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体育赛事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3-08-07 17:19:15

体育赛事概念

体育赛事概念篇(1)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理论也水涨船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我们应该承认,尽管体育理论从总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远远落后于体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和重要标志就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不太讲究逻辑。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的形式结构”或称思维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思维的规律”则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本文将专门就“概念”这一思维形式在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后我们将陆续研究“判断”、“推理”和“逻辑规律”在体育理论中的应用问题。

所谓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其中,内涵是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事物范围的反映。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主要是定义(包括特征界定);而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则包括划分、限制和概括等。

1如何给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是运用概念来界定思维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 所谓“属”,是指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即与它最近的属概念。

比如要对“体育”这个概念下定义,就必须先找到它的邻近属概念——“实践”。要注意的是,种概念上面可以有很多属概念,如“体育”的属概念可以有“文化(广义的)”、“活动”、“客观存在”等等,但它们都不是人的“邻近”属概念。

所谓“种差”,是指必须找出被定义概念与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也就是只有该事物有而它事物没有的本质属性。如“体育”与其他实践的差别就在于“主客体一致”。

最后,将两者综合起来,成为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定义项。于是,我们可以把“体育”定义为“人作为主体改造自身身体的实践”。

定义的规则有4条:1) 不能使用比喻。错误为“以比喻代定义”;2) 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错误为“定义过宽(或过窄)”;3) 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错误为“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4)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式,即给正概念下定义不能用否定句或负概念。

由上述定义的方法和定义的规则出发,我们发现在体育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或特有属性例如:“健身操”被定义为:是一项大众健美运动项目。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形式简洁、易于掌握,对于提高训练者的心肺功能、运动技巧和塑造健美形体有着特殊效果。(引自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145页)

这一定义显然没有指出“健身操”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如果说“健美运动项目”是“健身操”的邻近属概念,那么“健身操”与其他“健美运动项目”的种差是什么?文章没有指出。而后面那段话只不过是讲了健身操的形式与功能,不是它的本质属性。

1.2定义过宽或过窄定义项的外延须同被定义项的外延全同,过宽或过窄都是不恰当的。

例如: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必然会导致定义过窄,因为有很多体育行为并不属于教育范畴,例如竞技与健身。如果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人的活动”则必然会导致定义过宽,因为人的活动除了实践外,还有认识。显然,体育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认识活动。

再比如,将“健身”定义为“为了促进人体健康,达到理想的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为方式”(同上,18页)就是“定义过宽”。根据我们的常识,生活中能促进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行为方式有很多种。

1.3同语反复例如:将“娱乐体育”定义为“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将“社会体育”定义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会体育活动”(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01页)就是非常明显的“同语反复”。

还是在卢元镇的《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73页中讲到体育人才的“自然流动”和“非自然流动”时说:“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正常的、顺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这种流动可能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体育社会机制内部的紊乱(这句话不通)。”这两个定义实际上都是“同语反复”。

我们不妨用作者的这种定义方式给“及格” 和“不及格”下定义:“及格”就是在考试中成绩正常的、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不及格” 就是在考试中成绩不正常的、不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不太好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我们知道判定及格还是不及格只有一个标准,即60分:“及格”就是60分以上的分数;“不及格”就是不到60分的分数,其他的说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同样,是“自然流动”和“不自然流动”也只有在给出标准或依据后才能判定,不然就只能是作者毫无根据的主观判定。事实上,没有任何理论和事实证明“海外兵团”以及专业运动员进入普通学校等现象就一定是“非自然流动”。

2如何界定事物特征

界定事物的特征,一般要先交代比较对象,有了参照,方可凸显其特异之处。

例如,将运动竞赛的特征界定为“竞赛目的的综合性、竞赛对抗的激烈性、影响因素的庞杂性和随机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李建中《体育基本理论教程》2004年版 141页)就令人费解。书中作者并未指出比较对象。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竞赛”,那么上述四个特点并非运动竞赛所特有;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运动竞赛“目的的综合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庞杂性”也并不突出。

同一本书中将体育娱乐的特征界定为“方法的多样性”、“目的的多向性”和“经营的社会性” (同上,第161-162页),同样很值得商榷,这三条也并非体育娱乐所特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体育”,同级别的种概念有“体育教育”、“体育竞技”、“体育健身”等。显然,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娱乐”,同级别的子概念有“智力娱乐”、“艺术娱乐”等,而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

同一本书中还将游戏的特点界定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虚构和假想成分,是一种非功利性活动”和“具有多样性和竞争性” (同上,第 168-169页)也不很准确。单单相对于“玩耍”,可以说游戏具有上述第一和第三条,只相对于“竞技体育”可以说具备上述第二条。从作者下文的阐述开看,比较对象是指“传统体育手段”这一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如“体操”、“舞蹈”和“武术”等,如此作比,上述特征界定更不准确。

再举另外一本书中的例子。将中国体育改革的特征界定为“紧迫性”、“渐进性”、“滞后性”和“长期性”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97页),令人迷惑。从作者下文的阐述来看,作者的比较对象是中国其他领域的改革。我们不解的是,我国其他领域的改革何尝不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呢?同一本书中,将体育群体的特征界定为“以体育为共同目标”、“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活动方式”、“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体育群体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以及“体育群体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同上,第171-172页)。体育群体的属概念是群体,此处的比较对象显然是其他各类群体,而其他各类群体也“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也有许多经常“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再者,前三条特征砮嗦且不准确,合为一条“以体育为共同的活动平台”似乎更好。

3如何划分概念的外延

划分的作用在于明确概念的外延。划分的规则要求如下:

1) 每次划分须按同一标准进行。错误为“划分标准不一”;

2) 划分后所得的子项不得相容。错误为“子项相容”;

3) 划分必须按属种包含层次进行。错误为“越级划分”;

4) 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错误为“不完全划分”或“多出子项划分”。

目前,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在划分方面常犯的逻辑错误有:

3.1划分标准不一多年来,对于“体育”的划分一直存在许多混乱,原因主要在于分类标准不够统一。目前常用的三分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也确实有分类标准不够统一(分别按功能、场所和参与者划分)的逻辑缺陷。当然,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划分,而且也一直按照这种划分来开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因此短时期内很难改变这一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一划分格局必将会被打破,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更加理性更加合乎逻辑。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社会体育”概念的划分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也显然是标准不一的(既有职业标准,又有区域标准);同一本书中将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分为三个方面:政治手段的价值、外交手段的价值和社会稳定的价值,分类标准也是模糊和混乱的。从作者的进一步表述来看,似乎是先划分为国内和国际,然后再将国内部分按新的标准划分比较妥当。(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43页)

3.2越级划分如,有人将运动竞赛划分为运动会、单项比赛、友谊赛、表演赛、慈善赛、选拔赛、联赛等,就是存在“越级划分”的问题,而且标准混乱。比较好的做法是做二次或多次划分,几次划分之间的标准是不同的(可按目的、规模、组织方式及运转周期等等的标准),这样层次就比较清晰了。

3.3子项相容比如,将健身指导员的工作划分为“从事教学活动、指导锻炼、传授技能、业务咨询、组织管理等”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24页),其中前三项是互有交叉的,并非完全排斥的关系,不能并列。

4如何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

限制是通过增加属概念的内涵,缩小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它所包含的某一种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限制时,一定要注意限制的限度。例如,对于一台“电子计算机”,我们说它是“机器”,表达就不够准确,这是限制不够或失去限制;再如,我们说《水浒传》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那就是言过其实,这是限制过度或多余限制。

所谓概括,则是与限制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通过减少种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包含它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概括时,也一定要注意概括的限度。概括超过一定限度,种概念和属概念的距离太远,就会大而失当,以偏概全。比如,把“足球”概括为属于“球类”就可以了,如果概括为“物质”就是过头了。

在体育理论界,失去限制、多余限制和概括失当的问题均有存在。

4.1失去限制比如,将竞技体育的特征之一界定为“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33页),就是缺乏限制的例子。非竞技体育比赛甚至是游戏也有规则及仲裁手段,所以如果不对规则和裁判手段加以限制,则是不准确的。可以加上类似“成文的”、“非常严格的”之类的限制词。

4.2多余限制同一本书,同一个标题下,作者将竞技体育的另外一个特征界定为“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同上,134页),其中,“既定”和“某种”都是多余的限制,不起任何作用。组织竞技体育当然有目标,目标在赛前都是确定了的,再提“既定”即为多余;竞技体育宣扬的价值观念主要是有利于赞助商的消费主义观念以及奥林匹克主义等体育价值理念,这些观念当然不可能包罗万象,肯定是“一些”或者是“某种”,所以,没有必要再提“某种”,这儿添加类似“有利于赞助商或组织者或体育自身发展”的限制加以突出似乎是有必要的。

4.3概括失当例如,将体育界定为“人们通过身体动作,增进健康的一种活动”就属此类。再比如,《中国体育社会学》将社会团体的功能概括为下面五条:参政议政、作为政府的助手、经济参与、维护成员权益和成员发展(同上,62页),其中,前三条仅仅是某些社会团体的功能,不能概括为所有社会团体的功能。

5概念举例:功能和目的

“功能”和“目的”虽然不在逻辑学范围内,但我们意在通过对这组概念的举例,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与“概念” 相关的逻辑知识。

功能是指事物的功效和能力,也即事物所具有的作用,它取决于事物的特征,具有客观性;而目的则完全是主观的,是指使用该事物的人借助该事物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不同的使用者使用同一事物的目的可能截然相反。由于能力不够或者操作不当,致使事物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甚至朝着事与愿违的方向发展。可见,功能和目的并非全同。

遗憾的是,我们在从事体育理论研究时,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比如,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大致有五个: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和虚拟功能,而运用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目的大致有: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和扩大教学规模等。但我们很多的文章常常将此两者混淆。

再比如,体育可以说具有“强筋骨”的功能,从事体育锻炼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增进健康,有的为了健美,有的为了夺牌等等,而后者如果追求过度也可能会损害健康。所以,不能把增进健康界定为体育的功能之一,然而把此目的当成功能的不在少数。

最后,笔者对那些在文中被提及的专家学者们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无恶意或偏见,纯粹是为了学术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钟天朗.运动竞赛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饶发玖,等.逻辑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扬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英)L.S.斯泰宾(L.Susan Stebbing) 吕叔湘,李广荣,译.有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服务中心,2007.

[6] 周西宽,等.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7]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体育赛事概念篇(2)

关键词:足球比赛;技术基础 ;结构要素;制胜因素

中图分类号:G84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3-0126-03

A Research of Technical Winning Factors in Football Matches WANG Xiangdo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Hebei China)

Abstract: As football sport is a social activity, we analyze the concept of foot ball techniques in view of philosophy and probe into its base and elements of it s structure in a systemic way. The paper reflects the pertinent rule of football technical structure in a macro way, so it will be helpful to make us know more about football techniques, enrich the content of football technical theory and p rovide more theory guide for the scientific training of football techniques.

