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创新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3-05 11:05:14

创新工作总结

创新工作总结篇(1)

【正文】

2020年,罗湖区科技创新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双区驱动”战略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动创新驱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标准推进科协科普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规划先行,精心谋划创新驱动发展

基于罗湖产业基础与实际,深入谋划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科技创新“十四五”专项规划初稿。编制《梧桐AI生态小镇综合规划》、《罗湖区人工智能产业布局规划》,以清水河片区、梧桐小镇和深港双创基地为主要支点,形成“总部基地+研发孵化+场景应用”梯次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推动辖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梧桐AI生态小镇建设。

二、坚持目标导向,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棸发展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战略性新兴企业数量、产值分别提升至近600家、1300余亿元。营收1亿元以上企业超147家,实现总营收超1150亿元,同比增长31%以上。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28家。总营收超848亿元,同比增长32%以上。

(二)产业空间持续拓展。通过挖潜辖区新建成与存量空间,打造7个专业园区,总建筑面积达10.5万平方米,包括建成全市首个5G产业专业园区、中海慧智产业园,引入润加速专业园、九明医疗器械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深港创新设计中心,以及建设深圳筑梦地王、众博等2个众创空间。

(三)科技创新短板指标稳步提升。一是推动国高企业认定110家,引进国高企业23家,辖区现有国高企业405家,完成市考区及“十三五”规划目标。二是新增创新载体11家,新引进与培育新型研发机构5家,总数分别达86家和21家。三是专利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22%,三种专利授权量新增8851项,专利实施许可金额达5297万。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达2200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21.35件,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四是全社会研发投入逐步增长,2019年度R&D投入为10.0861亿元,占GDP比重达0.42%,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四)深港创新资源互联互通。一是搭建平台培育与引进港澳创新项目。建成广东省“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尚创峰孵化器,依托莲塘部级众创空间中科美城,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深港创意设计中心,同时通过与新三板挂牌公司创富港深度合作,为入孵港澳创新项目赋能。全年通过上述平台培育与引进港澳及国际创新项目15个。二是强化深港产学研合作。支持粤海水务与香港内地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联合创新中心。依托启迪科技优质的香港产业资源,成功举办深港医疗创新合作论坛暨罗湖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论坛。

三、坚持精准施策,招商引资取得良好成效

(一)坚持大项目驱动取得成效。成功引进闻泰科技1家百亿级企业,引进中金岭南、奥拓电子2家十亿级上市公司,上述项目落地5年内将为罗湖区累计贡献营收1755亿元,纳税34.3亿元。推动上市公司迪安诊断南方总部、京东物流旗下深圳京邦达供应链科技公司等重大项目落地罗湖。

(二)成功引进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全年共引进各类科技创新企业73家,全年营收合计约129亿元,纳税合计约5亿元。包括深圳市一通医疗、深圳市城安软通等5家产值亿元级企业,深水兆业工程、深圳公信智能科技等17家产值千万级以上企业,以及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高成长性企业、落地梧桐AI生态小镇的15家创新型企业。通过双创大赛,吸引209个项目报名,推动4个获奖项目落地。

四、坚持“亲清政商”关系,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优化政策支持体系。2020年,完成了科技创新产业扶持政策修订,共支持541家科技中小企业抗疫补贴超1亿元,支持110家国高企业、34家重点大企业稳岗补贴、贷款贴息4700万元,支持433家企业知识产权补贴1065万元。推荐并落实100多家重点科技企业人才住房及货币补贴。

(二)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一是创新企业服务制度。全年走访服务重点科技企业194家,共举办老总沙龙6场、企业联络人活动4场、银企对接会活动8场,参与企业达800余家。二是优化科技金融支撑。与25家银行金融机构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推动32家科技重点企业获批租专项贷款约8亿元。三是支持企业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共协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困难问题148项,发放口罩25.09万只、测温枪1000支。

(三)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一是全面支持人才发展。参加首届深圳创新创业投资大会,举办第十八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发放菁英人才(C类)补贴280.73万元,为支持科技人才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支持。二是深化科研项目支持,完成159个软科学项目立项和62个软科学项目结题评审工作,涉及50多个科研领域,超1000名医生和教师参与。

五、坚持质效并举,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一)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一是科普活动精彩纷呈,共围绕全国科普日、深圳(首届)科普月开展主题活动75场,参与人数13万人次,受众200万人次。依托科普e站、科普画廊,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抗疫”“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等科普宣传活动。二是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无人机科创嘉年华活动总决赛,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188支队伍529名选手参加总决赛,参与人数近1000人。

(二)聚焦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持续深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六个一”品牌,不断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水平。至今,已建设了4所罗湖区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举办了罗湖区中小学第三届大创客节活动,开展了“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展”“蜜蜂科普展”等校园科普巡展,举办了6场科技夏令营,开展了120个学时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成立了全省首支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志愿者队伍。

创新工作总结篇(2)

区委区政府把发展科技事业列入每年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大会的重要内容。每年召开全区科技工作会议,对全区科技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区长办公会议专门讨论和研究有关科技发展重大事项,如科技工作中领导干部配备、科技经费预算、科技政策的制定、技术人才的引进、重大技术交流以及大院大所的引进等等。同时,经常召开科技工作座谈会、外籍人才座谈会,通报XX区科技工作发展情况,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征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了“高新技术企业行”活动,实地了解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情况,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困难,极大地提高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二、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环境

一方面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升企业家的发展理念。根据XX区企业的发展现状,成立了全市首家企业家俱乐部,采取交流研讨、考察调研、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活动。开办与复旦大学合作CEO(总裁)高级研修班、已连续3年每年投入40万元与国务院国资委合办中外名家系列讲座等,进一步加大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同时,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落实人才工作各项措施。通过对企业家的学习培训,使广大企业家树立了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进步之路的发展理念,并在企业家中形成了走创新之路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政策引导树立科技创新理念。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科技政策,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几年来共制定出台科技发展政策18个,其内容涉及科技宏观管理、高新技术产业培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资金扶持、创新体系建设、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度较大,成效显著。

三、加大科技投入,确保财力支撑

科技要发展,财力需保障。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科技投入,每年财政预算优先保证科技经费的安排。财政科技经费从20__年的1021万元到20__年的1480万元、20__年的2132万元、20__年的2500万元,其中三项经费均占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的50以上。每年安排500万科技创新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奖励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很好地发挥了政府科技投入“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区政府每年投入近100万的资金举办全国性的科技展览会,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7届全国性的科技成果展览会,共签订技术合作项目1466个,技术成交额达10.3亿元,其中XX区共签订技术合同45项,成交额达6300万元,展览会的举办加强了全市的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的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此外,在政府的鼓励和市场竞争的驱动下,企业对科技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20__年全区科技经费总投入为3.05亿元,比上年增长49.5。

