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培养青少年自控能力的办法

时间:2022-05-05 04:31:38

培养青少年自控能力的办法

1家庭培养

家庭是个体生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贯穿了个体的一生,家庭教育是连续的持久的,不因孩子在学校进行教育活动而间断。所以在培养自控力方面,来自家庭的科学指导必不可少,简而言之就是言传身教。

1.1言传:语言引导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媒介,是最直接的教育形式。在孩子还懵懂无知时,家长就要用语言积极引导,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调具有良好的自控力能受益无穷。多收集关于自控力强的名人故事或身边实例和孩子交流分享,但青少年时期孩子敏感多疑,在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时要注意措辞和表达方式,尽量避免让孩子误认为家长在夸耀“别人家孩子”进而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1.2身教:榜样模仿

身行一例,胜似千言,对于青少年来说,榜样的力量比语言更大。模仿是人类行为学的基础,在青少年期,孩子们对于世界的了解是片面的,往往没有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这个时候,榜样的带动作用就很重要。在家庭里,如果家长言行不一,懒惰散漫,做事拖沓,孩子就会不自觉被影响。即使家长再耳提面命,也无济于事。所以,在培养孩子自控力之前,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娱乐、什么时候运动都要有规划且执行,不能因为娱乐节目新奇好看,就一门心思被吸引不能清醒自持。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对于自控力的观念就会树立,自控力的行为也能在榜样影响下进行。

2学校培养

学校是进行系统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是青少年学习的场所,也是其成长过程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所以,学校的指导对于培养青少年自控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1强化自控理念,坚定自控决心

学校层面可以将自控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倡导自律慎独,建立自控文化墙、文化角便于学生交流学习。在班级中,因材施教,开展学生个人制定计划、签订“自控承诺书”等方式落实到实处。班主任还可以适当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控力训练活动和主题班会,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能力,强化自控理念,坚定自控决心。

2.2循序渐进,培养律己

在好的大环境下调整好自控心态,就要上升到行为层面,但不宜好高骛远,应该循序渐进,从小事做起。例如坚持每天提早到校;坚持每周一记;坚持一学期至少阅读5本课外书籍并写读书笔记等,这样长期从不愿做又该做的小事上锻炼学生的自控力。

2.3合理规章,从他制到自制

学校应建立合理且细致的规章制度,在青少年自控力不足的时候,利用“他控力”来弥补。久而久之,日常规范行为的习惯化会融入青少年的学生生活,成为人生里的一部分,会从他制转变为自制。

3社会培养

社会的指导不像家庭指导和学校指导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社会大环境进行的间接指导。社会指导最主要的就是弱化影响青少年培养自控力的诱惑因素。例如网络游戏诱惑、电视节目迷惑、无量商家诱骗等等。应该借助政府力量,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限制三观不争的电视节目,惩处不良商家。

4自我培养

4.1明确目标,排除干扰

人之所以散漫懒惰往往时因为没有目标和方向。内在需求是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的本源动力。对于青少年来说,自我指导的第一步就是明确目标,这样才能排除干扰。人生本来就寂寞,光鲜只是短暂的瞬间,大部分时间,大部分人都不无迷惘的做着一些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做的事,庸庸碌碌浪费光阴。所以,知道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想拥有怎样的未来,设想期间可能遇到的所有阻碍,明确自己可以付出的努力底线尤为重要。只有有了目标,才有动力付诸实践,为之付出、牺牲。

4.2坚持目标,耐受挫折与诱惑

在面对选择取舍时清楚自己的趣向和目标就是避免被挫折打倒。因为任何工作与爱好想要闪耀光芒,都需要非常漫长而艰苦的练习,你需要忍受疲惫,还要面对寂寞。人生的路很长,谨记坚持目标,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件事,还有什么能支持人走下去?只有爱的深刻、想的热烈才可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生怯心。在遇到诱惑时,可以采用“自我催眠法”告诉自己:愉悦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愉悦,像胡吃海喝疯狂玩乐带来的暂时性快乐,这种愉悦满足了以后就是不满足,满足了以后就是无尽的空虚,另一种愉悦是内生的快乐,比如读一本好书带来的平静,这样奋斗充实的人生才是快乐且有意义的。

4.3培养爱好,明辨责任

为什么要培养至少一个爱好?因为它可能会变成你的梦想。学习源于兴趣爱好,但最终会变成一种责任。这个过程痛苦又漫长,需要克服时不时涌上来的懒惰,学会对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责。完全戒断隔绝所有不良因素不是自控力,能马上开始随时结束无意义的行为才是。培养青少年自控力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共同付出努力协调进行的,培养自控力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是长期的坚持的。

参考文献:

[1].吴云龙,毛晓霞,田录梅.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关系自控力的中介作用[J].中共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02):52.

作者:邓亚蓝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