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课程分享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2:56

课程分享总结

课程分享总结篇(1)

1.做好微课的开发

微课虽微,五脏俱全,经典培训书籍《交互式培训》中提出了相关理念,可以参考。

(1)课程设计要符合4个好的培训要素。

首先,课程与学员的关联度非常高,他们会觉得需求被满足了。如学员反馈:这个课程能满足我的需要,我能接触到很多实用的案例,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也可以实践学到的内容。

其次,学员的参与和讲师的互动很有意义。如学员反馈:此课程参与性很强,课程很有互动性,有很多双向的交流。

第三,整个课程的结构很清晰。如学员反馈:培训师的讲授清晰简练,使用的学习材料清晰实用。

第四,授课方式可以足够吸引学员参与。如学员反馈:我的表现能得到反馈,我觉得受到了尊重,学习气氛轻松幽默等。

如果我们把刚才的四个特点做一个总结,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点:一是关注学员,或者说以学员为中心;二是课程的结构需要足够清晰。

(2)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的学习关键原则”。 成人教育领导人物马尔科姆・诺斯尔斯提出四个关键原则:自愿,经验,自主,行动。

2.做好微课分享前的准备工作

(1)与群主充分沟通,明确分享的题目,然后将课程结构和PPT发给其过目,让其提供意见,不断修订。确定好PPT后,将PPT导出成图片格式。

(2)找1-2名学委帮忙。在网络上,师生之间无法面对面交流,对于讲师而言,没人陪伴是很孤独的。学员的支持是讲师分享时的动力,找几个学员帮助讲师在分享前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一是暖场。如个人介绍,分享的海报宣传图片;用文字形式简介内容并重申直播课堂注意事项,如直播过程中学员禁言;必要时让学委帮忙写一份暖场词;

二是让其编写好“搜索词”,如“李海峰你学不会”;

三是分享前进行语音测试,确认网络是否异常;

四是让其帮忙做一些简单的互动,确保学员到位或增强参与感,可以巧妙点名,如“小美在哪里?给大家献个吻呗”、“小C来了吗?给大家送朵玫瑰花吧”或者预告结束可以抢红包。

五是建立异常提醒机制:提前和分享嘉宾确定好异常处理方式;如时间节奏较快或较慢、网络异常时如何处理。

(3)准备好很必要的工具,一台电脑和一个音质较好的耳麦配合使用。

分享中的正确展示

微信群分享缺少面对面的交流感,开始分享时,如果有条件的话,老师可以先录制一小段真人视频,发在群里和大家问好、自我介绍并引出分享主题(此部分也可由学委帮忙完成)。

微信直播的语速不宜太快。比正常语速慢20%,学员比较容易听清楚。

语音、图文结合较佳。PPT图片使用微信PC客户端贴图,注意贴图和语音的协同性(点击看大图和听语音是不能同时进行的)。另外,如果学委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文字跟进方式:建议跟进时严格按照分享者的大纲标明章节序号。

PPT讲义的内容宜精、字数宜少、字号宜大,并且多用图片、图表等视觉化手段,使学员一目了然。

微信语音每条只有1分钟,碎片感强。每条语音的结尾必须是完整一句话,建议使用过渡句铺垫下一条语音,增强流畅度。

微信虽然一对多,而且以语音为主,但仍要努力营造一对一、面对面的氛围,说话拉家常用“你”作为代词、穿插一些提问、必要时停顿都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个人觉得,由主持人和分享者采用访谈对话的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

直播分享的时长30分钟左右为宜,超过1个小时的语音分享,很少有人能坚持用心听完。微信直播不宜安排中场休息;另外,要做好n堂秩序的引导与维护。

直播分享的最后应简要回顾内容要点,加深学员印象,并留出10-15分钟用于互动答疑。如参与人数不多,可让学委带头参与互动。针对回答非常及时、很有特点或回答很准确的小伙伴,可以点赞或文字嘉许。

课程分享总结篇(2)

1 引言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也是推进课程改革、落实学校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关系着教学质量和教育质量[1]。然而,当前普通高校的课堂基本沿用“教师讲、学生记”或“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难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慕课为代表的世界名校优秀教学资源在线开放式课程,对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课堂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甚至不是最有效的场所。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越加多样化、便捷化,改变了教师知识垄断者的地位。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如何吸引学生,即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改善课堂生态,将教师简单给予、学生被动接受的关系转化为师生互动的创造性活动,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 分享型课堂概念的提出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知识分享行为成为西方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尽管不同学者对知识分享的定义各有侧重,但都认为知识分享行为是个体通过相互交换知识使知识重现或共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大量对于组织层面的研究表明,员工的个人智能和工作经验通过知识分享可以转化为组织财富,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组织绩效。互联网的出现为让学生从简单的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主体提供了可能。基于组织分享行为影响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理念,本研究将知识分享模式引入课堂教学。正如叶澜教授所述,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交往,教育就是以分享知识为内容的交往活动。分享型课堂教学就是按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往模式开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这种基于分享理念的课堂为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思路,其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课堂教学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属于灌输式教学;分享型课堂则是知识构建的过程,其特点是师生共建,师生地位平等,属于分享式教学。

3 分享型课堂的理论依据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基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辅导者和重要学术顾问,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2]。