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创新工作总结篇(3)

(一)高新技术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产值(七分类)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7.8%,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以上,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

2、全年新增部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全区累计部级高新技术企业达62家。申报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4家,全区累计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44家。新增省民营科技企业21家。

(二)科技投入

3、预计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8%;R&D支出达到9.5亿元(其中企业支出6.5亿元);全年企业技术开发备案数达6亿元;科技经费实际支出7200万元,占本级财政实际支出11亿元的6.5%以上。

(三)知识产权

4、预计到年底专利申请4300件以上,完成全年指标3200件的134%;预计发明专利申请780件以上,完成全年指标600件的130%;专利授权2700件以上,完成全年指标1000件的270%。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超540件(市指标204.08件),百亿元GDP发明专利申请数超155件(市指标112.24件);。

(四)农村与社会发展

5、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项目1个(长广溪湿地公园二期)。

(五)“”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6、引进初创式创业人才(“530”计划人才)255人,引进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3人。

(六)列入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7、新引进国家“”人才6名;全区累计引进国家“”人才10名,占全市(39名)“”总数的26%。

8、15名人才入围省双创人才实地考察对象,占全市入围数的四分之一。全区累计引进省双创人才11名。

(七)海归人才创业育成壮大

9、2010年新引进落户“530”企业255家,全区累计落户“530”企业393家,占全市累计落户“530”企业1069家的37%,名列全市第一。2010年第一批次“”的“530”计划项目(初创式),全市入围项目465只,其中我区入围项目120只,占比26%,名列全市第一;第二批次全市“530”项目入围235只,其中我区入围项目60只,入围A类项目14只,名列全市第一。推荐申报“”的创新人才3名,全部入围。

10、“530”企业的发展势头强劲。“530”企业产业化率达到26%以上。有64家企业实现纳税销售,销售总额达10172.204万元。全年将有80家“530”企业实现产业化,销售额超500万元的企业有13家,其中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8家,实现年销售总额达1.2亿元以上。全区已开工的304家“530”企业中还有47家因办公载体暂未交付,有42家“530”企业因刚完成注册、正在装修等原因暂未开工。

(八)人才支撑载体

11、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项目2个,新增市级院士工作站项目3个,累计达到13个;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10个,累计44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19个,累计34个。新增新兴产业发展共建创新载体(政产学研重大创新载体)2个,累计6个。

(九)“人才特区”建设

12、“三创”载体开工建设178万平方米,其中今年新开工面积55.5万平方米,年内可完成竣工面积50万平方米,累计达到250万平方米以上。

13、“中电科物联网创新研发中心”已落地入驻,中国电科注册资本1000万元已到位,市、区扶持4500万元;“中国电科物联网感智科技有限公司”(暂名)已进入注册阶段,注册资本1.5亿元(中国电科出资1亿元)。“干细胞领域研发和产业化国际化基地”被列入科技部2010年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14、新增5个部级科技创新品牌园区基地,新增2个省级科技创新品牌园区基地。

(十)向上争取资金

15、全年向上争取各级科技扶持项目298项,争取资金额度达21516万元,实际到位资金达16899.5万元。

16、荣获国家科技部2009-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市)”称号、荣获省“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荣获2010年度地区《科技日报》宣传报道及发行工作先进集体,连续3年获评区政府“优秀门户网站”、获评“新”宣传发行工作先进单位。主编的《区扶持“530”“”和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文件汇编》,被指定作为区人才工作会议发放材料。《科技》杂志全年信息稿录用90多篇,录用率列全市前茅;累计在《科技日报》、《日报》、《新》等新闻媒体上刊登各类宣传报道138篇以上。

二、引进新兴产业双创人才的新突破

今年以来,围绕我区传感网、软件与服务外包、IC设计及工业设计、生物医药、影视文化传媒、网络经济、通讯技术、航空电子等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区内新兴产业发展急需和紧缺的海外高层次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至11月底,全区新引进国家“”人才6名;新申报国家“”人才5名,目前入围1名,其他4名在评审中。全区累计引进国家“”人才10名,占全市引进国家“”总数(39名)的26%。10名国家“”人才分别为:凤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屈志军博士、沃浦光电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的刘惠春博士、鼎麓科技有限公司的韩永飞博士、优讯世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蒋亚洪博士、迦俐申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姚飞博士、芯圆光电子有限公司的李朝阳博士、几丁生物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黄永博士、创毅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张辉博士、何田博士(正在办理工商注册手续)以及上海复旦大学研究院郑立荣院长。

组织申报省双创人才35名,经评审,有市华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肖国华博士、恩极网络有限公司的卜冀春博士等15名人才入围实地考察对象,占全市入围数的四分之一。目前,全区累计引进省双创人才11名,占全市引进省双创人才总数73名)的15%。

组织鹏讯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530”企业创业人才申报“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共有6名人才成功入围。

全年新引进“530”企业255家,累计393家,其中A类77家,B类138家,C类178家,另有20家以上正在办理注册手续。

三、全面提升品牌园区水平的新突破

年内,我区全力打造物联网科技园区,突出以太湖城-()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科技园区为物联网研发与产业发展核心,加快山水城科教产业园、(国家)工业设计园物联网研发与成长性企业专业孵化器的创建,积极筹备举办与中国电科共建“中国物联网创新研发中心”和“中电科物联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约仪式活动,组织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赴深圳开启了传感网产业招商活动。我区全力创建特色科技园区,以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国家)工业设计园、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科教产业园、蠡湖科技创业园等五大品牌园区为重点,形成了具有特色、布局合理、定位鲜明、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三创”载体建设发展格局。

今年,区依托“三创”载体获批的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7家,占到全市39家中的18%。其中,部级1家。山水城科教园成功申报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勤新科技创业园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马山生物医药科技园被评为省科技产业园,(国家)工业设计园纳入省级序列管理。已组织“省航空动力科技产业园(胡埭)”、“省传感产业科技园(太湖科技中心)”、“省市创意设计科技产业园(山水城)”3家园区申报省级科技产业园。部级牌子的“干细胞领域研发和产业化国际化基地”已得到科技部领导的同意,申办手续已完毕。

12月6日,部级牌子的区特色换热器产业园区即将在北京进行评审答辩。12月11-12日,山水城科教园申报的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将在北京评审答辩。

四、促进自主创新产权保护的新突破

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再创新高,发明专利在促进我区新兴产业发展上又有新贡献。专利申请量超过4300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200件)的134%;发明专利申请780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00件)的130%;专利授权量突破2700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0件)的270%。“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专利申请突破10000件大关。

