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课程体系的优势大全11篇

时间:2024-03-26 17:20:54

课程体系的优势

课程体系的优势篇(1)

竞争优势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所提出的,主要用于商业,其主要思想就是利用多种多样的资源以及其他的商业工具去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后来逐步演变到各个领域中,即通过相较于竞争对手拥有的优势资源、先进的运作模式、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获得在此领域的竞争力。

1.2 竞争优势的主要内容

1.2.1竞争优势是独特的,是构成组织或机构竞争力的一部分,只有该方面超越对手很多的时候才有优势,否则不可能形成很大竞争力。

1.2.2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而竞争优势只是某些方面的独特表现。拥有一个方面可能整体的竞争力也不是很强,没有竞争优势,整体的竞争力也可能很强。

1.2.3竞争优势在竞争中是能够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的。

1.2.4竞争优势是不是随意就可拥有的,需要在长期的竞争环境中修炼而来。

1.2.5竞争优势不可能长期地维持这种平衡,只是暂时的优势,可以通过打破市场均衡来破坏竞争对手的优势。

2、 远程教育师资建设的竞争优势

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合体构成了远程教育的竞争力,在发展和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一种强势状态。

2.1 教学模式优势

远程教育是教师―网络平台―学习者交互的教学模式,是网络技术、教育教学平台、数据库、云存储等在教育中的应用,拓展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传统教学教师――学生单项路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传统的远程教育教师―网上资源―学习者简单互动模式带来了根本的变化。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可以实现网络平台上的全方位、能动性、实时交互功能。而远程教育教师队伍一直在该教学模式下开展教学活动,相较普通高校的教师的面授教学,教学模式更适应远程教育的发展。

2.2 教育教学技术和资源应用优势

远程教育师资在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上,因为要为多种形式学习搭建平台,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在教学技术和资源应用上的优势明显:一是接触的各种教育教学技术比较多,能够掌握和采用最新的教育教学手段,例如,通过移动传输网,实施微课资源的建设;通过慕课系统和团队合作开发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利用云教室,实施课堂教学实时、多点、多区域传播。二是在课程资源建设上能够掌握和使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例如通过录课系统,可以将课件、录像等分屏展示给学生。

2.3 师资队伍优势

2.3.1远程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成人,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面授”。因此,师资队伍主要形式是:“专兼结合、动态开放”、“专职主导,兼职主体”的态势。支持服务的模式下,接触学生和获取学生的信息开展教学,教师的学生支持服务意识要强于普通高校的教师,尤其是信息素养和网络教学能力要优于普通高校的教师。

2.3.2教师的岗位认同方面,远程教育对于教师的信息处理和更具客观指标的考核,能够更好做到专兼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兼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展加强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尤其是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对教师工作的绩效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为考评提供依据。此外,由于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的形式,教师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还有学校教学管理、教学辅导等,其能够参与到整体的建设。因此,在公平、公正的考核体系下,教师的岗位认同较普通高校教师强。

2.3.3协同教学,远程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移动终端(微课)学习、虚拟课堂等进行教学;或由教师运用云教室在网上进行实时教学,通过该系统,只需该专业有一位知识面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生动的优秀教师授课,学员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听他的课,从而节约和充分利用师资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此外,远程教育可使著名学者的讲课不再受所在高校、地区或者国家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同时也可以解决地域差距导致师资标准的不均衡问题。

2.4 教学评估方面的优势

教学评估上,评价及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是件困难的事情,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远程教育过程中,学习方面的讨论和交流都可以在网上持续不断的进行,教师开展的所有教学活动(资源、虚拟小组的组织、教学整体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信息、阅览的资源、参与的谈论、形成型考核),都有系统记录,通过网络上的学习平台进行处理,可使学生及时得到有关自己学习过程的反馈及有针对性的诊断,使得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问题,可以开展实时的答疑。

3 、保持和增强远程教育师资竞争力的建设思路

虽然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但是随着普通高校在教育教学技术上的学习和资源的开展,远程教育师资队伍的优势逐步被平衡,因此,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根据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和远程教育师资队伍的特点,提出“针式突破”的建设思路。

3.1 针式突破理论的基本思路

按照针的构造和突破能力构建的一种以点带面的突破,即通过最具竞争优势的点带动整体的突破。依照此理论构建的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为“网络融通”为针尖,带动“网络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式”、“科学研究创新”等面的突破,实现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竞争力的提升和重塑。

3.2 网络融通

实现网络融通,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3.2.1通过多链路多网在负载均衡、安全管理、资源共享等的融通提升远程网络的运行管理水平,实现网络更新和知识传输上的优势。

3.2.2建设互联网、移动通讯网、数字高清互动高清电视网、卫星传输网、广播传输网等的网络融通建设而成的远程在线教育网络系统。

3.2.3国家开放大学提出的“六网融通”(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服务、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学管理)的教学模式和基于全网络环境的移动学习模式。

3.2.4大容量、高性能并具的多种远程接入模式系统,以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核心的智慧教育模式,通过基于云技术的教育服务云,建设存储的虚拟化,网络信息与各点应用系统的深度融合。

3.3 教学方式的创新

3.3.1教学团队建设,就是要在教学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聘请大批教授、学者教学名师、行业专家参加远程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学术支撑。根据教学发展需要,聘请大批高校教师和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专家担任课程辅导教师,主持基于网络的导学、助学活动,建立开放大学师资联盟,实行师资互用、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创新教师共享机制,凝聚远程教育人才资源。在实现全社会关注和行业专家的认同基础上,随着自身师资队伍能力建设的加强,尤其是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从“借船出海”,最终实现“造船出海”。

3.3.2网络教学团队构建,通过网络融通平台和教学协同,构建网络教学团队,远程教育各平台、点上、系统外的优秀专家、学者都可以加入到整体的教学过程中,由远程教育专职教师进行管理,以优势学科、特色专业、重点课程为基础,遴选学科、专业、课程带头人,组建系统化、动态化、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团队,以精通远程教学设计、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组织及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协调,发挥远程教育体系师资队伍的整体性作用。

3.4 科学研究创新

国家开放大学提出的科研创新包括信息化科研、协同科研、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相关平台、工具等,结合远程教育的科研特点,科研方式的创新主要思路为“四创”,即包括:创新科研合作模式;创新科研手段和工具;创新科学研究角度;创造科研平台课题。

