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全11篇

时间:2023-10-16 09:59:23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篇(1)

 第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衣食住行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消费倾向必然向精神、文化方面转移。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从国外的经验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精神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长将会大大高于物质消费支出的增长。正是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文化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为3000亿元,占2000年GDP的3%左右,而在实际生活中文化产品的消费是800多亿元,只占消费能力的1/3还不到。表明当前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的需求还很不适应,发展相对缓慢。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事业发展,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过去我们往往习惯于把文化艺术仅仅作为单纯的宣传教育和公益性事业看待,而对其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和服务功能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逐步认识到,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且具有经济属性和商品属性:不仅具有公益事业的属性,而且具有服务业生产经营的特征。加强文化建设不仅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而且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要求。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文化建设完全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来进行,文化创造者较少注意研究人们的文化需求。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精神需求大大增加,自主选择性大大增强,而文化产品品种的增多,文化传播渠道的拓宽,消费水准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第二,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需要,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

    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不仅使物质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而且使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也在相应地发生和发展,从而使产业的范畴极大的扩展了。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大胆预言,人类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也会到来。1990年,他在《权力转移》一书中,再一次预言:随着发达国家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的主宰力量将由金钱转向知识。现在一个普遍公认的现实是,在21世纪知识产业将领导产业经济的新浪潮,并成为主导产业。从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看,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由于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型产业群,如电脑、通信、航空航天等产业迅速崛起,同时也带动与其相关的服务性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目前,以OECD 国家为首的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GDP的贡献率已经达70% 以上.而我国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十五”期间仅为33-40% ,这个数字甚至低于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行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太小。而文化产业是智能化、知识化的产业.它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幅升值其产品价值,如一个磁盘成本3元,设计的软件可卖800元。因此,发展文化产业能迅速提高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使三大产业比例趋于合理。

     第三,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走向深入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的,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键是创新体制机制。中央文件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这既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宏伟目标,又是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只有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把健全宏观管理和搞活微观主体统一起来,不断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体制保障才能不断得到完善。

    企业是市场主体,发展文化产业靠文化企业。但目前我国文化系统内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文化骨干企业还比较少,必须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入手,以创新体制和机制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要结合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仅仅依靠国有资本不行,还必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涌现出许多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民营龙头企业。从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看,全国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全部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业人数占三分之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已经成为与国际文化企业竞争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第四,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应对挑战,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需要

    文化产业作为高科技、高品位文化相结合的知识经济中的新型产业形态,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承担着民族文化的创新功能,是应对现实展示文化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发达国家都积极主动地把高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以其通过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再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激荡,使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经济发展上的严峻挑战,也面临文化发展上的严峻挑战。我国文化产业不仅总量偏小,市场化、集约化程度偏低,且大多停留于传统技术或传统文化工业,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都较低。在国外文化产品、文化集团和外资逐步进入我国允诺开放的文化领域及其市场,以及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降低门槛和放开限制的当下,文化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就不能仅局限于国内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就要有全球性战略眼光,文化产业战略就不仅关乎国内和文化领域,还要关乎整个世界文化发展走向和文化秩序重组。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成熟,文化市场规则滞后于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又滞后于思想观念。在文化市场化并不充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政府就要通过政策、经济、法律等杠杆积极引导,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国内要在繁荣文化的大格局中,在市场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国外要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能够接受的形式,尤其以人类社会应坚守的公共价值为底线来制定“走出去”策略,以真诚有为参与世界文化秩序重建,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出中华民族的声音,展示与我国在世界战略格局中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形象。

    第五,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我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不容质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增长方式。 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文化产业正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在我国既有潜力很大的市场空间,又有众多的消费群体,同时,基本属于“无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许多知名文化企业的成长发展也充分证明了文化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丝毫不逊于第一、第二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和日渐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着一场关于人与自然的大讨论被响亮地提出来。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把经济增长视为目的,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其活动的中心是发展的客体即物质对象,它使人成为物的奴仆。文化经济时代的发展观将人的不断完善当作发展的战略旨归,强调发展在生态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综合性与持续性,它要求人类从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向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发展转变,要求人类从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转变,要求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保证人的素质和潜力不断得到提高和发挥。人类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自身的资源却是无限的,是一种比自然资源更为可贵的且可以反复利用而不消失的资源。文化产业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产业,以精神文化生产开发为主,将人类发展转向自身资源的开发。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弹性以及人类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的无限弹性,因此文化产业没有传统产业的扩展边界,这使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变为可能。正因为如此,20世纪60年代的罗马俱乐部主席佩恰依在谈论“增长的极限”时就预见性地指出,“未来的发展只能是文化的创造”,同一组织的博特金也说:“人类依然拥有没有束缚的想像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起来帮助人类摆脱它的困境。”

    第六,发展文化产业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知识力量和文化力量的竞争。蓬勃发展、潜力巨大的文化产业是当代及未来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实力的高低。纵观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产业作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一开始就是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它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而产生和发展起来,是一个集中代表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新兴产业。在二战后的半个世纪里,文化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从过去一个附属的产业形态,逐步发展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产业部门。美、日、英等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规模上已成支柱。反过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刺激内需、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提高服务业竞争力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消费需求庞大,促使文化产业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一个新的源泉。

    文化产业不仅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也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这种文化竞争力包括两大层次:一是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即一个国家文化产品在国际和国内文化市场中占有的份额。二是精神控制力,即一国文化对他国文化的影响力。冷战结束后,军事威胁相对减弱,而不同民族和国家间文明冲突仍在继续,文化产品正是这种文明冲突的重要载体。正如一位法国记者所说的:“在因特网时代,只要谁买下文化,谁就可以控制时代。”

    第七,发展文化产业是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而不衰,具有独特的优势。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代表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古老的发明创造已然造福于人类,百家学术不仅展示了东方哲理的光彩,  还被世界各国应用于商业经营和科学决策、科学研究。中华文学艺术独树一帜,建筑园林美轮美奂。

    今天,不断壮大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开放的条件和充分的技术手段带给民族文化发展新的契机.也使民族文化产生进一步更新发展的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份额,缩小文化贸易逆差,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中华文化才能凭借特有的潜力、实力和魅力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赢得自身应有的世界文化地位。我们应当针对新的形势,及时调整策略,立足于我国丰厚的文化资源,充分开发我国广阔的文化市场,并将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让我国从文化资源大国走向文化产业大国,从文化市场大国走向文化生产大国。