3.2 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用数字形式形象地显示了不同学习方式下,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采用向别人讲授知识、相互教、快速使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学生两周后的知识保留率达到90%。该理论通过定量分析,揭示了从简单的照本宣科灌输式学习到多种感官参与的深入体验式学习给学习者带来的学习效率的改变[3]。

3.3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内驱力”迫使大脑皮层激烈地运动,去完善和填补那些缺陷和空白之处,最终建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获得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因此,教师将课堂的时空留白,学生就会在任务驱动下积极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与他人交流分享,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整体都产生收获的愉悦。

4 分享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要点

分享型课堂的影响因素包括分享的资源、分享的意愿与动机、分享的能力、分享的环境。显然,分享资源是前提,分享的意愿与动机是内驱力,分享能力是基础,分享环境是保障。分享型课堂必须围绕这些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教/学互动式分享成果―总结、提升”的流程组织教学。

4.1 把握好课堂知识分享质量

高质量的知识分享主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兴趣。选择分享资源时,要仔细把关分享知识的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准确性、可理解性、完整性、及时性。因此,分享资源要由教师来选取。根据大学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教师经过慎重思考后组织的分享主题通常具有系统性和组织性,能够激发学生从不同视角研究和探索主题内容。分享型课堂的基础是对话,这种对话的引发始于特定的情境和主题,需要学生在对话开始前充分准备、认真思考。教师要提出具有多重研究探索视角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将主题分解成几个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从不同视角探讨主题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启发思维,增强自我效能感,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

4.2 增强学生分享的动机与意愿

储存和囤积知识是人类的天性,不参与分享会增强个体的知识储存动机。在分享过程中,总有学生存在侥幸心理,用沉默、旁观代替分享。因此,要让人人参与分享,必须建立分享规则,减少学生的分享惰性。这种规则必须是具体而明确的。首先,从观念上改变学生对知识分享的态度,上述的三种理论均表明,学习分享是最有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互动分享的过程会加速知识的内化,建构更为完善的知识框架。要让学生明白,课堂知识分享不是给予他人恩惠,而是自我学习、自我提炼的过程。其次,要从组织形式上鼓励人人参与知识分享,使人人获益。例如,按照组内交流、组间分享、师生互问的程序展开学习过程,或是在分享的发起者与参与者之间确定发言规则与顺序,轮流发言。当学生明确自己无法旁观时,才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参与分享,从而建立良好的分享环境与氛围。

4.3 构建良好的分享环境

课堂分享过程中,有的学生害怕当众分享,害怕自己分享的主题内容被视为无价值或是错误的。这些顾虑会对知识分享者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主持过程中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分享氛围,及时给予分享者积极的反馈,设立有利于构建良好分享环境的调节机制,比如精神奖励制度,鼓励积极参与分享等有利于构建良好分享环境的行为。用制度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分享行为变为一种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分享环境。此外,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网络分享平台,如微信、QQ等,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分享创造了更宽松的环境。因此,分享型课堂同样可以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设置虚拟场景来开展。

4.4 注重协同精神的培养

协同精神是知识分享主题的基本动机。所谓协同精神就是指内部成员之间以目标和小组绩效为导向,齐心协力完成知识分享的过程。这种协同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协同。在分享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搭便车”现象,要使人人有任务、个个有目标,责任到人,让所有参与人之间互相依赖。此外,还要重视在分享过程中实施协同激励机制,促使学生之间加强协作与沟通,培养团队意识。

5 结论

分享型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利用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发掘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能力,通过互教互学的分享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效率。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势:

5.1 改善课堂生态

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比较,分享式课堂把讲台交给了学生,把课堂的部分时空归还给学生,也把相应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参与分享的学生在讲台上成了老师,师生角色在特定时空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活跃了学习气氛,改善了课堂生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与分享产生新的信息,相互影响,共同成长,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简单给予、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5.2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分享型课堂能在改善课堂生态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分享式课堂的特点之一是任务式管理。通过制定明确的分享规则让学生参与分享,使学生关注问题,带着分享的意识和责任感投入学习。在这种任务式管理模式下,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会自觉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准备好将要与老师、同学分享的内容,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大大加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3 提高教学质量

分享式课堂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按照“提出主题―探索学习问题―分享学习探索成果―总结提升”的方式组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此模式下,学生拥有较多的时间独立思考,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知识、构建知识。这样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

5.4 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大多是照本宣科,学习是一个封闭、静止的吸收系统,注重的是输入,知识是学生自储的,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而分享式课堂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不是教师居高临下地教授、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形态,而是师生之间不断进行分享与交流,既有输入也有输出。师生共建的精彩课堂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任务,而是探寻解决方案的发现之旅。旅程中充满未知,却总有意料之外的收获,这使学生对分享课堂充满期待。分享式课堂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满足感,这种愉快的体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课程分享总结篇(3)

一、高职教育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因为无法接触到一线生产工作,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严重知识脱节。即使有实训、实习等环节,但是由于实训设备的落后或者实习环节评价工作不到位,学生整体水平也无法提高。

2014年,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总理明确提出需要利用校企联合招生培养的方式,推进现代学徒制政策的发展。2015年,根据教育部通知决定,我国学徒制试点工作会议召开,表示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深化校企联合育人能力,全面开展校企联合育人政策。