3.4.1 创新科研合作模式――协同科研

由于历史的积淀,远程教育教师相较于普通高校对教育教学工作比较关注,而科研工作方面做得显然少了一些,因此在科研过程中,难以形成系统的研究模式。再者,远程教育教师在各点的师资配备数量上,相比普通高校也比较少,因此,开展科研课题申报,科研团队建设上都略显能力不足。从更好的发展远程教育科研的角度上看,再单独建设一支专业队伍,可能性极小。协同科研可以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协同科研,相应增加开展科研的人员,提升整体的数量;其次,通过协同科研,可以将不同性别、年龄、专业的专家、学者联合起来,发挥整体的合力优势,实现很多较难由单个点完成的课题;再者,通过协同科研,逐步形成一个专业研究远程教育的大团队,以便实现远程教育的“高精专”研究。

3.4.2 创新科研工具和手段

通过远程教育的网络融通优势,可以实现在科研工作和手段方面的创新,如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提供很多专业的数据分处理分析工具,如采用云存储功能,提供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虚拟技术,可以对一些模型进行构建,此外,通过提供共享的信息处理工具,如统计软件Eview、SPSS、STATA、SAS等,图形处理软件.S-Spline,通过科研工具和手段的创新,可以提升整体的科研质量。

3.4.3 创新科学研究角度

近几年,随着远程教育教师在研究上的滞后,反而普通高校在远程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远程教育教师为了职称更多的注重专业研究,忽视了其优势研究方向。因此,要保持远程教育研究上的优势,就需要在科学研究角度上进行创新,加强在本领域的研究力度:远程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微课、慕课课程录制的脚本设计;远程教育网络融通等。如现在国家开发大学研究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改革》、《在线学习平台课程体验指标》等几个课题已经注意该方面的转变,此外,通过研究角度的转变,其成果的转化能力也强,如《在线学习平台课程体验评价系统》是由《在线学习平台课程体验指标》成果转换而来。其阶段性成果可以用于完善国开课程平台用户体验,为课程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3.4.4 创新科研平台

课程体系的优势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how to teach freshman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course

zhou jiehui

(department of chinese, yunnan pu 'er college, pu'er, yunnan 665000)

abstract "situation and policy" course of guid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teachingobject, freshman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end to show strong interest, deepen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curriculum refor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students. in this paper, the course"situation and polic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aching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in the curriculum, discusses on thefreshman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teaching strategy, aims to illustrate theimportance of the course "situation and policy"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reshman "situation and policy" course.

key words freshman; "situation and policy"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

1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现状

1.1 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课程体系有待优化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目前而言,由于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认识的不足,教学体系建设仍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无论教学大纲还是理论体系都有待规范。有的学校不把形势与政策课排入学校教学计划;有的不按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进行教学,随意缩减教学课,随意调整教学安排,都给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理顺课程体系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迫切要求。

1.2 教学方法严重滞后

教学方法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发展。长期以来,在教学方法上,形势与政策教学一味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单一,生硬灌输相关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此种教学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大一新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积极性,非常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1.3 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也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陷入困境。从师资力量方面来看,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的任课教师不固定,也对实现课程目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前任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兼职教师较多,专职教师较少,师资队伍不稳定,专业知识欠佳,教学能力整体相对薄弱。加之形势与政策课涉及的领域较宽、跨度较大、涵盖面较广,教师驾驭能力不足,难以做到深入浅出。

2 上好大一新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策略

2.1 优化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

优化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是上好大一新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关键。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制定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匹配的课程目标,完善理论体系和教学大纲工作的研究,如可确立打造立体教材体系的方针,即教材宜采取“活页式”的形式,基本理论部分集中在前,做指导思想,属固定部分,要经常检查,时事部分要及时编写,及时变动,再辅以相关报刊、音像等资料,争取形成一整套广大学生不仅喜闻乐见,而且广泛参与的立体式、系列化教材体系。

2.2 更新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

更新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对于上好大一新生的形势与政策课也至关重要。为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从大一新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采取多种教学策略,用学生熟悉易懂的事例、科学史和研究背景等,

引出相关理论和实际应用,通过更新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整合形势与政策师资力量

整合形势与政策师资力量也是上好大一新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环节。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提高对大一新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说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专业知识,使教师不断开阔眼界,丰富教学素材,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3 结语

总之,上好大一新生的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项综合的教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大一新生的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应优化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更新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整合形势与政策师资力量,不断探索上好大一新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谈超群,李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教书育人,2012(6).

[2] 殷明明,赵海月,许鸣.理工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课程体系的优势篇(3)

高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能否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不仅关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对毕业生以后的职业规划至关重要,因此,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技能组合体系,其系统结构的形成不仅要使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建立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要在分析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定依据、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与相应科技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功能最优、体系先进、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近年来,由于保险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保险市场越来越大,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许多医学院校也纷纷增设保险专业。全国大约有二十多所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与保险有关的专业,大多为医疗保险或公共事业管理下的医保方向或保险专业。我院――江西中医学院于2002年开办保险学专业,现已有学生毕业,但由于许多医学院校缺乏保险方面的专门人才和办学经验,加之保险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因此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没能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优势,有进行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本文仅就优化医学院校保险学专业课程方面做些探讨。

一、优化医学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

(一)要突出特色,充分利用医学院校医药学技术的资源优势

保险专业出现在医学院校有其客观必然性,医学类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利用其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实验条件、实习医院等为商业寿险公司和健康保险公司培养人才。寿险公司和健康保险公司核保理赔业务中实际使用的知识大致是:保险专业知识占20%左右,医学知识占80%左右。在核保的审查过程和理赔的取证过程的前期和中期大部分是医学知识在起作用,在决定保与不保、赔与不赔、怎么保和怎么赔时保险知识才显山露水。另外,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教育比较适合全日制,靠业余自学一般无法完成。医学院校保险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几年在校时间打下扎实的医学理论和实验知识,而这些知识要想在工作以后通过自学补回来是很困难的;相反,保险知识通过自学就很容易获得,而且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因此,开设保险专业的医学院校在优化课程体系时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医学、药学的资源优势。

(二)课程体系的优化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在保险业的发展、转型过程中,人才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具有保险专业知识,并在其他领域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保险公司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因此当前的保险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课程设置应根据专业特点,在保证公共课、保险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医药学、法学、经济学、投资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内容,实行医、文、理、法、管理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交叉,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的保险人才。

(三)优化课程体系要注重提高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能力

学生毕业进入保险公司工作后,还要面临一系列的相关职业方面的考试诸如寿险理财规划师、寿险管理师、员工福利规划师等。因此,大学期间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学生毕业以后的职业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二、优化医学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想