    第八,发展文化产业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的需要

    发展文化产业对捍卫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文化传播优势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借助现代市场机制和高新科技手段,将大量的精神文化产品输入中国,在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的同时,对我进行文化的扩张和渗透,抢占、争夺我国的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阵地,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尤其在当前文化需求、文化消费与供给在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形成“战略性短缺”的现实境遇中,更是为国外文化消费品进入提供了市场。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随着产业结构下游化带来的需求的上游化、高档化、文化化,特别是伴随具有相当强消费欲望和自我想像能力的中产阶层的崛起,使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现实需要,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间,已经形成明显的“战略性短缺”。也就是说,我国文化市场的实际供给量与居民文化消费实际增长速度及居民尚未实现的文化消费潜力,形成巨大落差,我国文化市场存在“战略性短缺”已是极严峻的客观现实。据有关专家预测,“假定继续按照3年来第三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增长,到了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大约为42%左右,低于标准值13个百分点,大约会出现41000亿元的缺口。”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篇(2)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与此同时,同业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信贷风险日渐增加。开展公私联动,是商业银行在房地产信贷业务中提高综合竞争力,有效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首要任务。

一、研究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商业银行公私联动研究较多,但主要是从业务基本面上着手,分析公私联动对业务营销的影响。本文深入到具体业务点-房地产信贷业务,从业务营销及信贷资金安全两方面来分析公私联动的重要性。

(一)公私联动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长期来看,房地产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中国还处于城镇化的初始阶段,对住房的刚性需求非常巨大。那么,对商业银行而言,该行业仍是对公及对私业务信贷投放的主要领域。

房地产信贷业务公私联动,一方面,有助于商业银行整合资源,提高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在信贷业务上创造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个性、获得长远利益;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多头营销、重复营销,最大限度节约营销成本,以有限的资源拓展更多的市场。

(二)公私联动有助于保障信贷资金安全

不同于其他银行业务的公私联动,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公私联动是围绕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全流程展开的,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对公信贷业务为房地产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是房地产项目得以顺利开发和竣工以开展对私业务的先决条件;对私信贷业务是保障项目销售资金回笼的关键因素,是对公信贷资金按期、安全归还的重要条件。房地产信贷业务公私联动,是商业银行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充要条件。

二、公私联动在房地产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私联动意识有待加强

在商业银行固有的体制和机制下,房地产信贷业务同其他银行业务一样,传统的条线营销意识和习惯未能打破,公私联动仅停留在号召上,公私业务人员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营销意识,习惯于“单兵作战”的传统营销模式,主观上以完成本条线任务为第一目标,相互配合默契度不高、协作意识不强。

(二)客户(项目)资源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建立

长期的条线分割管理,造成房地产信贷对公、对私经营部门掌握着各自客户(项目)资源信息,且相互隔绝、未实现对接共享,容易造成多头营销、重复营销,提高营销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例如,为满足对公信贷投放条件,对公信贷人员在营销前期对客户和楼盘情况作了深入而详尽的调查分析,包括调查客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股权结构、财务情况、银企合作关系等,分析项目的规划建设指标、行政许可要件、市场评估分析、投资及效益测算等;对私信贷人员在做楼盘准入审批时,虽在审查范围和深入上不及对公信贷业务宽泛、详尽,但同样需对客户(项目)情况做必要的调查,造成工作量上的重复。

(三)信贷产品体系有待完善

长期的条线分割管理、及沟通上的不够顺畅,造成房地产信贷业务在对公和对私上各有偏好和评判标准。如针对房地产中的写字楼项目,就存在某商业银行公私条线偏好不一致的问题,对公信贷的介入标准是可以选择城市核心区域或成熟CBD商务区,交通便利,金融、电子、信息、咨询等专业服务聚集的写字楼项目,对私信贷则在商业地产过剩的大环境下,选择“禁止介入办公楼项目”一刀切的政策标准。不同条线对同一产品持不同的选择标准,容易导致信贷业务联动销售能力不足,甚至无法实现业务联动。

(四)贷后管理责任体系有待建立

同样地,因条线分割管理的历史原因,房地产信贷业务中的对公和对私人员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大部分对公信贷人员普遍较为关心房地产项目的建设进度,以及对公贷款能否顺利申报、投放,对于后续楼盘按揭贷款能否准入、合作业务量能达到多少,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对私信贷人员对于前端信贷业务介入的房地产项目,是否需要开展楼盘按揭贷款业务合作、合作业务量及放款速度能否满足对公信贷资金的回收,同样关心甚少。公私联动不充分、责任未落实到人,容易造成对公客户利用这一管理漏洞,故意逃避银行监管、转移项目资金,轻则影响对公信贷资金按期回收,重则影响项目正常竣工销售,进而造成社会负面影响,并影响对私贷款的发放和回收。

三、房地产信贷业务公私联动建议

房地产信贷业务开展公私联动,是商业银行整合内部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效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公私联动机制

一方面,成立公私联动委员会,由行长任会长,公私业务分管行长任副会长,负责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公私业务部门为委员会会员,负责推动房地产信贷业务的公私联动,并建立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公私联动协调会议,解决公私联动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制定房地产信贷业务公私联动制度、流程和指引,明确相关部门在公私联动中的职责,促进各部门间的高效协作。

(二)搭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开发新系统或改造现有系统,以简便、实用、快捷为原则,按照物业形态(住宅、商业)、信贷介入程度等设置模块,建立跨条线、跨部门的房地产客户(项目)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建立学习交流平台,将房地产信贷业务公私联动上的成功案例和经验进行推广和交流。

(三)统一信贷偏好标准

制定统一的信贷偏好标准,明确房地产信贷业务介入的客户(项目)标准,及介入时机,保证公私联动过程的高效、顺畅,有效降低客户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从而显著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黏合度,奠定长期合作基础。

(四)建立贷后管理责任体系

建立“3个1”责任体系,即“1个楼盘、1名对公信贷人员、1名对私信贷人员”责任体系。对公信贷人员需要密切关注企业经营动态、楼盘的建设和销售情况,以防产生影响楼盘按期完工、交付的不利因素和风险,进而影响房地产公私信贷业务的安全;对私信贷人员则要做好楼盘的个人按揭贷款业务,确保个人按揭贷款足额覆盖对公贷款本息,同时保证发放的个人按揭贷款回笼至对公封闭管理账户,保障信贷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高万里,潘赢之.商业银行公私联动营销探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2.

