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等教育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11-06 10:02:57

高等教育方法

高等教育方法篇(1)

1.1教学现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改革力度最大的是专业课:重视实践内容的开发、新建实训基地、增加课时。相比之下,专业基础课的改革力度较小,且多数课程理论性偏强,学生接受知识较困难、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现在的普遍现象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的专业能力方面是提高了不少,但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如“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的钢筋加工绑扎、脚手架搭设、模板安装、墙体砌筑等实训内容及相应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和方法,学生都掌握得很好,基本可以胜任施工员的岗位要求,但如果要他编制一个脚手架的搭设方案或模板的安装方案,可能就会因为力学知识基础薄弱而无法完成任务。

1.2原因分析

1.2.1生源质量的影响目前,高级中学和普通高校招生时,常常将职业学校的招生批次排在最后,使公众认为职业学校只能录取成绩差、素质低的学生。虽然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因此提出:“要改革教育招生制度,使报考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考生具有同批次录取的机会。”国家教育部也一直强调职业教育不是次等教育,但现状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成绩远低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虽然不能用文化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的素质,但对于同样的知识系统,高职院校的学生接受起来就会困难些。

1.2.2对专业基础课定位的错误认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建筑企业工程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安全员等岗位工作的技能型人才,部分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既然毕业后一般都不做设计、不做科研,那么学生对于“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等这些基础理论课程有些简单的了解就够用了,因此教师不愿花太多精力去研究如何更好地整合这些课程的内容以便高职学生更好地、全面地接受和吸收这些知识,同时学生能课后自觉复习、预习和巩固这些知识的现象也不多见。

1.2.3教学方法单一近年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业建设、课程结构体系建设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有长足进展。相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进展很慢,在全国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行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短期利益,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从而忽视了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因此,教学方法改革长期以来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日常的教学方法改革往往是任课教师自发地进行摸索[1]。这种现象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尤为突出,由于专业基础课多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所以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2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以下2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1工作需要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其与农民工最主要的区别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而不仅仅是掌握某些工种的操作技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培养能适应建筑产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掌握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必备的文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胜任大中型建筑企业工程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人才。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2.2终身教育需要目前国内各层次职业教育之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沟通不畅,职业学校的学生想要进修深造,困难重重。按照目前的规定,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只有5%,同样,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很难再到普通高校就读。针对这一现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为此,《纲要》提出建立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终身教育理念指下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那么培养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考虑,专业基础课也是容忽视的。在这方面,台湾地区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技职教育已发展非常成熟,有些积极性的经值得借鉴。

3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特点在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交流学习的一个月期间,笔者与多位专任教师进行过教学探讨,总结出台的技职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3.1师资队伍强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教师必须要获得博士位才能上讲台,他们的特点不仅表现在高学历上,而且他们的理论研究,主要的课题大多偏向于横应用研究,教师能时刻掌握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求,从而具备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技能人才的先条件。

3.2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台湾由于受生源减少的影响,现在技职院校源质量普遍下降。那么该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习积极性呢?对于这个问题,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建系余志鹏教授的回答给我印象最深,他说:“学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大不如前,特别是那专业基础课,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这些课程实质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所以就没有了学习的力,自然学习效率就不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性,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他们发现这些课程自己学懂了,并且会运用。要到这点,老师们就要多花心思在课程的处理上。”

3.3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工作,教学方法灵活台湾技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紧贴实际工作,按教学,而且对于某一具体的课程也会根据具体内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现阶段的台湾建筑行业已过了它的巅峰时期,新建建筑数量很少,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对已有建的维护。鉴于此,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营建系有一特色课程———“建筑工程常用检测方法”。该课主要介绍各种老劣化结构的非破坏检测方法及用,负责这门课程的教师也是台湾地区非破坏检研究的专家,他们培养出来的多数学生毕业后就事这方面的工作。由于台湾地区地震多发,所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中,抗震部分内容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在课程中安排学生参观9•21地震博物馆,在那里学生可以亲眼见到受地震破坏的建筑和各种抗震构造模型,并能通过一些模拟实验更直观地理解关于地震的知识。比如土壤的液化,它的定义是:在地震强烈振动之下,饱和土壤颗粒间的孔隙水压力将会增大,若此水压力太大,将使得土壤凝聚力丧失,则土壤便失去固结能力而呈现液态,有如泥泞,故称为液化。这样的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讲基本没办法理解和想象,但是通过对以下实验的观察,谁都可以明白了:振动台上的容器里装满了饱和土壤,在土的表面放一个房子模型,房子是静止在土壤表面的,这就是地震前的情形;启动振动台,发现土壤变得越来越稀,房子慢慢下沉。在地震博物馆还有许多类似的模拟实验和模型可以让学生操作和参观。这是该课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教学手段。另外,系部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抗震结构模型制作竞赛,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上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几点建议针对目前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困境,结合台湾技职教育的良好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高等教育方法篇(2)

关键词:

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方法;原则分析

我国的钢琴演奏技巧水平在不断发展,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如何选择与运用科学的钢琴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水平,是当前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钢琴本非我国本土乐器,自从西洋引入以来,钢琴以其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乐,丰富的织体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获得了“乐器之王”的美誉,在音乐艺术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因此成为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关于钢琴教学的问题已经有很多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关注和研究,国内外也有很多对钢琴教学问题的文献资料,为钢琴教学提供了详尽而全面的理论指导。但是毕竟相对于中国本土乐器来说,钢琴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久远,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院校在钢琴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仍然比较欠缺,学生钢琴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普遍存在着基础理论知识的欠缺、演奏能力的不足、听觉不够灵敏等问题。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即重点对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注重因材施教的课程设置

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钢琴教学中存在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学生自身程度的差异非常严重。有大多数新学生入学前已经接受了较系统地钢琴学习,因此他们的基础、音乐素养较牢靠,还有一部分学生入学前未经过专业的钢琴学习,呈现基础较差,一些基础的技巧方法和专业理论知识极为缺乏。针对这种现状,专业教师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为基础,结合学院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确定每名学生的学习方向,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自己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

