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2 14:46:46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44-1

1 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十六大提出:新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目标是解决“三农”问题。因为在我国,农村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难点,只有农业发展了,国家的物质基础才稳定,只有农民富裕了,国家才能真正强盛,只有农村稳定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定。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困难重重、农民收入的增加任务艰巨,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困难与矛盾仍未消除,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农村滞后的发展局面没有完全改变。因此。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迫切需要开展新农村建设。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

我国经济发展现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经济上已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实力。二三产业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以上,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最有利条件之一。因此,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传统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也不符合现行国际通行规则,要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这就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各种要素逐步向城市集中,耕地减少,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加大。根据经验,世界粗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经历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过程。当前,非农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主导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民收入水平比较

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城乡巨大的收入差距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的渠道狭窄。因此,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

2.2 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农业生产规模小,层次低,产业链条比较短,机械化水平低,难以实现产业化,生产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市场信息服务机制不完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没有完全到位;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变任务艰巨;科技成果转化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科技人员的优势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延缓了农业生产标准化进程。

2.3 农业生产水平落后

由于生产中化肥农药的长期不合理使用以及工业生产污染因素,绝大多数的农业耕地地力下降,土壤结构被破坏。营养元素缺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多数农民文化程度比较低。综合素质比较差,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正常开展。

2.4 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比较低

许多农民的技术问题主要靠自己摸索解决,技术推广人员服务多数停留在病虫害测报防治资料的印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难以与市场衔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全,失地农民没有生活保障,存在后顾之忧。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和建议

3.1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要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城务工就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要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提高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广大农民自主创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3.2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优化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业,逐步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标准化。着力发展龙头企业,积极推动企业的技术研发,延伸产业链。着力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增强农产品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3.3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农业科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重要保证。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推广和应用先进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从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服务长效机制出发,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2)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50-0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国内市场,促进全国产业结构大调整,还有利于保证农村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农村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明显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在革开放后的中央文件中也曾多次出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其实质在于破解三农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农村建设事业[1]。

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这二十个字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勾画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在笔者看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生产水平自动化、生产方式规模化、吃穿住用行健康化与跟上时代潮流,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社会关系和睦,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精神文明有所提高。只有正确理解并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内涵,才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不牢固

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生活有关的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仍然是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资金投入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投入不足,相当部分村、屯的灌溉和生活用水设施严重老化,道路质量差,造成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运输不畅等问题,大部分村屯没有科技服务活动的场所,没有文化设施,村民很少进行集体文化生活,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另外资金的投入又相当分散,挤占挪用的现象相当普遍,有限的投入又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支农投入渠道不宽及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中央和地方之间农业投入职责划分不清,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够理想。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近些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还没有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进城务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且农民工工资上涨缓慢,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甚至出现工资绝对下降的现象。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现,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这将会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在大多数农村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不够高,农民大病就意味着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二是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农村教育推广力度逐步加大,农民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过分集中在城市,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是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少,除少部分村屯有篮球场、文化娱乐室外,绝大部分村屯在这方面是空白,没有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阵地,代之是一些封建迷信低级庸俗活动的流行。

(四)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农民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2]。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少,文化程度比较低,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广大农民群众和部分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思路不够清晰,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再加上一些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村青壮劳力在外务工,留下来的多为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建设新农村的重担。因此,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还需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方式,创新资金筹措机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规模小、投资分散,中央和省难以直接操作,需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去落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农田基本水利建设,保护好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二是推进农村通电、通水、通道路建设,逐步把乡村电路、道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地,让农民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三是通电视、通广播、通电话建设,使农民更多地接触到现代化的信息;四是房舍改造,村屯绿化;五是卫生与医疗体系建设。

(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曾收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就是为了能让农民多增加收入。要把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一是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二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减少农业人口、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拓展农村就业领域,培养农村拔尖人才,引导农民科技致富。

(三)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

建立起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和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就医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3],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氛围。办好农民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农民道德文化水平。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生活补助费[4]。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没有文明的农民,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就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效运行。建设文明之花盛开的新农村,需要加大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5] 。建立健全培训服务网络,积极开展科技、法律等各类培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提升人的文明程度,优化人与人的关系。要充分进行宣传动员,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乡村干部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任劳任怨,敢于吃苦,一心抓落实,发动各部门协作配合。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力量得到进一步凝聚,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内容丰富、任务艰巨,各个地方发展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不同,因此选择的发展道路也不能相同,必须坚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突出特色、扬长避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选择好发展路径。如此必然能完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水山.什么是新农村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6-04-19

[2] 张冬平.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N].河南日报,2006-08-27.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3)

信用,原指人的一种笃缄品德。在经济方面,指信贷行为,其突出特征是偿还性。在我国,信用的主体是银行信用,它与商业信用、消费信用和民间借贷等其它信用形式一起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而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问题是发展市场经济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金融危机发生的基点是信用基础遭到了破坏。没有良好的信用基础,市场经济根本无法存在。而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保证,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过程中,社会信用环境却不容乐观。其突出表现是忽视甚至践踏信用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企业、个体户、农户逃废银行信用社债务和互相拖欠现象十分严重。不按期归还到逾期贷款本息,导致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沉淀、死滞,严重地扰乱了金融秩序,加大了金融风险,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转,信用观念遭到严重侵害,社会信用环境受到重创。

一、农村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转制破产的不规范,给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以重创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农村金融机构对信贷资金的运用,有相当一部分投向了旗县、乡镇等集体、企业,但随着企业“改制风”的刮起,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行为不规范,不少企业借企业改制之机,利用破产、承包、租赁、拍卖、兼并、重组、分立上挂、出售和多头开户等到种种手段逃废银行、信用社债务,造成了银行信用社信贷资产的损失和质量的恶化,加大了金融风险,扭曲了信用关系。