[2]杨晓争.中国商业银行公私业务联动营销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篇(3)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5-0066-02

1 “十二五”发展重要产业背景下中煤平朔集团进行物流建设的优势

朔州市作为我国的重要能源产业工业基地,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雄厚的煤电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尤其是电煤资源,当地的煤炭储量达到了423亿吨,煤炭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该市还是山西煤炭、煤机、煤化工品以及农产品等大宗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存在着巨大的物流流动性。而与之对应的是,该市的物流产业发展却相对较为滞后,尤其是缺少对应的大型物流企业以及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中转节点,对朔州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尤其制约了当地经济的综合转型发展。但是,这也给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给当地经济发展的转型带来了一定的空间和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将中煤平朔物流园区打造成为朔州市、雁北地区乃至山西省整个区域范围内的重要物流节点具有完全的可能性,这对于提高该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煤平朔集团已经意识到了发展机遇的到来,紧紧抓住了山西省建设“综改区”的发展机遇,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作为煤矿企业经济发展的主题,力争将当地的经济打造成为一个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多元资源集中发展,最终促进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煤—电—硅铝—煤化工—建材”综合一体化的工业产业链。同时,将土地绿化复垦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主线与基础,形成一个包括“农—林—牧—药—工业旅游”相呼应的经济产业链,同时在产业规划及发展的过程中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该集团的重点发展产业,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转折点。在今后的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该集团拟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现代产业,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与联动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对企业战略资源控制力以及核心竞争能力提高的重要目标。

2 建设物流产业园的必要性

从2008年开始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开始,使得世界经济都陷入了一个持续衰退的过程中。同时,其产生的次生影响给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都带来了持续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近期,由于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这时,党中央为了维持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持续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作为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打下了相应的政策基础,鼓励传统企业通过自动的改革来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山西的能源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被列入到了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的范畴之内,山西省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战略性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都开始着手实施。而山西朔州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煤炭、煤机以及煤化工产品的集散场所,在当前的领导之下,通过坚定信心、顽强拼搏的方式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大力调整经济产业结构,通过改善民生等方式和措施为经济的综合转型提供动力。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并实施十大重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物流业作为唯一的现代服务业被列入调整振兴的十大重点产业。

3 中煤平朔集团建设物流产业园的重要意义

3.1 对促进当地工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从2008年开始,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需求结构、要素成本、国际贸易等内外部条件发生快速变化,给工业化进程带来深刻影响。而在新一轮的全球技术革命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快速的推动第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工业结构的改革,对工业要素以及经济空间的布局进行优化升级。其中的生产产业的发展是以为工业服务的重要发展环节之一,而物流业是整个生产服务行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山西朔州通过中煤平朔物流园区的建设,能够完全的体现出资源型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为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工业生产以及商务贸易的流通与整合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提高西部地区的整个经济份额中的服务产业比重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还对促进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区域结构的合理发展以及整个区域经济的升级和合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3.2 能够在当地起到经济转型改革的示范作用

长时间以来,山西当地的经济发展结构单一,都是以能源作为依托,辅之以对应的服务业,所有的经济发展增长点都是建立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基础之上的。这导致山西省当地的整个经济模式都是建立在过度依赖煤炭能源的产能扩张的基础之上的。

从2010年年底开始,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该试验区的重要目的就是将该试验区建设成为山西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点,探索出一个能源经济发展之后的经济转型与发展途径,对促进当地能源经济的持续发展及至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同时,在建立物流产业园的基础上还能够有效地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整体体制的完善,有效地巩固能源基地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同时,初步的建立并形成一个以煤炭以及煤炭加工为基础的转化基地,形成集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以及现代物流等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集成体系,促进当地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最终形成一个以非煤产业为重要内容的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

物流产业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和途径,该省明确将山西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服务产业的中心以及生产业的大省,发展并壮大一批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大型物流企业以及集团。总的来讲,当前山西省的物流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物流网络的节点数目较少,现代化的物流运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通过中煤平朔物流园区的建立可以在山西省的物流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一个标杆性的旗帜作用,有效地促进当地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当地经济的综合转型。

3.3 将形成一个以山西为核心的中西部物流网络

我国当前的物流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现象,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物流企业以及物流设施都设置在东南沿海地区,并逐步的向西部地区呈现出递减的模式。在当前全国物流业发展规划中的二十一个全国大型物流中心节点当中,山西省没有一个城市进入其中。山西省的物流产业发展依赖于社会物流需求的释放,物流供给能力的提升,以及大型物流企业的带动。中煤平朔物流园区的建设具有“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重要特点,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高度融合,有利于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加速向物流产业聚集,在短期内形成强有力的物流产业聚集区,从而实现山西省物流节点建设的实质性突破,对优化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4 将有效的完善朔州失去综合服务功能体系

朔州市作为一个资源型的城市,资源一直是该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该种类型城市的持续发展以及发展动力的多渠道性对城市发展质量和速度都有重要影响,对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影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拓展城市功能。城市功能体现为城市对资源要素的聚集和扩散作用以及城市对生产、生活的综合服务能力。

朔州市需要大力发展为能源化工基地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带动生产业和生活业升级,促进朔州市产业多元化发展,从而获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朔州市缺乏物流公共设施运作平台,物流各个环节处于相互割裂状态,制约朔州市城市功能进一步拓展。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朔州市及周边区域的物流需求必然要实现高端化转型,中煤平朔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促进朔州市现有物流资源合理整合,大幅加快朔州市各类市场升级改造的一体化进程,进一步促进朔州市物流服务设施与物流服务企业的有机融合,工业与流通业的有机融合,物流与商流的有机融合,从而提升朔州市城市总体服务水平,降低社会流通成本,有效完善实现朔州市综合服务城市功能的复合型载体。

3.5 给朔州市的综合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撑的平台

在中煤平朔集团多元化产业的过程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于各产业的物流系统相应增长,目前物流系统的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建设中煤平朔物流园区,正是促进中煤平朔集团整合企业内部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的重要手段。通过物流园区的建设,延伸平朔集团产业链,有效保障生产作业的顺畅进行,将大幅降低中煤平朔集团各产业的物流成本,为中煤平朔集团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 结 论

“十二五”发展期间,我国重点在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当中,尤其是对传统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重点改革。山西省作为一个以能源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大省,在转型的过程中应该以物流产业的发展为契机,促成当地经济的成功转型,对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禹.浅谈煤炭企业建造储煤基地的意义和必要性[J].河北煤炭,2011(4):80-82.