二、钢琴教学的基本原则分析

假设教学内容是一把“锁”,那么教学方法就是开启这把锁的“钥匙”,而教学原则就是“钥匙”的导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致力于研究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而教学原则就是在此过程中提炼得出的,其来自实践又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同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因此本文在研究教学方法之间先对教学钢琴教学原则进行分析,在对教学基本原则深刻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正确的选择、恰当的运用、科学的创新,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技术、审美、思想的统一严谨性原则

在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中,对钢琴这一乐器的了解、演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音乐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对钢琴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都要求很高的严谨性。任何模糊的甚至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都是一种失职的表现,都是对教学中的不认真。严谨是钢琴教学的根本要求,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在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中,技术、审美、思想三者应该达到严谨的统一,演奏技术是为了音乐审美更好的得以展现,音乐审美又依托于音乐思想的升华,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决定着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钢琴教学中,加强技巧学习,提高弹奏技术是为了能够使作品弹奏的审美性得到更好的表达,也为了充分体现乐曲作品中蕴含的思想,而钢琴音乐的思想也是音乐的审美价值更加丰富,同时进一步表现出技术训练的成功。因此,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应该遵循技术、审美、思想三者统一严谨性的原则,在教学各个环节中贯彻落实,为钢琴教学效果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共性和个性的协调性原则

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学生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对音乐艺术的领悟能力也各不相同,钢琴教学是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一部分,自然也要遵守教育学的统一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理,强调个性和共性的协调统一。在实际钢琴教学中,存在着共性的特点,又保留强烈的个性。正所谓因材施教,就是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教学,扬长避短,善于对学生个体优势发现和培养,这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要遵循共同的特征,又要做到因材施教,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协调统一,对教学任务统筹安排,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理性思维与感性想象相结合的原则

人们常把音乐比作为“流动的建筑”,这也就是说音乐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感性想象,并从形象思维逐渐转化到逻辑思维。对于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来说,知识、技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是提高此两种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感性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弹奏传授和讲解来实现,教师优秀的示范弹奏和深刻的讲解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崇拜感,继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更需要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的相互结合来共同完成。如在向学生讲授一首经典的钢琴作品时,教师要教授学生对乐曲作品本身的结构、段落、乐句走向、和声织体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乐曲作品的风格特点,在进行弹奏技巧方面的传授,让学生逐渐养成构建音乐理论框架的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性想象力不断启发,不断引导,让学生在进行弹奏的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用声音来把音乐表现出来。理性思维与感性想象的不断结合,随着学生学习的积累,学生逐渐具有了从理性的角度去研究乐曲,去思考弹奏,去不断创新。

4.循序渐进和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原则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练成的,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对知识系统的认知和学习,由简入深,从易到难,逐渐建立起钢琴知识构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扎实稳固的走好每一步,切忌急功近利,不追求速成,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在保证知识点掌握牢固性的前提下,对学生的教学适当进行调整,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同时在钢琴教学中将钢琴知识的渗透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和统筹兼顾相结合的原则,使钢琴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三、钢琴教学基本方法的分析

1.讲解范奏法

讲解范奏法是钢琴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将知识是将知识讲解和范奏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学是通过音乐语言和专业知识理论的讲解,也包括对乐曲相关的任务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原理等相关内容的讲解。范奏法是教学进行钢琴的示范演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知,将讲解的内容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高等音乐教育院校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储备,在语音理解能力方面也较强,教师一个语言表达,能够让学生直接收获专业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但是对于钢琴教学来说,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即使用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比喻也难以让学生准确的领悟钢琴弹奏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教师通过范奏就可以在实践中将讲解的知识表现处理,效果简单明了,通过视、听觉、感觉思维,让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更清楚的学习和掌握。讲解范奏在顺序上没有固定的要求,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采取先讲后奏,也可采用先奏后将,还可以将二者并行,边讲边奏。需要注意的是讲解用词要清晰准确,有条理,突出重点。在进行范奏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通过完整演奏、分段演奏、乐句分析、调整速度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教育学中最为基本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在钢琴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也是常用的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事物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或者差异性,引入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进一步达到既增加相关知识性,又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钢琴教学具有明显的思考想象和互动能力的特点,采用启发教学式方法的重点在于对其教与学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处理。我国钢琴教学的传统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素质教育的推进,启发式教学法逐渐在钢琴教学中所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反省,并独立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我提高和完善。

3.个人情境学习法

个人情境学习法主要为总结练习方法。就是在教师的讲解和范奏指导下,学生如何自觉的总结及进行反复的练习,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方法。钢琴的学习主要就是多练,在各个学习阶段,多练习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法是教师向学生布置作业或者任务,学生根据教师要求主动完成作业和任务的行为。个人情境的学习法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索,去分析,将知识学透,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4.实践法

实践教学法是钢琴学习的必要途径,指在钢琴教学中通过考试、教学观摩和实践演奏等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掌握的技能技巧和知识在实际中展示出来,接受外界的评价,并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总结,从而找出完善的学习方法。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教学实践法对双方都十分有益。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实践法可以及时的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实践法能够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对提高专业水平大有裨益。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钢琴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要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依托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遵循钢琴教学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科学合理加以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钢琴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本着严谨谦逊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开拓创新,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鲜华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顾克.浅析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育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2(24).

