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大全11篇

时间:2023-07-18 16:39:50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篇(1)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部人口8%以下者称为青年性国家或社会;8%-10%为成年性国家或社会;10%以上称为老龄化或老年性国家或社会。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事实上,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老龄问题比城市更严重。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给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农村带来更大的养老压力。就我国农村的国情来看,家庭养老仍居主导地位,但同时更提倡农民自养。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而对于我国,且不仅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在一直争论不休的“三农”问题上达成一种共识:21世纪中国的问题在农民,农民的问题在就业。在这个节骨眼上,农村老年人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1、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与特征

据1999年人口普查,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7285万人,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届时,中国老年农民将近2亿。

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巨大,而其自身的条件又决定着其必然是一个弱势群体。首先农村老年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相对于城市人口以及农村其他人口而言,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更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如今的贫困状况。其次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从事农业活动。他们依靠农业收入作为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分散经营的现状使其经济收入偏低。另外农村老年人口是中国农民“活到老,做到老”终身型农业劳动者的典型。从整体而言,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2、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自从1980年第一次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至今已有25年。但在实际上人们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还非常不力。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关注,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城镇老年人方面。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1)土地是农村老年农民的“命根子”,是其生存的唯一保障。城镇老年人基本上由于离退休制度的存在,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而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土地之间的特殊关系,导致农民除了依赖土地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额外的保障。要生存,必须依靠土地。因此,只要身体允许,从事农业劳动也就成了中国农民的“日常工作”,在这里没有年龄的制约。

(2)收入低,生活质量极其低下,这也是对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在我国,95%的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金而只能靠土地劳动收入和子女供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从事农业所能获得的收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从子女供养的角度来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的“民工潮”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同时又引发其他问题。其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儿童,农活基本上都是由老人来承担,劳动效率低,土地收入少。其二,外出打工的劳动力由于普遍的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其在外也主要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工资低的服务性行业。较低的收入扣除自己在外的生活费用外,剩余不多,难以顾及老人和儿童的生活、学习等开支。其三,现在社会尊老思想观念淡薄,这在收入较低的农村地区可能尤其明显。这些现状导致农村老年人在维持自身生存的情况下还要照顾孙辈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了农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农村老年人是集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于一身的特殊群体。

(3)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局限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是农村老年人生产状况的集中反映。存在了几千年的耕作方式在如今的农村依然普遍存在。用牲畜犁田地、手工播种、锄头除草等一系列的农业耕作工序都离不开人力。春种夏播秋收,随着季节的更换,一轮一轮的农耕活动也在不断地重复。即使有些新式的农耕机械可以操作,但由于老年农民自身的素质也难以驾驭。高强度、长时间的耕作对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量农村老年人从事简单而繁重的农业劳动,这种状况对于不断加剧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提出挑战。虽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在新形势下,提出老年人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养”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农村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适度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家庭养老、护老的压力。

二、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意义

对于老年产业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关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老年产业是从老年人消费需求的角度提出的,满足老年人衣、食、住、用、行等方面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各种产业的总称。

1、农村老年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这里所指的农村老年产业,或者说是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主要是针对低龄健康的农村老年人口,具体而言是60-74岁农村老年人口而开发的适合其本身特征的老年产业。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指皆是此意。与城镇老年产业相比较,它更强调“老有所养”,而不仅是“老有所用”、“老有所乐”。与农村其他产业相比较,它更注重的是工作能否实现一定程度“老年人自养”的目的,而不是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出发点。

从上面的农村老年产业的含义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产业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劳动强度弱是农村老年产业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农村老年产业从事的主体是一些低龄老人,从生理上讲,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弱的工作,以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第二,技术要求低。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本身的科学文化层次低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技术要求也不能太高,否则老年人无法操作。第三,与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联系密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是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农村老年产业主要解决的是“老人自养”问题,它的投入越低,就越能够实现,也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想发展农村老年产业,那就必须结合农村现有资源来进行组织。在实践上有一部分学者提出相应的形式,虽然他们的初衷不是为发展老年产业,但从中却给我们不少的启发。例如农村庭院生态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业这种凭借农村庭院作为“基地”,充分利用农村有机废弃物进行小规模、高品质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这种方式以农村庭院为主要活动范围,符合农村老年农民的体质要求,同时在生产工艺上也是在老年农民所掌握的范围之内。事实上还有很多具体形式可供选择。当然这些方面要真正发展成产业,还有许多的环节需要设计,这需要时间。

2、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农村老年人自身的意义

由于生理上的限制,农村老年人不能够胜任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同时老年人受教育状况决定了其不具备独立承担现代农业发展所有的基本能力要求。目前农村老年人现状,一方面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加剧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难以获得较高的农业收入。但农村老年产业发展后,农村老年人顺利地从繁重的传统农业劳作中脱离出来而从事其他劳动强度弱、劳动时间较短且有一定收益的工作,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自养”,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老有所乐”的境界。另外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老年农民的现实,使得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也具有深远影响。

3、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的老年农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而年轻农民更有利于这方面的发展。现代农业逐渐朝机械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这要求农民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农村老年人自身文化程度低,受教育机会即使有,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也远不如年轻劳动力效果明显。若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速农业大军由老年化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转变。因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有利于协调和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依靠产业发展。老年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辅相成,从而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体系更完善。同时发展农村老年产业,使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为青年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有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三、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求有合适的土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更是如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让人们从心理上来理解并接受这种现实选择。从政府到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做好这件事。

1、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政府的职责

(1)积极宣传,引导农村老年人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劳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习惯。这种心态下,我们想要将老年人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单方面所能解决的问题,但这是必然趋势。要让农村老年人明白,并不是只有从事农业就是劳动,从事其他行业仍然是劳动。另一方面中国农民通情达理,特别在对待下一代上更具有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谦让。只要让他们明白,让年青人从事农业,既利国又利民,配以有效政策,他们自然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个东风,树新风,积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2)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促农村老年产业的顺利开发。要使农村老年农民到一定年龄就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必须依赖老年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可谓困难重重,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居主体地位,但政府在初期要积极引导。要结合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特别是结合当地老年人口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相应的老年产业。只有农村老年产业能够顺利地发展起来,才能够将老年人口从土地上吸引过来,同时又能够让他们继续保持劳动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有所用”,实现“老有所乐”,达到“老有所养”(主要指的是自养)的目的。

(3)政府要积极解决建立农村老年产业所需的资金问题。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资金是难题中的难题。就农村本身状况而言,没有太多的能力来解决资金问题,而老年农民更是弱势群体,就其自身也不可能来提供资金。当然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若是所有的资金都由国家财政承担当然也是不可行的。但鉴于农村老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力促其他产业资本进入老年产业,同时配备强有力的措施。例如,鼓励乡镇企业投资老年产业,还可以引导农民工“回流”创业的资金来为农村做实事。

2、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基层组织的职责

作为中央与广大群众联系纽带的基层组织,在发展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配合中央的行动,贯彻实施相应的各项政策,做好广大农村老年人口的引导工作。与老年人口家庭保持紧密的联系,将国家相关政策传达于每一位老年人口,要让他们随时随地掌握国家国关于老年人口的相应政策。由于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因此在进行宣传工作时不可流于形式,必须采取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让农民清楚、明白。对于农村老年产业所涉及的众多环节,都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与服务。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股东风,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3、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老年人自身的职责

外部环境再好,再优越,要想真正有成效,还是取决于其主体力量自身状况。在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我们广大的农村老年人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关注和了解国家各项老年政策。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新型农民。根据陈义平先生的解释,新型农民是集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几方面于一体的特殊群体。就其能动性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推动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中具有强烈进取心,为创造财富而渴求现代科技、智力开发和政策支持以改造自己的革新精神。农村老年人口毫无疑问也是新型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老年人必须充分了解和利用各项有关的政策来为自己服务。特别是要弄清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这个基本国情,更要了解这种状况对农村老年人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和压力。

(2)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水平。前面已经分析过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机会很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但现在整个环境已经改变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人老心不老,农村老年人口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外界资源并结合自身长期积累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做的好处自不必说,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而言也是有利的。