[2]杨林强.内强外扩做大做强煤炭物流产业——峰峰集团租赁鑫聚源物流园区的财务分析报告[J].时代经贸,2011(32):224-225.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篇(4)

[基金项目] 浙江省2010年社科联研究课题“创意产业与义乌市场的耦合联动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0N131-L)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曾宪达,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经济管理分院副教授,石河子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浙江 义乌,322000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007-0004

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P4~5),是社会文化发展与经济日益发达的必然产物。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意产业的迅速成长已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义乌专业市场及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现状

专业市场是以现货批发为主,大规模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互替性商品或某一行业相关商品的坐商式的有形市场,是一个以流通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2](P88~89)。而义乌目前拥有义乌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针织市场、江滨路电器专业街、家电市场、通信市场、电脑市场、物资市场、木材市场、家俱市场、农贸城、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交易市场、化妆品市场、服装市场、副食品市场、领带市场、床上用品市场、花边市场、毛巾市场、纺织品市场、打火机专业街、围巾专业街、内衣专业街、眼镜市场、文化用品市场、针织原料市场等20余个专业市场,30余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余种商品,包括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电子电器、雨具、玩具、化妆品、文体、袜业、副食品、钟表、线带、针棉、纺织品、领带、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其中,饰品、袜子、玩具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1/3强,工艺品、饰品、小五金、眼镜等优势行业商品出口量占行业销量的70%以上。这些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义乌企业的产品销售,也加快了义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义乌经济的发展。

(二)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义乌小商品城享誉海内外,随着国际商贸城规模的扩大,义乌市也逐步在打造世界级小商品航母,其城市综合竞争力在浙江省县级市排列第一、2011年中国县级市排名第十九位,目前已拥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5万余家工业企业,形成了纺织、工艺品、文具、玩具、饰品、拉链、化妆品等优势和特色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

基于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义乌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创新和创意开发,2011年义乌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4439件和3069件。2012年1~9月份,义乌市专利申请量达5160件,其中发明专利333件,实用新型专利2396件,外观设计专利2431件;专利授权量达3507件,其中发明专利65件,实用新型专利1495件,外观设计专利1947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前3季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66%和67%。

2010年,以“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企业化运作”为运行模式的义乌创意园正式开园,给义乌产品的创新、创意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有30多家知名创意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入驻。2010年义乌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57.8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53.4亿元,新创建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组织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6项、部级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级重大专项项目4项;新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累计21家[3]。2011年底,为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示范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之路,义乌市认定浙江棒杰数码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为义乌市创新型企业。

基于义乌高度密集的产业集群、相对齐全的产业种类、产业密集的专业市场以及发达完善的物流配送,极大地缩短了产品从创意到样品、到制造、到成品、到市场的流通时间。创意产业的创意附加值结合义乌小商品制造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不仅提升了义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加速了义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促进了义乌经济的新增长。

二、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一)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外生空间

外生空间是指催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外部条件与环境,是对创意产业集聚的宏观尺度上的考量[4](P95~161)。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外生空间包括义乌的开放型经济、移民城市人才的多样性、义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义乌城市空间秩序的更新和优化、浙商文化的积淀等。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交通物流系统发达,市场自1982年创建至今一直坚持“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市场的发展开放是前提。改革开放30多年,2011年,义乌三产比重优化为2.7∶42.8∶54.5,商贸服务业日益发达,企业众多,浙商文化的宽容、创新、开放、灵活,不仅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而且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人来此经商、办厂。义乌常住人口120多万,而实际户籍留住人口仅有50多万。目前义乌市场的小商品已经出口到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经登记批准在义乌设立办事机构921家,已登记外资合伙企业428家,占全省的97%,常驻外商1万余名。在这种开放型经济中,生产要素、商品可以自由地流动,从而实现了最优的资源配置和最高的经济效率,为义乌的创意产业集聚奠定了市场基础,不仅使义乌真正实现了“以商促工、引商转工、工商联动”,而且也使义乌构筑起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的工业发展格局,推动了小商品集散中心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和创意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

(二)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

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是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赖于生存的基础条件和要素[4]。义乌创意产业集聚是在专业市场发展、自发形成、政府导向的综合作用力下产生的。随着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产品日趋同质性,档次低,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缩小,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义乌廉价的小商品制造业已进入低利甚至无利的时代。市场对创意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使义乌自发形成了初期的创意产业,一些拥有技术人才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开始大力投入创意产品的研发。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义乌政府也期待通过创意、创新推动经济转型。2006年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创办,是当时浙江省首个国际性文化产业展会,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文体行业唯一的外贸主导型展会。2012年,据不完全统计,义乌市文化产业生产销售总值已超过1000亿元,其中核心类文化产品总值达200多亿元,生产经营单位1万余家,从业人员30万人,形成了以印刷包装业、文教体育用品、框画工艺品、年画挂历、制笔业、娱乐业等六大优势行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文化产品的主要销售基地、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2006年义乌市政府《义乌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8年义乌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义乌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试行)》,利用政策优惠、税收优惠、提供服务等政策工具,促使创意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2010年义乌市总工会联合制定了《义乌市创新型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认定了21个创新型企业,以期带动义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三)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

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立足于专业市场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推进“兴商建市”战略。基于此,根据产业的共同特征、与创意产业的相关度,结合义乌经济发展目标,确定义乌市重点发展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城市建筑设计创意、广告会展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等五大行业。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着重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行业;城市建筑设计着重于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城市绿化设计等行业;广告会展创意着重于广播、电视、会展服务、广告设计等行业;咨询策划创意着重于市场调研、证券咨询、市场调查、企业策划、企业咨询等行业;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着重于休闲娱乐、美容美发设计、婚庆策划、摄影创作、娱乐游戏、旅游消费等行业。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则是上述五大类行业的城市商圈产生的空间裂变,以及与义乌经济开发区为首的几大工业园区的伴生,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空间集聚则是位于义乌工商学院内的创意园区。该创意园区总面积6000m2,入驻设计企业31家,个人工作室12家,院校科研机构9家,行业协会3家,业务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广告设计、企业管理咨询、品牌策划等,内设“设计学子实践基地”、“工业设计展示区”、“商务配套区”、“高校科研机构业务区”、“工业设计企业工作区”等功能专区,通过运行“网络媒体”、“招商发展”、“展示交易”等业务平台,精心打造“设计学子实践基地”、“最具影响力小商品设计奖”、“工业设计特色示范园”、“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等特色品牌,以推动义乌小商品品牌升级,提升义乌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二五”期间,还将以现有创意园大楼为基点,向周边拓宽,建成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带,使之成为义乌乃至浙中地区的创意产业、创意人才集聚区。

三、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发展模式

(一)基于专业市场、专业街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延展模式

创意产业是通过分散的个别劳动、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和集中的社会结合劳动来组织生产,生产的过程也是创意和创意产品产生的过程[4]。创意的产生来自于创意人才对于市场需求的思考与把握,通过设计、制造、生产,才进入创意产品的流通过程。而市场需求是创意的出发点,因此,义乌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应首先基于20余个专业市场、20余条专业街进行延伸发展。义乌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及专业街,如小商品市场、汽车用品配件专业街、灯具建材专业街、室内装饰专业街、福田工艺品专业街等,通过市场商户与顾客的接触,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产品的专业设计、制造、生产,形成专业创意空间集聚。