一是圆满完成区“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局组织规划编制写作班子,通过前期大量的数据采集,走访调查,于5月下旬完成初稿。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对该规划进行反复凝练优化,于11月底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圆满完成区与商职院政校合作相关工作。根据区政府今年1月与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签署的政校合作协议有关精神,我局积极协调区经信、教育、财政、商务、文体等部门与商职院相关院系的交流合作工作,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效,得到区院领导的肯定。双方联合举办的“专利申请百日竞赛”活动成果尤为突出,共申报专利204件(发明40件,实用新型137件,外观设计27件),专利申请数是往年的近10倍,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创新热情。三是成功举办2010年“4.26”知识产权保护日活动。4月22日,我区与市知识产权局、山水城科教产业园管理处联合举办了“4.26”知识产权保护日-知识产权进园区活动;与法院知识产权庭联合举办了“530”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就高科技企业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了交流探讨。四是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级计划项目。其中申报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3家,入围1家(哈电电机);组织申报2009年度省百件优质发明专利2项;组织申报市专利奖项目9个,入围4个(开源机床、宏源纺机、油泵油嘴、贝尔森影像);组织申报是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五是及时兑现发放09年度省、市、区三级专利资助。共兑现2009年省、市、区三级专利资助443.995万元,其中省级资助80.6万元,市级资助61.195万元,区级资助302.2万元。发放过程手续规范严密,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资助专款专用,顺利通过了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专项检查。此外,今年我们还加强了科技创新各级各类考核统计工作。7月,“科技进步”类统计数据正式纳入“统计信息”中,为区委、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加大“三创”载体建设配套的新突破

全年完成三创载体竣工面积5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下达30万平方米的任务考核指标。全区累计完成“三创”载体竣工面积达到25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各类企业850家。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三创”载体建设,作为经济转型发展、优化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年初继续对各镇、开发区、街道下达目标任务责任书,并将部分重大载体项目列入2010年度区域特色工作任务目标考核和区委、区政府十五方面发展重点工作之中。并继续推行“三创”载体统计软件,狠抓基层统计工作网络,将重点调研及项目对接作为常规工作来抓,做到月月有报表,季季有分析,基本形成三创载体建设两级统计分析考核体系。各园区加快“三创”载体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又有新的提升,继续为全区的“三创”载体建设挑起重担。

结合我区新一轮转型发展实际,特制定了《关于更大力度加快“三创”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马山(国家)生命科学园、(国家)工业设计园、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山水城科教产业园、蠡湖科技创业园等五大品牌园区(以下简称“五大品牌园区”)为重点,同步推动勤新科技创业园、双新科技园等二个工业园区的改造提升,规划建设航空配套科技产业园、“530”企业产业化科技园和国家海洋装备高技术产业园等三个新兴产业科技园区,提出“5+2+3”规划导向。

全区各单位在加快建设科技“三创”载体的同时,高度重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同步推进,充分利用载体内已有的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内涵进行多方位科技招商,引进一批国内外一流的科技研发型企业,如中科芯集成电路公司、今日动画、SUN开源技术中心、全球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墨西哥Softtek(萨孚凯)公司的亚洲第二个全球交付中心、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建立的第一家国际高级IT人才学院、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合作的物联网公司及研发中心、C919“大飞机”重要系统—综合监视系统的研发、制造项目、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项目、单克隆抗体研制项目、复旦大学研究院等项目均落户在区内新建的“三创”载体内。其中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整体规划已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被列入科技部2010年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扶持500万元),将努力打造成为亚洲最大、世界领先的干细胞领域研发和产业化集群。

一批新建成的“三创”载体为承接发展新兴产业,孵化科技中小企业,培育自主创新研发,共建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创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引进“”、“530”项目团队起到了“筑巢引凤”作用。

六、高新企业申报争取资金的新突破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对于推进全区企业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区全力支持企业申报计划项目和科技申报项目,争取国家重点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和省市科技支撑计划等科技资金扶持,提高项目的立项率,实现扶持资金额度的新突破。

组织“金鑫集团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前第一批获批4家,第二批公示4家;组织“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国家“863”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项目;组织“华测电子系统有限公司”等企业的6只产品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获得认定;组织“环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46家企业68只产品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前两批29只产品获得认定;组织“中科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申报省创新型试点企业项目,12家获得认定;组织申报市高新技术企业55家,获批44家。组织“省航空动力科技产业园(胡埭)”、“省传感产业科技园(太湖科技中心)”、“省市创意设计科技产业园(山水城)”3家园区申报省级科技产业园。

七、加快“530”产业化成效的新突破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530”企业产业化工作,2010年,全区围绕加快推进“530”产业化成效这一主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开展“促进年”活动。出台了《关于开展“促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确定全区“530”企业产业化目标;二是建立“530”企业服务与管理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530”人才服务与管理的实施意见》,健全“530”项目管理体系,强化服务,优化“530”企业创业环境,搭建和完善科技融资平台、合作交流平台、产品销售平台、人力资源平台、法律服务平台和完善综合配套服务等;三是落实资金加强扶持。积极落实“530”企业配套资金,为三家“530”企业担保落实670万的银行贷款,并积极帮助企业申请科技项目扶持,全力支持“530”人才创业;四是建立区领导与人才挂钩制度。出台了《关于建立区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530”创业人才挂钩制度的通知》,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分别与46家“530”企业的创业人才挂钩,开展结对联系活动。五是扩大政策宣传力度。先后印发了《区扶持“530”“”和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文件汇编》、《市区“530”企业服务与管理手册》等,组织召开了“530”、“”和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宣讲会等,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政策解读。六是组织创业者参加各类培训。2010年,我区先后组织了“530”企业负责人参加赴美国和台湾进行创业综合能力的专题培训、联想之星-530创业CEO特训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题高研班培训等,针对创业者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融投资等方面进行了培训。七是建立“530”企业网上“六直通”呼应服务中心。在区“530”计划创业服务网站创建了区“530”企业网上“六直通”呼应服务中心,对“530”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给予有效的呼与应的服务反馈,实现直通挂钩领导、直通创业导师、直通创业保姆、直通律师咨询、直通服务投诉、直通困难咨询等六个“直通”管理与服务。八是为“530”企业提供财务服务。邀请金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和泰伯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走访了2006-2008年落户的48家“530”企业,为企业提供财务服务,协助企业规范资金运行,有效使用资金,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全年有80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其中销售额超500万元的企业有13家,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8家,实现年销售总额达1.2亿元以上,“530”企业产业化率达到26%以上。

八、发挥科技服务平台效能的新突破

务实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的扶持力度,是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发挥科技服务效能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先后与中电科、复旦大学、江南大学等10多所重点高校、院士开展全方位产学研合作项目达30余项,争取到市产学研重大创新载体2项;与“7+1”为主的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的市级以上公共服务平台新增2家,累计达23家;共建研发机构新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19个,累计达34个;新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10个,累计达44个;获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6项,获转化资金4000万元支持,推动了一批产学研合作高科技项目顺利产业化;吸引了一批院士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集聚,新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项目2个,累计达到6个;新获批市级院士工作站项目3个,累计达7个。