(3)农村老年人要自信,要树立大局意识。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并不是强调老年人不能实现传统的家庭养老,而非得实行“自养”。这种方式的提出,是在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同时这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在农村仍然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同时辅之以“社会养老”和老人一定程度的“自养”。同时将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说老年人就已经不能胜任农业劳动,已经是“无用之人”。主张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目的是要给广大农村老年人口提供一种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这本身也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能够将老年人的智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大量农村老年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不仅对于国家、社会或是集体、个人而言都是不利的。我们必须改变它,使它朝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积极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同时老年人积极投身进去,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才有出路。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篇(2)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103-02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条城市化的“高速路”上: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0.9%,2008年为45.68%,2011年,首次超过50%。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浪潮。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村外出的劳动力约为1.49亿,2011年约为1.84亿。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仍将保持高涨势头。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0%,未来20年新增城镇人口总量将超过3亿。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为农村却带来了抹不去的“伤痕”――“空心村”。农村人口进城,村庄空心化,支持农村发展的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智力等要素的作用正在弱化。农村的发展显得步履艰难。为了促进陕北农村的发展,加快这一地区的城乡统筹步伐,“空心村”问题亟待解决。

一、陕北农村的现状:“空心村”多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经济越是落后的地方,人口转移的力度越大。陕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恶劣。陕北大部分农村均存在山大水少,高效农业用地面积少,交通不便等现象。这一地区仍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土地产出少、效益差。使得该地区成为贫困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由于在资源分布、开采、分配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农村仍然落后贫困。“穷则思变”,农村人口将眼光投向城市,希望通过进城来改善落后状况。

陕北农村人口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其流动的主体是青壮年。他们多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凭借着体力和智力方面的优势,农村的青壮年容易在城市谋得职业。他们往往“率一家之先”进入城市。以外出时间为标准,农村劳动力进城可以划分为季节性外出和永久性外出(定居城市)。季节性外出的优点在于既能打工赚钱,又能务农。但是他们的工作多为临时性的;永久性外出则是农村人口在城市立足后,一直留在城里发展。陕北农村人口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出现城市定居人数增加的特点。并且这种流动又出现整个家庭外出定居增多的趋势,即家庭化迁移增多。

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根本上说是由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引起的。一方面,代表着现代文明的城市以其繁荣、新颖地发展因素吸引着农村人口;另一方面,农村自身的落后封闭性推动着人口走入城市,在这种强大的“推―拉”作用下,陕北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从而直接造成了农村“产业空、青年人空、住房空、乡村干部空”的现状,“四大皆空”导致越来越多“空心村”出现。乡村走向凋敝和衰败。然而,这种“空心村”现象不仅在陕北常见,在全国也有普遍性。来自2012年10月29日都市快报的消息: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10月20日透露,相关部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270万个,“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

二、“空心村”使陕北农村发展出现的问题

农业是一国之本。在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名词,“社”指的是土地之神。“稷”指的是五谷之神。这种理解突出了农业的重要性。然而,农村现实发展的衰落及大量“空心村”的出现,令陕北农业、农村的地位受到削弱。

首先,“空心村”直接影响陕北农村的农业发展。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比较而言,进城的农村人口一般为农村的精壮劳动力,他们或是具有体力方面的优势,或具有智力方面的优势。这部分农村人口的流失,为陕北农村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伤害:陕北传统的农业要获得发展,必须具有充足的劳动力。但是,现在留在农村的是“386199”部队,他们在体力、智力等方面达不到农村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的要求,必然导致当地农业的落后。无形之中拉大了城乡差距,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其次,“空心村”冲击着陕北农村的教育。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只是从“量”的方面进行考察的;从“质”的层面进行研究,则可以发现,进城的农村人口还具有智力方面的优势,即农村精英外流严重。一个地区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有足够的智力支持。长期以来,农村在人口素质、人才培养上就存在劣势,而农村精英的流失使农村的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其发展更加困难重重。对很多农村人口来说,受教育是其向上一层社会流动的唯一渠道。然而人口的流失,使农村出现了“无人办教育、无力办教育、无心办教育”的状况,很多农村因之出现“空壳校”。在“空心村”和“空壳校”的双重作用下,农村教师外流严重。而当地农村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吸引不到更多优秀教师的加入,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没补充又流失”的窘状。这种情况下,城乡教育差距拉大。

最后,“空心村”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是农村人口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也是农村人口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保障。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陕北地区整体环境恶劣,土地开发难度大,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还可能破坏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当地的生态环境呈日益恶化的趋势,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等加剧。原本就十分有限的耕地面积不断被蚕食。而农村人口进城,大量土地又被闲置或抛荒,加剧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陕北“空心村”的出路探索

陕北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但是“空心村”使得原来就分散的村庄越来越显得没有人气,越来越显得七零八落。“空心村”的治理路径,主要在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而农民转身“重点应该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居村农民就地市民化上”[1]。以陕北及全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化解“空心村”难题的:

第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改变农村的外在面貌。在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陕北农村人口纷纷选择进城。经常出现这种状况:只有几人、十几人的村庄还相距甚远,大片的房屋或耕地被闲置,以前活力十足的农村变得死气沉沉。一定程度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改善这种状况。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可以加强人际交流、密切人际关系,为农村在交流中制造人气。并且在新型农村社区内,其能源供应、道路交通、水电供应等都是统一设置的,不但能方便居民的生活,还能美化农村面貌。此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还能改变农村以往的居住状况。在陕北农村,屋舍多是平房,或传统的砖木结构房,有的地方住的仍是窑洞。这种居住状况,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和维修难问题,另一方面存在房屋使用年限短的问题,并且影响农村的整体规划。新型农社区本改变“犬牙参差”的农村屋舍布局状况,集中统一,农村人口也可以像城市人口一样住进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楼房。

第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利用率。公共产品包含多方面内容:资金、教育、医疗、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公共产品除了具有公共性,还有有限性。如何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效益突显的关键。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在获取公共产品能力上远不如城市,城乡公共产品分配不均衡。并且由于陕北农村地区的村庄小而分散,人口不集中,道路交通状况落后,所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有时为了给只有几人居住的村子通电,不得不架设几千米的电线。加之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进城,“人去村空”多发,已经建设成的基础设施也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公共产品的浪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统一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大大降低了供应成本,同时能满足村民对公共产品的多样性需求。比如,当前散落在村庄的卫生室仍在“坚守阵地”,其规模小,维持成本高,医疗水平难以保证。而在新型农村社区,有条件较好、设备较全、医疗水平较高的卫生室、医院等,能满足大多数人医疗保健需求。

第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陕北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增长点分散。当地产业中传统农业的比重大,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基于陕北资源丰富的优势,一些农村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并且也发展了一定的第二、三产业。但由于发展底子薄,发展条件有限及农民思想观念等的制约,陕北农村从整体上看仍发展落后,贫困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资源富集区三区交叠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改变。而“农村社区中公共空间的专有化程度较低,同一空间往往复合了多种社会生活功能。”[2]走集中化路子,既可以在人口集中地发展手工加工业、零售业、运输业和餐饮业等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3]。又可以扩大土地面积进行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如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等。有利于扩大农民增收的途径。

第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素质。陕北农村的客观环境及通讯落后状况制约着当地的对外交流。这不仅表现在农村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城市交流不畅上,还表现在村民的思想观念上。长期农村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造成了农村的相对封闭性和守旧性,加之农村落后的教育水平,加剧了农村人口的思想观念落后。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又呈正相关因果关系,陕北农村的落后状况使二者形成了恶性循环,农村整体问花花素质偏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为农村教育、文化娱乐提供新的方式和载体。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带来了村民交流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为农村居民打开了一扇接触外面世界的窗户;相对密集的居住环境有利于人们进行交流,促使农民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提升自身素质和修养。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和谐农村和文明农村的形成;另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能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和监督环境,于无形之中让村民原来的陋习得以退化,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农民素质提高反过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成一个“文明祥和的生活共同体”。

参考文献: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篇(3)

我们国家在得到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也逐渐开始稳定且迅速的发展,而且我们国家还和世界各国之间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外交关系,这些方面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个问题非常的关注,对此,国家还相应地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这些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十分有效,而且这些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能够稳步地提升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并且能够较快地发展农村经济状况。

1目前我们国家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

实际上一些传统的观念一直束缚着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作用,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得不到迅速的发展。对此,还因为我们国家农村居民经济管理以及发展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一些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也不能够及时地在农村得到利用,所以农村的经济发展始终进行的比较缓慢,而且与之前的理想状况等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1.2环境因素导致管理方面出现纰漏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篇(4)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而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在众多原因,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特点更为突出。在二元结构下,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非常不平衡。 

