系统浩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的差距,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认为,做好金融服务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意义主要包括:1.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2.有利于完善信贷管理机制;3.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一)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可这不是很简单就能完成的,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改变目前金融服务机构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农村的状态,可以很好的助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统筹的步伐,在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我们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有利于完善信贷管理机制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会制定一系列的针对金融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而这些政策能够促使金融服务机构去完善自己的信贷管理机制,因为农民身份的特殊性,金融服务机构本身是不愿意将资金贷给农民的,但是只要做好了金融服务,就很有利于信贷管理机制的完善,不论是对农民信用的审查标准还是贷款额度等,都会更加有利于农民,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效率,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我们研究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城乡共同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十分迅猛,而农村经济却基本停止不前,这造成了我国城市农村发展的严重失衡,城乡差距也在进一步加大,贫富悬殊也不断加大,十分不利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金融服务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完善金融服务,能够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生产率和效率,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也能缓解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四、结语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十分系统浩大的工程,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的差距,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金融服务在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要想很好的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通过金融服务的不断完善,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一体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曾万明.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