以转型发展为抓手,加快政产学研合作进程。开展系列重大产学研合作活动。全年多次组织赴北京、深圳、成都,走访总参三部及57所,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成功促成6月10日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合作签约活动,中国物联网创新研发中心和中电科物联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约仪式在区举行,中电科王志刚总经理亲临现场参加了签约。积极参加央企科研院所恳谈签约活动。区人民政府和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614所)合作共建航空产业园等四个项目成功签约。加强区内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辖区内的科研院所是我区的珍贵资源,今年,与区内科研院所合作已向纵深发展。先后积极跟踪了56所的“安全信息中心分中心”项目;702所的“国家海洋资源装备高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58所的“集成电路8英寸线生产线”项目;607的“C919“大飞机”重要系统——综合监视系统的研发、制造”项目;614所的“航空产业园”项目等,同时为院所共建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申报、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重点跟踪服务与中国电科和复旦大学的合作。自去年省政府、市政府和中国电科三方签署了共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中国传感信息中心)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经过双方多次协商洽谈,我区与中国电科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中电科物联网创新研发中心已落地入驻,中电科1000万元注册资金到位。同时,注册资金1.5亿元中电科物联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有序推进。积极推进复旦大学研究院的建设,目前,经过市、区、园区三级多次协调推进,第一届理事会已顺利召开,并正式揭牌全面运行。复辉公司(运行公司)的建设也在紧张有序的推行中。

重视对高新企业、规模骨干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调研,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年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骨干企业产学研合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普查全区科技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全力配合企业做好技术难题对接。目前,全区62家高企有产学研合作关系的35家,占比56.5%,其中,“7+1”合作院校有11家。几年来,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推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了园区品牌,是促进科技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九、建设幸福创建活动的新进展

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把发展科技事业、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打造“四城“建设核心区、示范区作为局工作重点,把提升科技条线干部能力素质作为作风与效能建设的重要任务。围绕我区“转型发展作表率、幸福建设立新功”主题和“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创建载体,进一步深化“共产党员先锋岗、效能建设示范岗”和建设幸福“三走进三服务”等创建活动。全面学习现代金融、新兴产业、功能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并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组织局机关干部参与全区公民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创最佳发展环境、评人民满意机关”活动;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东方硅谷’大讨论活动以及“中国移动”杯“转型发展与法治保障”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

结合创建文明机关和党政领导班子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要求,全局以《廉政准则》“8个禁止”和“52个不准”作为党员干部和在职干部的行动标尺,创造干部规范行政、廉洁从政的有效机制,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时有效地实施。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新兴产业”宣讲活动、“知识产权进园区”活动、以及创建幸福“三走进三服务”多项活动的开展,扎扎实实推进了“四型”机关创建活动。局机关迎新春“2010年科技创新工作新思路”演讲活动、征集了一批颇有见地的“金点子”,有效推动了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的开展。局机关积极参与区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活动,推荐优秀中青年后备干部到山水城基层社区挂职锻炼;推选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区“公推竞岗”和全市“305”年轻干部选拔活动。注重抓好预备党员转正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适时培养并吸收1名年轻干部为中共预备党员;选派2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区党训班学习。

积极开展科技政策进企业宣传、进一步贯彻落实区科技扶持政策,编印800册《区扶持“530“”“和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文件汇编》下发至高新技术企业、规模骨干企业和“530”企业,积极参与区委区政府组织的“送政策进企业”活动,深入基层和结对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培训活动。认真组织文明交通协勤活动,积极参与第四届机关文化节活动。组织安排退休老干部、在职人员参观上海世博会,充分体验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理念,全方位感受科技如何美化城市美化生活。组织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开展富有特色的扶贫献爱心活动,经常性地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的10户困难群众、患重疾的长病假职工、患病住院的退休老干部以及在职人员,向他们送去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除此,还为离退休老党员征订党报党刊和老年生活杂志,组织一年一度的健康检查等,从精神层面关怀老干部;为支持全年“三走进三服务”活动,全局党员干部踊跃进行捐款,共筹集慰问资金12800元。

十、科技创新工作中的发展瓶颈和存在问题

创新工作总结篇(4)

一、部门营销业绩:

截止到2019年12月15日,已投放项目24个,金额15亿元,其中政府平台类项目7个,金额累计13.49亿元;智能制造项目1个,金额0.75亿元。

二、主要管理成效:

1、团队负责人年初岗位进行了调整,新的团队负责人能够迅速转换角色,与部门员工座谈,了解部门人员和业务的基本情况;对一季度流程中项目梳理,对具备放款和上会条件的项目进行排序,跟进项目流程,踩对节奏,实现了一季度的大力投放;

2、由于团队原两名主办客户经理一人调整岗位一人离职,新的团队负责人对所有项目进行了现场走访和交接,实现了平稳交接,并对部门存量项目进行了全面风险排查;

3、完成一名主办客户经理招聘,形成老带新的团队人员梯队;

4、提高尽调报告质量要求,在二季度、三季度的尽调报告质量评比中,分别获得了第二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绩;

5、贷后管理上,部门存量项目和新增项目列表管理,将所有待落实条件和贷后管理要求通过表单化管理,逐一落实;

三、2020年工作思路:全面回归制造业。

(一)工作目标

1、人均管户数/人均新增投放:10户/5亿元;

2、不良清收处置目标:不产生新增不良金额;

(二)工作措施

1、人员结构:在团队人员结构上,2020年希望再引进一名资源型主办客户经理,能够自主营销优质项目资源;

创新工作总结篇(5)

我们学校成立了科技创新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赵尚校长任组长,由理化生组牵头,组织班主任和科学课教师参加,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安排,制定计划,总结经验。同时配套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活动都做到了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有计划、有安排、有过程记录、有经验总结。完善了过程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总结了经验教训,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明确目标内容,科学组织各项活动

在宣传活动中,我们始终以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良好风气为指导思想,以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核心,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深挖活动内涵,务求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一)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利用学校创办的期刊开辟“科普园地”、利用国旗下讲话、科学课、悬挂的有关科学的名人名言向学生广泛宣传科普知识,比如,我国取得的一些科技成果(如神舟系列飞船升空、两弹爆炸、水稻大王袁隆平、超导、纳米技术等)、最新科技动态等,并召开科普知识专题讲座。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科技知识,营造了浓郁的科技氛围。

(二)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

1、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展览活动。利用学校橱窗开展科普图片展览;利用各班黑板报科学知识;利用学校广播普及科学知识,多渠道、多形式地在师生中倡导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利用学校优质的多媒体资源,根据学校计划在电教室播放了科普知识宣传影片。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科普知识和科普技能,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

创新工作总结篇(6)