(二)行政部门的干预,为农村金融的信用体系建设涂上了阴影

近年来,一些行政部门和个别党政干部,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为创政绩,指令银行信用社投放项目贷款,由于缺乏考察论证,所上项目不实际,无效益,所投入的信贷资金极难回收,助长了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

(三)乡镇、村组集体承贷及私借公用贷款债务链奈的加大,使原本恶化的信用环境雪上加霜

在我国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一段时间内,为收清过去吃集体大锅饭时生产队集体承借的贷款,银行信用社费了很大周折,将集体债务落实到了各家各户。但是近年来,村、组集体承借贷款的行为又重新萌发,且呈历年递增趋势。由于村官更换频繁,“新官不理旧账”,变动后的村干部对村组集体贷款谁也不管,谁也不理,再加之贷款投放用途不合理、无效益,造成了集体贷款大量沉淀。集体失信现象十分严重。

二、改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的对策

(一)切实规范企业改制行为

金融债权主要来源于老百姓和企事业单位的存款,逃废金融债务,最终损害的是老百姓和存款企事业单位的利益,并会引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讲信用、重效益是维系银企关系的基础。企业虽然靠逃废银行债务单纯地从数量上减轻了债务负担,但要付出失去企业信誉的代价,难以获得资金追加,难以解决资金紧张的矛盾,搞活的目的无法实现,企业的发展也无从谈起。因此要从企业信用的角度出发,规范企业改制行为。一是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要树立信用第一的金融意识,充分认真逃废金融债务的危害性,权衡利弊,从长计划,树立保全金融企业资产就是保全局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企业改制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改制的领导和监督,妥善处理好企业改制破产所形成的金融债权关系,按照法律法规的政策规定,积极清偿金融机构债务,坚决制止各种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有效遏制企业信用的丧失。二是金融机构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的改制,建立企业的监测和报告制度,监督企业的信用程度。三是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靠法律的约束,实现借债还钱、偿付利息的信用属性。四是建立逃废债务企业通报制度。对逃废金融债务现象严重并拒不改正的地区、行业,应宣布其为不守信用区、不守信用行业或无信用区、无信用行业,并在一定时期内暂缓或暂停贷款项目评审,停止发放新贷款,维护贷款必须按期归还的信用原则。五是要依靠地方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要主动向地方党领导汇报金融债权管理工作,反映存在的问题,求得地方党政的支持,要加强与工商、财政、公安、证券管理、人事管理部门的理解及时沟通情况,在地方党政的重视和支持下,协调有关部门对其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在营业执照申领和年检、财政资金支持、税务登记、出口退税、企业上市审批等方面予以联合制裁,依靠社会力量保全银行资产.维护信用原则的严肃性。

(二)强化政府信用

国外经济证明,只有政府才能促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和规范市场秩序。市场经济、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及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所以,要构筑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必须强化政府信用,一是各级政府要运用经济行政手段,彻底清理行政单位及干部在金融机构的贷款和财政部门、乡镇政府担保贷款,督促其制定并落实偿还计划,履行担保责任,构建良好的地方政府信用。二是各级政府要协助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尽快化解村组贷款风险。要督促和组织乡镇党政干部和村干部,把握土地承包机遇,拍卖村组集体闲置资产,拍卖“四荒”资源,想方设法偿还到逾期贷款。特别是在农村费改税之前,对难以清偿的村组债务,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分摊到农户,化解村级贷款风险。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靠法律约束。实现借债还钱、偿付利息的信用属性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4)

关键词 :“两型”社会建设;非政府组织参与;对策

在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乡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长株潭城市群于2007年12月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型”社会)。长株潭“两型”社会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离不开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改革与合力,因此,如何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不断完善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

“两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同时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非政府组织参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过程即为民间组织一法律赋予的权利为前提,依据法定程序行动,为“两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创新性先导作用、纽带似缓和作用、启发性助推作用、兼具整合、监督、协调等多项功能,最终实现长株潭城市区内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自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正式全面开展以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毋庸置疑,非政府组织为阶段性成果取得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助推作用。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期,就起速度和数量上来看,其发展迅猛且潜力巨大,其发展的现状在湖南省各地区中极具标志性,代表了湖南省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高精尖水平。从其发展规模和质量来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还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法律缺失

从整体而言,对非政府组织的立法领域还相对狭窄,立法不完善,数量有限的法规和条例、规定和管理办法中部分内容已与现实不符,抽象且缺少可操作性。法律制度对非政府组织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情况。例如:关于社团组织的成立有严格的人力、物力、社会需要等指标性规定;明令禁止社团之间的竞争机制;社团活动的直接依据大部分是民政部以及其他部委的规定;对社团活动经费的管理缺乏可行性规定,缺少鼓励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样的法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政府组织的壮大和能力发挥。

2.非政府组织发展资金不足

充足的资金是非政府组织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资金的匮乏必然倒非政府组织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参与效果不佳甚至无作为的现象。长株潭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渠道:政府补助、社会捐赠、组织会费及提供服务所得收入。政府部门提供的资助是相当有限的,单单依靠政府资助的非政府组织大多步履维艰甚至名存实亡。根据非政府组织的性质而言,接受社会捐助是组织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由于相关政策的缺失、机构自身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完备导致这一渠道的收入也微乎其微。部分的非政府组织迫于运行资金压力从事偏离组织宗旨且与本机构业务无关的经济活动,转向营利性。然而,针对非政府组织收取培训和咨询费用的监管及整顿办法相当严苛,这无疑加大了非政府组织筹资难度。