一般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划分都是以城市和农村为划分标准,然而我国在城乡经济二元化的同时,随着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出现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二元分化。上海财经大学李静霞曾经在《中国二元经济演化进程分析》中指出我国经济由城市非农业、乡村非农业和乡村农业三部分组成,从而从农和非农两个角度对二元经济进行了划分,而根据利特尔(little ,1982)曾经对二元经济的定义:“二元性可以从多方面下定义。但是一个在分析上有用的、有关制度的定义看来应该是:一种经济是二元的,即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那种传统制度下运行,而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则是在雇佣工资制度下运行。”这样的划分体现了二元经济在生产率和剩余劳动差异方面的含义。 

在农村经济结构二元化的同时,农民也因为其从事的产业出现了分化。浙江师范大学卢福营在《论中国农民分化的多元化特征》中提出,非农化是“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根本动力”。完成非农化的三种村庄—城村、镇村、工业村与传统的农业村出现了分化,而在一个村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也与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出现了分化。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全国20个村庄的调查进行研究,对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二元化条件下的农民分化进行分析,试图为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对策。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南京大学2006新农村调查联合项目组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展开研究。该调查在全国选择了经过典型抽样的十个地方共二十个村庄的农民作为样本展开调查。这十个地方都是我国历史上各个阶段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别是:山东邹平,陕北南泥湾,河北遵化西铺村,河南七里营,山西大寨,安徽小岗,天津大邱庄,河南南街村,江苏华西村和广东顺德。这些名村在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带有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印记,这样保证了从事非农产业农民的样本量。 

除了选择这十个名村之外,项目组在每个名村的附近选择一个可以代表当地农村一般水平的村庄作为对照。这样又保证了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样本量。 

在研究方法上,项目组以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和半结构型访谈为工具来收集原始资料。最终使用的有效问卷925份,其中还在种地的农民534人,不再种地的农民391人。 

 

调查结果分析 

在家庭收入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非农业生产的农民2005年人均收入为7971.31元,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有3322.65元,低于非农业生产农民41.6%,同时,在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的拥有情况方面,非农业生产的农民普遍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而且部分电器的拥有情况差别非常悬殊。这说明他们在享用现代文明成果的程度上出现了分化。在此情况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有327人感觉有家庭经济压力,占到受调查种地农民的61.7%,而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有128人有同样的感受,占非农业生产农民的33.5%。(经卡方检验,pearson chi-square=70.567,df=1, asymp. sig. (2-sided)=0.000。问题只有肯定和否定两种答案,调查情况不再列表显示,下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倾斜向城市和工业的经济政策和对户籍制度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限制,以及我国有限的耕地状况,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增收困难不断加大,在经济上与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差距不断拉大,同时还引发了其他方面的分化。

居住条件方面,非农业生产的农民住房造价明显地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当然,这与非农化的村庄的整体住房造价高有一定的关系,但整体住房造价也在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农与非农产业的分化。在住房质量方面,63.9%的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居住在楼房,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有18.9%。在这种情况下,386位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对自己的居住条件感到满意,占到86.1%,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362人对居住条件满意,百分比为68.3%(pearson chi-square=76.031,df=3,asymp.sig. (2-sided)=0.000)。 

生活环境方面,由于部分村庄整体城镇化,绝大多数居民都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生活环境要明显好于还在传统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调查显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生活垃圾处理状况、公共设施使用状况等方面的情况都明显较好,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也较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更多地希望生活在城市,而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则更多(69.9%)表示与城市相比更愿意生活在本村。 

在关于家中是否有失学或辍学儿童的调查中,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中有13人表示家中有辍学儿童,只占到受调查对象3.4%,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有65人家中还有辍学儿童,比例为12.2%(pearson chi-square=22.613,df=1,asymp.sig. (2-sided)=0.000),同时他们对当地教育设施和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也较高。另外,访谈资料显示,很多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民的子女在县城或市里读书而不是本村。在受教育机会尤其是受教育水平上,二者的二元分化趋势明显。 

在政治权利方面,253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表示村财政没有公开,占50.1%,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表示财政没有公开的有114人,比例为31.5%。在关于如何对待村干部可能发生的贪污腐败的调查中,非农业生产的农民有23.4%选择了“管不了,任他继续下去”,而从事农业生产农民选择这一选项的人占到46.4%。经过对访谈资料的研究,笔者还发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方面都明显更加淡薄,而正当权力的行使得不到保障的状况发生的频率也相对更高。 

在公共文化娱乐设施的拥有上,二者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在老年活动中心、篮球场和中高级宾馆拥有状况的调查中,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的农民所在的村庄相差非常悬殊。在村民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方面,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民状况明显更好。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文化生活则相对比较单一,看电视成为了最主要的文娱活动。同时调查还显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参与的人数也要更多。而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在旅游机会和频率方面则更高。 

 

结论与建议 

(一)产生分化的原因 

首先,在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中,小农经济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小农经济由于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有限,这就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收入。在国家不断减免农业税的情况下,农民增收依旧困难。而限制农民收入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农业生产收入的增加速度相对较慢,从而与非农产业的收入水平出现较大差距。  

其次,新中国建国以来,为了快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长期以来经济政策向工业倾斜,“以农补工”的经济政策限制了农民的增收。虽然过去加在农民身上沉重的赋税已经取消,但长期的政策倾斜所带来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缺乏政策的保障,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增收非常困难,与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出现分化。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突破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快速发展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国一直以来“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状况进一步拉开了农民之间收入的差距。成功进入城市或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更容易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 

(二)加快非农化发展的建议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非农化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二元化和农民分化都是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在现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最终会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汗和拉尼斯曾经提出:“现代部门扩张的同时必须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使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同步”。所以,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努力着手解决农民分化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和讨论,大力发展非农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同时协调城乡发展,使其趋向一元化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非农化是农村出现分化的动力,同时又是解决农村分化的有效途径。农村的分化是由于非农化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发展非农化,使其逐渐趋向平衡,经济结构即可逐渐趋向一元化,最终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分化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通过各种措施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是实现非农化发展的基础。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小农经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在现有的耕地状况下,实现农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解放劳动力,才可能进行进一步非农化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区域差别较大,东南沿海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较成熟,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落后,还有很多农村保持着传统农业的生产组织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这样的情况要得到改变才能进一步发展农村非农经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其次,努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实现非农化发展的必要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过程中是始终存在的问题。只有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经济结构一元化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经济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家庭与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于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化,剩余劳动力越少,家庭收入也就越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必然有限,进城打工的人数太多也会使城市膨胀,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也需要农村自身非农经济的发展。其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解决我国城市化发展滞后的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在保证进城打工的农民可以转化为市民的基础上,要防止大城市过度膨胀,促进中小城镇协调持续的发展。同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依靠对农民的职业教育的加强。在调查中,72.7%的农民认为农民现在很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所以,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必然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地转化。 

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需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国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国家政策也要促进非农化的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一元化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自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矛盾问题,如规模较小的农业户与农业现代化的冲突,农业户的收入越来越低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问题等,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完善,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途径来改善这种状况,而应时而生的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方向标,结合农业的基本政策家庭承包式经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将其改造成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相互联系促进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和连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而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实力的农业产业系统;其经营方式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市场;能达到经营目的,能有效地获取利润,改善农业的市场发展机制和循环系统,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社会化。

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普及推广,能有效改善农业的发展状况,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能够改善现在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不良状况,提高农业经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石

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是制约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能改善农业生产力的状况,进而促进其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知道,农业产品基本上为整体个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的,其大部分是食物,这就为非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食物,这也就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然而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必然会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不仅能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能对农业人力物资进行有效的调配,这也就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能更有效的推动农村劳动力实行内部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经营模式,这就需要通过人才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还是处于经济效益较为低下的产业,而要优化产业结构所需要的资金、人力、物力都是陷于被动的,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点。而农业产业化就能实现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农业朝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进而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平,引导加快农村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文化水平、拓展农业市场、建立和发展第三产业,再有效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农业产业化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岗位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篇(6)

中图分类号:P343文献标识码: A

1移民概况

洮南市境内共有水库移民人口为1811人,其中:本市原迁移民1241人;省内散迁移民17人;外省迁入移民98人;山东移民455人(原迁移民119人,自然增长人口为336人)。全部移民人口散居在洮南市16个乡镇73个村屯,其中:大通乡丰收村、三富村、湖沧村;车力乡创业村、立业村、车力村;那金镇巴海村是我市集中移民安置村,其它移民居住比较分散。移民安置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畅,人均耕地6.5亩,而且有的地方土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加上连年的干旱,移民的经济收入较低,我市农村人均收入4000元,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人均收入2300元。