Key words: football match; technical basis; structure elements; winning factors

近几年,我国足球比赛技术概念的内涵已经从行动和动作方法向比赛技术运用能力和技巧拓 展。只有把竞技比赛技术有关的新理念运用到足球竞技比赛技术系统,构成足 球比赛技术理论体系,才能放大足球竞技比赛技术的整体功能,提高我国足球竞技比赛技术 的质量和效益。本文探索足球比赛技术基本结构不是从生物性 学科或社会学科等,某一学科出发,而是从足球竞技技术系统宏观的角度出发,并借鉴前人 先进的研究成果,探索竞技比赛技术应用系统中,具体的、相互联系的、具有决定性的制胜 要素。

1 对竞技足球技术概念的认识

从哲学中技术的基本特征可以分析得出,竞技足球技术的基本特征:技术有自然属性和社会 属性,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是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转化过程,是竞技能力的构 成要素,是竞技能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足球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运动中合 理完成各种动作的方法,可独立在比赛之外。我们可以称其为技术动作。足球技术的社会属 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比赛环境中,动作运用能力和技巧,意味着动作的完成含有身体、心 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即比赛技术。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运动如果缺乏完善的社会性比赛技术,竞技运动就难以发展和形成 现实性的竞争力。“竞技运动比赛,运动员之间的对抗和竞争,是人的社会性反映,是人与 人在竞赛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群体属性。不断的竞赛,就是强化这种群体关系。这是 竞技的人性化。竞技不仅具有生物性(自然性)竞争的一面,还有人性――社会性竞争(公 平竞争)和社会性协作的一面。"[1]

通过上述分析,竞技足球技术可以定义为:足球运动员以自然技术为基础,以动作目标为起 点和归宿,通过比赛控球过程,人与人之间联系关系的协同和竞争,比赛技术结构、功能和 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认知性技能(知道做什么)、运动性技能(正确的去作) 和开式技能(执行动作技能)。“开式技能是指在变化和不可预见的环境中执行的运动动作 。”[2]是自然性技术和社会性技术的结合,是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极其复杂 的动作行为变化表现的总合,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以上对竞技足球技术概念所下的定义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对技 术所作的界定。科学的概念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高度概括。而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总是逐渐深化的。因此,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事物发展而发 展的。足球运动竞技技术这一概念也将会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得到拓展。

2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结构分析

长期以来,在体育研究中,受简单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复杂的现象加以简化或还原 ,在局部静态的审视问题。事实证明,体育科学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体育研究思维方式的转 变,复杂性思维超越还原性思维,实现体育竞技项目整体化的研究。它“把体育视为一个学 科系统,然后,归并到一种可供分析的更大系统中,从而给出在变化的环境下对体育的 分析 、理解和认识。” 复杂性足球竞技技术结构研究把竞技技术作为子系统,然后,把其放到 竞技技能母系统中,在足球实践情景中,综合与比赛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在不断变化的时 空下对足球竞技技术结构的动态分析和认识(图1)。

竞技能力是构成竞技运动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下属单元子系统。技能即竞技技术能力是构成 竞技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下属单元子系统。操作技能是构成竞技技术的核心要素,也是 其下属单元子系统(图2)。

3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制胜要素分析

技术动作应用活动是构成比赛技术应用系统的表面层次,是人们可以大量观察到的踢、停、 顶、运等实践活动。这些技术应用活动是人们容易发现和认识的现象,是比赛场上大量进行 着的技术实践。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一切内容都必须遵循竞技比赛制胜规律,它是竞技运动的 核心问题。制胜规律组成包括2个方面:1) 制胜因素;2) 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制胜因 素是竞争双方取胜对方的要素。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是指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组合方 式。足球比赛技术环节结构要素链接(图3)。比赛技术环节制胜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图 示可以看出,足球运动员比赛技术成功动作表现是外界信息的内化过程,是感知动作能力、 决策和专门动作技能多种因素有机组合的结果。不论是技术要素还是技术环节必须以人为本 ,解决好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充分显示人的主观能动的 作用。

3.1 控制

3.1.1 球的控制

球的控制是实现有球技术目的,完成任务的关键因素;是动作的有效性和完成控制球目的的 核心要素,它体现动作控制和信息处理的主要心理过程。这里必须掌握球的特性和球感。

3.1.2 动作控制

动作控制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做出理想的比赛技术动作。良好的比赛技能是更加有效的动作控 制水平和一个控制系统的所有独立部分(如肌肉和关节)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 。

3.1.3 视觉控制

足球比赛最主要的外源信息来自视觉。在足球比赛过程中我们的视觉尤其是深度视觉在确定 比赛环境和人、球活动结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首先视觉为我们提供了人与球活动的信 息,如人的活动位置、球的飞行路线和速度,其次使我们了解自己做出的动作的时间和空间 的特点。视觉控制在控制人的动作行为方面有两个视觉系统和功能,一是中央视觉――专门 确认物体,二是周边视觉――专门控制动作。

3.1.4 情绪控制

“情绪是反映竞赛活动对一种特殊态度的体验。运动员的情绪对于他们参赛获胜十分重要。 运动员在比赛中对情绪的体验最为深刻,来自内外环境变化的种种刺激都会使运动员的情绪 发生变化。优秀运动员能控制和引导自己的情绪、集中注意力并能沿着积极地从挫折中迅 速解脱出来。又能把注意力从情绪波动中转到竞赛上。运动员若不具备这种能力,就很难在 比赛中控制其比赛行为。”“运动员情绪的两极性使运动员行为表现为,积极的增力,消极 的减力。增力能使之运动行为表现更出色,反之运动员行为将会失常。情绪高涨也能激发运 动 员灵感,促使他们在比赛场上创造新的运动行为和新成绩。因为运动员情绪的适度高涨,神 经支配处于理想状态,可以有节奏地把身体各部位的积极性全部调动出来,产生超常的比赛 技术技能和运动行为。”

3.2 预测

预测是足球比赛制胜要素之一。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根据场上比赛环境的变化现实的情况 ,预测将要发生的情况,在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发生,以便能够提前进行信息处理,预先做 好准备。更快地做出需要的适宜的反应动作。

在足球比赛过程中,无论是空间预测还是时间预测或者时空同时预测,都需要对比赛环境条 件变化规律有清楚的了解。动作的规律性是影响运动员有效的预测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例 如:某个运动员总是以一种形式过人、传球,对手就能预测出他的动作规律性,从而阻止他 的进攻,反之,动作无规律性,使对手对自己的动作无法预测。

比赛中的预测总是有利弊两方面,成功预测和错误预测。因此对预测利弊的利用常常是设计 比赛技战术的重要因素。例如:运动员通过动作时间和空间特性的变化,迷惑对手的预测活 动,促使对手改变策略,放弃预测,就要求运动员具有比赛动作的随机化,使对手对自己的 动作无法预测或做出错误的预测进而利用他的预测错误设计各种动作,引诱对手做出错误的 反应,从而创造更多的制胜机会。

3.3 概念模式

所谓“概念模式”是指运动的知识结构和比赛经验整体化的一种形式,它是足球比赛技术的 基础,对正确认识赛场,指导思维和实施行动,发挥比赛技术功能起着决定作用。在足球比 赛技术与形成过程中,“概念模式”是环节的一个关键制胜要素。在比赛中运动员对赛场信 息的分析往往以“概念模式”为依据,经过瞬间的判断迅速做出“概念模式”的反映行动, 体现出高度与预见性和目的性。

概念模式就是在头脑中形成方案并在比赛中实现这些方案。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模式,才能在 赛场中根据比赛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足球比赛技术中的概念模式也可理解为一种策略,运 动员头脑里只有具备各种策略才能对付赛场上的千变万化而克敌制胜。因此,加强概念模式 的培养和训练,对提高足球比赛技术有重要意义。

影响概念模式形成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结构。运动员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概念模式形成的重要因 素。认知结构是指人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一切新的知识掌握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 的,不受认知结构影响的新事物的学习与掌握是不存在的。在概念模式培养中,足球教练员 一定要注意运动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理论知识,熟悉专项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为 概念模式的形成打下基础。运动员如果没有合理的认知结构就很难发挥思维潜力,难以形成 概念模式。

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是攻守速度越来越快,比赛负荷越来越大,技术运用难度越来越高 ,一句话,就是高速度、高难度、高强度对抗条件下准确地完成每次攻守任务。因此,在攻 守中建立丰富的概念模式,并在教学与训练中不断强化并储存于记忆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 。

概念模式的建立是足球比赛技术发挥的“物质”保障。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应有意识地 对运动员进行培养,强化已建立的概念模式(图4)。

3.4 决策

足球比赛竞争策略之间存在着策略依存的特征。因此,科学决策的思路应该是针对对方每种 策略或策略组合,选择出自己的策略或策略组合。对对方策略选择的判断,包括对方对自己 的策略判断的判断,预测竞争结果和确定自己的可行最优策略(决策)。比赛可行最优策略 ,视其对方策略而变化,是竞争策略的根本特征。决策和行为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决策是 行为的控制者,而行为是决策的执行者,两者产生于对比赛目标的追求。比赛中,运动员根 据现实情况选择一种策略,可以在对抗的空间中每次运用,反复运用,也可以交换运用。在 比赛对抗中,决策选择正确与否,决定比赛行为实施的结果。正确决策取得成功和胜利,错 误的决策导致挫折或失败。

在比赛中运动员做出的决策带有非常理性的特点:1) 紧迫性;2) 具体性;3) 灵活性;4)

战术性;5) 执行性;6) 能动性;7) 创造性。

总之,足球比赛技术的一切行动是在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决策要做到科学化的决策, 决策是由感性到理性的决策,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的决策。

3.5 准确

动作技巧的准确取决于肌肉运动感觉和知觉以及专门化知觉的高度发展,球的感觉、时空感 觉等。由于有球技术的应用没有固定的完整的形式,它的技术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及时 而准确地反应外界环境的刺激。准确地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比赛中,准确地处理信息的能力 表现在三个阶段:即感知阶段,反应选择阶段和反应程序阶段。

在现代科学中,运用信息这个概念,表示系统的有序程度。如果一个系统有确定的有序结构 ,就意味着已经包含着一定的信息。这种信息叫做结构信息,可表示有序性。结构信息量愈 大,系统愈有序。反应不论是反应选择还是反应程序,是有意识的应答行动。足球比赛有球 技术的动作反应是复杂的反应,是对处理信息多项刺激做出回答的反应,也就是准确地处理 信息过程的反应。

4 结 论

1) 从哲学中技术的基本特征,可以分析得出竞技足球技术的基本特征:技术有自然属性和 社会属性,是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是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转化过程,是竞技能力 的构成要素,是竞技能力性质和水平的标志。足球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运动 中合理完成各种动作的方法,可独立在比赛之外。我们可以称其为技术动作。足球技术的社 会属性是指:运动员在足球比赛环境中,动作运用能力和技巧,意味着动作的完成含有身体 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也即比赛技术。

2) 竞技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实践的操作必须来源于决策。足球比赛中的技术应 用也不例外,技术应用实施受技术应用决策的驱动。技术应用决策是指足球运动员在比赛竞 争的战略目标、策略和战术实施中,在运用技术动作时,是途径、手段的制定和抉择,是运 动员行动时的即时思维活动,是一种视时间、区域的要求,来恰当选择技术动作的能力。从 比赛的技巧性而言,足球比赛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判断的较量。人们所进行踢、停、顶 、运等实践活动,依据于自身的决策而做出判断和选择。

3) 比赛技术作为一个系统,其系统结构是指构成运动员比赛技术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一种固 定和必然的联系、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由足球运动规律决定的足球比赛 技术微观结构的五个基本环节:判断、选择、移动、触球、还原环节,也是技术运用原理, 它们同其他一些制胜要素组成一条链锁,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使比赛过程始终保持系统状态的确定性,优化组合和控制实施。实践就能最大限度地 发挥比赛技术结构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宋继新,著.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6:46,74.