一、以新颖的模式吸引社会广泛参与

环保话题广受关注,但以往的宣传工作仅仅依靠职能部门,局限于单向灌输,社会公众的理解度和参与度远远不够。为此,我们打开思路、另辟蹊径,通过政企搭台、文体联姻、环保唱戏,深化社会各个阶层和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环保的认知覆盖。全新的互动模式极大提升了我县环保事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今后有效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整个宣传活动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是受众规模大。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竞技赛事和休闲娱乐形式相结合,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和不设限制的参与门槛聚焦全民眼球、汇集全城人气。全县__多个单位的300余名干部职工和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数百名广场舞爱好者登台献艺,一个半月的赛事共上演311场球王争霸和__场舞王争霸的精彩角逐,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参赛人员4625人,现场服务人员和观众超过3万人次,单场最高达到20__余人。参与者上至80岁高龄的老人,下至蹒跚学步的孩童,既有领导干部和企业业主,也有普通员工和在校学生,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接受环保宣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二是宣传力度大。我们充分发挥文体赛事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环保政策和环保工作的解释宣传,并积极借助现代传媒优势,通过电视、网站、广播等途径拓展传播渠道,让更多人关注了解并融入进来,以有限的宣传平台创造无限的宣传效果。远安电视台首开体育专栏,面向全县连续录播两类比赛盛况。为期46天的活动过程中累计悬挂标语横幅 22 个,发放传单1000份,插播环保信息136条次,让广大参与者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切实接受一次有力的生态文明冲击和环保思想洗礼。

三是社会反响大。活动开展以来,精彩赛事加入全城评头论足的笑谈话资,环境保护成为大家挂在嘴边的新闻时事,通过县内各大媒体的交叉宣传和不间断报道,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一场看比赛、话环保的热浪高潮,切实达到了推进全民健身、助力环保工作的预期目的。远安电视台准时展播赛事精彩画面,远安网对活动进行了重点报道,远安论坛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开设多个专帖展开激烈讨论,活动相关的一系列话题成为许多人一个半月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和生活佐料。同时,活动还引起了外界人士和上级媒体的关注,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分别对我县“安全环保杯”篮球联赛进行了题为《湖北远安打造民间nba,广场舞爱好者成篮球宝贝》和《湖北远安县民间歌舞爱好者成“篮球宝贝”》的报道和图文宣传。

二、以务实的举措助推环境保护工作

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关心、支持与配合。我们充分利用“安全环保杯”宣传活动创造契机,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共同关注的和谐氛围,在活动过程中同步实施一系列对话交流、监察治理和纠纷调处举措,切实推动环保工作提速增效。

一是同台竞技消除情感芥蒂。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政府部门、企业及民众之间或多或少发生过误会和矛盾,存在互不信任、互不理解现象甚至抵触对立情绪,不利于各项工作推进落实。此次借助“安全环保杯”篮球联赛和 “航天花园杯”广场舞大赛的强大凝聚力,全县16支机关事业单位及乡镇代表队、2支企业代表队、11支村居群众代表队联袂出演、同台竞技,并带动领导干部职工及家属、企业员工、广大群众数万人零距离助演、零障碍交流,切实增加了沟通、缔结了友谊、加深了团结,有效起到了政府主动深入企业群众、企业能够配合政府群众、群众愿意支持政府企业的良好示范作用,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是对话交流增进沟通理解。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将环保纳入招商引资政策“三个不优惠”门槛,县环保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监管治理工作,企业也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环保设施、改进环保工艺。但由于信息传递不对称,全县取得的众多环保防治成绩不为人知,群众对环保工作颇有微词。通过举办“安全环保杯”活动,直接促成民、企、政面对面交流、心交心对话,让大家感受到全县上下对美好家园的期盼、为环境保护做出的努力。县环保局和县电视台合作拍摄全县各大型工业企业环保专题片,反映企业环保工作、成果、

规划,责成企业负责人在电视台公开进行环保承诺,每天通过电视和赛场大型电子屏连续播放,赢得全县各阶层的一致认可与充分肯定,尤其是东圣污水治理攻坚战、汪家工业园粉尘废气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对沮河流域水质和城区空气质量改善的明显效果,受到广大群众高度好评。

三是现场接访化解纠纷矛盾。我们不仅把此次活动视为强化宣传的有效手段,还当作化解纠纷的重要途径。环保工作者既是场上的运动员,也是场下的接访员,通过环保咨询台、环保热线为群众做好环保政策的咨询解答和环保问题的反映投诉,广泛征集市民对加强环保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调处化解环境矛盾纠纷。登记在册的数据显示,活动期间共计设置咨询台20场次,接待群众咨询和投诉367人次(其中:现场接访超过300人次),妥善处理环境矛盾纠纷21起。

三、以有效的载体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远安正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我们将“安全环保杯”赛事作为机关积极推动创建工作落实的的推手和载体,作为有效丰富创建活动内容的延伸和补充,倡导健康生活,引领文明风尚,切实促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创新工作总结篇(7)

近几年来,我校以“创建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培养合阿格加特长的学生”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来抓,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教育的新途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

一、抓管理,科技创新教育机制健全

我校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着手建立创新教育教学体系,投资数十万元组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藉以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们更加重视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创新教育的内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懈追求,开拓创新”成为我校创新教育的行动指南。20__年,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书记监督,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专抓,教务副主任具体管理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办公室,由各科、室骨干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组成了一支坚强有力、涵盖面广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在这支队伍的带领下,我校每期都制订了科技教育教学计划,对于开展的各项科技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辅导方案、有总结报告。其次,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还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了解课堂教学中科技教育的渗透情况,并出台评价机制,把教师参加科技教育工作情况作为职称评聘的条件之一,作为优质课的评价指标之一,鼓励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电脑作品设计制作、学科竞赛等科技活动。正因为学校领导对创新教育有着清晰充分的认识,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中加大创新教育的力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营造出上下齐心、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创新氛围。

二、抓载体,科技创新教育内容丰富

1、组建兴趣小组。为了扩大科技教育面积,我校成立了五个课题小组:①研究性学习小组;②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小组;③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辅导小组;④学科竞赛辅导小组;⑤信息学竞技辅导小组。由这五个小组牵头,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校性科技教育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创新苗子。学校在各年级、各班有意识地选拔“创新”苗子,以班为单位组织科技创新课题小组,定期集训,并在学生中征集科技创新“金点子”,每个学期,都有学生向学校创新办交送上百份“创新项目意向”稿,创新领导小组通过认真检索筛选后决定对有价值的项目进行重点辅导,以保障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防止创新项目的重复与盲目,这种做法,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3、发掘创新资源。建校百年以来,我校校友涌现出大批在科技战线上建功立业的专家学者,如已故知识分子楷模、全国劳模罗健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陈星旦,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曾苏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长期保持与老校友中的专家学者们的联系,不定期请他们回校进行专题讲座。近几年来,我们多次邀请陈星旦、曾苏民院士及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师大等高等院校知名教授来校举办不同题材的专业知识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我们还组织有关学生去省市博物馆、科技馆参观学习,了解科技发展的动态,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努力使自己成为懂科学、有技术、会创造的新型人才。