2资源状况分析

2.1、土地资源状况。实地调查,3个乡(镇)7个村移民在耕地占有量上,均与当地所在村人均所占耕地面积相同。从调查结果看,在土地方面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土地资源单一。在各移民村中,每个村只有种植耕地,无林地、草地、经济林地等其它土地资源;二是人均耕地6.5亩;三是土质瘠薄。因两座中型水库的移民安置区均位于洮南市西部,土质以沙壤土为主,加之受近些年严重干旱的影响,使贫瘠的土地资源更加恶化。

2.2、水资源现状。由于近年来的持续干旱,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绝大多数水源井干涸,增加了农田灌溉方面的困难。在移民安置村生活饮用水上,氟砷含量严重超标,在上级水利部门及市政府的关注下,安全饮水工程全部启动,使人畜饮水状况彻底得到改观。

2.3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状况。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为确保农民生产生活稳定,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指导水利部门及各乡镇在全市掀起打开高潮,在移民安置区,有的移民村农田抗旱条件较好,但是有的移民村农田抗旱井还不能满足农民耕种生产的需要,当地移民的灌溉用水得不到可靠保证,只能依靠自然条件发展种植业。

2.4地方交通状况。交通条件是制约移民安置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因之一。经实地踏查,7个移民安置村共有村路97公里,还有大部份没有经过整修,每遇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不堪。交通条件给移民安置区农民生产生活及农产品销售带来了严重的困难。经走访调查,移民安置区与其交通条件好的村屯相比,每市斤的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低1-3分钱,仅此一项,7个移民安置村每年农产品差价损失50余万元。因此,移民安置区农民对改变交通条件的要求非常迫切。

2.5人畜饮水状况。洮南是全省典型的贫水区和氟、砷病区,但2006―2007年通过国家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创业水库6个移民安置村和群昌水库1个移民安置村人畜饮水项目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2.6农村用电状况。经走访调查,7个移民安置村网改已经完成,低压供电线路能够正常运行。

2.7文教卫生状况。经实地调查,7个移民安置村卫生所基础设施比较完备。

2.8环境保护及生态状况。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移民出行难现象十分严重,每到雨季,由于移民村没有完整的排水设施和沟渠,内涝现象十分严重。因此,移民安置区农民对改变内涝现象的要求非常迫切。

2.9库区状况。1972-1973年,国家采取投资和投劳的方式重点考虑两座水库工程建设,水库移民享受的待遇偏低,整体迁移时移民每户享受不高于150元补助用于土房建筑,经过40余年的使用,加之移民安置区受多方面制约发展迟缓,经济发展滞后,在缺乏维修维护资金的条件下,多数房屋破损。在村屯规划上,7个安置村中有4个村房屋及庭院比较整齐,为开展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

3建议发展项目

近5年发展规划,2011年开始,至2015年结束。规划项目总投资为852.23万元,其中:2011年,分别为创业砂石路、丰收水泥路、湖沧抗旱水源井、丰收改水改厕等工程,工程总投资178.43万元,2012年,分别为立业打井、巴海打井、三富水泥路、创业排水、立业排水等工程,工程总投资182.93万元,2013年,分别为三富打井、湖沧砂石路、创业改水改厕等工程,工程总投资187.78万元,2014年,分别为车力水源井、创业围墙改建等工程,工程总投资187.58万元,2015年,分别为巴海水源井、丰收排水、丰收围墙改建等工程,工程总投资115.51万元。

4实施效果总体评价

4.1经济效益分析

4.1.1交通带来的效益。待移民村村路全部整修后,首先,可降低成本效益,使车辆在行驶中节约了燃油量,提高出车时间利用率,提高了车辆行驶中的安全系数。此外,也有利于当地村民发展以客运、货运为主的运输业,同时还可促进农副产品的产销速度,缩短成本的利用周期。

4.1.2农田水利建设效益。水源井工程实施后,可增加灌溉面积9075.75亩,以种植玉米为例,亩增收按150公斤计算,每公斤按1.2元计年可增收163万元;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可为再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4.1.3排水设施规划实施后,有效的解决了移民的内涝和出行难问题。

4.1.4改水改厕规划实施后,整洁了村容村貌,增加积造农家肥的数量,减少生产资料投入,增加农业投入产出效益。

4.1.5改建围墙规划实施后,推动了移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把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

4.2社会效益分析

4.2.1基础设施的改善。新增抗旱水源井204眼,增加抗旱坐水种面积9075.75亩,修水泥路2公里,修砂石路16.4公里,修建厕所440户,改建排水设施440户,修排水沟1000延长米,修建围墙18000米。

4.2.2带动其它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后,可以充分利用项目优势发展交通运输、调整种植结构等,来带动移民及移民村整体发展,一是依靠项目发展交通运输业。利用较好的交通条件,发展客运、货运等产业,促进运输与物质交换的频繁进行,使交通运输逐渐成长并壮大起来,并利用其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依靠便利交通发展商业、医药等产业。二是利用水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在改善水源条件后,充分利用水源保障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此外,规划的实施,需要施工队和大量的设备、材料等,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4.2.3典型示范作用。随着项目效益的日益发挥,移民村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给周边村屯带来良好的示范作用,其经验和做法可以在其它村屯进行推广,在扶持移民村发展的同时,也鼓励和推动乡村经济的共同发展。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篇(7)

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提上了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国事日程。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门于2005年8月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的目标,并部署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2月,商务部又《关于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指出国家将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国家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新政措施,是否能够改变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落后的基本现状,进而实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繁荣是本文的思考内容。为此,笔者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普遍存在着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资供应不畅、生活消费低迷的现象,并且这些现象在传统流通体制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下正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发展中不利的现实因素。

我国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理顺和建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与日用消费品供应等流通渠道的互动关系,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我国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和市场机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侧重于城市化建设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繁荣相比,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发展却明显滞后,这种强烈的反差成为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缩影。

农产品商品化制约农民购买力提高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关键取决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这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根本基础。农产品商品化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购买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没有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也就只能是无源之水。

按照国家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剔除农村的区域性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和统计偏差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加偏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如北京市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为7860元,而西部山西省柳林县和中部湖南省新化县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515元和1536元,全国一亿多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的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我国农民这种现实的经济收入状况,决定了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依然只能是处在维持生存需求的范围之内。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相当程度在于我国农村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严重低下的状况。

从我国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来看,当前农民收入中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性收入比例普遍偏低,非农性收入比重日渐增大,农村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低下。在我国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不到总收入的50%,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外出务工所得的非农性收入或其他经营收入;而在中、西部偏远地区,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民群体依然在从事着自给自足式的农业生产,他们除了因基本生存需求而进行简单的商品交换外,其他生活需求通过简单的农业生产实现自给,基本被排除在现代市场流通经济的循环体系之外;即使在粤、闽、浙、苏、鲁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同样有不少偏远农村的贫困区域,农民的收入结构大体相近,而“城乡两重天”的状况仍然存在。由于农民收入结构中相当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农村本土之外,而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只有通过城市实现,使得农村居民实际购买能力原本低下的状况显得更加突出。

从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现实水平来看,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农产品交易以简单的交换形式为主,农产品价格就市而不随行,这种商品化程度低下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吃不饱饭的问题;而就建立现代农业商品经济而言,虽然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国家也多次通过市场调节方式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分步放开了对水产品、蔬菜、水果、生猪、麻类、糖料等多数农产品的价格控制,但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的个体生产、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严重地分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笔者在农村地区农产品商品化过程的调研中发现,农户个体在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之初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有效市场信息和专业技术的依托指导,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品质检测和分级分类标准;进入农产品销售阶段后,农民根本没有定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对象,全凭自己肩挑车拉运到附近集市出售。例如在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户在天亮前将蔬菜从地里刨出整好,然后挑着上百斤的担子走好几里甚至十几里山路,赶在清晨时上市销售,运气好一天就可卖完,能够收入几十元,否则晚上还得挑回去,自己吃不了或当地市场饱和买不出去时就只能喂猪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造成很多上好的成品蔬菜最后却成了不催肥的猪饲料。

农业生产手段的传统落后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割经营,很难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规模生产、信息指导、组织水平、特色发展的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当前,除加快我国城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硬件规划建设外,逐步推进初级农产品的升级加工,着重提高农民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维护好农民在农村商品流通交易中的应得利益,大力提高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这无疑是建立我国以农产品商品化为基础的农村商品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农村日用品流通重在整肃市场环境

