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2 15:29:29

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精神的培养篇(1)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就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现壮看,课堂教学仍然是这一教育的主渠道。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激发兴趣,诱导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还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教学手段的创新。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感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如我执教《丰碑》第七自然段时展示多媒体课件:大雪纷飞(动画课件)(立体声),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左手微微向前伸着(静态)。课件的展示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老师要学生思考:老战士真的是向战友借火吗?他可能想些什么呢?他可能说些什么呢?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仿佛置身文字叙述的环境之中,去体会老战士的所思所想,思维活跃,答案众多富有新意却又紧扣主题,效果很好。

2、板书设计的创新。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案。其中,作为教学内容之浓缩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欲使板书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线索,化隐为显,以图析文。以精粹的字、词或成语并配以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图等,将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也可充分发挥学生兴趣,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总之,新鲜生动,灵活多变的板书形式,是课堂教学创新目标之一。

3、教学语言的风格创新。风格化的教学语言是卓越的教学创新的标志之一。由于教学语言是教师口头表达的综合反映,这是最直接、最外在、最为学生迅速感知的因素。当然,风格化语言是教师个体精神内最具特殊性和差别性的形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当教师进入到自由的创新成就阶段,才能自然形成,但我们应该努力地去追求。此外,风格化的教学语言,还包括广义的体态语言,如表情、目光、手势、体姿等,作为一个动态的艺术创新过程,需要教师充分调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并用多样,个性鲜明的体态语言相配合,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蟋蟀的住宅》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三、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创新精神的培养篇(2)

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出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的思维能力,给学生一个广泛思考的空间,学生会还给你一方享受教学的理想乐土。要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包括操作性活动和思考性活动及实践性活动),从而获得主动发现的机会。

二、启动创新思维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我们知道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二十一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人、延伸或推广。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要创新,教学思维要创新,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师基本功扎实,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驾御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开展数学活动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发现新规律、新事物、新理论、新学说、新概念、新设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源泉。

在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精神。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从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这样做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辐射。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怪"问题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要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品质在青少年时期培养尤其重要。

创新精神的培养篇(3)

1.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主席在“十六大”的讲话中已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策略。同理,学校教育也应该以教育学生为本。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1.1 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1.2 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

有批判才有创新。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在一节语文课中,我板书“告诉”的“诉”字时少写了一点,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时,一个叫小妹的学生举手了,我请她起来,她说:“老师,你写的‘诉’字错了。”我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错了。我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说:“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因为小妹同学给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我非常感谢她及时地让老师改正了错误。”说完,我还向小妹鞠了一个躬。从此,我班的学生就渐渐地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书本质疑了。

3.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

创新精神的培养篇(4)

首先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传统的教师角色的作用,而且传统教育中强调的“师道尊严”、“教师权威”这些观念和思想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来感染、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用创新的理论来武装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二、优化育人环境,创造理想育人氛围

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优化育人环境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中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它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要创造理想育人的氛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办好家长学校,密切联系渠道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他们是第一任老师,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新精神的培养篇(5)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业教育 大学精神

2014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首次正式公开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了阐述,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一场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正在酝酿积蓄。高校积极响应“双创”热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得如火如荼。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各地政府和教育机构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资金、政策、条件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条件。各个高校积极制订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开发各类相关课程,聘请专家、企业家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建设大学创业园、科技园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搭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服务平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创业率逐年提升,取得优秀的成绩。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存在一些急需克服的困难。

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得到社会各级各界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热情上涨,但是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大学生专业培养体系之外,成为一种临时性、非确定性的学习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学元分立,没有真正融入当前的教育体系。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样,平台丰富,有创新创业大赛、讲座、实践活动等,但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指导,帮扶不到位,实际操作流于形式。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限于竞赛、讲座、活动等形式。第三,师生和家长对创新创业教育有认知偏差、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功利性的评价,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企业家、科学家,忽视创新创业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第四,缺乏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业意识和业经验的教师队伍。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往往依靠某个负责创新创业工作的部门,依靠部分创新创业兼职教师或者辅导员,部分教师缺乏创业经验,大多纸上谈兵,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不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和热情。第五,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落实不到位,往往将培养重点放在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身上,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或者培养部分有可能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忽视全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同时,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处在各类信息的末端,听从教育机构、学校、老师的安排,成为被动的教育接受者。第六,大学生创业率低,科技含量低。据统计,美国的大学生创业率平均每年达到20%,而我国只有其十分之一,且以科技含量低的创业活动为主。