(二)基于城市商圈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裂变模式

义乌城区商业圈比较密集,市区一级商业区有绣湖广场商圈、宾王商圈、工人西路时尚休闲服饰特色街、城中中路精品服饰特色街、稠州路都市景观商业街、江滨路休闲娱乐特色街、宾王餐饮特色街、其他专业街等;市区二级商业区有北苑二级商业区、稠江二级商业区、后宅二级商业区、廿三里二级商业区、城西二级商业区等;还有市级商业副中心,佛堂、苏溪、上溪等;以及由义乌江两侧的国际商务中心与国际文化中心构成,集贸易、金融、政务、信息、文化、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福田-江东商务中心区。这些商业区中均有为数众多的、隶属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城市建筑设计创意、广告会展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等行业的商户与企业。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可由这些城市商业圈形成的裂变效应产生空间集聚。

(三)基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伴生模式

201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义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经济开发区共有工业企业296家,配套服务企业350家,现已形成了彩印包装、针织服装、工艺饰品、拉链等优势行业,培育了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浙江伟海拉链有限公司、浙江华鸿工艺品有限公司、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浙江顺时针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朝日科磁业有限公司、义乌百思德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中居于领先地位,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实力,拥有创新、创意的集约要素。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于这些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形成企业孵化模式,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形成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空间集聚。

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已有一定的基础,在自发形成和政府导向的综合作用力下,创意产业作为城市新兴产业的代表,将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义乌现有资源和优势,努力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地,积极培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吸引和培养创意产业所需人才,促进创意产业的理性健康发展,对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小商品大舞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

[2]王文科,史征.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以浙江义乌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国义乌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1.

[4]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周灵雁,褚劲风,李萍萍.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6,(12).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篇(5)

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和团队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P4~5),是社会文化发展与经济日益发达的必然产物。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意产业的迅速成长已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义乌专业市场及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现状

专业市场是以现货批发为主,大规模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互替性商品或某一行业相关商品的坐商式的有形市场,是一个以流通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P88~89)。而义乌目前拥有义乌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针织市场、江滨路电器专业街、家电市场、通信市场、电脑市场、物资市场、木材市场、家俱市场、农贸城、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交易市场、化妆品市场、服装市场、副食品市场、领带市场、床上用品市场、花边市场、毛巾市场、纺织品市场、打火机专业街、围巾专业街、内衣专业街、眼镜市场、文化用品市场、针织原料市场等20余个专业市场,30余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余种商品,包括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电子电器、雨具、玩具、化妆品、文体、袜业、副食品、钟表、线带、针棉、纺织品、领带、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其中,饰品、袜子、玩具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1/3强,工艺品、饰品、小五金、眼镜等优势行业商品出口量占行业销量的70%以上。这些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义乌企业的产品销售,也加快了义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极大地促进了义乌经济的发展。

(二)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义乌小商品城享誉海内外,随着国际商贸城规模的扩大,义乌市也逐步在打造世界级小商品航母,其城市综合竞争力在浙江省县级市排列第一、2011年中国县级市排名第十九位,目前已拥有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5万余家工业企业,形成了纺织、工艺品、文具、玩具、饰品、拉链、化妆品等优势和特色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

基于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义乌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创新和创意开发,2011年义乌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4439件和3069件。2012年1~9月份,义乌市专利申请量达5160件,其中发明专利333件,实用新型专利2396件,外观设计专利2431件;专利授权量达3507件,其中发明专利65件,实用新型专利1495件,外观设计专利1947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前3季度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66%和67%。

2010年,以“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企业化运作”为运行模式的义乌创意园正式开园,给义乌产品的创新、创意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有30多家知名创意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入驻。2010年义乌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57.8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53.4亿元,新创建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家,组织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6项、部级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省级重大专项项目4项;新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累计21家。2011年底,为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示范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之路,义乌市认定浙江棒杰数码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为义乌市创新型企业。

基于义乌高度密集的产业集群、相对齐全的产业种类、产业密集的专业市场以及发达完善的物流配送,极大地缩短了产品从创意到样品、到制造、到成品、到市场的流通时间。创意产业的创意附加值结合义乌小商品制造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不仅提升了义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加速了义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促进了义乌经济的新增长。

二、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一)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外生空间

外生空间是指催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外部条件与环境,是对创意产业集聚的宏观尺度上的考量(P95~161)。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外生空间包括义乌的开放型经济、移民城市人才的多样性、义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义乌城市空间秩序的更新和优化、浙商文化的积淀等。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交通物流系统发达,市场自1982年创建至今一直坚持“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市场的发展开放是前提。改革开放30多年,2011年,义乌三产比重优化为2.7∶42.8∶54.5,商贸服务业日益发达,企业众多,浙商文化的宽容、创新、开放、灵活,不仅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而且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人来此经商、办厂。义乌常住人口120多万,而实际户籍留住人口仅有50多万。目前义乌市场的小商品已经出口到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经登记批准在义乌设立办事机构921家,已登记外资合伙企业428家,占全省的97%,常驻外商1万余名。在这种开放型经济中,生产要素、商品可以自由地流动,从而实现了最优的资源配置和最高的经济效率,为义乌的创意产业集聚奠定了市场基础,不仅使义乌真正实现了“以商促工、引商转工、工商联动”,而且也使义乌构筑起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的工业发展格局,推动了小商品集散中心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和创意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

(二)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

创意产业集聚的内生空间是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赖于生存的基础条件和要素。义乌创意产业集聚是在专业市场发展、自发形成、政府导向的综合作用力下产生的。随着义乌专业市场的发展,产品日趋同质性,档次低,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缩小,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义乌廉价的小商品制造业已进入低利甚至无利的时代。市场对创意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使义乌自发形成了初期的创意产业,一些拥有技术人才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开始大力投入创意产品的研发。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义乌政府 也期待通过创意、创新推动经济转型。2006年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创办,是当时浙江省首个国际性文化产业展会,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文体行业唯一的外贸主导型展会。2012年,据不完全统计,义乌市文化产业生产销售总值已超过1000亿元,其中核心类文化产品总值达200多亿元,生产经营单位1万余家,从业人员30万人,形成了以印刷包装业、文教体育用品、框画工艺品、年画挂历、制笔业、娱乐业等六大优势行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文化产品的主要销售基地、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2006年义乌市政府《义乌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08年义乌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义乌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试行)》,利用政策优惠、税收优惠、提供服务等政策工具,促使创意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2010年义乌市总工会联合制定了《义乌市创新型企业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认定了21个创新型企业,以期带动义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三)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