[2] 张英波,著.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2.

[3] 伍绍祖,主编.系统科学与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247.

[4] 陈昌曙,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7.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233.

体育赛事概念篇(3)

新闻标题被誉为报纸杂志文章的“眼睛”,一直是媒体十分重视的问题,体育新闻尤其如此。为了做到标题“抢眼”,新闻工作者不惜使用各种语言手段,其中一个重要的杀手锏就是使用隐喻。长期以来,隐喻经常被视为一种修辞格和语言的装饰品,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发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更是一种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隐喻从修辞观发展到认知观,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体育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做一分析,以期深化对新闻标题使用隐喻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修辞学》和《诗学》中多处论及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者从“属”到“种”,或者从“种”到“属”,或者从“种”到“种”,或者通过类比(转引自姚婵莉,2005)。隐喻是语言使用的一种异化现象,是一种修辞手段。这种传统隐喻修辞观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完全打破,其标志是1980年美国语言学家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该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从认知角度来研究和理解隐喻,从而引起隐喻研究史上的一场革命,实现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从此,隐喻的认知研究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局面。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固然是一种修辞手段,但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思维模式;人们的思维定式总是倾向于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思考、体验和处理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隐喻概念在一定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隐喻是人类体验世界和思维以及生活的方式。反过来说,没有隐喻,人类就无从感知和表达世界。一般说来,隐喻的源范畴为具体范畴,而目标范畴是后认知的具体的范畴或抽象范畴,而不是相反。

人的思维过程是隐喻的,其表现形式语言中的隐喻来自人的概念体系中的隐喻。据统计,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Lakoff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

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Lakoff把隐喻分为三类,其中方位隐喻指的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概念,如上下、前后、左右、深浅、高低、中心、边缘等。方位概念是人们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到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举例来说,“王皓心体兼虚状态低”中的“低”字,原义是表示某个实置的高低,这里用来表示竞技状态的好坏,是一种隐喻表达。但可以看出,方位隐喻在很多情况下已经内化为语言的一部分,以至于很难再感觉到它们还是隐喻,更多时候我们将其理解为一词多义。鉴于此,本文不再讨论体育新闻标题中的方位隐喻,而主要探讨其中的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本文的语料主要来自2010年3月9日和11日网易体育、新浪体育和搜狐体育。

体育新闻标题中的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指的是,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用于谈论另一概念。经过对比,笔者发现体育新闻标题中最大也是最为普遍的结构隐喻是:体育比赛是战争。关于战争的方方面面的词汇都会用于隐喻来认知说明体育比赛的点点滴滴。如交战双方、战场、将帅、士兵、攻伐、防守、谋略、战术、军队、战争类型、胜负,等等。体育新闻中的战争词汇俯拾即是,请看下面这些标题(括号内是笔者加的解释,下同)。

网易体育标题:刘翔最差状态出征室内世锦赛(在多哈举行);韦伯向队友下战书;亨利已遭瓜帅(西甲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教练瓜迪奥拉)彻底弃用。新浪体育标题:易建联缺阵篮网负;火箭两大伤兵同时复出;曼联决战米兰遭遇争议主裁;当红英国脚炮轰曼城;德意志精神让橙衣军团稳定;骑士坚称詹姆斯休战跟伤病无关;河南辽宁会师WCBA总决赛。搜狐体育标题:火箭新MM组合剑指冠军;米兰选枪两4000万先生选一。

隐喻涉及两个范畴领域,即源范畴(source)和目标范畴(target),分别记为S和T。那么上面这些例子的隐喻可以依次记为:S出征T参加比赛;S战书T宣称比试;S帅T教练;S阵T比赛队形;S兵T队员;S决战T比赛;S炮轰T严厉批评;S军团T足球队;S休战T停赛;S会师T球队比赛;S剑指T努力争取;S枪T队员。

战争和比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新闻作品的作者却使用战争这个概念结构内的一切可能的词语,来表达说明比赛这个概念结构内一切可能的内容。传统认为,这是新闻作品的作者使用隐喻这个修辞手段来使新闻报道更加有形有色,更加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认知语言学认为,事情并不仅仅是这样简单,新闻作品的作者之所以使用这种“体育比赛即战争”结构隐喻,是因为这是作者大脑对体育比赛进行感知和认识的结果。作者看到体育比赛与战争的诸多相似点,如两者都很激烈,两者都要有胜败,队员像兵、教练像帅、场地像阵地,等等。并且,战争这个概念也极为人们所熟悉,就使用人们熟知的战争来说明报道比赛,是把战争概念投射到比赛概念,所以隐喻不仅是修辞,更是认知和思维方式。

体育新闻标题中的实体隐喻。所谓实体隐喻就是人们将抽象的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成具体的有形的实体来进行谈论、量化、交流和识别等,看下面的例子。

网易体育:德国赛鲍春来完胜湛龙成功卫冕;前国少主帅否认被警方带走,被质疑竞聘存猫腻;阿森纳5∶0屠波尔图晋级;C罗发威6场7球难救主;莱昂纳多昏庸愧对小贝(莱昂纳多是意甲AC米兰足球俱乐部教练),万人迷不该一人成配角。搜狐体育:教练第一季不完美谢幕;火箭希尔寒碜座驾遭到耻笑;王皓靠吃老本太不努力。

这些例子中隐喻的源范畴和目标范畴标记依次为:S卫冕T再次夺得第一名;S猫腻T不合法利益;S屠T胜;S发威T进球多;S主T西甲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S昏庸T没有思路;S万人迷T贝克汉姆;S配角T贝克汉姆在欧洲冠军联赛对阵曼联比赛中没有首发,到第64分钟才被替换上场;S垫底T倒数第一;S谢幕T结束赛程;S座驾T汽车;S吃老本T依靠老技术,不学习新东西。

综上所述,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这些实体隐喻并非单纯是修辞手段,也是作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认识和感知,是对这些事和人进行思维的结果。发现源范畴与目标范畴的相似点,然后用人们更为熟悉的实体来表达。例如在“S万人迷T贝克汉姆”这个实体比喻中,贝克汉姆是英国足球运动员,曾效力过英超曼联和西甲皇马等著名的顶尖俱乐部,具有不俗的球技,如名闻遐迩的“贝氏弧线”,又拥有一张人见人爱特别是让女球迷喜欢的英俊的明星脸,所到之处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与“万人迷”共享太多的相似之处,是个彻头彻尾的“万人迷”。作者这里就是用人们熟悉的“万人迷”来暗指贝克汉姆,是对贝克汉姆身上特性的认知方式和思考结果。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隐喻与其说是一种修辞方式,不如说是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途径,隐喻出现在人们语言中的各个方面。这说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理解和认识体育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新闻作品的作者使用隐喻不仅是修辞,也是他们对新闻事件与人物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及结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使人们对新闻标题隐喻的认识更加丰富和丰满。

参考文献:

1.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外语教学》,2006(5)。

2.程浩:《汉英体育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外语研究》,2005(6)。

3.冯觉华:《从修辞现象到认知现象――谈隐喻的两大类型》,《学术交流》,2006(7)。

体育赛事概念篇(4)

一、引言

体育比赛是一种对抗性和竞争性极强的竞技活动。笔者经研究发现,使用战争词汇来表达体育新闻是体育新闻报道者的常用思维模式。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所倡导的概念隐喻理论可知,隐喻不只是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认知现象。1980年,他们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具有里程碑意义,掀起了从认知视角下研究隐喻的热潮。书中提到隐喻的实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Lakoff & Johnson,1980:3)。在概念理论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和目标域。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外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标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的理解。所以说,在“体育即战争”这个概念隐喻中,战争是源域,体育比赛为目标域,由于两个的相似性,战争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体育比赛这一概念中。

二、英语体育新闻报道的战争隐喻

战争作为一种古老的语义范畴,一直伴随着人类生存的历史。体育的起源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至今,战争就连绵不断,但是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战争的形式同原始人类与动物的搏斗方式没有本质区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以战争为目的的训练。为了提高这些技能,便产生了最原始的“比赛”。体育作为后来出现的概念,需要一系列的词语表述,人类基于经济性的选择,选择了借用语言中已有的词语来表达体育比赛,之所以能够用战争用语来表达体育比赛,其认知基础在于二者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由于多重感官的共同作用,使得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事物在认知领域内产生了相似联想。本文涉及的80篇新闻语料都来自ESPN英文网站对足球、网球、田径和拳击的专题报道。同时,依据概念隐喻理论,本文将运用概念隐喻从源于到目标与的映射过程对以上四个比赛项目进行探讨,即战争的参与者、过程、战略和结果被映射到体育比赛的参与者、过程、战略和结果中去,例如:

1.Mexican veteranhas activated a rematch clause.

2.They ensured that it was their Belgian opponentswho finished bottom.

上述例子中,veteran和opponents 两个词语都起源于战争用语,他们都表示战争的参与者,veteran 是说经验丰富的军人,例1中,它被用来形容有多年参赛经验的参赛选手;opponent 原指敌手,例2中用它来表示比赛的对手。因此,战争的参与者被映射到了比赛的参赛选手上。

3.Makhloufi surprisinglybeating Kenyan Olympic and world champion Asbel Kriprop.