二、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探究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促进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新出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创业是创新的实践。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根据所学所识,勤于钻研、勇于突破、敢于失败,不断追求新思路、新方法,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成绩。可以说,创新是创业源源不绝的动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挑战的品质,积极乐观、百折不挠、善于解决问题的精神。“创业精神代表着一种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创造机会、创造资源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创造新企业,或体现在创新上”[1]。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技术本领,不是鼓励所有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创业之路,不是在短时间内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而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勇于面对挑战,在工作中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更大的成果。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不仅仅是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对于未来从事岗位工作的大学生也很重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不能仅以创造了多少家企业来衡量,要重视具备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创造的价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长期投入,需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将其作为‘全面育人,育全面人’的有效组成部分加以看待,切实改变创新创业教育‘自说自话,自办自事’的状况”[2]。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需求,并提起价值关照。我们需要摈弃功利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观,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实践,增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鼓励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建立一支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大力推进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三、大学精神与创新创业精神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大学作为相对独立于社会的教育机构,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和再生者,代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参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以造就人的品质为其目标。有学者将大学的责任概括为“钻研学问、育人启智、传承文化、推进文明”[3]。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特质,要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就要依托大学精神的引领和促进。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共同价值追求,对大学精神的概括以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为著名。陈先生坚持独立、思想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为现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大学精神深藏于大学之中,是经过几代大学人的长期积淀形成的独特气质和共同的价值追求。陈寅恪先生将大学精神概括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种坚守独立自由的意志,探索真理,发扬真理的信念为当代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供重要的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历了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模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积极做着调整,但是大学不应迎合社会,教育应有一个独立于社会的办学思想,不为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准绳。这个就是对人的思考,对真正的人思考,对培养真正的人的思考。弗莱克斯纳曾经说,大学不是风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必须经常赋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社会想要的,而是社会需求的。大学不是社会的附庸者,应为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引领作用。目前,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事例数不胜数,大学正在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的人才培养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独立思想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创新是人的本质。通过大学精神的培养与发扬,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变革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的去行政化要加快进程,推进教育改革,转变功利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不是大学的“员工”,学生不是大学这一工厂生产的“产品”,就业率更不能成为衡量“产品”是否合格,“员工”是否敬业的标准。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的主体,是大学的服务对象,重新营造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好氛围。改革各类管理制度,简化各类考核,清减各类信息材料的填写,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促进教师创新意识和精神形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轻松和宽容的制度环境。

第二,增强大学人文关怀。长期以来,实用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学科的学习以是否有用,是否帮助就业衡量。同时,由于大学学科分类过细,文理工之间几乎没有交集,缺乏沟通和融合,忽视人文学科在通识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社会上功利主义横行,成功学大肆兴起,金钱论、权力论横行,社会缺乏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大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大学生人格的培养、精神的熏陶,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激励具有人文关怀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具备科学的学习态度、客观理性的批判精神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正如“钱学森之问”,我国的大学可以培养出一流的工匠,却培养不出大师,可以培养出聪明的学生,却培养不出真正的人。人文关怀的缺乏导致人文精神带给人性的想象力、抽象思维、勇于创新、敢于失败的能力,只有摒弃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办学观念,加强人文和科学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大学出台各项制度为教师定下科研任务,确定数量和期刊等级,并以此考核教师,与工资福利挂钩,导致教师为发论文而发论文,为科研而科研,疲于应付,部分教师产生抗拒心理和倦怠情绪,致使当下科研环境普遍浮躁不安,各类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加宽容的环境,更加包容的心态,允许失败、允许等待。

创新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态势,做好这项教育必然要求我们认清其真正的本质内涵,将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将其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体系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⑺劓.谈高校的创业文化建设[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3):69-72.

创新精神的培养篇(6)

一.营建创新环境,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创新,发展思维,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而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新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良好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如,在化学的启蒙教学(绪言)中,可把有关“化学史知识”“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生活中的化学”“化学与物质”等内容结合图片和声音文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期间借助“烧不坏的手帕”“空中生烟”等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里,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由于化学启蒙教学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使学生在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创设可供学生探究的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杨振宁讲,他的老师泰勒上课奇谈怪论多错误也很多,常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同学们研讨,启迪学生思维,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也无法做出最后的结论,这种看似无序的、不规范的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真传——研究方法。泰勒就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许多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誉为教育泰斗。我们教师也可以象泰勒那样,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课堂提问迅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理论或专题上,引导他们追忆、联想,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创造性思维,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的知识。教师不要向学生直接讲授真理,而应该诱导学生去探求真理。学生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创造新的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发表新的见解。由此可见,课堂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探讨的氛围,使学生在没有顾忌的情况下参与对真理的追求。

