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会实践的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6 18:39:14

社会实践的论文

社会实践的论文篇(1)

 

大学生就业是一件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缺乏和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在求职时缺乏竞争力而陷入困境。本文所说的社会实践,指大学生在学校课堂之外的一切实践活动。包括假期实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考察、社团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兼职工作、创业活动,自助旅游等。正如徐小平老师所说,成功就业是教育和经验的均衡。大学生在追求知识和学历的同时,增加个人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难题

笔者在日常就业指导教学和就业心理咨询中发现毕业生在求职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现将部分问题分类整理如下:

1、信息缺乏

很多学生对招聘单位、具体岗位、所在城市和行业的了解不多,搜集信息的渠道少,获取信息的能力差,掌握的信息表层化社会实践论文,过于依赖学校和老师等。调查显示,50.2%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信息不足”是毕业生求职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比如一些同学经常会问:这个岗位好吗?会有发展吗?工资能养否活自己?您能给我说说各大银行的岗位情况和相应的待遇吗?一些北方的同学很少关注南方企业,究其原因是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其没有出省的经历。

2、简历内容不充实

简历是用人单位筛选应聘者的第一道关口,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经历的浓缩,直接关系到能否参加面试。有些同学的简历比较丰富,参加了校内外的诸多活动、担任了一定的职务、获得了一些荣誉和奖励、取得了若干资格证书、具有突出的爱好和特长。但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多数同学都属于简历内容比较匮乏:无社团活动经历、无兼职经验、无获奖和证书,专业成绩平平,爱好特长就是上网、看书、听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有些同学除了基本信息就无话可说。

3、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不强

“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缺乏”是毕业生求职面临的主要问题中位列第三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欠缺的问题也比较常见。有些单位会在面试中问求职大学生一些专业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难以令考官满意。某银行、某药业公司和某财务集团在招聘现场考察学生使用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能力,学生的表现均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使之失望。但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的同学普遍反映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坚持、忍耐,学会了重新审视自我,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了具体操作能力、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更能坦然面对求职中的困难。

4、职业决策困难

在上海一家公司招聘电话营销岗位的面试中,笔者遇到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兴高采烈说:老师,我这次面试成功真是太高兴了。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听您讲在大学期间最好做份兼职,我就在商场做了段销售,我特别喜欢那种顾客接受你的感觉,能接受你推荐的产品,而且我一直想去上海工作。这时另外一个女同学则紧锁眉头、愁容满面,“我也被录取了,但是我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份工作,能不能干好社会实践论文,我也没做过营销类的工作,到底去不去呢?”。还有些同学面临升学或就业,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业,接到几家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二、社会实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毕业生本人的努力与配合。但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创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营造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的氛围,对提高的学生的求职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出现了适应不良的情况,这是“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过程中发生的反应。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广泛了解和深入社会,全面地、恰当地评价自我,找到理想中的我与实际中的我差距。调整角色期望值,不断完善自我,积极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化。

2、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大学期间完成了“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以后,大学生求职时面临着从“社会我”向“职业我”的转变。高考的评价标准和职场的评价标准截然相反:我国的教育体系大量依靠记忆,分数几乎成为高考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但职场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的说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毕业生,个体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能认识并深刻体验到评价标准的变化,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以获得平衡的职业生涯。

3、社会实践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社会需求往往是具体的、不断创新的,二者不能做到完全对接社会实践论文,需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目标。社会实践能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和方向,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也可根据社会的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三、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构建“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家庭支持、个人践行”的社会实践网络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改变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引导,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必要的人力和经费投入;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呼吁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和多层次的职位;政府出面整合社会、高校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研究,提高社会各界对开展大学生实践的责任意识,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建设。

2、高校重视和参与,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应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层次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提供师资指导和后续辅导,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3、家庭支持和学生投入,完善大学生自我发展体系。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家长一般不太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兼职、志愿者等经验。“一个好工作靠的是关系”之类的想法,也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到求职时社会实践论文,“实习经历”被专科生认为是就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个人因素。有超过2/3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提升个人素质,促进自身成长”作为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大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有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实践,在各种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和完善自己性格。

大学生就业影响着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文化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平衡,个体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是多种角色平衡的结果,因此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8).

[2 ] 宋江照,王俊京,赵海娟,王晶晶.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0).

[3] 尹德树.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7).

[4] 李霞.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状况的调查分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5] 刘同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社会实践的论文篇(2)

2.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增强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科研的重要孵化基地,教师通过社会实践基地这一平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教师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方向缺少市场检验,导致研究领域与市场脱节,成果无法及时转化成生产力。即使研究成果成熟,也缺乏市场认证的平台,导致成果转化率较低,研究的动力不足,自身的水平也难以提高。当前高校中,特别是青年教师,从高校到高校,缺乏实际企业的锻炼,对企业了解较少。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实践这个环节,跟实践基地的能工巧匠们多接触,参与企业的生产、培训和管理,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让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为生产技术和畅销产品。

3.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内在性的必然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必须在进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让学生能有效地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服务社会,将产学有机结合起来的效果。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实行产学结合是必不可少的,是整个教学中应渗透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2013年7月份针对辽宁、安徽、广东等三省选择了9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下面将调查了解到的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基地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表格数据显示:社会实践基地主要集中在企业独资方面,依托社会资源力量做好实践环节,培养出社会、企业满意的技能型复合人才。

三、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旅游业发展迅速,导致专业人才紧缺。学术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学校、企业关于实践基地建设理论方面借鉴的资源少,主要成果引进与国外借鉴、吸收、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在实践基地时,校方为了完成任务,依靠电话、QQ、邮箱等方式远程监控,学生的真正困难无法解决,学生落实实践教学的任务无法核实,实践教学仅是一个环节,失去了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其次,学校方面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社会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对待实践学生的方式和管理上,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使用,技术层面上学生无法学习到想学习的内容,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更加难以落实。再次,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工作更多的是体力劳动,周而复始的内容,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对于本行业的初步认识就浅显很多。