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立足于专业市场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推进“兴商建市”战略。基于此,根据产业的共同特征、与创意产业的相关度,结合义乌经济发展目标,确定义乌市重点发展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城市建筑设计创意、广告会展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等五大行业。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着重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行业;城市建筑设计着重于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城市绿化设计等行业;广告会展创意着重于广播、电视、会展服务、广告设计等行业;咨询策划创意着重于市场调研、证券咨询、市场调查、企业策划、企业咨询等行业;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着重于休闲娱乐、美容美发设计、婚庆策划、摄影创作、娱乐游戏、旅游消费等行业。义乌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则是上述五大类行业的城市商圈产生的空间裂变,以及与义乌经济开发区为首的几大工业园区的伴生,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空间集聚则是位于义乌工商学院内的创意园区。该创意园区总面积6000m2,入驻设计企业31家,个人工作室12家,院校科研机构9家,行业协会3家,业务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广告设计、企业管理咨询、品牌策划等,内设“设计学子实践基地”、“工业设计展示区”、“商务配套区”、“高校科研机构业务区”、“工业设计企业工作区”等功能专区,通过运行“网络媒体”、“招商发展”、“展示交易”等业务平台,精心打造“设计学子实践基地”、“最具影响力小商品设计奖”、“工业设计特色示范园”、“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等特色品牌,以推动义乌小商品品牌升级,提升义乌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二五”期间,还将以现有创意园大楼为基点,向周边拓宽,建成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带,使之成为义乌乃至浙中地区的创意产业、创意人才集聚区。

三、义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发展模式

(一)基于专业市场、专业街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延展模式

创意产业是通过分散的个别劳动、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和集中的社会结合劳动来组织生产,生产的过程也是创意和创意产品产生的过程。创意的产生来自于创意人才对于市场需求的思考与把握,通过设计、制造、生产,才进入创意产品的流通过程。而市场需求是创意的出发点,因此,义乌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应首先基于20余个专业市场、20余条专业街进行延伸发展。义乌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及专业街,如小商品市场、汽车用品配件专业街、灯具建材专业街、室内装饰专业街、福田工艺品专业街等,通过市场商户与顾客的接触,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产品的专业设计、制造、生产,形成专业创意空间集聚。

(二)基于城市商圈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裂变模式

义乌城区商业圈比较密集,市区一级商业区有绣湖广场商圈、宾王商圈、工人西路时尚休闲服饰特色街、城中中路精品服饰特色街、稠州路都市景观商业街、江滨路休闲娱乐特色街、宾王餐饮特色街、其他专业街等;市区二级商业区有北苑二级商业区、稠江二级商业区、后宅二级商业区、廿三里二级商业区、城西二级商业区等;还有市级商业副中心,佛堂、苏溪、上溪等;以及由义乌江两侧的国际商务中心与国际文化中心构成,集贸易、金融、政务、信息、文化、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福田-江东商务中心区。这些商业区中均有为数众多的、隶属小商品研发设计创意、城市建筑设计创意、广告会展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休闲娱乐时尚消费创意等行业的商户与企业。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可由这些城市商业圈形成的裂变效应产生空间集聚。

(三)基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伴生模式

2012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义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经济开发区共有工业企业296家,配套服务企业350家,现已形成了彩印包装、针织服装、工艺饰品、拉链等优势行业,培育了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浙江伟海拉链有限公司、浙江华鸿工艺品有限公司、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浙江顺时针服饰有限公司、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朝日科磁业有限公司、义乌百思德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中居于领先地位,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实力,拥有创新、创意的集约要素。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于这些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形成企业孵化模式,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形成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空间集聚。

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基于专业市场发展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已有一定的基础,在自发形成和政府导向的综合作用力下,创意产业作为城市新兴产业的代表,将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义乌现有资源和优势,努力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地,积极培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吸引和培养创意产业所需人才,促进创意产业的理性健康发展,对义乌小商品走向世界小商品大舞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文献]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新论.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

王文科,史征.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以浙江义乌为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义乌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

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周灵雁,褚劲风,李萍萍.上海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6,(12).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篇(6)

关键词:

新常态;包装印刷业;创意设计产业;协同发展

义乌是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以饰品、纺织品等为主的产品包装印刷和以外贸为主的销售包装印刷需求量巨大,规上印刷企业800多家,设备资产70亿,年生产值近百亿,包装印刷业是义乌市重要优势支柱产业。随着国家经济新常态到来,义乌印刷品市场竞争加剧,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增长缓慢,微利化时代已经到来,行业迫切需要在印刷产品注入创新元素,提高产品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在于人的创造性。“创意”强调的是新事物创造能力,核心是独创精神。创意设计产业与包装印刷业的明显特征在于两者都具有文化特性。包装印刷也往往融入了产品的文化,需要进行独创设计、独特的品牌文化,要体现地域、民族特色,同时也要符合现实使用要求。利用创意设计产业来对传统包装印刷业进行升级,不仅能够将文化理念融入到形形的小商品中,提升小商品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同时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促进传统包装印刷业转型升级。利用创意设计产业与义乌传统包装印刷业进行协同发展,对于促进包装印刷业转型升级及创意设计产业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调查发现:以包装设计为切入、以创意产业园为载体、以创意设计人才为支撑、以“创意+互联网+印刷”的企业模式为方向,在包装印刷业与创意设计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以包装设计为切入

包装设计要充分考虑商品的品牌、商标、以及消费者的心理。比如:义乌一家传统包装印刷企业鸿仰彩印,利用喜糖盒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包装印刷业中。该企业认为:喜糖盒事业要做强,首先就得设计强。要自主设计,更创意创新,更要把如何“弘扬喜庆文化、传承印刷艺术”当做一个课题来攻克。设计团队挖掘“福禄寿喜财”等中国传统喜庆文化,借力现代印刷先进技术和工艺,引领老百姓喜庆消费需求,先后推出了中式婚庆、西式婚庆、圣诞苹果盒、诞生礼等多个系列新品,为喜糖盒市场吹来了一股创意之风、文化之风,创新之风,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义乌小商品包装、旅游产品包装、文具产业等等,都与创意设计产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将创意设计作为包装印刷产业的切入点,将会极大助推包装印刷业转型升级。

2以创意产业园为载体

美国、韩国等很多国家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给包装印刷业和创意设计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比如,义乌创意园,让创意设计助推小商品从制造走向创造的转型升级。在服务传统制造业同时,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015年园区入驻企业达65家,每年创意园都会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进行宣传,同时,园区积极发挥科技服务平台,不定期组织入驻机构与义乌企业、行业协会、街道社区进行对接活动。园区注重产、学、研的结合,自开园以来,创意园与国内外135所高校共同搭建“设计学子实践基地”,每年吸引近2000名工业设计相关专业的师生到义乌参与实践活动,增强了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义乌“创意园”、“工业设计中心”等都是包装印刷业和创意设计产业协同发展优良载体。

3以创意人才为支撑

在包装印刷业与创意设计产业协同发展中,创意人才是重要支撑。目前,行业比较缺乏的是具有创意且善于经营和管理的综合性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结构失衡的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包装印刷业,往往只聘请几个图像处理人员,进行图片校色和简单排版。知识结构以及能力结构只在软件使用,创意设计理念很少,很多图像处理人员不具备原创意识。如果没有原创,创意产业只能粗放型发展,无法进行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由于地域关系,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相比,义乌对创意人才吸引力不够。义乌包装印刷业,在用人方面应更好的实施人才高地策略。在纳才方面,应多方积极主动吸纳人才,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招聘人才。在育才上,相关创意企业应加大对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投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义乌包装印刷业对创意设计人才的吸引力。