农村日用消费品的流通作为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业职能,而理顺和建立适宜农村日用品流通发展的市场环境,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解决“农民放心消费、商人规范经营、政府监管有序”的三大关系问题,这也可以确立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中市场环境的整肃目标。通过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整肃,保证农村居民在其相应的购买能力范围内可以放心消费商品,商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合法从事商品经营,政府主管部门在履行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实施有效市场监管,从而促进我国现行农村商品流通机制向一个互制互动、有序良性的循环机制转变。然而从当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状况非常普遍,农村市场环境在受到买方和卖方的双重制约下大都处于原始或初级的市场阶段。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影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环境主要存在三大要素矛盾:

一是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与现实生活需求和理性消费意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廉价的生存需求是多数农民选择商品消费的主要动机。由于受购买力水平的限制,商品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决定农村居民消费的首选要素,而对商品最重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往往局限于直观感觉,尤其对商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品质与安全问题大都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有的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同样购买消费,唯一的原因和充足的理由就是价格低廉,“只求价而不求质,只求有而不求好”成为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普遍消费心理。其实,在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依然处于温饱阶段、甚至有些地方还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异常。如果没有相应购买力的支撑,就无法实现农村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理性消费意识。换言之,要满足农村居民逐步提高生活品质的现实生活需求和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必须建立在相应条件下的一定购买力水平基础上的。

二是商业经营的利润期待和市场条件与农村居民现实生活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农村商品流通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模式下难以正常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农村的最基本驱动力在于商业资本对市场的利润期待。如果在基本利润期待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商业资本就很难主动地流向农村。随着我国以统购统销模式的原有农村供销合作社体系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以农户个体兼营为主要特色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模式,整体呈现出“散、乱、差、小”的市场特点,那就是网点分布随意散乱而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环境差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营面积普遍偏小、品种单一,有的农家小卖店就是几百元钱的投入甚至经营与生活不分,缺乏专门的经营人员和基本的商业常识,他们的经营动机只是在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附带经营以获得一些额外生活补贴,无税收、工资、租金等经营成本负担,经营的投机色彩较强。即便这样,许多农村小卖部也存在经营困扰,即村民邻里间的信用赊欠问题,有的甚至连初始资本金都赊欠出去了,归结原因,还是受制于农村居民的现实购买力水平。这样一种市场条件,难免对商业资本的自然流入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与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政府监管部门难以保障农村市场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序经营环境。在对各地的市场调研中笔者发现,当前不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当地农村商业网点的监管职能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农户个体经营的流程就是从周边县镇集市以较低价格批发回商品,带回乡后再出售给村民消费,从中赚取批零差价。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工商、税务、质监、卫生等主管部门由于农村市场的点多面广、地处偏远,均难以保证连续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这种监管缺位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农村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假冒伪劣商品倾销地,无疑造成了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不良损害,显然也对正规商业资本介入正规经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难度和障碍。

因此,我国在推进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需要面临一个对农村市场环境的整肃过程。一个良好的农村市场经营环境的培育形成,在于农村居民具有与其消费需求相适应的购买能力、商业资本规范的经营行为和政府连续有效的市场监管,并在消费需求、购买能力、商业经营和政府监管等要素间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市场机制。而在当前状况下,如果农村市场环境条件不能得到根本改观,而只是通过采用单纯的补助方式人为地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点的建设,也将难以带来农村市场的真正繁荣和市场体系的长续运营。

农资产品流通模式有待规范创新

农业生产资料作为专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特殊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水平,并关系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提高,因而农资产品流通同样是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农资产品流通领域大量存在着假冒伪劣、肆意涨价、服务性差、监管乏力等市场混乱现象,这种现象普遍涉及到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基础性农业生产资料领域,已经成为破坏我国农业生产和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严重祸害。因此,在我国现有农资产品流通模式中,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在供应来源、质保检测、销售渠道、技术指导、价格监督、售后服务和损害赔偿等环节,都有待于通过创新机制进行调整规范,在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和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规范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农资产品流通新秩序,这理当成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首先,应当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专项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农资产品的高效流通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相对其他行业的产品,农资产品是专门面向农业生产服务的特殊商品,其最终的消费使用者是农村居民这一社会经济的双重弱势群体,这就决定了农资产品政策需要实行有别于其他商品的低利低价调节政策,否则无异于对农民的间接盘剥,从而造成更深的社会不公,毕竟农民在通过繁重而廉价的劳动承担着解决全民粮食供应安全的重责。为此,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方式,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扶持,以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的形式实现对农民的利益补偿,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其次,应当突破现有对农资产品流通发展的体制障碍,调整放宽对农资经营主体的不合理限制,国家应将工作重点转向对市场主体资格和规范经营服务的管理监督,鼓励农资生产厂家直接面向农村开展销售经营和技术指导。国家通过制定对从事农资经营的准入条件,强化事前监督和培训制度,以保证农资经营主体应有的基本专业素质,并从进货渠道、运输储存、特品管理、技术指导、售后服务和责任追究等环节实行规范监管,鼓励农资生产企业进驻农村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同时,针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目前的经营状况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制定单行的法规或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从生产和经营两方面确保农资产品市场的规范发展。

再次,应当积极培育和重点扶持专业性的农资经营企业,鼓励和帮助他们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扩大经营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的经营,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非最终消费功能、隐性化专业技术含量和滞后性风险后果,因而农资产品的经营主体应当具备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条件,在农资经营企业中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接受农耕育种、栽培、养护、农机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在规范市场秩序上,应当完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继续加大对从事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较好地保护农民群体和正规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同时,鼓励和帮助专业农资经营企业在农资流通领域积极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商业形式建立营销网络、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资经营企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合理地规划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模式,对于增加我国农作物产量、推广农作物改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强化农资产品流通模式的规范创新,逐步使我国农资产品流通体系形成以经营企业为主体、专业服务为内容、农民利益为中心、政府监管为保障的特殊农村商品供应体系。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探析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规划,重点在于解决农村居民的购物便捷和消费安全问题,从而满足农民群众对日渐增长的物质生活标准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在规划和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的市场流通体系中,应当采用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这是因为在区域面积和居住人口上占我国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原本就是我国商品流通市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当采取二元结构模式分割处理城乡商品流通问题,否则只能分化和加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鸿沟;而采取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正确处理好农村商品流通问题,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城乡居民都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并且将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全国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下,根据城乡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消费商品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事实上,在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比例从1984年的1.84:1扩大到2005年3.22:1的情况下,如果期待在短期内消除这种长期发展失衡造成的收入与消费差距根本不可能,国家政策也只是抑制和缩小这种差距而已,这就决定了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基础差异性将长期存在。而实行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结构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实际状况,当城市高消费能力支撑下的高商业利润商品趋向饱和后,在商品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和产品质量逐渐稳定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商品产能和市场有限需求所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必然推动商品生产成本和流通利润的下降,经历市场竞争去除利润泡沫规模化生产商品,这应当成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流通商品的基本构成。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篇(8)

党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提上了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国事日程。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八部门于2005年8月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农村新型流通方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的目标,并部署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2月,商务部又《关于实施“双百市场工程”的通知》,指出国家将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国家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新政措施,是否能够改变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落后的基本现状,进而实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繁荣是本文的思考内容。为此,笔者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普遍存在着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资供应不畅、生活消费低迷的现象,并且这些现象在传统流通体制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下正逐渐形成恶性循环,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发展中不利的现实因素。

我国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理顺和建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与日用消费品供应等流通渠道的互动关系,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我国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和市场机制。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侧重于城市化建设和城市商业的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繁荣相比,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发展却明显滞后,这种强烈的反差成为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缩影。

农产品商品化制约农民购买力提高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关键取决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这也是发展我国现代农村商品流通经济的根本基础。农产品商品化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购买力的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没有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建设也就只能是无源之水。

按照国家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的三分之一。剔除农村的区域性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和统计偏差等因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更加偏低,有的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如北京市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为7860元,而西部山西省柳林县和中部湖南省新化县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515元和1536元,全国一亿多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的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我国农民这种现实的经济收入状况,决定了他们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依然只能是处在维持生存需求的范围之内。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相当程度在于我国农村农产品商品化水平严重低下的状况。

从我国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来看,当前农民收入中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性收入比例普遍偏低,非农性收入比重日渐增大,农村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低下。在我国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不到总收入的50%,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外出务工所得的非农性收入或其他经营收入;而在中、西部偏远地区,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民群体依然在从事着自给自足式的农业生产,他们除了因基本生存需求而进行简单的商品交换外,其他生活需求通过简单的农业生产实现自给,基本被排除在现代市场流通经济的循环体系之外;即使在粤、闽、浙、苏、鲁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同样有不少偏远农村的贫困区域,农民的收入结构大体相近,而“城乡两重天”的状况仍然存在。由于农民收入结构中相当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农村本土之外,而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只有通过城市实现,使得农村居民实际购买能力原本低下的状况显得更加突出。