2.社会实践基地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旅游管理在很多院校都是新专业,经费都投入在硬件提升和热门专业上面,资金的缺乏是社会实践基地难以正常运转的因素之一。旅游专业的社会实践基地一般都是和酒店、景区相关,物质性很强,需要一定的资金,才能保证学生在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学习的质量。加大对社会实践基地的物质投入,可以改善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的软、硬件条件,从而保障实践基地课程的顺利进行。社会实践基地有很多部门的负责人,在实践教学方面经验丰富,都可以作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加以聘用,建立正常的聘用制度,给予物质奖励调动其积极性,进而实践课程质量的落实才能有所保障。

3.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实践目标不统一高职院校课程设计上要求实践在整体课程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才能够学以致用、保证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希望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让其了解旅游行业的特征,掌握操作技能、培养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应对复杂的困难;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合适的工作中,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他们更多的是想参与到企业的实际管理当中,从高强度的体力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所学知识反馈企业,他们看重的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目标是利润,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实践管理制度。在对待实习学生时,仅仅是当做廉价劳动力,岗位的分配具有随意性,没有因人而异,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对整个行业产生不好的价值观。对学校、企业、学生本人而言都是损失。

四、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

社会实践的论文篇(3)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要不断拓宽学习的渠道,也就是通过从社会、家庭、学校、自然中获得知识的学习,发挥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的有效功能,实现课程环境的最优化。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无奇不有,无时无刻不能见到、听到、想到一些事情。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提供的学习资源,如学生在社会中“关注食品安全共创安全家园”、“社会文明大家谈”、“到周边区看看”,让学生关注社会时事,扬真善美、抑假恶丑,提高道德水平,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家庭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学校要注重与家庭的联系,发挥家庭环境对学生品德与社会学习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让学生学会为爸爸妈妈做事,从中体会到家人的重要性、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让学生为家人服务,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健康良好的品德学习。学生大部分的学习生活是在学校进行的,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如利用好学校的黑板报、各种主题活动等。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问候短语”等作文竞赛,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创一些文明用语,提高学生文明程度,建设文明校园。

(二)内容丰富化,激发学生兴趣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不是所有的课程学生都是感兴趣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并不是要对所有的内容都进行教学,而是要按照学生的兴趣、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选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变得多样化、创新化,让学生也体会到自主选择学习活动的感觉。以科技、科学为切入点,挖掘出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如教学《科技带给我们什么》,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讨论,体会科学技术时时刻刻都存在我们身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带来了多少变化,辩证认识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思想认识、分析事物。以文明为切入点,挖掘出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如“对科学文明大家谈”,引发学生对文明的实践,在平时注重自己的文明用语,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促进学生讲文明、讲科学的良好习惯,建立文明校园。

(三)活动形式多样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式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形式,这种形式适合于学生参加具有普及性质的活动。如五一国际劳动节,学生可以一起种树,了解树木对地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保护树木,提倡绿色环保,节约资源。个别活动形式,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出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在活动中“我们一起来作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动手,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画一幅画,很多小学生的画中表现出来的东西都是美好的事物,内容也很丰富。

社会实践的论文篇(4)

当我们尽享高科技、现代化带给我们的“丰硕果实”时,全球性环境危机却为我们拉响了一次又一次的警报,虽然拥有了庞大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虽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声势浩大的执法检查,但环境状况依然每况俱下。此时,热爱环境的人们不得不痛苦地思索: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们层层褪下环境问题的“外衣”后,伦理道德观横亘在面前。我终于明白,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的缺失乃是造成环境危机的“元凶”!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况

一、环境法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的部门法,环境法在现实中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就在于缺乏环境伦理道德的内部支持。

近年来,对环境立法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环境法也具备了相当规模,但环境状况仍然不断恶化。执法不力的确是一个核心问题,为此学术界和执法部门高度关注。执法部门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执法大检查;环境法学界则从各方面分析执法不利的原因并谋求对策。其原因大多归结为:体制问题①、公共参与和舆论监督的薄弱②、观念问题③、发展的压力④、执法成本高昂⑤等。这些分析不无道理,并且大家都指出,中国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太差。

但据有关的环境意识调查表明,中国公众其实对环境状况的严重性十分清楚,但长期以来我们所宣传的,将人和自然对立起来的,敢于“战天斗地”的勇气和“人定胜天”的信心使得人们在真正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对抗性思维总是首先浮现出来,对自然工具化的态度首先表现出来,因而最终的行动会体现为“言行不一”。直接将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定位于薄弱未免过于简单。其实在薄弱的环保意识背面隐藏着环境伦理道德的缺位。因为对待自然的“言行不一”恰恰暴露了人们真正的价值判断并不站在环境一方。那么,让执法者如何去对抗深植于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价值标准呢?何况,就连执法人员本身也难以摆脱旧有的思维模式。

目前,我国的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加大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各种形式的公益广充斥着人们的视线。但标语和舆论宣传只能浅层次的改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例如纠正了曾一度存在于国人心中的“地大物博”的错误认识,但却无法深入到人们的伦理观念中,进而在生活、消费层面上展开。

因此,没有伦理支持的环境法,在执法中遇到困难也就不难理解了。环境法的困境归根结底在于缺乏环境伦理道德的坚实支撑。

二、环境伦理的发展演变

伦理学的善恶观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来源之一。传统伦理学均以人际关系为本位,即善恶只相对于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从而使法律的价值判断成份里缺少了自然界里的其他有生命物质。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始终将自然观、认识论、人生观和伦理观融为一体。与西方伦理观相比较,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具有浓厚的自然和环境色彩,例如“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等儒家和道家思想都蕴涵着浓厚的生态伦理观(环境伦理观)。《易经》还强调了“万物含生”的生态科学思想。如:儒家思想认为:万物相育而不相害。道家思想则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有荀况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观点等。

与此相反,在西方过去2000年的哲学(伦理学)理论中,几乎没有像中国古代哲学那样的环境思想。从柏拉图开始,强调的是人性的提升,强调人是万物的中心,认为世界上一切其他生物都是为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因而较忽视人以外的客观生存环境。到近现代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使西方世界产生了征服万物和自然的雄心,以至于环境问题接踵而来,甚至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直至20世纪初,西方伦理学家们才开始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

现代环境伦理学那什认为,现代伦理学的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人类的伦理思想是从创世纪的人类对植物和动物保有的支配权开始的,然后经过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到现在形成了所有生物(人、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之间都具有平等性的环境伦理思想。在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种类的学说。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