二.正确承旧创新,鼓励发散思维

创新就是意味着不能因循守旧,不思发展,但也不是完全抛弃旧的,仅仅去追求发现那些前人不曾发现的东西。已有知识是前人反复实践,甚至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探索的自然规律,所以对已有知识的继承是学习的捷径。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亲身经历所有知识的实践过程,哪怕是某一学科也不可能亲自实践其全部知识。人类社会不也正是在继承了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知,创造新物质的吗?继承了丰富的已有知识才有可能创新。但并不是继承了丰富的已有知识就一定能够创新。如果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也只能循规蹈矩,无所事事。但是如果对已有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分析研究,并结合实践,大胆想象,就可能会有所创新。当然这种创新能力是在不断发现那些前人已发现但对自己来说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继承已有的知识,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去更新创造知识。

三.提供创新知识,组织创新活动

在创新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仍是重要的,因为没有知识能力便无从谈起,而创新也无一不是在广阔知识背景下的厚积薄发。知识的功能之一是开启人的心智,但在以创新为主旨的知识教学中,知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还要重点考虑以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意识;因此创新教育中知识的选择十分重要,同时还要研究知识的呈现方式,“创新知识”就是指在“能力”的基础上,经过精心选择,能有效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创新能力的知识,教师必须有能力提供这样的创新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中,创新活动主要以创新实验为表现形式。在化学实验中运用知识,这不仅是学习,而且是创新的必要途径。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把实际参与看成学习的最高水平,这是因为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容易遇到新情况和产生新问题,这就是创新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念;试念生断语;断语生行动,以此演化无穷。”化学创新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设计一些创新实验活动。一些基于生活常用品的创新性研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从事化学学习与研究,指导他们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教师更应该以实验教学法为突破口,还原化学本色,提高化学创新教学水平。

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自身能力

课堂教学应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协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发散思维,独立思考。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提问,并组织学生对意义较大的提问进行讨论,以求共同进步。支持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正确的见解教师要及时肯定,给予鼓励;不正确见解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事例的分析与学生讨论研究,矫正不妥。切忌对学生的不正确见解恶语批评、挫伤其创新的积极性。提倡学生一问多答、一题多解,一个实验,多种方案。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

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上课应生动有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学科术语,并赋予趣味性。整个教学过程应有吸引力,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主动地、积极地学习。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中学化学中对于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熟记概念、熟悉联系、明确区别,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实验练就过硬的规范操作能力,这样才有创新的坚实基础。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下转第99页)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因为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 的人只能墨守成规,而“奇人”“异士”总能创造出奇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统一的纪律要求,又不要管束得过分死板,以致遏制了青少年好动的特点,使他们的个性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时常发现个别学生的表现与众不同,也许正是这与众不同才会有所创造。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施行者,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所以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无论是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都需要高素质有创造力的教师。

首先,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创新往往不是单独应用某个学科的知识能够完成的,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如果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全是自己讲授的知识而不予解答或让学生去问别的教师,自己是何等的尴尬不堪!当今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也需要教师有宽大的知识面。教师应有深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坚实的基本功,基础知识雄厚教学才能把握自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应答如流,随机应变,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精神,成为学生祟拜的教师。

创新精神的培养篇(7)

1背景介绍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是现下中国年轻一代的热门词,伴随而来的是“工匠”“双创”等词汇的红火。在这些人人必谈的词汇面前,有必要梳理一下它们更多的内涵。自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联合推出系列新闻报道“大国工匠”的报道之后,这些普通又平凡的劳动者便广为赞誉与钦佩,更激发了大家对“工匠精神”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的热情。大家普遍认为,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使之尽善尽美的精神理念,即追求极致,专业且专注。与此同时,创新创业的滚滚洪流向我们扑面而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当仁不让地成为引领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强大动力。高等学校亦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局势。高职高专学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以上,更应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2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2.1工匠精神更是创造和发明精神