3.人才缺失及组织参与能力不强

非政府组织人才资源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组织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能力不足、效用不强。长株潭,甚至普及到全国的非政府组织缺乏固定的人才渠道,工作人员的取用途径采取聘任制,编制有限且基本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职称等方面的政策保障都不完备,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吸引及发展。从第一线退下来的离退休人员,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分流的人员等成了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人员组成。他们的观念、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不能满足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需求。人事壁垒使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力资源难以流入非政府组织,因而,组织缺少动力,其动员诸多社会资源实现其宗旨的能力自然无法提升,参与建设的后劲不足。

4“. 二重管理”及行政化倾向严重

双重管理的冗杂性主要表现在非政府组织的日常事务、变革年检事务、活动安排等必须获得民政部门的同意,同时必须听取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和安排。这样的多头领导无疑造成权责不清、手续繁杂、范围划分不清等影响效率的问题,在运行起始阶段就削减了组织参与热情。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被定义为“二政府”主要因为这样的依附关系在组织设立时就产生。无论是完全挂靠、执行政府命令、接受政府委托和管理还是单纯的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这些组织都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违背了非政府组织应有的灵活性、民主性、志愿性,单单成为政府部门附庸。

三、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

1.构建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法律体系构建适宜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法律环境,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界定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地位,改变其依据政府部门行政命令行动的现状。第二,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程序、信息公开等立法,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第三,构建配套支持制度,充分调动资源、人才、专利技术等因素在组织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2.丰富筹资渠道,科学管理资金在资金的筹集方式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发展出符合国情的筹资方案。政府补贴、服务性收费、民间捐赠等多渠道结合是未来非政府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非政府组织也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社会角色。充分的资金离不开优化的管理,筹集、管理、监督、反馈,一套科学的资金运转体系必然使非政府组织活力焕发。

3.加强非政府组织内部建设、培养人才

非政府组织的内部建设从根本上决定着组织发展命运及方向。只有不断增强非政府组织的专业能力、完善其管理模式,才能使其焕发生机和活力。内部建设需要从非政府组织的治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内部结构、人人力物力资源调控等方面进行整改。非政府组织对人才的吸引不仅要解决人才待遇、社保、职称等问题,更应该注重公信力的树立。明确的使命、良好的社会形象必然吸引大批人力物力。因此,加强内部机构建设,完善人事、决策等管理制度才能留住人才,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

4.明晰定位、改革“双重管理”体制

只有理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管理的优化。鼓励非政府组织发挥其积极作用就应当改革“双重行政管理体制”,放低门槛,鼓励非政府组织发展,采取公平、高效、民主、透明的原则对非政府组织实施管理,让其在适当的领域获得更大的自主自治权,充分发挥其优势。

5.完善公民意识建设

提高公民的主体常识、参与意识和服务精神是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资源的根本所在。重视并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倡导公民学习以责任心、使命感为核心的志愿精神,增强公民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两型”社会的建设得到实质性突破的关键和目标。

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与创新,需要边实践边探索。只有不断完善参与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才能迎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彭福清等.长株潭城市群公共管理研究[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156.

[2]郭晓勤,欧书阳.中国环境NGO角色定位: 问题与对策[J].学会,2010 (7).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5)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20—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北省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制约,面临许多困难,存在严重问题,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对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切实可行和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使河北省的新农村建设取得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实践效果。

一、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欠缺,科学指导有待加强

各级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一些政策存在不确定、不连续、不合理等因素,尤其是一些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实质认识不足,误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改善村容村貌,流于表面,急于求成,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一是规划过于简单笼统,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和具体的阶段目标;二是以偏概全,只注重形式,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对影响农村长远发展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三是生搬硬套他人的做法,不适应本村实际情况,不能体现自身特色;四是一些村的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不统一,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导致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对新农村建设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二)农民素质依然较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小农思想严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聚众屡见不鲜;农村的家族观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封建习俗抬头,烧香拜佛,修坟墓、建寺院等消极现象极为普遍;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接受新事物、掌握新科技,导致农业生产只能靠简单劳动和粗放经营,外出打工也只能是卖苦力干杂活。农村人口如此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过低的科技文化水平,使得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实质内容和具体措施认识不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普遍,严重缺乏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有效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性作用。

(三)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欠缺,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整体不高,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保守,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能深层次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高,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经济的思路不宽、方法不多;三是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真正地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没有把全村的发展当成第一要务;四是工作方法不对路,制定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不结合实际,不注重实效,不考虑长远,只是纸上谈兵,可操作性极差,难以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五是村级组织管理不规范,财务、政务、村务不公开,农民对组织缺乏信任。甚至有一些地方的村干部目无法纪,,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在村民心中的形象和威望,导致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四)农民社会保障程度低,相关权益难以实现

通常认为农民社会保障包括农村社会救济救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三个主要方面,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河北省部分地区的部分乡镇既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没有落实养老保险。一些地方虽然建立了社保制度,但经费不足,保障水平不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河北省虽已开展,但报销率不高。长期以来医疗基础差,现阶段经费投入少,导致农村医疗设备差、医务人员水平低,尤其是各乡镇的卫生所和各村的医疗所,医治条件极为落后,大部分地区的医疗保险没有与城市接轨,优良的医疗资源不能得到共享,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看病需求。从根本上讲,河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依据,权威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操作办法和规定仍未出台,不能有效保证农民的各项社会权益。

(五)农业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首先,工业“三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严重。河北省的钢铁工业特别是在乡镇企业很发达,但大部分地方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三废”,排入河流、进入农田后严重威胁农业生态环境。其次,农业污染加剧,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猛增,大量残留物积累于土壤、流失到河流、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再次,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加大,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多,而且处理方法简单。农村地区的形势更为严峻,垃圾随处乱堆,街道被堵、河道被填、农田被占,直接威胁了农业生态环境,削弱抗灾能力、污染农产品,而且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人体健康。特别是河北省核心经济圈内的较发达地区,既是农业相对发达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再加上乡镇企业发展快,工业“三废”排量大,地上、地下水及土壤污染严重,经济持续发展与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总之,随着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态功能退化,环境污染加剧,资源侵蚀严重,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尖锐。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城镇化发展步履维艰