(一)人类中心主义假设

一般认为,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先驱者是曾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后赴德国的艾庞兹。他在1894年发表了题为《人类与兽类的伦理关系》的论文,从心理学,伦理学的角度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假说”,并对《创世纪》记述的人类征服地球的行为予以了批判。

(二)敬畏生命观

提倡敬畏生命的伦理道德观的人是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哲博士。他说“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不具有充分的伦理功能,“但是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则能实现这一切”。史怀哲认为,伦理的本质应当是敬畏生命。他对于只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传统伦理学表示批判。他说“实际上,伦理和人对所存在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⑥1923年,他在著作《文化和伦理》中,具体阐述了他所倡导的敬畏生命观。他是西方首位提出将伦理学的概念及其范围扩大到人以外所有生物的哲学家。

(三)土地伦理观

20世纪40年代,被美国人称为“环境伦理学之父”的A?利奥波德,提出了土地伦理思想。他指出,个人是一个由各种互相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土地伦理观就是把这个共同体的界限扩大到土壤、水、植物和动物。土地伦理观是要把人类在这个共同体中从征服者的面目变成为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组成成员的尊敬,也包含了对共同体本身的尊敬。

(四)生态利益中心主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地球环境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探索中逐渐发现,导致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在于人类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生活实践中顺理成章产生的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观念,它引导着人类形成了“以人类利益为本位”的伦理道德观。

西方哲学家们逐渐发现,传统的东方自然哲学观中存在着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深刻思想。如“天人合一”思想等,提出应在此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

因此,西方环境学家们便以东方的自然哲学思想和史怀哲、利奥波德的伦理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据,对人本主义的哲学观予以了深刻的反省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以确立环境和自然固有的价值和权利的环境伦理理论。主要包括:挪威学者A?乃斯的“深层生态学”;澳大利亚人丁?帕斯摩尔提出的“对自然的人类责任论”;澳大利亚学者辛加的“动物权利论”以及美国学者泰勒提出的“生命中心主义的自然观”等。

这些理论向统治西方上千年的传统的“人本主义”哲学观提出了新的挑战,直接动摇着传统部门法的法理学基础,也为我们研究环境法的伦理道德基础拓展了思路。

三、研究环境伦理道德的法律意义

有的学者给出了环境伦理学的定义,“研究环境道德的伦理就称为环境伦理学”。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即包括人类社会也包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一个理性的社会必须是重视道德的社会,现代法制的发展趋势是道德和法律的相互渗透和协同。

当经历了诸如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异常等全球性环境危机和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后,人类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一个真正健康、稳定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建立在符合环境道德的伦理基础之上。环境伦理道德不仅是精神财富的宝库,而且是物质财富的源泉。环境危机的教训说明,一个缺乏环境伦理道德的内部支撑的社会,在物欲横流的刺激下出现的繁荣是不能持久的,而且人们也将为这种泡沫般的繁荣付出惨重代价。重新理顺环境道德与环境法治的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为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道德是包括当代环境问题、资源危机和环境保护运动在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活动的产物。它与环境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依靠,互为补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法律规范主要表现为国家强制力,道德规范则主要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习惯之中。在一个讲究民主和法制的现代社会,为了保护和管理环境资源,应将环境道德和环境法律、环境民主结合起来,既不能只靠道德本身来保护和管理环境,也不能妄想只靠法律就足以使法律顺利实施。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正如古人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良好有效的环境道德规范应有法律的保障和维护,基本的环境法律权利也应有道德力量来支持。环境法是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法律武器。健全环境法律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实行环境法治,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法律保障。而环境道德则是保护和改善环境,实行环境法治的伦理基础,它积极为环境法做舆论辩护,并通过良好的环境道德风气和舆论推动环境立法、守法和执法。

因此,不讲环境道德,缺乏伦理基础是造成环境法治观念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形成社会性的环境道德风气,是加强环境法治的有效途径。

环境道德作为有别于传统道德的新兴道德,对人类社会而言是姗姗来迟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未将对环境资源的污染和破坏视为道德问题,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为“人伦”。直到环境危机日益严重时,才开始有学者提出将伦理观念的中心从人类社会扩展到整个自然界或生态系统。各国学者对环境问题的产生所形成的共识是:“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人类也不是自然界的中心”。⑦他们呼吁要放弃人类统治自然的哲学,建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讲究道德的哲学,主张将人类从“大自然的主宰”归位到“自然家庭中普通的一员”,提出既要遵守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也要遵守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道德。

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向全人类发出了“创立新的地球道德”的倡议:“现在世界大家庭面临着我们在环境问题上造成的后果给我们共同的安全造成的危险,要大于传统的相互之间的军事冲突带来的危险。道德伦理和精神方面的价值是人民和国家产生动力的最终基础,我们应当加以利用,并表现在创立新的‘地球道德’上,从而激励人民共同加入包括南方、北方、东方和西方在内的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确保地球一体化,使之成为这一代和后代子孙的安全、平等和温馨的家园。”⑧

环境法律秩序的建立和维护有赖于环境道德的协同,以及环境价值观的一致。我们应牢记只有一个地球,在环境问题的面前,全人类的命运是同一的,任何人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应树立全球利益同一性的环境价值标准。环境道德的树立和全面推广是人类生存方式走向全新境界的标志,环境道德将成为21世纪人类道德观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四、树立新型环境伦理道德观-人与自然、社会双重和谐

面对即将降临的“灾难性的毁灭”,人类在反省过去的同时,更要积极行动起来,构建一种新型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环境伦理道德观,以此作为环境法的内部坚实支撑,既要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不对自然的生存发展状态构成威胁。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中“可持续发展”是这样表述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客观的讲,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迄今为止相对最为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了。它强调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但同时笔者又不得不遗憾地指出,这个定义的“代际”、“代内”,所强调的价值观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并未体现出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的重视。因此,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当时是最为先进的理论模式,但其仍未跳出“人类利益中心论”这一传统伦理道德观的束缚。今天,我们已经迈入21世纪的大门,应当摆脱陈旧观念,树立符合新世纪发展需求的环境伦理道德观,抛弃不科学的“人本主义”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平等发展。