工匠,一般的理解是匠人,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一件事的人,公认的典型代表有做事严谨精细的德国、日本、瑞士等。不过,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给了我们不同的诠释。他们认为:工匠是一群不拘一格,富有创造和发明精神,且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作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有: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爱迪生、怀特兄弟、迪恩•卡门等,他们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富兰克林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工匠,我们从很多教科书上都可以看到他诸多发明的事例。同样拥有该美誉的是人人皆知的乔治•华盛顿,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好总统,其实他也是一位卓越的工匠。他们不仅精益求精,专注执着,而且勇于创造和发明,这种创造发明的工匠精神,影响了美国整个国家的产业和社会环境。而他们这些人的共有特征是:博学,充满好奇心,以卓越的勇气和毅力来重建世界。美国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说:“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简单来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引自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原话)。通过对美国进行大量的研究与调查,发现他们的工匠精神有三个基本内涵。(1)用我们周围已经存在的事物制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2)工匠们的创造行为在最初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算有也和当时确定好的目的有很大不同,是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对它的迷恋。(3)它是一种“破坏”,工匠们背对历史开始了一段充满发明创造与光明的全新旅程。由此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将工匠分为两个层次:表层工匠和深层工匠。表层工匠们通过密切关注工作方法、工作过程,从而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深层工匠们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从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而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状态,是一种思维由表及里的全新构造和开拓。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事物的精细耕作、精益求精,更是创造和发明,是创造与创新。我们需要的工匠精神,正是由表层工匠向深层工匠的迸发,从而有全新创新和创造的品质。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而中国此刻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这种“工匠精神”的回归,“创新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才是一个国家更合理、更永久的创新创业源动力。

2.2创新诠释工匠精神的精髓

创新是指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时具备推陈出新的能力,能运用新方法、新方案解决问题而不是循规蹈矩,工匠精神倡导“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两者看似关联不大,甚至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工匠在经年累月的精雕细琢中,持续地对工艺和细节磨砺及锻造,这种多年的严苛磨练会帮助匠人练就更敏锐的洞察力,更懂得深层次揣摩客人对产品的需求,能考虑到最刁钻的用户都无法想到的细节。正所谓“匠,君目所不及之处愈要用心”,匠人因触及常人所未能及之处,故眼界不同,“眼界不同,开创的世界不同”。无论在哪个时代,能够用全新的视野重新审视自身产品、审视世界格局、开创新时代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匠人,“创新”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没有创新,只能称为“工匠”,有了创新,才是“工匠精神”。

3创新创业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3.1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其辉煌灿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匠精神的史诗。早在《诗经》中记载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充分显现了古人对“工匠精神”之赞誉;《天工开物》是一部凝聚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工匠宝典,仅仅一句“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便足以显见中华民族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自古以来,我国同样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工匠传奇故事:游刃有余的庖丁、精益求精的鲁班、出神入化的卖油翁等。这些历史书籍及人物典故,充分显示了我国由来已久的对工匠精神不懈的追求。

3.2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的积极的意识形态的总结,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工匠精神的悟透,会启迪人们“用智慧驾驭自己的情绪,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敬业会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引自《工匠精神》,付守永著)。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告诉我们在修炼的道路上要披荆斩棘;它是一种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3.3工匠精神锻造未来的民族性格

工匠精神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安静。静,能生慧,让劳动果实拥有灵魂。在执着专注的劳动体验中体会工作的乐趣,树立工作的尊严。熟为人知的日本和德国人的工匠精神,直接缔造了他们在世界工业中受人尊敬的地位。有数据统计,创办时间超过200年的全球企业中,日本有3146家,居世界首位;德国有837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也是这些公司基业保持常青的奥秘之一。我国自古就不缺乏技艺高超的工匠,可是工匠精神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很多人和事情都是追求“短平快”,只看重眼前效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只追求表面利益而放弃了深层收效,甚至有很多人空谈情怀,却不能务实苦干。这样的氛围使得当今中国很多事情流于虚浮和幻景,这是一种后患无穷的性格。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帮助国人塑造严谨坚毅的国民性格,更需要将持之以恒、专注敬业、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内化为国民品性,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3.4工匠精神成就创新源动力

创新虽然主张打破旧事物,创造新事物,但是其中必然有一些一以贯之和衔接过去与未来的东西,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看似背道而驰,其实是并行不悖,两者既相互联系统一,又相互平衡补充。创新精神需要工匠精神作为支撑,而工匠精神又以创新精神为动力。工匠精神更强调细节、锲而不舍和永不满足的审美意识;创新精神则更强调思想灵动、瑰丽奇想和义无反顾的思维和态度。工匠精神更强调产品品质、稳定和完美;创新精神则更多体现在跨越式发展和断层式创新。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既能帮助我们矫正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又能够促进新经济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并促进传统经济增质、提效和转型。同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正是一个国家更合理的创新创业驱动力。