长期以来的城乡隔离的二元制经济和社会制度,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仍然受到许多限制和歧视,进城打工人员只能从事简单低级的劳动,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而且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会越来越难。我国现行的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在身份、就业、上学、住房、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待遇,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孩子上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形成逆向转移,不利于城镇化发展。

(七)农村经济发展整体落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河北是个农业大省,但农村经济发展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化进程太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靠现有的土地和简单的种植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除了一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二是河北省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而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三是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四是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履约率较低。总之,河北省的农业总体上都是粗放生产、简单加工,农业经济总体落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二、解决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其次,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全面进步,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同时注重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再次,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农业资源的持续有效利用和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些指导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特点和人文状况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科学规划,兼顾农村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广大农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

(二)全面发展农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激发新农村建设的内部活力

列宁曾经说过,在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同样,在一个缺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地方,也是难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农村教育,大力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强化农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法制观念、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知识、职业技术能力和实用技术培训,促进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增强综合能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一是要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广播、标语、文化墙和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引导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在农村积极开展“富裕村”、“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督促广大农民形成团结竞争、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决策,集思广益,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组建务实、高效、廉洁的基层领导组织

组建一个能够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基层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开展部门包村、干部驻村、领导联村,支持和帮助乡村干部开展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形成农村党员干部廉政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其次,要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实施文化、思想和政策法规教育,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增强开拓创新理念,切实解决农村干部在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再次,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键还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针对群众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民主意识、职务消费等方面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乡村干部职务消费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公款大吃大喝和行为;建立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保证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组织,强化财务监督,遏制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加强村支部对村委会的监督,建立村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的教育、医疗、养老、救助、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都很落后,这些问题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和完善。从河北省来讲,要尽力尽快出台一套较完备统一的基本法规,加强省级统一规划,提高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程度。有关部门应在深入调查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各地各类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规划和适合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政策和实施方案。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改善农村的教育条件;二是要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健全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组建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变保障程序烦琐、保障原则欠公平等状况,逐步改善农村社会保障条件;三是加强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开展积极有益的文体活动,为农民身心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措施,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稳定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发展壮大畜牧、蔬菜、果品和特色水产业,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基地,以特色主导产业的壮大来带动经济发展。按照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选择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扶植,发展绿色农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突出区域特色,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既能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也能从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如何才能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是要确保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长期受益。而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带领农民走出致富之路,一方面,要利用土地资源、政策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在政策上给农民以支持和引导,引导农业生产向观光采摘、休闲娱乐、度假旅游、加工配送等方向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新型农业;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加快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通过在村里设立图书室、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等方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民提供就业致富的技能,加快农民就业转移,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七)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单纯依靠土地,根本无法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减少农民,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因此,要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发展。一是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乡镇为重点,改善小城镇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优势;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是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防止拖欠工资,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农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视和限制政策。从长远来看,还要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一是要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农民子弟尽快通过高考升学实现高层次的转移;二是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实用性和技能型人才,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6)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对外往来的窗口,社会治安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社会形象、百姓生活和投资环境,进而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资源的有限性与外来人口的恶性膨胀,竞争的日趋激烈与人群需求的日益高涨,人、财、物的大流动与社会控制力的相对弱化等一系列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从根本上减少和遏制犯罪,逐步改变社会治安长期以来存在的被动局面,维护好治安秩序,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跟在案件后面跑”的被动警务工作模式,抓住主要矛盾,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强化治安防范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一、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警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及治安发展形势直接制约着公安机关警力配置的多少。西方发达国家警力普遍高于万分之20人,2007年,美国基本是267人中有一个警察,英国是288人,加拿大大概是400人,日本达到434人,而我们国家928人才有一个警察,比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我国基层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甚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许多案件由于警力不足得不到及时的侦破与处理,使治安管理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加之越来越多的非警务活动,给基层带来巨大的治安压力。在现有的警务体制下,由于基层派出所的警力不足与警力配置不当,基层民警往往一警多能、一警多职,什么事情都要管,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再加上众多的非警务事务(如重要的政治任务、其他单位要求协作的任务)的干扰,使得原本就严重不足的警力更加紧张。以基层派出所为例,据抽样统计:派出所20%的工作是打击犯罪,30%是基层基础工作(户口、档案、身份证),50%是其他琐碎事务。

(二)警务运作机制不合理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受制于警务运行机制,警务机制是否高效能,关系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成败。目前我国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仍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一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管理体制,公安机关内没部门膨胀,机构设置交叉重叠,职责权限不明等弊端,使公安机关很难应付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

(三)经费保障不足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这一任务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公安工作经费投入也不均衡。如西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费保障问题一直是制约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的瓶颈,也是长期困扰公安机关的老大难问题,公安工作经费问题很难得到根本解决

(四)部门配合不紧密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涉及一切社会治安资源,不仅包括政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也包括保安公司及其他专业队伍,还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卫组织以及各种群防群治组织等等。在具体的治安防控工作中,有时公安机关只是配合部门,但主办部门以公安机关执法权威高为由,将工作全部推给公安机关,其他部门对防控工作不闻不问。有的职能部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群众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转而找公安机关,对于发生在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治安事故,单位内保部门不积极主动处理,反而交给公安机关。对于群体性事件,一些有关部门只求暂时平息事态。而对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源问题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导致许多群体性事件不断反复,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配合与协作,无形中加重了公安机关的工作负担,加剧了警力紧张的状况。有的地方把防控工作等同于公安工作,自身不参与,完全由公安机关承担。有的部门从狭隘的部门利益出发,“有利益往上冲,没利益不理会”,极大地削弱了防控工作。