中国古代,孔子曾提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思想。他认为,通过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就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在《圣经》中也记载了“上帝喜欢他的创造”,“人类统治地球并不意味着地球属于人类”的思想,认为自然是和谐、完美的。大自然是造物主的杰作,是和谐的典范。但大多数人却并不珍惜。人类迄今的发展,都是同自然对立式的破坏性的发展,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社会也是充满矛盾的对立的社会,这种机制就使人们破坏着大自然原有的和谐与协调。过去传统的部门法林立、法律之间冲突的状态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和谐的表现,是人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片面地以物质生活取代一切的结果。

人类走到今天,人与自然的对立已经接近极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别无选择,只能实现从对立到和谐的重大转折,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双重和谐的发展机制。超级秘书网

笔者认为,我们倡导的“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环境伦理道德观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既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从人的利益出发,又从非人生命体的利益出发;既为了人类,又为了环境和大自然;既承认价值需要人去评价,又承认自然或环境的内在价值;既主张人的权利,又主张自然或非人生命体的权利。而且应当明确的是,这种新型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并没有反对人的主导地位和正当利益。

五、结语

瞄准和谐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新的环境伦理道德基础,自觉建立双重和谐的发展机制,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环境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手段,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称为环境法追求的终极目标。环境法作为整个法律制度的一部分,由于其“特殊使命”而担当重任。我们广大法律工作者应当从环境法着手,对传统法律系统重构,在新的环境伦理道德观的基础上,建立起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蓝图,进而完成整个法律系统的协调,建立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生态化法律体制。

注释:

①明:《环境保护执法的体制障碍及消除对策》,载《中国环境管理》1996.2。

②林波:《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载《中国环境管理》1997.6。

③李耘、范荣华:《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载《中国环境管理》1997.6。

④范少鹰:《政府行为中环境工作弱化的原因分析》,载《中国环境管理》1997.7。

⑤明:《环境执法不力的经济学思考》,载《环境导报》1996.4。

⑥阿尔贝特·史怀哲著、陈泽环译《敬畏生命》,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8—12页。

⑦《世界环境》1995年4期16页。

⑧曲格平:《创立新的地球道德》,载《中国环境报》1996.3.16。

[参考书目]

⒈高利红:《环境资源法的伦理基础》,载《环境资源法论丛》第1卷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⒉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⒊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社会实践的论文篇(5)

“自我造型”理论最初是由格林布拉特和他的同事们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本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和完善起来的。格林布拉特认为,人类的自我是一个社会化构建的过程。人类的自我是在人类文化结构中文本之间相互流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塑造的。在格林布拉特看来,人是文本,具有互文性,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构成文化,而“自我造型”则是文本之间的相互流动的结果,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同时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自我造型的过程是作者通过虚构的文本事件,阐述本人与他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实现自我“塑造”的过程,同时,在文本的流动过程中对读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塑形”。因此,自我造型理论试图通过对文本的书写、分析和阐述,着重说明文本对个体和他者的“塑造”所产生的作用。换而言之, “自我造型”意在强调文化和文学通过文本的流动对人的塑造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三、自我造型视角下的文学人物透析

(一)《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时常用诗词来宣泄自己的离别情绪,她所描写的多是些死、老、衰等消极的景象。比如,“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闹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形象地表达了林黛玉对爱情的伤感和猜疑;“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体现了林黛玉借物抒情、睹物思人的多愁善感和对自己命运多舛、前途未卜的迷茫。林黛玉将自己的消极情绪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自己的诗句中,同时这种消极情绪不断地反作用于她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思维方式越来越消极——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林黛玉就是在这种文本间的互动中不断地重塑着自己,敢爱不敢言,将自己的爱情寄托于文本,在文本中逐渐将自我解构,最后为自己的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二)林黛玉的悲剧——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我造型”表面上看是人类自身的建构过程,但是从深层意义上来讲,“自我造型”的背后反映的是相互作用的文本之间相关的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格林布拉特认为,人类的自我是一个社会化构建的过程。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整体的,而是不确定的、不连贯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种合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处于文本互动中的个体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林黛玉消极意识的塑造,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林黛玉从小被当做男孩子来抚养,一直酷爱读书,深受当时封建思想的毒害和束缚。虽然我们在林黛玉的身上隐隐约约看到了女性意识的萌芽,但这并没有发展成为其自身的主导思想,更不可能将其付诸实践。在当时的条件下,自由恋爱毫无可能,这也是酿成林黛玉爱情悲剧的重要推动力。林黛玉深知自己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好整天以泪洗面,直到生命的终结。在封建社会中,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宠儿,可以享受一夫多妻的特权,在这种封建文化的塑造和朦胧的自我意识的反复较量中,林黛玉爱得炙热,也爱得痛苦,内心充满了嫉妒、恐惧和猜忌。在封建社会,婚姻是父母之命,林黛玉对自己的爱情没有绝对的自,尽管宝、黛的感情在贾府众所周知,但是贾母心中的理想人选并非林黛玉,最终贾母撮合贾宝玉和薛宝钗,牺牲了林黛玉,林黛玉满腔悲愤,离开了人间。从自我造型理论的角度来看,林黛玉朦胧的女性意识与封建文化的侵蚀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造成的对贾宝玉的反复无常,甚至最后酿成的爱情悲剧都是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文本间相互流动的过程中,各种力量相互作用所产成的。

(三)王安石笔下的仲永:自我塑造与消解

格林布拉特的“自我造型”理论总是寻找与自我对立的非人格化力量来促成自我的造型,在自我造型的动态过程中,知识对个体的塑造作用不可忽视。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曾令多少人对仲永的年少成才而赞叹不已,也曾让多少人因其故步自封、归于平庸而深感惋惜。仲永五岁便能指物作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之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到19岁时已与普通人一样了。知识是一种力量,一种权利,总是以某种方式塑造自我和人生。仲永年少时天资过人,赢得了“邑人”们的赞赏和钦佩。仲永的天才神童形象在其才华这一力量的作用下逐渐得以塑造。其父亲虚幻地认为年少时天资过人,便不用再学,一生都将才华横溢,便“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使仲永归于平庸。在仲永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与自我对立的非人格化因素也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就仲永而言,这一非人格化力量即人性的傲慢。这种人性的傲慢使仲永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不断地消解自我的本质和天资,最终使其归于平庸。