4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举措

4.1通识课引领工匠精神

高职课程体系一般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识课程里面有思政课、文化课。而在学生入学初始,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通识课程。我们可以通过通识课程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主阵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宗旨下,融入严谨专注等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并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来选用合适的方法及途径,从而形成更为积极的职业理念和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在培养职业技能之初便意识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并在后期学习职业技能时理解并实践,从而为成长成才做好准备。

4.2专业实践课凝炼工匠精神

通识课程帮助学生领会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在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教学环境中切实体会到工匠精神。高职教育相比于本科教育,其实践技能课程比重更多,动手操作课程更多,这为工匠精神的践行提供了更多的实践舞台。进入实践实操课程阶段,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工作场景和技能操练,可以结合产品生产的过程、企业运营的流程,将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融入到实践教学目标中,并不失时机地将“专注、坚持、严谨、细致、诚信、执着”等工匠品质融入到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真切体会和感受,逐渐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执着的基本职业操守和素质,也使得工匠精神凝炼在学生工作的每时每刻中。

4.3教师以身作则辐射工匠精神

在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中,教师的以身作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教师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者,要能勇担重任,务必严谨治学,严格执教。这需要每一位教师闻道在先、学业精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求真、求精、求实,以尽善尽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务实执着的工匠精神感染学生,以开拓进取的态度去带动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浸润着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身体力行。

5结语

让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关注点,让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让新一代的大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凝结体并成为星星之火,从而引领中华民族回归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秀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益飞.以工匠精神推动创客发展[J].职教视点,2016(9).

[2]陈劲.工匠精神改变世界[J].人力资源,2015(03).

[3]雷克萨斯:注魂于物的大匠心[EB/OL].我要微信,2016-11-01.

创新精神的培养篇(8)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数学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从而忽视了数学本身的特点和特色,也轻视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导致数学教学丧失了创新意识的培养,造成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那么,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我们要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能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就是积极思维的表现,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自主、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想象、敢于提问、独立思考,发展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持宽容态度,对于学生的大胆提问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对学生的猜想、不同的见解,甚至是好奇地发问都要尽可能给予满意的回答,切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做研究者、创造者。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忽视课堂评价所产生的巨大力量,目前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存在种种弊端,如课堂评价的形式单调;评价渠道单一,主体受限;课堂评价的内容单一,范围狭窄等。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都无法独立存在,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各个环节只有综合起来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才能形成较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才有可能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二、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

多给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不要让学生养成什么事情都要依赖老师。如,教学第一册“拼组图形”的第三题时,老师课前准备了许多大小各异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多多观察,大胆拼组。教师要求学生任意选出老师课前准备的教具,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结果,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他们拼出各种图形,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1)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深入浅出,找到贴近目标的比喻,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2)以趣味性数学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把无趣的知识变得有趣,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思考。如,游戏教学法。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会把游戏融入教学中来,以玩的形式让学生记住知识,这样学生兴趣也就调动起来了。(3)以实际的数学应用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是指教师应当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实践中,把学生学习的内容运用到数学实践中,从而掌握更多、更深的数学知识,这既是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总结和提升,也能锻炼学生能力,还是增强学生创造性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一步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数学知识的新的应用。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我通常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把生活中的知识运用到学习中,把学习中的事情运用到生活中,这样增加了趣味性。(4)以积极的鼓励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四、精心设计开放性习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开放性习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更能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如,在二年级应用题教学时,我出示了一道习题:“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50人,到某车站停车后,_______,又前进,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题目出现后,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进来。

创新精神的培养篇(9)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题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作为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其能力,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课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铺垫学生创新的基石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它既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1、点燃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激发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有些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是从对体育老师的不信任开始的。因此,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关心、热爱学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之火点燃,创新的意识的激发便水到渠成。

2、激发体育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堂体育课的主要环节。根据不同的课型与教育目标,可选择直接导入、实验导入、体育游戏导入、体育图像导入、问题和故事导入等具体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导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还可以诱发学生创新的灵感,从而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调动体育兴趣

场地和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得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奏,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学生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

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创新的思维

教学实践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教师创造性的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及时反馈鼓励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得力措施。因此,教学除了遵循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外,还要树立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概念,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不断的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从而主动地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巧设辅助作业,提高学生创新的技巧