和其他财经类或综合性院校相比,医学院校开设保险专业有自己的劣势。要想培养的学生能为社会所需、所用、有竞争力,首要的是定位必须准确,只有定位准确了,才能找到市场的切入点。因此,医学院校办保险应定位于为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商业寿险公司和健康保险公司等培养人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体现自身的特色。在优化课程体系过程中,本课题组曾与多家当地的寿险公司、医疗单位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和分析学生反馈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优化医学院校保险课程的构想,于此抛砖引玉,探求解决之道。医学院校培养保险人才应遵循素质教育为先、专业教育为主、能力培养为重的模式,具体课程分为以下三大板块:

(一)特色教育板块

在医药学特色板块进行课程设置时,要认识到医药学知识对该专业的重要性,而且医药学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所以在安排上应遵循医药学知识系统性的特点,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缩短相应课时后开设中医学基础概论、中医临床概论、药学、西医基础概论、西医内科、西医外科、西医妇科、西医儿科、流行病学等。为了让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在医学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应安排该专业的临床实习。

(二)专业教育板块

在专业教育板块方面,应开设保险学原理、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社会保险、保险法学、卫生法学、保险英语、医疗保险、保险资金运用、经济学、金融学、保险营销等课程,这些课程需要授课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可聘请校外专业对口单位的专家学者来为学生授课;同时,强化毕业实习的效果,不走过场。保险专业(非精算专业)还应开设利息理论、精算数学等,培养学生用数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等学科知识和原理去解决商业保险中需要精确计算的问题。

(三)后续职业发展板块

针对以后职业发展中面临的“中国寿险管理师”、“中国寿险理财规划师”、“中国员工福利规划师”的考试需要,该板快应开设寿险公司经营与管理、会计学、财务学、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团体保险、年金保险、寿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等必修或选修的课程。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险业的进一步开放,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业急需这种既通晓医学,又深谙保险业的复合型人才。而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应该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输送急需的、合格的人才。医学院校开设保险专业在中国是一个新的尝试,课程体系设置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本专业的培养方案随着中国社会医疗保险体制和商业医疗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将会出现许多新内容,新问题,因此,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当具有灵活性,课程不应分得过小、过细,能合并的课程应当尽量合并,这样可以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课程内部的结构和内容,而不涉及教学计划的更改,保证课程体系的稳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付昕,陈庆梅.保险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J].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

[2]袁杰,付昕.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思考[J].江西保险.2006(2)

课程体系的优势篇(4)

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经举起了“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大旗,它已然体现了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的历史转变。在现代教学过程中, “取势、明道、优术”这样的教育理念,恰恰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地位。“道”指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术”讲的是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与之成鼎足之力的便是“势”,乃教育形式,教学趋势,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教师,在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接力赛跑的历程中,我真切的体会着教学改革的巨大变化,细细体味这个中三味。

一、“势”、“道”、“术”的出处

“术”、“道”、“势”最早出自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中的两部经典著作《道德经》和《孙子兵法》。在《道德经》中,我们可以找到对于道的描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术”和“势”两个字,需要从《孙子兵法》中得到,对“法(术)”的解释是:“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对“势”的解释是:“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在后续“ 兵势第五”也有:“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的解释。

“取势 明道 优术”,是在中国MBA排行榜上独领的长江商学院校训,其博大精神的内涵和要义广为商界,学界所推崇。该口号曾引领商界诸多优秀企业创造辉煌,成为众多企业管理者的座右铭。

他们普遍认为取势最重要,明道其次,优术第三。就我个人观点,这种思维模式着实为企业发展确定一个思路,即未来什么是可为的,应该怎么为和如何为的更好的问题;同样此理论也可放在教学实践中,它可指引着我们青年教师在教学上有更明确的方向感和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站得更高,走的更远。

二、新课程背景下“取势,明道,优术”的内涵

取势——远见也;“势”,是大的发展趋势和各级政策导向。“势”往往无形,却规定了方向,顺势而上则事半功倍,逆势而动则事倍功半。新课改是振兴教育,适应国际潮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唯一选择。新课改理念应超前与现实并在现实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创新,为我们当今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明道——真知也;“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道是教育理念、教学规律,是教学原则。“明道”就是掌握理念,通晓规律,明确原则,通过学习新课程理念,加强教育理论研修,领悟教学论、学习理论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理论框架,从而实现教师自身角色转变及对教学决策的准确定位,彰显了现代教育模式的价值取向。

优术——实效也;“术”是能力,是知识、方法、策略和经验的集合体;也是可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和策略,是可以提高效果和效率的技巧。“优术”即不断提升教学方法,探索和积累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教学策略,积淀适合于自己和本校的教学经验,还要持续更新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不断创新,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准确把握“势”、“道”、“术”

1.取势篇——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多重现实与挑战。

目前就当今教育改革形势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早已过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课改形势下当代教师面临的严峻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将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2.明道篇——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师教学理念的重新定位。

贯穿这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加强教育理论的研修,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理念,立足课堂,把新课改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决策与具体教学过程之中,优化自身,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与多重能力的有机结合,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充分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最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全人素质教育。

3.优术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及教师教学技能的优化。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我们要结合切身体验,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技能的优化,同时也要注重教学反思,加强教学研究,努力做研究型教师,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创新意识,善于挑战,只有不断创新的教师,才能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学生。

课程体系的优势篇(5)

2012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地区和单位。2013年1月,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江苏开放大学”,2013年10月16日,常州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按照开放大学的建设构想,开放大学基本沿用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和管理体系。那么,在开放大学试点地区,随着省级开放大学的陆续成立和挂牌,在满足开放大学建设要求的前提下,以市级电大为依托的市级开放大学的将陆续更名挂牌,12月10日在常州举行的全省社会教育暨开放大学建设推进会就是很好的印证。

一、市级开放大学课程定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开放大学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市级电大必须顺应形势,加强自身建设以满足开放大学建设要求。总体来讲,在开放大学的战略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二是开展社会化的公共支持服务①。相对应的就是三类课程:学历课程、非学历培训课程和公共服务课程。从总体来看,目前市级电大主要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非学历继续教育为辅,公共支持服务较少,整个教学资源基本集中在学历继续教育,显然已经很难满足新形势的需要,适合开发适应开放大学教育要求和任务的课程,是整个开放大学体系共同面对的问题,市级开放大学自然不能回避。

从理论研究来看,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在微观层面特别是对市级开放大学的建设构想都没有涉及,因此有必要通过市级开放大学课程建设作为切入点,尝试通过市级开放大学的课程定位和开放程序研究,寻求完善市级开放大学课程建设的有效机制,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开放大学的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二、课程定位应该以市民需求为导向