三、抓成效,科技创新教育喜获丰收

1、积极开展科技主题教育活动

从20__年起,我校每年都要开展科技主题教育活动。如20__年,我校抓住“创建湖南省绿色学校”这一契机,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以“呼

唤绿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科技辅导员的组织下,抓了三个环节。第一、认识绿色。我校组织了以“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科学报告,利用黑板板、手抄报、知识长廊等进行环保知识宣传。第二、走近绿色。组织同学去参观高科技无公害农业种植园,走访调查附近的工业园,并要求学生写出环保作文或调查报告。如高三钟浩同学,利用假日对湘乡市的环境情况作了大量的调查,撰写出了有份量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受到了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的批示,湘潭电视台、湘潭日报等媒体对他的事迹作了宣传报道。第三、营造绿色。我们要求各班学生进行班级绿色角建设活动,同学们人人动手,有的利用废旧材料种植植物;有的用植物克隆培养一组盆景;有的创造了环保作品。如我市有许多私人炼油膏厂,这些厂都采用在高温下提炼油膏,因而产生大量有毒烟雾气体,不仅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也对工人身体产生严重影响,李毅鑫同学通过调查了解后,决定改变沥青油膏的生产工艺,在常温常压下生产出沥青油膏来。他决定把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废品放其中,来免炼沥油膏,经过多次实验,他终于取得了成功。他的作品《利用泡沫塑料塑料废品制备免炼沥青油膏的研究》参加了20__年全省科技创新比赛,一举夺魁,获得了省一等奖。2、举办科技艺术节,展示科技活动成果

举办科学艺术节,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参与创新中寻求自我的突破和共同发展,为学生提供自我发现、展示才华的舞台。

20__年11月,我校举办了第一届科学艺术节,共有263人次的作品参加了展出,作品内容有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创意、小论文、工艺模型、天文气象观测、科技调查、植物栽培、环境检测、电脑制作、电脑程序设计等。在众多作品中,最突出的要数谭玮琛的《1—5热水灭火枪》这种新型的消防器材,我校选送它参加了省第二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大赛,得到了许多学者专家的好评,入围一等奖,但该生在手工测试中失利,降为二等奖。赛后,他不气馁,利用课余时间向工人师傅学习技术。同年8月,他携带作品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青年科学节大会,他的作品荣获国际二等奖、纪念奖、小发明演示奖。

3、找准切入点,勇攀创新高峰

“能源危机”已向我们敲起了警钟,如何节约能源,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地球变温层能源的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是一项有待开发的世界性的能源利用技术。利用农村深井恒温水与地表空气交换产生的变温气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是我校近年来关注“三农”、关注“能源”的一项新课题。

我校学生肖弋淞、胡雨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的作品《负压引流罩自然力降(升)温器的研究与实践》,参加省第26届科技创新大赛,力挫群雄,夺得一等奖。该发明的主要贡献是利用逆流原理,持续交换,充分利用和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同时又与当前提倡节约型社会相适应。

创新工作总结篇(8)

苏霍姆斯基说:“没有感情,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要做好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对有感情创伤和心理障碍的同学,我给予他们细腻的爱,开导鼓励他们走出生活中的阴影;对感情易于冲动的同学,则给他们以温柔的爱,并告诫他们要谦和,要冷静;对品学兼优的同学,则给他们以严格的爱,并不断提醒他们学无止境……这样,真正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从而培养出有个性、有发展、创新的学生。其次,要为班级树立奋斗目标。这个共同的目标,会让每个同学都为之努力,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心情舒畅,学习主动,没有压抑,并勇于为它服务,为它争光。

二、让小干部成为班级的主人

做一名小学班主任是很辛苦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让他们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成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我的做法是:在民主选拔、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把品德高尚、作风正派、善于管理、勇于负责的同学作为主要班干部,组建班委会。基于学生的特长、能力不同,组建本届班委要兼顾下届班委,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班委分工要具体,责任要明确,使人人都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任期一学期为限,既有益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又不会影响其他同学的锻炼。

三、从细微入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

我对学生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多表扬,少批评”。对优生这样,对差生也是这样。谁都知道在差的学生,也有许多闪光的地方。平日,我对学生从不吝赞美之词。哪怕是学生一次优秀的作业,一句文明语言,一种礼貌行为,只要及时予以当众表扬,学生便会在表扬声中体验到一种被看重的欣慰和成功的欢乐,从而强化这种行为,争取更大的成功。另外,多给后进生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显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使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集体感和上进心。

四、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长学生才干

创新工作总结篇(9)

苏霍姆斯基说:“没有感情,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要做好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对有感情创伤和心理障碍的同学,我给予他们细腻的爱,开导鼓励他们走出生活中的阴影;对感情易于冲动的同学,则给他们以温柔的爱,并告诫他们要谦和,要冷静;对品学兼优的同学,则给他们以严格的爱,并不断提醒他们学无止境……这样,真正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从而培养出有个性、有发展、创新的学生。其次,要为班级树立奋斗目标。这个共同的目标,会让每个同学都为之努力,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心情愉快,学习主动,没有压抑,并勇于为它服务,为它争光。

二、让小干部成为班级的主人

做一名小学班主任是很辛劳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让他们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成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治理者。我的做法是:在民主选拔、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把品德高尚、作风正派、善于治理、勇于负责的同学作为主要班干部,组建班委会。基于学生的特长、能力不同,组建本届班委要兼顾下届班委,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班委分工要具体,责任要明确,使人人都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任期一学期为限,既有益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又不会影响其他同学的锻炼。

三、从细微入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

我对学生的治理原则之一是“多表扬,少批评”。对优生这样,对差生也是这样。谁都知道在差的学生,也有许多闪光的地方。平日,我对学生从不吝赞美之词。哪怕是学生一次优秀的作业,一句文明语言,一种礼貌行为,只要及时予以当众表扬,学生便会在表扬声中体验到一种被看重的欣慰和成功的欢乐,从而强化这种行为,争取更大的成功。另外,多给后进生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显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使他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集体感和上进心。

四、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长学生才干

创新工作总结篇(10)

一、“劳模创新工作室”简介

2020年,“XXX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XXX工作扎实,业务过硬,工作业绩突出。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多岗位的工作锻炼,培养了她踏实勤恳、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XXX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都爱岗敬业,认真钻研,总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这一切都缘于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XXX担任开发区营业部主任以来,一步一个脚印,带领支行营业部的整体业务指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XXX评选中获得“千佳文明服务网点”称号,顺利通过复检;XXX本人连续两年被评为市行先进个人、营销服务劳模岗等荣誉称号。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促使广大员工深刻认识劳模精神内涵,搭建劳模创新平台。