从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现实水平来看,农产品生产以家庭小规模方式为主,农产品交易以简单的交换形式为主,农产品价格就市而不随行,这种商品化程度低下的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能力的提高。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吃不饱饭的问题;而就建立现代农业商品经济而言,虽然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国家也多次通过市场调节方式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分步放开了对水产品、蔬菜、水果、生猪、麻类、糖料等多数农产品的价格控制,但农村目前普遍存在的个体生产、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严重地分化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小的地位。笔者在农村地区农产品商品化过程的调研中发现,农户个体在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之初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有效市场信息和专业技术的依托指导,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品质检测和分级分类标准;进入农产品销售阶段后,农民根本没有定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对象,全凭自己肩挑车拉运到附近集市出售。例如在中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农户在天亮前将蔬菜从地里刨出整好,然后挑着上百斤的担子走好几里甚至十几里山路,赶在清晨时上市销售,运气好一天就可卖完,能够收入几十元,否则晚上还得挑回去,自己吃不了或当地市场饱和买不出去时就只能喂猪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造成很多上好的成品蔬菜最后却成了不催肥的猪饲料。

农业生产手段的传统落后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割经营,很难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规模生产、信息指导、组织水平、特色发展的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当前,除加快我国城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硬件规划建设外,逐步推进初级农产品的升级加工,着重提高农民在农业商品经济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和维护好农民在农村商品流通交易中的应得利益,大力提高农村居民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这无疑是建立我国以农产品商品化为基础的农村商品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农村日用品流通重在整肃市场环境

农村日用消费品的流通作为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保障和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商业职能,而理顺和建立适宜农村日用品流通发展的市场环境,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解决“农民放心消费、商人规范经营、政府监管有序”的三大关系问题,这也可以确立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商品流通领域中市场环境的整肃目标。通过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整肃,保证农村居民在其相应的购买能力范围内可以放心消费商品,商人在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合法从事商品经营,政府主管部门在履行法定的职责范围内实施有效市场监管,从而促进我国现行农村商品流通机制向一个互制互动、有序良性的循环机制转变。然而从当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农民买廉、商人贩假、监管缺位”的市场环境状况非常普遍,农村市场环境在受到买方和卖方的双重制约下大都处于原始或初级的市场阶段。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影响我国农村日用品流通市场环境主要存在三大要素矛盾:

一是农村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与现实生活需求和理性消费意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廉价的生存需求是多数农民选择商品消费的主要动机。由于受购买力水平的限制,商品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决定农村居民消费的首选要素,而对商品最重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往往局限于直观感觉,尤其对商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品质与安全问题大都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有的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同样购买消费,唯一的原因和充足的理由就是价格低廉,“只求价而不求质,只求有而不求好”成为农村地区消费者的普遍消费心理。其实,在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依然处于温饱阶段、甚至有些地方还吃不上饭的情况下,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异常。如果没有相应购买力的支撑,就无法实现农村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和提高他们的理性消费意识。换言之,要满足农村居民逐步提高生活品质的现实生活需求和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必须建立在相应条件下的一定购买力水平基础上的。

二是商业经营的利润期待和市场条件与农村居民现实生活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农村商品流通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模式下难以正常实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吸引商业资本进入农村的最基本驱动力在于商业资本对市场的利润期待。如果在基本利润期待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商业资本就很难主动地流向农村。随着我国以统购统销模式的原有农村供销合作社体系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以农户个体兼营为主要特色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模式,整体呈现出“散、乱、差、小”的市场特点,那就是网点分布随意散乱而缺乏合理规划,经营环境差而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经营面积普遍偏小、品种单一,有的农家小卖店就是几百元钱的投入甚至经营与生活不分,缺乏专门的经营人员和基本的商业常识,他们的经营动机只是在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同时,通过附带经营以获得一些额外生活补贴,无税收、工资、租金等经营成本负担,经营的投机色彩较强。即便这样,许多农村小卖部也存在经营困扰,即村民邻里间的信用赊欠问题,有的甚至连初始资本金都赊欠出去了,归结原因,还是受制于农村居民的现实购买力水平。这样一种市场条件,难免对商业资本的自然流入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地域广阔和网点分散与政府实施有效监管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出政府监管部门难以保障农村市场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序经营环境。在对各地的市场调研中笔者发现,当前不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当地农村商业网点的监管职能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农户个体经营的流程就是从周边县镇集市以较低价格批发回商品,带回乡后再出售给村民消费,从中赚取批零差价。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工商、税务、质监、卫生等主管部门由于农村市场的点多面广、地处偏远,均难以保证连续有效地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能。这种监管缺位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农村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假冒伪劣商品倾销地,无疑造成了对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环境的不良损害,显然也对正规商业资本介入正规经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难度和障碍。因此,我国在推进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的同时,需要面临一个对农村市场环境的整肃过程。一个良好的农村市场经营环境的培育形成,在于农村居民具有与其消费需求相适应的购买能力、商业资本规范的经营行为和政府连续有效的市场监管,并在消费需求、购买能力、商业经营和政府监管等要素间形成一个有机互动的市场机制。而在当前状况下,如果农村市场环境条件不能得到根本改观,而只是通过采用单纯的补助方式人为地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点的建设,也将难以带来农村市场的真正繁荣和市场体系的长续运营。

农资产品流通模式有待规范创新

农业生产资料作为专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特殊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水平,并关系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提高,因而农资产品流通同样是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农资产品流通领域大量存在着假冒伪劣、肆意涨价、服务性差、监管乏力等市场混乱现象,这种现象普遍涉及到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基础性农业生产资料领域,已经成为破坏我国农业生产和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严重祸害。因此,在我国现有农资产品流通模式中,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在供应来源、质保检测、销售渠道、技术指导、价格监督、售后服务和损害赔偿等环节,都有待于通过创新机制进行调整规范,在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和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规范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农资产品流通新秩序,这理当成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首先,应当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专项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农资产品的高效流通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相对其他行业的产品,农资产品是专门面向农业生产服务的特殊商品,其最终的消费使用者是农村居民这一社会经济的双重弱势群体,这就决定了农资产品政策需要实行有别于其他商品的低利低价调节政策,否则无异于对农民的间接盘剥,从而造成更深的社会不公,毕竟农民在通过繁重而廉价的劳动承担着解决全民粮食供应安全的重责。为此,国家应当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方式,加大对农资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扶持,以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的形式实现对农民的利益补偿,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其次,应当突破现有对农资产品流通发展的体制障碍,调整放宽对农资经营主体的不合理限制,国家应将工作重点转向对市场主体资格和规范经营服务的管理监督,鼓励农资生产厂家直接面向农村开展销售经营和技术指导。国家通过制定对从事农资经营的准入条件,强化事前监督和培训制度,以保证农资经营主体应有的基本专业素质,并从进货渠道、运输储存、特品管理、技术指导、售后服务和责任追究等环节实行规范监管,鼓励农资生产企业进驻农村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同时,针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目前的经营状况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制定单行的法规或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从生产和经营两方面确保农资产品市场的规范发展。

再次,应当积极培育和重点扶持专业性的农资经营企业,鼓励和帮助他们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扩大经营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的经营,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非最终消费功能、隐性化专业技术含量和滞后性风险后果,因而农资产品的经营主体应当具备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条件,在农资经营企业中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接受农耕育种、栽培、养护、农机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在规范市场秩序上,应当完善农资市场监管体系,继续加大对从事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较好地保护农民群体和正规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同时,鼓励和帮助专业农资经营企业在农资流通领域积极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商业形式建立营销网络、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资经营企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合理地规划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模式,对于增加我国农作物产量、推广农作物改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强化农资产品流通模式的规范创新,逐步使我国农资产品流通体系形成以经营企业为主体、专业服务为内容、农民利益为中心、政府监管为保障的特殊农村商品供应体系。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探析

我国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规划,重点在于解决农村居民的购物便捷和消费安全问题,从而满足农民群众对日渐增长的物质生活标准的实际需求。同时,根据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在规划和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的市场流通体系中,应当采用实行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这是因为在区域面积和居住人口上占我国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原本就是我国商品流通市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当采取二元结构模式分割处理城乡商品流通问题,否则只能分化和加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鸿沟;而采取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正确处理好农村商品流通问题,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城乡居民都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并且将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