从开放大学的主要办学任务是提供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及公共教育服务,因此,开放大学学习主体应该是在职或社区的成人学员。他们都是已经完成学校全日制教育之后来开放大学结束继续教育或学习的。他们对继续教育课程有着特定的需求,他们的学习更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现实性,他们希望所学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促进职业发展、满足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素养和满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需要。开放大学必须转变以往电大主要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的观念和定位,以满足多样性的市民学习需求为导向,找准办学定位和课程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和课程开发,突出开放大学的办学优势,增强开放大学的影响力。

三、课程定位应该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时代变革对社会各行各业和社会成员的新要求,实际上是对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发端和适应于工业革命和工业社会、以一次性学校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模式面临转型性变革,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开放的社会化的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极具时代特征的新的教育模式。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是时代赋予开放大学的使命,也是促进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使命。市级开放大学立足地方,更能了解和洞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能理解地方政府促进全民素质提升和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现实需要,因此市级开放大学课程定位时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切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服务。把社会的学习化进程作为出发点,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作为落脚点,使开放大学真正成为社会发展学习化进程的推动力量,真正成为学习型社会构建的支持要素。

四、课程定位应有利于发挥市级开放大学的优势

依据战略定位,开放大学的主要有四项职能,即办学职能、服务职能、管理职能和探索职能。在30多年的办学实践当中,电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优势。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一)经验优势,市级开放大学在原来电大办学30年来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终身教育经验,在办学模式的设置上适应终身教育终身性学习的理念,建立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等多元办学格局,配以各类短、长期培训及职业资格认证教育,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满足了终身教育学习者在教学资源上的需求。(二)管理优势,经过多年探索,已经形成了“开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和“系统运作教学管理模式”;建成了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程教学系统;完善了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考试、评分标准“五统一”的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运作等一体化运行机制,有效保证了终身学习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三)资源优势,终身教育需要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库支撑。目前,市级开放大学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远程教学平台、教学管理平台、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视频点播、网上直播、双向视频交互、网上招生、网上考试、网上学籍管理及其他教学与教学管理服务。市级开放大学立足地方,可以更好地引进优质资源,有效整合、改造现有资源,建立可以共享的终身教育资源库。

因此,在市级开放大学课程定位和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其在办学经验、管理经验、资源建设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办学职能和社会需要。

五、小结

开放大学源于电大又高于电大,特别是随着市级开放陆续成立,开放大学承担的社会教育功能和责任越来越大,市级开放大学必须切实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在资源整合、教学支持、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立足于本地区市民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需求,服务于学习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注释:

①马良生,江苏开放大学专项课题重点课题:江苏开放大学设置方案的研究,课题编号:10KFZ001

参考文献:

[1]唐箭邓柏松.依托电大优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

[2]谢定生.依托县级电大建设开放大学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第8卷(12).

[3]陈莺.中国特色开放大学课程体系建构的策略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2).

课程体系的优势篇(6)

1、 竞争优势理论

1.1 竞争优势的概述

竞争优势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所提出的,主要用于商业,其主要思想就是利用多种多样的资源以及其他的商业工具去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后来逐步演变到各个领域中,即通过相较于竞争对手拥有的优势资源、先进的运作模式、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获得在此领域的竞争力。

1.2 竞争优势的主要内容

1.2.1竞争优势是独特的,是构成组织或机构竞争力的一部分,只有该方面超越对手很多的时候才有优势,否则不可能形成很大竞争力。

1.2.2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而竞争优势只是某些方面的独特表现。拥有一个方面可能整体的竞争力也不是很强,没有竞争优势,整体的竞争力也可能很强。

1.2.3竞争优势在竞争中是能够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的。

1.2.4竞争优势是不是随意就可拥有的,需要在长期的竞争环境中修炼而来。

1.2.5竞争优势不可能长期地维持这种平衡,只是暂时的优势,可以通过打破市场均衡来破坏竞争对手的优势。

2、 远程教育师资建设的竞争优势

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合体构成了远程教育的竞争力,在发展和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一种强势状态。

2.1 教学模式优势

远程教育是教师―网络平台―学习者交互的教学模式,是网络技术、教育教学平台、数据库、云存储等在教育中的应用,拓展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传统教学教师――学生单项路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传统的远程教育教师―网上资源―学习者简单互动模式带来了根本的变化。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可以实现网络平台上的全方位、能动性、实时交互功能。而远程教育教师队伍一直在该教学模式下开展教学活动,相较普通高校的教师的面授教学,教学模式更适应远程教育的发展。

2.2 教育教学技术和资源应用优势

远程教育师资在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上,因为要为多种形式学习搭建平台,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在教学技术和资源应用上的优势明显:一是接触的各种教育教学技术比较多,能够掌握和采用最新的教育教学手段,例如,通过移动传输网,实施微课资源的建设;通过慕课系统和团队合作开发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利用云教室,实施课堂教学实时、多点、多区域传播。二是在课程资源建设上能够掌握和使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例如通过录课系统,可以将课件、录像等分屏展示给学生。

2.3 师资队伍优势

2.3.1远程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成人,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面授”。因此,师资队伍主要形式是:“专兼结合、动态开放”、“专职主导,兼职主体”的态势。支持服务的模式下,接触学生和获取学生的信息开展教学,教师的学生支持服务意识要强于普通高校的教师,尤其是信息素养和网络教学能力要优于普通高校的教师。

2.3.2教师的岗位认同方面,远程教育对于教师的信息处理和更具客观指标的考核,能够更好做到专兼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兼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展加强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尤其是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对教师工作的绩效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为考评提供依据。此外,由于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的形式,教师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还有学校教学管理、教学辅导等,其能够参与到整体的建设。因此,在公平、公正的考核体系下,教师的岗位认同较普通高校教师强。

2.3.3协同教学,远程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移动终端(微课)学习、虚拟课堂等进行教学;或由教师运用云教室在网上进行实时教学,通过该系统,只需该专业有一位知识面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生动的优秀教师授课,学员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听他的课,从而节约和充分利用师资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此外,远程教育可使著名学者的讲课不再受所在高校、地区或者国家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同时也可以解决地域差距导致师资标准的不均衡问题。

2.4 教学评估方面的优势

教学评估上,评价及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是件困难的事情,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远程教育过程中,学习方面的讨论和交流都可以在网上持续不断的进行,教师开展的所有教学活动(资源、虚拟小组的组织、教学整体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信息、阅览的资源、参与的谈论、形成型考核),都有系统记录,通过网络上的学习平台进行处理,可使学生及时得到有关自己学习过程的反馈及有针对性的诊断,使得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问题,可以开展实时的答疑。