高等教育方法篇(3)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42―02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

与普通高校全日制高等教育相比,成人高等教育在教育对象、教学内容、价值取向和学习特征上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1.教育对象为成人

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他们是社会建设的“接班人”。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已经在职的从业人员,他们现在正承担着自己的一份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当班人”。由于教育对象是在职的成人,大多数学员一方面有沉重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还有家庭负担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际关系。他们工作忙,事务多。这就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活动是一项学习与工作兼顾的活动,对成人来说是一项业余的活动,而不是专业性、全职性的学习。

2.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

与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学员不同,成人学员的文化基础不是完全同一的。由于招生范围广,教学对象无论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员的个人经历,还是从学员从事的行业职业来看,都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由于学员之间原有的文化基础、思维方式乃至理解能力不平衡,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也有很大的区别。普通高等教育注重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操作,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和基础性。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实用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注重行业、岗位、职位的实用性,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强调“按需施教”、“因人施教”,学员“缺什么,补什么”,“用与教”、“用与学”的结合表现得更加突出,而且尤为重要。

3.价值取向趋向于社会性

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把某种价值作为行动的准则和追求的目标,它渗透于个体的活动或意识中,是人们实际生活中追求价值的方向。在教育领域中,一般有学术目标取向和社会目标取向两种价值取向,前者重视学术水平的提高,而后者重视社会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注重实用性、有效性,以实用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其价值取向更倾向于社会目标取向。

4.终身制的学习过程

“活到老,学到老”,对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这样,成人学员也不例外。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学生年龄不受限制,既有刚从高中毕业的毛头小伙,也有工作多年、工作经历颇为丰富的成功人士。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年龄、工作阅历等不同,他们的学习潜能也呈现出多样性。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成人教育以实用为中心。我们应该全方位、多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有很多学员头脑聪明,思考问题灵活敏捷,应充分发挥这些学员自身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质,鼓励为他们自己、更为他们的组织创造利益。改革、创新成人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树立创新的主观意识。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承者,应有创新的意识,更应有创新勇气和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创新来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教学领域内的传统教学观念,倡导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教学观念,要以成人学员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重心和主体,要特别注重教育活动中成人学员所拥有的独特的实践经验和实际需要,突出专业学科的实用性、实效性和技能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2.推行学分制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起辅助作用,以学分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并以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其主要特点是弹性学制,自主性、灵活性比较强,在时间安排上能给学员很大的自由度。成人学员的年龄、学历、工作阅历等参差不齐,正好符合学分制的特点,所以学分制对成人高等教育来说很适用。在学分制下,成人学员可以从自身情况出发,结合个人的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地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在弹性学制内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量、学习进度,可以充分地施展和开发自己的个人潜能。实行学分制,可以为广大成人学员创造一种努力学习并且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可以使学员统筹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效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使本来被动的控制转变为自觉的第一需要。它同时还承认学员个体的差异,强调对学员个体的综合培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复合型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3.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由于成人学员学历结构、工作阅历等不同,不能照搬全日制的教学方法,而必须认真分析每一位学员的具体情况,因人施教。比如,有些学员习惯于机械记忆,有些学员则喜欢独自分析和思考问题;有些学员希望注重启发性、开拓性的课堂教学,有些学员则偏好被动式的接受,主要依赖于教师传授;有些学员学习的目的性较强,不希望教师讲“废话”,而另一些学员则希望教师能够使课堂教学幽默风趣;有些学员注重书本上的知识,有些学员可能更注重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找出最适合学员特点的教学方法,并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

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更多地使用多媒体网上教学等远程教育手段,以适应现代化社会高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的需要。利用多媒体,学生可以随时从网络中调出自己要学的内容,教师从传授知识变为指导学生学习,而学生则由被动听讲变为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学习,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比较有效的。

4.课堂教学应该丰富多彩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首先,趣味教学法。教师讲课要新奇、有趣、幽默,“以新引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唱“独角戏”为大合唱,将“理论”巧妙地“掺入”趣味性强的知识里讲给学员,教师讲得有趣,学员听得也轻松。在讲课时采用提问式开头,让学员思考,然后给予解答,或者给学员一些启发,让他们回答,这样就能把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果。教师的提问,如果学生无需经过太大的努力便可答,说明此种问题没有深度;如果学生费力不少却仍不着边际,说明这种问题可能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可能是教师的提问过于深奥或假、大、空;如果学生经过一番思考,终有收获,说明这种问题难易适度,有的放矢,是个好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该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其次,实验式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高运用书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案例分析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所在组织已经发生的事情或遇到的问题作为实际例子来进行分析讨论,这样更加切合实际,结合学生所从事职业的实际,多方搜集资料,精选精练,丰富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证或案例分析之中,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论性认识,更有助于认识、了解自己的组织。

5.改革考试方法及考试内容

成人教育考试在考试方法及内容上不应等同于普通教育。考试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考查、写论文、实际技能操作等都可作为考试方式,而不必仅仅局限于闭卷笔试的方式。每种考试方式都有其利弊,比如,对理论知识,采取笔试的方式比较好;而对于某一专题,让学生写论文更合适;对于一些技能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现场演练操作更适宜。考试方式及内容要灵活、实用、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袁玲,李寿宁,易小莉.改进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学方法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高等教育方法篇(4)

前 言: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高等数学是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其他的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相互作用下得到快速的成熟和发展,因此高等数学对于其他领域来说其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根据创新教育来带动高等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活动,是改变高等数学教学研究模式的基础,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给高等数学带来的全新标准,其目的就是可以为社会科学行业培训出大量的研究性高等数学人才。

 

一、当前高等院校中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情况

 

(1)教学方式较为老旧

 

当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开展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但是国内还是有一些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着陈旧的教学方式,而这些院校中还包括了一些著名的高等学校,这些学校中的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旧使用抄板书和念教案的凡是。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对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说是较为喝死的,但是正式因为这样的学生具有很好的接受能力,所以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就不太合适了,并且这种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自身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2)现代教育技术的过度依赖

 

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推广使得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特别是对一些年纪较小的教师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不能缺失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同时也导致了教师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过多的依赖,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带动了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因为过度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反而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一些年轻教师过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并没有如预想般的提高了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质量产生了降低的效果,将现代教育技术变为高等数学课堂发展的阻碍。

 

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在当前高等教育中明确了所有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以对于高等数学教学凡是的创新上同样也是如此,要保证学生在已经有的基础上再额外的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样才可以保证新的教学方式既能给予学生实际需要的既能,并且还能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最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深浅有度,提高学生自信

 

高等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要秉持着深入浅出的原则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传授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吸收,并且这样以便于提高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中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高等数学学习任务。

 