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模式的基本内容,就是在全国商品市场一体化的前提下,根据城乡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实行相应的商品供销配备机制,将城市供应日趋饱和的成熟消费商品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向农村市场逐渐拓展和转移,确保农村市场商品的物美价廉和消费安全。事实上,在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比例从1984年的1.84:1扩大到2005年3.22:1的情况下,如果期待在短期内消除这种长期发展失衡造成的收入与消费差距根本不可能,国家政策也只是抑制和缩小这种差距而已,这就决定了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基础差异性将长期存在。而实行城乡商品流通梯度消费结构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实际状况,当城市高消费能力支撑下的高商业利润商品趋向饱和后,在商品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和产品质量逐渐稳定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商品产能和市场有限需求所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必然推动商品生产成本和流通利润的下降,经历市场竞争去除利润泡沫规模化生产商品,这应当成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流通商品的基本构成。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篇(9)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0-00

为了掌握灵宝市农村经济社会真实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我们灵宝市委党校教师组成“科学理论下基层,求实求效促发展”专题调研组,于2013年1月5日―6日分两组到灵宝市大王、城关、朱阳、西闫等四个农业乡镇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每个乡镇抽取两个行政村作为样本,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好的村和中等状况村各一个,调研活动采取了问卷调查、开座谈会以及走村入户等形式,取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资料。我们在调研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灵宝市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方面的现状:

两天来,我们分组走访了大王镇的沙坡村和凤沟村,城关镇的牛庄村和五龙村,西阎乡的西邱村和常阎村,以及朱阳镇的小河村和杨家河村。发出215份调查表,收回问卷211份,召开座谈会两场,100余人。

1、农民的收入状况及收入来源。通过对大王沙坡村、凤沟村、西阎乡西邱村和常阎村、城关镇牛庄村、五龙村以及朱阳镇的村和村的调查,44.1%的调查对象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45.2%的家庭月收入在1000--3000元,也就是说,灵宝市近半数的农村家庭年收入在2.5万元左右。在收入结构方面,63.7%家庭收入主要靠务农收入,而务农收入中,55.9%主要靠粮食作物,27.5%靠经济作物。而务工收入中,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个人创业,村办企业不到6%。在整个收入结构中,以经济作物为务农收入来源的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以粮食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差。以务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收入水平较高,以务农收入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家庭收入状况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的村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外出务工人员少的村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如大王镇的沙坡村,有2200多人,外出务工人近700人,占到村人口的将近三分之一,在家务农的家庭收入也以大枣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不论村集体还是农民个人,生活状况明显好于以粮食作物为主,且外出务工人员较少的西阎乡的农村。同为西阎乡的西邱村和常阎村,常阎村靠近公路,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户较多,生活状况明显好于西邱村。

2、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被调查的农民中,有153个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占到72.5%,说明务工收入明显高于务农收入,大多数农民都愿意出去打工,而不愿意务农,务工收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且比重由不断上升趋势。这与务农成本越来越高,粮食价格上升缓慢,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如化肥、农药、种子等价格上升快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务农成为高投入低产出的产业。如,种地,每亩收入在800元左右,出去打工一个月就能挣2000元左右。外出打工的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下,116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75.8%,年轻人大多都出去打工,从事粮食生产的多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村里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地荒芜现象。

3、创新经济组织情况。种植经济作物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多,为农民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而以传统粮食作物为主的村,经济组织少。有的村虽有合作经济组织存在,但参加人员不多,主要是因为有组织就需要经费,农民因为自己收入低不愿缴费。

4、农民农业投入资金来源(资本下乡问题)。有155个家庭的农业投入主要靠自我积累,占80.3%,靠贷款或者借款的38户,占到19.7%。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投入不多,限于最基本的如种子、化肥、农业等。农民要增收,贫困家庭要想脱贫,资金来源是一个大问题。将近一半的农民有自己创业的意愿,事实上自主创业者不多,都说明投资资金困难的问题。

在座谈的时候了解到,多数农民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问题。也希望村干部在如何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方面多下功夫;其次,物价稳定问题。农民认为虽然收入有了增加,但是物价上涨,实际生活水平提高不多、不快。第三,农民普遍希望政府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如,提高粮食补贴、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等“三补贴”标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适当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

5、住房问题。农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建房费用的承受能力问题,79人的承受能力在5万元以下,88人承受能力是5-10万,这两种人占到总人数的84.8%;11.7%的人能承担10-15万的建房费用,不到3.6%的农民才能承受得起15万元建房费用。支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180人,占85.3%;说明绝大多数农民还是支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党和政府的政策深得人心。部分不支持的是年龄较大的农民,他们住上新建的砖瓦房或者平方后,对现有生活方式非常满意,不习惯居住单元楼,认为没有必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二、 灵宝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了灵宝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1、农业投入资金来源问题。

农民想个人创业的多,但是资金来源是个问题。包括农业投入资金来源单一。小额农村贷款在农村几乎没有市场。这与国家政策初衷不一致。

2、 土地荒芜和土地流转问题。

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一部分土地荒芜。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既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必然带来是土地流转现象增多。外出务工家庭将土地转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农户。这样,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和土地利用问题,也使农业生产经营产生规模效益。然而,调查结果是灵宝市农村的土地流转现象很少,只有22%。

3、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问题。有了合作组织,农民参加的积极性不够高。农民认为收费高,而组织带来的效益低于预期不愿意加入。

4、土地纠纷问题和村级债务问题。凤沟村从1997年开始至今,土地没有做过调整,时间越长,累积的问题越大,后边的村干部调整土地的难度越大。有的家庭女儿嫁出去了,或者老人去世了,土地没有及时收回集体;另一部分家庭,新增加的人口,如娶媳妇、新生儿无法得到土地。有的家庭甚至孩子都涨到13岁了还没有土地。前几年,修快速通道占用村里耕地,每亩地补偿2.8万元。这样导致矛盾更加突出:没有土地的家庭不能得到补偿,而原来没有退回多占耕地的农民,这次耕地被占,还得到了补偿款。有的家庭原来得到了土地,现在又得到了补偿;有一部分家庭原来没有土地,现在没有得到补偿,这种明显的不公平现象怎么解决是个问题。其实,不论是村级债务还是土地纠纷问题,根子在于基层组织问题。

5、住房问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本来是为农民办好事,但是如果不考虑农民的住房承受能力,建造成本较高的房子让农民居住,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好事反而成了坏事。我们省正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十讲全国都要探索四化同步发展的问题。调查说明8成以上的农民是很赞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但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时候,设计户型和面积同样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问题。

6、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亟需加强。在西阎乡农民反映,收入增加了,可是买了电脑不能用,安装了空调不能用,买了小太阳等电器根本不发热,原因是电网不行,电压太低,带不动,大大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消费需求。

三、对策和建议

对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理解和现有水平,提出如下建议,供有关方面和人员参考。

(一)、加强基层村级组织建设。“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这话一点也不假。凤沟村的问题可能是个别问题,但是反映的道理却是普遍的。农村的众多矛盾和问题都与村级组织涣散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只要村委和村支部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干部真正为农民利益着想,各种矛盾和纠纷就会在露出苗头的时候得到解决,根本就不可能累积到群众上访或者的地步。假如凤沟村村级组织能在当初就解决好土地调整的制度问题,形成好的惯例,就不会出现现在矛盾积重难返的状况。

因此,我们建议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加强基层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基层干部为广大群众的服务意识、发展意识。

(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发展基本制度建设。

一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道路。

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二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

(四)、加大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发动群众搞好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加快农村交通通讯设施建设。

(五)、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实力。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篇(10)

引言:

在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经济越来越被重视,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物流的发展也越来越被关注,但是农村物流目前面临诸多问题,研究应对措施是当务之急。

一、农村物流的概念和内涵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是指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其它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一切相关活动的总称。

农村物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包括农业生产物流和农村生活物流,但不等于农业物流、农产品物流和农产品流通。

二、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

1.国外发达国家农村物流发展状况

国外农村物流发展较好的以美日为代表。美国农业的发达程度世界领先,家庭农场的规模也较大,在农业各领域相继出现了大批为农业服务的各种组织和公司,从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的收购、储藏运输、加工、包装一直到销售等环节已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美国农业综合体,或称为一体化农业。美国的农业合作社通常称为农场主合作社。

日本的农村物流一般是通过农协会发挥作用,并不独立于其他行业而存在,通常农户生产需要的生产物资是通过农协会的合作购买组织取得,而生产的农副产品则是通过农协会的合作销售组织销售出去。