体育和其他学科一样也应该有课外作业。只有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创新的能力。

1、创编型练习

“创编型”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技能,广泛借鉴、发挥想象,创作或改编一些动作和游戏,并在尝试练习中巩固学习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创新的能力。在高一的健美操教学中,我先带领学生完成一套简单的健美操组合动作练习,然后利用理论课或阴雨天播放一些有关健美操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健美操内容,然后给学生时间进行自我或小组创编。

2、优化组合型练习

一种创新活动可能派生出另一种创新活动来,创新和创新之间有一种技术技能互补的关系。更大范围来讲,一项活动创新可能导致另一项活动创新。教师教会学生各种技术技能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选择组合。

四、培养审美情趣,升华学生创新的人格

体育教学是使学生获得健美的体态、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生命力和高尚的精神品质的教育过程。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达到创新人格的目的。

1、追求身体美。

身体是人的物质支柱,身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和形象。体育课在

追求自己目标时,身体质量首当其冲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即在身体的内质上,又要在外形上朝着健康美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显示出活泼、大方、矫健的青春朝气。

创新精神的培养篇(10)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揭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这些方法都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为激发学生创新兴趣,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利用“学生渴求未知”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的问题难易适度,才会吸引学生的认知愿望,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引导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逻辑推理演说等,发挥学生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达到培养创新兴趣的目的。

3.利用数学中图形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充分展示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要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产生共鸣,给学生最大的视觉冲击,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并由此激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轶闻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二、驾驭教学过程,畅通学生创新思维的渠道

数学知识本身是比较抽象的,通过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加工,通过学生拼摆、实验、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的眼、耳、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要驾驭好教学过程,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活用教材,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可能。把教材中的结论转化为问题情境,使知识的形成过程变成学生可以操作的活动,充分运用好教具,学具,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操作。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地位上。

2.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第一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对于学生可独立操作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探索,直至独立获取新知。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第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合作研讨,在合作中学会创新。合作研讨,即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间的协作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发现问题,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

3.创设问题情景,积极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探究,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做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采用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方式,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在探索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创新精神的培养篇(11)

一、引 言

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对语言和文字意义的摄取与输出,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与分析,作品艺术形象的感染与创造等引发并表现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学科较其它学科有着特殊的优势。

二、重视外部和谐环境创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必须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要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必须提倡充分的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始终记住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与学生的活动是相互的,一定要改变将学生作为容器的旧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注意师生共同活动,变语文教学中的“一言堂”为“群言堂”,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语文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探求语文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2.融洽课堂气氛营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之一。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要求逐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建立以学习主动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过程,大力推进语文教学活动由“教知识”向“学知识”的过程转变,使语文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思维和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勇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融洽课堂气氛,以利于师生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创造和成果分享。诚然,融洽课堂气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能通过一定教学策略的运用,一定教学方法的体现,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畅所欲言,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3.安全心理过程暗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允许学生犯合理的错误,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坏如何,对各类知识信息的摄取、传递和迁移创造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形成十分重要,而且还直接决定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体现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不断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知道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评价是指导学生语文学习和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中我们要更多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情趣、爱好形成过程;关注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方向。

三、重视学科教学过程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启发教学方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精神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课堂教学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语文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语文求知欲望。事实上,疑问是探求语文新知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支点,作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教学悬念,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解疑,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言而喻,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比较活跃的,创造的潜力也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引导、去启发他们,激活他们内在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他们真实的一面。

2.夯实基础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样也不能离开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只有对基础知识掌握贯通的条件下,才会有所创新。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文本欣赏能力,包括正确文艺观,审美情趣,才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夯实基础知识与死记硬背不恰当地联系起来,死记硬背是应试教育的特征,与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格格不入的。我们这儿强调的夯实基础知识是知识积累和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生活实践获取知识经验和方法,就是积累。积累之后,又把知识、经验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践从而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方法,就是创造。丰富的知识、经验积累和深厚的生活实践基础,是创造之源,创造之本,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就在于通过语文应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拓展思维空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知道,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所以有人认为思维发展是创新精神的核心要素,这话不无道理。鉴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室有限空间的约束,而要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平时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顺着自己的思维去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思维去影响和左右学生的思维。可以说教学中只有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都展现出来,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逐步培养。同时,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思维训练的拓展,帮助学生摆脱原有定势思维的束缚,不断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吸纳知识,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和实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