(2)示范结合练习,带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当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学习和练习中从未见到过,这样在解决的时候分析思路是混乱的,无法做到规范书写问题解答过程,这时教师就不需要简单的对其进行指导结题思路,而是要对这类问题做结题示范,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正确的分析思路,这样才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对难度系数大的问题只解答一部分,然后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之后解题的部分就让学生单独来完成,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的学习解题方式。

 

(3)重视基础练习,分散解题难度

 

当前阶段中的多数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阶段,都会出现基础知识了解程度少,解题方法掌握不牢靠等情况,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效果不良好,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大精力来做基础性知识和方式方面的强化练习。例如高等数学教师在讲授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中,可以指出方程组求交点是较为基础的知识点,对学生而言在学习这样内容的时候通常是较为薄弱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会涉及到的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题目,作为解方程组的重点练习内容,不需要急于要求学生来求算面积,这样可以让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这类问题。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二重积分计算题过程中,正确画出积分区域,并且使用集合来表现,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距离,让学生练习画出积分区域,在这个基础之上使用集合来做表达,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了解到这类方式,学会二重积分计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高等数学中的薄弱部门,这样也方便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对这种问题的解决更加得心应手,对于提升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高等教育方法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21-001

高校教学工作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理论运用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培养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分析

1.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一方面,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高等院校培养出来很多应考精英,导致很多学生都是高分低能。另一方面,很多高校都提倡产学研结合,高校自身承担着教育理论教学工作,实践教育就由社会来完成,但实际上,产学研结合更多的是口号,很少高校能做到。

2.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

一方面,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地位,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后的教学观念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绊脚石,如果不改变这种观念,改革就很难取得有效进展。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十分陈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培养和就业的冲突。专业培养的目标就是为了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而不仅仅是找份工作。然而目前多数高校都只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二是上课和找工作的时间冲突。一般本科在最后一年都可以开始找工作,然而这个时候还有很多课程未完成,导致既没有充分时间找工作,也没有很好地完成学业。

3.教学管理体制与教学评价落后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严重影响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学管理体制不可行,过分强调管理过程监督职能,而忽略了管理效果和服务职能;二是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之间权责部分不合理;三是教学效果评价不科学,对学生的考核以考试成绩为主,对教师的考核以规范为主;四是资源配置方式不恰当,不利于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多数高校评价学生的学习基本是看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高校所采用的评价工具也是传统的考试,学生的学习评价以教师为主的,这种评价方式就没有反馈功能,无法激励学生学习,更不能提高教学效果,严重阻碍了许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1.遵循高校教学改革的原则,增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

一方面,高等教育改革要遵循改革的原则,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看成改革的关键要素,努力提高学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的原则,实行任课教师审批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各科系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教学实践需要考虑到高素质人才知识的需要和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要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同时,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新型教学模式

一方面,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采用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是难以应对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困难的。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就要贯彻四个理念:一是素质教育理念,结合学生个体特征和课程性质,注重学生全面素质评价,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二是通识教育理念,专业教育使得学科过度分化,使学生知识面变得狭窄,国内知名大学纷纷设定了自己的计划,比如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三是创新教育理念,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把以课堂传授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和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的实践环境。另一方面,要想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主动学习,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二是自信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三是多样化教学,以不同的方法教给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四是以人为本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

3.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一方面,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课程体系的改革工作,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核心,紧跟时展步伐,及时更新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了解并掌握相关学科的最新动态。二是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形势,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向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三是加强学风建设,树立现代学习观。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现代学习观,不断更新的合理知识结构,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学评价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提高高校教学综合效果。

三、结语

总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虽然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改革的重点都是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大学生。在改革中还有很多困难,这就需要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寻找出更多更好的改革措施,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做努力。

高等教育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行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近年来,成人函授教育招生温度下降,这种局面的产生除了办学点太多及普教扩招的因素外,函授的教学质量滑坡,是生源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函授教学方法探讨,提高函授教育质量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函授生的特点分析

由于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学生来源面广,因此他们具有以下特点:有一定实践经验,理解能力较强,有为求知而学良好动机,乐于思考;具有朴实、吃苦耐劳精神,意志力较强;大部分同时担负工作和家庭重任,干扰因素多自学时间不足,文化知识基础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年龄差距大,有年龄相差一倍的在同一个班学习。这些特点注定了函授教学的困难和复杂性,凸显了加强教学方法探讨的必要性。

二、针对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函授教学环节包括自学、面授、作业、答疑辅导、实习实验等等,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根据矛盾分析法,本人认为指导好学生自学和提高面授实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组织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组织指导自学环节

自学是函授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个人学习活动,是主要教学环节和其它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要在自学指导上下功夫。

1、教师根据函授特点编写包括自学辅导大纲、自学进度表等在内的自学指导书。自学辅导大纲要紧密联系教材、面授提纲、教学进度,与习题、阶段测验的指导紧密结合,体现课程基本要求。辅导大纲内容应包括:课程在专业培养规格和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每一章节的学习目的及要求,使函授生一目了然;自学内容及方法指导;提出各章节的重点及难点;习题指导;复习思考题。

2、指导学生自学,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要求函授生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学辅导大纲等文件的指导下,按自学辅导大纲提供的内容,根据自学进度表制订自学计划,有计划地安排好时间,按顺序、有计划、系统深入地钻研教材,掌握其基本内容与要求,认真阅读参考资料,深入思考,并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摘录不懂的问题和疑点,利用网络交流或书面联系请教教师,教师及时疑难解惑。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自学辅导大纲的思考题及作业习题。

(二)开展课堂教学创新

教师开展课堂创新,就是要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探索成人教育教学规律,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1、精简和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函授生基础不太扎实,所以在教学时,教学内容要“少而精”,做到突出实用性,不能过深过专。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繁琐的证明和过多的运算技巧训练,要重点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应用和发展中掌握知识和提高素质。教师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学计划,即使是对于曾经多次讲授的课程,也尽量克服一成不变,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个性,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到结合实际,常讲常新,始终保持课程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2、实施因材施教法