4.Berlin-based Abraham kept up the pressure and launched afierce assaultwith 90 seconds.

例3和例4中,分别出现beat,fierce assault等战争词语,beat原为控制,打败的意思,而例3中它用来形容阿尔及利亚选手在半决赛中取得了胜利,意外地赢了原奥运会冠军;assault原意为殴打,袭击的意思,例4中用它来形容拳击选手亚伯拉罕在顶住压力之后重整旗鼓,进行的更为猛烈的反击和击打。由于战争过程和比赛过程的相似性,,战争的过程也被映射到了体育比赛的过程当中。

5.Paula Radcliffe withdrew fromthe event a week ago with a foot injury.

6.He fought back to prevail 4-6 6-3 7-6.

在战争用语中,也有很多形容战争策略的词汇,如例5和6中出现的withdrew和fight back,withdraw 愿意是撤退,离开的意思,是战争中“守”的策略,例5中用它来形容一个球员在受伤后离开赛场的无奈,也表达足球比赛中的“守”的策略;fight back 愿意是抵抗,反击,表达了战争中“反攻”的策略,例6中用fight back 来表达网球比赛中反败为胜的策略。因此,战争中的策略词汇也被映射到了体育比赛的策略当中。

7.He looks to usher in a new era of dominancein world football.

8.The third seeded Italian succumbedto the 20-year old’s quick reflexes.

对于战争而言,最终必定会出现一个结果,即会有一方取得胜利,而另外一方缴械投降。如例7中new era of dominance,dominance原意是指战争中的统治和占领,它用在体育新闻报道中来强化获得比赛胜利的这一结果;succumbedto是指屈服于,是出现较早的战争用语,例8中用它来表示网球运动员在场上由于实力不及对手而出现的丢分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表示战争结果词汇也被映射到了体育比赛的结果上。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体育比赛是战争”这个隐喻从始至终都贯穿在体育新闻报道之中,体育比赛的整个过程被隐喻为战斗的过程,比赛的双方是战斗的双方,比赛的过程和策略是战斗的过程和策略,比赛的结果是战斗的结果。

三、战争隐喻的影响

战争隐喻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能够带给读者以及参赛选手一种紧张的情绪,新闻记者把赛场上激烈的对抗场面再现给观众,能够逼真地反映体育运动的激烈和抗争,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与此同时,体育新闻运用战争用语时要避免“杀气”太重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战争中,对阵双方直面生死,而体育比赛的目的是增进友谊和交流。如果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过分地使用战争隐喻,则有可能起到负面的影响。

四、结语

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揭示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中的潜在机制,本研究有利于人们更深入、完整地理解战争隐喻和战争隐喻,还能帮助体育新闻读者更好地解读体育新闻。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谨慎使用战争隐喻,从而避免战争隐喻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体育赛事概念篇(5)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城市文化 影响机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大型体育赛事的概念

体育赛事是体育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但至今对体育赛事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定义,发现人们对体育赛事的认识已不仅仅是“运动竞赛”,而是把它看作一种“生产活动”。该研究是依据投入―产出的线索提炼体育赛事的特征,并进一步讨论其对城市文化的影响的,文中所述大型体育赛事是指以赛事组委会为生产者,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劳动和各类运动设备等资本为投入品,生产可供人们观赏的各类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大型生产活动,包括部级各类综合性运动会和洲际、世界性的各类综合性运动会或由世界体育组织举办的有较大影响的单项赛事等。

(二)大型体育赛事的特征

大型体育赛事之所以为人们所重视,能够吸引世界上众多城市争相举办,归其根本,在于它的特殊性。所研究的大型体育赛事被看作为一种生产活动,那么根据它的投入―产出过程,可以提炼出大型体育赛事具有周期性、综合性、规范性、竞争性、可观赏性等特征。

(三)城市文化的概念结构界定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或者说,是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结合研究,认为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主人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以及在此种意识形态、制度、组织结构的影响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二、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本文基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内涵及特征,结合城市文化的内涵,分别从城市物质文化、城市精神文化、城市制度文化3个方面来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机制。

(一)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物质文化的影响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物质成果,包括物质产品丰富程度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情况。它由城市的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交通、通讯等人工自然环境。

(二)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影响

城市精神文化是指城市社会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所取得的精神成就和观念性成果,以及以此为指导的行为。在价值观方面,大型体育赛事的可观赏性会吸引大量观众观看比赛,而竞争性又可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培养人们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在行为方面,大型体育赛事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促进人们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

(三)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制度文化的影响

城市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城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等,它们大多以法律或规章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对城市居民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约束效力。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制度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相关制度的影响上。规范性是大型体育比赛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会给城市带来比赛的经验:更为规范的比赛制度,以及一些与体育相关的制度(、群众体育等)的革新。如北京奥运会以后国务院就相继了《管理条例》和《全民健身条例》两部行政法规。此外,2009年至今,国家体育总局规章2件,规范性文件4件;地方人大和政府地方性体育法规和政府规章5件。除了章程的修订完善,在俱乐部管理、竞赛组织及开展、运动员注册、裁判员工作等各方面也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逐步构建起较为系统、完整的内部规范。这些政策制度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型体育赛事的竞争性和可观赏性又共同促使赛事组委会不断更改比赛规则、制度,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纵观乒乓球运动规则的改变历程,可以发现几乎每次赛事规则的改动都是为了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和可观赏性:20世纪80年代球拍和发球规则的改变,使比赛更为激烈;20世纪90年代改变选手服装、场地器材,改善了乒乓球比赛的场地氛围;21世纪增大“球体”,浓缩“11分赛制”,“发球无遮挡式”大大提高了比赛的可观赏性。再如,20世纪90年代的NBA越来越强调防守,致使球赛不再像过去那样精彩,球员伤病增多,进球减少。NBA组织了一个包括球员、教练、官员和老板在内的特殊委员会,经过一个夏季的研究,推出了新的改革措施,包括加强对犯规的判罚、改动进攻24秒规则、5秒钟规则等。这一系列规则的改变都是为了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和可观赏性。

三、结论

古语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是一项巨大的、系统的工程,它波及甚广,对举办城市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文章以大型体育赛事的性质和城市文化的结构为基础分析得出:大型体育赛事以其周期性、综合性、规范性、竞争性、可观赏性等特性对城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举办城市的文化。但是大型体育赛事与举办城市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在某些方面,举办城市文化也会对大型体育赛事产生影响,因此这是一种互动关系。对于举办城市文化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将成为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红光.体育赛事也能成为城市象征[J].经济日报.

[2] 罗建英,丛湖平.商业性体育赛事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关系[J].

[3] 丛湖平.体育产业与其关联产业部门结构关联变动机制的研究[J].体育科学.

体育赛事概念篇(6)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130-02

0 引言

随着我国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各种体育赛事的组织申办在我国也不断增加。经营好体育赛事,不仅会带动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能拉动旅游、餐饮、环保、建筑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赛事按其社会属性可分为公益性体育赛事和商业性体育赛事。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公益性体育赛事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或社会的捐赠,其举办的目地是为了促进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而商业性体育赛事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把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出售后的收益,举办目地是促使举办方盈利。因此,商业性体育赛事更能带动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重点探讨商业体育赛事的经营管理风险问题。

1 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的概念界定

1.1 商业体育赛事的概念 关于商业体育赛事的概念,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本文综合各种研究文献的提法,认为商业体育赛事是指:体育经营单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手段,为满足消费者的竞技表演需求而举办的特殊活动。商业体育赛事主要由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经纪人或体育中介公司操办或承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的特征。如各种邀请赛、对抗赛、选拔赛、等级赛等。

1.2 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的概念 所谓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管理人员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由于决策方面的原因造成其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的产生会不断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商业体育赛事的组织和承办者多为专门组建的体育赛事运作公司,体育赛事运作公司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和现代企业经营的组织方式决定了商业体育赛事这种服务性体育产品的提供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经营风险。因此,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可以理解为:体育赛事运作公司在向体育消费者提供体育竞技表演服务产品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经营的不确定性。

2 我国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2.1 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

2.1.1 体育赛事经营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多变性 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质都是要求得企业外部环境、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内部条件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赛事运作公司的商业体育赛事经营管理也不例外。但是体育赛事经营的外部环境往往是多变的。比如:消费者对该运动项目的偏好发生了变化、体育消费者目前的支付水平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他运动竞赛或娱乐表演有足够吸引力引起目标体育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转移、体育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限制、政治动乱和自然灾害等等都会使赛事的运营产生风险。

2.1.2 商业赛事现代企业经营的特点 现代企业经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特征,在经营过程必然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及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经营风险。如体育赛事运作公司,不仅仅运作体育赛事,还可以利用体育资源扩展体育相关业务,如体育广告、体育经纪、体育旅游、体育咨询等。经营的复杂多样性导致管理的难度和经营决策失误的风险。

2.1.3 商业体育赛事休闲消费的特点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只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后,才会逐步向更高一层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发展。商业体育赛事的消费需求显然是高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生理需要的高层次的需求,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追求现场气氛、追求刺激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人们生活必须的,而是在消费者群体满足基本需求之后由于对体育赛事的兴趣、喜好以及有一定的经济承受力的情况下选择的一种消费行为。因此,体育赛事的消费对于人们的偏好及价格等因素的弹性比较大,容易形成销售量的大幅增减,形成经营风险。

2.2 商业体育赛事经营风险的分类

2.2.1 财务风险 商业体育赛事的经营和一般企业相同,首先要面临财务风险。如赛事运作公司负债权益资本结构不合理或融资不当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没有办法解决赛事运作的资金缺口;赛事门票、广告等各项收入不能弥补赛事运作的费用;与赛事运作公司达成协议的赞助商、供货商因债务危机、破产或违约等原因造成协议中断,影响赛事正常运作形成收入损失等。

2.2.2 环境因素风险 商业赛事的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社会或自然界的不可控因素造成的经营不确定性。如社会动乱造成的赛事取消,地震、水灾、火灾、天气原因造成的比赛无法预期进行等。

体育赛事概念篇(7)

体育新闻语言中的战争隐喻

作为新闻的一个类别,体育新闻的传播性质和各类内容的新闻一样,都是对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体育新闻通过对与赛事相关内容的报道,使人们了解赛事中的精彩场面。体育比赛是一项充满竞争、富于刺激、展现美的活动,体育新闻传播要充分体现和表达这种运动的实质,就必须注重语言的运用②。为了让体育新闻报道充满活力,生动感人,使人们了解赛事并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惊心动魄,体育新闻常常运用大量的隐喻概念,形象生动地描述赛事进程及结果。