二、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问题

(一)精品课程建设功利性较强

各个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之初,忽视了课程建设的意义,片面将课程作为自身品牌建设的一部分,过分追求课程评审的通过,对于课程的质量、如何实现共享、如何进行课程评价、课程后期维护需要采取的手段以及后期课程使用情况等都不关心。据调查显示,仅有20%左右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同时还有13.9%的院校从未关注过这些共享课程,更谈不上使用。具体数据如图1

(二)高职院校精品共享课程建设体制不合理

在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前期课程建设中,虽然学校联合企业与科研机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成了课程建设和上线,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使用要求不够明确,对适用对象的研究不够精准等原因,并未针对后期教师维护进行明确规定,维护工作也仅限计算机教师的课程共享次数统计,且课程与校内学生的学习关联性不强,与学生的学分成绩等也没有直接联系。

(三)教育内容和资源不够丰富

从现有精品共享可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课程采用项目化模式进行,但是课程教学依然停留在课堂理论教育阶段,对于课程交互工作不够重视,过分强调学生的自律性,且学生无法通过与教师及时沟通了解自身现有学习水平以及今后学习方向。

(四)资源共享工作无法有效落实

部分高职院校建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仅仅用于校内课程评审和申报,一旦课程申报成功,教育资源后期的推广和维护工作无法落实,很多教师和学生甚至不知道校内开设有精品课程网站。另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得申报者的精品课程仅仅围绕课程简介和相关教学大纲展开,至于具体教育课件、教育习题设计方式等不提供下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依然o法得到落实。

三、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策略

(一)转变课程教育观念,增强课程教育管理

首先,转变课程建设理念。学校领导层需要对课程进行正确认识,明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对于学校教育水平提高、校级之间的资源共享以及社会教育发展的意义。

其次,强化课程维护和管理工作。为增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水平,学校需要成立专门机构,通过搭建课程平台、进行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整合以及教学录像等,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资源的优势。同时需要配套专门维护人员,对课程利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分析,同时进行针对性课程资源共享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教学团队素质,引进企业教育队伍

在团队建设方面,首先需要重视教育人员的学术研究水平考核、教育经验以及基本教学特色。其次,从校企合作角度出发,发挥“双师型”教育队伍的优势,组建校内精英教学队伍的同时,聘任专业的企业教师,或者是校外教育专家,同时加强对教师团队的考核,确保其年龄结构、教龄结构、团队总体能力结构等符合课程展开要求。

(三)整合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资源

在教育内容安排方面,课程建设者需要结合“学习型社会”建设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职业发展规律,从专业能力培养、学生技能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角度出发,进行教育内容的划分并确定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

教育资源的拓展,表现在不同教育环节中网络教育资源以及特色化教育资源等的应用以及教育环节的交互辅助。比如在学生掌握某单元教学任务后,利用人及考核、知识回顾等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同时针对考核情况实时指导等。

(四)强化课程推广,促进课程应用

为提高课程利用率,学校需要重视课程的推广和运营工作。比如通过评价老师网络教学水平、对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学分评定等,在学校范围内促进精品课程的推广工作。另外,可以与社会上的课程推广单位合作,通过教育资源共享等手段展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商业化运作,实现资源共享平台上企业典型工作技术、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结语

基于校企合作的指导,贴近一线生产要求进行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能够帮助学校和社会之间实现信息互通,同时为校企之间展开新型教学项目合作,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课程分享总结篇(4)

(刚察县民族寄宿制初级中学,青海  海北  812399)

   

摘  要:新课改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提升。本文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分别阐述了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培养;学习习惯;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只有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才能够获得持久性、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学校和老师,即学生的引导者来说,为了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和更好的学习效果,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首要前提。不要为了盲目的追求一时的学习效率,而忽略了持久性的持续性发展的习惯战略。

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好习惯的养成是更加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其思想处于懵懂阶段,还不具备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成熟的思考能力,导致他们的学习无法持久高效的进行,此时,为了督促他们的学习,需要有老师的教导,然而,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则需要一个好的习惯来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加高效。数学,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要养成这方面的学习习惯,首先要使得学生有学习的欲求和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开始学习。就习惯的养成而言,以课堂为分界点可以分成三个板块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计划。主要是,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的连贯性的学习惯性上的习惯养成。

一、课前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前的学习最主要的就是预习的部分,如何进行高效的预习,使得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能获得知识和激发上课时的专心程度及持久程度。

数学,尤其是初中课程中比较浅显易懂的数学教学内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得让学生将学习和生活联系到一起。以半知不透的课本教程部分来吸引学生继续学下去。在学生还没有这样的预习习惯和思维时,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可以用课堂的时间来教导学生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在看书的过程中,老师首先不教学,即不上课。相反的而是,在学生看书的时候,适当的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同时,让同学们将自己看书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写下来,以及看不懂或者有疑惑的部分做上标记,上课时进行探讨,解疑。关于课后习题的部分,应当鼓励学生在老师没有讲的情况下先自己进行解答,一方面如果解答正确的话会起到鼓励学生的效果,使其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如果解答错误的话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在上课期间更加认真的专心听讲。

课前预习中通过以上教学方式就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思考、自主解答以及学会联想三个方面的学习思考习惯。

二、上课时的习惯培养

老师作为一个已知者来说,对于课本上的内容有着太过固定或死板的教学意识。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要做一个观察者,观察学生在这样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年龄所思考、所想到的问题。