(1)以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兴趣为原则

在教学中一是改变授课方式,加强针对性,增加互动性,函授学生大多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他们更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授课中结合实际例子把理论知识融入进去,同时留出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水平;二是多与学生交流研讨,交流研讨既可与学生交流感情,加深友谊,同时能多了解他们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三是利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入他们的QQ群,随时解决他们面授时间之外碰到的学习疑问。

(2)以层次分明为支柱

课堂讲授中做到主次得当,泾渭分明,帮助学生尽快抓住关键,达到学习时事半功倍的目的。在理论教学中,在重视概念阐述和逻辑推理的同时,加强讲解的形象化和生动性,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解答各种疑问和难点;在实践操作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演示和任务驱动模式,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互动性,使教学过程得以即时掌控,教学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3)以“可适应性教学”为理念

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区分作业等级、个别答疑解惑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分别进行系统归类,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教学信息平台“开小灶”,既能达到不耽误教学进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一箭双雕的解决方案。

3、引入直观式教学模式

讲授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等抽象难懂的课程时可引入直观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生动形象的比喻。汉语言丰富多彩,很具说服力、诱惑力,引人入胜诱人联想。

(2)利用挂图、曲线图象、图表降低概念、公式抽象度,便于启发思维理解、记忆。

(3)利用实物模型、实物演示、现场参观等等,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兴趣。

4、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积极引入、运用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教学过程是由感知事物,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四个环节顺序连续地组成的,而先进教育技术则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有形有声,直观地引导学生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传统的教学过程强调教学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进教育技术可以改变这个顺序,可以把远方的东西移到学生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可以把时空放大或缩小,怎样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就怎样运用;改变某些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通过先进教育技术,可以将许多不容易理解的新科技内容增加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现代化;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可以把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都调动起来,改变课程教学固有模式。教师的角色从单纯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材,学生从单纯接受知识转变为自我学习,自我发现。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方法篇(7)

1.引言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能力差,以及学习自信心不足等共性问题。“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因此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那种纯理论或纯技能教学既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更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中变“让学生适应教育”为“让教育适应学生”一直是我们崇尚的教育理念。

多年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一直在积极进行着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多、覆盖面宽、系统要素多、各种协议交互复杂等特点,我们摸索实施了多种既适应高职学生特点又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教学方法

2.1项目教学法

使用目的: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完整地认识并掌握整个项目的工作过程。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协调、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

实施过程:(1)工程项目介绍;(2)分解工作过程;(3)确定分组方案及各组指导教师,并指定项目负责人;(4)项目方案设计及论证;(5)制定工作计划及角色分配方案;(6)根据项目方案领取材料、工具、设备、软件等;(7)项目具体实施;(8)项目测试;(9)撰写相关项目文档;(10)成果展示;(11)项目负责人总结经验与不足;(12)教师点评。

实施场地:在设计教室、专业实验实训室或机房,采用实训专用周(以4―8周为宜)形式进行。

实施效果: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被动的教学情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摸索创新。通过项目教学的实施,学生充分认识到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对实际工作过程的认识,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探究式的自我学习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适应课程:学期项目实训类课程,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性、跨学科课程。

注意事项:项目教学重在训练学生对一个产品的整个工作过程的认知与参与,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等同于单科技能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对“项目”存在这样的误解。

2.2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使用目的:贯彻“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以真实任务驱动,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

实施过程:(1)确定学习目标;(2)给出学习内容导航;(3)任务描述及分解;(3)教师课堂讲解和演示(如在机房进行的课程,教师通过“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对学生机进行广播教学);(4)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训练(如人手一机);(5)课外拓展训练(学生的课外实践作业);(6)同步综合项目实训;(6)通过阶段项目测试,完成形成性考核。具体过程见图1。

实施场地: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专业实验实训室或机房,采取四节课连上的形式进行。

实施效果: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充分发挥课堂效率,学生现场学习现场制作,使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学生学习及参与的兴趣极高。

适应课程:综合布线技术、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微机组装维护、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数据库应用(SQL Server 2005)、网页制作、动画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注意事项:良好的教学硬件环境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保障,再加上教师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及把握,对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这种教学方法深得学生欢迎。

2.3任务驱动教学法

使用目的: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导,教师加以引导展开进行。教师设计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以此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实施过程:(1)设计任务;(2)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地引出任务;(3)师生共同分析任务,找出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4)学生展开探索,完成任务;(5)任务展示、评价;(6)总结归纳,完成知识的建构。

实施场地:在多媒体教室、专业实验实训室或机房进行。

实施效果: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解新概念、新知识点,然后举例说明,最后学生再做练习巩固所学内容,这种环节经常导致学生不明白所学何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之不同,学生是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带着任务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重在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的课程众多,在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如微机组装维护、程序设计语言和专业核心课程如动态网页设计、企业网络组建等操作型课程及理论知识点较多的课程都可采用。

注意事项: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要尽可能贴近实际生活情景,这样学生才能置身其中。任务的设计要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起点不宜过高,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时获得的成就感是下一阶段学习最好的动力,否则学生一旦产生畏惧情绪,极易失去学习、探究的兴趣。

2.4案例教学法

使用目的:以现有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的展示或运行效果,首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通过分析案例的解决思路和实现方法,引出该案例中用到的知识点,再举一反三,启发学生对案例进一步讨论、归纳、完善和扩充,最后达到知识的快速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实施过程:(1)设计或精选案例;(2)运行案例、展示结果;(3)案例分析、新知识讲解;(4)案例功能实现;(5)案例启示、功能拓展;(6)归纳总结、消化提升。具体过程见图

实施场地:在多媒体教室、专业实验实训室或设计教室进行。

实施效果:传统的学科教育不适用高职学生,高职教育强调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要求,同时解决了专业课程中知识点多但课时不足的矛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适应课程:大多数专业课程都适用案例教学,如动画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VB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等课程。

注意事项:高质量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选编的案例要典型、实用、与时俱进。案例可以是针对一个章节,也可以是一个案例贯穿整个课程。