日本农协是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参与者或组织者。她既直接参加或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还配备自己的加工设施,这样,不仅能促进农民生产优质、丰富的农畜产品、获取农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竞争,增加农业内部活力。

2.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状况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之中,加之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因此,虽然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农产品储运、加工等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是总体来看,步伐缓慢,水平不高,亟待提升。

目前农村物流网络分布最全面的只有邮政物流,但邮政物流入主农村基本是把种子、肥料、农药、生活日用品等推向农村的单向推销式物流配送作业,市场仅仅处于摸索阶段,诸如把农产品从农村引向城市的流通配送基本还是空白。

三、农村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域差异性大

我国农村物流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如东、中、部的差异性,南、北部的差异性,沿海和内陆的差异性等。这些差异性的出现,有的是气候不同所致的农产品差异,地形地貌不同导致的物资流通速度差异等。这些差异性导致农村物流系统本身以及与其他物流系统的接轨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因此制订方案时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刀切。

2.发展水平较低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农村物流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一是物流设施设备落后,二是农村物流的对象--农产品具有特殊性。

(1)物流设施设备落后

物流设施设备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状况、仓储条件、运输工具状况、网络建设水平等。农村物流设施设备落后主要表现为,第一,农村公路大多等级低、路况差,导致物流运输成本较高。第二,无专业仓储条件,导致果蔬等农产品因储藏不当损失率高。第三,农村汽车、农用运输车的拥有量较低,且车况不适应物流需要。第四,农村网络普及率较低,制约了物流的发展效率。

(2)物品的特殊性

农产品为自然衍生物,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与工业品相比,容易腐烂变质。因此,产品的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要求更高,加大了经营农产品物流风险的风险性。

3.流通加工创造的价值小

我国农村物流大都以初级产品为主,流通环节增值能力有待挖掘。实际上,农产品如瓜果蔬菜粮食等若经过一定的流通加工后,不仅可大大减少装运输过程中的损失,而且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四、农村物流的发展策略

我国农村物流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的大力扶持,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减免运销环节收费等。这无疑这将为新农村物流创造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二是农民视野逐渐开阔,已经树立了经营意识,市场化的思想越来越明晰。这两个方面都促使了农村物流的前进和发展,而究竟从哪些方向努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初步探析。

1.物流运作模式创新

农村物流的运作模式要不断创新,在这方面可借鉴日本的农协会的形式进行。日本农协直接参加或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而且相当活跃,同时还建立自己的加工设施,无条件委托是日本农产品物流得以发展的成功经验,日本农协在合作销售中采用的“统一计算,费用分担”使农户能取得稳定的收入,调动了农户参与物流的积极性,这些都值得我国借鉴,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各地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发展新的农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我国农村物流的建设。

2.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

若要物流畅通无阻必须保证最基础的物流设施设备良好。这些设施设备包括道路交通、物流标准、信息网络和物流技术等各个方面。

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做到村村通公路。并且要创新建养机制,保障道路畅通,这样农村物流才能畅通无阻。 (下转第3页)

(上接第43页)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由于农村物流品较繁杂,因此物流的标准化建设将存在更大的难度,这需要国家、社会和行业共同努力。

加大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力度。现代物流的基本特点是信息化,因此,农村物流必须要实现信息化,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规范物流技术。引进现代化的装卸搬运技术,采用科学的方法,使用集装化的装载工具等,提高农村物流的效率。

3.统筹规划,政策支持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协调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物流体系的规划。投入资金支持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在外部政策如法律、规则等方面鼓励和支持农村物流的良性发展。另外,出台政策,鼓励物流人员科技下乡,带动农村物流的发展。

4.城乡物流网络对接

当前,农村生产最大的问题在于重生产轻销售,导致农产品因流通不畅,丰产不丰收。因此,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流通模式,强化城乡网络建设,信息共享,通过网络对接,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农产品及时销往城市,工业品顺利销往农村,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杨富堂,忠直.发展农村物流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物流, 2005 (11).

[2] 金廷芳,发展农村物流探讨[J]经济师, 2008(4).

农村产业发展状况篇(11)

1、人口状况

村共有10个社,642户,2517口人。

2、产业状况

(1)种植业:主要以大麦、小麦为主;

(2)养殖业:主要以牛、羊为主;

(3)劳务产业:主要在建筑、运输、服务等行业,务工地主要在金川、河西堡、;

(4)其他产业:有一家砖厂,一家沙料厂,一家面粉厂。

3、社会状况

(1)社会基本状况:约有80%的人口外出务工,村里留下的多为老人、儿童;

(2)村民收入状况:2009年人均收入约5000元左右,其中:70%为务工收入,30%为种植、养殖收入;

(3)党组织状况:设有:1个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59名党员,其中:男56名,女3名。

4、资源状况

(1)耕地资源

共有耕地面积为6635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6亩。耕地质量较好。

(2)劳动力资源

以16岁至55岁为正常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5%计算,再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约有1800余人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这些农业富余劳动力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以10%计算,就约有200人的技术型劳动力。

二、村“SWOT”分析

在了解了村基本状况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一个简单的“SWOT”分析,将这些基本状况系统化、逻辑化,为我们思考村的发展提供系统的依据。

1、S(优势)

(1)交通便利。距离县城约30分钟的车程,且在各社都通有乡村公路。各社村民居住地、耕地都比较集中。

(2)耕地质量较好。土层较厚,较肥沃,且耕地都比较平坦,易于机械化耕作。

(3)劳动力资源丰富。以16岁至55岁为正常劳动力,占总人口的75%计算,再考虑一些特殊因素,约有1800余人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这些农业富余劳动力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以10%计算,就约有200人的技术型劳动力。

2、W(劣势)

(1)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人均拥有耕地面积约为2.6亩。

(2)种植、养殖品种单一,且收益不高。种植以大麦、小麦为主,养殖以牛、羊为主。平均一户在种植、养殖上一年的收益不足5000元。

3、O(机会)

(1)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对“三农”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2)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最近,中共中央又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这对于西部的“三农”事业的发展也是最大的机遇;

(3)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前几年,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要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要求,把握好这个机遇对农村来说是一次彻底的飞跃。

4、T(威胁)

(1)逐步脱离农业的劳动力增多。在农业的收益远远低于务工收益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不再愿意从事农业,这将造成农业劳动力的短缺和一些耕地的荒废。

(2)进城务工劳动力缺乏相应的保障。很多的进城务工劳动力存在“钓鱼”的现象,没有固定的收入;还存在要不到工钱的问题;吃住难的问题;心理过渡期的矛盾问题;找不到组织的问题等等。

(3)留守老人、儿童的生活。很多的留守老人都过了70岁,吃住都很难,还要照顾儿童的生活,有的甚至还要负责家里田地的耕作,牲畜的放牧等农活。

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有可能成为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稳定才能发展,和谐才能更好的发展。如何确保农村的和谐稳定是我们要考虑的最首要的问题。:

三、村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1、如何利用好村农业富余劳动力?

(1)建立一个进城务工的服务组织,为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政策、务工信息、相关保障的服务;

(2)将进城务工当作一个产业发展,尝试设立劳务经济开发中心;

(3)鼓励和支持有一定资金、技术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回村创业,带动村的发展。

2、如何利用好村的耕地?

(1)发展经济作物,与一些大型的农业产业企业合作;

(2)耕地集约化管理,形成一定的农业规模经济;

(3)鼓励和支持耕地出租,为耕地规模化经营铺路。

3、如何在村发展新的产业?

(1)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加工企业;

(2)发展农业服务产业,如农产品销售公司,农资公司等等;

(3)发展其他产业。

4、如何构建和谐的村文化?

(1)留守老人、儿童的集中管理,建议在村里办留守老人、儿童福利中心,采取设立留守老人、儿童基金会,争取上级政府支持一定费用的方式,或者承包给私人经营村办福利中心;

(2)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党组织和进城务工小组,建议以务工地为单位建立组织体系;

(3)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渠道,主要应以手机通讯为主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网络。

四、另外一些思考

1、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且已经和城市的工作逐步接轨,在这个农村转型的关键时刻,各种矛盾和问题都比较突出,比较棘手,容易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2、要大力的培养和发展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农业产业带头人、农村致富创业带头人,这些人将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和活力;

3、要把农村的党组织工作做到城市里面去,因为我们党组织的成员已经在城市里面了,我们的战斗堡垒也应该向城市转移,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好我们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要切实考虑“三农”的真实需求,真正的对症下药,这样就能够更好更快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