(五)流动人员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随之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大量违法犯罪分子混迹其间伺机作案,另一方面由于其中的一些人自身素质较差,加之因就业机会难觅而造成的心理失衡等原因,使他们成了违法犯罪的“后备军”。这些外来流动人口的大量存在,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据统计,违法犯罪案件的作案人员70%以上为流动人员。因而,减少、控制流动人员违法犯罪是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工作重点。在对流动人员的管理中是否获得流动人员的支持和配合,是减少、控制违法犯罪,关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成败的关键。

二、完善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对策

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基本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为保障城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应当看到,全国各地的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治安防控体系的结构框架尚不十分完备,预防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仍然是各地各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为巩固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治安防控体系的整体效能,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补充完善、健全机制、加强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总结工作经验,加强薄弱环节,创新防控模式,完善长效机制,条块结合,齐抓共管。

(一)整合防控资源建设

要优化防控资源配置,使有限的人、财、物发挥最大效能。经费使用要向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倾斜,要对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立项,向财政部门争取经费支持。要把科技强警战略落实到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中,切实改善指挥中心和110报警服务台的技术和装备,改善通讯设备与交通装备,加强刑事侦查、技术侦查装备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侦查破案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使用社会安全防范技术、设施、产品,归口管理、规范管理,提高管理防范工作水平;加快实施“金盾工程”,尽快推进治安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建设,实现网络畅通,信息共享,在实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要整合警力资源。各部门、各警种要围绕社会治安打防 控体系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明确分工,理顺关系,做到时间上相互衔接,空间上相互补充,动静结合、公秘结合、平战结合。在防控责任区内,各部门、各警种要分工协作,形成整体作战优势。

二要整合辅警资源。通过强化治安防控多元化机制,整合保安等各种辅警资源,改变现有警力资源结构和分配比例,在治保会、巡逻队、经济护卫队等传统辅警的基础上,要将市场经济引入治安防范,对现有的分散、多头管理的城镇社保队员、联防队员、保安队员、治保干部、协管员等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狠抓群防力量的自身建设,不断健全群防群治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统一指挥,分类整合,信息畅通,考核有力”的群防群治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参与治安防控的积极性,开展治安巡逻和定点守护工作,提高有警密度、有警时间和快速反应能力,与警察共同构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主体。加强保安公司的职业化建设,使保安力量成为遍布城乡的社会治安防控力量。

三要整合民力资源。“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将治安事务的相关决策,如社区群众防范组织人员安排、治安防范规划等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明确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社区防控决策论证、听证制度,社区防控执行情况的公示、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信息公开切实保障群众参与治安防控。组建专兼职的社区巡防力量,专门负责社区的管理和防范,形成全民参与社会治安防范的良好局面,筑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根基。

四要整合科技资源。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坚持走“素质强警、科技强警”的精兵之路。高起点、高标准,建立和完善电子监控系统、电子分级处警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指挥的及时性、准确性。推广治安信息综合系统,完善公安信息网络,实现信息的远程查询。

五要整合情报资源。大力加强治安隐蔽力量、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拓展收集信息的渠道,及时获取各种深层次、预警性、内幕性的治安信息,掌握工作主动权。加快治安、刑侦等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加强信息的维护、更新,保持信息的鲜活、完整,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加强情报信息的综合研判运用,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现实斗争服务。

(二)建立健全统一指挥机制

从国内外警务工作的实践来看,警察到达犯罪现场的时间越快,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效果就越好,反之则越差。一旦城市突发流行疾病、有毒有害物质泄露等灾祸和安全事故,公安机关也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为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适应新的社会治安环境,各地要对社会面巡逻体制进行优化,组织巡逻、刑侦、社区、消防、交通等“五警”上路,严密社会面的巡逻控制。要在要害部位安装与公安机关联接的监控报警系统,实行等级化防护管理。在110报警指挥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时期犯罪新动态,不断调整指挥调度格局,形成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立体治安防控结构,确保警令畅通、指挥有力。除了监控报警以外,还应积极创建移动报警点,加强对移动目标的管理和建设,如建立并投入使用的出租汽车和公交车为主的移动报警点,以及针对移动通讯工具—手机的监听监控工作都纳入到移动报警点的创建工作中,有效预防和遏制并迅速侦破侵害移动通讯工具从业人员和以移动通讯工具为作案目标或把移动通讯工具作为作案载体的犯罪行为,形成动静结合遍布全城的报警网络,通过网格化巡逻和网格化布阵系统以及公安机关设施和公安民警装备的改进,进一步提高接警、出警和处警的速度,特别是远距离目标的接处警速度。实行24小时对社会治安面的全时空动态防控,把警力布在一线,由机关化转向实战化,由静态转向动态,由打击转向预防。

(三)加强经费投入

在目前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基层公安机关要在“开源”和“节流”上做文章,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对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这项工作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公安工作社会化进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防控体系建设进行投资,利用社会资金、物资协助做好防控工作。同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科学合理地用好有限的资金,以最低的资金消耗获取最大的工作效益。

(四)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化建设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7)

一、当前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新时期,当我国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同时,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所需的良好环境还未完全形成,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消极社会因素。其次,人们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的消极因素对当前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再次,部分社会成员的公德失范也严重影响了对未成年人良好社会公德环境建设的形成。比如,在生活中,这部分社会成员不能发挥正确的引导示范作用,从而导致人们个人生活或社会生活偏离轨迹。另外,因我国市场经济还未完全成熟,一些个人主义者更容易导致功利、拜金等各种不良主义的滋生,从而使社会责任意识慢慢淡化,最终对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学校公德教育的失衡