战争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亲身体验的,但通过文学作品、影视、新闻等对有关战争的描述,人们会对战争这一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战争作为源域在人们脑海中的认知有将军、士兵、炮火、硝烟、较量、激烈等。综观各种赛事报道,我们会注意到体育语言存在着大量结构隐喻,而其中“战争”源域映射到体育领域的结构隐喻占绝大多数。③如:

全国足球乙级联赛“复工” 哈毅腾换帅王军被扶正

本报讯 15日,经过多日休赛的全国足球乙级联赛重燃战火,将展开第6轮的争夺,哈尔滨毅腾队将于16时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巴士队。

目前哈毅腾在少战一轮的情况下2胜1平1负排名北区第四,队员经过近一个半月的休整,人马齐备,没有伤兵,精神饱满,状态良好。而据俱乐部总经理崔华透露的最新消息,原中国青年队教练王军突然被扶正。

据悉,哈毅腾队目前大部分队员都是王军近6年来一手带大的。此外,著名老帅王洪礼将作为毅腾队顾问入队。(2006年7月15日《黑龙江日报》)

这样的体育报道人们再熟悉不过了。不难看出,报道中很明显的一个语言使用特征就是使用了大量与战争有关的词语,如把比赛称为“战火”,运动员参加比赛称为“坐镇、迎战”,带队经验丰富的教练称为“老帅”,更换教练称为“换帅”,受伤运动员称为“伤兵”,用“休整、人马齐备”描述参赛队的状况;还有“争夺、胜、平、负”等各类军事用语来报道赛事的过程和结果。

“体育比赛是战争”这种概念隐喻的普遍使用,体现了竞技体育的“竞争”主题,用激烈的、关乎生死的战争来描绘体育比赛,已被人们接受并喜闻乐见。

战争隐喻的认知基础

战争隐喻的使用是基于比赛和战争的相似之处而构成的。所谓比赛,必须有时间、地点、对手才能进行,战争也有其规定的时间、地点。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两者都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战争有战斗双方,比赛则有比赛双方;从过程来看,两者都有开始、发展、高潮和结束,且整个过程都是智慧和力量的较量,此较量的表现形式是高超的技术和灵活的战术;从活动的目标来看,两者都具有功利性和排他性,都以“获得胜利”为目标,凡是胜者,必有功利,且只有一个优胜者,要想成为优胜者,就要战胜所有的对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从实现活动目标的方式来看,二者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性,都要有激烈的冲突和对抗才能达到目标;从结果来看,由于排他性决定了二者的结果一般都有胜负之分,一方取得胜利,一方惨败;从背景来看,战争的背后是人民,比赛的背后是众多的体育爱好者和关注者。而且,对抗冲突的相似性决定了体育语言和军事语言会采用同一语义范畴的词语,甚至使用同质的语音、句式和篇章等。在汉语体育新闻中,经常有“苦战、血战、出征、讨伐”等来直指某赛事;有“揭开战幕、燃起烽火、挑战、交火”等表明赛事开始;有“老帅、名帅、挂帅、走马换帅”等来称呼教练上任;有“名将、老将、沙场老将、领军人物”等词来称呼运动员;有“调兵遣将、排兵布阵、诱敌深入、虚晃一枪”等来表示比赛中战术的安排;有“旗开得胜、告捷、兵败、溃不成军”等词描述比赛获胜或失利等。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特征。在隐喻结构中,两种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们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④英汉虽属两种不同语系,文化和社会基础都有较大的差异,然而在描述体育领域概念时,往往通过相同或相近的隐喻概念来实现。这是因为,人类的认知有其共性,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人们日常的自身体验,而不同民族的自身体验往往是相同的。

隐喻属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不同民族虽有认知和自身体验的共性,但由于人们的文化传统和所处的社会、地理环境的不同,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文化渊源不同,对一些具体事物的体验也不尽相同,从而产生民族间,甚至同一民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隐喻使用上的显著差异。正如Lakoff所言:“隐喻映射在普遍性上有差异,有的可能是普遍的,有的可能是分布广泛的,有的可能是某个文化特有的。”⑤构成概念隐喻的体验本身就是复杂的社会和文化构建,受不同文化模式的影响,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下有着明显差异的军事思想。如前者含有儒家伦理精神,散发着古典人道主义关怀,视“不战而胜”为战争最高境界;后者带有商业殖民扩张和追求无限利润的古代传统,又传承源于森林生活环境的日耳曼征服习惯,信奉“生存竞争”的原则。再如汉语赛事报道中出现的“斩马谡”便出自古代中国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中国武术的精深也使汉语体育新闻经常采用江湖式故事的篇章叙述方式。同样,如不了解英语文化中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历史,便难以理解赛事中“Face Waterloo”的隐喻概念。因此,“体育比赛就是战争”概念隐喻具有跨文化的共性和普遍性,存在于人们共同的体验中,其具体使用和语言表现层面又有一定的个性,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

体育新闻语言战争隐喻的传受心理基础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传者根据自己对外界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以不同的图式对各种社会文化变迁、风土人情特点、生活方式变化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现实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直观画面和丰富材料,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记忆或联想图式,是传者在长期新闻采集和传播活动中形成的,由传者的职业特点所决定。体育新闻的传播者由于其职业特点,他们对体育本身有独特的认知和理解,他们与体育有着无数次的亲密接触,有一些曾经还是专业的体育运动员,体育比赛的竞争意识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灵魂中,他们不但亲眼目睹了体育战场上的激烈竞争、胜利和失败,而且对赛场上的悲欢离合有着真切的体会。正如刘京林先生所言:“体育记者的认知结构,则以体育项目、体育健儿的知识为主导,其他知识排列居后。”⑥这些认知结构使得体育新闻传播者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以军事化的图式传播给受众,从而形成了体育新闻军事化的新闻信息传播图式。与此同时,在传者的脑海中也长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育记忆与联想图式,从而影响其对体育新闻的创作。

从体育新闻接受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大多比较年轻气盛,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有自己喜欢的球员,也有自己喜欢的球队。他们会因自己喜欢的球员或球队的胜利而激动骄傲,也会因其失败而悲伤哀怨。传播的体育内容如果牵动受众的情感,就会引起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极大注意,记者、编辑如能在新闻事实中挖掘可能包含的与受众的情感关联的事实与细节信息,就会起到令受众维持其注意力的作用。所以,体育新闻的记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利用体育新闻的军事化来满足体育新闻受众的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需要,从而获得了他们的喜爱,取得了好的传播效果。如《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这一体育新闻标题,在传达了范甘迪的决心的同时,也抓住了受众不服输的争强好胜心理,从而增强了他们对火箭队的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以满足体育受众的需要、适应体育受众的兴趣为前提的军事化传播,也使传媒获得了很好的经验效益。

注 释:

①Lakoff 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10.

②李强《简论体育新闻的特征》,《现代传播》,2000(2)。

③程浩:《汉英体育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外语研究》,2005(6)。

④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评价》,《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⑤李诗平:《隐喻的结构类型与认知功能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体育赛事概念篇(8)

中图分类号:G80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10-0069-04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gnition Complexity of GymnasticsAthletes with Different

Athletic Ability, Age and Gender

GU Chang-jiang1,LIANG Cheng-mou2,WANG Chang-sheng2,LI U Gai-cheng2

(1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317000,Zhejiang China;2.Beiji 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ymnastics athletes from provincial professional teams, provincial PE s chools, andPE schools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s, this paper uses BTL -RG cognition questionnaire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ognition compl exity of the gymnastics athletes with different athletic ability, age and genderThe research results on life, study and self-construction of the various ath letes indicate that: 1)there is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ymnasts wit h different levels and the non-gymnasts in the life, study and self-constructi on; 2)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gnition difference among the players at differ ent athletic levels.3)The cognition complexity between genders is not rema rkable and it is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athletic cognition ability and theathletic level

Key words: cognition complexity; gymnastic level; life construction; stu dy construction; self-construction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乔治•A•凯利(1905-1967)创建了利用认知结构来解释个体行为差异的 理论[1],提出个体的人在认识任何一件事物中都有相应的结构,揭示了个体信 息 加工的内 在机制(思维的二重性 ),并得出对于同样一个情境的认知时,由于个体之间认知复杂性 高低的不同,形成人们在解释和预测事件的结构上存在差异。认知复杂性是指一个人其自身 系统在对事件的解释和预测中所建构概念的精述或简化程度,其最直接的指标是一个人的自 身系统中建构概念的数量。1955至今凯利认知复杂性理论[3] 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 的研究 和应用,在体育领域中以认知复杂性理论研究运动员认知训练方面也应引起重视和应用。

影响认知复杂性的主要因素是个体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是由表象开始沿着两条思维 (形象和抽象)途径向前发展的过程。如果失去或不能合理运用抽象思维调解行动的人,他 们的行为是不准确的、盲目的,很少有创造性[2]。在访谈和现场调研中了解到 的体操训 练方法上多以表象为主,对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训练的意图不明确,使运动员对训练内容的认 知结构不完整,制约体操运动员的认知水平与运动技能水平的协调发展。提高认知复杂性训 练意义是:掌握其运动的规律,使训练手段更加合理;弥补运动员依靠本体感受器提供的经 验建立的主体动作概念不足;利用外周感受器提供的信息,使掌握的知识和策略运用于实战 。

本研究对体操运动员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三个方面所建构的概念情况进行研究: 1)以体操运动员对一般问题的认知复杂性为目标,自创测量手段(BTL-RG认知问卷)测量 运动员在对事件的解释和预测中,自身建构概念的数量情况(设对照组),判读体操运动员 对问题的认知程度;2)发展运动员认知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对体操运动员文化学习环境 ,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和方法进行考量,分析讨论其对培养体操运动员认知能力中的影响,制 定出在训练或比赛中克服认知不足的措施,完善体操运动员认知能力训练的理论和训练方法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浙江省各训练级别体操队的运动 员90人为实验组,并随机抽取浙江省不同地域学校同年级、同年龄段的普通学生作对照组90 人(表1)。

投稿日期:2009-11-05

作者简介:谷长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一览

体操运 动员训练级别性别组男 女年龄(段)男女相同/岁训练时间

a省专业运动员151514~158~9省体校运动员151512~137~8业余体操运动员151510~116~5非体操训练水平运动员(对照组)3×153×15同三个组别运动员人数及年龄相 匹配0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北京体育大学梁承谋教授创编设计的认知复杂性测量问卷(BTL-RG) 进行测试,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回收率95.5%。该问卷设计依据凯利的个 人建构理论,以被测试者在生活、学习、自身构念三方面问题建构概念系统,将测试对象所 使用的概念的数量作为评价依据,对生活、学习、自身构念三个方面问题的解释和预测来判 读对问题的复杂认知情况。