2.5动画演示教学法

使用目的:将计算机网络中一些抽象的原理与概念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实施过程: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对课程中涉及的组织结构、工作原理和信息流程等较为抽象的概念通过 Flash 动画、多媒体课件或制作视频等形式进行演示,把采用传统方法需要20多分钟才能讲清的内容,采用动画解析后只需3―5分钟,就可以讲得更清楚和透彻,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实施场地:在多媒体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室或机房进行。

实施效果:通过动画演示教学法,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

适应课程:适用所有专业课程。

注意事项:动画演示仅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式,应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2.6虚拟实验教学法

使用目的:弥补实验环境或实验设备不足,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

实施过程:通过校园上的思科网络,锐捷网络模拟实验软件,以及网上实验课堂,让学生通过模拟软件及网上实验课堂先熟悉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和过程,然后才让学生到实验室,在真实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上进行配置实验。网络安全课程的一些实验,由于实验设备缺乏,就只能采取虚拟实验。

实施场地:在机房或专业实验实训室进行。

实施效果:一些实验内容受学校实验环境或实验设备的限制,不能在真实环境中操作,虚拟实验教学通过软件仿真,学生仍然能够学习掌握这部分实验内容。

适应课程: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网络安全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

注意事项:进行虚拟实验时,应尽量减少虚拟实验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距。

3.结语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每种教学方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一种问题,而解决另一些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

可见,机械地套用某一种教学法是很危险的,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为每种教学法都有其局限性,有其适用的对象、条件和范围等,只有将教学方法进行恰当选择、合理组合、正确运用,才能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一门课可采取多种教学法,针对各章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能死板硬套,最忌通篇使用一种教学法,同时还需兼顾传统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务实.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5.

高等教育方法篇(8)

    摘 要:实行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提高法律职业准入的门槛,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对提高我国司法队伍人员水平以及促进民主法治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对高等法学教育的方向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以分数论英雄的考试模式,选择实施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必然的要求。

学考试、职大等。成人法学教育在

轻易做出“好”与“不好”、“对”与“错”的判断,让学生能最大潜能地发挥自己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

高等教育方法篇(9)

根据百度词条,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语音短信、视频和文字。[1]

2.问卷背景和意义

国内的研究多停留于人们为什么选择微信这类新型社交软件对于社会大众的影响,鲜有人深入研究基于微信等软件发展转型提出明确的意见。

微信作为一个便捷的传播途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2]

3.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面向芜湖市高校大学生,包含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等院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42份,其中有效问卷242份,回收率96.8%。

4.调研结果与分析

4.1大学生微信使用概况

目前微信在大学生中的使用较为普遍。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主要原因为:身边大多数人都使用微信的时候(40%),使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更方便的时候(24%),微信功能更强大以后(24%)等。说明社交需求是使用微信的主要原因。

从微信的用途上来看,40%的学生表示是用于发送文字信息; 38%是用于发送语音信息;而24%的学生则是用于关注朋友圈。值得我们关注及重视的一点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关注与学习有关的微信号,没有将微信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多数学生忽视了微信这种当代的新型媒体手段所具有的重要的学习意义和价值。

4.2微信等新媒体在大学生学习中被忽视的原因分析

4.2.1微信等新媒体概念的局限化

在大多数大学生看来,微信只是一种互动性极强的交流平台,具有超大的兼容性优势,整合了QQ的功能。

4.2.2 学生对学习途径的认知模式化

就现在的大学教育发展来看,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课堂和大学图书馆是他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来源。互联网依靠其自身强大的兼容性、时效性和便捷性,在教师和学生中大受欢迎,成为第三大学习途径。但是大部分学生把学习途径固化了,他们认为只有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只有这三种学习途径。这种学习认知的僵化导致学生忽略了其他的新媒体教学手段。

4.2.3 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现今的教学活动开发中,教师把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都聚焦到了以电脑为主体的互联网教学方法的探究探索上,忽视了微信等其他微型新媒体教学方式的强大作用。教师认知上的不完整性使得他不能根据时展变化的潮流,导致难以在学习途径上给学生提供合乎时展潮流的切实可行的指导与帮助。

4.3大学生微信使用并应用于高校教育的影响

当下,微信正逐渐超越QQ、微博等,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网络学习和社交工具。微信到底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4.3.1微信使用对高校教育的积极影响:

4.3.1.1微信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

微信开启大学生学习生活新模式。大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公众订阅号等平台使大学生随时都能了解来自最前沿的学术动态,接受最新的学术理论,与学术大师的互动交流变得触手可及。[3]

4.3.1.2丰富校园学习生活

从本次的调查问卷可以得知,大学生应用微信的各种功能。微信功能的优越性和便利性,既满足的大学生的通讯需求,也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

4.3.2微信使用对于高校教育的消级影响

4.3.2.1学习的碎片化让学习者专注度深度下降

作为通讯软件,问卷中显示超过80%的受访大学生更着重于其娱乐功能。过度使用会影响正常的作息和课堂学习效率。此外,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

4.3.2.2在海量信息前,学习者学习能力面临挑战

互联网下的教育与各类知识在不断融合,据统计,微信上各类订阅号、公共号多达200余万, 知识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复杂度加强,信息以指数式增长,可用的资源虽丰富却也鱼龙混杂。

4.4大学生微信使用并应用于高校教育的建议

4.4.1对高校的建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4]

4.4.1.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微信

在微信的世界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管极为重要。高校可以开展多样的微信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意识到利用微信获取学习资源、与名师名家进行交流的可行性与便利性。

4.4.1.2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加强自主自律能力

高校须重视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负责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大学生对微信上各种信息的选择、辨别和分析能力,从而帮助大学生在微信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4.4.1.3发挥微信平台作用,及时解决和规避大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有不少学生使用微信与老师进行交流,关注学习相关的订阅号,所以教师群体应当积极地与学生在微信上建立交流关系,增加交流与探讨。

4.4.2.对大学生的建议

4.4.2.1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质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让大学生参与学院或学生组织的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运营,帮助大学生了解如何有效媒介信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如何正确地发挥微信大众传播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4.4.2.2 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抵御网络消极影响

大学生年龄通常在 17-25 岁之间,生理上和心理上处于过渡阶段,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受各种刺激产生心理障碍。