四、自我造型视角下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但它们都致力于追求两性地位的平等,都建立在共同的理论前提之下,即现时的社会建立在一个以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父系体系之上,在这样的体系中,男性被赋予了比女性更多的特权,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女性主义者试图从各个角度来深究女性处于相对较弱地位的本质原因。雪莉·欧德娜(Sherry Ortner,1974)认为,两性地位的差异,不是来自于生物差异,而是生物差异如何在一个文化界定的价值系统中诠释出来。法国着名作家波伏瓦在她的《第二性》中曾提出过经典的命题:“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而是被塑造成了女人”。虽然雪莉-欧德娜和波伏瓦在对女性自我本质认识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在文化的影响力方面达成了共识,两位女性主义的支持者都在不约而同地强调文化对“自我塑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换句话说,当我们在“自我塑造”理论的背景下来重新解读两位哲学家时,不难发现两者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达到了统一,即“女性”是在一个在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中,男性利用其特权所规定出来的,是在女性所处的从属地位的社会中建构出来的。

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的生存价值和标准按照男性的话语来塑造,被男性的价值标准所左右。女性的形象在男权制度下被无限美化和歌颂,比如女性的贞烈、坚守妇道,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等品性。这种看似表面光鲜的形象背后隐藏着的是男性无比的自私。因为一旦女性背叛和违背了这些“完美”的品质,就必然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唾弃,就好像女性被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永远受到无形的束缚。这就好比一颗玻璃球,人们将它举得越高,一旦其从高处掉下时就会摔得越碎。这种想象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父权制度下男性对于话语权的支配地位,由此构成的男权世界里,女性被奴役、被禁锢、被选择、被指责和伤害,男性做了错事可以被宽恕,而女性做了错事则要被打入地狱。另一方面波伏娃认为,除了女性总是受到压迫这一事实之外,女性的受压迫与阶级或种族受压迫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女性是她们自己受压迫状况的同谋。用存在主义的术语来说,女性把男性的注视以 及对性别的期望内在化了。她们成了男人期望她们所成为的形象,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被困在了内在性中。按照自我塑造理论的视角看,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社会教导如何做一名女性。女性的“自我”本质上是在以男性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中,在各种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被塑造出来的。这种被塑造出来的形象,尤其是完美形象,被用于维持对女性的压迫,一旦在现实中损坏了这些美好的形象,便会被社会所唾弃、抛弃,酿成悲剧。

五、结语

自我造型理论的产生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深深地植根于肥沃的历史土壤之中。格林布拉特教授把自我造型的研究放在了文艺复兴的宏大背景之下,极力寻求文学、文化和历史的相关性。自我造型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文本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为我们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文本阅读对读者的“塑造”以及作者、他者、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特征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理解社会文化的构建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造型》导论[A].文艺学与新历史主义[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2]傅洁琳.“自我造型”的人类文化行为一一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核心理论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06).

[3][法]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4]王军霞,生态女性主义观视角下的林黛玉形象[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04).

社会实践的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029-0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希望和愿景,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中广泛引起人们注意的,即为大众文化已迅速壮大与成为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二者之间的冲突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是否只有其中的一种文化形态才是真正与人类发展相统一,二者是否可以共存、两种文化之间能否顺利对接,对建设和谐的社会生活生态,塑造和谐的社会生存空间,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解读

近现代的西方学者把文化从宏观层面上分为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种表现形式,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关于精英的纯粹精神、“精英”阶层的“文化”理论,最早用于社会学政治学,在20世纪时,社会学政治学主张说社会由少数精英人物统治。延伸至文化领域的“精英”,其内涵基本与社会学政治学中的界定相同。文化精英被认为是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知识背景、从事严肃文化事业、对文化有着高雅品位的一类人。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的主要文化表现形态,是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的创造主体,是“经典”和“正统”的诠释者和传播者,是民族正统文化的集中体现。精英文化被认为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导向的功能,是全球化时代各国文化发展的根基。

大众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文化现象,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百年激烈的文化冲突。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分解,其实就是一种精英主义的体现,是一种“统治”阶级的眼光,是站在一定的文化立场上发言的,因为精英和大众是相对的。如果从最直观的含义上看,精英文化是少数人的文化,而大众文化是多数人的文化。由此就会产生分歧:有些文化研究者认为精英文化是高雅的艺术,“物以稀为贵”;而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才是符合民众利益的文化。这些争论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重价值评价。其实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别,即该文化形态是以生产者的情感表现为主体,还是以消费者的述求需要为主体。精英文化的文化观念建立在作者自我主体之上,因此它强调个体生命经验的自由出场;而大众文化的文化观念建立在消费者的趣味选择之上,因此它强调表现最普遍的生命经验,唯有如此,它才能获得最好的市场前景。可见,如何构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接也已成为文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于丹、易中天现象反映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冲突

易中天,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因主讲央视《百家讲坛》一举成名。年近60岁,却在百度贴吧里有个以其名字命名的阵地,大批铁杆拥趸自称“意粉”或“乙醚”,风头直逼超女快男。于丹,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普通教师,也仅仅因为在央视开讲《论语》7天而迅即“红”遍全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这不仅仅是一两个人的效应,这已经成为一种罕见的“现象”,于丹、易中天成就了一种文化现象――精英文化从书斋走向大众、审美文化走向大众化。

然而对于这一现象,鲜花却与板砖相伴而来。对于大众来说,这不是严肃的大学讲坛,不必钻研深奥的学术著作,也不用苦记课堂笔记,能轻松愉悦地收获知识与启迪。但在学术界看来,他们颠覆了中国文化人清高淡泊、高高在上的传统形象,热衷于抛头露面,甚至为了取悦观众不惜插科打诨。

究其产生的原因,皮亚杰的发生学认识论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并不是白板一块,人对世界的认识也不是单纯地对外在世界作出镜像反映,人对世界的认识总是在先验的认知结构下形成的。这种认知结构是在主客体相互碰撞、内部经验和外部经验之间所发生的同化顺应过程中,不断地解构和重构。这些规律也同样适用于受众关于审美文化接受的心理图式。