3 、保持和增强远程教育师资竞争力的建设思路

虽然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但是随着普通高校在教育教学技术上的学习和资源的开展,远程教育师资队伍的优势逐步被平衡,因此,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根据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和远程教育师资队伍的特点,提出“针式突破”的建设思路。

3.1 针式突破理论的基本思路

按照针的构造和突破能力构建的一种以点带面的突破,即通过最具竞争优势的点带动整体的突破。依照此理论构建的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为“网络融通”为针尖,带动“网络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式”、“科学研究创新”等面的突破,实现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竞争力的提升和重塑。

3.2 网络融通

实现网络融通,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3.2.1通过多链路多网在负载均衡、安全管理、资源共享等的融通提升远程网络的运行管理水平,实现网络更新和知识传输上的优势。

3.2.2建设互联网、移动通讯网、数字高清互动高清电视网、卫星传输网、广播传输网等的网络融通建设而成的远程在线教育网络系统。

3.2.3国家开放大学提出的“六网融通”(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服务、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学管理)的教学模式和基于全网络环境的移动学习模式。

3.2.4大容量、高性能并具的多种远程接入模式系统,以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核心的智慧教育模式,通过基于云技术的教育服务云,建设存储的虚拟化,网络信息与各点应用系统的深度融合。

3.3 教学方式的创新

3.3.1教学团队建设,就是要在教学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聘请大批教授、学者教学名师、行业专家参加远程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学术支撑。根据教学发展需要,聘请大批高校教师和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专家担任课程辅导教师,主持基于网络的导学、助学活动,建立开放大学师资联盟,实行师资互用、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创新教师共享机制,凝聚远程教育人才资源。在实现全社会关注和行业专家的认同基础上,随着自身师资队伍能力建设的加强,尤其是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从“借船出海”,最终实现“造船出海”。

3.3.2网络教学团队构建,通过网络融通平台和教学协同,构建网络教学团队,远程教育各平台、点上、系统外的优秀专家、学者都可以加入到整体的教学过程中,由远程教育专职教师进行管理,以优势学科、特色专业、重点课程为基础,遴选学科、专业、课程带头人,组建系统化、动态化、开放式的网络教学团队,以精通远程教学设计、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组织及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协调,发挥远程教育体系师资队伍的整体性作用。

3.4 科学研究创新

国家开放大学提出的科研创新包括信息化科研、协同科研、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相关平台、工具等,结合远程教育的科研特点,科研方式的创新主要思路为“四创”,即包括:创新科研合作模式;创新科研手段和工具;创新科学研究角度;创造科研平台课题。

3.4.1 创新科研合作模式――协同科研

由于历史的积淀,远程教育教师相较于普通高校对教育教学工作比较关注,而科研工作方面做得显然少了一些,因此在科研过程中,难以形成系统的研究模式。再者,远程教育教师在各点的师资配备数量上,相比普通高校也比较少,因此,开展科研课题申报,科研团队建设上都略显能力不足。从更好的发展远程教育科研的角度上看,再单独建设一支专业队伍,可能性极小。协同科研可以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协同科研,相应增加开展科研的人员,提升整体的数量;其次,通过协同科研,可以将不同性别、年龄、专业的专家、学者联合起来,发挥整体的合力优势,实现很多较难由单个点完成的课题;再者,通过协同科研,逐步形成一个专业研究远程教育的大团队,以便实现远程教育的“高精专”研究。

3.4.2 创新科研工具和手段

通过远程教育的网络融通优势,可以实现在科研工作和手段方面的创新,如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提供很多专业的数据分处理分析工具,如采用云存储功能,提供大量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虚拟技术,可以对一些模型进行构建,此外,通过提供共享的信息处理工具,如统计软件Eview、SPSS、STATA、SAS等,图形处理软件.S-Spline,通过科研工具和手段的创新,可以提升整体的科研质量。

3.4.3 创新科学研究角度

近几年,随着远程教育教师在研究上的滞后,反而普通高校在远程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远程教育教师为了职称更多的注重专业研究,忽视了其优势研究方向。因此,要保持远程教育研究上的优势,就需要在科学研究角度上进行创新,加强在本领域的研究力度:远程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微课、慕课课程录制的脚本设计;远程教育网络融通等。如现在国家开发大学研究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改革》、《在线学习平台课程体验指标》等几个课题已经注意该方面的转变,此外,通过研究角度的转变,其成果的转化能力也强,如《在线学习平台课程体验评价系统》是由《在线学习平台课程体验指标》成果转换而来。其阶段性成果可以用于完善国开课程平台用户体验,为课程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3.4.4 创新科研平台

构建各点之间的合作研究中心,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远程教育的最新研究动态,提供该方面的研究资源;提供平台,办好开放大学学刊,培育有质量、有水平的远程教育学术期刊,利用各级远程教育学会、协会、论坛等平台,广泛开展远程教育学术活动,形成远程教育研究的浓郁学术氛围;做好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远程教育教师参加远程教育研究,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研究,特色学科、优势专业、优质资源研究,提高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与应用。

总结

“变则通,不变则壅”随着社会对远程教育的需求及构建竞争力体系的需要,远程教育教师必然要有“功成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把握远程教育特点的能力和探究远程教育发展的敏锐观察力,不断思变,把远程教育的比较优势变成绝对优势。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32-67.

课程体系的优势篇(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37-04

目前,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高职学生的技能培养。但从现实来看,尽管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好,却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职业品质、职业素质欠佳。如何培养“职业人”的优势品质,使高职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合格“职业人”,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职业人”优势品质的科学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对大学生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近年来,随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对学生品质的培养。

(一)“职业人”的概念

国内许多学者对“职业人”进行了界定。综合多种论述,“职业人”是指从事社会定的相对稳定的职业,直接承担一定的职业责任,受过职业教育,具有从事特定职业的知识、技术、能力、素养等职业资格,并能够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职业人才。而在高职院校提出的“职业人”理念是指其培养目标有明确指向——特定的行业或特定的工作岗位。教育过程就是按照行业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要求和人才培养规格实施教育,从而完成由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化的过程。经过高职院校的培养,毕业就能就业,实现从学校向行业的“零距离”过渡。

(二)“职业人”优势品质的科学内涵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人”培养方案中的专业优势品质培养,是学院对高职教育特点、学生特点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所产生的必然成果,是多年来学院对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教育方式和“职业人”规律不断深入探索的结晶,是实现“全时空”塑造、“全方位”转化的系统构想,是一项具有开创新意、富有战略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一种全新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专业优势品质与专业优势技能培养共同构成“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一体两翼”的纵深发展。