XXX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加强劳模工作创新的有效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新时代劳模涌现。通过搭建劳模工作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浓厚氛围,能够促使广大员工深刻认识劳模精神内涵,为推动支行整体业务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有助于做好“传帮带”,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

专业技术比赛锻造了劳动模范,而劳模创新工作室又推动了专业技术比赛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展。开发区支行将XXX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劳模工作技能方法、经验传授的载体,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帮助新入行员工设计提升职业技能,围绕业务技能提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为青年员工立足岗位练就过硬本领搭建平台,极大调动和发挥了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更多优秀的青年业务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

(三)将劳模工作室与搞好产品营销创新紧密结合,推动整体业务经营发展。工作室成立后通过在全行开展创建活动,激发广大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思考创新、建功立业的热情,发扬“爱岗敬业、凸显特色、强化营销、积极拓展”的劳模创新精神,推动业务经营健康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充分发挥平台作用、青年员工的成长进步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室当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影响力和吸引力不足。劳模创新先进事迹宣传不足,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力受限,导致聚集到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职工数量有限。只有广泛聚拢广大职工,才能使大家在此汲取营养,寻找动力,促使员工将劳模创新工作室当成成长进步的平台、施展才华的舞台。二是需强化激励导向机制,调动创新热情。只有紧密结合支行业务发展实际情况,深入研判业务条线的发展新模式,充分应用借鉴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才能引导广大职工多思考、勤研究,为推动分行各项业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和巨大力量。

四、需上级行解决的政策建议

创新工作总结篇(11)

【正文】

2020年,双创中心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遵照区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部署,秉持“创业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创业者的成功就是我们的骄傲”的工作理念,按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要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加快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将年度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2020年,双创中心的服务范围扩大到8.96平方公里,服务企业增加至上万家,虽然受疫情影响及各项改革调整,但是全体双创人勠力同心,攻坚克难,交出了圆满答卷。双创中心荣获“浙江省2019年度中小微企业培育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宁波市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先进集体。同时,在宁波国家高新区入选部级双创示范基地创建中,双创中心作为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核心平台,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对照目标看成绩,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1.经济指标增速明显

1—11月,双创中心财政总收入累计8426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43406万元(其中双创中心本级财政总收入累计74032万元,同比增长1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37927万元,同比增长10.8%);规上工业总产值24.13亿元,同比增长11.93%;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9.97亿元,同比增长8.76%;限上批零业商品销售额214.91亿元,同比增长6.78%;软件和信息服务业12.78亿,同比增长10.63%。

2.科技工作领跑全区

2020年,双创中心共有101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中首次认定企业83家,完成任务指标的244%;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33家,完成任务指标的194%;新增区级工程(技术)中心92家,完成任务指标的307%;1—11月,企业研发投入6.78亿元,完成任务指标的96.43%;技术交易额8.1亿元,完成任务指标的101%。

3.招商引资扎实推进

截至12月,双创中心实际引资26.0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429.27万美元,国内招商引资17.85亿元,浙商回归7.21亿元,新引进企业604家,新增税收1.84亿元。引进高端科研机构1个(浙江工研院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宁波德数计算机设备有限公司、宁波维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优智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洛尔伊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波易合医药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

4.企业发展成果喜人

浙江瑞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8月28日挂牌上市,成为我区首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首发)的企业。中一检测荣获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电科、坤德岩土、康大美术、伊士通等7家企业荣获市科学进步奖、市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市制造业“亩产英雄500强”企业;通标标准、德塔森特、美象、捷信、麦度等35家企业获评高新区2019年度领军企业、重点骨干企业、优势成长企业、创新示范企业、瞪羚企业、初创示范企业等称号;培育“小升规”企业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培育企业5家。

同时,凌云产业园获批2020年度市三星级小微企业园,甬港现代获评为2020年度浙江省数字化示范小微企业园、2020年度市三星级小微企业园、2019年度宁波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绩效评价A类,民和产业园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

二、明确重点求突破,创新创业迈出新步伐

1.“严”字为首,齐心协力打赢防疫复工战役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双创中心凝心聚力、合力攻坚,成立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防疫方案,采用“区块+平台”模式做好辖区内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政策帮扶兑现等工作。成立5个“清楼”小组,对双创园35个楼宇的277家规上企业、1729家规下企业进行深入摸排,全面掌握员工疫情信息。10天时间帮助双创园实际办公企业1341家实现复工复产,规上企业复工率100%。全年办理帮扶专项政策企业1221家,共拨付金额736.64万元,惠及3577人(家庭)/企业。同时,根据高新区小微纾困专班部署,做好双创园小微企业纾困补助核查告知工作,完成市监分局分派的1233家企业的核对划分。

2.“稳”字为重,有条不紊抓好区域改革工作

根据三方联动机制和区域企业服务办法等文件要求,双创中心主动对接新管局、投促中心、梅墟街道等部门(单位),顺利完成了过渡期限工作交接,推进落实了企业划分范围、平台归属管理、区属企业移交、财源系统企业划分、党建人才等工作,确保经济统计、政策申报、项目管理、日常联系等工作实行无缝对接;通过实地走访、片区排摸等方式,了解掌握新划入企业经营情况和存在的困难,为提高服务企业质量打牢坚实基础。

3.“干”字为先,危中寻机提升招商引智质量

(1)重大项目积极跟进。围绕GDP发展的支撑性指标和高新区的四大支柱产业,重点引进能够增强补链、效益突出的优势企业,为双创中心的跨越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一是中国自然人群生物样本库东部中心项目。该项目将建设具有千万份样本存储与信息管理能力的标准化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二是连连精密陶瓷项目。该项目为爱科新材料母公司,拟在高新区成立公司总部,作为未来上市主体。公司主要产品为高纯超微细氧化铝,计划3年实现2亿元营收。三是护眼无缝LED微距背投一体机和无缝激光箱体大屏项目。该项目产品拥有多项技术和专利,是业内领先的投影显示技术和产品提供商。

(2)人才工作成果丰硕。一是超额完成人才计划申报工作。入选市“3315”系列计划12个,其中创业团队3个、创业个人1个、“3315”资本引才5个、“泛3315”创业团队2个、创业个人1个;组织申报高新精英计划91个,入选36个;新入选国千、国万各1人,省千2人,引进国千创业项目4个、创新项目2个、国万项目2个。二是做好人才企业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助创专员、人才联络员制度,通过走访调研、举办行业研讨、技术论坛、创业培训、银企对接等活动服务人才企业,解决80家企业人才公寓难题,与中国银行联合举办“海创贷”产品推介活动,开展人才优质企业异地路演活动。2020年,聚嘉新材料获得融资到位1.70亿元,天擎航天获中车产业基金及上海军民产业基金各5000万元投资;已落户第五届高新精英计划25家、3315计划11家,共拨付28家高新精英计划企业3350万元,拨付3家3315计划企业675万元。