4.4.2.3勇于尝试,发现微信的别样魅力

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仍然是把QQ作为最常用的软件,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未熟悉甚至未接触过微信,这使微信的功能难以为许多大学生所知,更别谈把微信用于学习之中。

高等教育方法篇(10)

一、引言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因此高等远程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一个趋势[1]。工程类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的远程教学仍然局限在机械式的收发课程资源、习题的较为初级的阶段[2]。本文通过对现代网络开放平台的充分利用,设计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效结合的教案,具体实施整个教案体系并收集学生反馈形成一个闭环系统,探索出一套新的适用于工程类高等远程教育的方案。本文以控制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学》为例,设计了基于网络开放平台的实践课与理论课有效结合的教案。该课程主要涉及三维坐标系下的刚体运动、运动学正解方法、逆向运动学、开环机械臂动力学、空间机械臂的PID和PD控制等工程问题,是一门典型的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类课程,对于其他远程教育中包含实践类环节的工程类课程具有推广意义。

二、以《机器人学》为例的课程实施方法

1.课程的组织与安排。本文所述远程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与实践教学部分。不同于传统的实践课统一安排于理论课之后的做法,本文所述远程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环节穿插于理论教学环节之间。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拟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在明确了课程设计的内容之后便是实践课和理论课的交替进行,实践课的周期会稍长于理论课的讲授。本教学模式的实施在3节理论课之间穿插1节实践课。其中实践课全部在网络平台上完成。随着理论课程的深入,学生对于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会产生新的理解,在每次实践课上可以通过本项目设计的网络平台同其他学生和老师探讨和修改课程设计的题目和要求。在全部理论课程结束后大约2周时间,将进行课程设计的答辩和提交报告,课程设计的成绩将作为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整个课程的最终成绩将由课程设计成绩和平时书面作业成绩共同组成。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案。本文所述远程教学模式将实践课与理论课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将实践课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中,与理论课交替进行。设计并实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案。教案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生产实际需求,为每一节理论知识设计了相应的实验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应的知识。同时本文所述教学模式还设计制作了课程网站。教案中也安排了相应的环节就学生在网络平台和网站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容。通过实施该教案,使得工程类课程远程教育达到与面授相当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3.基于ROS(RobotOperationSystem)的网络平台实践课实现途径和方法。本文在实践课方面仍然采用课程设计的形式来进行,将选择该门课程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2-3名成员构成,每组学生根据对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实际实践能力,经过小组成员间的协商最终提出课程设计的题目和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创新和创意同样是评价课程设计的标准之一。实践课的网络开放平台拟采用最新的机器人操作系统ROS(RobotOperationSystem)作为基础的开放平台。ROS系统最早源于2007年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与美国机器人技术公司WillowGarage的个人机器人项目之间的合作[3]。2010年WillowGarage公司正式了开源的机器人操作系统ROS。该操作系统集成有很多开源的模块,包括里程计包、导航功能包等机器人应用中最常见的程序库,并且包括多种机器人平台的可视化程序库,同时包含详实的物理仿真模拟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程序库和软件包,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线完成课程设计的内容,比如机器人的定位与制图、基于视觉的机器人抓取操作等。学生所编写的算法可以直接用在ROS里面的常用机器人平台上。ROS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它属于一款开源软件,任何个人或机构都可以免费下载和使用,其实用性和高效性使得现今所有主流的机器人公司的产品都以ROS为操作系统。4.基于课程网站和ROS社区的“学生-学生-老师”多方交互系统。学生可以将实践课以及自己的成果上传至本课程网站,教师可以登录网站查阅学生的实践环节完成情况,其他学生也可以通过本课程网站详细了解其他同学的工作。本项目制作了课程网站,网站上包含教师授课的视频,相关参考资料的下载链接;最重要的是包含了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程序源代码及注释以及相应的视频。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自由地登陆网站查看和学习其他同学的实验成果;同时也设置了留言系统,使得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设计题目充分地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网络平台,实施整个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案体系并收集学生反馈形成一个闭环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有效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学生之间也可就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无论是在理论课环节亦或是实践课环节遇到的问题,都能通过该网络平台得到有效处理和解决,克服了传统远程教育教师和学生脱节的问题。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实验成果上传至ROS社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分享。使得学生的学习工作更加贴合生产实际。同时由于工程类相关技术发展和更新速度较快,通过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从业人员进行交流,能够使得学生紧跟工业界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本教学模式对于工程类课程远程教育的推广意义

本研究的重要突破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将实践课与理论课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设计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教案。将实践课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当中,与理论课交替进行,使得两者之间联系紧密,任何一方都不脱节,理论不孤立于实践,实践融合了理论,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第二点是实践课全部选择在网络上完成,网络开放平台选择最新的机器人操作系统ROS作为基础的开发平台。采用该网络实践平台,使得选修远程课程的异地学生也能感受到和本地学生相同的学习体验。同时设计了课程的网站提供给学生,作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平台,使得这个教学过程构成一个闭环,教师能够根据远程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学模式以控制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学》课程为例,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适用于所有包含大量实践环节的工程类课程的远程教学。

参考文献:

[1]曾火焕,张龙.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与前景展望[J].教育评论,1999,(6):85-86.