因此,“职业人”优势品质的科学内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优势品质与优势技能并重,并同为“职业人”培养目标的核心组成部分。二是“品质与能力”是对“做人与做事”要求的概括,是“职业人”事业成功的个人素质的两个基本点。职业教育的过程,既要重视人的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也要重视人的社会品质、职业品质的培养。三是“职业人”品质,即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的道德和素养,是特定行业特定职业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而“职业人”优势品质是在基本要求之上的规格更高、层次更高、更具有竞争力的职业素质,是能够使“职业人”提高就业能力、不断进取、达到成功的保障,是“职业人”职业品质、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因此,“职业人”优势品质是符合人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律的。具体分析如图1。

加强“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加强“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过程,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对“职业人”品质的形成、变化、发展进行研究,把握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职业人”优势品质的培养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第二,是行业、企业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在招聘高职毕业生时,不仅注重其是否具有该行业、企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注重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该行业、企业的职业品质与职业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品质的培养。

第三,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明确提出本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立足杭州、面向浙江、融入长三角,为现代服务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换言之,通过三年的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既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有过硬的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德才兼备的职业人。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职业人”优势品质设计

为把培养“职业人”优势品质落在实处,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由学工部门牵头,各专业教研室配合,学院的每一专业制定了“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并结合四门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展。“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与“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相互呼应,共同服务于“职业人”优势品质和技能的培养。

(一)优势品质的提炼

优势品质的提炼是职业人素质从一般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从笼统到精确的概括和归纳的过程。优势品质必须是2~3个精确的、凝练的、核心的形容词,必须要经过层层推敲和细细斟酌,才能确保其准确性和科学性。

首先,人员安排和调配。根据各分院、系德育教研室的成员构成和学工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对工作年限、经验、任职、所带班级的专业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以专业为单位统一分组。其次,广泛搜集材料。各小组对本专业的行业背景、发展前景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搜集,征求专业教研室教师的意见,对本专业的行业和岗位需求的员工素质进行基本的概括。第三,问卷调查征集。面向在校大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阶层进行问卷调查和意见征集,确定最终作为专业优势品质的备用词。第四,专家审核确定。学院成立专家组对各德育教研室编制而成的各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中提炼的优势品质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并最终进行审核和确定。至此,优势品质提炼完成。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汇总如下页表1所示。

(二)“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的设计

“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形成历经从提出到雏形、从初稿到定稿、从简单到成熟的过程。在多年实践中,制定出25个专业的“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以岗位工作的职业品质作为逻辑起点,开发了以四门活动课程为实现载体的社会活动课程来实现“职业人”优势品质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个性化和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活动课程被纳入规定的教育计划,与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一起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四大板块。

“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由培养目标、优势品质、培养途径和培养进程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培养目标。指出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掌握相关行业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并涵盖初次岗位定位和发展岗位定位。二是优势品质。各专业的优势品质几经调查、斟酌、修改、完善提炼而成,每一个专业品质都结合了行业、岗位要求和学院“职业人”培养理念与精神。如市场营销的专业优势品质为“诚信、敏锐、耐挫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优势品质为“求真、求精、耐心”、物业管理专业的优势品质为“吃苦耐劳、踏实严谨、爱岗敬业、热心服务”。三是培养途径。即各优势品质实现的载体,包括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四类活动课程。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要求有社会活动课程的设置,该课程以学生活动形式为主。四是培养进程。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所处阶段的不同开展针对性教育,根据“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化的进程逐步深入、递进,从入学第一学期至离校前的第四学期,每一学期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理论到实践,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途径如图2所示。

“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途径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职业人”优势品质的培养主要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四门活动课程进行。

(一)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针对性

实施主题班会的目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基于“职业人”培养的班集体建设。主题班会既是“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具体途径,也是培养“职业人”优势品质的重要内容。

第一,主题班会的主题方向性与丰富性的辩证统一,贴近性与导向性的巧妙融合,使主题班会成为寓教于乐的有效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启发和提高认识。主题班会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使主题班会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教育手段。主题班会的广泛参与性、集体性,更有利于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使主题班会成为专业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主题班会的内容与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使主题班会成为学生的自主性教育。

第二,主题班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课程的实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合格“职业人”培养。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职业观念和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主题班会活动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边活动,既要体现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交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其内容既要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又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专业。其形式应根据主题班会活动的主题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可以是知识竞赛、技能比赛、交流会、讨论会、艺术欣赏、郊游、演讲、辩论、小品、表演等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

(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实效性

实施社会实践课程是“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重要一环。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有力抓手。特别是学院将社会实践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社会活动课程板块,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实践课程对优势品质养成的重要作用。

学院始终坚持暑期以“三下乡”为主、寒假以“专业实践”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坚持“社会实践与学生专业特长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开展以社会调查、时事宣讲、文化宣传、支教扫盲、法律普及、专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了解社会、走近百姓、获取知识、强化技能。

(三)以公益服务为载体,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实践性

公益服务活动以“立足校园、服务社区、走向社会”为目标,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活动宗旨。学生通过帮助他人感受幸福,通过奉献社会实现自我,通过专业实践体验成长,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职业人”的人生品味和境界。

(四)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多元性

社团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社团活动是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基本载体,是培养“职业人”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活动从单纯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发展为“职业人”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学院成立了二级社团和社团联合会,社团活动纳入课程体系,进入“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教育系统。学院提出了社团活动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社会活动课程板块四大课程之一,并成为考核课程,要求大一、大二学生社团活动参与率达到100%。进入社团文化月的活动要进行项目申报并进行答辩,同时评选优秀社团活动和指导教师。同时,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整合,使社团活动规模化、项目化、专题化,更能服务于“职业人”培养的需要。学院以社团文化月为依托,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促进了学生优势品质培养和个体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只有在向高职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职业品质、职业精神的培养,坚持两手抓,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受社会欢迎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新山.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特点分析[J].中国测绘,1998(2).

[2]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冷选英.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J].中国西部科技,2003(2).

[4]李卫中,邢建辉.警惕当代大学生的纯技术偏向[J].中国青年科技,2003(1).

[5]吴晓旸,吴晓晴.浅析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J].中国科技信息,2005(18).

[6]王彬,姜连清,张宝林,孙立强,王淑清.高等医学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2(20).

[7]王一飞.浅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职能[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

[8]黄湘.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学习兴趣问卷的初步编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9]朱婺.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科技资讯,2012(25).

[10]杨进,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12(26).