如今,当社会把学校升学率作为衡量其办学质量的同时,大部分学校已不得不把一切以升学率为中心的片面思想不可避免地制约着学校应该在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因此,当前学校存在的扭曲教育观念以及偏颇的教育目标都使得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教育普遍失衡。大致表现有:形式上缺乏师生有效互动,单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教学内容上脱离实际,较抽象,不形象,不具体。另一方面,教育领导部门也常以学校升学率来排名次,而生源的优劣对学校教学质量以及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都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影响。因而学生的学校生活在无形中已被异化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过多强调智育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德育。

3.家庭公德教育的欠缺

当下很多家庭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智育中心论的观点,把孩子学习成绩好,考上重点学校作为唯一的期望和要求,从而忽视了家庭对孩子公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许多家庭由于教育不当而造成孩子从小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意识。主要原因有:一是绝大多数孩子是家中的独生子或独生女,父母对其的过分宠爱而失掉对他们的理性德育。二是一些父母因工作繁忙而将子女的德育完全寄望于学校,若长期以往将使未成年人更易形成一种比较自卑以及狭隘的人生观,并与社会公德规范的距离越来越远。三是部分家庭中的长辈自身缺乏公德意识,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这也是对家庭德育影响极严重的一面。

4.公德教育方式的不当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尽管我们不断推动德育体制的改革,不断创新社会公德建设的方式、方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对社会公德建设上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社会各级各类教育主体都在努力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中也包含相当多的社会公德教育内容,但效果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第一,教育内容相对贫乏,教学方式、方法相对成旧。第二,教育内容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所能理解的程度在较多层面上不相一致。比如在各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总让学生对此课程有虚无缥缈,脱离实际,枯燥乏味的感觉。可对于未成年人,从小没能在课堂上深刻体会到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准则,却要死记硬背那些让人一时无法透彻理解的道德信条。然而一个人很难恪守那些未经深度思考和内化的道德信念而去履行这些道德准则,因此可以想象最终的效果如何。

5.公德教育实践的缺乏

现实中各类教育者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时大多缺乏更有效的实践教育,而往往只停留于形式上的说教。虽然社会公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存在且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和内容,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要让他们对相关理论内容进行充分理解还存在着困难。但与现实相反的是,当前对未成年人公德教育忽视了实践这一重要教育形式。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多数学校为了避免安全之类的麻烦将学生应有的课外德育实践活动取消;二是多数家长不能够或者不愿意亲自带领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公德实践活动,而把对孩子德育培养的责任和义务主要寄望于学校。殊不知,无论对于任何教育主体,实践教育始终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教育方式。

6.自我公德意识不强

自我公德修养是人们依据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未成年人主动进行公德修养,其实就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但当前的现状是,因未成年人受到社会各种负面信息和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影响下,其在自我教育上仍存在着明显的欠缺,特别是在社会公德意识建设上。因此,我们必须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加强他们自我社会公德意识的修养。总之,培养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意识,仅靠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它更需要每个个体把相关的理论法则转化为内心永恒存在着的意识法则。

当然,在我国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上,除以上问题外还存在着其它多方面的不足,比如缺乏正规严密的德育管理系统,专业专门的公德培养机构,特别是缺乏针对社会公德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强力措施。

二、加强当前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1.调动社会各界增强自身公德建设

全社会应共同树立起对下一代公德建设的责任。比如在民众中开展法律责任、社会公德教育活动,规范学校、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在社会舆论上对未成年人的公德建设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在电视、报纸、新闻网上定期刊播有关公德建设的社会公益广告;还可邀请具有代表性公众人物作相关报告,请公检法部门同志作法律方面的讲座,介绍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反面教材来对学生敲警钟等。此外,政府部门应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最大支持,并把社会各界好的建议和方法资源收集起来,以致来提高和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也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2.更好地发挥学校所特有的教育功能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公德建设,学校应加大对未成年人社会公德教育的力度。比如树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典型先进事迹,特别是要以学生乐意接受,能赢得学生信赖的方式开展活动。比如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政治课教学中,不仅能丰富政治课的内容,而且能从理论上向学生潜移默化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其次,学校可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社会公德教育,以此来强调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再次,学校要做到师生之间能平等交流,杜绝单向灌输的学习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充分结合起来,并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法学等多样新颖的方式方法来加强学生的公德建设。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础作用

多数未成年人的一些道德品质基本都是从父母那里直接反射获得的。可面临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多数家长片面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技能培养而忽视对其德育的培养特别是公德意识的培养。为此,家长们应端正家庭教育观,以正确的道德理念来培养孩子的公德意识,对孩子不仅要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还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孩子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避免步入重智轻德、成绩唯一的误区。其次,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子女为人处世的样板。父母应在提高自身公德意识的同时还应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人格典范,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身示教,不追名逐利、不贪图享受、不唯利是图等来营造良好的德育家庭氛围。

4.大力加强师德水平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人格、品行不仅能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对学生非智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影响。对未成年人进行公德教育仅靠课堂上的正面说教和理论上的灌输是不够的,教师的表率作用有着无形的教育功能。因此,学校以及上级教育部门应从对学生公德修养健康成长影响最直接的教师师德入手来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同时还应大力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师德建设,使他们能具有优良的社会公德素养,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所都能遵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行为端正,言语文明,热情关怀学生等,从而对学生产生高度的示范性,做到德高为范。

5.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在未成年人公德教育上,政府不仅要加大财政上的支持力度,更要把加大未成年人校外文化体育娱乐劳动等实践基地的建设落到实处,比如儿童游乐场,青少年宫、文化宫等。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在社区内建设未成年人文化体育娱乐劳动实践基地;村镇以村为单位,在村支部建设并开展有利于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的各种实践活动。比如树立贴近广大未成年人易懂易接受且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按照从身边人学起,从身边事做起的原则来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奉献精神。这样不仅能让广大未成年人得到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而且能有效增强未成年人的模仿学习能力,继而充分体现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