过去学者们信奉自己研究的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可谓是泾渭分明。但其实两者并不相悖。在广大受众还没有具备完全独立的自主自觉意识,还没有获得在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进行区别和抉择的能力之时,就需要一部分从事精英文化事业的文艺工作者转轨到大众文艺领域,借用民族的经典艺术形式创造出大众化的艺术文本。通过与受众期待视野并不雷同的文本来召唤结构,把文本中所蕴涵的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外在经验形式,对象化到受众的心理结构之中。这样一来,凝结在这些艺术文本形式上的弱道德内容,便在无意识状态下被转化到大众文化受众的知识体系。因而精英文化只有走向人民大众,提高他们的知识文化素质,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整个社会进步。从于丹、易中天现象我们看到,正是他们改变了精英文化高高在上的面貌,使其从神坛走向民间,也正是他们弥合了当今民众心灵深处对于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的强烈渴求。我们也分明感到,“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是真实存在的需求。

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对接

从于丹、易中天现象我们不难得到启示,一方面,中华优秀文化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富矿,广大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但每个个体异化程度的不同,所受作为意识形态结构的文化的种类制约的不同,因而学术界本着所谓的文化精英的地位分析解构着传统文化,而广大民众也借助于通俗易懂的平台了解着传统文化。因此,于丹、易中天现象出现在当今中国,并非偶然。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需要高超而精细的技巧。现代传媒在社会中威力巨大,在文化普及中更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虽然媒体并不能决定大众具体怎么想,但它能决定公众在一段时间内关注什么,从而对社会施加自己的强大影响。

于丹、易中天这一现象所反映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变革,在保守者看来是一场地道的“文化危机”,而开明者则认为其实质是使高雅的、专门化的精英文化日常化与普及化,其指向是走出以传统精英文化为核心的经典理论的狭隘圈子、避免后现代主义的悲观消沉,以更加适应现代文化生活普遍泛化后的新变化。难怪有人这样说:“精英文化是唯审美的,而大众文化是泛审美的,唯审美是一种审美占有和把持,高高在上难以亲近;泛审美则是一种大众审美的自足、自在形态,它是个体的亲在,个体的在体经验,张扬人的审美感性。泛审美不是低俗,而是从个体出发的主动的审美亲近。大众文化时代建构了电影的新世俗神话,泛审美作为这一神话的美学载体,是文化的选择,更是美学的必然。”①

其实两者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渗透与改造的矛盾,两者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一种相互矫正与补充的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的最终结果是相互整合、共同提高,而决不是相互瓦解、否定和毁灭。应该“通过具体内容的整合,让它们在内容上不矛盾;通过适用范围的整合,让它们在范围上不冲突;通过相对程度的整合,让它们在功能上不抵触。总之,令其不再相排斥、抵触,而是彼此互补、兼容。”②

精英文化应更广泛地从大众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不断地把大众文化中的高层次因素转化、提升为新的精英文化。并且,要通过与大众的平等对话来争取能够为更多的人所认同,以达到对他们的“启蒙”,从而使自己在地域、时代及价值三个方面加以扩大和发展。积极的大众文化也不应拒斥精英文化,而是与精英文化在竞争中共生共存,以求得各自在不同空间和不同层次上满足文化消费者的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对大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把握,加强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指导作用,使之与社会进步的方向相一致,并加强对大众文化的提炼和升华,生产出更多的精英文化,满足人们对精英文化的需求。

精英文化还要善加利用作为大众文化的机构性存在的大众传媒。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都在各自的文化实践中寻找和确立自己发展的方向。但再好的文化也不能自产自销。大众传媒如电视、影院、广播、报纸、卡拉0K、歌舞厅等为大众文化的发展准备了物质上的前提,其最终的作用是使大众文化在文化产业的规模上生产并进行全球性的传播,打破以地域或民族为界限的传统区域文化的藩篱,为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化提供了可能。大众文化因其对日常生活审美文化的关注而得到社会大众的追捧和喜爱。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芸芸众生在大众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欢乐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大众文化更多地用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欢乐对抗着高雅的艺术抽象,它在接受高雅的同时也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利用和改造,生成自己的文本意义和品评规范。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文化发展问题也标志着人类文明史的整体性进化。一直都站在相互冲突的立场上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也渐渐从相互冲突走向共同发展,笔者相信于丹、易中天现象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万千文化现象中的一个点。我们要增强文化精英的历史使命感,实现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接。同时也要强化大众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和人文责任感,提高大众文化的文化品味。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大众文化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特殊商品。这就决定了大众文化在考虑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其社会效益。而且,在这两种效益地位问题上应区别对待: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换句话说,应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去考虑经济效益,去追求经济效益。只有在此基础上去树立和践行,才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人民,才能形成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注释:

{1}安燕.“新世俗神话”与“泛审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101

{2}潘知常.“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关于20世纪文化遗产的反省之二[J].百花洲,1999(2)

参考文献:

1.傅守祥.经典美学的危机与大众美学的崛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

2.左雪梅.关于《百家讲坛》和“于丹现象”的理性思考[J].媒介与文化,2007(7)

3.王立红.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矛盾探源[J].北方论丛,2005(6)

4.[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社会实践的论文篇(7)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谓“信”,是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在高中《理想与奋斗》教学时,部分学生对现阶段还要提倡艰苦奋斗表示不以为然。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组织学生访问了市级明星企业——宁波兴业集团。该企业原只是5名工人,12000元资产的村办小厂,2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企业成为有6.26亿元资产,年产值6.01亿元,利税3193万元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他们至今保持着创业者们当年“只值几分钱的旧扫帚柄也加以再利用”的优良传统,规定“上至厂长,下至各级管理人员,不得私用、挪用企业的信封、信笺”。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懂得“经济发展了,但艰苦奋斗绝不能丢”,“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小结会上,一位家境较为富裕的男生说:“过去我一直大手大脚化钱,月生活费支出五百元以上,从未考虑过节约,有时随便丢弃半成新的鞋、袜等,通过这次活动,我深为过去的行为而惭愧。”

2.社会实践是乡土教育的“好教材”。

高中学生能从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知识,挖掘“乡土”典型,加强乡情教育,使学生倍感亲近、亲切,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情感。高中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感到很迷惘,有学生说:“市场经济讲究物质利益,个人是物质利益的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放在首位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一思想,组织学生社会调查。其中一组调查、访问了市先进党组织——龙山西门外村党支部,该支部在“鸭司令”陆永康的带头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几年来,他们从未向村里领过一分津贴,相反从自己的“私企”中拿出四十多万元用于村集体建设。这一真实的典型事例深深地激荡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并深深地感受到“旗红、村强、民富”。