在上课时,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来教学。将班上同学分组讨论,得出每一组的讨论结果。首先,每个同学将自己所思考、所疑问、所发现的内容写到纸上,小组内部成员进行分享,针对于疑问的部分,小组成员一起解答,针对于发现思考的内容则是抱着分享的态度来进行探究总结,同时,每个小组选出一位报告者将小组所得进行总结,在班上进行分享。在讨论分享是也要制定一定的纪律来进行行为规范。在班上同学分享完毕时,可以采取奖励性提问环节,促使学生们能够专心的听同学的分享。当然,上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当然是由老师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和改进,以及提出鼓励和表扬的部分。

在上课时通过以上教学方式就可以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习惯、与朋友共同分享所得的习惯、学习思维竞争的习惯、认真聆听其他人的表达的习惯以及自身表达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学习习惯。

三、课后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后的学习最重要的无非是针对于学习内容梗概的总结和概括,当然长久性的学习习惯不应该只是教学内容的总结,针对自己自身方面的总结也是比如可少或者说更加重要的。

学习内容的总结方面就在于家庭课外作业的完成方面来进行考核,一方面使其得到实战,在真正的题目中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将本课程的内容学习了解透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习更加清楚自己的学习方向。个人修养方面的总结,因为无法考核,比较抽象的缘故,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适当提醒学生进行思想总结,这方面的总结是一个比较长远性的习惯养成。

在课后这方面的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上的方式培养了学生自我总结和反省的学习习惯。

以上三个连贯性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万能之法,是针对于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大致的方向。通过课前的预习思考,习题提前做,课中的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积极思考并且沟通交流分享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自我思考反省等方式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数学学习习惯,如:自主预习、自主思考、自主解答以及学会联想、团队合作学习的习惯、与朋友共同分享所得的习惯、学习思维竞争的习惯、认真聆听其他人的表达的习惯以及自身表达沟通交流、自我总结和反省等多方面的数学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只有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得学生更加高效持久并且坚定的学习下去。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培根也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得学生一生受益,不仅仅是学习这一个方面的获得,更是人生路上很多未名的重大收获。

参考文献:

课程分享总结篇(5)

进人新世纪以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力提倡和支持,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本文就目前我院高职人文社科教学资源的共享、开发与利用,总结成功经验与教训,查找问题与不足,以便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达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职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一、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就要对整个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而与职业教育教学相配套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媒介,也是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立起相对完备的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并充分加以利用,才能承担起职业教育培养职业人才的最终目标。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是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体现和标志。其中,人文社科课程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开发利用,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全面、综合职业人才的前提和保证。

二、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内容与分类

1.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内容。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人文社科门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充分共享与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在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整合中,努力构建一个立体的、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

共享与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必须做到:把握新时期教学趋势,更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调整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统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比例进行改革;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设置多元化的人文社科课程结构,充分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资源,拓展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充分开发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资源,影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资源;报告会、朗诵赛、演讲赛、表演等专题活动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场所资源。

另外,还有丰富的开放性的可供共享与开发利用的资源,尤其是自然、社会、人文甚至日常生活方面,都蕴藏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文体活动,拓展人文学科学习的多维空间,实现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学习人文知识、积淀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的目的,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2.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类型。(1)丰富的人文社科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如人文社科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0(2)学院、教务处、职教处和本系有关领导对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3)本课题组拥有较为科学的专业研究人员组合。本课题负责人,具有硕士学位,副高级职称,获得过省、市、院级研究成果奖,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学术研究视野和从事科研的经验、能力。参加本项目研究的人员均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践经验、研究水平及相应的科研能力。(4)本课题组的主要参与者均主要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管理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教研实践经验及丰富的教学研究材料资源0(5)具备相应配套的现代化教学和研究设施,相关研究人员都能够熟练运用现有的多媒体、互联网、远程教学等现代化教学研究设施和资源,具有相应的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优势。

3.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针对当前我院高职人文教育,希望通过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围绕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系列工程,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尝试和探索,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试图通过实践(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综合研究法与对比分析法,对人文社科课程教学中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及效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经验,以此找到适合本课程和我院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指导以后的教学实践活动。

首先是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立体”的课程教学理念。对传统人文社科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比例进行调整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设置多元化可供选择的人文社科课程结构,开发利用研究。

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进行共享开发利用研究(教科书、工具书及其他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资源;影视、网络及其他现代媒体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共享开发利用研究等)

第三对报告会、朗诵赛、演讲赛、戏剧(相声、小品)表演等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场所资源的共享开发利用研究。

第四开发利用丰富的开放性的可利用资源,尤其是自然、社会、人文甚至日常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拓展多维度学习空间。充分开发利用教学实习、实践,社会实践、调查等。

课程分享总结篇(6)

一、目的:推陈出新,增强实效

朗读分享式教学是互动式教学的延展和深化。探索朗读分享式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调动学员参与热情,将传统授课方式与现代培训方法的运用紧密结合,使学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现代培训理念和方法,学会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让互动式教学真正做到“有形”,真正做到“互动”。