6.不断加强自我公德意识

如今的未成年人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极强的独立、创新意识,但在自我教育尤其是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明显存在有待加强,尤其对外界各种负面影响抵制力差和自控力不强。俗话说:德才兼备德为先,它体现了具有良好道德品行不仅是人们立足社会先决条件的同时也是时代快速进步的不可缺者。因此对于未成年人自身来说,应时时把公德二字牢牢印记在心,做到时刻监督自己的品行。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首先从自己做起;在对待公共财物上,不仅爱护,更是保护;在保护环境上,努力养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行为习惯。比如节约使用各种资源,爱惜各类环境卫生设施、不乱扔垃圾等;在遵纪守法上,认真学习并不断加强自身法制意识和纪律观念,做到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等都体现着一个未成年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通过以上可以得出,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成功与否不仅与自身而且与社会各个层面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它的成功不仅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持久动力。因此,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公德建设时,我们必须遵照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因材施教,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来提高未成年人社会公德建设的实效性,从而使广大未成年人长大后都能“德行天下”。

参考文献:

[1]谭德礼.论社会公德与人的全面发展[J].重庆师院学报,2003,(1).

[2]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人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8).

[3]席彩云.当代社会公德教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1).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8)

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能否实现政府制定的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国家对农业的支出。因此,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不仅决定于其支农数量,更关乎其支农效率。因此,本文将从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结构和绩效三个方面来分析财政支农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发挥财政支农的作用。

一、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状况分析

1.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分析

自1978至2006年,我国财政累计向农业投入资金达20941多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8.46%。从绝对量上看,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在过去的20多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由1978年的150.6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亿元,增长了20.06倍,这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分析

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支出等。我国财政资金支农金额从1978年的150.6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亿元,平均每年的支出额为722.13亿元。在整个财政资金的农业支出中,用于支援农业生产、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科技三项和农村救助的各项费用基本上都在逐年上升。统计数据同时显示,财政用于支援农业生产的资金不仅数量多,而且增幅很大;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除个别年份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都呈增加态势;用于农村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两块历年呈低水平徘徊之势,农村救济费略高于农村科技三项费用。计算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可以发现,支农比重波动幅度较大,支农比重最大的年份是1978年,比重为13.43%;支农比重最小的年份是2003年,比重为7.12%,相差6.31个百分点,1978年之至2006年,年支出的平均比重仅为6.24%,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负。

3.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分析

本文分析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分析使用的软件为Eviews3.1。

选取财政用于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支出的费用作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X3、X4表示;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被解释变量Y,对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与农民收入作回归分析,建立的回归方程为:

Y=645.1802+0.82636X1+2.57128X2-74.13884X3 +10.41249X4

(3.98545)(1.25184)(2.09164)(-0.70845)(1.06739)此为回归系数的t统计值

R-squard=0.68699Adjusted R-squard=0.60579

F=21.5849AIC sta=14.6245

因变量X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系数,拟合度较好。对因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t检验,对各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F检验,均有相伴概率p

回归方程中因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概率大于0.05,表明该回归方程不具有解释和说明力,通过反复进行变量之间的回归检验,发现拟和优度最好的回归方程为:

Y=698.0747+0.58293X1+2.0756X2+3.61071X4

(5.00905)(2.20428)(2.7962)(2.6971)此为回归系数的t统计值

R-squard=0.90548Adjusted R-squard=0.88367

F=41.5122 AIC sta=14.4721 P=0.0000

可以看出,各因变量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系数,拟合度较好。对因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t检验,对各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F检验,均有相伴概率p

另外,农村科技三项变量,未能进入回归方程,其可能解释是在现有的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权有了明确的划分,中央政府集中了相当大的财政收入却未能承担对等的公共事务,地方政府在非常有限的财力下,形成了对中央财政支农的非有效利用。

以上的回归计量模型表明,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对农民纯收入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财政支农各项资金中,支援农业生产及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对各自的被解释变量能够发生正效用。

二、现阶段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

2004年以来,我国每年全国的财政支农投资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财政支农总量虽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总量不足

通常,投资总量可以用投资比较率作为衡量标准来判断。所谓投资比较率是指农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与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之比。根据世界农业的发展规律,在工业化中期,农业投资比较率的值应接近或者超过1。在我国,自1985年至2006年,我国投资比较率均在0.2左右。说明我国农业的投资极端不足,在我国农业总投资中,财政投资占有很大的比重,以此可以的出结论:我国的财政支农总量严重不足。

2.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减弱,且稳定性差

从总体上看,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78年~1984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都在10%以上;1999年~2006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平均比重为6.24%,下降了4个多百分点,这反映出我国地方财政支持农业的力度减弱。在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下降的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波动。1978年该比例为13.43%,此后再也没有超过1978年的水平。财政支农的波动性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

3.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

(1)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国家财政的支农的各项支出中,农民直接受益或者说农民获益较多的财政支出主要是支援农业生产、农业科技三项费以及农村救济费。而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的现实却是这三项的比重由1990年的47.88%下降到2001年的30.80%,农民得益较少的支出是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其比重由1990年的52.12%上升到2001年的69.20%。与此同时,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科技三项及农村救济费这三类与农民收入增加直接相关的资金,在国家财政支农的比重上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这些比重下降的同时,却是农村行政事业单位运转费用在不断的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我国政府农业财政支出中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用于政府农业行政事业的运转费用,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部门的事业费是财政农业支出的主体,所占比重近年大体维持在70%左右。

(2)财政在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两方面分配不尽合理。两者在促进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区别在:①就农民增收的问题,促进科技发展可以提高农业产量,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而农村救济只是缓解农民生活困难的应急措施。②从两种资金的受益范围来说,只要农业科技进步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有的农民都可以受益;而救济只是针对农村贫困和失去劳动能力的居民的一种补贴,受益范围很有限。③从作用的结果来看,科技的进步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促进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而救济就不具备这一功效。在促进农村发展过程中,科技的作用远远大于农村救济的作用。但自2000年至2006年,财政用于农村救济费平均为86.51亿元,科技三项费用的平均水平为14.19亿元。足见支农资金在分配上的不合理性。