3.社会实践是培育兴趣、发挥特长的“沃土”

培养学生正当的爱好和志趣,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了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小组等。结合社会热点,广泛接触社会,如针对国企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走访了本市最大的国企——慈二棉;针对企业转轨问题,走访了国家优秀企业——中国金轮集团;针对富起来的农民如何消费问题,对市文明村——宗汉庙山村和中国周巷食品城的农民公园进行了调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小论文,分析入理,见解深刻,为有关部门高度肯定,并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其中《金轮的秘诀》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小论文竞赛浙江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4.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培育的。在高中进行“共同富裕”教学时,为把先富与共富关系讲深讲透,尝试了社会实践教学法,把一个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观工厂,访问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调查农村走向共富的现状,然后各小组撰写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诚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

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1.“显效果”和“隐效果”的关系

所谓社会实践的“显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社会实践的“隐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事实上,高中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后在信念、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和“无形变化”的矛盾运动,“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

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辩证效果。为此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两分法,反对只把“显效益”作为唯一效果的一点论观点。

2.主体和主导的关系

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

3.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社会实践的论文篇(8)

1.1管理制度对实践主体能动性的抑制

现行的管理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管理部门和大学生活动组织(主要是学生会组织),这些部门和组织都呈“金字塔”式的分层次分等级结构,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是按照管理权限和责任把每个组织机构排列在小同的层级上。这种专门化的科层制组织形成了固定的权力等级和规章制度,在现行科层制下,组织成员表现出非人格化基本特征。(张家军,2009:141-145)因此,目前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刚性管理”的特征,即通过制度或规章来管理研究生组织活动、约束研究生组织行为,使之处于非主动状态,具有受制性特征,从而造成了研究生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的丧失,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教育管理者以一种尊上的教育姿态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来组织学生及其活动,那么,无法换位思考的管理状态下,无法了解学生及其组织活动的真实动机、心理感受和实际需要。

1.2管理方式对实践主体的综合能力引导的缺失

被动管理环境下的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和发挥受到制度层面的阻碍,或受管理手段的抑制,容易导致研究生综合能力缺陷。目前,研究生年龄越来越小龄化,大部分是应届本科继续攻读,其综合能力培养是一项挑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人际沟通、学习竞争和合作能力从书本上是难以学得到的,需要长期的实践训练;另外,社会对个人的领导、战略、危机处理等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需求,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在制定能力培养目标时,要理性思考并构建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社会竞争和适应能力、组织管理和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层次能力体系。(余长春等,2009:95-96)这些能力的构建要基于自主能动性合理引导研究生社会实践,科学合理地设计规章和制度,制定方案和策略。现行教育管理框架下研究生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教育客体,又是社会实践的被动管理者,因此,研究生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必然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具有理性的管理方式和途径,除了需要在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奖励约束外,还需要设计能产性模型,促使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自主生成和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2、社会实践管理的策略

刚性管理的组织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但是,也不能完全取消刚性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否则,教育组织及其系统就无法正常、高效运转。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既需要刚性管理,又需要有理性的管理策略和可行的活动方案和内容,积极引导、培养研究生的主动实践能力。

2.1基于目标管理的策略

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至今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它以长期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管理手段,积极实现预期目标。它在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下,细化并明确目标体系,强调结果,重视组织体及人的能动性。依据高校组织体系的特点,可以利用目标管理策略系统管理研究生社会实践,调动每个研究生的实践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许多高校把目标管理策略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工作,具有实践上的有效性。(朱芳转,2010:166-168)目标化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了制定目标、实施计划以及评价结果等环节。制定目标时,管理部门需调研研究生的不同需求,制定实践目标和实践方案,构建出有效的实践能力生成模型。实施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建立积极的控制系统,明确责任目标,对组织活动和个性进行积极的控制,同时,根据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方案和措施,以追求实践效果的最大性。对于实践结果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公平、民主,否则,会影响下一步决策和实践。基于目标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注重实践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研究生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具有完全的自我组织、参与、管理和控制能力,其实践能力的生成和发挥是在确定实践对象、制定实践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整个实践环节中实现的。因此,理性的研究生社会管理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有效激发研究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基于项目管理的策略

项目管理是管理领域又一成功的经验,德国将其引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基于项目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旨在通过研究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来自我形成和培养实践和创造能力。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通过设置项目,进行招标,然后由项目经理及其自主组织来实现社会实践的目标。这种模式运用系统论和方法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项目进行组织、协调、控制,追求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方式。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仅仅提出能力目标体系和原则要求,把整个实践项目和组织活动作为一种项目并提供实践经费,向整个研究生进行项目的公开招投标。实践项目的中标者需要通过团队的形式组织、策划、执行和控制,项目团队及其成员都是临时性,是通过自主招聘和选拔成立的,或者依托不同的社团组织来完成实践项目,以此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的运作,还需要管理者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对项目进行跟踪和控制,通过成立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渠道,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项目管理策略的运用,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来讲,减轻了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以便腾出时间进行工作研究和政策研究。同时,在自主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研究生很好地锻炼了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等能力素质,也为社会孕育了民主和公平的思维习惯。

社会实践的论文篇(9)

    1、工作内容简介

    在雅特印刷厂,厂长助理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作每月的排班表;2.跟踪资本材料的审批流程;3.处理生产部样品领用程序;4.处理每月报销事宜;5.制定并跟踪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及使用情况;6.负责生产部入、离职人员的手续办理;7.制作生产部每月考勤、GMP扣款等;8.处理并跟踪工伤、请假事宜;9.制作每月生产能源分配的相关数据;10.协助处理物料分配事宜、及配方的整理;11.日常行政工作;12.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2、工作经历简介

    在为期四周的实践工作中,我先花了一周的时间熟悉工厂的运行流程和我的工作环境,同时在正式助理的带领下,见习了厂长助理的工作范围、职责和具体的操作。接下来我就开始逐步接手厂长助理的各项工作,从易到难,期间也得到了正式助理的帮助和指导,最终可以独立完成厂长助理大部分的工作职责。

    3、关于创业、创新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活动能否得到家庭的认同现今,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对于创业具体内涵却不是十分明晰。作为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能力的大学生,一般都具有创新、创造的潜能,关键在于能不能主动开发自己的潜力。但是自主创业不仅要求学生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搞出自己的创新成果,而且还要直接面向市...