课程体系的优势篇(8)

1973年,国务院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我国高校从1977年开始设立环境类本科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在高校扩招大背景下,结合目前国内外广泛存在的环境问题,社会对环境类本科专业的需求增加,造成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类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尤其典型)。随着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出现,一些学校开设紧缩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出现了部分高校环境类专业一度停止招生的现象。因此,结合传统优势和行业特色对进行专业定位是关系到专业发展水平和前途的关键。而特色专业课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涵,充分发挥其在构建专业特色、明确主攻和服务方向上的作用,必将对专业的发展将直至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普遍致力于培养可从事企事业、城乡、区域及全球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应用复合型人才,可在各级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规划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管理、教育、环境监测与评价、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环境工程本科生专业课设置一般分三部分,即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综合不同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总体有代表性课程设置见下表(化学类、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公共性专业基础课除外)。

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大部分中,专业基础课重点介绍主要的环境学原理、环境与生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知识,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专业必修课则基本上各高校均为围绕水、气、固等环境工程重点方向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并结合环境监测和微生物学等基础测试评价体系和微生物学知识,对本科生在重点方向上的基本专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培养与训练;专业选修课则囊括了环境评价、质量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等现行的环境工程主要内容、方法和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以及手段。以上三个部分由基础带动专业,基于原理和方法论来解决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方向具体问题,从问题的产生到新技术、新思维支持下的环境与生态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处置。再辅以相关教学实践环节如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素质和技能,以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

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的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体系,大体能满足本科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纵观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共性为主,虽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学校传统优势或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农业生态工程课程),但总体说来,全国高校依旧普遍缺乏在主干课程体系支撑下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调查与沟通发现矿业类高校大部分学生对矿山、煤矿利用加工企业等存在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等普遍缺乏基本知识和认识,不清楚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优势与特色所在,定位不明,这对于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而言,无法突出其为行业服务,有目的、有方向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特点和优势。

2 特色专业课开设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重共性的特点,应有计划、按办学重点和侧重点逐步开设相关的特色专业课程,增强学生在相关行业和部门工作中的能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众所周知,特色决定优势,这一点在本科生教育中也有明确的实例体现。如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矿业类大学(学院)的特色专业,经历了数次辉煌与沿革,其本科生招生分数近5年屡创新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100%,居学院几大专业中就业率之首,甚至出现其他专业本科生考研不少同学转考矿物加工工程的情况。环境工程专业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过程,部分教师和人员转自传统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因此开设基于传统优势学科的特色专业课程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借鉴矿物加工工程等成熟、高水平的传统特色专业的发展模式,环境工程专业也应着力发展特色,如矿业类高校应着眼行业特点,立足厂矿及相关研究院所、教育机构等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殊要求,以特色专业课的开设为契机,结合与相关厂矿企业的交流、实践,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水平,有目的、有方向的培养可为行业服务,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突出专业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尤其在我国高校环境相关专业本科生招生数量高居不下的客观形势下,找准特色、突出优势、明确定位必将对不同行业、不同优势学科高校环境工程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积极推进特色专业课建设,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水平

基于现行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主干课程体系,在完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和基本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方向性的在矿业类高校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环节开设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或矿业环境保护)、煤化学、矿山环境问题及实用修复技术类讲座,结合与矿区相关的社会实践环节,同时改革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优先开展与矿区生态和环境问题相关的设计与实验研究工作,如矿井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开发与设备研制、焦化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矿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与工程设计等,全方位开设立体、有侧重点的特色专业课带动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培养体系。

各高校从2005、2006年开始分批按专业大类招收本科生,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按环境大类招生,入学前2年修同一课程,从第3年开始自主选择专业。这就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也开始有针对性地相应调整、完善各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以特色突出优势、以优势体现水平,为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专业技能、社会竞争力、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课程体系的优势篇(9)

2课程体系的构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体系已经历了几轮的修改,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学术型”研究生应修满课程学分≥34分;“应用型”修满课程学分≥32。依据环境工程学科特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位课(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实践环节为必修课(含学术活动、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及专业补修课。其中公共学位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科目,主要包括自然辩证法概论、英语读写、数学类课程(如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等),其目的是使学生构建基础知识体系,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在专业学位课的设置上,对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化学类课程进行了整合和系统优化,强化了环境工程理论基础和工程专业基础,提升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及综合竞争力。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研究方向,开设多种应用性强的课程由学生选修。包括油田污水处理、石油与环境微生物技术、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原理与技术等。一般选修课主要包括一些通用的课程,包括知识产权法、科技论文写作等,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呈现的特点

1课程设置层次分明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四类课程层次分明,体现研究生教育循序渐进规律,授课内容各有侧重,充分考虑各类课程之间的区别、联系,考虑硕士生课程与本科课程之间的区别、联系。一级学科平台课程是本科课程的延续、深化,讲授从事学科研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方法技能,注重学科交融。二级学科选修课程着重介绍学科发展趋势、发展动态、研究成果,指导硕士研究生开展具体的科研活动,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维。三级学科可以是原有的二级学科,可以由一级学科内各个二级学科重组而成,也可以是新的学科生长点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围。

2课程设置弹性化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选”字,并且打通院系之间、专业之间的壁垒,同时整体化、弹性化地设计课程,增加选修课比例,选修课广泛覆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各个方面和学科前沿,满足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分类培养,实行真正的选修制,研究生充分拥有选修自,能够根据个人学术背景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课程,以增强硕士生对未来工作和研究的广泛适应性。对学术型培养模式重在理论问题、前沿问题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型培养模式重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3缩短集中上课时间,强化研究生活动课程新一轮培养方案要求各类课程的设置依据环境工程学科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将原来的三学期授课时间调整为二学期授课时间。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规定各学科最低学分要求,突出导师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地位。研究生活动课程指在培养方案中没有明确要求、在课外实施、并由学生自愿参与的各类课程。主要包括:各类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学术会议以及学生间的课余学术讨论等。这些活动课程在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等方面具有前沿性、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集中体现了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探究性和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性。

三、环境工程学科形成的优势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经过28年的建设,在能源环境科学、石油与环境微生物技术、水处理工程与技术及农业环境保护方面显现了自身特色。

1能源环境科学主要以石油工业等行业污染物的处理为主要目标,尤以注重石油开采过程中“储层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双保”问题,开展了油气田缓蚀技术、三维电极电化学、含油污泥无害化等方面的研究,其相关研究已在能源环境科学领域形成鲜明的优势。

2石油与环境微生物技术面对日益严重的石油工业污染,微生物降解技术由于其成本低廉,原位性及无二次污染,应用越来越广泛。我校在废弃钻井物生物评价、微生物采油、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等方面形成独特的优势。