1.2.2 口语报告法深入各级别运动队与一些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相关的管理者进行访谈,在了解运动员 的文化学习和体操训练情况的基础上,初拟访谈问题条目。在运动员问卷调查完后,有针对 性进行口语报告。

1.2.3 数据处理1)依据本研究内容设计需要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表3、4、5)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6、7、8)的统计方法;所有数据运用SPSS软件12.0统计分析;2)本研究在设计采用专 业年龄组(4)×年龄组(3)×性别组(2)混合准实验设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描述性统计结果 由表2发现:三个级别的体操运动员分别在得分平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方面均明显低 于非体操训练水平的对照组。同年龄的体操运动员和同年龄非体操运动员的心理认知机能发 展不同步的情况非常突出。

表2 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描述性统计结果

运动员训练

级别生活建构概念数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数学习建构概念数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数自我建构概念数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数专业队运动员1337.11137.81117.6非水平运动员175121831322 1015.6省体校运动员1106.21237.31127.4非水平运动员22513.723413.420413.1业余校运动员1316.21726.91316.4非水平运动员15410.61639.61549.6体操三个级别运动员由低到高分别使用建构概念数的平均值是6.5个、7个、7.5个(即生 活建构+学习建构+自我建构/3),而相应的对照组平均使用建构概念数量平均值是9.9个、 13个、14个,说明年龄越大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距越大,运动员15岁使用建构概念数量达不 到对照组10岁使用建构概念的数量,同时还反映省体校和省专业队的运动员使用建构概念数 量平均值均没有达到各自对照组的基本水平,这一数字反映了三个体操专业水平运动员在使 用建构概念来解释和理解问题的现状。

由于一个建构概念数量有限的人是会影响其怎样看待世界的,运动员所拥有使用建构概 念的能力情况,对教练员给予练习内容的理解和其对自己接受信息内容后的解释,直至控制 动作的目的性和比赛的发挥,以及教练员用什么样的方式传授信息,传授什么样的信息对运 动员在训练中的认知影响应当引起教练们重视。

2.2 体操运动员与非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比较因素分析体操运动员与非体操运动员生活、学习、自我构念等三方面对比发现,专业体操运动员 与非体操运动员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等三方面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表3)。接着分 别对专业体操运动员、省体校体操运动员和业余体校体操运动员与相应的对照组进行t检验 ,也发现三个训练级别的体操运动员与其各自对照组比较在认知复杂性上差异均具有高度显 著性(数据略)。这一结果同表3的统计结论相一致。影响运动员文化学习可能是多方面因 素造成的,对此应引起有关的各个方面重视。

表3 体操运动员与非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的比较

生活学习自我设计体操运动员6.54±2.571*7.38±2.498*7.17±2.33*非体操运动12.13±3.614*12.16±3.917*12.80±4.368*注:*表示t检验p

2.3 不同运动水平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多重比较因素分析 对不同运动水平体操运动认知复杂性因素进行多重比较(表4),两组间差异均达到 非常显著结果。

表4 不同训练级别运动员在生活、学习和自我构念上的

单因素方差 分析

平方和自由度均值F Sig.生活组间差异1 423.0283474.34348.1650.000组内差异1 733.3001769.848学习组间差异1 035.5393345.18031.8380.000组内差异1 908.12217610.842自我构念组间差异1 452.5173484.17239.4800.000组内差异2 158.43317612.264表5是四个不同训练级别体操运动员在生活方面的认知复杂性测试结果进行多重比较统计结 果。体操运 动员三个级别中的任意两个水平相互进行比较其差异均不存在显著性,而无水平级别与三个 不同级别运动员任何一个级别的比较中,其差异均达到非常显著结果。

表5 不同训练级别运动员在生活构念上的多重比较

因变量(I) 运动水平(J)运动水平均值比较(I-J)标准误Sig.生活业余运动员省体校水平0.0 0000.72 1381.000专业运动员-0.9 3330.65 1730.644非水平-5.9 000*0.65 8820.000省体校水平业余运动员0.0 0000.72 1381.000专业运动员-0.9 3330.60 6040.564非水平-5.9 000*0.613 6600.000专业运动员业余运动员0.9 3330.65 1730.644省体校水平0.9 3330.60 6040.564非水平-4.9 667*0.53 0040.000非水平学生业余运动员5.9 000*0.65 8820.000 省体校水平5.9 000*0.61 3660.000专业运动员4.9 667*0.53 0040.000*p

表6是四个不同训练级别体操运动员在学习方面的认知复杂性测试结果进行多重比较统 计结果。三个体操训练级别中的任意两个进行比较其差异均不具显著性;无水平级别与三个 不同级别运动员任何一个级别的比较其差异均非常显著。

表7是四个不同训练级别体操运动员在自我构念方面的认知复杂性测试结果进行多重比 较统计结果。三个体操训练级别中的任意两个进行比较,其差异均不显著,而无水平级别与 三个不同级别运动员任何一个级别的比较中,其差异均非常显著。

表6 不同训练级别体操运动员在学习构念上的多重比较

因变量(I) 运动水平(J)运动水平均值比较(I-J)标准误 Sig.学习业余运动员省体校水平-0.4 3330.6 9340.990专业运动员-0.9 3330.69 0940.702非水平-5.2 222*0.71 1330.000省体校水平业余运动员0.4 3330.69 3840.990专业运动员-0.5 0000.53 6520.928非水平-4.7 889*0.56 2540.000专业运动员业余运动员0.9 3330.69 0940.702省体校水平0.5 0000.53 6520.928非水平-4.2 889*0.55 8950.000非水平学生业余运动员5.2 222*0.71 1330.000省体校水平4.7 889*0.56 2540.000专业运动员4.2 889*.55 8950.000表7 不同训练级别体操运动员在自我构念上的多重比较

因变量(I)运动水平(J)运动水平均值比较(I-J)标准误 Sig.自我构念业余运动员非专业水平5.2 000*0.73 8280.000省体校水平-1.0 3330.60 1560.437专业运动员-1.1 6670.62 1980.335省体校水平非专业水平-6.3 667*0.65 7260.000业余运动员1.0 3330.60 1560.437专业运动员-0.1 3330.555 7110.000专业运动员非专业水平-5.3 333*0.59 4940.000 业余运动员1.1 6670.62 1980.335省体校水平0.1 3330.555 7110.000非水平学生非水平-5.2 000*0.615570.000业余运动员6.3 667*0.65 7260.000省体校水平5.3 333*0.59 4940.000专业运动员5.2 000*0.61 5570.000以上结果反映出受体操训练的影响,体操运动员认知能力发展受到制约:从描述性统 计结果可以说明,从县、市体校到体工队三个水平的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几乎没提高;在 方差统计结果上已反映出三个年龄段差异均不显著,进一步证明这一结果。出现了对事件的 认知能力与自身的运动实践要求不协同,表现出其知能获智的作用不能提高,建构起的概念 不完整、接收和预测事件盲目、动作的目的性受到影响等。

2.4 不同性别体操运动员对认知复杂性的因素分析 表8是男、女性别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性别对生活、学 习、自我构念影响的统计结论是: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三个方面显示出差异均不显著( Sig.分为0.196、0.206、0.108)。

表8 性别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均方和 自由度均方FSig.生活组间差异29.606129.6061.6850.196组内差异3 126.7217817.566学习组间差异26.450126.4501.6140.206组内差异2 917.2117816.389自我设计组间差异52.272152.2722.615.108组内差异3 558.6817819.993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在10~15岁之间的男、女儿童少年。他 们几乎都有相同的学龄时间、生活经历,相似的年龄特征,主要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语言描 述问题的共同特点等[4],所以出现了性别在生活、学习、自我构念中使用建构概 念程度差异不具显著性的结果。

3 讨 论

3.1 文化教育环境制约着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的发展体操运动员所建构概念反映出其对一般事物的认知情况,建构概念取决于对问题的分析 和理解,而分析和理解问题能力的基础是文化知识,文化素质影响着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情 景中对问题的认知能力。从体操运动员对概念的建构到调查访谈中获得的情况反映出,体操 运动员训练与学习矛盾突出,体操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环境制约其对认知一般事物能力的发展 。主要有:1)各级别的体操运动训练学校,对体操运动员文化教育爱莫能助,只能让运 动员任其发展,事实上形成了只对训练负责没能尽到对文化素质培养兼管的义务。2)来 自教练员训练理论和方法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没有意识到把体操动作训练工作做为一种教 育手段,来培养运动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培养运动员认知能力与提高运动技 能同步发展的重要性。3)家长方面的影响:把取得运动成绩作为是一种资本的不正确想 法,忽略文化素质对其未来发展的必要性。4)体操运动员的角色变化的影响:从以学习 为主转移到以训练为主,经过体操训练的10~15岁运动员文化水平没有差异。忽视文化教育 因素,不但影响运动员认知能力的发展,还会影响到退役后运动员的生存发展,同时也制约 着竞技体操运动事业的发展。

3.2 提高其认知复杂性尚需完善以人为本的训练体制以人为本是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目标的根本出发点,由体育训练管理体制决定的,体 操比赛成绩关系着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利益甚至项目的发展,进而形成体操训练工作在各级组 织管理、训练保障上都为争取金牌服务,运动员因此失去了较多接受文化知识学习精力和时 间,种种原因等于放弃了孩子们未来发展所必须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 制实施的出发点是将参加比赛作为为国家争光的一种手段。而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精神实质是 :使参与者自我发展和完善人格为目的,是以人的自我意志和努力达到满足个体自我发展需 要的一种教育活动。两种体育思想指导下,导致体操运动训练的价值取向不同。以人为本是 个人的自我意志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应是以组织保障和为其提供服务 为己任。影响体操运动员认知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最本质的问题是体操各级培养目标与社会 需要以及未来发展不符造成的,而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有待于国家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不断完 善。

3.3 体操训练和比赛中克服运动员认知不足影响的措施作为优秀教练员的标准之一,能够洞察一个运动员的理解水平,然后选择适合这种水 平的表达方式顺利的与其沟通,用其所能理解的方式实施体操训练。具体表现在体操的训练 中、比赛前、比赛后三个方面所应采取的措施,以克服认知不足对体操训练效果和比赛发挥 带来的不良影响。

1) 在体操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对信息接收、加工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动员的训练质量 和效果,其取决于教练员与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相互作用的方式。理想的作用方式是:交流 ――理解――沟通相结合的方式。使运动员明确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做的动作习得过程 ,以达到运动员建构动作概念的系统性和正确性,实现以模仿为主的动作练习,转向以模仿 与建构概念实施自我控制相结合的训练方式,使体操运动员的自我意识增强,自主训练能力 得到培养,达到由被动训练变为主动训练的目的。