社会实践的论文篇(10)

“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作用

普法的核心环节是法治的宣传教育,法治的宣传教育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否存在着一个关联关系呢?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影响,对我们科学地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研究,这一点正是本文的指导思想。

首先,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是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其经济等的集中反映,并为其服务;那么该社会的经济等是其经济基础,是决定该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典理论,根据这一经典理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法治的宣传教育是为法律制度服务的,所以这种行为也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范围;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是社会的实体内容,是经济基础的范围;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知道,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但是在我们国家,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和产生它的经济基础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它们的主体都是人民,所以两者在代表利益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两者的价值取向是同构同向的。那么基于此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也一样,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是发展的好对我们的法律制度走向完善就越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当然有了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也就会更有物质基础,也就会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一种矛盾统一关系,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明白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虽然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务虚性的工作,但它同样重要,也是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一种促进;同样道理,做好社会的经济发展是我们的现实需要,对不断地完善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物质前提,两者都很必要,都很重要。

我们认为,法制的宣传教育是法律制度落实执行的观念实现途径。也就是说立法的目的,立法的内容,只有向全社会广泛地宣传和教育,才会在全社会中产生对该法的了解,知晓,才会在人们的观念中树立起该法的观念,才会在人们的意识中以之为规范,从而去自觉自为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过程我们看到它其实就是法的执行和落实的一个观念上的实现过程。当然法律一旦经过合法程序产生,并不以社会某些成员是否了解其内容为其生效的前提条件;也不以某些成员不了解该法的内容而对该成员不产生拘束力;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用来维护人民的利益的,所以不希望任何人糊里糊涂地受到制裁。我们的法律不是以事后的惩罚为唯一目的的,所以法律的观念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我们的法律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在观念上实现为最高境界。法律在观念上的实现,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自觉自为地守法,以良好的社会秩序规范成员的行为。所以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实现法制观念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更多成员自觉自为的守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积极因素;社会更多成员的自觉自为的守法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性条件;所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环境动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比如,我们的行政执法以往的做法都是一种被动性的执法,也就是当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产生以后才去给与惩罚的,但是这种惩罚(来源:文秘站 )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同类违法现象,为什么呢?就是这些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人人都从观念上形成了一种自觉自为的守法意识,从而没有内在的拘束力,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行政相对人根本就不知道相关法律的内容,当然也就不知道他们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以被动执法的结果是:同样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执法工作量很大,效果不明显。我们的行政执法体系,对象多,领域广,具有源头性,如果在这里使我们的对象能够自觉自为的去守法,那么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都会大有改观的。

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强化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手段,依法治国不仅仅需要把立法工作和执法工作,司法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制环境;因为不管是执法,还是司法,这些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事后性,也从而使之具有被动性;但是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后,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对社会成员具有矫正力。我们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不仅使社会成员树立起法制意识,还会在这种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人们的法制意识,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言行就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这种环境的强化还会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推动力量。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制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地运行就是一种不可能,所以我们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实践的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虽然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较狭隘,仅仅局限于思政理论课本身的实践教学,或者是暑期社会实践,只是将它定位于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锻炼一些能力。没有把它上升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训练、对高校人文精神的弘扬这一层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条块分割”现象,高校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分属不同育人部门,各自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存在力量分散,效果打折的缺点,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基本类似,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另外,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期存在师资队伍单一、力量分散缺陷。许多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尝试,虽然实践教学的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各种形式之间没有相应的内在联系,目标并不特别明确,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欠佳。

只有经过“统筹”、“协同”才能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应有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要做到“统筹”、“协同”,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注重对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认识上的拓展。

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不仅仅指社会上开展的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内的各种实践活动;不仅包括思政理论课自身的实践教学,包括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还应包括相关专业实训等实践环节以及大学中的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等。高校思政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仅仅是要激发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实现知行统一。它的终极目标应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其次,注重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协同。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是单一的思政理论课教师或团委、学生处等部门教师,而应是思政教师、团线教师、学工教师等育人力量形成的合力。通过“统筹”、“协同”的方法,把原本分散的教学力量聚集为一支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社会实践教学团队,全方位地参与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立体格局中。既强调多部门协同,又各自有所则重。思政理论课堂的实践教学及校内的实践教学由社科部则重于负责;假期社会实践教学由社科部、教务处、团委等协同实施,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由团委、学生处主要负责;择业就业与生涯规划等实践教学由学生处负责,专业实训实习由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社科部等协同。形成合力能发挥出更佳的育人效果。

第三,注重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各种形式的统筹运作。

(1)通过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现实践性。在思政理论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讲授较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教学方式并不太受学生欢迎。注重学生参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的教学效果会更佳。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能采取多种方式体现实践性。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比如,采取学生主题演讲、观看反映现实的视频并进行相应思考、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方式,就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实践性。这种具有实践性的课堂理论教学形式,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体现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政理论课的延伸,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的的实践环节可以统筹为一次假期的社会实践,并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案如实践的内容、方法、原则及相关考核方式等都可以由社科部负责。可以结合所学理论及社会热点问题来选择实践的内容,可以根据“统一组织、分散进行、就近就便”的原则,确保每届学生都能参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从人文的角度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3)通过专业实习实训体现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性。专业实习实训,一方面可以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很好机会。在专业实习实训过程中,如果思政理论课教学能与之结合起来,同样可以体现出其实践性。让学生带着思政课的任务去参加专业实习实训,要求学生遵守劳动纪律, 感受专业活动的严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

(4)通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体现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性。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载体。新生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班风竞赛、文明寝室活动以及各种社团的活动,都可以成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抓手。这些活动可以充分体现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性,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优良学风、文明行为习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养道德观和法制观以及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5)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职业生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高校可以结合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开设“大学生成长成才”课,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人生,规划职业生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把学校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方向、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职场沙龙、企业实践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择业、就业技能;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注重目标定位,并注重多部门、多种师资力量的协同,注重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的统筹。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体现实践性;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性;在专业实习实训体现思政课的实践性;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思政课的实践性;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体现思政课的实践性。这样,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佩云.论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统筹运作[J].人力资源管理,2009(9).

[2] 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3] 钱立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模式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