三、提高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效果的对策

1.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人总量和相对规模,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我国的农村经济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农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远远少于城镇居民。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要建立稳步的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机制,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要求实现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促进稳定可靠的财政支农投人保障机制的形成。并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2.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

首先,要大幅度增加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资金投入比重,即增加财政用于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村救济资金的投入比重,直接受益于农民,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增加农村科技三项费的投入比重,大力支持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加强以农业实用科学成果推广、转化;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农业建设。同进行农业行政事业机构调整,控制并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的事业费开支。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惯例将我国众多的农业机构精简,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效率,而且也有利于减少农村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费。

3.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首先,应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相对集中。对于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其次,建立规范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的立项、选择、实施、竣工、后续管理等整个资金运行全过程管理的规范化。第三,健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并完善财政内部监督、审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的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体系,同时,国家必须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的立法监督,使其早日进入法制轨道。

参考文献:

[1]王再文李刚: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2007(2)

[2]黄小舟王红玲:财政支农资金绩效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5(30)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9)

2、应急机制反应不快。在疾病预防、食品和药品质量监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疫情防控等方面,力量较为薄弱,快速应急反映能力较差。尤其是在旱涝等自然灾害面前防御抵御能力不强。

3、社会保障程度不广。随着我地企业改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困难群众人数急剧增加,给“平安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财政供给能力和企业改制资产变现有限,仍有不少职工没能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多数职工没有参加医疗保险。此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救助、困难群众的扶贫帮困任务也相当繁重和艰巨。

4、综治工作保障不足。基层公安警力不足、装备落后;基层政法机构人员较少、任务重、办公设备差、经费十分困难;街道社区大多数无办公用房、无专职人员、无专项工作经费等等。

二、对策和建议:

1、抓宣传。真正使普法工作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进家庭,努力提高居民懂法、守法、护法,为建设“平安社会”创造基础条件。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0)

[4]一清.解决笔记本双显卡XP系统下独立显卡无法驱动的问题[OL].[2011-03-10].http:///1/188/188228.htm

[5]张巍.企业虚拟化实战VMware篇[M].北京市: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闫海涛,岳全贵,詹才平.基于VBA的地质勘察CAD软件开发[J].交通科技,2010,(4):231-234.

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篇(11)

每个群众都有知悉、获取自己所居住地区水利建设信息的自由和权力,只有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使群众对水利建设的现状有所了解,才能促使群众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传统的水利建设管理模式认为,水利建设及管理是供水单位的责任,群众并不参与管理,这种观念造成水利建设及管理上问题诸多,难以保障水利建设的良好运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水利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因素。重视农村居民的知情权,促使农民参与水利建设及管理,能使水利建设良好运转。由于大部分农民水利建设及管理知识匮乏,在水利建设及管理中往往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水利部门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定期到农村去,通过座谈、会议等方式使农民了解水利建设的动机、过程和对农民参与水利建设及管理的相关要求。同时,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可以通过宣传建设项目,使农民在了解水利项目之后提出反馈意见,使项目的实施得到保障。

1.2提高群众对项目的认识。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农作物生长和人民生活的关键因素。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步伐。水利建设是保障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每个农民都能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有关部门通过有效的方式,使农民了解农村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式。在农村水利建设中,促使农民参与水利建设及管理。有关水利部门可以通过技术人员对农村的考察,找出农村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研讨会等形式,与村民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在进行研讨会时,可围绕农村发展中重大困难和障碍、识别农村用水方面的问题以及识别农村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展开。在与村民展开讨论的同时,农村管理阶层与群众达成共识,对以后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有效实施起了推动作用。

1.3与群众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问题识别后,要引导群众分析问题。可通过项目村的村民对社区存在的问题通过投票或打分的方式进行排序,以确定出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对社区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从而为确定社区急需项目的内容是否为水提供依据。这样就避免了以前传统的建设模式由上级为社区确定项目内容,难免存在对当地情况了解不深入造成主观失误。农村社区问题的分析过程不仅是使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对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准确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使项目村的广大村民对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的根源有更清楚的认识。这是村民与技术人员就农村社区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建立共识的重要过程。

1.4让农民群众参与决策。

项目区决策是指广大社区村民通过一系列的参与式过程后,识别出了社区在水利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哪些问题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社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才能满足广大村民的意见,从而使社区的决议得到广大村民的接受和支持。这一过程一般是在村民大会上通过集体讨论和投票的方式确定的,对工程的建设模式,设计方案,管理制度,财务方案,招标,业主,运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决策。让受益区群众感觉到主人翁地位真实感,建立对工程的热爱和责任心。

2群众参与将对水利管理机制带来新的变化

2.1对水行业部门的工作方式及指导思想开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水利工程人员开始重视并真正认识群众参与式、过程式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其项目管理能力得以提高,思想观念在逐渐转变。通过群众参与解决了许多水利部门在以前工作中由于单向决策而遇到的困难,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干群关系,因此群众参与开始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与重视。

2.2群众的参与将使项目对社区产生重要影响。群众建立了对工程的主人翁意识和拥有感,村民对项目本身与新的参与式方法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将水利部门原本最为头痛的协调工作变得轻松简单。

2.3农村社区参与项目的能力建设得以提高。经过参与式全过程在项目村的实施,为村民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为社区今后其他的项目实施以及可持续管理提供了条件。

2.4农村社区决策管理能力增强。通过社区大会等形式,社区群众积极出谋划策、投票选举,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基于社区的用水户协会、用水合作组织,为项目的可持续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