2) 在体操比赛前因运动员面对意向不明的情境或无法预期的比赛压力时,即克服想赢怕 输心理,教练员及时帮助其调整赛前状态,一般所采取的措施是:压力来源――问题表征― ―应对策略。面对复杂的认知环境首先确认压力来源,明确体操运动员的训练情况与比赛情 景要求。然后分析比赛对手和比赛内容,并对建构概念系统的复杂性来加以表征和描述,共 同建构比赛概念系统,引导运动员正确认知自身的实力定位,并设置出挑战目标。针对挑战 目标采取有效的训练措施进行应对,设计比赛场景,操守比赛程序,实践挑战目标,在问题 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变比赛压力为比赛动力。

3) 在比赛后因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或动作久练不成等造成运动员习得无助时 应采取的措施:解释诊断――预测目标――控制自我。自我认知能力有限的个体在经历了比 赛失败或动作久练不成易出现一蹶不振,而导致习得无助感,可能引伸到不可控制的新的情 景中去。教练员通过归因分析帮助运动员对无法达到的结果做出解释和诊断;依据存在的问 题,重竖运动员的认知结构,并形成新的预测目标;在实施新的体操动作训练过程中,训练 措施的选择以恢复训练和比赛的信心为主,摆脱习得无助的影响,化消极自我,为积极自我 ,使体操动作训练向运动员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不同运动水平体操运动员与非体操运动员的认知复杂性差异均具高度显著性,并且随 着运动水平提高差距加大,限制了体操运动员认知能力的发展。

2)体操运动员三个运动水平之间认知复杂性多重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而与非体操 水平的多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学习与训练矛盾突出会影响体操运动员发展竞争力。

3)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在10~15岁龄段中,男、女性别间差异不具显著性,在运动水 平、年龄、性别三个变量中运动水平决定了体操运动员的认知水平。

4.2 建议 1)提高体操运动员的认知能力,应落实以人为本的训练思想,保障文化知识学习的时间 、内容和质量,完善体教结合训练体制,是我国竞技体操事业发展的基础。

2)体操训练工作要做到认知经验与发展理性相结合,直至经验与理替循环发展,实施 认知―情感―价值变量共同作用的训练策略,使运动员对训练内容的认知结构合理发展。

3)体操运动员认知能力的培养要融入到体操训练与比赛的全过程中,发挥运动员主体性 作用,才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切实提高体操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认知的综合能力。

4)体操训练与文化学习矛盾乃至影响体操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体操各级别训练单位培养目 标与社会和家庭需要不符造成的,需要改革现行的训练体制缓解现存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A•凯利.郑希付译.个人结构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 出版社,1998.

[2] 曲宗湖.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31.

[3] 〔美〕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0.

[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 邓远龙.认识经验训练.发展理性训练[J].体育科学,2004,(9):41-47.

[9] 邵斌,黄玉斌.中国体操队大赛前压力控制的原则及方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4,(6):15-19.

[10] 刘晓茹,段再复.情绪影响认知研究新视点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沈阳 体育学院学报,2009,28(5):36-38.

[11]梁承谋.运动学习的分类层次及心理模式[J].体育学刊,2001(5):38-40.

[12]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 刘改成.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及其归因训练程序[J].西安体育学报,2004, 21(4):102-104.

[14] 赵青山,崔铁成,王卓,等.竞赛的胜负比率与运动员心理自信心的建立[J].沈阳体 育学院学报,2008,27(6):71-73

[15]Martha shumway ,Tetine sentell George unick, Winifred Bamberg. Cognitiv e C omplexity of self-administered depression measures[J].Jourmel of affective Di sorders,2004,83:191-198.

[16]Travis Hinze, Joseph Doster .The relationship of conservatism and Cogni tive Complexity[J].SO191-8869(96)00171-7.

[17]Glend Andrews and Graeme S.Halford.A Cognitive complexity Metric appli ed to Cognitive development [J]. Cognitive Psychology,200245:153-219.

体育赛事概念篇(9)

1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1.1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战略产业之_。主导产业推动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扩散效应(ExpansionEffect),又称扩张效应,1956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斯托(Rostow)指出,应该选择具有较强扩散效应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产业相关链上的各产业中,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并对其他产业部门及整个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广泛的直接和间接诱发作用,即主导产业产生3种扩散效应——前向效应、旁侧效应、后向效应。罗斯托认为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和起飞,_方面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的迅速成长,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对相关产业的带动程度,即扩散效应3。

 

1.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借助于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数据库方面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cnki.net),检索到文化创意产业、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等相关论文1647篇,可见文化创意业相关领域近年已成为国内产业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但以“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为关键词检索到相关论文仅有6篇,有关英国等国外体育文化创意业的实证研究理论成果更是难得一见。另一面,适时跟踪查询专业网站,比如欧盟委员会(ec.europa.eu)、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culture.gov.uk)等政府公开网站、全球最大的专业咨询服务公司一普华永道国际有限公司(pwc.com)、欧洲的体育论文数据库SPORTDiscus等,了解国内外相关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采集客观、权威的相关数据资料。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以产业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对相关的国民生产总值、产业增加值、行业关联系数等权威经济数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及综合系统分析。

 

2体育文化创意业相关概念

 

2.1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英国是全球首个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CITF)了第一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英国政府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概念,指“从个体的创造性、个体技艺和才能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4。它通常包括通过广告、建筑艺术、工艺设计、表演艺术、体育娱乐等方面。世界创意产业之父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JohnHowkins)将创意产业定义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即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的每一类都产生于保护不同种类的创造性产品的愿望,而这4种要素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

 

2.2体育文化创意业概念参照上述文化创意的概念,我们可将体育文化创意业定义为通过融合赛事、场馆、竞技人才等体育资源,注入知识和创意等生产要素,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商业部门。本研究依据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13类创意产业分类体系行业划分方法,提出体育文化创意业也相应涵盖其手工制售、创意服务、内容生产3个体系12个特定相关行业。体育文化创意产品主要通过包括专利、版权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极大地改变了体育产品原有的形态及其在市场中的地位,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高收益性产业。英国将体育文化创意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商业赛事的转播权和门票收入、体育广告赞助、电子竞技游戏软件、体育用品的商标使用权和专利转让等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产值创收手段。

 

3英国体育文化创意业发展概况

 

英国作为全球创意经济的领潮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把体育文化创意业列为体育经济发展战略的先导产业,充分发挥其作为全球现代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出生地的固有历史文化优势6,经过近20年的发展,英国体育文化创意产品中的体育赛事转播版权收益及商业竞赛门票收入等年增长率都远高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体育总产值,目前体育文化创意业已成为英国体育经济中的主导产业。

 

3.1体育文化创意业在英国体育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3.1.1持续的高增长率且形成了相当规模由于体育文化创意业产品日益多样,我们仅将商业竞赛的门票收入和电视广播转播版权收入作为其数据代表,从图3可见这两项收益增长率在近15a间均明显高于体育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这两项收入总和已从1995年占体育产业的11%增长到2010年占体育产业27%,2010年实现增加值55亿英镑,超过了11亿英镑的体育,成为英国商业体育第一大部门8,随着其他体育文化创意业衍生产品不断涌现,其在体育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将更加显著。

 

3.1.2新科技引入与制度创新,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赢利模式在传统的体育产业中,简单加工与售卖的体育用品和普通的体育赛事都不能算作完整意义上的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只有形成知识产权部分如赛事电视转播、冠名,知名体育品牌的销售策划方案、大品牌体育赛事的营销推广等,因其体现创新和研发等科技与文化的附加值方可列入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体育文化创意业产品经济附加值就明显高于普通体育产品和服务的经济附加值。英国体育文化创意业充分发掘其现代竞技体育诞生地的体育文化优势,结合制度创新、科技融合等创意手段,大幅大提升了其体育产品的经济附加值9。比如英国独立制片人的体育转播与制播分离制度推进了商业竞技体育版权的产业化,英超足球联赛从2001年开始实行了职业裁判制度和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从2007年率先将鹰眼技术引入网球裁判施线,这些创新促进了商业体育竞赛公平性;从高清晰电视转播、再到3D数字通讯技术,2013年温网爱好者即可通过个人苹果手机运用iPadApp应用软件实现手触式放大和缩小画面,随心所欲地了解比赛和具体数据,并且还有360。全方位视频、高空图像、收听和观看英国体育频道的内容,这些数字化通讯转播技术的引入,促进英国商业体育赛事的观赏性和收视率同步提升;英国的商业体育赛事转播版版权已成为英国体育文化创意业的拳头产品(图3),为英超足球联赛、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斯洛克英国锦标赛等开辟了新的体育消费市场,2013年英超联赛的转播版权收益高达17.33亿英镑;为期3d的温网,其转播版权收益就超过3000多万英镑,赛事的版权收益已占英国商业竞赛收入的一半以上。

 

英国拉夫堡大学体育技术学院将最新科技运用到足球的材料开发与外观设计,如使用异形拼块和无缝压合专利技术开发出2002年日韩世界杯比赛用足球一“飞火流星”;将PSC-Texture技术应用于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专用“Europass”足球制造。英国体育场馆建设公司(StadiArena)拥有体育场馆的改造专利技术,可以快速把场馆加以改造,做成适合音乐会的演出场所,可大幅提升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英国“Sub-4”公司综合各界研究发现,人体并非绝对的对称,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两条腿“长短不一”可能更容易受伤,研发出可调节身体平衡的鞋垫,每双价格可达190英镑,比名牌运动鞋还要贵出不少,如果运动员要专门订制,造价更是普通鞋垫的数百倍[11]。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还具有较强的融合性特征,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是体育、文化、科技交融的产物,比如体育娱乐业中的体育创意,电子竞技(机器人体育竞技)、创意型的大型体育赛事(如每年一次的伦敦国际马拉松赛事)、体育文化传播(体育赛事电视直播、录播)等等,不论是文化艺术、音乐唱片、出版影视、网络服务、工艺美术这些文化艺术门类在体育产业中都存在,都能在体育文化创意业中得到挖掘。

 

3.2体育文化创意业在英国经济中所发挥的扩散效应体育文化创意业具有强烈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赛事概念篇(10)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体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兴的景观体育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景观体育将新鲜、时尚的体育赛事与城市人文、自然景观有效融合为一体,展现了城市的动感魅力。