(3)两大赛事圆满完成。中国?宁波第七届全球新材料行业大赛采用“线上+线下”办赛双模式,自4月23日启动以来,完成三场远程视频选拔赛、西安和深圳两场现场选拔赛,来自海内外200余个优质项目报名,40余个项目晋级半决赛,并于9月25日举行总决赛。最终,“电子封装基板及封装关键材料”和“基于全智能行业应用的云桌面生态”两个项目获得特等奖。2020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暨天使中国科技创新大赛成功举办5场城市赛,总决赛于9月11日举行,共有10个项目获奖,其中工业无人机全自动飞行系统项目荣获一等奖。

4.“实”字为要,多措并举提高企业服务质量

(1)当好“政策宣讲员”。主动向企业宣传疫情补助、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政策,协助企业及时申请、快速兑现。及时修订《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和研发机构实行房租基准价的实施办法》《企业政策兑现管理办法(试行)》等6个政策文件,出台科创公司、民和文化产业园绩效考核办法,积极推广“甬创荟”公众号,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升政策知晓率。推荐747家企业申报区级优质创新创业项目、科技服务业、文化企业、软件企业等认定;604家企业申请创新型企业树强扶优专项资金、科技服务业政策兑现补助、优质创新创业项目房租补助、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补助、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认定补助等。2020年,双创中心共组织1300多家次企业参与各级项目申报,申请补助金额8000余万元。

(2)当好“涉企联络员”。根据区域调整,做好企业属地划分及确认等工作,完成民和文化产业园企业数量及政策梳理备忘工作,与梅墟街道、新明街道、软件园对接企业移交工作,办理华为沃土工场、浙江工研院、西工大宁波研究院等单位资金申请和拨付工作,定期跟踪核对财政收入,顺利完成2019年度体制结算工作,及时整理政策到期企业并提出延续政策建议,完成企业考核政策兑现工作。2020年受理审核兑现33批企业扶持资金,惠及237家企业计38684万元。

(3)当好“助企服务员”。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分类建立企业QQ群、组织申请企业码等方式,分区域分行业全面摸清企业实情,全年联系走访企业300多家次,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及存在困难。召开双创中心2020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举办新划入企业见面会,分层分批组织企业参加市级、区级、中心培训和活动共20余场次。配合做好企业用地和住房申请,基本落实德塔森特、法里奥、民和等5家企业购地事宜,多批次组织近百家企业进行网络安全整改,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困难。

5.“新”字为引,优化布局助力平台快速发展

(1)研究院平台展现新气象。新材料联合研究院五个平台集聚团队20个,科研人员211人,承担科研项目16项,全年为全市760余家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出具检测报告数2800余份。贵驷地块建设稳步推进,土建方面结顶,结构层、构架层完成中;西工大宁波研究院8月27日正式开园投用,已获批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目前签订科研合同4200万元,引进宁波维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优质创新创业企业,服务企业47家,服务合同金额1217万元;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理事会完成换届,创新材料成果数字展示馆完成初步搭建。

(2)孵化平台呈现新进展。一是加强孵化器管理。积极跟进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实施细则制订工作,完成2019年度孵化器企业认定工作,共有174家企业通过认定;完成2019年度孵化器绩效考核,共拨付资金5764.11万元;完成2020年度孵化器的主要工作目标分解、发文工作。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9年度考核评价中,甬港现代获得优秀(A类),创业园、浙大科技园获得良好(B类)。二是深化众创空间服务。组织开展第五届创业季活动,举办论坛沙龙、项目路演等活动41场,宁波众创空间及其入驻众创平台全年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03场次,总参与人数2000余人,进一步营造了创新创业氛围。宁波众创空间、宁波中科院创客空间、宁波新材料众创空间3家众创空间获浙江省科技厅2019年度优秀众创空间称号,厘米空间荣获2020年度省优秀众创空间。

(3)特色平台突显新成效。一是华为云宁波沃土工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2020年,华为云宁波沃土工场共签约服务宁波企业139家,签约服务项目160项,合同总金额2418万元;提供专家咨询、技术支持等免费服务企业21家,举办2020年华为开发者大赛IoT全球复赛(宁波赛区)创新创业赛事;召开华为云宁波沃土工场第一个合同年考核会议,并通过综合考核。二是做好检验检测集聚区和双创示范基地工作。调整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宁波园区专班成员,做好集聚区验收的视频拍摄和相关材料准备工作;助力高新区荣获2020年度部级双创示范基地。

6.“合”字为力,内外联动发挥综合管理职能

(1)内部管理规范有序。修订出台双创中心《内部规章制度》《财务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及报销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5个办法,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效率。落实办文办会工作,共收文1631件,发文85件,办理督查督办301件,反馈市、区征求意见等工作资料1123件,起草上报管委会上会材料、请示件、领导讲话稿等综合性材料40余件。同时,配合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和安可替代等相关工作,提高OA、浙政钉系统的使用率。全年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甬创荟”信息366条次,区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信息80条,《科技新城报》发表47篇,《高新视窗》报道5次,双创中心六争攻坚先进事迹被宁波电视台报道;完成双创中心宣传册、宣传单页的设计印制工作。接待各地党政代表团、海外高层次人才访问团、科技工作调研组等55批次500余人。

(2)党建引领深入有效。一是持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充分运用好“周二夜学”“学习强国”“甬习云课堂”等平台,加强理论学习。全年共举办12次理论中心组学习,4次交流研讨,开展周二夜学27次,开办“众创先锋讲堂”,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赴湖州党校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举行党的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会,不断加强全体党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二是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目前,园区共有基层党支部104家,党员1515名。新增基层党支部8家,撤销10家,完成26家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新发展党员16名,预备转正24名。完成园区基层党支部动态星级评定,共评定五星和四星级党组织42家,同时做好党建亮显工程,为30家基层党组织制作、更新完善党建园地和党员先锋岗桌牌,组织园区基层党务工作者参加区党务工作者技能培训和技能比武。三是抓严抓实党风廉政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廉政学习,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发放廉政文化书籍,观看《红色通缉》《国家监察》等廉政电教片3次,组织召开“众创廉盟”成立大会和举办高新区众创廉盟展示中心——亲清馆开馆仪式,15家“众创廉盟”理事单位签署了《“众创廉盟”公约》,召开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工作会议4次。四是组织开展党建品牌活动。召开七一表彰大会,组织党员赴台州临海、慈溪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委书记进企业上党课活动、举办微型党课比赛,组织开展“文明进社区,志愿我先行”志愿服务活动,交通执勤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六一助学、慈善一日捐、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