课程体系的优势篇(10)

1973年,国务院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我国高校从1977年开始设立环境类本科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在高校扩招大背景下,结合目前国内外广泛存在的环境问题,社会对环境类本科专业的需求增加,造成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类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尤其典型)。随着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出现,一些学校开设紧缩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出现了部分高校环境类专业一度停止招生的现象。因此,结合传统优势和行业特色对进行专业定位是关系到专业发展水平和前途的关键。而特色专业课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涵,充分发挥其在构建专业特色、明确主攻和服务方向上的作用,必将对专业的发展将直至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普遍致力于培养可从事企事业、城乡、区域及全球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应用复合型人才,可在各级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规划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管理、教育、环境监测与评价、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环境工程本科生专业课设置一般分三部分,即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综合不同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总体有代表性课程设置见下表(化学类、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公共性专业基础课除外)。

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大部分中,专业基础课重点介绍主要的环境学原理、环境与生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知识,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专业必修课则基本上各高校均为围绕水、气、固等环境工程重点方向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并结合环境监测和微生物学等基础测试评价体系和微生物学知识,对本科生在重点方向上的基本专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培养与训练;专业选修课则囊括了环境评价、质量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等现行的环境工程主要内容、方法和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以及手段。以上三个部分由基础带动专业,基于原理和方法论来解决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方向具体问题,从问题的产生到新技术、新思维支持下的环境与生态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处置。再辅以相关教学实践环节如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素质和技能,以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

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的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体系,大体能满足本科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纵观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共性为主,虽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学校传统优势或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农业生态工程课程),但总体说来,全国高校依旧普遍缺乏在主干课程体系支撑下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调查与沟通发现矿业类高校大部分学生对矿山、煤矿利用加工企业等存在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等普遍缺乏基本知识和认识,不清楚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优势与特色所在,定位不明,这对于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而言,无法突出其为行业服务,有目的、有方向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特点和优势。

2 特色专业课开设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重共性的特点,应有计划、按办学重点和侧重点逐步开设相关的特色专业课程,增强学生在相关行业和部门工作中的能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众所周知,特色决定优势,这一点在本科生教育中也有明确的实例体现。如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矿业类大学(学院)的特色专业,经历了数次辉煌与沿革,其本科生招生分数近5年屡创新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100%,居学院几大专业中就业率之首,甚至出现其他专业本科生考研不少同学转考矿物加工工程的情况。环境工程专业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过程,部分教师和人员转自传统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因此开设基于传统优势学科的特色专业课程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借鉴矿物加工工程等成熟、高水平的传统特色专业的发展模式,环境工程专业也应着力发展特色,如矿业类高校应着眼行业特点,立足厂矿及相关研究院所、教育机构等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殊要求,以特色专业课的开设为契机,结合与相关厂矿企业的交流、实践,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水平,有目的、有方向的培养可为行业服务,具

[1] [2] 

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突出专业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尤其在我国高校环境相关专业本科生招生数量高居不下的客观形势下,找准特色、突出优势、明确定位必将对不同行业、不同优势学科高校环境工程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积极推进特色专业课建设,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水平

课程体系的优势篇(11)

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更适合高职教育?这已经成为教育部和高职院校关注的问题。然而,纵观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注重的是到底设置什么样的课程,要实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将目标设定为统一的、死板的规格,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优势和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培养。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应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学校人才培养和行业需要实现零对接。

一、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

将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紧密融合则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注重与行业、企业专家的合作,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并确定学生实习与就业的主要岗位群,分析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能力需求情况,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与主要岗位知识与专业能力及素质,确定行动领域,将其转化成学习领域。在设计的同时,应考虑到岗位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融入“岗位对接、因材施教,发挥优势”的理念,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后期有一个方向的选择。

课程体系中课程的选取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常规课程以外,根据不同企业特点,校企共同开发企业特色课程融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依据

(一)基于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道德高尚,具备旅行社运营、景区策划及酒店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沟通协调、营销策划、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的职业能力,面向旅游管理、景区管理和酒店管理等行业,从事导游、旅行社计调、旅游产品设计与销售、会议旅游策划、酒店服务等工作的精服务、懂管理、善策划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将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内容作为主要的着眼点,将目标分解,确定课程内容。分解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道德,较强的技能,较好的心理素质与较高的创新能力,因而,课程的选取应充分考虑这几部分的有机结合。

(二)学生就业岗位工作要求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殊需求。旅游行业是窗口行业,各工作岗位都十分注重员工的道德情操与方法能力,员工的形象代表的就是企业的形象,企业希望从业人员能够以企业为家,讲诚信,应变能力较强,能够灵活处理问题。然而,每一个工作岗位对员工又有相应的岗位要求,如导游员岗位要求员工有较高的文化内涵,熟知旅游地理,表达能力强,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周到热情,身体素质也要好。旅游营销人员要求员工熟悉旅游产品,心理素质好,思维灵活,口才好,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而星级酒店服务人员则要求员工热情有耐心,

因而,为了培养旅游行业适用人才,应以旅游管理专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对接职业标准,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创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

三、“树形”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

所谓“树形”课程体系,即把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比作树的成长,打好根基,丰富养分,明确方向,最终实现枝繁叶茂。

(一)夯实根基

“树形”课程体系的根基主要着眼于学生入学的第一和第二学期,这两个学期里,要为未来旅游从业人员打好旅游知识文化基础,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因而,在这两个学期主要设计知识文化与素质培养课程。

除了教育部要求的必修公共课程之外,应加入服务礼仪、旅游职业素养等课程,这些都是对学生道德与素质的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因而,在这两个学期里要加入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基础知识等文化课程,为了学生考取资格证书的需要,还应融入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二)给足养分

第三学期,在打好根基的基础上补充养分,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这个学期里,应设计专业技能课程,包括旅游计调业务、旅游市场营销、会展策划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计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这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这更容易将学生身上的特点与优势显露,为下一步发挥个体优势,进行职业定位,做好准备。

(三)方向明确

第四学期,通过第三学期里的课程,专业教师会根据学生在技能课程上的表现发现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会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类,这是一个教师指导,学生自行进行选择的过程,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在第四学期选择分方向课程进行学习,此时的就业方向也渐渐明晰。

(四)开枝散叶

经过四个学期的学习,特别是第四个学期的分向学习,学生身上的特点与个体优势越发明显,这个时候,高职培养的最后一年,就要为学生安排实践课程,到相应的领域进行实践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树形”课程体系的培养过程中,自身已找到了较适合自己的实践工作岗位,在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以后,达到从树根到树梢养分的供给,实现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