结合党校党员特点,制订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教学方案是完成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制订朗读分享式教学方案要把握以下重点:一是开展训前需求摸底,了解受训学员年龄层次、岗位分布、工作中的难点以及对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需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主题是朗读分享式教学的“导火线”,也是互动教学的核心,根据受训对象和成人培训规律特点,与专家讨论精心设计主题,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引起受训学员的心理共鸣,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做到“手中有力”;三是在课堂设计上注重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关注学员心理和行为的改变,通过制定的游戏规则,调动学员课堂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做到“引导有方”。

二、实施:全程互动,注重分享

朗读分享式教学主要以老师引导、学员主导的方式开展,老师扮演主持人和催化师的角色,引导学员朗读―学员分享―学员归纳,老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的互动贯穿课堂始终。

课程分享总结篇(7)

关键词 :高职 心理健康 考核设计

高职心理健康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帮助学生深化自我探索,获得自我成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健康人格。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作为借鉴团体咨询形式的团体活动课程,其一般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过程,借助团队的力量,在与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中,增强解决问题和抉择的能力,探索和发现一些可行而有效的途径来处理生活中的一般发展性问题,解决冲突矛盾,评估、澄清个人的价值观,并对此做出相应修正与改善,从而获得自我成长。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考核应该如何设计,怎样通过考核了解和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怎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些问题值得探讨。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考核的设计。

一、考核方式多样化

考核的形式与课程教学的方式密切相关。传统的心理健康课以知识结构内容,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考核形式是试卷考核,要求学生回答定义或原理,也涉及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考核形式比较单一,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活动课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考核方式也多种多样。考核既能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又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思考。

例如,心理健康活动课采用心理剧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从大学生活中取材,将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心理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准备心理剧的过程,就是学生总结并强化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的过程。表演心理剧的过程就是对观看心理剧的同学启发、影响的过程。心理健康活动课还可以采用学生写自我分析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是否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学生是否会运用所学的关于适应、人际交往、情绪等知识,都能得到考核。

二、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考核不仅是学期末的工作,更应该是全学期贯穿始终的教学的一部分。考核应该能够随时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参加课程、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学生在活动中的发言情况,学生的学习心得、课堂笔记、心理情景剧表演、学习总结报告等所体现的对相关困惑、问题的思考、心理成长等,都能反映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都要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考核是从学生第一次走入心理健康课的课堂开始的,一直延续到课程结束。学生参与活动的成绩依据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程度、投入程度进行评定;学生课堂分享成绩依据学生课堂分享的态度与质量评定;学生记活动记录的成绩依据学生活动记录的完成情况评定;学生完成量表的成绩依据学生完整、认真完成心理测试量表的情况评定;学生写活动心得的成绩依据学生完成的活动心得所体现的对相关困惑、问题的思考、心理成长情况评定;学生表演心理情景剧的成绩依据学生完成的情景剧表演情况按小组评定;学习总结报告的成绩依据学生完成的课程总结所体现的对相关困惑、问题的思考、心理成长情况评定。其中,心理剧表演和写总结报告是综合性考核,其他都是过程性考核。从各部分考核所占的比例看,过程性考核占的比例更大。

三、重在考核学生对知识理论的实际应用情况

心理健康活动课不是纯理论课,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主要在感受、体验、分享、相互启发等方面,考核的重点不是学生知道什么,而是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知道的知识理论,为自己的心理成长服务。

高职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使学生融入高职生活,树立现代学习观,觉察自我,意识到人的潜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感恩与宽容,培养爱的能力,培养健康情绪,学会应对压力等。其中,知识目标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情绪控制等方面的心理学概念、理论与方法等。学生掌握概念、理论、方法的情况,主要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和活动分享来体现。比如,学生在学习适应单元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参与到人际适应的活动中,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探讨适应的内涵,分享适应的方法,接着,学生发现自己适应中的问题,并互相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在期末总结报告中学生总结自己对适应与发展的体会。学习知识的目标是会应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考核设计帮助学生将死知识变为活指导,使知识、理论和方法真正为学生提升心理水平所用。

课程分享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197-01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了今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信息化的选课、成绩管理系统等,基本在各高校都得到了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高校中教学和教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平台同样在各高校中得到了创建和使用,但,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仍局限于简单的资源存储功能,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该教学资源网络平台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可以使众多用户通过一个平台(操作界面)网络访问该平台数据库内的各级资源网络,不同级别的用户享有不同的访问权限。高校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在平台中进行教学交流,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了宿舍、家、快餐店、咖啡厅、公园等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在不同高校之间联通的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资源更加丰富,能够接触到其他学校的名师、名课,在某种程度上,集体提高了各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

1 总体架构思路

参考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信息化教学的模式和经验,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具体架构形式要结合国内的教学方法和现状进行以下的设置。

1.1 整合各高校资源,形成多所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联合共享网络

单个高校的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可设置校内局域网接口与教育网接口。教育网接口连接其他高校的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连接的组织结构为网状结构:单个高校与本地区其他高校的连接,单个高校与同类型其他高校的连接等。实现校内交流与校际交流的双重目的。

1.2 单个高校的教学资源分类管理

单个高校的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要具有清晰的区域划分,采用树形结构作为主要结构,同时每个具体条目采用星形放射状结构与相关条目连接。

第一层结构为教师资源区、学生资源区、问题反馈区。教师资源区主要结构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划分,形成“院—系—专业方向—各教师教学与研究方向”这样由上至下的树形结构;星形网络结构作为辅助结构以显示交叉学科们之间的联系。