4以“创意+互联网+印刷”的企业模式为方向

随着创意设计产业对传统包装印刷业的渗透,需要一种新型的企业模式促进创意设计产业和传统包装印刷业的融合。通过互联网作为纽带,将创意设计、信息技术和印刷生产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创意+互联网+印刷”的企业模式,将极大提升传统印刷产业竞争力。义乌包装印刷业,很大部分订单是零散的,小订单专版生产,成本极其高昂。因此,结合信息技术和创意设计的合版形式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合版印刷需要企业的快速响应和跟踪服务能力,如果服务能力不够,完成拼版的订单少,就发挥不出合版印刷的价值。通过“创意+互联网”能实现快速聚合订单,不仅可以实现高效拼版,同时让工厂专业化生产、规模议价等优化工作。

5结论

创意设计产业给传统包装印刷业注入了创新的动力。随着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义乌传统包装印刷业与创意设计产业具有极大协同发展空间。以包装设计为切入、以创意产业园为载体、以创意设计人才为支撑、以“创意+互联网+印刷”的企业模式为方向,在实践应用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者:宋词 童盛智 吕勇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分院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篇(7)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关系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形式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通过了《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到文化产业各个方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把文化产业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真正形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文化产业意识形态与产业属性的关系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与产业属性的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方面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前我国很多产业都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文化产业是少数几个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还是抗击经济危机、逆势而上的产业。因此,要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提升其文化内涵,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激活文化生产力,以文富民,以文生财,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使文化的意识形态与产业属性有机结合。总之,要用先进文化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性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但是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坚决纠正、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准确的把握群众的需要,在开拓市场中做好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更多的赢得市场。

三、正确处理文化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关系,努力找到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结合点。一方面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完善文化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发展模式,为文化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只有经营性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才能繁荣文化市场,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扩大文化产品消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四、正确处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关系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强,发展公益性文化是保证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这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公共财政要保证对公益性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公益性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证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发展经营性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这需要运用市场途径来解决,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实现,但是,在实践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事业中有产业,产业中有事业,我们要探索一条用市场方式来满足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途径,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效率,对一些公益性文化产业,还必须由政府进行引导和扶持,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五、正确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坚持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兼顾文化需求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高雅文化艺术产品要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并不断扩大市场,努力做到雅俗共赏。通俗文化艺术产品要强调思想内涵,才能启迪人、陶冶性情,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追求文化格调品味、寓教于乐、不媚俗、不低俗,促使文化产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积极健康向前发展。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篇(8)

当今世界,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而且有可能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从美国、加拿大到日本、欧盟,各国都把发展文化生产力作为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把扩大对外文化贸易、争取国际文化市场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境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涌人中国,凭借其经济实力传播价值理念,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为此,我们应采何种措施,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是我们党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先进文化首先是精神文化,她要借助物质手段来完成她的传播、吸收、接受的过程,因而先进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统一。文化的产业化或文化产业就是经济文化一体化。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发展方式,是与现代市场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她使文化生产具备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商品属性。而知识技术和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推动了高科技和文化的相互渗透,使文化产业成为高新技术与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网络传播技术、数字技术、激光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艺术的创作,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业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式的更新。文化的产业化正在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科技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发展文化产业对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活力;二是有利于促进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良性循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求;屯是有利于抵制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的商品属性,发展文化产业也会出现黄色、暴力等庸俗文化,降低文化品位,削弱文化的高雅品格。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文化产业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导航仪,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文化产业才能快速发展、良胜发展,才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方向,一是要做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既要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遵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由于文化精神产品具有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的特点.对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科学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文化企业在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时首先考虑社会效益,避免产生消极影响。二是要发展传统文化和吸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一。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首先要对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行世代转换和创造性改造,使这些古老的文明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吸收世界先进文化营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世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在世界文化竞争中,我们必须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商品,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弘扬主旋律和文化多元化的有机统一。文化产业是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的产业,必然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消费者在市场上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极大的选择的自由度,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消费者,形成了文化消费需求的多样性。文化生产企业则较多关注如何适合消费者的口味,适宜消费者的需求,力求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但是,文化商品的生产者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还要引导消费者文化需要。这就需要生产弘扬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四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将中国的先进文化纳人世界历史进程。不能离开人类文明进程的整体先进性孤立地看待和理解中国的先进文化,也不能离开人类文化的前进方向来孤立地看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是人类整个文明形态的一部分,是人类文明的中国形态,中国先进文化才可能与人类社会的其他文明形态存在着共享、共融、共通的关系,才能在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可能性和相融性的过程中建立起充满个性特征的中国文化。

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领导力,目前理论界形成了一些共识,如:“领导力是领导者个人(或领导团队)为实现领导者自己及其追随者的共同目标,而通过说服或榜样作用激励某个群体的过程。领导力是多维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合力,是领导者素质、能力及其影响力等各个方面的总和。领导力不是一种单一的力量,也不是一种单一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而是社会环境、发展历史、文化业态等多要素多层次多形式的复合性立体结构。一位领导者的具体决定和最终结果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结果并不是衡量领导者才能的可靠标准等等。从这些共识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领导者带领跟随者实现其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有一个统一的思想问题,这个问题就是集体文化。在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这种集体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见,领导者通过宣扬、培育人民群众大众的、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形成全民族行动的合力,带领和影响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各个阶段的胜利,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篇(9)

当今世界,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而且有可能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从美国、加拿大到日本、欧盟,各国都把发展文化生产力作为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把扩大对外文化贸易、争取国际文化市场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境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涌人中国,凭借其经济实力传播价值理念,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为此,我们应采何种措施,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是我们党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先进文化首先是精神文化,她要借助物质手段来完成她的传播、吸收、接受的过程,因而先进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统一。文化的产业化或文化产业就是经济文化一体化。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发展方式,是与现代市场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她使文化生产具备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和商品属性。而知识技术和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推动了高科技和文化的相互渗透,使文化产业成为高新技术与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网络传播技术、数字技术、激光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艺术的创作,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业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式的更新。文化的产业化正在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科技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发展文化产业对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活力;二是有利于促进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良性循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求;屯是有利于抵制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的商品属性,发展文化产业也会出现黄色、暴力等庸俗文化,降低文化品位,削弱文化的高雅品格。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文化产业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导航仪,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文化产业才能快速发展、良胜发展,才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性方向,一是要做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既要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遵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由于文化精神产品具有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的特点.对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科学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文化企业在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时首先考虑社会效益,避免产生消极影响。二是要发展传统文化和吸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统一。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首先要对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行世代转换和创造性改造,使这些古老的文明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吸收世界先进文化营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世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在世界文化竞争中,我们必须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商品,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三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弘扬主旋律和文化多元化的有机统一。文化产业是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的产业,必然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消费者在市场上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极大的选择的自由度,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消费者,形成了文化消费需求的多样性。文化生产企业则较多关注如何适合消费者的口味,适宜消费者的需求,力求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但是,文化商品的生产者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还要引导消费者文化需要。这就需要生产弘扬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四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将中国的先进文化纳人世界历史进程。不能离开人类文明进程的整体先进性孤立地看待和理解中国的先进文化,也不能离开人类文化的前进方向来孤立地看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是人类整个文明形态的一部分,是人类文明的中国形态,中国先进文化才可能与人类社会的其他文明形态存在着共享、共融、共通的关系,才能在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可能性和相融性的过程中建立起充满个性特征的中国文化。