高等教育方法篇(11)

一门理论科学在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般总要经历积累材料、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这样三个阶段。没有材料的积累固然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但若对材料只是作简单的收集而不予以整理,并进而为我们所掌握,也还是不能为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服务。“掌握”一词的德文原意是在精神上“占有”、“据为己有”,按照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在思维中“扬弃了与对象之间的对立”,而“把这一内容变为我的”。所以,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我们所积累起来的材料才能为我所有;否则,就很难吸收到我们的思想体系中来,并对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真正有所帮助、有所补益。

按照这一认识来审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基本上还只能说是处于材料积累的阶段。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国外现代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所知甚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引进了许多当代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而且对传统的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也有了更加全面而完整的介绍,这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理论资源,从各个视角和层面来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和特点,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使人感到不满足的是,这个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引进和介绍上,初步的分析、评价、梳理、鉴别的工作还做得不多。所以,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迅速完成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的工作,妻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恩格斯在谈到近代欧洲自然科学发展和演变历史时的一段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他指出:“虽然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高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它在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低于希腊古代。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在我们所考察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看来,它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则是一种一下子造成的东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一个哲学家。1755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东西。”他认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前进的起点”.后来一系列的“进一步的发现使得它最后获得了胜利”。从此,“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正是这个崭新的自然观.推动着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段话对于我们的巨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它说明了正确的观点在整理和掌握材料、推动科学走向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我们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之所以处在材料积累的阶段而没有深入下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有形成和确立一个足以反映我们时代要求和高等教育精神、并有能力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理论资源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因此.尽管我们已积累了一定材料,却无法对其进行整理.更谈不到正确地予以掌握。

高等教育学观念是以感性的形式把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整体显示在人们面前的。这就决定了一切真正的高等教育学都必然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它是以高等教育实际为对象的,它总是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寻求题材,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而发展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向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境界迈进。其次.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它必然同时又属于一定的民族。所以.在它的身上必然积淀着一定民族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那么.当高等教育学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高教研究者投入研究时也就必然会把这些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反映到研究成果上来.从而使高等教育成了一定民族教育的“文化的肖像”。这样.民族性也就成了一切高等教育学论著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作为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对于高等教育的一种概括的反映形式的高等教育学观念.也就不能不打上这种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印记。再次.高等教育学面对的是整个的高等教育,所以它能够以感性的形式对之作出反映。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学活动不只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与想象的过程;不只是属于反映的活动.同时还包括着传达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只有通过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才能对它加以全面而完整的把握。以往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虽然未能达到这一步.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从某一层面、某一视角对高等教育学研究所作出的一定贡献。因此,这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无疑是我们高等教育学理论所要吸取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应该能对这些理论资源进行整合和同化;否则.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这就是我们主张我们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必须具有反映我们时代的高等教育的要求、反映本国高等教育精神、能够用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理论资源这样三个条件的主要原因。若是我们不能尽快形成和确立这样一种高等教育学观念.并按照这样的观念去整理和掌握我们的理论资源,那么。积累的资料再多,也只是一堆各自独立存在、互不相干的集合体.而不能达到通过对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入发现和揭示而使之转化为一个有机体。这样,对这些材料的利用也就不能发生质变,产生飞跃,最终为建设和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所用。所以.正确的高等教育学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也就成了今天把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推向前进的一个关键环节。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几乎一开始就是与对研究方法的探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先后被引进的有系统论的方法、结构主义的方法等等,但几乎都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都没有在研究中达到过预期的效果。其原因,都是与把方法和观点分割开来,离开了正确的观念的建构,孤立地就方法来谈论方法是分不开的。因为方法作为认识的工具和手段.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方面发生联系的中介”。因此,要使方法在研究中得到卓有成效的运用,首先我们就必须了解客体。而观念,就是反映在意识中人们对客体性质的一种认识。这样,就决定了方法与观念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性:它既是从一定的观念出发,按照一定观念来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思想途径.又通过这一思想途径.使这一观念所包含的内涵在意识中渐次获得全面而完整的展示,从而使人们达到全面认识这一事物的目的。正是由于以往我们不认识观念与方法之间的这种辩证的关系.所以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我们在运用“新方法”时难免有些生搬硬套.而不能使之与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特点加以有机的结合。如系统论的方法.它是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要求把事物看作是由诸多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多种关系和联系中来对事物进行考察和认识的一种充满辩证精神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全面而完整地理解高等教育学的整体特性,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由于现代系统论作为在生物学、控制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方法论意义上是属于一般科学的方法.所以,它对于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只具有借鉴意义.而很难简单地加以搬用。只有当它与我们所研究的具体对象高等教育(反映在意识中就是高等教育学观念)达到有机地结合之后,才能转化为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并对我们认识高等教育现象真正有所帮助。而高等教育学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就其性质来说既然是知识与价值的统一.那么不同的成分只有通过不同的方法才会对之作出有效的把握。高等教育学的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也只有从科学的与人文的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中去探寻。而这种结合也就带有对系统论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性质。科学的方法与人文的方法作为在近代社会科学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两种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它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视角和途径,所以.即使同一事物,经过这两种不同方法的研究.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风貌。这两种方法的差别自然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谈。但在我看来,最主要的似乎有这样两点:

第一.科学的方法所探寻的是知识,是不以主体的存在状态为转移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目的是服务于人的认识。高等教育学理论是以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为基础的,从科学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学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在的反映,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对任何一部高等教育学论著的思想性质和思想倾向性都可以联系当时的高等教育现实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虽然高等教育学不可能像理性意识那样。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感性存在直接深入到社会关系的本质领域,而始终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它对高等教育所作的一种未经分解的整体性把握的特点.又使得被理性思维分解和排除了的生活现象唯有在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中才能获得丰富而生动的展现。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历史是不会重复的。所以这些高等教育现象向人们所提供的认识价值也就永远不会因历史的发展而丧失。这就是一切优秀的高教研究论著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客观原因和文本的依据。这是需要凭借科学的方法才能掌握的。而人文的方法所把握的是价值.价值是一种主体性的事实,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主体的生存条件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作为价值形态之一的高等教育学,我们又不能像对待自然科学那样完全按科学认识的方法去进行研究,同时还必须借助“理解”和“解释”才能对它作出判断。“理解”和“解释”按照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意见就是“在过去中重新发现最好的东西”。它与认识的方法之不同就在于总是带有主体置人的特点.认为只有当对象与主体获得某种经验上的沟通.并“在主体语言中找到表达”之后,才有可能为主体所理解。所以就其性质来说是主客体之间所开展的一种“对话”,并通过这种对话.克服文本历史的疏远性.使得它变得仿佛是现实的、当下的.以致人们阅读这些论著时觉得都好像是特别为他而讲的。这决定了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个人的思想印记。唯其这样,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论著才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这是优秀高等教育学论著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主观原因和接受依据。而要说明这些,不通过人文的方法是难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