学生资源区的主要结构同样为树形结构,按照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划分。每门课程为一个基础单元区块,包括课程介绍、课前引导、作业提交、扩展资料等模块。课程介绍模块包括学生想要了解的关于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课程介绍、课程架构、开课时间地点、修学要求、教材与参考书目等等;课前引导模块下列出了下堂课会用到的资料和预习要求,以及到目前为止的个人出席率和平时成绩;作业提交模块包括作业和作业上传两个分支;扩展资料模块的内容分为课程资料和相关资料,后者包括课程的前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纵向结构,以及与课程所在学科形成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的横向结构。

2 具体作用与影响

2.1 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对教师的影响

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给教师之间提供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高校教师由于取消了坐班制度,彼此之间的交流很少,同个专业方向的教师之间的情况好一些,不同院系的教师之间很少能够了解对方专业的教学情况和研究方向。而各高校之间,交流研讨的机会也不多。

当前的高校教育提倡学科交叉,打破学科门类界限,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打开各高校之间原本被迫封闭的大门,使各高校的资源信息相互流通。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其他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研究成果,对于提高高校教师的集体素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2 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中,针对具体课程制定出不同的知识脉络,由浅入深、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思路和方向。大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大学生不像中小学学生那样以班级为单位就可以很好的管理,有很多科系没有专业教室,教师要向全部的学生传递消息是比较困难的。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及时的教学交流。

大学课程介绍模块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内容、知识结构、程度、上课信息,给学生选课提供方向,避免学生选课时候“盲选”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因为课程内容不合适或课程压力过大引起的厌学问题;课前引导模块使学生能够在每节课前做好学习资料准备和预习,让课堂教学效果更顺畅高效;作业提交模块让学生可以在线上传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作业,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相比,更加方便整理归档和查询,从而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和学校在存储空间设备上的投入;扩展资料模块适合学生进行课后的自主学习。

高校教学要紧跟时展的潮流。由于教学课程量有限和高校教学方法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把学习方法和一两本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要深入这门课程,需要在课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常常被学生请求提供具体的学习资料。因为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信息极度膨胀,丰富,这也造成了信息内容的良莠不齐。学生很难从如此之多的网络资源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资料。另一方面,学生对专业内容的了解不深,无法针对自己现有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

这种以单门课程为学习单元、多个学习单元形成学习网络的架构方式,既保证了课程的完整统一,又将各学科有机地联系到一起。学习单元保障了学生的个人学习与群体学习的便利性;学习网络让学生了解目前课程在整个学科乃至整个知识体系内的位置,为学生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供帮助。

2.3 资源网络有利于精简资源库,减少重复性内容

独立的教学资源平台,在整个网络中呈现断开的片状结构,实际上是资源的极大浪费。片状结构的资源信息不具有开放性,往往造成类似资源的重复性构建,且分散的资源无法得到整合、升华。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与大多数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平台不同的是,它具有强大的网状资源结构。资源信息在整个网络中流通,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利用和更新。

《吕氏春秋·尽数》中提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资源,也是一样。只有保持资源的流动性,才能保持资源的生命力。建构合理、运作良好的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可以保证教学资源的先进性、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需要在实际使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进行修改,逐步得到完善,发挥出它在高校教学中的全部作用。

参考文献

课程分享总结篇(9)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课程隶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3年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步入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思路是秉承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遵循课程的教学规律、认知规律,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和教学者需要。力求自然、专业、循序渐进、充满激情,录制图像清晰,视频字幕清晰,声音清楚,并配以详细、完善的各个知识模块和知识点的教学资料素材,使资源共享课所有的素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一个教学团队合理分工,互相配合。

二、电工及工业电子学课程资源共享课的结构设计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课程共享资源体系是由知识模块组成,而知识模块是由若干个知识点组成。合理、清晰地切分知识点对整个资源共享课建设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每个知识模块和知识点要从几个方面来编辑、整理相应的资料。每个知识模块包含十个标签,它们分别是学习目标、学习指南、知识内容、练习、实践、作业、测验、案例、常见问题和知识结构。知识模块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理论目标

1.了解电路的概念和主要物理量;

2.了解电路模型的概念和理想电路元件的特性

图1知识模块架构示意图

每个知识点包含六个标签,分别是内容、练习、测验、案例、资源下载和扩展学习。知识点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一、电路

电路就是电路的通路,它是为了某种需要由某些电工设备或电器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实体。

电路由电源、负载及中间环节三十部分组成的: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设备,而

图2知识点架构示意图

三、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课程资源共享课的建设

(一)知识模块、知识点的切分

电工及工业电子学课程以知识模块和知识点组织课堂录像、课件、练习和作业等全部课程资源。针对本课程的课程体系,合理、科学地切分知识模块和知识点。以选择的一本教材为主,根据教材的章节来划分知识模块和知识点。只有合理的划分,才能保证后续文档的制作都能围绕着同一个知识模块和知识点展开工作,否则,一旦修改知识模块和知识点结构将使得大量的资料编辑工作要重新进行,浪费了很多时间。本课程划分的知识模块和知识点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知识模块和知识点划分示意图