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领导力,目前理论界形成了一些共识,如:“领导力是领导者个人(或领导团队)为实现领导者自己及其追随者的共同目标,而通过说服或榜样作用激励某个群体的过程。领导力是多维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合力,是领导者素质、能力及其影响力等各个方面的总和。领导力不是一种单一的力量,也不是一种单一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而是社会环境、发展历史、文化业态等多要素多层次多形式的复合性立体结构。一位领导者的具体决定和最终结果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结果并不是衡量领导者才能的可靠标准等等。从这些共识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领导者带领跟随者实现其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有一个统一的思想问题,这个问题就是集体文化。在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这种集体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见,领导者通过宣扬、培育人民群众大众的、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形成全民族行动的合力,带领和影响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各个阶段的胜利,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篇(10)

一、深刻理解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不渝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定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从十六大到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了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形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总的思路、措施、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吃透中央精神,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始终不渝地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切实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都曾从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注意对资本主义时代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特别是,他们首先把农民问题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提出来,从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出发研究工农联盟问题,突出强调在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度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他们还从社会主义建设角度考虑如何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并且对未来社会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法德农民问题》是比较系统的阐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述,提出要解决工人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问题,必须要解决农民问题,要重视农民问题,特别强调工农联盟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过程中和建立工人阶级国家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列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认识到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发现必须重新探讨解决农民问题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了新经济政策,包括在农村发展商品经济,鼓励农民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组织自愿结合的合作社。

改革开放之所以开局取得成功,关键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打开了新的局面,农民开始富起来了。实践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作重点在‘三农’,难点在‘三农’,关键在‘三农’,突破点也在‘三农’,出路还在‘三农’”。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

第一,关于现代化。现代化是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全面的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就是要走一条让中国农民,让中国人民都受惠的道路,就是要在具有众多的农民、落后的农业、贫穷的农村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第二,关于社会化。生产力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社会化的大生产,也就是生产力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实现农业生产力的社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化生产。而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同时要求高新技术不断渗透到生产力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现代化必然要走社会化生产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用高科技武装农业,摆脱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的小农经济。

第三,关于市场化。生产力的社会化必然要求高度的市场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就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就是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农业市场化,就是通过市场经济把整个农村、农业、农民联系在一起,把城乡、工农联系在一起,使农村、农业和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农业现代化要求不断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要求农民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者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

第四,关于工业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业化进程首先发端于城市和工业领域,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引起了农业企业化、资本化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一场农业革命,引起了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和化肥化,使得农业用工业的技术和组织形式进行生产,农业革命引起了农业工业化的进程。所谓农业工业化,就是农业要用工业化的办法、用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起来。今天,农业不仅要走工业化道路,而且一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道路。

第五,关于企业化。现代化也好,社会化也好,新型工业化也好,最后要落实到企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上。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适合社会化生产的现代企业模式。传统自然经济的做法,像豆腐房、榨油房、铁匠房等组织形式都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必须有现代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现代化一定要走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道路。

第六,关于城镇化。实行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工业化、企业化,最终结果是大大节约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这样就会产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往哪儿去?要靠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吸纳。一定要大力发展城镇化,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当然城镇化要讲科学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结果是,传统农业和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脱胎换骨,变成现代化的、社会化的、市场化的农业。一部分农民成为新型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劳动者,一部分农民成为工业和其它产业的经营者、劳动者,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现代城镇居民。农村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之,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实现农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化、企业化,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民成为与城市居民具有平等身份的社会成员,这些都应该包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中。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有关资料说明,上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国民经济“二五”、“三五”计划时,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改革开放以后,至少在1982、1983、1984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1号文件都有基本相同的提法。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的一贯提法。但是必须看到,这次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内涵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农业、解决农村和解决农民问题所提出的新理念,包括20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的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说到底,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

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抓好“三农”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第一,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第二,要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权益;第三,全面进行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第四,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第五,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和基层政权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的民利;第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全面的目标,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把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善于做为农民服务的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立足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强调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着力解决农民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以让农民拥护、让农民满意、让农民受惠为最高标准;第七,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创新”。即思维和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组织创新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一定要注意避免因传统生产方式及其观念的影响,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误区;一定要注意避免高成本高代价高污染的旧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破坏生态、破坏文化、破坏环境的误区。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积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导思想。能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能不能全面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难题:

一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滞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扩大。首先,我国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差距扩大,突出反映在粮食生产滑坡和经济发展滞后上。当然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从2000年开始到2005年,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开始出现了良好的势头。其次,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保证上的差距也在扩大,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现,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再有,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这些都反映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之间的较大差距。还有,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也显著存在着与城市的差距。

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篇(11)

2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并说明它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3)掌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建设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①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历史的继承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努力继承祖国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遗产,遵循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会有力地促进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③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3试述党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

在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党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割断城市资产阶级与带有自发倾向的个体农民的联系,推动城市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实现两大改造的相互促进。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推动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③走"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互助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在后趁热打铁,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实现集体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④坚持自愿互利,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说服、教育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⑤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2)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②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通过和平的方法对资本家进行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同国家政权结合并受国家政权控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其性质和作用完全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条件;其实质是通过和平赎买,而不是没收的方式;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有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具体实现步骤是,先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国家计划轨道,然后再把国家资本主义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结果是实现双重改造,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4试述弘扬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大意义。

(1)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而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为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崇高理想,表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3)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4)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深刻内涵,为维护国家和安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尊严而斗争,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5)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维护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为维护国家稳定、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而奋斗。

5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是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对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在新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已成为党的建设的突出环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就是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其中包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密不可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实际的优势。我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其核心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6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更,而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的状况和变化决定整个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更。②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唯一科学观点,它克服了“人口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以及唯心主义的历史非决定论的错误。

邓小平指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它为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排除干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7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