一、景观体育的概念

景观体育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欧美,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旅游业和体育产业呈现互动发展的新态势,景观体育逐步传入中国。陈瑜文[2]认为景观体育是指将新兴城市景观、标志性建筑与时尚体育运动进行巧妙结合,通过举办具有地域人文景观特色的体育赛事,利用城市特有的景观资源,来展现当地蓬勃发展的城市魅力。秦文光[3]认为景观体育就是从体育运动项目和景观的特点、结构、功能和变化出发,将适宜的体育运动项目通过特定的形式载于景观,以达到传播体育文化,丰富体育手段,拓展景观功能,展示景观魅力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综上观点,本文作者认为景观体育是以景观为背景或场所进行的体育活动,它融自然与人类于一体,将静态的自然人文景观与动态的体育运动相结合,以景观资源为载体,以体育运动项目举办为内容,以传播体育文化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的体育活动形式。

二、景观体育的特征

景观体育作为体育的一种新形态,在体育形态中脱颖而出。新形态的出现,必然有它内涵和外延上的特征。

(一)交融性。景观体育是城市自然人文景观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二元性结合体,景观体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体育运动与当地景观的完美融合。突出“人文景观体育”与“自然景观体育”的交融性。

(二)创新性。景观体育发展迅速在于它突破常规,将体育场馆内进行的传统体育活动移植到城市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中,经过现代化包装处理后使其呈现出形式上的时尚性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

(三)整体性。景观体育是体育、自然、社会、经济等众多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受“系统整体性”规律的作用。景观体育是特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体育文化现象与景观现象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四)开放性。大部分传统的体育赛事都是在一定专用体育场馆内开展的,而城市景观体育将精彩的体育比赛融入到人文、自然的城市景观中,拉近了观众与体育比赛的距离。

(五)地域性。城市景观体育主要是以城市景观为背景或场地开展的。无论是上海国贸大厦的高空跳伞,还是马来西亚的高空跳伞比赛,这些赛事都具有特殊的人文、地域性。

三、景观体育的开展概况

(一)景观体育的表现形式。国外景观体育形式多样,涉及众多项目。例如“环法自行车赛”,美国的“夏威夷马拉松赛”等将城市作为运动场,充分展示了城市风景和城市特色。国内景观体育形式偏传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没有坚持规范有序发展。

(二)景观体育开展程度。景观体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和市镇中发展较为成熟,在国际上已有许多成功典范。如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著名“环法自行车赛”已形成了国际性影响。国内关于景观体育的研究侧重宏观解释层面,而关于其开发实践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四、景观体育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景观体育的概念认识不清。对于什么是城市景观体育赛事,许多人认为它就是景观与赛事的简单迭加。任何一项赛事,只要把它放到一处自然景观中开展,就称之为景观体育赛事,这显然是对景观体育赛事概念认识不清。

(二)对景观体育自然环境保护缺乏足够的认识。城市景观体育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够,使得景观体育在开展过程中对当地环境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三)开发模式中的问题。现阶段的景观体育开发模式缺乏可持续发展性,还出现保障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制度保障与经济保障方面不健全以及组织管理机构运作不良。

(四)服务与保障体系的问题。专业组织机构及人员欠缺、城市景观体育活动的营销方式单一,手段较为落后,品牌竞争力不强,活动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欠缺良好的外在基础,缺乏良好的内在保障。

五、开展景观体育赛事的对策

(一)加快景观体育理论的研究。(二)宣传和普及城市景观体育的知识。(三)注重双重“保护”,促进景观赛事可持续健康发展。(四)注重商业化包装,努力形成品牌赛。(五)注意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六)构建和完善城市景观体育的发展模式和管理制度。(七)发挥人才作用,开设专业课程培训人才。

六、结束语

城市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聚集中心,同时也是体育的主要创新之地,城市景观体育不仅是城市体育发展的新形态,还是城市体育发展的兴奋点。城市景观体育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形态,打破了传统竞技体育举办的场所限制,融入了大自然,亲近人们的生活,将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相结合,通过人们的积极广泛的参与,不仅为城市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城市进行自我宣传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体育赛事概念篇(11)

中图分类号:G80-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33-02

引言

美国是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一是体育产业总量巨大,二是体育产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较为均衡。2015年美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5千亿美元,占到了世界体育产业总量的1/3,体育产业总值占到了GDP的3%,而我国的只有0.8%。另外,占w育产业主体地位的体育服务产业在美国体育产业总值中占主导地位。

近几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年增加值也很惊人,尽管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是产业总量还是非常可观,2015年产业总量达到了1.7万亿人民币。在巨大的产业总量背后我们要看到,我国体育产业主要还是依赖于体育配套产业中体育服装、体育用品、健身器材等行业为主要支撑,作为核心产业的体育服务产业发展还较为滞后。我国核心体育产业商业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快推进核心体育产业商业化运作是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也是今后体育产业发展的难点。

为此,课题组对中美国核心体育产业的构成、发展状况、商业运作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美国核心体育产业发展成功的经验,为我国核心体育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地发展提供借鉴。

一、体育产业及核心体育产业

(一)产业的概念

在认识体育产业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产业”的概念。所谓“产业”,主要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产业内各行各业在经营形态、经营方式、企业模式和流通环节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它们的经营对象和经营范围一般都是围绕某一相对具体的事物展开。

社会分工引起了产业的出现和细分,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二)体育产业的概念

在了解了产业的概念之后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体育产业的概念了。体育产业其实就是一种产业形式,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围绕体育展开的各种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比如,同体育有关的生产制造业、销售业、设施业和服务业等多个产业集群。体育产业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体育融入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在行业分类中把体育归类为第三产业。具体可以细分为三类:一是体育主体产业,主要是指旨在发挥体育本体功能和价值的体育服务产业经济活动;二是体育相关产业,指的是与体育有关的其他形式的产业;三是主体体育产业之外的与体育相关的各类产业。

(三)核心体育产业

核心体育产业主要是指狭义上的体育产业,也就是能够从体育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出发,在最大限度发挥健身、娱乐等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能充分发展经济的产业内容。也就是围绕各种体育项目展开的体育赛事活动,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体育赛事的门票、赛事媒体版权的转让、赛事赞助商、特许商品的营销等四个方面。

二、中美核心体育产业商业化发展现状的比较

美国是体育商业化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体育产业总量占到了世界的30%,核心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成就如此庞大体育产业帝国的重要因素。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体育产业还较为落后,特别是核心体育产业还没能形成有效的引领。学习和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实现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为此,我们就从中美体育赛事门票的销售、赛事媒体版权的转让、赛事赞助商、特许商品的营销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美国核心体育产业的商业化状况

根据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对美国体育产业的调查统计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美国核心体育产业发展状况。2014年,美国体育赛事门票、版权、赞助商、特许商品等核心体育产业的总收入是605亿美元,赛事门票、媒体版权、体育赛事商业赞助、体育特许商品营销等四项业务的收入分别为177亿美元、146亿美元、147亿美元、135亿美元。美国核心体育产业收入主要源自于国家橄榄球联盟(NFL)、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美国篮球职业联赛(NBA)、国家冰球联盟(NHL)以及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MLS)美国五大职业体育联盟的比赛和美国大学体育的比赛。

1.比赛门票。美国2014年各种体育比赛门票收入为177亿美元,占核心产业总收入的29%。巨额的门票收入主要来自五大联赛和大学体育比赛。比如,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中一支球队门票的收入平均约为5 100万美元。NBA每支球队一年的门票收入平均为3 300万美元,三十支球队一年的门票总销售额超过了10亿美元。

2.媒体版权。2014年,美国各种体育赛事的媒体版权收入约为146亿美元,占核心产业总收入的24%。顶级职业体育联赛和大学生体育联赛是媒体版权转让收入的主体。NFL、MLB、NBA、NHL、MLS 、NCAA、Pac―12等赛事在2014年的媒体收入分别为70亿美元、16亿美元、9.3亿美元、6亿美元、9千万美元、7.8亿美元、2.5亿美元。美国体育赛事媒体版权合同一般较长,但是随着合同的到期,收入还会大幅度的增加,比如NBA在2016―2017年赛季就将履行26亿美元一年的版权转让费合同。

3.体育赞助。体育赞助就是指企业用经费或资源等物化的条件支持体育组织或体育活动以达到企业获利的行为。2014年,全美32支NFL球队总共获得11.5亿美元的商业赞助;30支NBA球队总计获得7个多亿美元的商业赞助费用;全美各个大学体育赛事和大学体育联盟总计获得11亿美元的商业赞助。美国体育赞助收入较为稳定,每年增长的速度大概是4.5%,到2019年总额将达到183亿美元的规模。

4.体育特许商品。2014年,美国体育特许商品的销售额135亿美元,约占核心体育产业总收入的23%。五大联赛和大学体育赛事依然是创收的主体。比如,2014年里仅NFL一年体育特许商品的营销就超过了30亿美元。美国传统体育特许商品的营销已经非常精细,增长的空间较为有限,进一步增长依赖于对新领域的开发。

(二)中国核心体育产业的商业化状况

2015年,我国尽管实现了体育产业1.7f亿人民币的庞大规模,但是核心体育产业的规模还很小,质量也不高。核心体育产业商业化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过程也应该是艰辛的。

1.比赛门票。我国体育赛事的门票收入还不能与美国的相提并论,收入还比较少。中超是我国商业化运作最好的体育赛事之一,2014年的整个联赛所有比赛的门票收入也才有1.2亿人民币,还不及美国NFL联盟中一支球队平均的门票收入。

2.媒体版权。体育赛事的媒体版权转让在我国一直以来都不是核心体育产收入的主要构成,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中央电视台拥有了绝对各种资源。随着地方传媒集团和新兴媒体企业的迅速壮大,这种情况将有所改观。2015年岁末,体奥动力以8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竞购得到中超2016―2020年的媒体版权,这是我国体育赛事媒体转让费用最高的转让。但是,与美国NFL每年70亿美元的媒体转让费用相比还是要低很多。

3.体育赞助。体育赞助一直是我国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重头戏”,占据了收入比重的绝大部分,但是总量也还是十分有限。我国体育赛事的赞助收入较美国的赞助相比,数量和规模还差得很远。近几年,我国在体育赛事商业赞助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比如,2014年中超的广告赞助收入取得了很大增幅,总额超过了8亿元人民币。

4.体育特许商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的销售模式对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让我们较为清晰、全面地认识了什么是特许商品以及特许商品的营销模式,以及特许商品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我国体育特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总量还非常的小,整个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但随着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不断推进,我国体育特许商品的营销也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结语

作为体育产业核心内容的体育赛事门票销售、媒体版权转让、赛事商业赞助、特许商品的营销,在我国的发展还十分的落后,与美国每年超过605亿美元的规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体育赛事的水平、赛事的观赏性、体育运动参与意识、居民消费习惯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核心体育产业的发展,在这些方面我们没法与美国相比较,转变还需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可以从体育赛事的商业运作模式方面学习美国先进的理念和操作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