(二)课程录像的制作

课程录像录制前,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把课程特色充分体现出来。根据划分的知识模块和知识点,梳理课程讲义,制作课程教学录像时需要的课程演示文稿(PPT文档)。录像过程中不要总看PPT,一定要熟悉课程内容,表情自然,语速适中;发现讲课时出现错误,最好停下来重新录制,以免后期制作麻烦。全部视频录像完成后,要逐字认真听,注意言论和科学性错误,发现问题填写问题清单进行修改。修改后重新审核,并将PPT错误地方同时修正。

(三)文档资料的编辑

文档资料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包括课程导航、每个知识模块和知识点对应的相应资料和素材。课程导航的架构如图4所示。课程导航的每一部分都要编辑成WORD文档,然后拷贝到资源共享课制作系统中的usercontent目录下即可,按制作系统的要求,每个WORD文档的文件名都要命名为英文文件名。

图4课程导航架构图

每个知识模块和知识点对应的相应资料和素材的编辑与整理工作主要为WORD文档的编辑和整理,如知识模块和知识点中的非试题类标签的内容。团队教师需要针对每个标签的含义,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的积累,整理出反映本课程特点的文档。如案例部分,需要把每个模块和每个知识点的理论和实际的应用相结合,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资源共享课制作系统中制作这部分文档时,必须将WORD文件全部转换为要求的网页格式html文件,然后将其拷贝到对应的目录中即可。

对于练习、作业、测验等部分,首先要收集、整理与各个模块和知识点相对应的试题,这部分要注意试题的深度、覆盖面和重复性,而且要根据试题给出正确答案,解答题要给出简单、清晰的结题步骤,并按照资源共享课制作系统中提供的试题模版,制作每道试题和试题答案,使学生可以在资源共享课平台上实现在线测试。

四、结论及下一步的工作

总之,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位团队教师尽心尽力地耐心建设,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和教学者需要。本课程的资源共享课还需要不断自查和完善,如知识模块和知识点内容还需精益求精,还要增加案例分析和进行拓展资源的建设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教高厅 [2011]8号文.

课程分享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37-01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它的主要面向对象为高等学校师生,因此,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工作将成为最近几年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

针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工作,笔者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结合学校实际谈几点体会,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做好申报课程储备工作

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的关键。2003年起,教育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本校紧紧抓住精品课程建设契机,集中精力,加大投入,建成了一批省部级精品课程以及校级精品课程。在长期的课程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管理规则和办法,保障和促进了各类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自2006年,本校启用了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平台”,该平台在广大教师和学生中使用广泛,效果明显,为省部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创造了便利条件。为更好地开展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本校于2012年启用了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该平台以“课程教学”为核心,支持课程的长期滚动建设以及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共享、支持教学过程跟踪统计,教学过程与评价展示相结合。为教师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在线备课工具和施教环境,加上充分的师生互动功能,极大地拓宽了课程教学空间。

目前,本校网络教学平台课程总数达2000多门次,省部级精品课程20余门,学校各级课程及立项148门。学校对课程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给予了有力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已经在全校范围内建成了教学效果良好的精品课程资源库。在申报工作中,我们主要从授课效果、受众数量、教学团队、课程资源、教师积极性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重点推荐基础好、建设相对成熟的课程择优申报。这些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 申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已有的课程建设成果得不到充分体现或体现不突出

个别申报教师在材料整理方面不得法,掌握的课程建设信息过于零散,不能使课程建设成果很好地展现在申报材料中。针对此类问题,申报教师要善于积累材料,对于课程建设已有的资料要注意沿袭和发展,取其精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提炼。在整理申报材料时,要善于挖掘已有成果,成果亮点要放在突出位置。对于建设成果不能仅做简单罗列,而要对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阐述,保证有针对性。

2.对于课程内容方面的梳理不够

课程资源的质量是关系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效果的关键。课程内容是课程资源的基础,申报教师对于课程建设整体情况、课程内容的梳理不能过于笼统,避免未体现知识点(知识结构)。课程内容要求能涵盖课程相关领域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案例、综合应用等核心内容。既要应充分考虑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针对性等,也要妥善处理传统经典和前沿创新的关系。这就要求申报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整理,教学中实施精讲多练,精心提炼讲课内容,充分准备可供学习的资料。

3.录像效果有待提高

课程讲授录像的制作效果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效果也起到重要影响。录像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录像画面质量和课堂讲授效果两个方面。录像画面清晰度不高,或主讲教师着装不职业,语言组织不精练,表述不流畅等。主讲教师要做到熟悉镜头、熟悉授课内容、注意着装、调整语速、富有感染力、表情自然、手势得体、还原现场授课氛围,保证在自然娴熟的状态下录像。

三 做好沟通工作,保证申报信息的对称与畅通

全国刚刚启动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工作,相关技术要求与申报程序无论对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对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及申报教师来说,都很生疏,为了高质量完成申报工作,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分享总结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49-04

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至2010年,教育部已累计评审出国家精品课程3 892门,建设成效非常显著。精品课程建设对推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可归结为:(1)引导各高校关注教学质量,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结果,注重从规模到内涵的发展。(2)强制性地让高校加强课程建设及课程资源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与资源共享。(3)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教师投入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4)使教师和学生受益,部分实现了资源共享。但不可否认也存在各种问题,除大家公认的学科分布、知识产权外,还存在以下问题:(1)重建设、轻共享。各个院校对精品课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除本校外,其他学校使用少,共享率低。(2)重评审、轻更新。各个院校关注课程评审,关注评审指标,但评审过后,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更新率低,对网站维护不够。(3)互动性差。不能充分利用网络使教师与学生或使用者互动。(4)定位不准。许多精品课程建设是为评上国家精品课程,关注的是评审条件,不是更好、更方便学生的使用。(5)视频较少,不能很好地为学习者服务。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于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 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5 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由此可见,精品开放课程不仅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继承与发展、转型与升级。

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认识及建设策略

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2012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又颁布了《关于开展2012年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推荐范围、推荐条件、建设要求等等。

根据上述文件和《2012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一轮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处理好与原课程的衔接,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在原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转型和升级。

(一)转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前提

根据文件精神,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目的非常明确,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通过共享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与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目的有显著的区别。因此,从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必须从建设目的、服务面向、建设思路、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其中,最重要的转型是服务面向的转型,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求服务对象从服务于教师向服务于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转型。

从单纯的面向教师转型为面向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不善于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服务面向的转变,实质上要求教师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

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自主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衔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础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5 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这就明确要求新的国家精品资源课程应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两者之间应该在团队、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有良好的衔接。

1.团队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是在“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求下组建的,并且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的课程建设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新的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团队应该在原团队的基础上,增加行业企业的人员和教育技术骨干,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2.课程内容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新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在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领域的发展,进行补充、完善和提高。

3.课程资源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一般包括了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学习指导、习题库、典型案例库、素材库等内容。这些也是新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本资源要求,应通过规范化、格式化整理,加工整合到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中,避免资源浪费。

(三)升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核心

服务面向的转变要求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资源、课程传播与开发技术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和目标。

1.课程目标的转变升级核心是在注重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即要关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还必须将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自主学习的方法、技能等融入课程目标。

2.对高职高专课程内容的选择(升级)应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设计重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开发应强调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而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职业岗位技术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转变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式,强化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意识和方法。

4.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分为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课程的基本资源要求系统完整,能反映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反映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的教学风采。课程的拓展资源要求有一定的社会覆盖面,涵盖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岗位技能培训、新技术普及、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课程资源应丰富多样,以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将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提高课程学习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行有效学习,使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彰显,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装饰设计”申报国家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践

我院的“建筑装饰设计”课程2007年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当时的课程内容和结构仍是理论+集中实训的模式。在总结多年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果的基础上,2012年申报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对原课程的转型、衔接和升级,其课程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建设团队体现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新团队是在原团队的基础上,增加企业技术人员和教育技术骨干组建的。团队负责人有丰富的教

学经验和课程建设经验,主持过多项校企合作专业技术服务项目,团队成员也有多人多次参与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且成效明显。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了课程建设,并承担了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

(二)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更加准确、清晰

“建筑装饰设计”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课程以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对家居、办公、餐饮、商业、酒店等不同类型建筑空间的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必备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装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建筑装饰设计创作、表现和沟通表达能力及从事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质的形成。

(三)课程开发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和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

课程开发设计总的思路: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知识、能力、素质分析——课程内容解构与重构——项目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评价设计。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行业企业调研为前提,校企共同对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共同确定本专业学生所需的课程知识体系、职业技能和素质目标,重构课程内容。

2.以任务布置——现场采寸——采寸图绘制——方案与提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提案审核——施工图审核——综合评价的实际设计过程为导向,设计工作项目和学习情境,并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建筑装饰设计的基础阶段、初步阶段、提高阶段、综合阶段,按照教学周安排课程项目,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序化。

3.“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主要是建筑装饰设计基本能力,其实质是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建筑装饰设计基本问题的能力,即要能掌握建筑装饰与空间、材料、造型、尺度、艺术等方面的关系问题。经过大量行业企业调研,装饰设计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更需要大量工程项目的实践。因此,应围绕建筑装饰设计的基本问题,对原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理论课+集中实训的旧的课程模式,引入典型的工程项目实践,将理论知识融入每个项目中。同时,在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项目过程系统化原则的基础上,突出项目主题(重点能力培养目标和主要侧重的内容)。全部课程内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形式融入项目中,形成以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装饰设计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四)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我院现有的工作室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对内结合课程开展项目教学,对外承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的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融课程、教室(工作室)、生产实践为一体,变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使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五)校企合作开发建设课程资源

在原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联合有关企业开发课程资源。

1.联合上海松下盛一国际企业,引入松下系统先进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场采寸标准、采寸图绘制标准、方案与提案设计标准、施工图设计标准、提案审核标准及施工图审核标准,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

2.引入企业全套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开发,完善工程案例的任务书、投标书、虚拟演示动画、方案图、施工图、施工过程图像、竣工实景等内容,作为学生研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开设校园威客,承接并满足周边区域企业、个人等公众的服务需求;设置项目源信息、项目承揽、项目指导、项目提交等对外承接真实工作任务的通道;打通课程与社会需求的资源沟通渠道。

4.开设课程论坛,加强师生互动。论坛有作业区、共享区、交流区、精彩转贴等,以此加强师生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资源共享。

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十二五”规划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的重

要内容,直接引领课程建设的方向。通过“建筑装饰设计”申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应采取“衔接、转型、升级”的建设策略,既要处理好与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衔接,又要对其进行转型和升级。同时课程建设一定要体现高职课程的特色,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突出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

参考文献:

[1]吴宁,冯博琴.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2(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